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7360A - 衬套、悬置件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衬套、悬置件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7360A
CN110667360A CN201910882645.5A CN201910882645A CN110667360A CN 110667360 A CN110667360 A CN 110667360A CN 201910882645 A CN201910882645 A CN 201910882645A CN 110667360 A CN110667360 A CN 110667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hing
suspension
inner core
accommodating spa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26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增满
李波
张�浩
王松
陈奇
李�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26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73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7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73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衬套、悬置件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衬套包括:上衬套、下衬套,所述上衬套与所述下衬套可分离地相对贴合设置以形成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包括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自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内部贴合处向外延伸并贯通所述衬套本体一侧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部分形成于所述上衬套,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另一部分形成于所述下衬套。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衬套,使衬套构造为分体式结构,且上衬套和下衬套分别压装到车身上,不仅衬套的结构更加简单、减振消扭效果更好;而且在车身上与衬套连接的部件与衬套之间的装配更加简单、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与车身上的其他部件干涉。

Description

衬套、悬置件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衬套、悬置件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近年来,电动车辆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动车辆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其中的重要竞争指标之一就是整车续航里程,而整车轻量化正是降低整车能耗,增加续航里程的主要措施之一。
进而,为了降低整车重量,对底盘悬架系统中的副车架进行了结构改进。基于此,现有的悬置件与改进后的副车架的匹配性较差,与改进后的副车架之间的装配困难,且装配后难以满足底盘悬架系统的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衬套,所述衬套的装配更加方便,可以避免与衬套连接的部件与周围部件干涉。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衬套的悬置件。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副车架的电动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衬套包括:上衬套、下衬套,所述上衬套与所述下衬套可分离地相对贴合设置以形成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包括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自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内部贴合处向外延伸并贯通所述衬套本体一侧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部分形成于所述上衬套,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另一部分形成于所述下衬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衬套,使衬套构造为分体式结构,且上衬套和下衬套分别压装到车身上,不仅衬套的结构更加简单、减振消扭效果更好;而且在车身上与衬套连接的部件与衬套之间的装配更加简单、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与车身上的其他部件干涉。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衬套的贴合面自内部形成有向侧壁延伸并贯通下侧壁的上容纳空间,所述下衬套的贴合面自内部形成有向侧壁延伸并贯通上侧壁的下容纳空间,所述下容纳空间与所述上容纳空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本体还包括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沿所述衬套本体的轴向延伸并贯通所述衬套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均包括:外管、内芯和主簧,所述主簧设置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芯之间;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贴合面处的内芯、主簧和外管共同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内芯共同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贯通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外管处,形成有第二避让孔,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贯穿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内芯处,形成有第一避让孔。
可选地,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贴合面处的内芯侧壁均具有缺口,共同限定出第一避让孔;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贴合面出的外观侧壁均具有缺口,共同限定出与所述第一避让孔正对的第二避让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衬套的内芯和所述下衬套的内芯中的一个上设置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过的过孔,所述上衬套的内芯和所述下衬套的内芯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配合的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上衬套的内芯和所述下衬套的内芯中的至少一个嵌设有或者焊接固定有与所述紧固件配合的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上衬套的内芯与所述下衬套的内芯共同限定出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避让孔,所述上衬套的外管与所述下衬套的外管共同限定出与所述第一避让孔正对的第二避让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衬套的外管以及所述下衬套的外管为塑料件,所述上衬套的内芯与所述下衬套的内芯上均设置有减重孔。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悬置件包括:连杆、副车架连接衬套,所述副车架连接衬套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衬套,所述连杆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衬套的第一容纳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与所述连杆的所述至少部分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紧固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置件还包括:动力总成连接衬套,所述动力总成连接衬套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一端且适于与所述电动车辆的动力总成连接;所述副车架连接衬套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包括:副车架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悬置件,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悬置安装孔;所述副车架连接衬套与所述悬置安装孔配合。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置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置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的上衬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的上衬套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的下衬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的下衬套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与副车架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悬置件100,副车架200,
连杆10,动力总成连接衬套20,副车架连接衬套30,
上衬套31,下衬套32,第一容纳空间a,上容纳空间a1,下容纳空间a2,第二容纳空间b,第一避让孔c,第二避让孔d,减重孔e。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衬套。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衬套包括: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上衬套31与下衬套32可分离的相对贴合设置以形成衬套本体,衬套本体包括第一容纳空间a,第一容纳空间a自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的内部贴合处向外延伸并贯通衬套本体一侧的外侧壁,第一容纳空间a的部分形成于上衬套31,第一容纳空间a的另一部分形成于下衬套32。
具体而言,上衬套31与下衬套32相对设置,且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分别压装到车辆的车身上,且与衬套连接的另一个部件伸入到第一容纳空间a,以实现需要通过衬套进行隔振、消能的部件在车身上的安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衬套,使衬套构造为分体式结构,且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分别压装到车身上,不仅衬套的结构更加简单、减振消扭效果更好;而且在车身上与衬套连接的部件与衬套之间的装配更加简单、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与车身上的其他部件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衬套适用于车辆,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车辆。
如图4-图9所示,上衬套31的贴合面自内部形成有向侧壁延伸并贯通下侧壁的上容纳空间a1,下衬套32的贴合面自内部形成有向侧壁延伸并贯通上侧壁的下容纳空间a2,上容纳空间a1与下容纳空间a2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a。
其中,分别在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上开设上容纳空间a1和下容纳空间a2,且使上容纳空间a1自上衬套31内部向外延伸以贯通上衬套31的侧壁以及下侧壁、使下容纳空间a2自下衬套32的内部向外延伸以贯通下衬套32的侧壁以及下侧壁,从而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a。
由此,使第一容纳空间a的结构更加合理,一部分形成为上容纳空间a1,一部分形成为下容纳空间a2,从而使上衬套31与下衬套32的受力均更加合理,且两者的受力大致相同,可以有效地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衬套本体还包括第二容纳空间b,第二容纳空间b沿衬套本体的轴向延伸并贯通衬套本体。这样,紧固件可以穿过第二容纳空间b以将伸入到第一容纳空间a内的部件紧固,从而提高伸入到第一容纳空间a内的部件与衬套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均包括:外管、内芯和主簧,主簧设置在外管和内芯之间,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的贴合面处的内芯、主簧和外管共同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a,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的内芯共同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b。
换言之,与衬套本体连接的部件沿第一方向(即第一容纳空间a的延伸方向)伸入到第一容纳空间a,紧固件沿第二方向(即第二容纳空间b的延伸方向)伸入到第二容纳空间b,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由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伸入到第一容纳空间a内的部件与衬套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均包括:外管、内芯和主簧,主簧设置在外管和内芯之间。由此,通过主簧的弹性形变吸收能量冲击(例如:振动、扭转力等),以提高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的减振消能效果。
如图4-图9所示,在第一容纳空间a贯穿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的内芯处,形成有第一避让孔c,在第一容纳空间a贯穿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的外管处,形成有第二避让孔d。
换言之,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的贴合面处的内芯侧壁均具有缺口,且共同限定出第一避让孔c,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的贴合面处的外管侧壁均具有缺口,共同限定出与第一避让孔c正对的第二避让孔d。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容纳空间a的一侧具有敞开端,该敞开端形成为第一避让孔c,上衬套31的外管上和下衬套32的外管上限定出与第一避让孔c正对的第二避让孔d。
进一步地,上衬套31的内芯和下衬套32的内芯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与紧固件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换言之,上衬套31的内芯设置有与紧固件配合的上通孔,下衬套32的内芯设置有与紧固件配合的下通孔,上通孔或/和下通孔为螺纹孔,且上通孔与下通孔共同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b。
由此,紧固件可以依次穿过上通孔,与衬套本体连接的部件的安装孔并进入到下通孔内。进而使上通孔和/或下通孔构造为螺纹孔,以使紧固件与上通孔或下通孔螺纹紧固,从而实现与衬套本体连接的部件在车身上的稳定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通孔或/和下通孔为螺纹孔是指: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通孔构造为螺纹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下通孔构造为螺纹孔;在又一些实施例中,上通孔和下通孔均构造为螺纹孔。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的构造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衬套31的内芯和下衬套32的内芯的一个上设置供紧固件穿过的过孔,在上衬套31的内芯和下衬套32的内芯中的另一个上设置与所述紧固件配合的螺纹孔。这样,也可以达到提高与衬套本体连接的部件与衬套本体的连接稳定性的效果,在这里不再赘述。
进而,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上衬套31的内芯或下衬套32的内芯中的至少一个嵌设有或者焊接固定有与紧固件配合的螺母。
进一步地,上衬套31的外管以及下衬套32的外管为塑料件,上衬套31的内芯与下衬套32的内芯上均设置有减重孔e。由此,在满足悬置件100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使悬置件100的重量更低,满足轻量化要求。
如图1和图2和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悬置件100包括:连杆10、副车架连接衬套30,副车架连接衬套30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衬套,连杆1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衬套的第一容纳空间a内。
也就是说,上述与衬套本体连接的部件为连杆10,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贴合且限定出容纳连杆10的至少部分的第一容纳空间a。由此,连杆10可以伸入到第一容纳空间a内,以与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连接,不仅可以提高三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而且分体式结构,在车身上只需要开设与连杆10几何尺寸相近的开孔即可,降低了开口面积的同时,使车身的结构强度更高。
如图5和图7所示,上衬套31的内芯的侧壁以及下衬套32的内芯的侧壁限定出第一限位孔c。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孔c的几何尺寸与连杆10的几何尺寸一致或略大于连杆10的几何尺寸,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连杆10在副车架连接衬套30内的固定效果。
换言之,上衬套31的下侧壁设置有上容纳空间a1,下衬套32的上侧壁设置有与上容纳空间a1正对的下容纳空间a2,下容纳空间a2与上容纳空间a1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a。进而,连杆10伸入到第一容纳空间a内,并通过第一限位孔c和第二限位孔d对连杆10进行限位。
其中,上衬套31上形成有向上凹陷的沉孔,下衬套32上形成有向下凹陷的沉孔,且两个沉孔限定出第一限位孔c。由此,连杆10可以插入到第一限位孔c内,以有效地提高连杆10与副车架连接部30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与连杆10的至少部分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这样,伸入到容纳空间内的连杆10的部分与上衬套31、下衬套32通过紧固件紧固。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三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悬置件还包括:动力总成连接衬套20,动力总成连接衬套20设置在连杆10的一端且适于与电动车辆的动力总成连接,副车架连接衬套30内设置有容纳连杆10的另一端的第一容纳空间a,副车架连接衬套30通过紧固件与连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悬置件100适用的副车架200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副车架200结构具有区别,本实施例的悬置件100适用的副车架200与副车架连接衬套30在一个方向上固定连接,连杆10与副车架连接衬套30在另一个方向上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副车架连接衬套30通过紧固件与连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副车架连接衬套30构造为悬置衬套,悬置衬套压装到副车架200内,进而连杆10的一端伸入到副车架200内,并通过依次穿过副车架连接衬套30、连杆10的紧固件将两者紧固。这样,在提高悬置件100的结构强度、提高悬置件100与副车架200的固定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紧固件对连杆10进行限位,从而提高连杆10与悬置衬套的配合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悬置件100,使连杆10与副车架连接衬套30通过紧固件连接,并使连杆10与副车架连接衬套30可拆卸地连接,不仅在副车架200与悬置件100的连接过程中,可以避免连杆10与副车架200出现干涉,使悬置件100与副车架200的匹配性更好,装配更加简单、方便;而且可以提高悬置件100的结构强度,使悬置件100满足使用需求。
换言之,动力总成连接衬套20设置在连杆10的一端且适于与电动车辆的动力总成连接;副车架连接衬套30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杆10的另一端且适于与电动车辆的副车架200连接。
进而,将悬置件100构造为分体式结构,适于与动力总成连接的动力总成连接衬套20和适于与副车架200连接的副车架连接衬套30通过连杆10固定连接,并使连杆10可拆卸地与副车架连接衬套30连接。
从而,在悬置件100与副车架200连接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副车架连接衬套30固定到副车架200上,进而将连杆10安装到副车架连接衬套30上。
这样,使连杆10与副车架连接衬套30可拆卸地连接,不仅在副车架200与悬置件100的连接过程中,可以避免连杆10与副车架200出现干涉,使悬置件100与副车架200的匹配性更好,装配更加简单、方便;而且可以满足悬置件100的使用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悬置件100同样适用于传统的副车架200,基于本实施例的悬置件100可选择地拆装,进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副车架200的安装需求,先完成悬置件100的装配、再向副车架200上装配悬置件100或者先完成副车架连接衬套30在副车架200上的安装,再将连杆10安装到副车架2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8所示,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均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杆10上。
可以理解的是,外管为PA66(聚己二酰己二胺、热塑性树脂)材料,可以有效地避免压装过程中,副车架连接衬套30划伤副车架200。
副车架连接衬套30的X向静刚度为:(350±15%)N/mm,动力总成连接衬套20的X向静刚度为:(490±15%)N/mm,副车架连接衬套30和动力总成连接衬套20的动静比为1.3-1.5。这样,副车架连接衬套30以及动力总成连接衬套20的静刚度以及动静比均更加合理,在提高悬置件10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使悬置件100满足使用需求。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包括:副车架200和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悬置件100,副车架200上设置有悬置安装孔;副车架连接衬套30与悬置安装孔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车辆,采用上述电动车辆的悬置件100,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悬置件100一致,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衬套(31);
下衬套(32);
所述上衬套(31)与所述下衬套(32)可分离地相对贴合设置以形成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包括第一容纳空间(a),所述第一容纳空间(a)自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的内部贴合处向外延伸并贯通所述衬套本体一侧的外侧壁,
所述第一容纳空间(a)的部分形成于所述上衬套(31),所述第一容纳空间(a)的另一部分形成于所述下衬套(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31)的贴合面自内部形成有向侧壁延伸并贯通下侧壁的上容纳空间(a1),所述下衬套(32)的贴合面自内部形成有向侧壁延伸并贯通上侧壁的下容纳空间(a2),所述上容纳空间(a1)与所述下容纳空间(a2)限定出所述第一容纳空间(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还包括第二容纳空间(b),所述第二容纳空间(b)沿所述衬套本体的轴向延伸并贯通所述衬套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均包括:外管、内芯和主簧,所述主簧设置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芯之间;
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贴合面处的内芯、主簧和外管共同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a),
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的内芯共同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a)贯穿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的内芯处,形成有第一避让孔(c);
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a)贯穿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的外管处,形成有第二避让孔(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的贴合面处的内芯侧壁均具有缺口,共同限定出第一避让孔(c);
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贴合面处的外管侧壁均具有缺口,共同限定出与所述第一避让孔(c)正对的第二避让孔(d)。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31)的内芯和所述下衬套(32)的内芯中的一个上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过孔,所述上衬套(31)的内芯和所述下衬套(32)的内芯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配合的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31)的内芯和所述下衬套(32)的内芯中的至少一个嵌设有或者焊接固定有与紧固件配合的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悬置件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31)的外管以及所述下衬套(32)的外管为塑料件,所述上衬套(31)的内芯与所述下衬套(32)的内芯上均设置有减重孔(e)。
10.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悬置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杆(10);
副车架连接衬套(30),所述副车架连接衬套(30)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衬套,
所述连杆(1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衬套的第一容纳空间(a)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悬置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与所述连杆(10)的所述至少部分通过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b)内的紧固件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悬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件还包括:
动力总成连接衬套(20),所述动力总成连接衬套(20)设置在所述连杆(10)的一端且适于与所述电动车辆的动力总成连接;
所述副车架连接衬套(30)与所述连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13.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车架(200),所述副车架(200)上设置有悬置安装孔;
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悬置件(100),所述副车架连接衬套(30)与所述悬置安装孔配合。
CN201910882645.5A 2019-09-18 2019-09-18 衬套、悬置件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Pending CN1106673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2645.5A CN110667360A (zh) 2019-09-18 2019-09-18 衬套、悬置件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2645.5A CN110667360A (zh) 2019-09-18 2019-09-18 衬套、悬置件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7360A true CN110667360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76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2645.5A Pending CN110667360A (zh) 2019-09-18 2019-09-18 衬套、悬置件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73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06202A1 (en) * 2021-03-29 2022-09-29 Honda Motor Co., Ltd. Sub-fram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1265A (zh) * 2013-03-20 2014-09-24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CN205768586U (zh) * 2016-05-23 2016-12-07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右悬置
WO2017019584A1 (en) * 2015-07-29 2017-02-02 Fca Us Llc Split bushing torque strut isolator assembly
CN108773250A (zh) * 2018-06-08 2018-11-09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双衬套拉杆悬挂结构
CN209063876U (zh) * 2018-10-19 2019-07-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悬置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1265A (zh) * 2013-03-20 2014-09-24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WO2017019584A1 (en) * 2015-07-29 2017-02-02 Fca Us Llc Split bushing torque strut isolator assembly
CN205768586U (zh) * 2016-05-23 2016-12-07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右悬置
CN108773250A (zh) * 2018-06-08 2018-11-09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双衬套拉杆悬挂结构
CN209063876U (zh) * 2018-10-19 2019-07-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悬置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06202A1 (en) * 2021-03-29 2022-09-29 Honda Motor Co., Ltd. Sub-frame
US11572101B2 (en) * 2021-03-29 2023-02-07 Honda Motor Co., Ltd. Sub-fr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53592B1 (ko) Tm마운트의 스토퍼
KR101537862B1 (ko) 자동차용 하이브리드 시트프레임
US8308193B2 (en) Vehicle frame assembly and method
US8540261B2 (en) Suspension arm attachment structure
RU2673221C2 (ru) Ограничитель крена силовой передачи, подрамник,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ки ограничителя крена силовой передачи
US9090159B2 (en) Vibration dampened engine mounted radiator assembly
CN110667360A (zh) 衬套、悬置件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KR20130065329A (ko) 롤로드의 구조
CN210733805U (zh) 衬套、悬置件以及电动车辆
US20140097590A1 (en) Reinforcement of shock absorber mount
US11014612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CN110667361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悬置系统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CN110816663A (zh) 副车架后横梁和转向机连接结构
CN212148396U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KR101551948B1 (ko) 브릿지형 리어 롤로드
KR101624235B1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의 구조
CN210733804U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悬置系统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KR102529385B1 (ko) 서브 프레임 마운팅구조
US7370871B2 (en) Vehicle frame with shock absorbing system
JP2009248616A (ja) トルクロッドの取り付け構造
CN215321977U (zh) 一种抗扭拉杆悬置及车辆
CN219600891U (zh) 悬置装置和车辆
CN219262054U (zh) 锁扣结构以及车门锁结构
CN108357315B (zh) 一种减震器总成及汽车
KR101619872B1 (ko) 방향성 규제를 통한 내식성 및 내구 강건화 구조를 갖는 솔리드 부시 및 체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