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1941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1941A
CN110661941A CN201910559572.6A CN201910559572A CN110661941A CN 110661941 A CN110661941 A CN 110661941A CN 201910559572 A CN201910559572 A CN 201910559572A CN 110661941 A CN110661941 A CN 110661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etection
detection surface
region
operation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95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1941B (zh
Inventor
神谷淳
上田晴久
秋本高宽
益山公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661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1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3
    • G06F2203/0339Touch strips, e.g. orthogonal touch strips to control cursor movement or scrolling; single touch strip to adjust parameter or to implement a row of soft ke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电子设备,其包括第一操作构件和突出部。第一操作构件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检测触摸操作和滑动操作。突出部布置为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邻近第一操作构件的操作面,并且在与滑动操作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操作构件的操作面突出。检测单元的检测面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从突出部侧起依次划分为第一检测面至第N检测面的至少两个检测面。第一检测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N检测面的面积。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触摸传感器操作构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上,电子设备(其代表为数字相机)设置有用于选择设定项目的操作构件,诸如方向键、拨盘等。近年来,具有作为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的产品增加,并且用户可以简单地通过触摸所显示的设定项目来选择/设定项目。还存在具有作为操作构件的触摸传感器的产品,其被期望用作用于利用摄像装置拍摄运动图像的用户界面。
在使用传统机械操作构件拍摄运动图像的同时进行设定产生了被作为噪音记录的操作音,而且可以通过使用触摸传感器的操作构件来减少被记录的操作音。
存在各种类型的触摸面板和触摸传感器,诸如电阻膜式、电容式、表面声波式、红外式、电磁感应式、图像识别式、光学传感器式等,每种都具有优点和缺点,并且在根据用途选择类型的情况下实施。
日本特开2013-2550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具有触摸传感器操作构件的电子设备中的单元,其用于防止在把持把持部的状态下错误操作触摸传感器。具体地,公开了灵敏度调节单元,其中远侧的触摸检测部处的灵敏度高于靠近电子设备的边缘那侧(把持侧)的触摸检测部处的灵敏度。还公开了一种确定单元,其中根据灵敏度调节单元的输出值来确定进行了触摸操作的位置。
然而,上述文献中公开的传统技术基于距边缘的距离来进行判断。在测量仅涉及灵敏度调节的情况下,将存在无法处理错误操作的情况,这是因为对触摸检测部的布局的输入容易性并未改变。例如,如果在操作构件附近存在突出部,并且由于布局位置而难以对触摸检测单元进行输入,则仅靠距离无法引起输入容易性的差异,因此不能处理该情况。
另外,在测量仅涉及灵敏度的调节的情况下,可以想到的是将存在需要大幅增加灵敏度的情况,这引起了噪音容限降低,并且可能增加错误的输入。
另外,在灵敏度增加的触摸检测部附近存在另一操作构件的情况下,在操作另一操作构件时存在对触摸检测部错误输入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已经发现,期望提供的是具有触摸传感器操作构件的电子设备,其中,即使在因与电子设备的其它构件的位置关系而引起输入容易性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错误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第一操作构件,其具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被构造为检测触摸操作和滑动操作;以及突出部,其布置为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操作面,并且在与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操作面突出,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面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从所述突出部侧起依次划分为第一检测面至第N检测面的至少两个检测面,并且所述第一检测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N检测面的面积。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作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的数字相机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数字相机的硬件构造示例的示意框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触摸条的布局位置和内部构造的图。
图4A至图4C是示出柔性基板的安装方法的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触摸传感器电极的形状的示例的图。
图6A至图6C是示出触摸传感器电极的变型的图。
图7A和图7B是轻击操作的概念图。
图8A和图8B是滑动操作的概念图。
图9是全区域按压操作的概念图。
图10A和图10B是用户操作触摸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图1A和图1B是数字相机100的外观图,该数字相机100用作本公开可以应用的装置的示例。图1A是数字相机100的前面立体图,图1B是数字相机100的背面立体图。
图1B中的显示单元28是设置到相机的背面以显示图像和各种类型的信息的显示单元。触摸面板70a可以检测对显示单元28的显示面(操作面)进行的触摸操作。
非取景器显示单元43是设置于相机的上面的显示单元,并且显示诸如快门速度、光圈等各种相机设定值。
快门按钮61是用于给出拍摄指示的操作单元。模式选择开关60是用于在各种类型的模式之中进行切换的操作单元。
端子盖40是保护诸如使外部装置和数字相机100连接的连接线缆等的连接器(省略了图示)的盖。
主电子拨盘71是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转动操作构件。例如,通过转动该主电子拨盘71,可以改变诸如快门速度、光圈等的设定值。
电源开关72是操作构件,其切换数字相机100用的电源的ON和OFF。
用作第二操作构件的副电子拨盘73是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转动操作构件,并且可以用于移动选择框、图像给送等。
副电子拨盘73被布置为在关于触摸条82的操作面朝向前侧(Z方向)凹陷的位置处在触摸条82的滑动方向上邻近触摸条82的操作面。
方向键(directional pad)74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并且可以在上、下、左、右各部分(四个方向键)被按压。可以根据方向键74的被按压的部分来进行操作。
设定按钮75是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按钮开关,并且主要用于确定所选择的项目。
运动图像按钮76用于指示开始和停止拍摄(记录)运动图像。
自动曝光(AE)锁定按钮77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可以在拍摄待机状态下通过按压AE锁定按钮77来固定曝光状态。
变焦按钮78是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操作按钮,用于在拍摄模式的实时取景(LV)显示中进行变焦模式的ON和OFF。一旦使变焦模式为ON,就可以通过操作主电子拨盘71来放大和缩小LV图像。在回放模式中,变焦按钮78用作放大按钮以将回放图像放大到较大的放大倍率。
回放按钮79是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操作按钮,用于在拍摄模式和回放模式之间切换。当在拍摄模式下按压回放按钮79时,模式转换到回放模式,并且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上的图像中的最新图像可以显示于显示单元28。
菜单按钮81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当按压菜单按钮81时,使得能够进行各种类型的设定的菜单画面显示于显示单元28。
用户可以使用显示于显示单元28的菜单画面以及方向键74和设定按钮75来直观地进行各种类型的设定。
用作第一操作构件的触摸条82是可以接收触摸操作的沿X方向延伸的线状触摸操作构件(线触摸传感器)。触摸条82布置在能够通过把持把持部90的右手的拇指操作的位置。触摸条82可以接收轻击操作(触摸、然后在预定量的时间内不移动的情况下释放手指的操作)、向左或右的滑动操作(触摸、然后在仍然接触的同时移动触摸位置的操作)等。注意,触摸条82是与触摸面板70a独立的操作构件,并且不具有显示功能。
通信端子10是数字相机100与(可拆卸的)透镜侧进行通信用的通信端子。
目镜16是直接取景器(直接查看的取景器)用的目镜。用户可以通过目镜16来目视确认设置在内部的电子取景器(EVF)29上显示的图像。
检测单元57附近的取景器是如下传感器附近的取景器:该传感器检测拍摄者的眼睛是否在目镜16附近。
盖202是容纳记录介质200的槽用的盖。把持部90是保持部,其具有能够使用户容易地将数字相机100把持于右手的形状。快门按钮61和主电子拨盘71布置于在使用右手的小指、无名指和中指来把持把持部90以保持数字相机100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右手的食指进行操作的位置。副电子拨盘73和触摸条82布置于在相同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右手拇指进行操作的位置。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相机100的构造示例的框图。图2中的镜头单元150是安装有可更换的拍摄透镜的镜头单元。透镜103通常由多个透镜组成,但这里为了简单起见将透镜103示出为单个透镜。
通信端子6是镜头单元150与数字相机100侧进行通信用的通信端子。通信端子10是数字相机100与镜头单元150侧进行通信用的通信端子。
镜头单元150经由这些通信端子6和10与系统控制单元50通信,并且通过设置于内部的镜头系统控制回路4经由光圈驱动回路2来控制光圈1。通过驱动AF驱动回路3来改变透镜103的位置,镜头单元150进行聚焦。
AE传感器17通过镜头单元150对被摄体的辉度进行测光。
焦点检测单元11将散焦量信息输出到系统控制单元50。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此来控制镜头单元150,从而进行相位差AF。焦点检测单元11可以是专用相位差传感器,或者可以构造为摄像单元22的摄像面相位差传感器。
快门101是焦平面快门,其可以在系统控制单元50的控制下自由地或至少不受有意义地限制地控制摄像单元22的曝光时间。
摄像单元22是由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等构成的摄像器件,其将光学像转换成电信号。A/D转换器23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A/D转换器23用于将从摄像单元22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图像处理单元24使来自A/D转换器23的数据或来自存储器控制单元15的数据经历预定的像素插值、诸如缩小等的调整大小处理以及颜色转换处理。图像处理单元24还使用所接收的图像数据来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由图像处理单元24获得的计算结果来进行曝光控制和测距控制。因此,进行通过透镜(TTL(through-the-lens))AF处理、AE处理和电子闪光灯(EF)预闪光。图像处理单元24还使用所接收的图像数据来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并且基于所获得的计算结果来进行TTL自动白平衡(AWB(automatic whitebalance))处理。
来自A/D转换器23的输出数据经由图像处理单元24和存储器控制单元15写入存储器32,或者经由存储器控制单元15直接写入存储器32。存储器32存储由摄像单元22获得并且由A/D转换器23转换成数字数据的图像数据以及用于在显示单元28和EVF 29上显示的图像数据。存储器32具有足够的存储容量,用于存储预定数量的静止图像或预定量时间的运动图像和音频。存储器32还用作图像显示用的存储器(视频存储器)。
D/A转换器19将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用于图像显示的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将得到的模拟信号提供给显示单元28和EVF 29。因此,已经写入存储器32的用于显示的图像数据经由D/A转换器19而在显示单元28和EVF 29上显示。显示单元28和EVF 29根据来自D/A转换器19的模拟信号在诸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ELD)等的显示器件上进行显示。
经历过通过A/D转换器23的A/D转换并且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数字信号通过D/A转换器19经历模拟转换,在此之后顺次传递到显示单元29或EVF 29以用于显示。因此,可以进行LV显示。在此之后,在实时取景中显示的图像将被称为LV图像。
相机的诸如快门速度、光圈等的各种设定值经由非取景器显示单元驱动回路44显示于非取景器显示单元43。
非易失性存储器56是电可擦除可记录的存储器。例如,使用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等。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操作用的常数、程序等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这里使用的术语“程序”是指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执行后述各种类型的处理的程序。
系统控制单元50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或回路组成的控制单元,并且控制整个数字相机100。通过执行记录在前述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记录的程序来实现稍后将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处理。
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用于系统存储器52,并且使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操作用的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6读出的常数、变量、程序展开。
系统控制单元50还通过控制存储器32、D/A转换器19、显示单元28等来进行显示控制。
系统计时器53是计时单元,其测量用于各种类型的控制的时间和内置时钟的时间。
模式选择开关60、第一快门开关62、第二快门开关64和操作单元70是用于向系统控制单元50输入各种操作指示的操作单元。
模式选择开关60将系统控制单元50的操作模式切换到静止图像拍摄模式、运动图像拍摄模式、回放模式等中的一者。
包括在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中的模式包括自动拍摄模式、自动场景确定模式、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Av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模式(TV模式)和可编程AE模式(P模式)。
还存在用于不同拍摄场景的拍摄设定的各种类型的场景模式、自定义模式等。用户可以使用模式选择开关60来直接切换到这些模式中的一者。可选地,可以做出如下配置:模式选择开关60用于暂时切换到拍摄模式的列表画面,在此之后,选择所显示的多种模式中的一者,并且其它操作构件被用于切换该模式。以相同的方式,运动图像拍摄模式可以包括多种模式。
第一快门开关62在数码相机100中设置的快门按钮61的操作途中,在所谓的半按压状态下(拍摄准备指示)成为ON,并且产生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开始诸如AF处理、AE处理、AWB处理、EF预闪光处理等的拍摄准备操作。
在快门按钮61的操作完成的状态下,第二快门开关64在所谓的全按压状态下(拍摄指示)成为ON,并且产生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在产生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时,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一系列的拍摄处理操作,从读取来自摄像单元22的信号直到将接收到的图像作为图像文件写入记录介质200。
操作单元70是用作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的输入单元的、各种类型的操作构件。操作单元70至少包括以下操作单元。所示出的操作单元的示例是快门按钮61、主电子拨盘71、电源开关72、副电子拨盘73和方向键74。还包括设定按钮75、运动图像按钮76、AF锁定按钮77、变焦按钮78、回放按钮79、菜单按钮81和触摸条82。
电源控制单元80由电池检测回路、DC-DC转换器、用于切换模块以提供电压的开关回路等组成,并且进行是否安装有电池、电池的类型以及电池中剩余电量的检测。电源控制单元80还基于其检测结果和来自系统控制单元50的指示来控制DC-DC转换器,以在必要的期间向包括记录介质200的各种部件提供必要的电压。
电源单元30由一次电池(诸如碱性电池、锂电池等)、二次电池(诸如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或AC适配器等制成。
记录介质接口18是用于诸如存储卡、硬盘等的记录介质200的接口。记录介质200是诸如存储卡等的记录介质,用于记录已经拍摄的图像,并且由半导体存储器或磁盘等制成。
通信单元54无线地或通过线缆与外部连接,并且交换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通信单元54还被构造为与无线局域网(LAN)、因特网等连接。通信单元54还被构造为经由诸如蓝牙(注册商标)的无线技术标准或诸如蓝牙低功耗的无线个人区域网技术与外部设备通信。通信单元54被构造为发送由摄像单元22获得的图像(包括LV图像)和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中的图像,并且还可以从外部设备接收图像和其它各种类型的信息。
姿势检测单元55检测数字相机100关于重力方向的姿势。基于姿势检测单元55检测到的姿势可以区分通过摄像单元22获得的图像是利用保持横向的数字相机100获得的图像还是利用竖向的数字相机100获得的图像。系统控制单元50被构造为根据姿势检测单元55检测到的姿势将定向信息添加到摄像单元22获得的图像的图像文件,并且转动和记录图像。姿势检测单元55的示例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等。使用用作姿势检测单元55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等还可以检测数字相机100的运动(平摇、俯仰、升高、是否静止等)。
取景器接近检测单元57
取景器接近检测单元57是取景器接近检测传感器,其检测(接近检测)眼睛(物体)靠近(接近)取景器的目镜16和眼睛(物体)的退避(远离)。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取景器接近检测单元57检测到的状态来切换显示单元28和EVF 29的显示(显示状态)/非显示(非显示状态)。更具体地,在至少拍摄待机的状态(其中显示位置的切换是自动切换的)下,在眼睛不接近目镜16的情况下,显示单元28被设定为显示位置、显示器被打开并且EVF 29被关闭。另一方面,在眼睛接近目镜16的情况下,显示单元28处的显示器被关闭、EVF 29被设定为显示位置并且显示器被打开。
例如红外接近传感器可以用于取景器接近检测单元57,以检测接近取景器(其中内置EVF 29)的目镜16的某种物体。在物体靠近的情况下,由取景器接近检测单元57的发射单元(省略了图示)投射的红外线在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感光器(省略了图示)处被反射和接收。还可以通过所接收的红外线的量来区分物体距目镜16多远(取景器接近距离)。因此,取景器接近检测单元57进行接近检测以检测物体到目镜16的接近距离。
从取景器远离状态(远离状态)起,在检测到物体在距离目镜16的预定距离内靠近目镜16的情况下,检测到眼睛的接近。从取景器接近状态(接近状态)起,在已经接近的物体移开预定距离的情况下,检测到眼睛的远离。检测到眼睛接近的阈值和检测到眼睛远离的阈值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具有滞后。一旦检测到眼睛的接近,该状态就是取景器接近状态,直到检测到眼睛的远离。一旦检测到眼睛的远离,该状态就是取景器远离状态,直到检测到眼睛的接近。注意,红外接近传感器仅是一个示例,并且可以将其它传感器用于取景器接近检测单元57,只要能够检测到眼睛或物体的接近(可以被认为是眼睛的接近)即可。
触摸面板70a的操作方法
触摸面板70a可以与显示单元28构造为一体。例如,触摸面板70a被构造为具有透光性,以便不妨碍显示单元28的显示,并且触摸面板70a安装到显示单元28的显示面的顶层。触摸面板70a上的输入坐标与显示单元28的显示画面上的显示坐标相对应。因此,可以提供赋予用户能够直接操作显示单元28上显示的画面的印象的图形用户界面(GUI)。
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检测关于触摸面板70a的以下操作和状态。
·未触摸到触摸面板70a的手指或笔新触摸到触摸面板70a,即触摸开始(下文中称为触摸落下(touch-down))。
·手指或笔处于触摸触摸面板70a的状态(下文中称为触摸持续(touch-on)。
·处于触摸触摸面板70a的状态下的手指或笔在移动(下文中称为触摸移动(touch-move))。
·处于触摸触摸面板70a的状态下的手指或笔移开,即触摸结束(下文中称为触摸抬起(touch-up))。
·没有任何东西触摸触摸面板70a的状态(下文中称为触摸脱开(touch-off))。
当检测到触摸落下时,也同时检测到触摸持续。除非在触摸落下之后检测到触摸抬起,否则通常会继续检测到触摸持续。在检测到触摸持续的状态下检测触摸移动。即使检测到触摸持续,除非触摸位置移动否则也不会检测到触摸移动。在检测到所有触摸的手指或笔的触摸抬起之后建立触摸脱开。
触摸触摸面板70a的手指或笔的这些操作和状态以及位置坐标经由内部总线被通知给系统控制单元50。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向其通知的信息来确定在触摸面板70a上进行了何种操作(触摸操作)。
基于位置坐标的改变,可以针对触摸面板70a上的竖直分量和水平分量中的每一者确定在触摸移动期间在触摸面板70a上移动的手指或笔的运动方向。在检测到预定距离或更长距离的触摸移动的情况下,确定已经进行了滑动操作。
在触摸的情况下使手指快速地在触摸面板70a上移动一定程度的距离并且移开的操作被称为轻拂(flicking)。用于该操作的术语“轻拂”来自触摸面板70a的表面被手指快速轻拂的方式。在检测到以预定速度或更高速度触摸移动了预定距离或更长距离的情况下,以检测到触摸抬起为止,可以确定进行了轻拂(可以确定在滑动操作之后进行了轻拂)。
此外,进行同时触摸多个位置(例如,两个点)并使触摸位置彼此靠近的触摸操作被称为捏合(pinch-in),而使触摸位置彼此远离的操作被称为放开(pinch-out)。放开和捏合统称为捏放操作(或简称为捏放)。
存在各种类型的触摸面板,例如电阻膜式、电容式、表面声波式、红外式、电磁感应式、图像识别式、光学传感器式等,其中任一者都可以用于触摸面板70a。一些类型通过与触摸面板70a的接触来检测触摸,而其它类型通过使手指或笔接近触摸面板70a来检测触摸,可以使用任一类型。
用户操作示意图的说明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触摸条82操作各种功能,但是需要在观看设置于数字相机100的显示画面的同时进行操作,以便在理解为触摸条82设定的各种功能的同时进行操作。
图10A是示出用户在查看设置于相机背面的显示单元28和设置于相机上面的非取景器显示单元43的同时操作触摸条82的示意图。图10B是示出用户在查看直接取景器内的EVF 29的同时操作触摸条82的示意图。在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的相机具有多个显示单元的情况下,用户以各种风格进行拍摄和设定拍摄功能,因此触摸条82需要处于在查看任意显示单元的同时容易操作的位置。
触摸条82的操作方法
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来自触摸条82的输出信息计算触摸触摸条82的拇指的位置坐标。系统控制单元50还可以检测关于触摸条82的以下操作和状态。
·未触摸触摸条82的拇指新触摸了触摸条82,即开始触摸(下文中称为触摸落下)。
·拇指处于触摸触摸条82的状态(下文中称为触摸持续)。
·拇指在处于触摸触摸条82的状态下移动(下文中称为触摸移动)。
·处于触摸触摸条82的状态下的拇指移开,即触摸结束(下文中称为触摸抬起)。
·没有任何东西触摸触摸条82的状态(下文中称为触摸脱开)。
当检测到触摸落下时,也同时检测到触摸持续。除非在触摸落下之后检测到触摸抬起,否则通常会继续检测到触摸持续。在检测到触摸持续的状态下检测触摸移动。即使检测到触摸持续,除非触摸位置移动否则也不会检测到触摸移动。在检测到触摸中的拇指的触摸抬起之后建立触摸脱开。
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这些操作和状态以及位置坐标来确定对触摸条82进行了何种操作(触摸操作)。为触摸移动检测触摸条82上的水平方向(左右方向)移动。在检测到运动预定距离或更长距离的情况下,确定进行了滑动操作。在通过拇指触摸触摸条82并且在预定期间内释放触摸且不执行滑动操作的情况下,确定已经进行了轻击操作(tapoperation)。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触摸条82是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然而,触摸条82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触摸传感器,例如电阻膜式、表面声波式、红外式、电磁感应式、图像识别式、光学传感器式等。
下面将参照图7A至图9详细说明使用触摸条82的操作。图7A和图7B是轻击操作的概念图,图8A和图8B是滑动操作的概念图,图9是全区域按压操作的概念图。在图7A至图9中省略了触摸条82和柔性基板301的轮廓。仅示出了触摸传感器电极302和操作拇指500,用户通过操作拇指500进行操作。
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由三个电极组成,这三个电极从靠近目镜16(其作为突出部)的那侧起依次是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第二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和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触摸传感器电极302检测因进行用户操作的操作拇指500而引起的电容的变化,从而可以进行轻击操作、滑动操作和全区域按压操作。
实际上,通过用户的操作拇指500与布置在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近侧的触摸条82接触来进行触摸检测。然而,以下将说明通过操作拇指500与触摸传感器电极302接触来进行触摸检测,以便简化关于轻击操作、滑动操作和全区域按压操作的说明。
图7A和图7B是轻击操作的概念图,其中图7A是左轻击操作的概念图,图7B是右轻击操作的概念图。如图7A所示,用户的操作拇指500与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接触,然后移开,这被检测为左轻击操作。以相同的方式,如图7B所示,用户的操作拇指500与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接触,然后移开,这被检测为右击操作。
尽管在本示例中说明了左轻击操作和右轻击操作这两种轻击操作,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可以使用第二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提供中间轻击操作。
图8A和图8B是滑动操作的概念图,其中图8A是右滑动操作的概念图,图8B是左滑动操作的概念图。如图8A所示,操作拇指500与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接触,然后朝向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的方向移动,这被检测为右滑动操作。以相同的方式,如图8B所示,操作拇指500与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接触,然后朝向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的方向移动,这被检测为左滑动操作。
滑动操作的开始位置不限于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或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并且滑动操作可以从与第二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的接触开始。也就是说,操作拇指500与第二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接触、然后朝向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的方向移动的运动可以被检测为右滑动操作。类似地,操作拇指500与第二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接触、然后朝向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的方向移动的运动可以被检测为左滑动操作。
图9是全区域按压操作的概念图。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第二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和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全部被操作拇指500一次性按压,这被检测为全区域按压操作。虽然在轻击操作和滑动操作中操作拇指500通常垂直于触摸传感器电极302按压,但是在全区域按压操作中操作拇指500通常平行于触摸传感器电极302按压。也就是说,与轻击操作和滑动操作相比,这是相对难以进行的操作,但另一方面,这是用户在无意愿这样做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的操作。
用户并非必须如图9所示地触摸整个触摸传感器电极302以进行全区域按压操作。即使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的一部分和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的一部分未被触摸,也可以识别全区域按压操作。
实施例
将参照图3A至图6C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图3A和图3B是示出在用作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电子设备)的数字相机100中的触摸条82的布局位置和内部构造的图。
摄像装置具有触摸条82和目镜16,触摸条82设置有用于触摸操作的触摸传感器电极302,并且目镜16被布置为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邻近触摸条82的操作面,相对于触摸条82的操作面朝向背侧突出。
副电子拨盘(第二操作构件)73被设置为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邻近触摸条(第一操作构件)82的操作面布置。副电子拨盘73是从电子设备的背侧观察时通过在单轴方向上移动拇指来操作的转动操作构件。
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触摸检测面布置于触摸条(第一操作构件)82的操作面(键表面(keytop))的内侧。
从电子设备的背侧观察时,触摸条(第一操作构件)82和触摸面板(显示单元)70a在与滑动操作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
布置于触摸条(第一操作构件)82的外边缘的外盖由导电材料制成,而触摸条82自身由非导电材料制成。
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触摸检测面远离外盖,使得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触摸检测面和外盖电绝缘。
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触摸检测面从突出部侧(目镜16侧)依次划分为第一触摸检测面至第N触摸检测面的至少两个触摸检测面。N是正整数。在图3A和图3B中N=3,因此触摸传感器电极302被分成三个触摸传感器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的触摸检测面的表面积比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的表面积大。通过使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变窄而产生的区域被操作面401覆盖,操作面401被构造为接收滑动操作和轻击操作。
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在N个触摸检测面中最靠近把持部90。N的值表示触摸传感器电极被划分成的数量,N为2以上就足够了。
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副电子拨盘73最靠近N个触摸检测面中的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
在线段被限定为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穿过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触摸检测面的短边的中点的情况下,以该线段作为基准,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的靠近副电子拨盘73的区域是第一区域。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的位于远离副电子拨盘73的那侧的区域是第二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区域的表面积小于第二区域的表面积。
从电子设备的背侧观察时,线段被限定为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穿过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触摸检测面的短边的中点。在这种情况下,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具有这样的形状:以该线段为基准,位于副电子拨盘(第二操作构件)73的那侧比与副电子拨盘73相反的那侧窄。
在通过使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变窄而形成的区域处,将定位孔303设置于安装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柔性基板301。
在图3A和图3B中,N=3。检测面是划分为三个检测面的触摸传感器电极的检测面。
线段被限定为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穿过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触摸检测面的短边的中点。在这种情况下,以该线段为基准,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的靠近副电子拨盘(第二操作构件)73的区域是第一区域。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的位于远离副电子拨盘73的那侧的区域是第二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区域的表面积小于第二区域的表面积。
线段被限定为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穿过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触摸检测面的短边的中点。在这种情况下,以该线段为基准,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的靠近副电子拨盘73的区域是第一区域。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的位于靠近显示单元28的那侧的区域是第二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区域的表面积小于第二区域的表面积。
如图3A所示,在数字相机100的背面,触摸条82布置为邻近目镜16。触摸条82也被布置为邻近副电子拨盘73和拇指待机位置300,拇指待机位置300是在利用右手把持把持部90以保持相机的情况下拇指的位置。
如图3A所示,拇指待机位置300通常存在于把持部90在背侧突出的位置的上部,并且经常通过施加橡胶等来指示该位置,橡胶等也增强了把持。如前所述,通过使触摸条82邻近拇指待机位置300,该布局使得容易在把持把持部90的状态下使用右手拇指来进行轻击操作、向左和向右(X轴方向)的滑动操作等。
触摸条82可以根据操作来分配功能。例如,可以使用作为操作构件的主电子拨盘71和副电子拨盘73来分配可设定的曝光相关设定值。
例如,在触摸条82的靠左半的位置处进行轻击操作的情况下,分配将数字相机100的拍摄ISO感光度设定为降低感光度的1/3段的功能。在靠右半侧的位置坐标处进行轻击操作的情况下,分配将拍摄ISO感光度设定为提高感光度的1/3段的功能。在进行滑动操作的情况下,为每步滑动分配将数字相机100的拍摄ISO感光度设定为提高或降低感光度的1/3段的功能。
这些可分配功能可由用户自定义,例如,在左半位置处进行轻击操作的情况下,分配用于自动设定数字相机100的拍摄ISO感光度的功能。可以作出诸如如下的改变:在右半位置坐标处进行轻击操作的情况下,分配用于将拍摄ISO感光度设定为最高ISO感光度的功能。
现在,除非关于用户的操作意愿没有准确地确定操作,否则将发生错误操作。然而,取决于触摸条82距拇指待机位置300的距离以及与设备上的其它构件的位置关系,操作相对于意愿的一致性可能受到影响。例如,触摸的容易性根据距拇指待机位置300的距离而改变。具体地,在拇指待机位置300附近容易触摸触摸条82,但是,越靠近朝向目镜16的位置,拇指需要伸出得越多并且触摸变得越困难。
除了曝光相关的设定值之外,触摸条82还可以分配诸如白平衡设定、AF模式、驱动模式和回放馈送(playback feed)等的设定。
当处于运动图像模式时,可以分配麦克风记录电平调节、或者运动图像回放快进或倒退功能。
如上所述,目镜16是直接取景器,在目镜16处通过目视确认设置于内部的EVF 29上显示的图像。然而,目镜16具有突出到外盖侧(背侧)的突出形状,使得可以确保合适的视点,并且当处于取景器接近状态时,鼻子不容易与显示单元28接触。
当从背侧观察电子设备时,触摸条82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与显示单元28的操作面重叠,并且在与滑动操作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不与显示单元28的操作面重叠。在从背侧观察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相对于显示单元28的操作面,触摸条(第一操作构件)82布置于朝向前侧凹陷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Z方向上目镜16比触摸条82的触摸面突出15mm以上。因此,触摸输入到触摸条82的邻近目镜16的边缘是困难的。特别是关于滑动操作,在不能进行从边缘到边缘输入的情况下,设定值的段数(number of steps)减少,因此其效果显著。因此,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相对大的15mm以上的突出形状,但是即使具有1mm以上的突出形状,也显示出对可操作性的影响。
另外,副电子拨盘73是如上所述的转动操作构件。可以通过使用右手拇指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转动来进行多段输入。然而,在该操作时存在无意地触摸到邻近的触摸条82的可能性。
副电子拨盘73的说明
如图1B和图4A所示,在与触摸条82的触摸面401相比向摄像装置的前侧(Z方向)凹陷的位置处设置副电子拨盘73。然而,在Z方向上,触摸条82的触摸面401与用右手拇指转动副电子拨盘73的接触面之间的台阶小。因此,当操作副电子拨盘73时,存在无意地触摸到邻近的触摸条82的可能性。
在图1B和图4A中的本实施例中,在与触摸条82的触摸面401相比向摄像装置的前侧(Z方向)凹陷的位置处设置副电子拨盘73。然而,在本公开中还包括在与触摸条82的触摸面401相比向摄像装置的背侧(Z方向)突出的位置处设置副电子拨盘73的配置。
朝向背侧(Z方向)突出的、触摸条82的触摸面401与用右手拇指转动副电子拨盘73的接触面之间的台阶小。因此,当操作副电子拨盘73时,存在用右手拇指无意地触摸到邻近的触摸条82的可能性。
副电子拨盘73是转动操作构件,其以Y方向作为转动轴线地在X方向上单轴旋转。
当从背侧观察摄像装置(电子设备)时,在滑动操作的方向(X方向)上,用作第一操作构件的触摸条82与用作显示单元的触摸面板70a的操作面重叠。在与滑动操作的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上,用作第一操作构件的触摸条82不与用作显示单元的触摸面板70a的操作面重叠。
当从背侧观察摄像装置(电子设备)时,触摸条82位于相对于触摸面板70a的操作面向前侧(Z方向)凹陷的位置。然而,在Z方向上,触摸条82的操作面(触摸面)与触摸面板70a的操作面(触摸面)之间的台阶相对大。因此,当操作触摸面板70a时,拇指无意中触摸到邻近的触摸条82的可能性低。
在本实施例中,触摸条82的触摸面与触摸面板70a的触摸面之间的在Z方向上的台阶大于触摸条82的触摸面401与用于转动副电子拨盘73的接触面之间的在Z方向上的台阶。
线段A被限定为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穿过作为检测单元的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触摸检测面的短边的中点(图3A和3B)。在这种情况下,以线段A(中心线)作为基准,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的靠近副电子拨盘73的区域是第一区域。以第N触摸传感器电极302n的触摸检测面的位于靠近显示单元(触摸面板)28的那侧的区域作为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表面积比第二区域的表面积小。
图3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触摸操作检测单元的形状的图。如图3B所示,检测触摸操作的触摸传感器电极302设置在触摸条82内。
在本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电极(触摸检测面)302被布局为从目镜16侧起划分成302a、302b和302c三者。尽管在本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电极(触摸检测面)302被划分成三者,但是不限于被划分成三者,而是可以划分成三者、四者或更多。
触摸传感器电极由柔性基板301上的铜箔等形成,并且通过柔性基板301上的铜箔布线(省略了图示)连接到系统控制单元50。如上所述,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来自触摸条82的输出信息(即从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第二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和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输入的信息)来计算位置坐标。根据操作和状态,确定在触摸条82处进行了何种操作。
如图3B所示,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具有比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的表面积大的表面积,并且容易执行输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的面积为大约36mm2,第二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的面积为大约34mm2,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的面积为大约26mm2。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被设定为所具有的表面积是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的表面积的1.3倍至1.4倍,并且触摸传感器电极之间的尺寸关系被设定为302a>302b>302c。
第二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的触摸检测面的表面积小于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的触摸检测面的表面积,第二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的触摸检测面的表面积大于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的触摸检测面的表面积。
因此,通过取消距拇指待机位置300的距离以及由于邻近目镜16而引起的输入难度,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可以被调节为提供期望的或预定的输入容易度。这种调节使得能够按照用户的操作意愿准确地计算坐标和确定操作。
如图3B所示,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具有靠近副电子拨盘73的位置被切除的形状。更具体地,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被切割成形成递变,其中在X轴方向上,切割区域越靠近副电子拨盘73增大。因此,即使在用户以动量操作副电子拨盘73的情况下,在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处也不容易发生无意的输入。
此外,如图3B所示,在通过使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变窄而创建的空闲空间中,为柔性基板301设置定位孔303。
图4A至图4C是用于说明将柔性基板301安装到触摸条82的方法的图。图4A是从上方观察的数字相机100的平面图,图4B是沿着图4A中的线IVB-IVB截取的截面图。图4C是示出从数字相机100的内侧观察的示出柔性基板301相对于触摸条82的安装状态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401表示触摸条82的键表面,其用作由非导电树脂材料形成的操作面(触摸面),并且在数字相机100的内侧形成凸台401a和肋401b。
通过使凸台401a与定位孔303配合且使柔性基板301压靠肋401b,通过双面粘接带(省略了图示)将柔性基板301施加于触摸条82的键表面401。双面胶带优选地是薄的(大约50μm至100μm),以防止干扰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因此,柔性基板301和布线于柔性基板301的触摸传感器电极可以在触摸传感器电极附近的具有高精度的限制区域中安装到键表面401。
接下来,将参照图3A至图5B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电极形状的特征。图5A和图5B是触摸传感器电极501b的形状的示例,其中触摸传感器电极501b的性能低于在图3B中示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性能。
在图3B中示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电极302中,从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朝向邻近的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和302c形成く字形的梯度形状(dogleg gradientshapes)。根据这种配置,当进行滑动操作时,触摸传感器电极的电容的输入值逐渐过渡到邻近电极,并且在操作中能够确保线性。
图5A所示的触摸传感器电极501b也具有相对于邻近的触摸传感器电极501a和501c的梯度形状,但是存在的问题在于,在图5A中,在进行与Y方向上的上部接触的操作的情况与进行与Y方向上的下侧接触的操作的情况之间可能确定不同的位置坐标值。具体地,在进行与Y方向上的上侧接触的操作的情况下,位置坐标容易被确定为偏向X方向上的左侧,并且在进行与Y方向上的下侧接触的操作的情况下,位置坐标容易被确定为偏向X方向上的右侧。
以相同的方式,图5B中所示的触摸传感器电极502b具有相对于邻近的触摸传感器电极502a和502c的梯度形状,但是存在的问题在于:在图5B中,在进行与Y方向上的上侧接触的滑动操作的情况下和进行与Y方向上的下侧接触的滑动操作的情况下线性差。具体地,在与Y方向上的上侧接触地进行滑动操作的情况下,位置坐标在X方向上的中间附近突然改变。另一方面,在与Y方向上的下侧接触地进行滑动操作的情况下,位置坐标在X方向上的中间附近缓慢(sluggish)改变。
如上所述,触摸传感器电极302中的く字形的梯度形状用于确保在进行滑动操作时的线性。然而,如果梯度角太尖锐,则可以确保线性,但是接触位置的确定有较高可能会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如果梯度角太钝,则不能确保线性。
因此,利用图3B所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电极302,く字形的梯度形状的顶点位于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Y方向上的大致中间部分附近,并且顶角θ1和顶角θ2被设定为大致90度。
位于第一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的触摸检测面与第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的触摸检测面之间的第二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的触摸检测面具有在滑动操作的方向上朝向邻近的触摸检测面突出的锥形形状。当从电子设备的背侧观察时,触摸传感器电极302是矩形的,并且锥形形状具有在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触摸检测面的短边方向上的大致中间处的顶点。
当从电子设备的背侧观察时,优选地,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检测面是矩形,锥形形状是线性的,并且触摸传感器电极302的检测面的突出部分的锥角θ满足80°≤θ≤100°。然而,应当注意的是,这些在如本实施方式中电极是在X方向上长的矩形的情况下是优选的设定值,并且在电极的形状接近正方形的情况下,顶角应该是钝角。因此,图5B和图5A也包括在本实施方式中,但是从确保线性的观点来看,图3B中的配置好于图5B和图5A中的配置。
图6A至图6C是触摸传感器电极的变型。图6A是在副电子拨盘73未布置在触摸条82附近的情况下电极形状的变型。尽管不存在触摸传感器电极601c被切割的部分,但是与触摸传感器电极601c相比,触摸传感器电极601a具有相对大的表面积设定,并且有助于输入。
图6B和图6C是梯度形状的变型。在梯度形状被改变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其形状来设定顶角或锥角,以获得良好的线性。
尽管已经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本公开的实质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型和改变。
此外,尽管说明了触摸传感器电极的尺寸是平面表面积,但是例如可以通过诸如弯曲形状、凹凸形状等的三维形状来调节输入的容易性。
这也适用于操作布置于目镜16的左手侧的操作构件以及沿竖直方向(Y轴方向)纵长地布置的操作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不限于作为摄像装置的数字相机,并且还可以应用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LBP)和喷墨打印机。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条可以用于触摸操作面,触摸操作面以在保持监视器的同时通过触摸操作/滑动操作来改变复印数量、复印纸张的尺寸等。
本公开还适用于诸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和其它类似的便携式小尺寸计算机等的移动装置。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条可以布置在移动装置的屏幕外部,并且可以用于图像给送、选择等用的触摸操作/滑动操作。
此外,本公开还适用于汽车、医疗设备和游戏用途。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条可以布置于汽车的方向盘,以便能够在驾驶汽车的同时通过触摸操作进行菜单切换,或者通过滑动操作来微调音频电平(audio level)、放大/缩小汽车导航屏幕等。在医疗设备用途中,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触摸条可以布置在手持式X射线装置的把持部上,以能够通过滑动操作进行微调。
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具有触摸传感器操作构件的电子设备,其中即使在由于与电子设备的其它构件的位置关系而引起输入容易性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错误的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含所有的这些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第一操作构件,其具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被构造为检测触摸操作和滑动操作;以及
突出部,其布置为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操作面,并且在与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操作面突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面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从所述突出部侧起依次划分为第一检测面至第N检测面的至少两个检测面,并且
所述第一检测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N检测面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突出部是目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还包括把持部,所述把持部被构造为供用户把持,
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所述把持部最靠近所述至少两个检测面中的所述第N检测面。
4.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第一操作构件,其具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被构造为检测触摸操作和滑动操作;
第二操作构件,其布置为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操作面;以及
突出部,其布置为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操作面,并且在与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操作面突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面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从所述突出部侧起依次划分为第一检测面至第N检测面的至少两个检测面,
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操作构件最靠近所述至少两个检测面中的所述第N检测面,并且
在限定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面的短边的中点的线段的情况下,以所述线段为基准,所述第N检测面的位于靠近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那侧的区域是第一区域,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那侧的区域是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构件是转动操作构件,所述转动操作构件被构造为用于用户通过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移动手指来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限定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延伸并且穿过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面的短边的中点的线段的情况下,所述第N检测面具有这样的形状:以所述线段为基准,位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那侧比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反的那侧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通过使所述第N检测面变窄而产生的区域处,为安装有所述检测单元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构件能够接收轻击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是电容式操作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面被划分为至少三个检测面,
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检测面与所述第N检测面之间的检测面具有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向邻近的检测面突出的锥形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面为矩形,并且
所述锥形形状在所述检测单元的短边方向上的大致中间处具有顶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面为矩形,所述锥形形状是线性的,并且所述锥形形状的锥角θ满足80°≤θ≤100°。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面在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上从所述突出部侧起依次被划分成第一检测面、第二检测面和第三检测面这三个检测面,
所述第二检测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检测面的面积,并且所述第二检测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检测面的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限定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延伸并且穿过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面的短边的中点的线段的情况下,以所述线段为基准,所述第N检测面的位于靠近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那侧的区域是第一区域,并且所述第N检测面的位于远离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那侧的区域是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被构造为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图像,并且所述显示单元具有能够接收所述触摸操作、所述滑动操作和轻击操作的操作面,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显示单元在与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并且
当从背侧观察所述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操作面位于向前侧凹陷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通过使所述第N检测面变窄而产生的区域被能够接收所述滑动操作和所述轻击操作的操作面覆盖。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限定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延伸并且穿过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面的短边的中点的线段的情况下,以所述线段为基准,所述第N检测面的位于靠近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那侧的区域是第一区域,所述第N检测面的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单元的那侧的区域是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CN201910559572.6A 2018-06-29 2019-06-26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661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5509 2018-06-29
JP2018125509A JP6647348B2 (ja) 2018-06-29 2018-06-29 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1941A true CN110661941A (zh) 2020-01-07
CN110661941B CN110661941B (zh) 2021-06-04

Family

ID=69007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9572.6A Active CN110661941B (zh) 2018-06-29 2019-06-2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3276B2 (zh)
JP (1) JP6647348B2 (zh)
CN (1) CN1106619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5788B2 (ja) * 2018-06-29 202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22035172A (ja) * 2020-08-20 2022-03-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検出装置および時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7090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Battles Amy E Digital camera user interface
JP2014120003A (ja) * 2012-12-17 2014-06-30 Japan Display Inc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978107A (zh) * 2014-04-08 2015-10-14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在交通工具中提供图形用户界面的装置和方法
US20160309063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mPerpetuo, Inc. Digital Camera Accessory Providing a Secondary Image Capture Device ("SICD")
CN106104410A (zh) * 2014-03-13 2016-11-0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7204A (ja) * 2001-03-27 2002-10-03 Konica Corp カメラ
FR2878344B1 (fr) * 2004-11-22 2012-12-21 Sionnest Laurent Guyot Dispositif de commandes et d'entree de donnees
JP2009130636A (ja) * 2007-11-22 2009-06-11 Sony Corp 撮像装置
JP5042938B2 (ja) * 2008-07-31 2012-10-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13025503A (ja) 2011-07-19 2013-02-04 Canon Inc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WO2014145942A2 (en) * 2013-03-15 2014-09-18 Smart Patents L.L.C. Wearable devic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US10122914B2 (en) * 2015-04-17 2018-11-06 mPerpetuo,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camera using a touch slider
WO2017101445A1 (zh) * 2015-12-15 2017-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响应操作轨迹的方法以及操作轨迹响应装置
WO2017100997A1 (zh) * 2015-12-15 2017-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指纹识别方法
CA3154267A1 (en) * 2016-03-24 2017-09-28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REMOTE LOAD CONTROL DEVICE CAPABLE OF ORIENTATION SENSING
DK201670596A1 (en) * 2016-06-12 2018-02-19 Apple Inc Digital touch on live video
JP6808480B2 (ja) * 2016-12-27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858322B2 (ja) * 2017-12-04 2021-04-14 株式会社ユピテル 電子機器
JP7071234B2 (ja) * 2018-06-29 2022-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20009413A (ja) * 2018-06-29 2020-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7090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Battles Amy E Digital camera user interface
JP2014120003A (ja) * 2012-12-17 2014-06-30 Japan Display Inc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6104410A (zh) * 2014-03-13 2016-11-0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电子设备
CN104978107A (zh) * 2014-04-08 2015-10-14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在交通工具中提供图形用户界面的装置和方法
US20160309063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mPerpetuo, Inc. Digital Camera Accessory Providing a Secondary Image Capture Device ("SIC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03276B2 (en) 2021-05-11
JP6647348B2 (ja) 2020-02-14
JP2020005211A (ja) 2020-01-09
CN110661941B (zh) 2021-06-04
US20200004372A1 (en) 2020-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06266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0661945B (zh) 电子装备
US10313580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US10904442B2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user operability when performing an enlarged display of a live view image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CN110661941B (zh) 电子设备
US1118452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0661944B (zh) 电子装置
CN110661942B (zh) 电子设备
US11010000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a touch operating member that can be operated while viewing display monitors
CN111866368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3178520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195788B2 (ja) 電子機器
KR102477997B1 (ko) 전자기기
US1145715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performing control based on a touch oper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20040415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21085979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