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5835B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75835B CN110675835B CN201910935443.2A CN201910935443A CN110675835B CN 110675835 B CN110675835 B CN 110675835B CN 201910935443 A CN201910935443 A CN 201910935443A CN 110675835 B CN110675835 B CN 1106758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 sub
- picture
- display area
- bright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5000019557 luminan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1270131 Agaricus moeller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615 sensatio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858 cryst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43—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involving probabilistic approaches, e.g. Markov random field [MRF] modellin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07—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for displaying colours or for displaying grey scales with a specific pixel layout, e.g. using sub-pixe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8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with two or more screen areas displaying information with different brightness or colou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该驱动方法包括:获取任意一帧待显示画面;将待显示画面划分为第一分区画面、第二分区画面和第三分区画面;利用第一显示区显示第一分区画面,利用第二显示区显示第二分区画面,利用第三显示区显示第三分区画面;其中,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显示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1、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2以及显示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3满足:A1<A2≤A3;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1与第二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2满足L21>L22。该技术方案,可利用第二显示区实现待显示画面中的画质和亮度的过渡,从而有利于提升整体的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显示面板结构还可集成设置传感器模块,例如摄像头、红外感测器等,以集成实现拍照、红外探测等功能。
在此基础上,为满足较高的屏占比,可在显示面板中对应设置传感器模块的区域也放置发光元件。为满足传感器模块可正常工作,放置传感器模块的区域中的发光元件的密度通常小于正常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的密度。如此导致放置传感器模块的区域的显示效果与正常显示区的显示效果不一致,二者边界明显,影响显示画面整体的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实现待显示画面中的显示效果的过渡,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画面整体的显示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子像素排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排布密度,且小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子像素排布密度;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排布密度等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子像素排布密度,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任意一帧待显示画面;
将所述待显示画面划分为第一分区画面、第二分区画面和第三分区画面;
利用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一分区画面,利用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利用所述第三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三分区画面;
其中,同一帧所述待显示画面中,显示所述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1、显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2以及显示所述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3满足:A1<A2≤A3;
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2满足L21>L22。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驱动装置,该显示驱动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驱动方法,该显示驱动装置包括:
画面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任意一帧待显示画面;
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显示画面划分为第一分区画面、第二分区画面和第三分区画面;
画面显示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一分区画面,利用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利用所述第三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三分区画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驱动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通过将待显示画面划分为第一分区画面、第二分区画面和第三分区画面,利用第一显示区显示第一分区画面,利用第二显示区显示第二分区画面,利用第三显示区显示第三分区画面;并设置: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显示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1、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2以及显示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3满足:A1<A2≤A3;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1与第二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2满足L21>L22,可使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2介于显示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1和显示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3之间,从而可实现利用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在第一分区画面与第三分区画面之间的过渡;同时,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可包括显示亮度较高的第一子像素(即强显示子像素)和显示亮度较低的第二子像素(即弱显示子像素),通过对强显示子像素和弱显示子像素的显示亮度和排布密度进行设置,可利用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实现画面显示效果在第一分区画面与第三分区画面之间的过渡;综上,可利用第二显示区实现显示效果的过渡,即可弱化画面分区边界,从而可实现待显示画面中的显示亮度和显示画质的过渡,进而可提升显示画面整体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分区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显示画面的一种分区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显示画面的另一种分区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分区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分区方式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分区方式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不同显示模式下的一种对比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不同显示模式下的另一种对比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的一种驱动模式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的另一种驱动模式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的又一种驱动模式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衰减曲线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亮度衰减曲线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不同工作时长下的一种对比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在实现高屏占比的同时,将显示面板与其他传感器模块集成的目的,通常设置显示面板01包括正常显示区011和传感器设置区012,传感器设置区012也可称为半透区012。由于发光元件010对光线具有遮挡作用,考虑发光元件010的结构均相同,单位面积内发光元件010的数量越多,遮光作用越明显。通常,半透区012中通常设置数量较少的发光元件010,参照图1,也可理解为半透区012中发光元件010的排布密度小于正常显示区011中发光元件010的排布密度;从而,确保半透区012具有较高的光透过率;进而,较多的光线010可由半透区012穿过而到达传感器模块,以确保传感器模块的较高的工作准确性。
但是,当半透区012与正常显示区010所采用的显示驱动算法相同时,由于半透区012的发光元件010的排布密度与正常显示区011的发光元件010的排布密度的差异,导致在正常显示区011可较细腻地显示画面时,半透区012的显示颗粒感较强和/或显示亮度较低,从而半透区012与正常显示区011的边界线十分明显。
示例性的,图2中示出的局部的显示画面02可包括半透区画面021和正常区画面022;且视觉明显可见半透区021画面显示颗粒度较强、亮度较弱,;半透区画面021与正常区画面022的分界线十分明显,导致该显示面板01的整体显示效果(即显示质量)较差。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待显示画面包括第一分区画面、第二分区画面和第三分区画面,第二分区画面位于第一分区画面与第三分区画面之间,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介于显示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和显示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之间,以及设置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第二显示区中子像素包括显示亮度较高的第一子像素和显示亮度较低的第二子像素,可利用第二分区画面实现第一分区画面和第三分区画面之间显示效果(包括亮度和颗粒度)的过渡,可弱化半透区与正常显示区的边界,从而可提高整体显示质量。
下面结合图2-图25,示例性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示例性的,参照图4和图6,或者参照图5和图6,显示面板50包括第一显示区510、第二显示区520和第三显示区530;第二显示区520位于第一显示区510和第三显示区530之间;第一显示区510的子像素排布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520的子像素排布密度,且小于第三显示区530的子像素排布密度;第二显示区520的子像素排布密度等于第三显示区530的子像素排布密度。
其中,显示面板50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
示例性的,显示面板50可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文中,第一显示区510还可称为半透区510,第二显示区520还可称为过渡区520,第三显示区530还可称为正常显示区530。其中,过渡区520用于实现半透区510与正常显示区530之间的显示效果的过渡。
其中,第一显示区510的子像素排布密度较小,因此,第一显示区510的光透过率较高,可在此区域对应设置传感器模块。示例性的,传感器模块可为摄像头、红外探测器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模块;如此,在实现显示功能的同时可集成设置拍照、红外探测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功能。
其中,第二显示区520的子像素排布密度和第三显示区530的子像素排布密度相同,即在显示面板50的实际产品结构中,第二显示区520和第三显示区530可不作区分;二者的区别实质体现在驱动算法的差异。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看作在现有的显示面板结构的基础上,对显示面板的驱动算法进行改进,以利用第二显示区520和第三显示区530所采用的驱动算法的不同,实现第二显示区520与第三显示区530的显示效果的不同,从而利用第二显示区520实现第一显示区510与第三显示区530之间的显示效果的过渡,弱化显示边界,提升整体显示效果。
示例性的,参照图4,第一显示区510可位于显示面板50的边缘位置处,第二显示区520半包围第一显示区510,第三显示区530包围第二显示区520。
或者,参照图5,第一显示区510可位于显示面板50的内部,第二显示区520包围第一显示区510,第三显示区530包围第二显示区52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第一显示区510的数量以及其在显示面板50的显示面中的位置,设置第一显示区510、第二显示区520以及第三显示区530的形状,以及设置显示面板50的整体形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均不作限定。
基于显示面板50的结构,可参照图3,该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S110、获取任意一帧待显示画面。
其中,待显示画面为显示面板需要显示的画面。示例性的,该帧待显示画面可为静态图像中的一帧画面,也可为动态场景图像中的一帧画面。
示例性的,若显示面板应用于手机,手机可包括主板(包括驱动系统)以及连接主板与显示面板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基于此,该步骤可包括IC接收由主板输出的待显示画面。
示例性的,若显示面板应用于电脑,电脑课包括显卡以及连接显卡与显示面板的IC。基于此,该步骤可包括IC接收由显卡输出的待显示画面。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显示面板应用于其他显示装置(或称电子设备)中时,该步骤可包括IC由显示装置的总控系统获取待显示画面,本发明对总控系统的实际结构形式不作限定。
S120、将待显示画面划分为第一分区画面、第二分区画面和第三分区画面。
示例性的,结合图6和图7,与图6中的显示面板50的分区设计相对应的,可将待显示画面70划分为第一分区画面710、第二分区画面720以及第三分区画面730。
或者该步骤可理解为:根据显示面板50中的第一显示区510的位置,确定与其对应的第一分区画面710;在此基础上,确定紧邻第一分区画面710的部分画面为第二分区画面720,对应的,第二分区画面720由第二显示区520中的至少部分子像素进行显示;位于第二分区画面720背离第一分区画面710一侧的待显示画面为第三分区画面730,第三分区画面730由第三显示区530进行显示。
基于此,第一分区画面710的形状、数量和位置取决于第一显示区510的形状、数量和位置;第二显示区520的位置和大小取决于第二分区画面720的位置和大小;第三显示区530与第二显示区520的划分方式取决于第三分区画面730与第二分区画面720的划分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显示区510、第二显示区520以及第三显示区530之间的边界为直线边界,对应的,第一分区画面710、第二分区画面720以及第三分区画面730之间的边界为直线边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各边界的线型可根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的实际需求设置,可为折线、弧线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线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130、利用第一显示区显示第一分区画面,利用第二显示区显示第二分区画面,利用第三显示区显示第三分区画面。
如此,实现不同的显示分区对应显示不同的分区画面。
其中,可继续参照图6和图7,同一帧待显示画面70中,显示第一分区画面710的子像素密度A1、显示第二分区画面720的子像素密度A2以及显示第三分区画面730的子像素密度A3满足:A1<A2≤A3;第二显示区520的子像素60包括第一子像素610和第二子像素620,第一子像素610的显示亮度L21与第二子像素620的显示亮度L22满足L21>L22。
其中,子像素密度即单位面积中的子像素的数量,是一个平均值的概念。实际产品结构中,单位面积中的子像素可均匀排布,也可根据实际需求不均匀排布,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子像素可包括发光元件;液晶显示面板中,子像素可包括液晶盒中的调制光线的透光单元以及对应的色阻层。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中,子像素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具有单一出光颜色的部件或单元,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赘述也不作限定。
本文中,可由分区画面指代第一分区画面710、第二分区画面720(包括下文中的第二子分区画面722)和第三分区画面730,由显示分区指代第一显示区510、第二显示区520(包括下文中的第二子显示区522)和第三显示区530,以说明显示分区中用于显示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大小与显示效果的关系。
其中,显示分区中,用于显示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越大,视觉效果上人眼可见的显示画面中的像素点的数量越多,显示效果越细腻;反之,显示分区中,用于显示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越小,视觉效果上人眼可见的显示画面中的像素点的数量越少,显示效果越粗糙,即颗粒感越强。
可理解的是,像素点构成了显示画面,由于人眼视觉分辨率与像素点的尺寸的关系,通常人眼并不能直接观测到每个独立的像素点,而是可观察到所有的像素点呈现的画面的整体显示效果。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显示分区中,用于显示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的大小关系进行设置,具体的,设置A1<A2<A3,即使得显示第二分区画面720的子像素密度A2介于显示第一分区画面710的子像素密度A1与显示第三分区画面730的子像素密度A3之间,从而第二分区画面720的像素点数量介于第一分区画面710的像素点数量与第三分区画面730的像素点数量之间,如此可利用第二分区画面720实现第一分区画面710与第三分区画面730之间的像素点数量的过渡,即实现利用显示画面粗糙度居中的第二分区画面720,实现由第一分区画面710的画面较粗糙至第三分区画面730的画面较细腻的过渡,从而可弱化显示边界,提高显示画面的整体显示效果。
下面结合第二显示区520中的子像素60的显示亮度对A2=A3的情况进行说明。示例性的,第二显示区520中的子像素60根据其显示亮度的高低(也可称为强弱)可分为两类,分别为第一子像素610和第二子像素620。其中,第一子像素610的显示亮度L21较强,可称为强显示子像素,强显示子像素的数量决定了第二分区画面720中的像素点的数量;示例性的,强显示子像素的数量越多,第二分区画面720中的像素点的数量越多。第二子像素620的显示亮度L22较弱,可称为弱显示像素,弱显示像素可用于对显示画面的色度进行补偿,以减弱第二显示区520所显示的第二分区画面720的色偏现象。
其中,弱显示像素的显示亮度极小。
示例性的,以显示灰阶代表子像素60的显示亮度,显示灰阶范围为0-255灰阶为例,0灰阶时显示亮度最弱,255灰阶时显示亮度最强,0-255灰阶范围内,灰阶数值越大,显示亮度越高。
在此基础上,若第一子像素610的显示灰阶为200-255灰阶,第二子像素620的显示灰阶最大可为15灰阶;若第一子像素610的显示灰阶为50-80灰阶,第二子像素620的显示灰阶最大可为5灰阶;若第一子像素610的显示灰阶为10-20灰阶,第二子像素620的显示灰阶最大为1灰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像素610的显示亮度L21与第二子像素620的显示亮度L22还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方式确定,也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指标进行表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赘述也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以轮廓线为实线的子像素60代表了第二显示区520中的第一子像素610,以轮廓线为虚线的子像素60代表了第二显示区520中的第二子像素620。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显示面板50中的子像素形状为四边形,且以填充图案作为区分示出了3中不同的出光颜色的子像素,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面板50的实际需求,设置子像素的形状、数量、排布方式以及其出光颜色的种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再次,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面板50中的子像素的出光颜色为两种或更多种时,子像素的显示亮度的对比可理解为出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显示亮度的比较,或者可理解为不同出光颜色的子像素组成的像素单元的显示亮度的对比。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显示区520中的第一子像素610和第二子像素620的数量可相等,也可不等;二者数量不等时,可前者数量较多,也可后者数量较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图3、图6和图7示出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的基础上,为使第二分区画面720的画面过渡效果较顺畅,较完美地“欺骗”人眼,还可将第二分区画面720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子分区画面;与此对应地,需将第二显示区520划分为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子显示区。
可选的,参照图8和图9,第二分区画面720包括N(示例性的,图8中N为2)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N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在第一分区画面710和第三分区画面730之间沿预设方向900依次排列,预设方向900为第二分区画面720背离第三分区画面730的方向;与此对应的,第二显示区520包括N(示例性的,图9中N为2)个第二子显示区522,第二子显示区522和第二子分区画面722一一对应;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对应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在第一分区画面710和第三分区画面730之间沿预设方向900减小;同一帧待显示画面70中,沿预设方向900,显示第1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小于显示第三分区画面730的子像素的密度,显示第N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的第一子像素620的密度大于显示第一分区画面710的子像素的密度。
如此,可将第二分区画面720沿预设方向900细分为N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每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均可实现对与之相邻的两个分区画面之间的显示效果的过渡,从而形成了显示效果的多个过渡层级。该设置相当于将第三分区画面730与第一分区画面710之间的阶梯跨度很大的显示效果的过渡区,分成了N个阶梯跨度较小的显示效果的子过渡区,从而过渡较顺畅,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的整体显示效果较好。
与之对应地,可将第二显示区520划分为N个第二子显示区522,利用每个第二子显示区522分别对应地显示一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通过设置显示第1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小于显示第三分区画面730的子像素的密度,显示第N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的第一子像素620的密度大于显示第一分区画面710的子像素的密度,以及设置N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对应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在第一分区画面710和第三分区画面730之间沿预设方向900减小,可使N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中的像素点数量均介于第一分区画面710中的像素点数量与第三分区画面730的像素点数量之间,且在第三分区画面730和第一分区画面710之间沿预设方向900依次减小,由此,由第三分区画面730经N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至第一分区画面710过程中,显示画面的细腻程度按照较小的变化梯度逐渐减弱,或理解为显示画面的颗粒感按照较小的变化梯度逐渐增强,从而实现较顺畅的过渡效果。
示例性的,图8中示出了第二分区画面720包括2个第二子分区画面,图9中示出了第二显示区520包括2个第二子显示区522;且沿预设方向900,显示分区中用于显示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三显示区530中用于显示第三分区画面730的子像素密度、显示第1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显示第2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第一显示区510中用于显示第一分区画面710的子像素密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分区画面720还可包括3个或更多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可根据过渡效果以及驱动算法的难易程度均衡考量,以及根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各第二子显示区522相互紧邻且独立,相邻的两个第二子显示区522的分界线为直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子显示区522之间还可存在交叠,第二子显示区522的边界轮廓线还可折线、弧线以及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线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参照图8和图10,用于显示各第二子分区画面722的第一子像素610,在各第二子显示区522中均匀分布。
其中,均匀分布是指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之间的间距相等。“排”的方向可指沿像素阵列的行方向、列方向或像素阵列所在平面内的任一方向,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通过设置第一子像素620在各第二子显示区522中均匀分布,有利于使各第二子显示区522对应的各第二子分区画面722中的像素点分布均匀,从而有利于确保每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均具有较好的画面显示效果,进而有利于确保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整体显示效果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仅示例性的以圆形代表了个子像素的位置,并不构成对子像素的实际形状的限定。
可选的,基于图8和图10,当N≥3时,N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对应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在第一分区画面710和第三分区画面730之间沿预设方向900呈等差数列。
如此,可使各第二子分区画面722中的像素点数量成等差数列,从而相邻第二子分区画面722的显示效果的变化梯度保持相同,使过渡效果较平缓,有利于提升整体显示效果。
示例性的,当N≥2时,还可设置沿预设方向900,用于显示第一分区画面710的子像素密度与用于显示第N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之间的差值、用于显示第三分区画面730的子像素密度与用于显示第一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之间的差值以及用于显示相邻两个第二子分区画面722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之间的差值均相等。从而,各个分区画面之间的显示效果的过渡均一致,过渡效果平缓,有利于提升显示画面整体的显示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与上同理,当N=1时,还可设置用于显示第一分区画面710的子像素密度与用于显示第二分区画面720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之间的差值等于用于显示第三分区画面730的子像素密度与用于显示第二分区画面720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之间的差值。如此,各个分区画面之间的显示效果的过渡均一致,过渡效果平缓,有利于提升显示画面整体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参照图7和图11,用于显示第二分区画面720的第一子像素610,在第二显示区520中均匀分布。
其中,“均匀分布”与前文中的“均匀分布”含义相同,可参照前文理解,在此不赘述。
如此设置,可使第二分区画面720中的像素点分布均匀,从而第二分区画面720的显示效果较好,进而有利于确保显示画面整体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子像素包括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出光颜色的子像素时,“均匀分布”是对相同出光颜色的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的限定;或者理解为对不同出光颜色的子像素构成的像素单元的排布方式的限定。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50的第二显示区520和第三显示区530的子像素的排布方式是相同的,由于所采用的驱动算法的不同,可使得第二显示区520和第三显示区530中实际用于显示的子像素状态是不同的。
示例性的,第三显示区530中的子像素可全部用于显示第三分区画面,即第三显示区530中的子像素的状态相当于第二显示区520中的强显示子像素,而不存在弱显示子像素;第二显示区520中用于显示第二分区画面720的第一子像素610的密度可小于第三显示区530中用于显示第三分区画面730的子像素密度,第二显示区520中还包括第二子像素620,且第二子像素620的显示亮度L22小于第一子像素610的显示亮度L21。
可选的,第二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2=0。
即:第二子像素不出光。如此,有利于减少第二显示区中用于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总数量,从而有利于简化驱动算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对于相同结构(例如显示面板中同一种出光颜色)的子像素而言,子像素的显示亮度与其驱动电流呈正相关,与其寿命呈负相关;即:子像素的显示亮度越高,其需要的驱动电流越大,其寿命衰减越快。
基于此,第二显示区520中的第一子像素610的衰减快于第二子像素620的衰减,在面板持续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对于不同帧的待显示画面,第一子像素610和第二子像素620的位置可变,使得对于第二显示区520中各个位置处的子像素60而言,其显示亮度较亮的持续使用时间与显示亮度较暗的持续使用时间可均衡,使得对于各个位置处的子像素而言,其显示亮度较亮的持续使用时间小于显示面板的累计使用时长,从而有利于提升第二显示区520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图12-图17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选的,参照图7、图12、图13和图14,显示面板50每秒显示M帧待显示画面70,M为大于1的正整数;每秒包括至少两种显示模式;每种显示模式连续显示至少一帧待显示画面70;同一种显示模式所显示的各帧待显示画面70的第二分区画面720在第二显示区520对应显示的第一子像素610位置相同;不同种显示模式所显示的各帧待显示画面70的第二分区画面720在第二显示区520对应显示的第一子像素610位置至少部分不同。
其中,M的取值可根据显示面板的显示需求设置,动态画面的刷帧速率可较快,M的取值较大;静态画面的刷帧速率较慢,M的取值较小。
示例性的,M可为30、60、120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数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相邻两帧待显示画面可采用相同的显示模式进行显示,或采用不同的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即:同一种显示模式可显示一帧、连续两帧或连续多帧待显示画面。
其中,在不同显示模式中,可利用第二显示区520中的至少部分不同位置处的子像素60作为第一子像素610,即:在不同显示模式中,同一位置处的子像素60可交替作为第一子像素610和第二子像素620,从而可提高第二显示区520中子像素的利用率。
示例性的,参照图12和图13,均示出了两种显示模式,即显示模式一和显示模式二。图12中,显示模式一和显示模式二的第一子像素610的位置完全不同;图13中,显示模式一和显示模式二中第一子像素610的位置部分相同(相同位置处的第一子像素610采用加粗的轮廓线示出),部分不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的实际需求,设置每秒包括三种或更多种显示模式,任意两种显示模式中第一子像素610位置至少部分不同(示例性的,三种显示模式中第一子像素610的位置各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随着显示模式的数量的增多,IC硬件的复杂程度与驱动算法的复杂程度均加大,实现难度增加。因此,显示模式的数量需根据显示面板的寿命需求、子像素的利用率需求以及实现难度、实现成本均衡考量,根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的实际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3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显示模式一和显示模式二中位置相同的第一子像素610的数量为6个,且均设置于第二显示区520中的靠近第一显示区510区域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的实际需求,设置显示模式一和显示模式二中位置相同的第一子像素610的数量和位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结合图12和图14,至少两种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即显示模式一,图14-图16中均简写为“模式一”)和第二显示模式(即显示模式二,图14-图16中均简写为“模式二”),第一显示模式与第二显示模式所显示的待显示画面在第二显示区520对应显示的第一子像素610位置不同,且第一显示模式利用第二显示区520中的部分子像素60作为第一子像素610,第二显示模式利用第二显示区520中除第一显示模式利用的部分子像素60之外的剩余子像素60(即显示模式一种的第二子像素620)作为第一子像素610;每种显示模式显示一帧待显示画面;第m1帧待显示画面采用第一显示模式进行显示,第m1+1帧待显示画面采用第二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其中,1≤m1<m1+1≤M,且m1为整数。
其中,相邻两帧待显示画面分别采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进行显示,也即相邻两帧待显示画面的显示过程中,同一位置处的子像素交替作为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同时,由于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中的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完全不同,且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用尽了第二显示区中的全部子像素,可使每个子像素用作强显示子像素的累计时间大致为显示面板的持续使用时间的一半,从而可延长子像素寿命,有利于延长第二显示区的可使用时长。
示例性的,基于图14,1秒内的M帧待显示画面中,第1帧、第3帧、……、第m1帧、……以及第M-1帧待显示画面可采用第一显示模式进行显示;第2帧、第4帧、……、第m1+1帧、……以及第M帧待显示画面可采用第二显示模式进行显示;此时,m1为奇数,M为偶数。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M还可为奇数。此时,显示模式替换方式可包括两种。其一:当前秒的第M帧采用第一显示模式进行显示,下一秒的第一帧采用第二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如此,相邻两秒中,当前秒的奇数帧采用第一显示模式,偶数帧采用第二显示模式;当前秒的奇数帧采用第二显示模式,偶数帧采用第一显示模式。如此,在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过程中,相邻两帧待显示画面交替采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其二,每秒内,各相邻两帧待显示画面交替采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进行显示;且当前秒与下一秒的显示模式的替换方式相同。即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过程中,存在相邻两帧待显示画面采用同一种显示模式进行显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相互交替的两种显示模式的第一子像素的位置还可部分相同,可由图13和图14结合体现该实施方式。其中,显示模式的替换方式与上文同理,此处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4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两种显示模式交替显示相邻两帧待显示画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种显示模式可持续显示两帧或更多帧待显示画面,下面结合图15和图16进行说明。
可选的,结合图12和图15,至少两种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即“模式一”)和第二显示模式(即“模式二”),第一显示模式与第二显示模式所显示的待显示画面在第二显示区520对应显示的第一子像素610位置不同,且第一显示模式利用第二显示区520中的部分子像素60作为第一子像素610,第二显示模式利用第二显示区520中除第一显示模式利用的部分子像素60之外的剩余子像素60(即显示模式一种的第二子像素620)作为第一子像素610;第一显示模式用于显示第m2帧至第m3帧待显示画面,第二显示模式用于显示第m3+1帧至第2m3-m2+1帧待显示画面;其中,1≤m2<m3≤M,且m2和m3为整数。
其中,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交替,每种显示模式可显示(m3-m2+1)帧待显示画面。如此,可减少第一显示模式与第二显示模式的变换次数,从而有利于简化驱动算法,有利于降低功耗。
示例性的,M可为20,每相邻5帧采用同一种显示模式进行显示,m2为1时,m3为5;或者m2为11时,m3为15。则:第一显示模式可用于显示第1帧至第5帧待显示画面,以及可用于显示第11帧至第15帧待显示画面;第二显示模式可用于显示第6帧至第10帧待显示画面,以及可用于显示第16帧至第20帧待显示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图15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持续的一段时间内,两种显示模式可显示的待显示画面的帧数相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的实际需求,设置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可显示的待显示画面的帧数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该实施方式中,1s内,第一显示模式可第二显示模式的交替次数可为1次、两次或更多次,可根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的实际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结合图16和图17,以1s内,第一显示模式变换为第二显示模式为例说明显示面板应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时的显示面板的工作过程。
示例性的,参照图16,1s的M帧待显示画面中,第1帧到第m5帧采用第一显示模式进行显示,第m5+1帧到第M帧采用第二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各显示分区的驱动算法可提前写入IC中;过渡区采用的驱动算法可称为“补偿算法”,半透区和正常显示区所采用的驱动算法可称为“其他区域算法”;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分别对应驱动方案1和驱动方案2。此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如图17所示。
参见图17,该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可包括:
S200、开始。
其中,该步骤为触发显示当前帧待显示画面的初始步骤。
示例性的,该步骤可理解为移动终端开机、移动终端屏幕由黑屏状态被点亮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触发显示面板来显示待显示画面的步骤。
S210、图像数据输入。
其中,图像数据指由驱动系统传输至IC的待显示画面相关的数据信息。
示例性的,图像数据可包括待显示画面中的像素点的颜色及其对应的灰阶值,以及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类型的图像数据。
S220、是否过渡区。
其中,该步骤中根据像素点与子像素的位置对应关系,判断像素点所在区域是否为过渡区,以为后续步骤中不同的显示分区采用不同的驱动算法进行图像数据处理作准备。
示例性的,过渡区采用过渡区补偿算法处理,半透区和正常显示区采用其他区域算法处理,即后续S230和S232,以实现利用过渡区实现半透区与正常显示区之间的显示效果的过渡。
若S220的判断结果为是(Y),则当前区域为过渡区,执行S230。
S230、过渡区补偿算法处理。
其中,过渡区补偿方法可包括利用过渡区中的部分子像素作为第一子像素,剩余部分子像素作为第二子像素,利用第一子像素对应显示像素点,第二子像素实现色偏补偿。
若S220的判断结果为否(N),则当前区域为半透区或正常显示区,该区域无需补偿,执行S232。
S232、其他区域算法处理。
其中,其他区域算法可包括利用当前区域中的所有子像素均对应显示像素点;且半透区的像素点数量介于正常显示区的像素点数量与半透区的像素点数量之间。
在上述S220的判断结果为是(Y),执行S230的基础上,后续过渡区相关步骤还包括S240、S250以及S252,以实现1s的M帧待显示画面中,第1帧到第m5帧采用第一显示模式进行显示,第m5+1帧到第M帧采用第二显示模式进行显示。
示例性的,S230后执行S240。
S240、1s内前m5帧。
该步骤判断当前帧是否为第1帧到第m5帧中的任一帧待显示画面。
若是(Y),则执行S250;若否(N),则执行S252。
S250、过渡区显示驱动方案1。
其中,显示驱动方案1对应当前帧采用第一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如此,可实现第1帧到第m5帧采用第一显示模式进行显示。
S252、过渡区显示驱动方案2。
其中,显示驱动方案2对应当前帧采用第二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如此,可实现第m5+1帧到第M帧采用第二显示模式进行显示。
S260、数据输出。
示例性的,数据可包括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
该步骤可包括IC将数据通过数据线和扫描线等相关电路结构输出至子像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IC与扫描线之间还可设置扫描驱动电路,例如可包括移位寄存器等电路结构;IC与数据线之间还可设置多路分配器电路(Demux电路),以减少扇出区的走线数量,从而有利于减少下边框的面积,以利于提高屏占比;子像素可配置像素驱动电路;该显示面板中还可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电路结构,各电路结构的具体结构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任一种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赘述,也不作限定。
S270、显示画面。
该步骤中,各子像素根据其配备的数据出光,实现待显示画面的显示。
S280、结束。
至此,当前待显示画面已呈现,完成了一帧待显示画面的显示。
如此,该驱动方法利用过渡区实现正常显示区与半透区之间的显示效果的过渡,弱化显示边界,提高显示画面的整体显示效果的同时,1s的前段时间(第1帧到第m5帧)和后段时间(第m5+1帧到第M帧)分别采用不同的子像素作为第一子像素进行驱动,可增强过渡区的子像素的寿命。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设置三种显示模式或更多种显示模式替换,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4和图16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1s内的第一帧采用第一显示模式,随后第二显示模式和第一显示模式可交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1s内的第一帧还可采用第二显示模式,随后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可交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至少两种显示模式包括n1种显示模式,每种显示模式用于持续显示m4帧待显示画面;其中,M=n1*m4,n1≥3;且n1和m4均为正整数。
如此设置,可提高第二显示区中子像素的利用率,同时不同显示模式持续显示的帧数相同,不同位置处的子像素的利用率较一致,子像素的寿命较长且较平均;同时,通过设置同一显示模式在1s内持续显示多帧待显示画面,各显示模式之间的切换次数较少,有利于降低驱动难度,减少功耗。
示例性的,M=60,n1=3,m4=20;则1s内包括三种显示模式,每种显示模式可持续显示20帧待显示画面。示例性的,前20帧采用第一显示模式进行显示,中间20帧采用第二显示模式进行显示,后20帧采用第三显示模式进行显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M、n1以及m4还可设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数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赘述也不作限定。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的实际需求,设置1s内的不同显示模式所持续显示的帧数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仅示例性的以第二显示区520的子像素排布方式与第三显示区530的子像素排布方式相同为例,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520的子像素排布方式还可不同于第三显示区530的子像素排布方式,可分别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任一种子像素排布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赘述也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可适用于real排布(即真实子像素排布方式)、SPR排布(即子像素渲染排布方式)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子像素排布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赘述也不作限定。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由于显示第一分区画面的第一显示区中的子像素密度、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第二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的密度以及显示第三分区画面的第三显示区中的子像素密度各不相同,为使显示画面整体亮度较均一,需设置第一显示区中的子像素的显示亮度、第二显示区中的子像素的显示亮度以及第三显示区中的第一子像素的显示亮度各不相同,且密度越小,显示亮度越大。
以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例,子像素中发光元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亮度越大,对应的,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通常越大;而驱动电流越大,发光元件中的膜层材料的性能衰减越严重,从而发光元件的亮度衰减越快。
示例性的,考量(恒流测试)寿命曲线(即亮度衰减曲线),在显示面板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若保持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与初始各显示分区中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一致,则由于其各自区域内的发光元件的衰减程度不同,第一分区画面、第二分区画面以及第三分区画面的显示亮度差异会增大,从而影响画面整体显示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还包括采用第二分区画面进行第一分区画面和第三分区画面之间的亮度过渡。下文中,结合图18-图22,对驱动方法中的亮度过渡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各显示区中子像素的显示亮度进行设置。示例性的,参照图18,该驱动方法可包括:
S310、获取任意一帧待显示画面。
S320、将待显示画面划分为第一分区画面、第二分区画面和第三分区画面。
S330、获取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
其中,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可理解为显示面板由出厂后第一次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开始计时,截止到当前帧待显示画面时,该显示面板的累积工作时间,即持续使用时间。
示例性的,该步骤可包括:利用移动终端中的计时器结构积累并记录该移动终端中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并传输至IC,为后续步骤作准备。
S340、根据第一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确定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根据第二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确定第二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根据第三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确定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
其中,根据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持续工作时长可分别确定各显示分区的理论显示亮度。其中,各显示分区的亮度衰减曲线可在出厂前的测试阶段获得,并存储在IC中,以供该步骤调用。
可理解的是,显示分区的亮度变化趋势与该显示分区中的发光元件的亮度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下文中,结合图19和图20,以各显示分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为例,对该步骤进行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图19和图20分别示出了两种各显示分区的亮度衰减曲线。参照图19或图20,横坐标t为显示面板的持续使用时间,纵坐标L为显示面板的各显示分区的理论显示亮度;其中LT1、LT2以及LT3分别代表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亮度衰减曲线越靠近横轴,该显示分区的亮度衰减越严重;t0为显示面板的持续使用时间,对应到纵坐标L上,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分别用L01、L02以及L03表示。
其中,图19与图20中的亮度衰减曲线的相同点在于:第一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LT1相对于第三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LT3更靠近横轴,即第一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最严重;不同之处在于:
图19中,第二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LT2介于第一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LT1与第三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LT3之间,即其亮度衰减介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的亮度衰减程度之间;该曲线位置关系可理解为第二显示区仅采用一种显示模式进行显示时,显示面板的各显示分区的亮度衰减变化规律。
图20中,第二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LT2相对于第三显示区的亮度衰减取向LT3更远离横轴,即三个显示分区的亮度衰减程度有小到大依次为:第二显示区、第三显示区、第一显示区;该曲线位置关系可理解为第二显示区采用至少两种显示模式替换进行显示时,显示面板的各显示分区的亮度衰减变化规律。
可理解的是,当第二显示区采用至少两种显示模式替换以显示第二分区画面时;第二显示区中各位置处的子像素可交替作为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由于第二子像素的发光亮度相对于第一像素的发光亮度极小,因此第二子像素的衰减极缓;示例性的,考虑极限情况:第二子像素不显示,即第二子像素的显示亮度为0,则子像素用作第二子像素时,不存在衰减。由此,第二显示区中各子像素的累积工作时间均小于显示面板的持续使用时间,从而第二显示区整体的亮度衰减程度最小。
该步骤中得到各显示分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为后续步骤中确定各显示分区的实际显示亮度作准备。
S350、根据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以及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确定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大于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且小于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第一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等于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第三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等于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
其中,第一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分别采用其各自的理论显示亮度作为实际显示亮度,从而无需再计算实际显示亮度,可使驱动算法较简单。
其中,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介于第一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之间,即可实现第一显示区与第三显示区之间的亮度的过渡,避免显示亮度差异性较大的问题。
示例性的,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可为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的平均值,以较有效地实现第一显示区与第三显示区之间的亮度过渡。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还可为介于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之间的其他亮度值,可根据现实面吧及其驱动方法的实际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360、将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与第二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的比值确定为第二分区画面的显示亮度调整系数。
其中,显示亮度调整系数用于将第二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调整为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
示例性的,参照图19和图20,当第二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并未在第一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与第三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之间时,亮度调整系数用于将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调整至第一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二子显示区时,还可设置各第二子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均介于第一显示区与第三显示区之间,且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第三显示区的方向依次变亮,具体亮度可根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的实际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后,执行S370,S370可包括S371、S372以及S373。
S371、根据显示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密度A1以及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将第一分区画面在第一显示区显示。
如此,实现利用第一显示区中的子像素显示第一分区画面。
S372、根据显示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密度A3以及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将第三分区画面在第三显示区显示。
如此,实现利用第三显示区中的子像素显示第三分区画面。
S373、根据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密度A2、第二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分区画面的显示亮度调整系数将第二分区画面在第二显示区显示。
如此,通过对第二显示区中的子像素的理论显示亮度进行调整,可实现利用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显示第二分区画面。
其中,第二显示区不仅可实现显示像素点的数量在第一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之间的过渡,还可实现显示亮度在第一显示区与第三显示区之间的过渡。从而,可利用第二显示区实现第一显示区与第三显示区之间的显示效果的过渡,可提高显示画面的整体显示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将显示面板的持续使用时间进行分段,不同的时间段采用不同的显示亮度调整系数,同一时间段均采用相同的显示亮度调整系数,以减少显示亮度调整系数的数量,从而有利于简化驱动算法。
示例性的,不同时间段的显示亮度调整系数可写入IC中,在显示面板的工作过程中进行调用即可。
下文中,结合图21和图22,对该驱动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参照图21,该驱动方法的流程可包括:
S400、开始。
S410、图像数据以及使用时间输入。
其中,使用时间即为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间。
示例性的,该步骤可包括:IC由驱动系统(包括计时器结构)获取图像数据和显示面板的持续使用时间。
S420、是否过渡区。
S424、强显示子像素权重查找。
其中,该步骤中默认弱显示子像素不显示。权重,也可称权重系数,即为显示亮度调整系数。
示例性的,该步骤可通过查表得到,示例性的,表1示出了权重系数表。
表1权重系数表
示例性的,表1中将显示面板的(持续)使用时间划分为了三个时间段,分别为T1-T2、T2-T3、T3-T4;并以子像素包括红色(R)、绿色(G)和蓝色(B)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为例,示出了各时间段的强显示子像素的权重。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时间段数量、各时间段可持续时间的长短、子像素的显示颜色以及各不同显示颜色的子像素的权重系数的取值大小均可根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的实际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如此,该步骤为S430作准备。
S430、过渡区补偿算法处理。
其中,该步骤可基于S424中查找得到的权重系数,通过数据处理,利用过渡区实现半透区和正常显示区之间的像素点数量和显示亮度的过渡。
S432、其他区域算法处理。
S440、过渡区显示方案输出。
示例性的,该步骤可包括将显示像素点的数量与显示亮度整合后的驱动算法所对应的显示方案输出。
示例性的,图21示出了两种不同时间的过渡区显示方案。示例性的,分别以“工作时长一”的过渡区显示方案和“工作时长二”的过渡区显示方案示出。其中,虚线圈出的为第二子像素、实线轮廓的为第一子像素;工作时长一中,第一子像素的权重系数均为1,工作时长二中,第一子像素的权重系数均为0.5;从而实现基于时间对实际显示亮度的调节。
S450、数据输出。
示例性的,该步骤包括过渡区、半透区以及正常显示区的图像数据经S420-S440的数据处理后输出至子像素。
S460、显示画面。
S470、结束。
如此,可利用移动终端记载的显示面板的使用时间,通过建立半透区、过渡区和正常显示区的寿命随使用时间的变化,从而调整过渡区的算法强弱显示,减小半透区和正常显示区由于寿命区别而造成的显示效果上的区别,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面板的初始使用阶段,由于各显示分区的亮度衰减差异较小,在人眼视觉不可分辨各显示分区的实际显示亮度差异时,可不进行亮度调整,从而有利于简化驱动算法。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不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亮度差异越来越大,当亮度差异视觉可见时,则需要利用权重系数进行亮度补偿。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使用阶段的长短需要根据显示面板的实际显示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驱动装置,该显示驱动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方法。因此,该显示驱动装置也具有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下文中不赘述,可参照上文理解。
示例性的,参照图23,该显示驱动装置80可包括:画面获取模块810,用于获取任意一帧待显示画面;区域划分模块820,用于将待显示画面划分为第一分区画面、第二分区画面和第三分区画面;画面显示模块830,用于利用第一显示区显示第一分区画面,利用第二显示区显示第二分区画面,利用第三显示区显示第三分区画面。
其中,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显示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1、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2以及显示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3满足:A1<A2≤A3;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1与第二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2满足L21>L22,可使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2介于显示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1和显示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3之间,从而可实现利用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在第一分区画面与第三分区画面之间的过渡;同时,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可包括显示亮度较高的第一子像素(即强显示子像素)和显示亮度较低的第二子像素(即弱显示子像素),通过对强显示子像素和弱显示子像素的显示亮度和排布密度进行设置,可利用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实现画面显示效果在第一分区画面与第三分区画面之间的过渡;综上,可利用第二显示区实现显示效果的过渡,即可弱化画面分区边界,从而可实现待显示画面中的显示亮度和显示画质的过渡,进而可提升显示画面整体的显示质量。
可选的,参照图24,该显示驱动装置80还可包括:时长获取模块840,用于获取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理论亮度确定模块850,与时长获取模块840连接;理论亮度确定模块850用于根据第一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确定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根据第二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确定第二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根据第三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确定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显示亮度确定模块860,与理论亮度确定模块850连接;显示亮度确定模块860用于根据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以及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确定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大于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且小于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第一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等于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第三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等于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
如此,可基于显示面板的持续使用时间,以及结合各显示分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为实现亮度过渡作准备。
可选的,图24中,画面显示模块830还用于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根据显示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密度A1以及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将第一分区画面在第一显示区显示;根据显示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密度A3以及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将第三分区画面在第三显示区显示;根据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密度A2、第二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分区画面的显示亮度调整系数将第二分区画面在第二显示区显示。
如此,在实现像素点数量的过渡的同时,还可实现显示亮度的过渡,从而可提高显示画面的整体现实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23和图24中示出的显示驱动装置80的结构示意图中,仅示例性的从功能上对各模块进行了划分,且利用连接线表明各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关系。在实际产品中,上述各模块的空间位置可交叠,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可为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均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显示驱动装置,因此该电子设备也具有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驱动装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在下文中不再赘述,可参照上文理解。
示例性的,参照图25,该电子设备1000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驱动装置80,该显示驱动装置80执行的驱动方法中的部分模块可集成嵌入到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中,或者显示驱动装置80可与显示面板独立设置,二者之间可通过电连接线传输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均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1000可为手机、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车载显示屏、车载触控屏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子像素排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排布密度,且小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子像素排布密度;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排布密度等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子像素排布密度;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任意一帧待显示画面;
将所述待显示画面划分为第一分区画面、第二分区画面和第三分区画面;
利用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一分区画面,利用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利用所述第三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三分区画面;
其中,同一帧所述待显示画面中,显示所述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1、显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2以及显示所述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3满足:A1<A2<A3;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2满足L21>L22=0;或者,
同一帧所述待显示画面中,显示所述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1、显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2以及显示所述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密度A3满足:A1<A2=A3;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显示亮度L22满足L21>L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区画面包括N个第二子分区画面,N个所述第二子分区画面在所述第一分区画面和所述第三分区画面之间沿预设方向依次排列,所述预设方向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背离所述第三分区画面的方向;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N个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子分区画面一一对应;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N个所述第二子分区画面对应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密度在所述第一分区画面和所述第三分区画面之间沿所述预设方向减小;
同一帧所述待显示画面中,沿所述预设方向,显示第1个所述第二子分区画面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密度小于显示所述第三分区画面的所述子像素的密度,显示第N个所述第二子分区画面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密度大于显示所述第一分区画面的所述子像素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显示各所述第二子分区画面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在各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第二子分区画面对应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密度在所述第一分区画面和所述第三分区画面之间沿所述预设方向呈等差数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显示第二分区画面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中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每秒显示M帧所述待显示画面,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每秒包括至少两种显示模式;每种所述显示模式连续显示至少一帧所述待显示画面;
同一种所述显示模式所显示的各帧所述待显示画面的所述第二分区画面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显示的第一子像素位置相同;
不同种所述显示模式所显示的各帧所述待显示画面的所述第二分区画面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显示的第一子像素位置至少部分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所显示的待显示画面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显示的所述第一子像素位置不同,且所述第一显示模式利用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部分子像素作为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显示模式利用所述第二显示区中除所述第一显示模式利用的所述部分子像素之外的剩余子像素作为所述第一子像素;每种所述显示模式显示一帧所述待显示画面;
第m1帧待显示画面采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进行显示,第m1+1帧待显示画面采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进行显示;
其中,1≤m1<m1+1≤M,且m1为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所显示的待显示画面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显示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位置不同,且所述第一显示模式利用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部分子像素作为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显示模式利用所述第二显示区中除所述第一显示模式利用的所述部分子像素之外的剩余子像素作为所述第一子像素;
所述第一显示模式用于显示第m2帧至第m3帧待显示画面,所述第二显示模式用于显示第m3+1帧至第2m3-m2+1帧待显示画面;
其中,1≤m2<m3≤M,且m2和m3为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显示模式包括n1种显示模式,每种所述显示模式用于持续显示m4帧待显示画面;
其中,M=n1*m4,n1≥3;且n1和m4均为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一分区画面,利用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利用所述第三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三分区画面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根据所述第三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确定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大于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且小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等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所述第三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等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
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的显示亮度调整系数;
利用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一分区画面,利用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利用所述第三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三分区画面,包括:
根据显示所述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密度A1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将所述第一分区画面在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
根据显示所述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密度A3以及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将所述第三分区画面在所述第三显示区显示;
根据显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密度A2、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分区画面的显示亮度调整系数将所述第二分区画面在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
11.一种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驱动装置包括:
画面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任意一帧待显示画面;
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显示画面划分为第一分区画面、第二分区画面和第三分区画面;
画面显示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一分区画面,利用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利用所述第三显示区显示所述第三分区画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
理论亮度确定模块,与所述时长获取模块连接;所述理论亮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根据所述第三显示区的亮度衰减曲线以及显示面板的持续工作时长确定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
显示亮度确定模块,与所述理论亮度确定模块连接;所述显示亮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大于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且小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等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所述第三显示区的实际显示亮度等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显示模块还用于同一帧所述待显示画面中,根据显示所述第一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密度A1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将所述第一分区画面在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根据显示所述第三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密度A3以及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将所述第三分区画面在所述第三显示区显示;根据显示所述第二分区画面的子像素的密度A2、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理论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分区画面的显示亮度调整系数将所述第二分区画面在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35443.2A CN110675835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202210420483.5A CN114913814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US16/734,827 US11018199B2 (en) | 2019-09-29 | 2020-01-06 | Method for driving a display panel, display dr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7/240,223 US11508286B2 (en) | 2019-09-29 | 2021-04-26 | Method for driving a display panel, display dr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35443.2A CN110675835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20483.5A Division CN114913814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75835A CN110675835A (zh) | 2020-01-10 |
CN110675835B true CN110675835B (zh) | 2022-05-24 |
Family
ID=690801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35443.2A Active CN110675835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202210420483.5A Active CN114913814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20483.5A Active CN114913814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18199B2 (zh) |
CN (2) | CN1106758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64398A (zh) * | 2019-05-24 | 2019-08-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及系统 |
CN210515985U (zh) * | 2019-11-21 | 2020-05-12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20210130891A (ko) * | 2020-04-22 | 2021-11-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11402755A (zh) * | 2020-05-28 | 2020-07-1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20220010650A (ko) | 2020-07-16 | 2022-01-2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영상 데이터 보정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CN111816112B (zh) * | 2020-07-24 | 2022-04-08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补偿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2037704B (zh) * | 2020-09-01 | 2023-01-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KR20220037755A (ko) * | 2020-09-18 | 2022-03-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카메라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KR20220065953A (ko) * | 2020-11-13 | 2022-05-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CN112581872A (zh) * | 2020-12-11 | 2021-03-3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3903304B (zh) * | 2021-09-30 | 2022-12-02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的补偿方法、补偿装置和显示装置 |
CN114089557B (zh) * | 2021-11-29 | 2023-12-0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20240B2 (ja) * | 1987-06-10 | 1997-06-1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2281346A (ja) * | 2001-03-15 | 2002-09-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階調補正装置 |
JP4083437B2 (ja) * | 2002-02-05 | 2008-04-30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US8754834B2 (en) * | 2009-12-25 | 2014-06-17 | Sony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8698859B2 (en) * | 2010-10-19 | 2014-04-15 | Blackberry Limited | Display screen having regions of differing pixel density |
KR101850994B1 (ko) * | 2011-11-18 | 2018-04-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의 휘도 조절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
KR101228885B1 (ko) * | 2011-12-21 | 2013-02-0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102645779A (zh) * | 2012-04-19 | 2012-08-2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不同像素密度分布的显示面板 |
CN104485068B (zh) * | 2014-12-02 | 2017-02-01 | 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ed显示屏的亮色度校正方法及系统 |
JP2017058671A (ja) * | 2015-09-14 | 2017-03-23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07124902B (zh) * | 2015-12-31 | 2020-0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屏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JP6328682B2 (ja) * | 2016-04-06 | 2018-05-23 | 株式会社Imagica | 画像表示装置の性能評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KR102613863B1 (ko) * | 2016-09-22 | 2023-12-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6412717B (zh) * | 2016-10-13 | 2019-10-29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电视色偏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06531106B (zh) * | 2016-12-27 | 2017-11-10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CN106486077A (zh) * | 2016-12-29 | 2017-03-08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改善大视角色偏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422516B (zh) * | 2017-09-19 | 2020-01-2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665637A (zh) * | 2017-09-19 | 2018-02-06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577078B (zh) * | 2017-09-19 | 2021-11-1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207264695U (zh) * | 2017-09-30 | 2018-04-20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及显示屏 |
CN108269840B (zh) * | 2017-09-30 | 2021-08-13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CN108461521A (zh) * | 2017-09-30 | 2018-08-28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CN107819020A (zh) * | 2017-11-03 | 2018-03-2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766347A (zh) * | 2018-06-13 | 2018-11-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其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9192123B (zh) * | 2018-09-28 | 2022-01-1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209070895U (zh) * | 2018-11-07 | 2019-07-05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
CN109616074B (zh) * | 2019-01-31 | 2021-04-1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09658877B (zh) * | 2019-02-28 | 2020-07-1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9904204B (zh) * | 2019-03-15 | 2021-07-23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950288B (zh) * | 2019-03-29 | 2021-05-2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962092B (zh) * | 2019-03-29 | 2021-09-2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387883B (zh) * | 2019-04-30 | 2023-09-2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0189627B (zh) * | 2019-05-30 | 2021-12-24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197635B (zh) * | 2019-06-04 | 2022-08-1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13764491B (zh) * | 2019-09-29 | 2023-12-0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223434B (zh) * | 2020-01-19 | 2022-09-3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色偏补偿方法、补偿装置及显示装置 |
-
2019
- 2019-09-29 CN CN201910935443.2A patent/CN110675835B/zh active Active
- 2019-09-29 CN CN202210420483.5A patent/CN114913814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1-06 US US16/734,827 patent/US11018199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75835A (zh) | 2020-01-10 |
US11018199B2 (en) | 2021-05-25 |
CN114913814A (zh) | 2022-08-16 |
CN114913814B (zh) | 2023-06-27 |
US20210098541A1 (en) | 2021-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75835B (zh)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
TWI649600B (zh) | 訊號處理方法及顯示裝置 | |
KR101231445B1 (ko) |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방법 | |
US8405675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three color values to four color values | |
JP4679876B2 (ja) | 画像表示方法及び表示装置並びにその駆動装置及び方法 | |
US7893904B2 (en) | Displaying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
US11508286B2 (en) | Method for driving a display panel, display dr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16141605A1 (zh) |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 |
US20080273005A1 (en) | Mixed color sequential controlling method and back ligh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KR20030007066A (ko) | 화상 표시 방법 | |
JP2004191490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1029503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 |
TWI762795B (zh) | 顯示裝置的光源控制方法及液晶顯示裝置 | |
CN110992898B (zh) | 一种多分区背光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 |
US9142180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gray value of an image signal | |
CN102117600A (zh) | 一种led背光源的分区光晕改善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 |
KR100825341B1 (ko) | Pdp의 구동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 |
CN110379362B (zh) |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
KR20050026346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 |
JP4408197B2 (ja) | 表示画面の焼付防止装置及び焼付防止方法 | |
JP2021513671A (ja) | ディスプレイ駆動装置及びサブピクセル駆動方法 | |
JP2008233803A (ja) | 表示装置 | |
JPH11259020A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
CN108257556B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KR20160116266A (ko)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