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3364U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23364U
CN208623364U CN201821417636.6U CN201821417636U CN208623364U CN 208623364 U CN208623364 U CN 208623364U CN 201821417636 U CN201821417636 U CN 201821417636U CN 208623364 U CN208623364 U CN 208623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attery
power source
mobile powe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76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xia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176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23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23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23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包括外壳、隔离板、蓄电池和收放结构,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隔离板,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外壳内壁的一端螺纹连接有U型支撑板,所述U型支撑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卡接有蓄电池,所述外壳靠近蓄电池一端的外壁均匀插接有贯穿中空腔的导热柱,所述外壳内部远离蓄电池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收放结构,此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既能将移动电源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同时也降低了移动电源的重量,方便了人们外出携带,而且导热柱位于外壳外侧的一端为半球形,这样增加了移动电源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旅行充电器等,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较少见)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
1.现有的CN207098665U移动电源是通过增加散热板进行散热的,散热板基本是采用铝板或者铜板制成的,由于铝板与铜板的密度较大,所以铝板与铜板的质量较大,从而大量增加了移动电源的重量,不利于人们的携带。
2.现有的移动电源在使用时,还需要插上电源线,电源线与移动电源是分离开的,当人们在户外需要充电时,电源线容易遗失,从而导致无法正常进行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包括外壳、隔离板、蓄电池和收放结构,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隔离板,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外壳内壁的一端螺纹连接有U型支撑板,所述U型支撑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卡接有蓄电池,所述外壳靠近蓄电池一端的内部均匀开设有中空腔,所述外壳靠近蓄电池一端的内壁均匀开设有贯穿中空腔的散热孔,所述外壳靠近蓄电池一端的外壁均匀插接有贯穿中空腔的导热柱,所述外壳内部远离蓄电池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收放结构,所述收放结构包括收放盒和中心轴,所述收放盒轴心处插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外壁缠绕有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外侧缠绕有贯穿收放盒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一端贯穿隔离板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贯穿外壳电性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靠近电源线的一侧粘接有卡块,所述外壳远离蓄电池一端的中心处开设有配合卡块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导热柱采用铝材制成。
优选的,所述电源线靠近蓄电池的一端与收放盒的接合处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靠近充电接口的一端与收放盒的接合处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条弹簧采用55SiMnMoV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充电接口的截面尺寸大于卡槽的内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孔将蓄电池产生的热量散发到中空腔内,然后通过导热柱将中空腔内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这样既能将移动电源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同时也降低了移动电源的重量,方便了人们外出携带,而且导热柱位于外壳外侧的一端为半球形,这样增加了移动电源的美观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块与卡槽配合,将充电接口卡接在外壳一端,当需要使用移动电源充电时,将充电接口拔出,然后电源线收缩挤压发条弹簧,从而将电源线拉出,这样方便了进行充电工作,当充电结束后,松开电源线,然后发条弹簧回弹,从而将电源线回收,进而将电源线存储在外壳内部,防止电源线遗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缩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连接杆;12-U型支撑板;13-中空腔;14-散热孔;15-导热柱;16-卡槽;2-隔离板;3-蓄电池;4-收放结构;41-收放盒;42-中心轴;43-发条弹簧;44-电源线;45-充电接口;46-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包括外壳1、隔离板2、蓄电池3和收放结构4,所述外壳1内部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隔离板2,所述外壳1内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远离外壳1内壁的一端螺纹连接有U型支撑板12,所述U型支撑板12远离连接杆11的一侧卡接有蓄电池3,所述外壳1靠近蓄电池3一端的内部均匀开设有中空腔13,所述外壳1靠近蓄电池3一端的内壁均匀开设有贯穿中空腔13的散热孔14,所述外壳1靠近蓄电池3一端的外壁均匀插接有贯穿中空腔13的导热柱15,所述外壳1内部远离蓄电池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收放结构4,所述收放结构4包括收放盒41和中心轴42,所述收放盒41轴心处插接有中心轴42,所述中心轴42外壁缠绕有发条弹簧43,所述发条弹簧43外侧缠绕有贯穿收放盒41的电源线44,所述电源线44一端贯穿隔离板2与蓄电池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线44的另一端贯穿外壳1电性连接有充电接口45,所述充电接口45靠近电源线44的一侧粘接有卡块46,所述外壳1远离蓄电池3一端的中心处开设有配合卡块46的卡槽16。
所述导热柱15采用铝材制成,铝材导热性能较好,价格便宜,而且容易加工,因此导热柱15使用铝材即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电源线44靠近蓄电池3的一端与收放盒41的接合处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44靠近充电接口45的一端与收放盒41的接合处为活动连接,在发条弹簧43收放电源线44时,电源线44靠近蓄电池3的一端不会有变化,防止电源线44脱离蓄电池3的输出端,电源线44靠近充电接口45的一端能够正常的活动,方便了电源线44的收放,所述发条弹簧43采用55SiMnMoV材料制成,55SiMnMoV是合金结构钢,结构比较稳定,弹性较好,方便发条弹簧43反弹回收电源线44,所述充电接口45的截面尺寸大于卡槽16的内径尺寸,这样防止充电接口45进入到卡槽16内部。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在对蓄电池3充电时,蓄电池3会产生热量,然后通过散热孔14将蓄电池3产生的热量散发到中空腔13内,然后通过导热柱15将中空腔13内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这样既能将移动电源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同时也降低了移动电源的重量,方便了人们外出携带,而且导热柱15位于外壳1外侧的一端为半球形,这样增加了移动电源的美观性,当需要使用移动电源充电时,将充电接口45拉出,然后电源线44挤压发条弹簧43收缩,从而增加电源线44的长度,待电源线44拉出一定长度后,将电源线44固定住,通过充电接口45进行充电,待充电结束后,松开电源线44,然后发条弹簧43回弹,从而将电源线44回收,进而将电源线44存储在外壳1内部,同时通过卡块46与卡槽16配合将充电接口45卡接在外壳1一端,这样防止电源线遗失,方便了下次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包括外壳(1)、隔离板(2)、蓄电池(3)和收放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隔离板(2),所述外壳(1)内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远离外壳(1)内壁的一端螺纹连接有U型支撑板(12),所述U型支撑板(12)远离连接杆(11)的一侧卡接有蓄电池(3),所述外壳(1)靠近蓄电池(3)一端的内部均匀开设有中空腔(13),所述外壳(1)靠近蓄电池(3)一端的内壁均匀开设有贯穿中空腔(13)的散热孔(14),所述外壳(1)靠近蓄电池(3)一端的外壁均匀插接有贯穿中空腔(13)的导热柱(15),所述外壳(1)内部远离蓄电池(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收放结构(4),所述收放结构(4)包括收放盒(41)和中心轴(42),所述收放盒(41)轴心处插接有中心轴(42),所述中心轴(42)外壁缠绕有发条弹簧(43),所述发条弹簧(43)外侧缠绕有贯穿收放盒(41)的电源线(44),所述电源线(44)一端贯穿隔离板(2)与蓄电池(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线(44)的另一端贯穿外壳(1)电性连接有充电接口(45),所述充电接口(45)靠近电源线(44)的一侧粘接有卡块(46),所述外壳(1)远离蓄电池(3)一端的中心处开设有配合卡块(46)的卡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15)采用铝材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44)靠近蓄电池(3)的一端与收放盒(41)的接合处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44)靠近充电接口(45)的一端与收放盒(41)的接合处为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弹簧(43)采用55SiMnMoV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45)的截面尺寸大于卡槽(16)的内径尺寸。
CN201821417636.6U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 Active CN208623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7636.6U CN208623364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7636.6U CN208623364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23364U true CN208623364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16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7636.6U Active CN208623364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233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6412A (zh) * 2019-10-29 2020-01-10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6412A (zh) * 2019-10-29 2020-01-10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4405Y (zh) 一种双电压输出圆柱形电池
CN20862336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
CN201226514Y (zh) 手机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04538762U (zh) 一种便携式可组合移动电源
CN204694770U (zh) 一种可扩展的模块化智能电表
CN205177957U (zh) 一种圆柱形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203690999U (zh) 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CN202159989U (zh) 自充式太阳能充电器
CN206469197U (zh) 一种带充电接口的太阳能路灯杆
CN206237499U (zh) 一种用于户外的监控摄像头
CN204947956U (zh) 小型便携式太阳能电站
CN203504212U (zh) 带储能功能的新能源用电插座
CN209298958U (zh) 一种带有超级电容的pd移动电源
CN203151183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
CN207801536U (zh) 一种新型圆柱形移动电源
CN206293553U (zh) 一种新型的软包电池
CN204967346U (zh) 一种新型便于携带的直流充电器
CN201274557Y (zh) 一种太阳能自充电蓝牙耳机
CN210129530U (zh) 电动工具高防护高容量电池包
CN203193302U (zh) 一种带节能充电电路的二次电池检测装置
CN211183468U (zh) 一种循环充电电池
CN215185909U (zh) 一种便携式多口充电器
CN201994698U (zh) 便携式太阳能旅行电源
CN201328015Y (zh) 低电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1060913Y (zh) Usb接口充电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1 second and third floors of A1 plant, No. 7 Shankeng Road, Shanxia community, Pinghu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business premises are set on the first, third and fourth floors of B20 plant, Shankeng Road, Shankeng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nxi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1 second and third floors of A1 plant, No. 7 Shankeng Road, Shanxia community, Pinghu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business premises are set on the first, third and fourth floors of B20 plant, Shankeng Road, Shankeng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PILO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