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0550A - 数据传输方法、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0550A
CN110650550A CN201910903400.6A CN201910903400A CN110650550A CN 110650550 A CN110650550 A CN 110650550A CN 201910903400 A CN201910903400 A CN 201910903400A CN 110650550 A CN110650550 A CN 110650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u
mac
information
sdu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34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0550B (zh
Inventor
顾祥新
韩立锋
范慧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34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05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0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5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9413 priority patent/WO202105733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0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中继UE接收到发送UE发送的第一MAC PDU时,对所述第一MAC PDU进行解码;其中,所述第一报头信息包括:所述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述中继UE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第一MAC子PDU包括: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一MAC子PDU承载的SDU;所述中继UE确定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及所承载的SDU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中继UE确定各所述S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并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部分或全部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将封装后的第二MAC PDU转发至对应的接收UE。应用上述方案,可以在直接通信单播发送过程中,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V2X(Vehicle to X),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V2X技术,使得车与车、车与行人、车与基站之间能够通信,进而可以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有效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第五代移动通信(5G)新无线(New,Radio)的V2X支持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间直接通信(Sidelink Communication)的单播发送(unicast)。其中,进行直接通信单播发送的一对UE,发送端为发送(TX)UE,接收端为接收(RX)UE。
现有直接通信单播发送的技术方案,存在TX UE与RX UE之间距离的限制。在TX UE与RX UE之间距离较远时,无法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直接通信单播发送过程中,如何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中继UE接收到发送UE发送的第一MAC PDU时,对所述第一MAC PDU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MAC PDU的第一报头信息及至少一个第一MAC子PDU;其中,所述第一报头信息包括:所述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述中继UE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第一MAC子PDU包括: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一MAC子PDU承载的SDU;
所述中继UE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及所承载的SDU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中继UE基于各所述SDU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各所述S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并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部分或全部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
将封装后的第二MAC PDU转发至对应的接收UE。
可选地,所述第一MAC子P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所承载SDU的接收链路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MAC子PDU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同一所述第一MAC PDU内连续两个以上的SDU所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仅所述连续两个以上的SDU中首个SDU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MAC子PDU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MAC PDU中首个开始的一个或数个包含SDU的第一MAC子PDU,为将所述中继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第一MAC子PDU。
可选地,所述中继UE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中继UE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的用于接收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查找逻辑信道映射表,得到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MAC PDU,包括:第二报头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MAC子PDU;
其中,所述第二报头信息包括:所述中继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接收所述第二MACP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MAC子PDU包括: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二MAC子PDU承载的SDU;所述用于发送所承载的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位于所述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MAC子PDU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个: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同一所述第二MAC PDU内连续两个以上的SDU所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仅所述连续两个以上的SDU中首个SDU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MAC子PDU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MAC PDU中首个开始的一个或数个包含SDU的第二MAC子PDU,为将所述第二MAC PDU的接收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所述第二MAC子PDU。
可选地,所述第一MAC PDU中S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不同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MAC P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不同所述第一MAC PDU对应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E,所述UE包括:
解码单元,适于当接收到发送UE发送的第一MAC PDU时,对所述第一MAC PDU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MAC PDU的第一报头信息及至少一个第一MAC子PDU;其中,所述第一报头信息包括:所述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述UE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第一MAC子PDU包括: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一MAC子PDU承载的SDU;
确定单元,适于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及所承载的SDU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封装单元,适于基于各所述SDU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各所述S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并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部分或全部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
发送单元,适于将封装后的第二MAC PDU转发至对应的接收UE。
可选地,所述第一MAC子P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所承载SDU的接收链路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MAC子PDU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同一所述第一MAC PDU内连续两个以上的SDU所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仅所述连续两个以上的SDU中首个SDU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MAC子PDU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MAC PDU中首个开始的一个或数个包含SDU的第一MAC子PDU,为将所述中继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第一MAC子PDU。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的用于接收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查找逻辑信道映射表,得到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MAC PDU,包括:第二报头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MAC子PDU;其中,所述第二报头信息包括:所述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接收所述第二MAC P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第二MAC子PDU包括: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二MAC子PDU承载的SDU;所述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发送链路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位于所述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MAC子PDU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个: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同一所述第二MAC PDU内连续两个以上的SDU所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仅所述连续两个以上的SDU中首个SDU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MAC子PDU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MAC PDU中首个开始的一个或数个包含SDU的第二MAC子PDU,为将所述第二MAC PDU的接收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所述第二MAC子PDU。
可选地,所述第一MAC PDU中S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不同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MAC P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不同所述第一MAC PDU对应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上述方案,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通过中继UE进行数据传输,由此可以在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距离较远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通过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即使得同一接收UE的SDU及对应信息通过同一第二MAC PDU发送至该接收UE,由此可以使得不同目标接收UE的SDU能够复用至同一MAC PDU中,相对于将不同目标接收UE的SDU分别通过不同的MAC PDU发送,中继UE仅需要一套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及逻辑信道标识空间即可,且中继UE仅需要搜索一个目标接收UE地址来接收该数据,故有效降低UE的开销。
进一步,由于第一MAC PDU中S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不同SDU对应的目标UE不同,由此可以实现同一源发送UE与两个以上不同目标接收UE之间的直接通信。
进一步,由于第一MAC P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不同第一MAC PDU对应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不同,由此可以实现两个以上不同源发送UE与同一目标接收UE之间的直接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3GPP协议中,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数据单元(Ptotocol data unit,PDU)报头中设置有发送UE字段及接收UE字段。
其中,发送UE字段指的是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而接收UE字段指的是目标接收UE的标识信息。
也就是说,现有3GPP协议中,UE与UE之间的直接通信,必须由源发送UE直接向目标接收UE发送数据,不支持通过中继UE进行通信中继,故现有的直接通信单播发送过程,存在TX UE与RX UE之间距离的限制。在TX UE与RX UE之间距离较远时,无法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通过中继UE进行数据传输,由此可以在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距离较远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适于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通过中继UE进行数据传输。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源发送UE指的是初始(original)发送数据的UE,目标接收UE指的是最终(ultimate)接收所发送的数据的UE。
具体地,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当中继UE接收到发送UE发送的第一MAC PDU时,对所述第一MAC PDU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MAC PDU的第一报头信息及至少一个第一MAC子PDU。
其中,所述第一报头信息包括:所述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述中继UE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第一MAC子PDU包括: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一MAC子PDU承载的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
在具体实施中,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可能仅通过一个中继UE进行通信中继,也可能同时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继UE进行通信中继。故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发送第一MAC PDU的发送UE可能为源发送UE,也可能为该中继UE与源发送UE之间的另一中继UE。所述接收UE可能为目标接收UE,也可能为所述目标接收UE与该中继UE之间的另一中继UE。
无论所述发送UE为源发送UE还是所述另一中继UE,在发送第一MAC PDU时,第一MAC PDU的报头中,均包含所述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ID)及所述中继UE的身份标识信息,而非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和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若第一MAC PDU报头中的接收UE为不同UE,则无法将需要同一中继UE转发的数据通过同一第一MAC PDU发送至该中继UE,此时,需要分别通过不同的第一MAC PDU将数据发送至该中继UE。
例如,参照图2,TX UE通过RELAY UE发送数据给RX UE,同时TX UE发送数据给RELAY UE。此时,TX UE跟RELAY UE之间需要传输两个第一MAC PDU,包括MAC PDU1及MACPDU2,对应需要UE具有两套混合自动重传及逻辑信道标识空间,即RELAY UE不仅需要接收目标接收UE为自身的数据包,同时,还需要接收目标接收UE是RX UE的数据包。对于RELAYUE,由于增加了一个目标接收UE为RX UE的转发数据,就需要在接收时多搜索一个目标接收地址,这都会为UE带来额外开销。
而本发明中,由于第一MAC PDU报头中的接收UE均为该中继UE,故发送UE可以将需要发送至该中继UE的SDU及相应信息复用至同一第一MAC PDU中,由此可以降低UE的开销。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MAC PDU中可以仅包含一个第一MAC子PDU,也可以包含多个第一MAC子PDU。每个所述第一MAC子PDU中均可以包括: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一MAC子PDU承载的SDU。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可以仅包括:用于接收所承载SDU的接收链路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此时,该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对应的SDU,可以继承前一第一MAC子PDU中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只有一个中继UE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MAC子PDU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可以仅包括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此时,中继UE可以将第一MAC PDU报头信息中的发送UE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作为源发送UE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只有一个中继UE或者有多个中继UE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MAC子PDU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也可以同时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包括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此时,中继UE直接基于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确定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MAC PDU所包含的第一MAC子PDU中,既包括将所述中继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第一MAC子PDU,也包括将所述中继UE作为非目标接收UE的第一MAC子PDU。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指示各SDU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可以设置所述第一MAC PDU中首个开始的一个或数个包含SDU的第一MAC子PDU,为将所述中继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第一MAC子PDU。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节约资源,在同一所述第一MAC PDU内连续两个以上的SDU所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可以仅所述连续两个以上的SDU中首个SDU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后续的SDU集成该首个SDU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即可。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便于接收第一MAC子PDU中承载的SDU,所述第一MAC子PDU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中继UE可以基于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而获知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的长度,从而可以正确解码相应的SDU。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长度可以为R比特,R≥1。所述R比特可以为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的保留比特位(Reserved bit)。。
步骤12,所述中继UE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及所承载的SDU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中继UE接收第一MAC PDU的链路为所述中继UE的接收链路。中继UE向其它UE发送第二MAC PDU的链路为所述中继UE的发送链路。基站可以为各UE配置逻辑信道。源发送UE和目标接收UE的连接上,每个中继UE都有从接收链路到发送链路上的逻辑信道一一映射表,目标接收UE有从接收链路到最终逻辑信道的映射表。一个SDU经源发送UE的源逻辑信道发出,逻辑信道经过各中继UE及目标接收UE的映射,最终的逻辑信道为所述源逻辑信道。各逻辑信道的映射表在建立连接时即可生成。
对于某一UE0,作为发送UE时,与接收UE1之间建立了一条逻辑信道L1,随后可能作为接收UE而与另一发送UE2建立一条逻辑信道L2。逻辑信道L1与逻辑信道L2所在的空间不同,UE0在转发时需要进行逻辑信道映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发送UE建立到接收UE的通信链路时,基站可以为中继UE配置逻辑信道映射表。所述中继UE可以基于所述接收链路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查找预设的逻辑信道映射表,得到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发送链路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可以仅由所述逻辑信道的序号信息进行确定,即通过逻辑信道的序号即可确定对应的逻辑信道及对端UE。其中,所述对端UE可能为发送UE,也可能为接收UE。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也可以由逻辑信道的序号信息及对端UE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中,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的中继UE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可以在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同时指示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节约资源,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的中继UE数量仅有一个时,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可以仅包括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时,此时,第一MAC PDU报头信息中的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即为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
步骤13,所述中继UE基于各所述SDU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各所述S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并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部分或全部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MAC PDU中各第一MAC子PDU所承载的SDU,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每一个中继UE建立连接时,都会记录下一跳的UE的身份标识信息。中继UE可以依据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找到下一跳的UE的身份标识信息。
为了降低接收UE的开销,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中继UE可以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
在具体实施中,中继UE可能将全部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也可能仅将部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在将部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时,可以按照用于发送SDU的逻辑信号优先级顺序,对全部待发送的SDU进行排序,进而根据第二MAC PDU所占资源的大小,选取优先级高的相应数量的SDU及相应信息进行封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MAC PDU中可以包括第二报头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MAC子PDU。其中,所述第二报头信息可以包括:所述中继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接收所述第二MAC P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第二MAC子PDU可以包括: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二MAC子PDU承载的SDU;所述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发送链路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位于所述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只有一个中继UE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MAC子PDU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可以仅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此时,接收UE可以将第二MAC PDU报头信息中的接收UE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作为目标接收UE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只有一个中继UE或者有多个中继UE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MAC子PDU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可以既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又包括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此时,接收UE直接基于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确定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包括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第二MAC PDU内连续两个以上的SDU所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可以仅所述连续两个以上的SDU中首个SDU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后续的SDU可以继承该首个SDU对应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MAC子PDU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接收UE可以基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认所述第二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而可以准确地确定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的长度,从而可以正确接收SDU。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长度可以为R比特,R≥1。所述R比特可以为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的保留比特位(Reserved bit)。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指示各SDU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第二MAC PDU中首个开始的一个或数个包含SDU的第二MAC子PDU,为将所述第二MAC PDU的接收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所述第二MAC子PDU。
发送UE的目标接收UE也可能为该中继UE本身,故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之前,可以判断自身是否为中继UE,并在判定自身为中继UE后,所述中继UE将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SDU及相应信道,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中继UE可以通过查找预设的转发表,判断自身是否为中继UE;所述转发表中包含所述中继UE与其它UE之间的路由信息。其中,所述转发表中可以包含所述中继UE与所述目标接收UE之间的路由信息。
步骤14,将封装后的第二MAC PDU转发至对应的接收UE。
在具体实施中,每个封装后的第二MAC PDU对应唯一接收UE,由此使得接收UE可以较低的开销接收第二MAC PDU。其中,所述接收UE可能为目标接收UE,也可能为另一中继UE。若所述接收UE为中继UE,则可以按照上述步骤11至14,得到封装后的第二MAC PDU并进行转发,直至接收UE为目标接收UE。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的实施本发明,现结合图3至图6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
参照图3,为源发送UE(TX UE)通过一中继UE(RELAY UE)向多个目标接收UE(RXUE0和RX UE1)发送数据的示意图。
其中,TX UE与RX UE0通过RELAY UE通信,基站为RELAY UE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1,为RX UE0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3。TX UE与RX UE1之间通过RELAY UE通信,基站为RELAY UE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2,为RX UE1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4。
如逻辑信道映射表Map1及Map3所示,TX UE跟RELAY UE之间的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LCH)为LCH1和LCH2,其中LCH1的优先级高于LCH2。RELAY UE与RX UE0之间的逻辑信道为LCH 2和LCH3,LCH 2的LCH优先级高于LCH3。如逻辑信道映射表Map2及Map4所示,RELAY UE与RX UE1之间的逻辑信道为有LCH 2。
具体数据传输过程如下:
TX UE将发往RX UE0的SDU1和SDU2以及发往RX UE1的SDU3复用入MAC PDU1。其中,MAC PDU1的第一报头信息中包括发送UE(即TX 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中继UE(即RL UE)的身份标识信息。SDU1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源发送UE(即TX 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即RX UE0)的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1(即LCH1)的身份标识信息。SDU2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没有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只有逻辑信道2(即LCH2)的身份标识信息。SDU3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包括源发送UE(即TX 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即RX UE0)的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2的身份标识信息。
RELAY UE按照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先接收侧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Information,SCI),再基于所述SCI接收MAC PDU1。
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中,MAC PDU1的第一报头信息中,可能仅包含部分接收UE及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比如,可能仅包含接收UE及发送UE MAC层的身份标识信息,而接收UE及发送UE物理层的身份标识信息包含于SCI中。RELAY UE在接收到SCI后,可以获取SCI中所包含的物理层的身份标识信息,同时基于MAC PDU1中所包含的MAC层的身份标识信息,来确定发送UE及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解码获得:SDU1和SDU2及对应的源发送UE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标识信息;SDU3及对应的源发送UE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RELAY UE将需要发送至RX UE0的SDU1和SDU2复用入MAC PDU2。其中,MAC PDU2的第二报头信息中发送UE为RL UE,接收UE为RX UE0。SDU1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源发送UE为TX UE,目标接收UE为RX UE0,逻辑信道为LCH2。SDU2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无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标识信息,仅指示逻辑信道为LCH3。
RELAY UE将需要发送至RX UE1的SDU3装入MAC PDU3。其中,MAC PDU3第二报头信息中发送UE为RL UE,接收UE为RX UE1。SDU3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源发送UE为TX UE,目标接收UE为RX UE1,逻辑信道为LCH2。
RX UE0收到MAC PDU2。解码获得:SDU1、SDU2,及SDU1和SDU2分别对应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的身份标识信息。RX UE0依据逻辑信道映射表Map3,得到SDU1对应的逻辑信道为LCH1,并将SDU1送往源发送UE为TX UE且逻辑信道为LCH1的无线链路层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entity)。
RX UE1收到MAC PDU3。解码获得:SDU3及对应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的身份标识信息。RX UE1依据逻辑信道映射表Map4,得到SDU3对应的逻辑信道为LCH2,并将SDU3送往源发送UE为TX UE且逻辑信道为LCH2的RLCentity。
在具体实施中,如图4所示,当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只有一个中继UE时,在MAC PDU1中,SDU1及SDU3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可以仅包括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的身份标识信息。此时,MAC PDU1第一报头信息中的发送UE即为SDU1及SDU3的源发送UE。在MAC PDU2中,SDUI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可以仅包括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此时,MAC PDU2第二报头信息中的接收UE即为目标接收UE。同理,在MAC PDU3中,SDU3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可以仅包括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此时,MAC PDU3第二报头信息中的接收UE即为目标接收UE。
参照图5,为多个源发送UE(TX UE0及TX UE1)通过一中继UE(RELAY UE)向同一目标接收UE(RX UE)发送数据的示意图。
其中,TX UE0与RX UE通过RELAY UE通信,基站为RELAY UE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1,为RX UE0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3。TX UE1与RX UE之间通过RELAY UE通信,基站为RELAY UE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2,为RX UE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4。
具体数据传输过程如下:
TX UE0将发往RX UE的SDU1和SDU2复用入MAC PDU1。其中,MAC PDU1的第一报头信息中包括发送UE(即TX UE0)的身份标识信息及中继UE(即RL UE)的身份标识信息。SDU1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源发送UE(即TX UE0)的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即RX 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2(即LCH2)的身份标识信息。SDU2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即TX UE0)、目标接收UE(即RX UE)的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逻辑信道3(即LCH3)的身份标识信息。
TX UE1将发往RX UE的SDU3装入MAC PDU2。其中,MAC PDU2的第一报头信息中包括发送UE(即TX UE1)的身份标识信息及中继UE(即RL UE)的身份标识信息。SDU3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包括源发送UE(即TX UE1)的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即RX 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2的身份标识信息。
RELAY UE按照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先接收SCI,再基于所述SCI接收MAC PDU1及MAC PDU2,解码获得:SDU1、SDU2及SDU3,以及对应的源发送UE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RELAY UE将需要发送至RX UE的SDU1、SDU2和SDU3复用入MAC PDU3。其中,MACPDU3的第二报头信息中发送UE为RL UE,目标接收UE为RX UE。SDU1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源发送UE为TX UE0,目标接收UE为RX UE,逻辑信道为LCH1。SDU2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为TX UE0,目标接收UE为RX UE,逻辑信道为LCH 2。SDU3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源发送UE为TX UE1,目标接收UE为RX UE1,逻辑信道为LCH2
RX UE收到MAC PDU3。解码获得:SDU1、SDU2及SDU3,及相应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的身份标识信息。RX UE依据逻辑信道映射表Map3,得到SDU1对应的逻辑信道为LCH2,并将SDU1送往源发送UE为TX UE0且逻辑信道为LCH2的RLC entity。SDU2对应的逻辑信道为LCH3,RX UE将SDU2往源发送UE为TX UE0且逻辑信道为LCH3的RLC entity。SDU3对应的逻辑信道为LCH2,RX UE将SDU3送往源发送UE为TXUE且逻辑信道为LCH2的RLC entity。
在具体实施中,RELAY UE接收到的SDU中,可能包括目标接收UE为自身的SDU,此时,RELAY UE可以查找包含路由信息的转发表中,是否存在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若存在,则表明该SDU并非发送UE发给该RELAY UE的SDU,否则表明该SDU为发送UE发给该RELAY UE的SDU。
参照图6,源发送UE(TX UE)通过多个中继UE(RELAY UE0及RELAY UE1)向多个目标接收UE(RX UE0和RX UE1)发送数据的示意图。
TX UE与RX UE0通过RELAY UE0及RELAY UE1进行通信,基站为RELAY UE0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1,为RELAY UE1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3,为RX UE0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5。TX UE与RX UE1之间通过RELAY UE0通信,基站为RELAY UE0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2,为RX UE1配置的逻辑信道映射表为Map4。
TX UE将发往RX UE0的SDU1和SDU2以及发往RX UE1的SDU3复用入MAC PDU1中。其中,MAC PDU1的第一报头信息中包括发送UE(即TX 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中继UE(即RL UE)的身份标识信息。SDU1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源发送UE(即TX 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即RX UE0)的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1(即LCH1)的身份标识信息。SDU2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没有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只有逻辑信道2(即LCH2)的身份标识信息。SDU3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包括源发送UE(即TX 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即RX UE1)的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2的身份标识信息。
RELAY UE0按照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先接收SCI,再基于所述SCI接收MAC PDU1,解码获得:SDU1、SDU2及SDU3,以及对应的源发送UE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RELAY UE0将需要发送至RX UE0的SDU1和SDU2复用入MAC PDU2中。其中,MAC PDU2的第二报头信息中发送UE为RL UE0,接收UE为RX UE0。SDU1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源发送UE为TX UE,目标接收UE为RX UE0,逻辑信道为LCH2。SDU2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无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标识信息,仅指示逻辑信道为LCH3。
RELAY UE0将需要发送至RX UE1的SDU3装入MAC PDU3。其中,SDU3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源发送UE为TX UE,目标接收UE为RX UE1,逻辑信道为LCH2。
RELAY UE1按照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先接收SCI,再基于所述SCI接收MAC PDU2,解码获得:SDU1和SDU2,及对应的源发送UE身份标识信息、目标接收UE身份标识信息,及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RELAY UE1将需要发送至RX UE0的SDU1和SDU2复用入MAC PDU4中。其中,MAC PDU4的第一报头信息中,发送UE为RELAY UE1,接收UE为RX UE0。SDU1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源发送UE为TX UE,目标接收UE为RX UE0,逻辑信道为LCH3。SDU2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逻辑信道为LCH4。
RX UE0收到MAC PDU3,解码获得:SDU1和SDU2,及对应的源发送UE及逻辑信道标识信息。RX UE0依据逻辑信道映射表Map5,得到SDU1对应为逻辑信道为LCH1,进而将SDU1送往源发送UE为TX UE及逻辑信道为LCH1的RLC entity。SDU2对应的逻辑信道LCH为2,将SDU2送往源发送UE为TX UE及逻辑信道为LCH2的RLC entity。
RX UE1收到MAC PDU3,解码获得:SDU3及对应original TX UE ID和LogicalChannel ID
依据Logical Channel ID映射表,SDU3对应为源发送UE及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并将SDU3送往源发送UE为TX UE及逻辑信道为LCH2所对应的RLC entity。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源发送UE与目标接收UE之间通过中继UE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采用本发明的方案,所需UE开销较少。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对上述方法对应的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E 70,所述UE70可以包括:解码单元71,确定单元72,封装单元73及发送单元74。其中:
所述解码单元71,适于适于当接收到发送UE发送的第一MAC PDU时,对所述第一MAC PDU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MAC PDU的第一报头信息及至少一个第一MAC子PDU;其中,所述第一报头信息包括:所述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述UE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第一MAC子PDU包括: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一MAC子PDU承载的SDU;
所述确定单元72,适于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确定用于接收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及所承载的SDU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封装单元73,适于基于各所述SDU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各所述S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并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部分或全部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
所述发送单元74,适于将封装后的第二MAC PDU转发至对应的接收UE。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AC子P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所承载SDU的接收链路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MAC子PDU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第一MAC PDU内连续两个以上的SDU所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仅所述连续两个以上的SDU中首个SDU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AC子PDU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AC PDU中首个开始的一个或数个包含SDU的第一MAC子PDU,为将所述中继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第一MAC子PDU。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72,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的用于接收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查找逻辑信道映射表,得到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MAC PDU,包括:第二报头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MAC子PDU;
其中,所述第二报头信息包括:所述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接收所述第二MAC P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MAC子PDU包括: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二MAC子PDU承载的SDU;所述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发送链路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位于所述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MAC子PDU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个: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第二MAC PDU内连续两个以上的SDU所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仅所述连续两个以上的SDU中首个SDU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MAC子PDU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MAC PDU中首个开始的一个或数个包含SDU的第二MAC子PDU,为将所述第二MAC PDU的接收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所述第二MAC子PDU。
所述UE 60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75,适于在所述封装单元73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之前,判断自身是否为中继UE;
所述封装单元73,适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自身为中继UE后,再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SDU及相应信道,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75,适于通过查找预设的转发表,判断自身是否为中继UE;所述转发表中包含所述UE与所述目标接收UE之间的路由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AC PDU中S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不同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AC P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不同所述第一MAC PDU对应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E,所述用户终端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3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中继UE接收到发送UE发送的第一MAC PDU时,对所述第一MAC PDU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MAC PDU的第一报头信息及至少一个第一MAC子PDU;其中,所述第一报头信息包括:所述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述中继UE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第一MAC子PDU包括: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一MAC子PDU承载的SDU;
所述中继UE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及所承载的SDU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中继UE基于各所述SDU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各所述S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并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部分或全部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
将封装后的第二MAC PDU转发至对应的接收U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子P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所承载SDU的接收链路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MAC子PDU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一MAC PDU内连续两个以上的SDU所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仅所述连续两个以上的SDU中首个SDU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子PDU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 PDU中首个开始的一个或数个包含SDU的第一MAC子PDU,为将所述中继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第一MAC子PDU。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UE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中继UE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的用于接收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查找逻辑信道映射表,得到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AC PDU,包括:第二报头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MAC子PDU;
其中,所述第二报头信息包括:所述中继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接收所述第二MAC P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MAC子PDU包括: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二MAC子PDU承载的SDU;所述用于发送所承载的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位于所述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MAC子PDU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个: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二MAC PDU内连续两个以上的SDU所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仅所述连续两个以上的SDU中首个SDU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AC子PDU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AC PDU中首个开始的一个或数个包含SDU的第二MAC子PDU,为将所述第二MAC PDU的接收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所述第二MAC子PDU。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 PDU中S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不同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 P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不同所述第一MAC PDU对应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不同。
16.一种UE,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码单元,适于当接收到发送UE发送的第一MAC PDU时,对所述第一MAC PDU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MAC PDU的第一报头信息及至少一个第一MAC子PDU;其中,所述第一报头信息包括:所述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述UE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第一MAC子PDU包括: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一MAC子PDU承载的SDU;
确定单元,适于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及所承载的SDU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封装单元,适于基于各所述SDU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各所述S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并将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的部分或全部SDU及相应信息,封装至同一第二MAC PDU中;
发送单元,适于将封装后的第二MAC PDU转发至对应的接收UE。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子P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所承载SDU的接收链路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MAC子PDU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一MAC PDU内连续两个以上的SDU所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仅所述连续两个以上的SDU中首个SDU对应的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子PDU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述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 PDU中首个开始的一个或数个包含SDU的第一MAC子PDU,为将所述中继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第一MAC子PDU。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基于所述第一MAC子PDU报头信息中的用于接收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查找逻辑信道映射表,得到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AC PDU,包括:第二报头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MAC子PDU;
其中,所述第二报头信息包括:所述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接收所述第二MAC PDU的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MAC子PDU包括: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及所述第二MAC子PDU承载的SDU;所述用于发送所承载SDU的发送链路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位于所述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MAC子PDU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个: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二MAC PDU内连续两个以上的SDU所对应的源发送UE及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仅所述连续两个以上的SDU中首个SDU对应的第二MAC子PDU报头信息中,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AC子PDU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MAC子PDU中是否包括发送所承载的SDU所属第一MAC PDU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所承载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的身份标识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AC PDU中首个开始的一个或数个包含SDU的第二MAC子PDU,为将所述第二MAC PDU的接收UE作为目标接收UE的所述第二MAC子PDU。
2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 PDU中S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不同SDU对应的目标接收UE不同。
3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AC PDU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不同所述第一MAC PDU对应的源发送UE的身份标识信息不同。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32.一种UE,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03400.6A 2019-09-24 2019-09-24 数据传输方法、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650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3400.6A CN110650550B (zh) 2019-09-24 2019-09-24 数据传输方法、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0/109413 WO2021057330A1 (zh) 2019-09-24 2020-08-17 用户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3400.6A CN110650550B (zh) 2019-09-24 2019-09-24 数据传输方法、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0550A true CN110650550A (zh) 2020-01-03
CN110650550B CN110650550B (zh) 2021-05-07

Family

ID=69011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3400.6A Active CN110650550B (zh) 2019-09-24 2019-09-24 数据传输方法、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0550B (zh)
WO (1) WO2021057330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57330A1 (zh) * 2019-09-24 2021-04-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14328A (zh) * 2021-03-19 2021-07-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中继方法、信号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114329A (zh) * 2021-03-19 2021-07-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中继方法、信号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114324A (zh) * 2021-03-19 2021-07-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中继方法、信号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1159907A1 (zh) * 2020-02-13 2021-08-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21227891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3709692A (zh) * 2020-05-21 2021-11-2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25115A (zh) * 2020-06-19 2021-12-2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253437A1 (en) * 2020-06-19 2021-12-2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3853030A (zh) * 2020-06-28 2021-12-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3938260A (zh) * 2020-07-14 2022-01-1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副链路中继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12274A1 (zh) * 2020-07-14 2022-01-2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副链路中继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65960A (zh) * 2020-07-20 2022-01-2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副链路中继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79916A (zh) * 2020-08-10 2022-02-2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22056658A1 (en) * 2020-09-15 2022-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to-device sidelink voice data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WO2022082612A1 (en) * 2020-10-22 2022-04-28 Apple Inc. Layer 2 ue to ue data forwarding
CN113965960B (zh) * 2020-07-20 2024-05-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副链路中继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6226A (zh) * 2014-03-20 2015-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直通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EP3125643A1 (en) * 2015-07-31 2017-02-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cheduling mechanism for prose relays serving remote u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21807A1 (en) * 2006-11-13 2008-05-14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forwarding MAC protocol data units in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 end point and relay station
US10505621B2 (en) * 2014-10-07 2019-12-10 Nec Corporation Relay radio terminal, core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5657865B (zh) * 2015-04-30 2019-10-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转传输方法、系统和具备中继功能的ue
CN107295459B (zh) * 2016-03-30 2019-12-0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于d2d通信的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基站及其方法
CN110650550B (zh) * 2019-09-24 2021-05-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6226A (zh) * 2014-03-20 2015-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直通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EP3125643A1 (en) * 2015-07-31 2017-02-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cheduling mechanism for prose relays serving remote ue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Report of the mail discussion of [94#31][LTE V2V] Layer 2 open",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95》 *
KYOCERA: "Multiple SCIs for UE-to-Network Relay",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1》 *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Discussion on resource allocation conflict for sidelink one-to-one",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4》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57330A1 (zh) * 2019-09-24 2021-04-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59907A1 (zh) * 2020-02-13 2021-08-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21227891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3709692A (zh) * 2020-05-21 2021-11-2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253437A1 (en) * 2020-06-19 2021-12-2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3825115A (zh) * 2020-06-19 2021-12-2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53030A (zh) * 2020-06-28 2021-12-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3938260A (zh) * 2020-07-14 2022-01-1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副链路中继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12274A1 (zh) * 2020-07-14 2022-01-2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副链路中继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65960B (zh) * 2020-07-20 2024-05-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副链路中继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65960A (zh) * 2020-07-20 2022-01-2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副链路中继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79916A (zh) * 2020-08-10 2022-02-2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4079916B (zh) * 2020-08-10 2024-04-1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22056658A1 (en) * 2020-09-15 2022-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to-device sidelink voice data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WO2022082612A1 (en) * 2020-10-22 2022-04-28 Apple Inc. Layer 2 ue to ue data forwarding
CN113114324A (zh) * 2021-03-19 2021-07-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中继方法、信号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114328A (zh) * 2021-03-19 2021-07-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中继方法、信号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114329A (zh) * 2021-03-19 2021-07-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中继方法、信号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0550B (zh) 2021-05-07
WO2021057330A1 (zh)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0550B (zh) 数据传输方法、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252752B2 (en)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06565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MAC protocol data uni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854174B1 (en) Device discovery using sidelink discovery messages
CN107079237B (zh) 用于在移动内容传递网络中有选择地存储和删除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33720A1 (zh)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790357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equence of data units between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network
WO2018177109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9338690B2 (en) RLC segment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8027591A1 (zh) V2x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02637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405830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6197396A1 (zh) 一种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资源分配方法
CN110312226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KR101566555B1 (ko) Mac헤더를 구성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21168632A1 (zh) 中继方法、路由表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408344A1 (en) Relay method, routing table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392137B (zh)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8617000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113908B (zh) 一种数据发送、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525044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KR102552951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및 컴퓨터-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WO2020223971A1 (zh) Mac pdu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