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1872A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1872A
CN112581872A CN202011462279.7A CN202011462279A CN112581872A CN 112581872 A CN112581872 A CN 112581872A CN 202011462279 A CN202011462279 A CN 202011462279A CN 112581872 A CN112581872 A CN 112581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rea
display area
pixel
pix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22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丽君
唐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22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18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1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1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二显示区设置,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于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单元,每一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的个数逐渐增加,可以在视觉上逐渐减小像素密度,在视觉上使第一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逐渐过渡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从而可以在视觉上改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增加第一显示区的像素设计复杂度和工艺难度。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显示面板正向着全面屏的方向发展。在全面屏中,显示区内需要设置透光率比较大的透光区域用于放置摄像头等结构。此时可以降低透光区域的像素密度(PixelsPer Inch,PPI),以保证透光区域的透光率。由于透光区域的PPI小于正常显示区域的PPI,导致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区域的显示画质与透光区域的显示画质差异明显,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以降低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显示画质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单元,每一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的个数逐渐增加。
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所述过渡区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一个像素,所述过渡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过渡区划分为多个子过渡区,第n个所述子过渡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个数为n2个;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最后一个所述子过渡区的显示单元密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数据信号线;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阵列排布,同一列所述像素与一所述数据信号线连接;与同一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像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提供的数据信号相同。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数据信号线;同一所述显示单元中的像素与同一数据信号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每一像素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每一像素面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
提供同一数据信号驱动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其中,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个数逐渐增加。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数据信号线,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像素阵列排布,同一列所述像素与一所述数据信号线连接;提供同一数据信号驱动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包括:
控制同一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像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提供的数据信号相同,以提供同一数据信号驱动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
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所述过渡区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一个像素,所述过渡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过渡区划分为多个子过渡区;
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最后一个所述子过渡区的显示单元密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的个数逐渐增加,使得显示单元的密度逐渐减小,视觉上的像素密度逐渐减小。可以在视觉上使第一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逐渐过渡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从而可以在视觉上改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增加第一显示区的像素设计复杂度和工艺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画面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图1的显示画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现有技术中,全面屏的显示面板包括正常显示区11和透光区12。透光区12的透光率比较高,用于设置感光器件,例如感光器件可以为摄像头。为了保证透光区12的透光率,可以在透光区12中设置比较少的像素单元,减少透光区12设置的像素电路,从而可以减少透光区12的金属层设置,保证透光区12的透光率。由于正常显示区11的PPI大于透光区12的PPI,导致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区11的显示画质与透光区12的显示画质差异明显,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比较差。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画面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图1的显示画面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透光区12显示的画面画质相对于正常显示区11显示的画面画质比较差,使得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比较差,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第一显示区110至少部分围绕第二显示区120设置,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密度大于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第一显示区110包括多个显示单元111,每一显示单元111中的至少一个像素P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沿第一显示区11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显示单元111包括的像素P的个数逐渐增加。
具体地,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比较小,可以保证第二显示区120的透光率比较高,因此可以作为透光区用于放置感光元件。像素P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示例性地,像素P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分别接入不同的数据信号。每一显示单元111中的像素P接入同一数据信号,可以为像素P中相同颜色的子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示例性地,像素P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时,同一显示单元111内所有像素P中的红色子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同一显示单元111内所有像素P中的绿色子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显示单元111内所有像素P中的蓝色子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在同一显示单元111内的像素P接入同一数据信号后,显示单元111内的像素P显示相同的画面,即显示单元111内的像素P相当于一个像素。沿第一显示区11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显示单元111包括的像素P的个数逐渐增加,即显示相同的画面的像素P的个数逐渐增加,使得显示单元111的密度逐渐减小,视觉上的像素密度(PPI)逐渐减小。其中,显示单元111的密度为单位面积内显示单元111的个数。当显示单元111内的像素P的个数增加时,显示单元111的占用面积增加,在相同面积内,显示单元111的密度减小。在显示面板显示时,沿第一显示区11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显示单元111的密度逐渐减小,视觉上的像素密度逐渐减小,可以在视觉上使第一显示区11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逐渐过渡到第二显示区12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从而可以在视觉上改善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增加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设计复杂度和工艺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第二显示区120的两侧均包括第一显示区110,则第一显示区11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为第二显示区120的两侧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
可选地,第二显示区120的每一像素面积大于第一显示区110的每一像素面积。
具体地,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可以为第一像素P1,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可以为第二像素P2。第二像素P2的占用面积大于第一像素P1的占用面积,可以在相同面积减少第二像素P2的个数,减小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而且,第二像素P2的占用面积比较大,可以增加第二像素P2的开口率,进而增加第二像素P2的发光面积,在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保证第二显示区120的发光亮度,减小第二显示区120和第一显示区110的亮度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继续参考图3,显示单元110阵列排布,第一显示区110包括主显示区101和过渡区102;过渡区102设置于主显示区101和第二显示区120之间;主显示区101内的显示单元111包括一个像素P,过渡区102内的显示单元111包括至少一个像素P;沿第一显示区11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过渡区102划分为多个子过渡区1021,第n个子过渡区1021内的显示单元111包括的像素个数为n2个;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显示区110分为主显示区101和过渡区102,主显示区101内的显示单元111包括一个像素P,主显示区101为正常显示区,主显示区101内的显示单元111的密度与主显示区101的像素密度相等,因此主显示区101内的显示单元111的密度最大,主显示区10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最好。过渡区102划分为多个子过渡区1021,沿第一显示区11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每个子过渡区1021内显示单元111的像素P个数按照正整数的平方逐渐增大,当显示面板内的像素阵列排布时,可以使多个子过渡区1021内的显示单元111的密度逐渐减小,显示画面的画质逐渐变差。可以使主显示区10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通过子过渡区102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逐渐变差,平缓过渡到第二显示区12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从而可以在视觉上改善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增加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设计复杂度和工艺难度。
示例性地,当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接近或等于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密度的1/9时,如图3所示,可以将过渡区102分为3个子过渡区1021。沿第一显示区11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第一个子过渡区1021内的显示单元111的像素P的个数为1个,第一个子过渡区1021内的显示单元111的密度与主显示区101的像素密度相等,第一个子过渡区102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与主显示区10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相同。第二个子过渡区1021内的显示单元111的像素P的个数为22=4个,第二个子过渡区1021内的显示单元111的密度为主显示区101的像素密度的1/4,第二个子过渡区102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与第一个子过渡区102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比较差。第三个子过渡区1021内的显示单元111的像素P的个数为32=9个,第三个子过渡区1021内的显示单元111的密度为主显示区101的像素密度的1/9,第三个子过渡区102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与第二个子过渡区102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比较差。而第三个子过渡区1021内的显示单元111的密度与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比较接近,第三个子过渡区102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与第二显示区12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比较接近,由此可以使主显示区10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通过子过渡区102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逐渐变差,平缓过渡到第二显示区12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从而可以在视觉上改善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增加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设计复杂度和工艺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子过渡区1021的个数可以根据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密度和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之比确定。当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和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密度之比远小于1/9时,可以根据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和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密度之比设置更多个子过渡区1021。另外,每一个子过渡区1021内显示单元111的列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为了保证主显示区101的显示画面的画质过渡到第二显示区12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的平缓性,可以使每个子过渡区1021包括多列显示单元11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X,最后一个子过渡区1021的显示单元密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
具体地,当显示单元111内的像素P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时,显示单元111的密度可以等效为视觉上的像素密度。沿第一显示区11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显示单元111的密度逐渐减小,即视觉上的像素密度逐渐减小。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比较小,以保证第二显示区120的透光率。通过设置最后一个子过渡区1021的显示单元密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11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视觉上的像素密度逐渐减小至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从而可以在视觉上实现第一显示区11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平缓过渡到第二显示区12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在视觉上改善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增加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设计复杂度和工艺难度。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3,第三个子过渡区1021内的显示单元111的像素P的个数为32=9个,第三个子过渡区1021内的显示单元密度为主显示区101的像素密度的1/9,可以设置第三个子过渡区1021内的显示单元密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密度,可以在视觉上实现第一显示区11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平缓过渡到第二显示区12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在视觉上改善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数据信号线130;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P阵列排布,同一列像素P与一数据信号线130连接;与同一显示单元111内的像素P连接的数据信号线130提供的数据信号相同。
具体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信号线130,每一数据信号线130与一列像素P连接,用于为一列像素P提供数据信号。当显示单元111包括多个像素P时,多个像素P多列排布,则每一列像素P分别与一数据信号线130对应连接,此时可以设置同一显示单元111内与多列像素P连接的多条数据信号线130提供的数据信号相同,使得同一显示单元111内像素P接入同一数据信号。
另外,在图4中,每一条数据信号线130可以与一列像素P对应连接,可以避免改变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图案,从而可以避免更换制作显示面板过程中使用的掩膜版,避免额外增加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芯片,数据信号线130提供的数据信号可以通过驱动芯片控制。通过驱动芯片控制一个显示单元111内的多列像素P连接的多条数据信号线130的数据信号相同,实现同一显示单元111内的像素P接入同一数据信号。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数据信号线130;同一显示单元111中的像素P与同一数据信号线130连接。
具体地,与图4不同的是,当显示单元111包括多个像素P时,多个像素P多列排布,则多列像素P与同一数据信号线130连接。由于同一显示单元111中的像素P与同一数据信号线130连接,可以使得同一显示单元111内像素P接入同一数据信号。相对于图4中同一显示单元111内的像素P与数据信号线130的连接方式,可以避免额外控制不同的数据信号线130提供的相同的数据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10、提供同一数据信号驱动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其中,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个数逐渐增加。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个数逐渐增加,使得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上,显示单元的密度逐渐减小,视觉上的像素密度逐渐减小,可以在视觉上使第一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逐渐过渡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从而可以在视觉上改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增加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设计复杂度和工艺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显示面板包括数据信号线,第一显示区内的像素阵列排布,同一列像素与一数据信号线连接;提供同一数据信号驱动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包括:
控制同一显示单元内的像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提供的数据信号相同,以提供同一数据信号驱动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
具体地,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与数据信号线连接,可以控制数据信号线提供的数据信号。当同一显示单元内的像素与多条数据信号线连接时,驱动芯片控制多条数据信号线提供的相同的数据信号,实现同一显示单元内的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
可选地,显示单元阵列排布,第一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过渡区设置于主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主显示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一个像素,过渡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过渡区划分为多个子过渡区;
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最后一个子过渡区的显示单元密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
具体地,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显示单元的密度逐渐减小,通过设置最后一个子过渡区的显示单元密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可以使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单元的密度逐渐接近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从而可以使第一显示区视觉上的像素密度逐渐减小至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从而可以在视觉上实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平缓过渡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在视觉上改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的画质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增加第一显示区110的像素设计复杂度和工艺难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10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单元,每一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的个数逐渐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所述过渡区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一个像素,所述过渡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过渡区划分为多个子过渡区,第n个所述子过渡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个数为n2个;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最后一个所述子过渡区的显示单元密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数据信号线;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阵列排布,同一列所述像素与一所述数据信号线连接;与同一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像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提供的数据信号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信号线;同一所述显示单元中的像素与同一数据信号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每一像素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每一像素面积。
7.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同一数据信号驱动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其中,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的像素个数逐渐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数据信号线,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像素阵列排布,同一列所述像素与一所述数据信号线连接;提供同一数据信号驱动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包括:
控制同一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像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提供的数据信号相同,以提供同一数据信号驱动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像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主显示区和过渡区;所述过渡区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一个像素,所述过渡区内的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过渡区划分为多个子过渡区;
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最后一个所述子过渡区的显示单元密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462279.7A 2020-12-11 2020-12-11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5818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2279.7A CN112581872A (zh) 2020-12-11 2020-12-11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2279.7A CN112581872A (zh) 2020-12-11 2020-12-11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1872A true CN112581872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31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2279.7A Pending CN112581872A (zh) 2020-12-11 2020-12-11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18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3215A1 (zh) * 2021-06-02 2022-12-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3404A (zh) * 2014-07-15 2017-05-1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658877A (zh) * 2019-02-28 2019-04-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0379836A (zh) * 2019-07-19 2019-10-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75835A (zh) * 2019-09-29 2020-01-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783384A (zh) * 2019-10-12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11150A (zh) * 2020-01-10 2020-05-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08195A (zh) * 2020-06-01 2020-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833741A (zh) * 2020-07-01 2020-10-2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4425A (zh) * 2020-07-02 2020-10-2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3404A (zh) * 2014-07-15 2017-05-1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658877A (zh) * 2019-02-28 2019-04-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0379836A (zh) * 2019-07-19 2019-10-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75835A (zh) * 2019-09-29 2020-01-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783384A (zh) * 2019-10-12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11150A (zh) * 2020-01-10 2020-05-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08195A (zh) * 2020-06-01 2020-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833741A (zh) * 2020-07-01 2020-10-2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4425A (zh) * 2020-07-02 2020-10-2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3215A1 (zh) * 2021-06-02 2022-12-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4891B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091618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acquiring and displaying image by display apparatus
US20210134242A1 (en) Display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621716B (zh) 一种像素结构、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768413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US20170301696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1013420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demultiplex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20190072108A (ko) 피라미드 서브 픽셀 배열 구조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CN10969795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244503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20093702A1 (en) Display devices and display panels
US1081094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433461B1 (ko) 화면보호기능이 이루어질 때 연산회로를 필요치 않는화상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10599962B (zh) 不同颜色序列Delta型子像素显示面板的渲染方法
JP2004117431A (ja) カラー表示装置
US11322078B1 (en) Display substrate, high-precision metal mask,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EP4160579A1 (en)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581872A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09025140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12837645A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958172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181880A1 (zh) 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JP2001343636A (ja) マトリクス型カラー表示装置
US11587489B2 (en)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42151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