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0350B - 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0350B
CN110660350B CN201910975786.1A CN201910975786A CN110660350B CN 110660350 B CN110660350 B CN 110660350B CN 201910975786 A CN201910975786 A CN 201910975786A CN 110660350 B CN110660350 B CN 1106603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s
signal lines
frame area
group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57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0350A (zh
Inventor
罗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757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0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0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0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0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0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其包含:多个第一走线,设置于一左侧边框区的一第一层中;多个第二走线,设置于一中间边框区且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走线的一第一组走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中,所述多个第二走线的一第二组走线设置于低于所述第一层的一第二层中;及多个第三走线,设置于一右侧边框区的所述第一层中,并与所述多个第二走线相连接。本发明通过所述第一组走线与所述第二组走线成平行且交替方式排列,进而避免线距过小因静电作用破坏线路,进而提升产品的可靠度。

Description

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基板(Gate on Array,GOA)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提高可靠性的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显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主要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视等显示领域。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显示器的栅极驱动集成电路设计在显示区周围的边框区。但此种设计方式造成显示区周围具有明显的边框,造成提高屏占比的限制。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开发出了栅极驱动电路基板(Gate on Array,GOA)技术,其为将显示区周围的栅极驱动集成电路设计设计在玻璃基板上,如此可以缩小边框的区域进而达到窄边框的需求。上述的设计可以在相同的解析度下将画面的可视范围推升到极大,让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同时兼具时尚感与轻量化。
但因为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的线路基板讯号较多,且窄边框的边框太小造成线路布局的空间受限,设计要求在边框区域的走线的线距较小且走线长度太长,造成下列的两个问题: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化学气相沉积成膜、干蚀刻等制程)易发生静电放电/烧伤;显示器进行点灯测试通电时,因局部电流过大,易发生线路烧伤。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显示器的窄边框的边框太小造成线路布局的空间受限,设计要求在边框区域的走线的线距较小且走线长度太长,造成下列的两个问题: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化学气相沉积成膜、干蚀刻等制程)易发生静电放电/烧伤;显示器进行点灯测试通电时,因局部电流过大,易发生线路烧伤。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其可以通过在显示器边框的一第一组信号线与一第二组信号线成平行且位于不同层的交替方式排列,进而避免线距过小因静电作用破坏线路,进而提升产品的可靠度。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其可以通过将边框区域的走线从原本为单层金属走线变更成双层金属走线的交错设计,使得走线的线距加大,进而避免走线之间局部电流过大而造成线路的烧伤或因静电作用破坏线路,且所述双层金属层中间具有绝缘层作为保护作用,进而避免上下金属层之间走线的烧伤,进而提升产品的可靠度。
为达成本发明的前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包含:
一边框区,具有一左侧边框区、一中间边框区及一右侧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具有多个信号线,所述多个信号线包含:
多个第一信号线,设置于所述左侧边框区的一第一层中;
多个第二信号线,设置于所述中间边框区且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线具有一第一组信号线及一第二组信号线,所述第一组信号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中,及所述第二组信号线设置于低于所述第一层的一第二层中,其中所述第一组信号线与所述第二组信号线成平行且交替方式排列;及
多个第三信号线,设置于所述右侧边框区的所述第一层中,并与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线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信号线通过多个转接孔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及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及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相平行,及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及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相垂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信号线具有一线宽,所述第一组信号线中的两相邻的走线间具有一线距,及所述线距大于所述线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信号线具有一第一上表面,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组信号线及所述第二组信号线间的一间隙处的一绝缘层于具有一第二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上表面。
再者,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包含:
一边框区,具有一左侧边框区、一中间边框区及一右侧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具有多个走线,所述多个走线包含:
多个第一走线,设置于所述左侧边框区的一第一层中;
多个第二走线,设置于所述中间边框区且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走线具有一第一组走线及一第二组走线,所述第一组走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中,及所述第二组走线设置于低于所述第一层的一第二层中;及
多个第三走线,设置于所述右侧边框区的所述第一层中,并与所述多个第二走线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走线通过多个转接孔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及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走线与所述第二组走线成平行且交替方式排列;及所述多个第一走线及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相平行且所述多个第二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及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相垂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走线具有一线宽,所述第一组走线中的两相邻的走线间具有一线距,及所述线距大于所述线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走线具有一第一上表面,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组走线及所述第二组走线间的一间隙处的一绝缘层于具有一第二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通过将边框区域的走线从原本为单层金属走线变更成双层金属走线的交错设计,使得走线的线距加大,进而避免走线之间局部电流过大而造成线路的烧伤或因静电作用破坏线路,且所述双层金属层中间具有绝缘层作为保护作用,进而避免上下金属层之间走线的烧伤,进而提升产品的可靠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沿I-I线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再者,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前、后、左、右、内、外、侧面、周围、中央、水平、横向、垂直、纵向、轴向、径向、最上层或最下层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1及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为达成本发明的前述目的,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基板(Gate on Array,GOA)结构1,包含:一边框区B,所述边框区B具有一左侧边框区BL、一中间边框区BM及一右侧边框区BR。所述边框区B具有多个信号线,所述多个信号线包含:多个第一信号线10,设置于所述左侧边框区BL的一第一层M1中;多个第二信号线20,设置于所述中间边框区BM且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线20具有一第一组信号线20A及一第二组信号线20B,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设置于所述第一层M1中,及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设置于低于所述第一层M1的一第二层M2中,其中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与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成平行且交替方式排列;及多个第三信号线30,设置于所述右侧边框区BR的所述第一层M1中,并与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线20相连接。
本发明将于下文利用图1逐一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上述各元件的细部构造、组装关系及其运作原理。
请回到图1,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1包含一显示区AA,所述边框区B设置所述显示区AA周围。所述边框区B可分别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AA左侧的所述左侧边框区BL、设置在所述显示区AA上下两侧的所述中间边框区BM、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AA右侧的一右侧边框区BR。所述边框区B具有所述多个信号线配置用以与所述显示区AA内的元件相连接。所述多个信号线环绕所述显示区AA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边框区BL及所述右侧边框区BR从所述显示区AA至其边缘的一宽度大于所述中间边框区BM从所述显示区AA至其边缘的一宽度。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设置于所述左侧边框区BL。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线20,设置于所述中间边框区BM且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设置于所述右侧边框区BR,并与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线20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线20具有至少两组信号线,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设置于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及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相同的所述第一层M1中,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设置于低于所述第一层M1的所述第二层M2中。替代地,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可设置于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及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相同的所述第一层M1中,而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设置于低于所述第一层M1的所述第二层M2中。
换句话说,所述左侧边框区BL的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在所述第一层M1中走线。接着,当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走线至所述中间边框区BM时,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中的一部份与所述中间边框区BM的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同样位于所述第一层M1中并且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中的另一部份跨层与位于所述第二层M2的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相连接。当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与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走线至所述右侧边框区BR时,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与同样位于所述第一层M1的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相连接,及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则又跨层与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的一线径小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的一线径,及/或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的一线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的一线径小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的一线径,及/或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的一线径。
另外地,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及/或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相连接为直接相连接而不透过其他连接元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通过多个转接孔H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或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多个转接孔H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及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相连接。
请参照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的一端通过一转接孔H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中的一条相连接。同样地,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转接孔(未图示)与及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中的一条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10及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相平行,及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线20与所述第一信号线10及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30相垂直。
接着,请参照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沿I-I线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1更包含一基板40,所述基板40可以为一刚性基板或一柔性基板。在所述基板40为所述刚性基板的实施例中,所述刚性基板为一玻璃基板。在所述基板40为所述柔性基板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板为一聚酰亚胺(polyimide)基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直接设置于所述基板40上。替代地,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与所述基板40间还可包含其他层,例如一无机层、或一缓冲层。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与所述基板40之间还可以包含其他的线路层。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上设置有一绝缘层50。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50层为一栅极绝缘层,与所述显示区AA中的栅极绝缘层相连接。
接着,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设置于所述绝缘层50上,并与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成交替设计。例如,两条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中间设有一条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本实施例中仅列出两条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中间设有一条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的示例,但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与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的数量可随需要变更。例如十条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中间设有五条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
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上还设置有一钝化层60。替代地,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上还设置有一薄膜封装层,以避免水氧渗透进入所述显示区AA的元件而造成产品的失效。
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具有一线宽,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中的两相邻的走线间具有一线距,及所述线距大于所述线宽。因此,两相邻的信号线的间距可由原本的L变为2L+S。
如此,相较于现有技术窄边框单层金属走线设计,窄边框的边框太小造成线路布局的空间受限,设计要求在边框区域的走线的线距较小且走线长度太长,造成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化学气相沉积成膜、干蚀刻等制程)易发生静电放电/烧伤及显示器进行点灯测试通电时,因局部电流过大,易发生线路烧伤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边框区域的走线从原本为单层金属走线变更成双层金属走线的交错设计,使得走线的线距加大,进而避免走线之间局部电流过大而造成线路的烧伤或因静电作用破坏线路,且所述双层金属层中间具有绝缘层作为保护作用,进而避免上下金属层之间走线的烧伤,进而提升产品的可靠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具有一第一上表面US1,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组信号线20A及所述第二组信号线20B间的一间隙处的一绝缘层于具有一第二上表面US2,其中所述第一上表面US1高于所述第二上表面US2。
再者,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包含:
一边框区,具有一左侧边框区、一中间边框区及一右侧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具有多个走线,所述多个走线包含:
多个第一走线,设置于所述左侧边框区的一第一层中;
多个第二走线,设置于所述中间边框区且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走线具有一第一组走线及一第二组走线,所述第一组走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中,及所述第二组走线设置于低于所述第一层的一第二层中;及
多个第三走线,设置于所述右侧边框区的所述第一层中,并与所述多个第二走线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走线、所述第一组走线及所述多个第三走线设置在相同层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走线的一线径小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的一线径,及/或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的一线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组走线的一线径小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的一线径,及/或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的一线径。
另外地,所述第一组走线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及/或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相连接为直接相连接而不透过其他连接元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组走线通过多个转接孔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或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组走线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多个转接孔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及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相连接。
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更包含一基板,所述基板可以为一刚性基板或一柔性基板。在所述基板为所述刚性基板的实施例中,所述刚性基板为一玻璃基板。在所述基板为所述柔性基板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板为一聚酰亚胺(polyimide)基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走线直接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替代地,所述第二组走线与所述基板间还可包含其他层,例如一无机层、或一缓冲层。所述第二组走线与所述基板之间还可以包含其他的线路层。所述第二组走线上设置有一绝缘层。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层为一栅极绝缘层,与所述显示区中的栅极绝缘层相连接。
接着,所述第一组走线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并与所述第二组走线成交替设计。例如,两条所述第一组走线中间设有一条所述第二组走线。本实施例中仅列出两条所述第一组走线中间设有一条所述第二组走线的示例,但所述第一组走线与所述第二组走线的数量可随需要变更。例如十条所述第一组走线中间设有五条所述第二组走线。
所述第一组走线上还设置有一钝化层。替代地,所述第一组走线上还设置有一薄膜封装层,以避免水氧渗透进入所述显示区的元件而造成产品的失效。
所述第二组走线具有一线宽,所述第一组走线中的两相邻的走线间具有一线距,及所述线距大于所述线宽。因此,两相邻的走线的间距可由原本的L变为2L+S。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走线与所述第二组走线成平行且交替方式排列;及所述多个第一走线及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相平行且所述多个第二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及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相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二组走线具有一线宽,所述第一组走线中的两相邻的走线间具有一线距,及所述线距大于所述线宽。
可选地,所述第二组走线具有一第一上表面,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组走线及所述第二组走线间的一间隙处的一绝缘层于具有一第二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上表面。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包含:
一显示区以及一边框区,所述边框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周围,所述边框区具有一左侧边框区、一中间边框区及一右侧边框区;所述左侧边框区从所述显示区至所述左侧边框区边缘的宽度大于所述中间边框区从所述显示区至所述中间边框区边缘的宽度,所述右侧边框区从所述显示区至所述右侧边框区的宽度大于所述中间边框区从所述显示区至所述中间边框区边缘的宽度;所述边框区具有多个信号线,所述多个信号线包含:
多个第一信号线,设置于所述左侧边框区的一第一层中;
多个第二信号线,设置于所述中间边框区且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线具有一第一组信号线及一第二组信号线,所述第一组信号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中,及所述第二组信号线设置于低于所述第一层的一第二层中,其中所述第一组信号线与所述第二组信号线成平行且交替方式排列,所述第二组信号线具有一线宽,所述第一组信号线中的两相邻的走线间具有一线距,所述线距大于所述线宽;
所述第一组信号线的一线径小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的一线径,及/或,所述第一组信号线的一线径小于多个第三信号线的一线径;
所述第二组信号线的一线径小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的一线径,及/或,所述第二组信号线的一线径小于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的一线径;
多个第三信号线,设置于所述右侧边框区的所述第一层中,并与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线相连接;其中,
所述第二组信号线通过多个转接孔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及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相连接;
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及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相平行,及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线与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线及所述多个第三信号线相垂直;
所述第二组信号线上设置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组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二组信号线的一面,沿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组信号线的高度大于所述绝缘层的高度,所述第二组信号线的高度大于所述绝缘层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信号线具有一第一上表面,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组信号线及所述第二组信号线间的一间隙处的一绝缘层于具有一第二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上表面。
3.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包含:
一显示区以及一边框区,所述边框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周围,所述边框区具有一左侧边框区、一中间边框区及一右侧边框区;所述左侧边框区从所述显示区至所述左侧边框区边缘的宽度大于所述中间边框区从所述显示区至所述中间边框区边缘的宽度,所述右侧边框区从所述显示区至所述右侧边框区的宽度大于所述中间边框区从所述显示区至所述中间边框区边缘的宽度;所述边框区具有多个走线,所述多个走线包含:
多个第一走线,设置于所述左侧边框区的一第一层中;
多个第二走线,设置于所述中间边框区且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走线具有一第一组走线及一第二组走线,所述第一组走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中,及所述第二组走线设置于低于所述第一层的一第二层中,其中所述第一组走线与所述第二组走线成平行且交替方式排列,所述第二组走线具有一线宽,所述第一组走线中的两相邻的走线间具有一线距,所述线距大于所述线宽;
所述第一组走线的一线径小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的一线径,及/或所述第一组走线的一线径多个第三走线的一线径;
所述第二组走线的一线径小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的一线径,及/或所述第二组走线的一线径多个第三走线的一线径;及
多个第三走线,设置于所述右侧边框区的所述第一层中,并与所述多个第二走线相连接;其中,
所述第二组走线通过多个转接孔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及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相连接;
所述多个第一走线及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相平行,及所述多个第二走线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及所述多个第三走线相垂直;
所述第二组走线上设置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组走线设置在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二组走线的一面,沿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组走线的高度大于所述绝缘层的高度,所述第二组走线的高度大于所述绝缘层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走线具有一第一上表面,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组走线及所述第二组走线间的一间隙处的一绝缘层于具有一第二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上表面。
CN201910975786.1A 2019-10-15 2019-10-15 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 Active CN110660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5786.1A CN110660350B (zh) 2019-10-15 2019-10-15 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5786.1A CN110660350B (zh) 2019-10-15 2019-10-15 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0350A CN110660350A (zh) 2020-01-07
CN110660350B true CN110660350B (zh) 2024-02-06

Family

ID=69040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5786.1A Active CN110660350B (zh) 2019-10-15 2019-10-15 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035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1867A (zh) * 2006-12-15 2008-06-18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线路布设的方法
CN102323681A (zh) * 2011-06-16 2012-01-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引线结构以及具有此引线结构的显示面板
CN204759382U (zh) * 2015-06-11 2015-11-11 达鸿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窄化边框的触控面板及其走线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6395B (zh) * 2013-06-18 2016-08-17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线结构
JP2016218130A (ja) * 2015-05-15 2016-12-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206115109U (zh) * 2016-08-31 2017-04-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15631B (zh) * 2016-09-20 2021-01-11 日商凸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顯示裝置基板
CN206470722U (zh) * 2017-02-23 2017-09-0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1867A (zh) * 2006-12-15 2008-06-18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线路布设的方法
CN102323681A (zh) * 2011-06-16 2012-01-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引线结构以及具有此引线结构的显示面板
CN204759382U (zh) * 2015-06-11 2015-11-11 达鸿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窄化边框的触控面板及其走线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0350A (zh) 202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83618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971154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n array substrate of a display panel
CN10784564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262952B1 (ko) 터치 컨트롤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터치 컨트롤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US9811227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0632560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157233B (zh) 柔性显示面板
KR101844692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의 팬아웃라인 구조
WO2017118076A1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US10539819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display apparatus
US9570476B2 (en) Structure of crossing datalines and scanning lines and forming method in a display device
CN10891958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JP7180841B2 (ja) アレイ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210041754A1 (en) Pixel array substrate
US1008872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ing device
US11217645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having a pixel unit corresponding to a bendable area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a portion of a first thin film transistor corresponding to an unbendable region
CN104298039A (zh) 测试单元、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3157137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015070A1 (zh) 阵列基板
CN105575994A (zh) Amoled显示面板的扇出线结构
TWI406033B (zh) 一種陣列基板的扇出線路
WO2018035934A1 (zh) 触摸屏及其触摸感应组件
WO2018152879A1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amoled显示装置
JP2020160305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パネル装置
CN110660350B (zh) 栅极驱动电路基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