CN110676412A - 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6412A
CN110676412A CN201911036943.9A CN201911036943A CN110676412A CN 110676412 A CN110676412 A CN 110676412A CN 201911036943 A CN201911036943 A CN 201911036943A CN 110676412 A CN110676412 A CN 110676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power supply
mobile power
heat conduc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69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桂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mo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mo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mo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mo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369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64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6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6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1Su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radiation, e.g. fins or coat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电源,该移动电源包括外壳、电芯模组和电路板,电芯模组和电路板均容置于外壳,电芯模组且包括电芯、导热盒和连接件,连接件盖设于导热盒,且与导热盒形成收容腔,电芯容置于收容腔内,电路板与电芯模组电性连接。当上述移动电源在进行使用时,若电芯发生异常,出现燃烧的风险,首先导热盒可以加快电芯的散热,其次,由于电芯容置于收容腔内,近似密封的状态可以使得电芯异常燃烧的初期因供氧不足而无法剧烈燃烧,从而很好的避免了移动电源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一般移动电源内安装有电芯模组,当电芯模组的电容量过大时,电芯模组的散热不够,容易发生损坏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芯模组的散热不够,容易发生损坏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
一种移动电源,包括:
外壳;
电芯模组,容置于所述外壳,所述电芯模组包括电芯、导热盒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导热盒,且与所述导热盒形成收容腔,所述电芯容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及
电路板,与所述电芯模组电性连接,且容置于所述外壳。
上述移动电源包括外壳、电芯模组和电路板,电芯模组和电路板均容置于外壳,电芯模组且包括电芯、导热盒和连接件,连接件盖设于导热盒,且与导热盒形成收容腔,电芯容置于收容腔内,电路板与电芯模组电性连接。当上述移动电源在进行使用时,若电芯发生异常,出现燃烧的风险,首先导热盒可以加快电芯的散热,其次,由于电芯容置于收容腔内,近似密封的状态可以使得电芯异常燃烧的初期因供氧不足而无法剧烈燃烧,从而很好的避免了移动电源的安全隐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承载板和由所述承载板一侧的边缘延伸而出的挡板,所述电芯连接于所述承载板,且所述电芯与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承载板的同一侧,所述挡板盖设于所述导热盒,所述承载板容置于所述导热盒,所述挡板和所述导热盒形成所述收容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与所述导热盒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模组还包括导线,所述电芯与所述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挡板盖设于所述导热盒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中框和壳盖,所述壳盖盖设于所述中框,所述中框包括连接板和由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两侧延伸而出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支架,所述导热盒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支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撑部和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卡持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卡持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导热盒与所述卡持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持部背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开设有卡持槽和缺口,所述卡持槽位于所述卡持部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卡持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导热盒朝向所述卡持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持槽,所述第二卡扣卡接于所述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中框的一侧,且与所述下盖扣接,所述下盖盖设于所述中框的另一侧,以使所述中框、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围成空腔,所述电芯模组和所述电路板分别容置于所述空腔;所述上盖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抵持所述第一卡扣,所述第二限位筋抵持所述第二卡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导热盒的底部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容置于所述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盒为铝盒、钢盒或陶瓷盒。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电源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移动电源的A处放大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电源的爆炸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移动电源的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移动电源的中框的一视角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移动电源的中框的B处放大图;
图7为图3所示的移动电源的中框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移动电源的俯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的移动电源沿C-C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移动电源10,当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的电量不足时,可以通过移动电源10配合电子设备充电。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电源10包括外壳100、电芯模组200和电路板300,电芯模组200和电路板300电性连接,并且容置于外壳100内,其中,外壳100可以设置多个插接口,以使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插接口与电路板300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充电。
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电芯模组200包括电芯210、导热盒220和连接件230,电芯210可以包括多块,多块电芯210粘接,并且可以与第二电路板300串联,电芯210的外部还包括海绵或硅胶,以减少电芯210的碰撞。在一实施例中,电芯210连接于连接件230,连接件230盖设于导热盒220,且与导热盒220形成收容腔,电芯210容置于收容腔内。具体地,连接件230的材料可以为PF材料或者其他防火材料,电芯210胶粘于连接件230上,胶粘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使用双面胶进行胶粘,连接件230可以有效的防止电芯210漏电,胶粘后,将连接件230盖设于导热盒220,以使电芯210容置于收容腔内,电芯210外部的海绵可以避免电芯210与导热盒220的碰撞,有效的防止火花的产生。可以理解的是,导热盒220的材料可以为铝、钢、陶瓷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以便电芯210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散发至外部。当电芯210因为意外或者异常情况发生燃烧时,由于电芯210位于收容腔内,收容腔内的空气流通较少,以使电芯210的燃烧初期因为缺氧而无法实现剧烈燃烧,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火灾或者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在一些方式中,移动电源10组装后,收容腔可以呈密封状态,以减少电芯模组200与空气的接触,提升移动电源10的防火性能。
上述移动电源10包括外壳100、电芯模组200和电路板300,电芯模组200和电路板300均容置于外壳100,电芯模组200且包括电芯210、导热盒220和连接件230,连接件230盖设于导热盒220,且与导热盒220形成收容腔,电芯210容置于收容腔内,电路板300与电芯模组200电性连接。当上述移动电源10在进行使用时,若电芯210发生异常,出现燃烧的风险,首先导热盒220可以加快电芯210的散热,其次,由于电芯210容置于收容腔内,近似密封的状态可以使得电芯210异常燃烧的初期因供氧不足而无法剧烈燃烧,从而很好的避免了移动电源10的安全隐患。
参考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230包括承载板231和由承载板231一侧的边缘延伸而出的挡板233,挡板233可以垂直设置于承载板231,电芯210粘接于承载板231上,且电芯210和挡板233位于承载板231的同一侧,挡板233盖设于导热盒220,承载板231容置于导热盒220,且与挡板233和导热盒220形成收容腔。具体地,在将电芯210密封在收容腔内的过程中,需要将承载着电芯210的承载板231推进导热盒220内,且将挡板233盖设于导热盒22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230和导热盒220的操作方式为类似抽屉的实施方式,当承载板231滑进所述导热盒220后,挡板233盖设于导热盒220,进而形成收容腔。
在一实施例中,挡板233与导热盒22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还可以包括螺纹件,挡板233与导热盒220可以通过螺纹件螺纹连接,挡板233朝向电芯21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导热盒220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螺纹件可以穿设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以使挡板233与导热盒220固定连接。当用户需要将电芯210取出来时,通过转动螺纹件,挡板233与导热盒220相互分离,用户拖出挡板233,进而使得承载板231从导热盒220内拖出,以实现用户对电芯210的更换或修理。可以理解的是,承载板231与挡板233还可以可拆卸连接,当电芯210被损坏或者需要维修时,可以将承载板231和挡板233拆卸,以对承载板231和电芯210进行更换,更换之后,再将新的承载板231与挡板233连接,且将新的电芯210胶粘到承载板231朝向挡板233的一侧,上述对电芯210的更换,实现对电芯模组200材料的最大化利用,降低了返工成本以及维修成本。
参考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电芯模组200还包括导线,电芯210与导线电性连接,挡板233盖设于导热盒220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235,导线能够穿过连接孔235与电路板300电性连接。具体地,连接孔235的孔径可以略小,其孔径的尺寸可以根据导线的尺寸进行设置,以使连接孔235的孔径与导线的直径相互适配,便于导线可以穿过连接孔235。上述连接孔235的孔径不易过大,可以避免空气进入导热盒220内,且促进空气的流通。
参考图1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00包括中框110和壳盖120,壳盖120盖设于中框110且能够围成空腔,便于容置电芯模组200和电路板300。结合图5,其中,中框110包括连接板130和由连接板130相对的两侧延伸而出的第一侧壁140和第二侧壁150。其中,第一侧壁140和第二侧壁150分别与连接板130大致呈垂直设置,并且相互对应,当壳盖120盖设于中框110时,壳盖120的边缘形状与中框110的边缘形状相互适配,以使壳盖120可以更好的契合在中框110上,且围成空腔。结合图4,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50朝向第一侧壁140的一侧设有支架151,导热盒2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壁140和支架151。进一步地,当电芯模组200容置于空腔内时,导热盒220的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一侧壁140,另一端抵持于支架151,电路板300与支架151连接,电芯210可以穿过连接孔235并且与支架151上的电路板300电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支架151大概位于第二侧壁150的中间位置,当支架151在第二侧壁150上的高度与连接孔235的高度大约平齐时,有效的节省了导线的长度,防止导线因为过长已发生损坏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插接口可以开设于第二侧壁150上,并且与支架151上的电路板300的位置大致水平,以便用户将电子设备的插头插入插接口。其中,插接口可以设置多个,多个插接口的形状不同,以适应不同的插头。
参考图3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支架151包括支撑部153和连接于支撑部153的卡持部155,支撑部153与第二侧壁150连接,以使卡持部155与第二侧壁150相对设置,电路板300与支撑部153螺纹连接。具体地,支撑部153可以横跨在第二侧壁150上,且支撑部153的长度与第二侧壁150的长度大致相同,当承载电路板300时,由于支撑部153的面积较大,以便对电路板300有较强的支撑力。在一实施例中,导热盒220的一端与第一侧壁140连接,另一端与卡持部155连接。即导热盒220的一端与第一侧壁14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卡持部155固定连接,以限制所述导热盒220在外壳100内产生碰撞。
参考图1、图2、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卡持部155背向连接部的一侧间隔开设有卡持槽157和缺口159,卡持槽157位于卡持部155靠近连接板130的一端,缺口159位于所述卡持部155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导热盒220朝向卡持部155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扣225和第二卡扣227,第一卡扣225和第二卡扣227相对设置,第一卡扣225卡接于于卡持槽157,第二卡扣227卡接于缺口159。具体地,第一卡扣225包括固定部2211和卡钩部2213,固定部2211和卡钩部2213一体成型,且大致呈T型,固定部2211与导热盒220连接,卡钩部2213位于固定部2211远离导热盒220的一侧。当导热盒220上靠近连接板130一侧的第一卡扣225卡接于卡持槽157时,第一卡扣225的固定部2211可以容置于卡持槽157,卡钩部2213的部分结构抵持于卡持部155朝向挡板233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卡扣227的形状可以与第一卡扣225的形状类似,并且第二卡扣227卡接于缺口159的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卡扣225的实施方式相同,以使第二卡扣227的部分结构抵持于卡持部155朝向挡板233的一侧。由于上述第一卡扣225和第二卡扣227的抵持,当导热盒220与卡持部155卡接时,限制了导热盒220前后左右的滑动,以使导热盒220不会脱离卡持部155。
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壳盖120包括上盖121和下盖123,上盖121盖设于中框110的一侧,且与下盖123扣接,下盖123盖设于中框110的另一侧,以使中框110、上盖121和下盖123围成空腔,电芯模组200和电路板300分别容置于空腔。具体地,中框110、上盖121和下盖123的外侧形状相互适配,当上盖121和下盖123分别盖合于中框110时,由于形状的适配,以使外壳100的连接较为密封。可以理解的是,中框110、上盖121和下盖123均可以为卡拆卸连接,即螺纹、卡扣221等连接方式,当移动电源10需要返工维修时,可以对外壳100进行拆卸,并重新组装,降低物料的损耗成本。结合图8和图9,在一实施例中,上盖121朝向所述支架151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筋1211和第二限位筋,当上盖121盖设于中框110时,第一限位筋1211抵持第一卡扣225,第二限位筋抵持第二卡扣227。进一步地,当上盖121盖设于中框110时,第一限位筋1211可以限制第一卡扣225上下方向的滑动,以对第一卡扣225进行轴向的限位,第二限位筋可以限制第二卡扣227上下方向的滑动,以对第二卡扣227进行轴线的限位,进而避免导热盒220在空腔内上下晃动,造成损伤。
参考图3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40朝向第二侧壁150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141,导热盒220的底部设有定位部223,定位部223容置于定位孔141。具体地,定位孔141与定位部223的形状相互适配,当用户将导热盒220的定位部223容置于定位孔141时,导热盒220两端的卡扣221中的一个通过卡持槽157卡持于卡持部155,另一个通过缺口159卡持于卡持部155,有效的防止导热盒220的左右晃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电芯模组,容置于所述外壳,所述电芯模组包括电芯、导热盒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导热盒,且与所述导热盒形成收容腔,所述电芯容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及
电路板,与所述电芯模组电性连接,且容置于所述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承载板和由所述承载板一侧的边缘延伸而出的挡板,所述电芯连接于所述承载板,且所述电芯与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承载板的同一侧,所述挡板盖设于所述导热盒,所述承载板容置于所述导热盒,所述挡板和所述导热盒形成所述收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导热盒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还包括导线,所述电芯与所述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挡板盖设于所述导热盒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中框和壳盖,所述壳盖盖设于所述中框,所述中框包括连接板和由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两侧延伸而出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支架,所述导热盒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撑部和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卡持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卡持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导热盒与所述卡持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背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开设有卡持槽和缺口,所述卡持槽位于所述卡持部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卡持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导热盒朝向所述卡持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持槽,所述第二卡扣卡接于所述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中框的一侧,且与所述下盖扣接,所述下盖盖设于所述中框的另一侧,以使所述中框、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围成空腔,所述电芯模组和所述电路板分别容置于所述空腔;所述上盖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抵持所述第一卡扣,所述第二限位筋抵持所述第二卡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导热盒的底部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容置于所述定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盒为铝盒、钢盒或陶瓷盒。
CN201911036943.9A 2019-10-29 2019-10-29 移动电源 Pending CN1106764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6943.9A CN110676412A (zh) 2019-10-29 2019-10-29 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6943.9A CN110676412A (zh) 2019-10-29 2019-10-29 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6412A true CN110676412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84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6943.9A Pending CN110676412A (zh) 2019-10-29 2019-10-29 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6412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8798Y (zh) * 2007-05-11 2008-03-19 深圳市睿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体化移动电源
CN101908639A (zh) * 2009-06-02 2010-12-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
WO2014067025A1 (zh) * 2012-10-29 2014-05-08 Wen Meichan 分离式背夹移动电源
CN207218321U (zh) * 2017-09-18 2018-04-10 东莞博力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池装置
CN207732475U (zh) * 2018-01-23 2018-08-14 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08422965U (zh) * 2018-05-04 2019-01-22 杭州云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
CN208570713U (zh) * 2018-06-25 2019-03-01 深圳市拓邦锂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电芯模组
CN208623364U (zh) * 2018-08-31 2019-03-19 深圳派立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
CN209104324U (zh) * 2018-12-27 2019-07-12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储能模组以及新能源汽车
CN211182271U (zh) * 2019-10-29 2020-08-04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8798Y (zh) * 2007-05-11 2008-03-19 深圳市睿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体化移动电源
CN101908639A (zh) * 2009-06-02 2010-12-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
WO2014067025A1 (zh) * 2012-10-29 2014-05-08 Wen Meichan 分离式背夹移动电源
CN207218321U (zh) * 2017-09-18 2018-04-10 东莞博力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池装置
CN207732475U (zh) * 2018-01-23 2018-08-14 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08422965U (zh) * 2018-05-04 2019-01-22 杭州云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
CN208570713U (zh) * 2018-06-25 2019-03-01 深圳市拓邦锂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电芯模组
CN208623364U (zh) * 2018-08-31 2019-03-19 深圳派立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
CN209104324U (zh) * 2018-12-27 2019-07-12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储能模组以及新能源汽车
CN211182271U (zh) * 2019-10-29 2020-08-04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97551B2 (ja) 電池パック
EP2787557A1 (en) Battery packs for electric tools
JP2007295684A (ja) ポータブル電源装置
JP2011087392A (ja) 電源コネクタを備える携帯式電源装置
CN211182271U (zh) 移动电源
US7897278B2 (en) Battery module for power hand tool
US5254927A (en) Battery charger with appliance plug socket
CN110676412A (zh) 移动电源
CN210806776U (zh) 电池包充电座结构
CN110544970A (zh) 电池包充电座结构
CN220290964U (zh) 便携储能电源
CN220066959U (zh) 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CN115000610B (zh) 一种锂电池用充电储能装置以及降温运行方法
CN215377493U (zh) 一种电池包及其充电座
CN216437251U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外设装置
CN220103040U (zh) 插拔式电源结构的露营灯
CN216619602U (zh) 便携式的工作灯
CN217584982U (zh) 一种冰箱
CN215723105U (zh) 充电口保护器固定结构及其灯具
CN220358194U (zh) 一种电池包的保温壳体以及充电拖车
CN211456767U (zh) 一种快速降温散热的移动电源外壳
CN216672633U (zh) 一种充电器
CN220066952U (zh) 一种快拆式储能电源
JP4596357B2 (ja) 蓄電池およびこの蓄電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215499231U (zh) 一种兼容耳机结构的便携式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