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1091B - 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1091B
CN110651091B CN201880028719.2A CN201880028719A CN110651091B CN 110651091 B CN110651091 B CN 110651091B CN 201880028719 A CN201880028719 A CN 201880028719A CN 110651091 B CN110651091 B CN 1106510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membrane
float
film
flood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87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1091A (zh
Inventor
P·J·H·布里米
S·T·尼尔森
D·莫滕森
P·萨默-拉森
M·雷
J·贝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modeum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modeum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modeum Pty Ltd filed Critical Domodeum Pt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51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1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1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1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14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against other dangerous influences, e.g. tornadoes, floods
    • E04H9/145Floo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0Dams; Dykes; Sluice way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dykes, dams, or the like
    • E02B3/102Permanently installed raisable dykes
    • E02B3/104Permanently installed raisable dykes with self-activa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Special W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通过使用膜来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的方法,所述膜沿着第一侧边缘连接至漂浮物。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处于包装构造中的所述膜布置于距建筑物第一距离处,以及沿着第二侧边缘在起始位置处将所述膜固定至地面,允许水能够拆开所述膜的包装并且能够使所述漂浮物朝向建筑物运动,从而以下表面抵靠地面的方式将所述膜的第一部分布置于起始位置与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中,允许水能够使所述漂浮物沿着建筑物的外表面上升第二距离同时进一步拆开所述膜的包装,从而以所述下表面抵靠建筑物的方式布置所述膜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被相对的上表面上的水保持在地面上。

Description

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使用膜来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的方法、一种被构造成保护建筑物的防洪设施以及一种防洪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通过沿着河、湖以及海洋建造堤防和类似的屏障来预防洪水。然而,在暴雨期间,堤防可能被破坏或者水可能上升高于堤防,由此建筑物可能充满水并且因此被毁坏。为了就地保护建筑物,可以使用沙袋来延缓上升的水进入至建筑物中。还存在被构造成沿着建筑物的外表面被向上拉动的不同的膜。通常,它们要求建筑物的所有者在家中。此外,由于建筑物与膜之间的摩擦力,膜可能在沿着外表面向上拉动时被毁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通过使用膜来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的改进方法、提供一种构造成保护建筑物的改进的防洪设施以及提供一种改进的防洪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洪设施,所述防洪设施利用上升的水来针对应被保护的建筑物调节膜的形状。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方法以及一种防洪设施,所述防护方法和防洪设施延缓水朝地平面以下的建筑物流动。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通过使用沿着第一侧边缘连接至漂浮物的膜来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处于包装构造中的所述膜布置于距建筑物第一距离处,以及沿着第二侧边缘在起始位置处将所述膜固定至地面,允许水能够拆开所述膜的包装且能够使所述漂浮物朝向建筑物运动,从而以下表面抵靠地面的方式将所述膜的第一部分布置于所述起始位置与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中,允许水能够使所述漂浮物沿着建筑物的外表面上升第二距离同时进一步拆开所述膜的包装,从而以所述下表面抵靠所述建筑物的方式布置所述膜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被相对的上表面上的水保持在地面上。
因此,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保护建筑物的方法,其中膜布置于距所述建筑物第一距离处。所述膜可以被构造成通过利用上升的水而不必使用动力驱动装置来使所述膜的形状适配建筑物的形状。
此外,本发明可以提供保护建筑物而不用将所述膜附接至建筑物的能力。因此,本发明可以消除或至少显著地降低浮力问题的风险,因为附接至建筑物的膜可能产生浮力问题。
所述膜因此可以被布置成通过允许水能够拆开所述膜的包装且使得所述漂浮物朝向建筑物运动来保护该建筑物。当拆开所述膜的包装时,所述膜的第一部分可以以下表面抵靠地面的方式而被布置于所述起始位置与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中。当水拆开所述膜的包装时,水位于所述膜的相对的上表面之上,由此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被相对的上表面上的水保持在地面上。因此,所述第一距离可以提供将所述膜保持于地面上的优点以及避免浮力问题的优点,因为位于所述膜的上表面上的水将避免所述膜被提升。
因此,位于所述保持部分(即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部分)处的所述膜的顶部上的水可以通过将所述膜保持于地面处而将所述膜保持在适当位置。
所述膜形成第一侧边缘以及相对的第二侧边缘。所述膜沿着所述第一侧边缘连接至漂浮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漂浮物沿着所述第一侧边缘连续地延伸,而在替代实施例中,所述漂浮物沿着所述第一侧边缘不连续地延伸。如果沿着所述第一侧边缘不连续地布置,则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漂浮物的两个相邻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化。然而,组成所述漂浮物的不同的漂浮物部分也可以沿着所述第一侧边缘等距地间隔。如果连续地延伸,则所述漂浮物可以沿着其整个长度附接,或者可以沿着所述漂浮物的长度在多个附接点处附接。
为了获得最佳的保护,应当在洪水发生之前布置所述膜。因此,所述膜在包装构造中布置于距应被保护以免受洪水影响的建筑物第一距离处。所述第一距离可以根据地面的类型、建筑物的尺寸以及周围环境(比如树木、植物床、采光井等等)的布局而变化。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包装构造”应当被理解为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膜被卷绕、折叠或以其它方式布置,由此所述膜的尺寸与其以拆开包装构造平铺布置于地面上的情况相比更小。
所述膜为基本防水的膜,比如适合于在屋顶中使用的膜。所述膜可以为刚性塑料膜,例如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成。所述膜可以具有在100-500微米的范围内的厚度。作为示例,可以使用来自杜邦的
Figure BDA0002254707270000031
膜。
所述第一侧边缘可以大致平行于待保护的建筑物的外表面布置。
为了能够从建筑物的所有侧面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所述膜可以围绕建筑物环绕地布置。所述膜因此可以围绕建筑物形成闭合环。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环可以具有任意形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膜可以围绕所述建筑物环绕地布置,以使得所述第一侧边缘大致平行于所述建筑物的外侧表面中的每个侧表面来布置。然而,尤其是在建筑物的外表面中的较小的凹痕处,所述膜的第一侧边缘通常可能不遵循该建筑物的形状。
由于所述膜可以在距所述建筑物第一距离处围绕所述建筑物环绕地布置,因此当水拆开所述膜的包装并且使所述漂浮物朝向建筑物运动时,所述膜的周边可以适配建筑物的较小的周边。随后,所述漂浮物可以沿着建筑物的外表面运动同时进一步拆开所述膜的包装。
所述膜可以由与沿着横向于所述第一侧边缘的边缘相结合的多个膜片制成。作为示例,所述膜片可以粘附地结合。然而,也可以应用其它类型的结合部,比如缝合或焊接结合部。如果结合部为基本不透水的(例如通过提供不透水的密封件),则可以为一个优点,因为这可以阻碍保持部分上的水泄漏至所述膜下方的地面。
所述方法包括沿着所述膜的第二侧边缘在起始位置处将所述膜固定至地面的步骤。所述第二侧边缘可以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缘,由此所述漂浮物可以相对于固定位置布置于所述膜的相对的端处。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在起始位置处固定至地面”应当被理解为涵盖其中所述膜被直接地固定至地面的实施例以及其中所述膜被间接地固定至地面的实施例(例如通过将所述膜固定至被固定至地面的封装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所述膜本身的重量来获得将所述膜固定至地面。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沿着第二侧边缘”应当被理解为不仅涵盖其中所述膜被固定于第二侧边缘处的实施例,而且涵盖其中所述膜在距第二侧边缘一定距离处沿着第二侧边缘固定的实施例。
当拆开所述膜的包装时,所述第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二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将增加。因此,沿着从所述起始位置(在该起始位置处所述膜沿着所述第二侧边缘固定)朝建筑物的方向(即沿从所述起始位置朝建筑物的拆开包装方向)进行拆开包装。
所述起始位置定位于距所述建筑物一定距离处,该距离对应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通常在距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0.2-3.5米的范围内,比如在0.5-2.0米的范围内。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距离可以沿着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多个外表面)变化,其中作为示例,在一个位置处的第一距离可以为0.5米,而在另一个位置处的第一距离可以为1.5米。
在包装构造中,所述膜可以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距离的尺寸,比如宽度。在其中通过卷绕来包装所述膜(由此外部形状为大致圆形)的实施例中,所述宽度可以对应于所卷绕的膜的直径。如果所述膜在包装构造中被折叠,则所述宽度可以对应于折叠部的尺寸。
所述第一距离可以为所述宽度的至少1.5倍。通过提供尺寸为处于包装构造中的膜的宽度的至少1.5倍的第一距离,可以实现以下表面抵靠地面的方式将所述膜的足够的部分布置于所述起始位置与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中,其中水位于所述膜的相对的上表面上,从而确保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被相对的上表面上的水保持在地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可以沿着所述第二侧边缘被连续地固定,而在替代实施例中,所述膜可以沿着所述第二侧边缘被不连续地固定。如果不连续地固定,则应当理解的是,两个相邻的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化。然而,不同的固定点也可以沿着所述第二侧边缘等距地间隔。
固定点的数量和/或固定的类型可以取决于地面的类型、膜的尺寸以及所使用的固定的类型。作为示例,可以使用接地棒。另外地或替代地,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二侧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地平面以下或者通过在所述第二侧边缘处布置土壤、石头或其它元件来固定所述膜。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固定,例如通过应用封装件。
所述膜可以在所述起始位置处布置于地面上,或者可以在所述起始位置处至少部分地布置于地平面以下。通过将所述膜至少部分地布置于地平面以下,所述膜可以至少部分地融入至场地中。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允许水能够拆开所述膜的包装并且能够使所述漂浮物朝向所述建筑物运动,从而以下表面抵靠地面的方式将所述膜的第一部分布置于所述起始位置与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中。
当水上升并朝建筑物流动时,水可以使所述漂浮物朝向建筑物运动。由于所述膜沿着第一侧边缘连接至所述漂浮物,因此所述膜可以朝向所述建筑物运动同时在所述起始位置处被固定至地面。结果,所述膜可以被拆开包装并且因此覆盖比包装构造下更大的面积,并且所述膜的第一部分可以以下表面抵靠地面的方式布置于所述起始位置与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中,从而提供由水保持的保持部分。
此外,允许水能够使所述漂浮物沿着建筑物的外表面上升第二距离同时进一步拆开所述膜的包装,从而以下表面抵靠建筑物的方式布置所述膜的第二部分。
因此,当水上升时,所述漂浮物将沿着建筑物的外表面向上运动,由此可以以所述膜的第二部分抵靠建筑物的方式布置所述膜,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因此,可以通过使用所述方法来保护建筑物而无需利用电,从而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其即使在供电例如由于恶劣的天气状况而中断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保护建筑物。
即使所述膜可以被布置成保护建筑物并且可以被大致自动地拆开包装,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如果需要,所述膜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被手动地拆开包装。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漂浮物在建筑物的一侧处可以以一个距离向上运动并且在建筑物的另一侧处可以以另一个距离向上运动。作为示例,地平面在建筑物的一侧处可能比在建筑物的另一侧处更低。如果所述膜围绕建筑物环绕地布置,则所述膜的第一部分在建筑物的两侧处以下表面抵靠地面的方式布置于起始位置与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中。由于上升的水可以确定所述漂浮物的上升至的高度,因此第二距离(其中所述膜的第二部分以下表面抵靠建筑物的方式布置)在建筑物的一侧处可能比在建筑物的另一侧处更小。
应当进一步理解的是,由于上升的水位的差异,所述膜在一侧处可以以第一部分抵靠地面且第二部分抵靠建筑物的方式布置,而所述膜在建筑物的另一侧处可以仅仅以第一部分抵靠地面的方式布置。所述第一部分可以从起始位置延伸至建筑物,或者从起始位置朝建筑物延伸但不到达建筑物。
通过将所述起始位置布置于距建筑物第一距离处,可以实现在拆开所述膜的包装期间所述膜可以适配所述建筑物的形状。此外,可以实现的是,采光井、通风管道等也被所述膜覆盖。所述第一距离可以进一步提供的优点是,由于位于所述膜的上表面上的(即保持部分处)的水将避免从地面提升所述膜和建筑物,因此可以避免浮力问题。此外,如果所述膜将附接至建筑物,则这同样将产生浮力问题。通过将所述起始位置布置于距建筑物第一距离处可以进一步避免与此有关的浮力问题。
当水使所述漂浮物沿着建筑物的外表面上升第二距离时,该第二距离将由水量决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的尺寸可以提供的最大的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的至少3/4,比如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比如为所述第一距离的1.5倍或更大。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距离可以取决于地面的类型、建筑物的尺寸,周围环境(比如树木、植物床、采光井等等)的布局等等。另外,所述第二距离可以取决于建筑物的类型和尺寸、建筑物的构造、历史天气数据等等。
如果水上升到临界值以上,则从水朝向建筑物的外表面的压力可能超过建筑物无法承受的临界值。因此,所述第二距离可以低于所述临界值。替代地,可以加固建筑物以便增加所述临界值,并因此允许更大的第二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可以围绕所述漂浮物卷绕。因此,允许水能够拆开所述膜的包装且能够使所述漂浮物朝向建筑物运动的步骤可以包括将所述膜展开的步骤。
通过围绕所述漂浮物卷绕所述膜(由此所述包装构造至少部分地为卷绕构造),可以避免或至少显著地减小膜的损坏,因为避免或至少显著地减小了在拆开包装期间在建筑物与膜之间的摩擦力(因为所述膜不会被沿着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向上拉动)。
所述漂浮物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管(比如中空管)、多个环形元件、多个球(比如中空球)。也可以应用其它元件。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漂浮物”应当被理解为可以漂浮在水上而不会下沉的元件或多个元件。
作为示例,所述漂浮物可以包括例如由PET制成的至少一个管。然而,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作为示例,直径可以在90-210mm的范围内。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漂浮物的长度和/或膜的尺寸,建筑物的尺寸、建筑物的形状(包含例如露台、采光井、外部楼梯等等),所述直径可以为更小的或更大的。
所述漂浮物可以形成内部空腔或多个空腔。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着所述第一侧边缘形成连续的空腔,从而形成围绕建筑物环绕地延伸的空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漂浮物可以包括通过可弯曲部段连接的刚性部段。所谓刚性部段,应当被理解为与可弯曲部段相比具有较小柔性的部段。作为示例,所述刚性部段可以由塑料管(比如PET管)形成,而可弯曲部段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柔性软管制成。在替代实施例中,刚性部段可以由球/球体形成,而可弯曲部段可以由绳索、缆索、金属丝等制成。也可以使用其它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弯曲部段可以布置于应被保护的建筑物的拐角部段的区域中。当所述膜被拆开包装并且其形状适配建筑物的形状时,这可以使所述膜能够围绕建筑物环绕地布置。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漂浮物的在所述膜的拐角部段处的长度可以具有的长度在所述第一侧边缘(所述膜在所述第一侧边缘处连接至所述漂浮物)处比所述膜更长,从而确保所述漂浮物的长度足够长以在建筑物的拐角部段处布置于距建筑物第一距离处。
通过将所述膜固定于距建筑物第一距离处的起始位置处,可以实现避免或至少延缓朝向膜下面的建筑物流动的上升的水。为了实现这一点,所述距离可以根据地面的类型变化。作为示例,与由粘土所组成的地面相比,如果地面由沙子组成,则所述距离可以更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允许水大致上仅浮于所述膜的上表面上,所述上表面与所述膜的下表面相对。作为示例,这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二侧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地平面以下来实现。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构造成保护建筑物的防洪设施,所述设施包括沿着第一侧边缘连接至漂浮物的膜,所述膜被构造成在包装构造中布置于距所述建筑物第一距离处,并且被构造成沿着第二侧边缘在起始位置处固定至地面,其中所述膜被构造成被水拆开包装并且所述漂浮物被构造成通过水使所述漂浮物朝向所述建筑物运动,由此所述膜的第一部分被构造成以下表面抵靠地面的方式布置于所述起始位置与所述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中,并且其中所述漂浮物被构造成沿着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上升第二距离,并且所述膜的第二部分被构造成以所述下表面抵靠所述建筑物的方式布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被相对的上表面上的水保持在地面上。
应当理解的是,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结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描述的任何特征也可以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相结合,反之亦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防洪设施非常适合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因此,上面关于所述方法所陈述的说明同样可适用于所述防洪设施。
所述防洪设施可以被布置成不附接至应被保护的建筑物,由此所述防洪设施可以消除或至少显著地降低浮力问题的风险,因为附接至建筑物的防洪设施可能产生浮力问题。
为了能够从建筑物的所有侧面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可以围绕建筑物环绕地布置所述膜。所述膜因此可以围绕所述建筑物形成闭合环。所述环可以具有任意形状。通过将所述膜布置于距待保护的建筑物第一距离处,可以使所述膜的形状和尺寸适配较小尺寸和形状的建筑物。
所述防洪设施还可以包括封装件,所述封装件具有用于所述膜和所述漂浮物的空间。所述膜可以在包装构造中布置于所述封装件中。所述封装件可以在距所述建筑物第一距离处的起始位置处布置于地面上。替代地,所述封装件可以至少部分地布置于地平面以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件可以以上侧表面大致位于地平面处的方式布置,从而融入至周围环境中。
所述封装件可以具有开口以及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口在打开构造与封闭构造之间运动的封闭件。所述封闭件可以覆盖所述开口并从而封闭所述封装件。在打开构造中,所述膜可以布置于所述封装件中并且可以从所述封装件移出。
为了有助于拆开所述膜的包装,所述封装件可以被布置成使得所述开口与所述封闭件面向上。
作为示例,所述封装件可以由PVC、PE、混凝土或可以至少在较长的时间段内承受由于与地面接触而引起的磨损和/或由于变化的天气状况而引起的磨损的其他材料制成。
所述膜可以例如沿着所述第二侧边缘附接至所述封装件的内表面。这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粘合剂、通过使用胶带、或通过卡扣配合锁定件(其中所述膜的一部分接合所述封装件的一部分)来实现。
通过使用接地棒或其它固定元件将所述封装件固定至地面,可以将所述封装件自身固定于适当位置中。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所述膜和所述封装件的重量来实现至地面的固定。
所述防洪设施还可以包括释放结构,所述释放结构被构造成在检测到水时释放所述膜,从而使得能够拆开包装。所述释放结构可以包括可以提供自动释放的水检测元件。在替代实施例中,手动地进行对水的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释放结构可以包括管和压力设备。在检测到水时,所述压力设备可以使所述管充气,由此可以将所述膜布置于允许水能够拆开所述膜的包装且能够使所述漂浮物朝向建筑物运动的位置。作为示例,所述膜可以在包装构造中被提升离开所述封装件,并且水随后可以通过使所述漂浮物朝向建筑物运动而拆开所述膜的包装。
也就是说,所述释放结构可以进一步构造成在检测到水时将所述膜和漂浮物提升离开所述封装件,以便有助于拆开所述膜的包装。应当理解的是,如果所述防洪设施不包含封装件,则所述释放结构可以被构造成将所述膜和漂浮物提离地面,例如离开地面中的槽。
为了有助于以下表面抵靠地面以及抵靠建筑物的方式定位所述膜,所述膜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拐角部段,该至少一个拐角部段被构造成通水来抵靠建筑物的拐角进行布置。所谓“被构造成抵靠拐角进行布置”在本文中意味着,所述膜在拐角部段处具有的长度和宽度足以覆盖所述起始位置与建筑物之间的地面以及覆盖建筑物的、沿着其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长度限定所述膜的沿着所述第一和第二侧边缘的尺寸,并且所述宽度限定所述膜的从所述第一侧边缘至所述第二侧边缘的尺寸。
为了进一步有助于定位,所述膜可以包括对应于应被保护以免受洪水影响的建筑物的每个拐角的拐角部段。
为了有助于所述膜适配建筑物的、在其拐角处的形状,可以通过折叠所述膜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至少一个拐角部段。因此,所述拐角部段可以包括这样的膜部段:该膜部段为大致矩形并且包括多个折叠部,从而在所述膜处于拆开包装构造时形成大致三角形形状,其中所述折叠部沿拆开包装方向延伸。应当理解的是,大致矩形的膜部段可以最初被折叠,随后被布置以形成三角形形状。这可以通过利用平行的折叠部(例如以每5厘米、8厘米、10厘米或更大距离处具有一折叠部)折叠所述膜部段来实现。在折叠所述膜部段之后,其可以被布置成三角形形状(例如通过使所述膜部段沿着第一侧边缘收缩),由此在两个相邻的折叠部之间的距离从第一侧边缘至第二侧边缘增加,所述膜随后可以沿着该第二侧边缘固定至地面。三角形形状可以由于折叠部而形成扇状形状。
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被拆开包装时,至少一个拐角部段可以为大致三角形。当通过折叠所述膜而提供大致三角形的拐角部段时,折叠部不平行,其中两个相邻的折叠部之间的距离从一个侧边缘至相对的侧边缘增加。在外拐角处,在两个相邻的折叠部之间的距离可以从第一侧边缘至第二侧边缘增加。在建筑物的内拐角处,在两个相邻的折叠部之间的距离可以从第二侧边缘至第一侧边缘增加。应当理解的是,外拐角被限定为建筑物的向外突出的边缘。
因此,所述拐角部段可以由包括多个折叠部的大致矩形的膜部段形成,以便在膜处于拆开包装构造中时形成大致三角形形状。
应当理解的是,拐角部段可以替代地包括这样的膜部段:该膜部段为大致矩形并且在所述第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侧边缘中的一者处收缩,从而形成大致三角形形状。为了配合外拐角,所述膜可以在第一侧边缘处收缩,且为了适合内拐角,所述膜可以在第二侧边缘处收缩。
在拆开包装构造中,所述拐角部段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中的一个的长度可以为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中的另一个的长度的至少两倍。因此,在拆开包装构造中,所述侧边缘中的一个的长度可以为另一个侧边缘的长度的至少两倍,比如为长度的三倍、长度的四倍或甚至更长。
应当理解的是,当所述膜被布置于包装构造中时,所述拐角部段的形状可以改变。作为示例,当卷绕所述膜从而将其布置于包装构造中时,折叠部或收缩部可以被拉直,由此在包装构造中所述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的长度可以大致相同。
应当进一步理解的是,当水拆开所述膜的包装并使所述漂浮物朝向建筑物运动时,所述拐角部段的形状可以改变;即,在所述膜处于拆开包装构造中并且所述漂浮物运动至建筑物的拐角时,从包装构造(在所述包装构造中所述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的长度可以大致相同,从而在卷中形成大致矩形形状)改变成大致三角形形状。
由于在包装构造中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的长度可以大致相同,因此在拆开包装构造中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中的一者的较短的长度可以被表示为“有效长度”。
通过折叠所述膜,更多的膜材料可以存在于建筑物的拐角处,从而也在拐角处确保足够的材料来保护建筑物。
应当理解的是,还可以提供折叠的膜部段以使得能够在竖直的拐角(比如地面处、露台边缘处或阳台边缘处的高度差)处进行保护。
拐角部段(多个拐角部段)可以包括多个柔性元件,所述柔性元件横向于所述膜布置并且从所述第一侧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边缘。所述柔性元件可以充当额外的漂浮物,并且从而可以有助于将所述膜定位于拐角处。作为示例,所述柔性元件可以包括柔性软管或类似的柔性元件。
当所述膜处于拆开包装构造中时,所述柔性元件可以形成扇形。所谓扇形应当被理解为,所述柔性元件不平行并且两个相邻的柔性元件之间的距离从一个侧边缘至相对的侧边缘增加。
为了有助于将所述膜定位于外拐角处,如果两个相邻的柔性元件之间的距离从第一侧边缘至第二侧边缘增加,则可以是有利的。相反,为了有助于将所述膜定位于建筑物的内拐角处,如果两个相邻的柔性元件之间的距离从第二侧边缘至第一侧边缘增加,则可以是有利的。
为了有助于围绕建筑物环绕地定位所述膜,所述漂浮物的可弯曲部段可以至少布置于拐角部段处。
所述至少一个拐角部段还可以包括弹性成形元件,所述弹性成形元件有助于使所述膜在建筑物的拐角处适配建筑物的外表面。所述弹性成形元件可以包括橡胶带或者能够使所述膜的至少一部分在拐角部段处收缩的另外的合适的弹性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成形元件可以附接至漂浮物,比如附接至漂浮物的可弯曲部段。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洪装置,所述防洪装置包括:能够在包装构造与拆开包装构造之间运动的膜;沿着第一侧边缘固定至所述膜的漂浮物;封装件,其容纳所述膜和所述漂浮物,并且具有开口以及封闭件,所述封闭件通过空气压力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口在封闭构造与打开构造之间运动,所述打开构造允许所述膜通过所述开口从包装构造运动至拆开包装构造,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检测到水时建立空气压力的压力设备。
应当理解的是,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结合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所描述的任何特征也可以与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结合,反之亦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防洪装置非常适于执行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并且适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防洪设施。因此,上面关于所述方法和所述防洪设施所陈述的说明同样适用于所述防洪装置。
所述防洪装置还可以包括附接结构,所述附接结构被构造成在所述膜的第二侧边缘与所述封装件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结合部。所述附接结构可以包括粘合剂、胶带、卡扣配合锁定件(其中所述膜的一部分接合所述封装件的一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洪装置还可以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被构造成在所述封装件与地表面之间形成固定部。作为示例,所述固定结构可以包括多个接地棒。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通过使用沿着第一侧边缘连接至漂浮物的膜来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处于包装构造中的所述膜布置于距所述建筑物第一距离处,以及沿着第二侧边缘在起始位置处将所述膜固定至地面,允许水能够拆开所述膜的包装并且能够使所述漂浮物朝向建筑物运动,从而以下表面抵靠地面的方式将所述膜的第一部分布置于所述起始位置与所述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中,允许水能够使所述漂浮物沿着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上升第二距离同时进一步拆开所述膜的包装,从而以所述下表面抵靠所述建筑物的方式布置所述膜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漂浮物包括通过可弯曲部段连接的刚性部段。
应当理解的是,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结合本发明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方面所描述的任何特征也可以与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结合,反之亦然。
因此,上面关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方面所陈述的说明同样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防洪设施的实施例,
图2示出防洪设施的横截面,
图3示出被拆开包装的防洪设施的横截面,
图4示出被拆开包装的防洪设施,
图5示出被拆开包装的防洪设施的另一视图,
图6示出被拆开包装的防洪设施的视图,
图7示出在安装之前的防洪设施的细节,
图8示出在安装之前的防洪设施,
图9示出在拆开包装之前的防洪设施的细节,
图10示出处于包装构造中的防洪设施,以及
图11示出处于拆开包装构造中的防洪设施。
附图标记列表
1 防洪设施
2 建筑物
3 膜
3A 膜的第一部分
3B 膜的第二部分
3’ 膜片
4 第一侧边缘
5 漂浮物
5A 漂浮物的刚性部段
5B 漂浮物的可弯曲部段
6 地面
7 第二侧边缘
8 封装件
8A 封装件的内表面
9 开口
10 封闭件
11 粘合部
12 包含管的释放结构
13 拐角部段
14 折叠部
X 第一距离
Y 第二距离
S 起始位置
W 水位
Z 在安装之前包装膜的方向(与拆开包装方向相反)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表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仅通过示例说明的方式给出具体描述和特定示例,因为根据该具体描述,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
图1示出防洪设施1的实施例,所述防洪设施被构造成保护建筑物2(参见例如图4)。该设施1包括沿着第一侧边缘4(参见图7)连接至漂浮物5(参见图7)的膜3。
膜3被构造成在包装构造中布置于距建筑物2第一距离X处(参见图3)。此外,膜3被构造成沿着第二侧边缘7(参见图7)在起始位置S(参见例如图3)处固定至地面6。
膜3被构造成通过如由图3中的箭头A所表示的水拆开包装,并且漂浮物5被构造成通过如由图3中的箭头A所表示的水朝向建筑物2运动,其中所述膜的第一部分3A构造成以下表面抵靠地面6的方式被布置于起始位置S与建筑物2之间的区域中。漂浮物5被进一步构造成沿着建筑物2的外表面上升第二距离Y(参见图4),并且膜的第二部分3B被构造成以下表面抵靠建筑物2的方式布置。
在图3、图4、图5以及图6中,用虚线W表示上部水位。
防洪设施1还包括封装件8,所述封装件具有用于处于包装构造中的膜3以及漂浮物的空间。在所示实施例中,包装构造限定成这样的构造:其中膜3围绕漂浮物5被卷绕。
如图3、图4、图5以及图6中所示,封装件8的所示实施例以上部侧表面大致位于地平面处的方式布置。
封装件8具有开口9和封闭件10,所述封闭件能够相对于开口9在打开构造与封闭构造之间运动。为了有助于拆开膜3的包装,封装件8被布置成使得开口9面向上。
膜3沿着第二侧边缘7附接至封装件8的内表面8A。在所示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粘合部11来附接膜3。
防洪设施1还包括释放结构12,所述释放结构被构造成在检测到水时释放膜3,从而使得能够拆开包装。释放结构12可以包括水检测元件以便提供自动释放。
在所示实施例中,释放结构12包括管12和压力设备(未示出)。在检测到水时,压力设备使管12充气,由此膜3被提升离开封装件8并且被布置于允许水能够拆开膜3的包装且能够使漂浮物5朝向建筑物运动的位置中。
防洪设施1还包括固定结构(未示出),所述固定结构被构造成在封装件8与地表面之间形成固定。
图2示出防洪设施1的横截面,其中膜3以卷绕(即包装)构造被布置于封装件8中。封闭件10处于封闭构造中。
图3示出被拆开包装的防洪设施1的横截面。在该图的右部分中,封闭件10已经被释放结构12移开;即,管12已经充满空气,从而提升膜离开封装件8。在该图的左部分中,膜3已经被提升离开封装件8,并且水正在使漂浮物5朝向建筑物2运动,由此膜3朝向建筑物滚动,以使得膜的第一部分3A以下表面抵靠地面6的方式布置于起始位置S与建筑物2之间的区域中。因此第一部分3A形成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被上表面上的水保持在地面上。
图4和图5示出被拆开包装的防洪设施1的不同的视图。通过如箭头A所表示的水使漂浮物5朝向建筑物2运动,由此膜的第一部分3A以下表面抵靠地面6的方式布置于起始位置S与建筑物2之间的区域中。漂浮物5沿着建筑物2的外表面进一步上升第二距离Y,由此膜的第二部分3B以下表面抵靠建筑物2的方式布置。
图6示出被拆开包装的防洪设施1,其中地平面围绕建筑物2变化。在建筑物2的左侧处,地平面低于建筑物2的右侧处的地平面。在建筑物2的两侧处,膜的第一部分3A以下表面抵靠地面6的方式布置于起始位置S与建筑物2之间的区域中。当上升的水确定漂浮物所上升到的高度Y时,第二距离Y(其中膜的第二部分3B以下表面抵靠建筑物2的方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右侧处比在建筑物的左侧处更小。
图7示出在安装之前的防洪设施1的细节,并且图8示出在安装之前的适于围绕建筑物环绕地布置的防洪设施1。膜3包括粘附结合的多个膜片3’。
漂浮物5包括通过可弯曲部段5B连接的刚性部段5A。可弯曲部段布置于膜的拐角部段处。膜3在第一侧边缘处仅仅连接至漂浮物的刚性部段5A。
膜3包括拐角部段13,所述拐角部段被构造成通过水来布置成抵靠建筑物的拐角。如图7和图8中所示,拐角部段13在被拆开包装时为大致三角形。三角形形状有助于膜3在建筑物的拐角处适配建筑物的形状。在所示实施例中,通过折叠膜3的部分来获得三角形形状。通过折叠膜3,更多的膜材料存在于建筑物的拐角处,从而也在拐角处确保足够的材料来保护建筑物。
如图7和8中所示,通过多个折叠部14获得拐角处的三角形形状,从而在膜3处于拆开包装构造中时形成扇形。
因此,拐角部段13各自包括这样的膜部段:该膜部段为大致矩形并且包括多个折叠部14,从而形成大致三角形形状,其中折叠部沿拆开包装方向(与方向Z相反)延伸。
也就是说每个拐角部段在被拆开包装时为大致三角形。当通过折叠膜而形成大致三角形的拐角部段13时,所折叠部14彼此不平行,因为两个相邻的折叠部14之间的距离从一个侧边缘至相对的侧边缘增加。在外拐角处,两个相邻的折叠部14之间的距离从第一侧边缘至第二侧边缘增加。在建筑物的内拐角处,两个相邻的折叠部14之间的距离从第二侧边缘至第一侧边缘增加。
在所示实施例中,拐角部段13由包括多个折叠部14的大致矩形的膜部段形成,从而在拆开包装构造中形成每个拐角部段的大致三角形形状。
拐角部段可以包括多个柔性的细长元件(未示出),其横向于膜3布置并且从第一侧边缘4延伸至第二侧边缘7。
在制备防洪设施时,通过卷绕膜3而将膜布置于包装构造中。沿着箭头Z的方向从第一侧边缘4朝第二侧边缘7围绕漂浮物5卷绕膜3。
图9示出在被拆开包装之前(即处于包装构造中)的防洪设施1的细节,并且图10示出处于包装构造中的防洪设施1,其中从上方观看从第一侧边缘4朝第二侧边缘7围绕漂浮物5卷绕膜3。应当理解的是,拐角部段13相对于膜3的尺寸不是按比例绘制的,而是仅用于示例说明。
图11示出处于拆开包装构造中的防洪设施1。膜3已经被提升离开封装件8,并且漂浮物5通过水朝向建筑物2运动,由此膜的第一部分3A以下表面抵靠地面6的方式布置于起始位置S与建筑物2之间的区域中,其中处于上部侧表面上的水将膜保持于地面处。
漂浮物5将沿着建筑物2的外表面进一步上升第二距离Y,由此膜的第二部分3B将以下表面抵靠建筑物2的方式布置。

Claims (18)

1.一种用于通过使用沿着第一侧边缘连接至漂浮物的膜来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处于其中所述膜围绕所述漂浮物卷绕的包装构造中的所述膜布置于距所述建筑物第一距离处,以及沿着第二侧边缘在起始位置处将所述膜固定至地面,允许水能够通过展开所述膜来拆开所述膜的包装并能够使所述漂浮物朝向所述建筑物运动,从而以下表面抵靠地面的方式将所述膜的第一部分布置于所述起始位置与所述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中,允许水能够使所述漂浮物沿着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上升第二距离同时进一步拆开所述膜的包装,从而以下表面抵靠所述建筑物的方式布置所述膜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被相对的上表面上的水保持在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于包装构造中的所述膜具有大致上平行于所述第一距离的宽度,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宽度的至少1.5倍。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物包括通过可弯曲部段连接的刚性部段。
4.一种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所述防洪设施用于保护建筑物,所述防洪设施包括沿着第一侧边缘连接至漂浮物的膜,所述膜被构造成在其中所述膜围绕所述漂浮物卷绕的包装构造中布置于距所述建筑物第一距离处,并且所述膜沿着第二侧边缘在起始位置处固定至地面,其中所述膜被构造成通过展开所述膜来拆开包装并且所述漂浮物被构造成通过水而朝向所述建筑物运动,由此所述膜的第一部分被构造成以下表面抵靠地面的方式布置于所述起始位置与所述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中,并且其中所述漂浮物被构造成沿着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上升第二距离,并且所述膜的第二部分被构造成以下表面抵靠所述建筑物的方式布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在拆开包装构造中被相对的上表面上的水保持在地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围绕所述建筑物环绕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还包括具有用于所述膜和所述漂浮物的空间的封装件,所述封装件具有开口以及封闭件,所述封闭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口在打开构造与封闭构造之间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还包括释放结构,所述释放结构被构造成在检测到水时释放所述膜,从而使得能够拆开包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结构被进一步构造成在检测到水时将所述膜和所述漂浮物提升离开所述封装件。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包括至少一个拐角部段,所述至少一个拐角部段被构造成通过水来抵靠所述建筑物的拐角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在拆开包装构造中,所述拐角部段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中的一个的长度为所述第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侧边缘中的另一个的长度的至少两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拐角部段在拆开包装构造中包括多个折叠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在拆开包装构造中,至少一个拐角部段为大致三角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部段包括多个柔性元件,所述多个柔性元件横向于所述膜布置并且从所述第一侧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边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元件形成为扇形。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物包括通过可弯曲部段连接的刚性部段,并且其中所述可弯曲部段至少布置于所述拐角部段处。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件通过空气压力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口在封闭构造与打开构造之间运动,所述打开构造允许所述膜通过所述开口从包装构造运动至拆开包装构造,所述释放结构还包括用于在检测到水时建立空气压力的压力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还包括附接结构,所述附接结构被构造成在所述膜的第二侧边缘与所述封装件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结合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带有防洪设施的建筑物,其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被构造成在所述封装件与地表面之间形成固定部。
CN201880028719.2A 2017-03-17 2018-02-08 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的方法 Active CN1106510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KPA201770188 2017-03-17
DKPA201770188 2017-03-17
PCT/EP2018/053150 WO2018166724A1 (en) 2017-03-17 2018-02-08 A method for protecting a building against flood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1091A CN110651091A (zh) 2020-01-03
CN110651091B true CN110651091B (zh) 2021-08-03

Family

ID=61256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8719.2A Active CN110651091B (zh) 2017-03-17 2018-02-08 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0248B2 (zh)
EP (1) EP3596287B9 (zh)
JP (1) JP6998614B2 (zh)
CN (1) CN110651091B (zh)
AU (1) AU2018233490B2 (zh)
DK (1) DK3596287T3 (zh)
ES (1) ES2879832T3 (zh)
HU (1) HUE054837T2 (zh)
MY (1) MY194623A (zh)
PL (1) PL3596287T3 (zh)
SG (1) SG11201908606SA (zh)
WO (1) WO20181667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01678B1 (en) 2019-08-03 2022-08-02 David Joel Schwartz Flood protection system
CA3121822A1 (en) * 2020-06-10 2021-12-10 Enhanced Sustainability Inc. Expandable flood barrier
WO2023158447A1 (en) * 2022-02-15 2023-08-24 Ghw Solu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lood prevention
WO2024054107A1 (en) * 2022-09-09 2024-03-14 Lye Poh Chai A flood prevention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6399B1 (en) * 1995-11-14 2001-04-17 Flood Protection Systems Bebarli Ab Flood protection device
GB2378726A (en) * 2001-08-14 2003-02-19 Victor Joseph Nock Inflatable flood prevention structures
DE102007037476A1 (de) * 2007-08-08 2009-04-23 Adam Gillich Wasserschutzwall gegen Hochwasser
CN102011506A (zh) * 2010-11-23 2011-04-13 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物防洪浮力装置
US9085864B2 (en) * 2012-05-09 2015-07-21 Agapito Ortiz Flood barrier
EP3061870A1 (de) * 2015-02-26 2016-08-31 Günter Schweizer System zum schutz von objekten gegen hochwass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31475A1 (fr) 1982-08-03 1984-02-10 Pradeau Daniel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notamment d'habitation individuelle, contre les inondations
US4488386A (en) * 1982-11-01 1984-12-18 Thompson William W Flood shield assembly
US6029405A (en) * 1998-04-23 2000-02-29 Wood; Barbara 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hibiting water from entering a structure
GB2374108A (en) 2001-03-28 2002-10-09 Geoffrey James Brown Flood barrier
GB0305110D0 (en) 2003-03-06 2003-04-09 Nash Robert Flood protection
JP2005029968A (ja) * 2003-07-07 2005-02-03 Kansai Tech Corp 防災用ゲート及びゲート構造
JP4322697B2 (ja) * 2004-02-13 2009-09-02 功一 高野 浸水防止装置
GB2435664B (en) 2006-03-03 2011-05-04 Meiklewall Scotland Ltd Barrier apparatus
GB2438856B (en) 2006-06-07 2008-06-18 Peter Dandy Flood defence system
DE102006039194A1 (de) 2006-08-22 2008-02-28 Schörling Brock GmbH Hochwasser- und Überflutungsschutzsystem für Gebäude, Stadtteile und Dämme
GB2450875A (en) 2007-07-09 2009-01-14 Meiklewall Scotland Ltd Flood prevention barrier incorporating a float member
CN201857792U (zh) 2010-11-23 2011-06-08 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物防洪浮力装置
JP2013151853A (ja) * 2011-12-27 2013-08-08 Sawaya:Kk 浸水防止シート及び家屋等への浸水防止工法
JP6010507B2 (ja) * 2013-06-19 2016-10-19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浸水防止装置および自動取引装置
DE102014006783A1 (de) 2013-12-20 2015-06-25 Armin Hansmann System zum Schutz eines Gebäudes bei Hochwasser
DE102014001431A1 (de) 2014-01-31 2015-08-06 Henrik Brinkemper Vorrichtung zum Schutz vor Hochwasser
JP2016224489A (ja) * 2015-05-27 2016-12-28 シバタ工業株式会社 浸水防止構造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6399B1 (en) * 1995-11-14 2001-04-17 Flood Protection Systems Bebarli Ab Flood protection device
GB2378726A (en) * 2001-08-14 2003-02-19 Victor Joseph Nock Inflatable flood prevention structures
DE102007037476A1 (de) * 2007-08-08 2009-04-23 Adam Gillich Wasserschutzwall gegen Hochwasser
CN102011506A (zh) * 2010-11-23 2011-04-13 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物防洪浮力装置
US9085864B2 (en) * 2012-05-09 2015-07-21 Agapito Ortiz Flood barrier
EP3061870A1 (de) * 2015-02-26 2016-08-31 Günter Schweizer System zum schutz von objekten gegen hochwass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98614B2 (ja) 2022-01-18
CN110651091A (zh) 2020-01-03
ES2879832T3 (es) 2021-11-23
EP3596287A1 (en) 2020-01-22
US20200123800A1 (en) 2020-04-23
WO2018166724A1 (en) 2018-09-20
HUE054837T2 (hu) 2021-10-28
PL3596287T3 (pl) 2021-10-25
SG11201908606SA (en) 2019-10-30
AU2018233490A1 (en) 2019-10-17
DK3596287T3 (da) 2021-06-14
EP3596287B1 (en) 2021-04-07
MY194623A (en) 2022-12-07
AU2018233490B2 (en) 2023-07-13
JP2020513079A (ja) 2020-04-30
EP3596287B9 (en) 2021-08-18
US10900248B2 (en)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1091B (zh) 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洪水影响的方法
CA2237523C (en) Flood protection device
US512576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ng hydraulic dams and the like
ES2247851T3 (es) Dique de contencion y metodo de impermeabilizacion.
KR102489960B1 (ko) 연장 가능한 플렉서블 범람 장벽
US7762742B1 (en) Residential flood control unit
US6425213B1 (en) Water impermeable adhering liner device for structure protection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WO2007121278A2 (en) Water-filled flood bags for emergency flood control
EP3423636B1 (en) Portable flood barrie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EP1212491B1 (en) A portable flood barrier
US9708785B1 (en) Portable flood control apparatus
US4861193A (en) Soft seawall
JP2001090039A (ja) 水土嚢
ES2671033T3 (es) Método y sistema para anclar un revestimiento de impermeabilización a los bordes de hormigón de una estructura hidráulica
JP6315952B2 (ja) 浸水防止装置
GB2347709A (en) Emergency dam
AU2012258446A1 (en) A barrier
US7635238B2 (en) Device for preventing dock piling or structure piling uplift
US11535996B2 (en) Flood barriers
JP2000303425A (ja) 遮水壁構造及び遮水壁構築工法
EP1362145B1 (en) Embankment device for delimiting collection of liquid upon for example flood
JP2002235311A (ja) 防水シートを利用した流水止めフェンス
AU2003268859A1 (en) Water conservation
GB2434384A (en) A Building Flood Defence Barri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