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6971A - 光学构件及包括该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构件及包括该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6971A
CN110646971A CN201910559506.9A CN201910559506A CN110646971A CN 110646971 A CN110646971 A CN 110646971A CN 201910559506 A CN201910559506 A CN 201910559506A CN 110646971 A CN110646971 A CN 110646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ayer
light guide
optical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95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度勋
南智恩
朴英民
徐揄珍
李炫美
郑铉善
辛宅善
黃星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46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69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26Wavelength selective element, sheet or layer, e.g. filter or gra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31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学构件及包括该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该光学构件包括导光板、波长转换层和反射带。波长转换层被布置在导光板的上表面上。反射带包括覆盖导光板和波长转换层的第一侧表面的第一侧部分。反射带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被配置为反射第一波段的光以及与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第二表面被配置为吸收第一波段的光。

Description

光学构件及包括该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6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73476号的优先权及其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充分地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示例性实施例总体涉及显示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光学构件及包括该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通常从背光组件接收光并显示图像。一些背光组件包括光源和导光板。导光板从光源接收光并将光导向显示面板。在一些产品中,光源提供白光,并且白光可以被显示面板的滤色器过滤以实现颜色。
人们的兴趣已经转向波长转换膜的应用以改善液晶显示器的图像质量,诸如色彩再现性。通常,蓝光源可以用作光源,并且波长转换膜可以被布置在导光板上以将蓝光转换成白光。当从蓝光源发射的光通过导光板的侧表面泄漏时,其可作为漏光被用户(或观察者)识别到。另外,波长转换膜可以包括波长转换颗粒。波长转换颗粒通常易受湿气影响并易被氧化,并且因此应当被保护。
在该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对本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且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入射光的泄漏并防止波长转换层的氧化的光学构件。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能够防止入射光的泄漏并防止波长转换层的氧化的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
附加方面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阐述并且将部分地从本公开中明白,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构思的实践来领会。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光学构件包括导光板、波长转换层和反射带。波长转换层被布置在导光板的上表面上。反射带包括覆盖导光板和波长转换层的第一侧表面的第一侧部分。反射带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被配置为反射第一波段的光以及与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第二表面被配置为吸收第一波段的光。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光学构件包括导光板、波长转换层和反射带。波长转换层被布置在导光板的上表面上。反射带包括多个侧部分,多个侧部分覆盖导光板和波长转换层中的每一个的多个侧表面中的至少两个侧表面。反射带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被配置为反射第一波段的光以及与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第二表面被配置为吸收第一波段的光。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设备包括光学构件、光源和显示面板。光学构件包括导光板、波长转换层和反射带。波长转换层被布置在导光板的上表面上。反射带包括覆盖导光板和波长转换层的第一侧表面的第一侧部分。光源被布置在导光板的至少一侧。显示面板被布置在光学构件上方。反射带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被配置为反射第一波段的光以及与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第二表面被配置为吸收第一波段的光。
前述概括描述和下面的具体描述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来提供本发明构思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含在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构思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和光源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1的剖面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3和图4是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低折射层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切割成九个相等部分的母光学构件的透视图。
图6至图8是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切割后的层压结构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反射带的平面图。
图10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9的剖面线X-X'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反射带的平面图。
图1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2中的反射带的平面图。
图1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的透视图。
图1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和图14中的光学构件的平面图。
图16和图17是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反射带的平面图。
图18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的剖视图。
图19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8中的反射带的平面图。
图20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的剖视图。
图2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0中的反射带的平面图。
图2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的剖视图。
图2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2中的反射带的平面图。
图2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2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反射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具有一个或多个等效布置的情况下来实践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在其他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免不必要地混淆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但不必是排他性的。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形状、配置和特性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加以使用或实现。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外规定,否则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图示的特征、部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方面等(在下文中单独地或共同地称为“元件”)可以以其他方式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交叉影线和/或阴影的使用通常被提供用以使相邻元件之间的边界清晰。因此,除非有规定,否则无论是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还是不存在均不传达或者指示对特定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元件之间的共性和/或元件的任何其他特征、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需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目的,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这样,相应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不必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现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特定的处理顺序。例如,两个连续描述的处理可以被大致上同时地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来执行。此外,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当一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然而,当一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术语和/或短语应该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在……上”对“直接在……上”等。此外,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电气和/或流体连接。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和“从由X、Y和Z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个”可以被解释为仅X、仅Y、仅Z、或X、Y、和Z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任意组合,诸如,例如,XYZ、XYY、YZ和ZZ。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所有的组合。
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个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被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以下所讨论的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下面”、“下方”、“之下”、“下”、“上方”、“上”、“之上”、“高于”、“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空间相对术语,并且由此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除了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旨在涵盖装置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随后将会被定向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面”可以涵盖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装置可以被另外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在其他方向上),并且因此,本文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会被相应地解释。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是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旨在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该(所述)”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此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表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还应注意的是,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大致上”、“约”和其他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的术语而不作为程度的术语,并且因此被用于包含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公认的在测量的、计算的和/或提供的值中的固有偏差。
在本文中参考剖视图、轴测图、透视图、平面图和/或分解图示来描述各个示例性实施例,该剖视图、轴测图、透视图、平面图和/或分解图示是理想化示例性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性图示。这样,可预期到例如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而导致的图示形状的变化。因此,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具体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包括例如由于制造而导致的形状上的偏差。为此,在附图中图示的区域实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反映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因此不旨在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作为其一部分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诸如那些在常用词典中所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义来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地如此定义。
如本领域通常的那样,以功能块、单元和/或模块的形式在附图中描述和示出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这些块、单元和/或模块在物理上由诸如逻辑电路、分立部件、微处理器、硬连线电路、存储元件、布线连接等电子(或光学)电路来实现,其可以使用基于半导体的制造技术或其他制造技术来形成。在块、单元和/或模块由微处理器或其他类似的硬件来实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软件(例如,微代码)对它们进行编程和控制以执行本文所讨论的各种功能,并且可以可选地由固件和/或软件来对它们进行驱动。还可以设想,每个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由专用硬件来实现,或者可以作为用以执行一些功能的专用硬件与用以执行其他功能的处理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经编程的微处理器及相关电路)这两者的组合。而且,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每个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被物理地划分成两个或更多个相互作用且离散的块、单元和/或模块。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被物理地组合成更复杂的块、单元和/或模块。
下文将参考附图具体说明各个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100和光源400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1的剖面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考图1和图2,光学构件100包括导光板10、布置在导光板10上的低折射层20、布置在低折射层20上的波长转换层30、布置在波长转换层30上的钝化层40以及反射带50。导光板10、低折射层20、波长转换层30和钝化层40可以组合为一体,以形成层压结构11。反射带50可以覆盖层压结构11的一个侧表面。在此情形下,层压结构11的上表面可以是钝化层40的上表面40a,并且层压结构11的下表面可以是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
导光板10用于引导光的路径。导光板10通常可以形如多边形柱。导光板10的平面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矩形形状。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导光板10可以形如具有矩形平面形状的六角柱,并且可以包括上表面10a、下表面10b和四个侧表面10s(10s1、10s2、10s3和10s4)。在本书面说明书和附图中,在需要将四个侧表面彼此区分开的情况下,四个侧表面将由“10s1”、“10s2”、“10s3”和“10s4”指示。然而,当侧表面被简单地提及时,它将由“10s”指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和下表面10b中的每个可以位于一个平面中,并且上表面10a所在的平面与下表面10b所在的平面可以基本平行,使得导光板10的总体厚度是均匀的。然而,上表面10a或下表面10b可以由多个平面组成,或者上表面10a所在的平面与下表面10b所在的平面可以彼此相交。例如,类似楔形导光板的导光板10可以从一侧表面(例如,光入射表面,诸如侧表面10s1)朝向面对上述侧表面(例如,侧表面10s1)的另一侧表面(例如,对置表面,诸如侧表面10s3)变薄。可替代地,下表面10b可以从一侧表面(例如,光入射表面,例如,侧表面10s1)朝向面对上述侧表面(例如,侧表面10s1)的另一侧表面(例如,对置表面,诸如侧表面10s3)向上倾斜直到特定点,使得导光板10变薄,并且然后上表面10a和下表面10b可以是平坦的。
上表面10a和/或下表面10b所在的平面可以与每个侧表面10s所在的平面成大约90度的角。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导光板10可以进一步包括在上表面10a与侧表面10s之间和/或在下表面10b与侧表面10s之间的倾斜表面。稍后将结合图12描述该倾斜表面,并且下面将描述上表面10a和侧表面10s以90度的角直接相交而没有倾斜表面的情况。
在光学构件100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源400可以被布置成与导光板10的至少一个侧表面10s相邻。如在至少图1和图2中所见的,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20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410被布置成与导光板10的一个长边处的侧表面10s1相邻。然而,示例性实施例并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LED光源410可以被布置成与两个长边处的侧表面10s1和10s3相邻,或者可以被布置成与一个短边处的侧表面10s2或10s4相邻或者与两个短边处的侧表面10s2和10s4相邻。如在图1中所见的,导光板10的、光源400邻近布置的一个长边处的侧表面10s1可以是光源400的光直接入射在其上的光入射表面(为了便于描述,在附图中由“10s1”指示),并且另一长边处的、面对侧表面10s1的侧表面10s3可以是对置表面(为了便于描述,在附图中由“10s3”指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LED光源410可以发射蓝光。也就是说,从LED光源410发射的光可以是具有蓝色波段的光。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从LED光源410发射的蓝光的波段可以是400nm至500nm。从LED光源410发射的蓝光可以通过光入射表面10s1进入导光板10。
导光板10可以包括无机材料。例如,导光板10可以由玻璃制成。
低折射层20被布置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低折射层20可以直接形成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以接触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低折射层20置于导光板10与波长转换层30之间,以有助于导光板10的全反射。
例如,为了使导光板10有效地将光从光入射表面10s1导向对置表面10s3,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和下表面10b上应该发生有效的内部全反射。在导光板10中可发生内部全反射的条件之一是导光板10的折射率大于与导光板10形成光学界面的介质的折射率。随着与导光板10形成光学界面的介质的折射率越低,全反射临界角越小,导致更多的内部全反射。
例如,在导光板10由具有大约1.5的折射率的玻璃制成的情况下,由于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暴露于具有大约1的折射率的空气层中并与空气层形成光学界面,因此在下表面10b上可以发生充分的全反射。
另一方面,由于其他光学功能层一体地层压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因此与下表面10b相比,更难以在上表面10a上实现充分的全反射。例如,如果具有1.5或更大的折射率的材料层层压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则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不能发生全反射。另外,如果具有稍微小于导光板10的折射率的折射率(例如大约1.49)的材料层层压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则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可发生内部全反射,但是由于太大的临界角而不能发生充分的全反射。层压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的波长转换层30通常具有大约1.5的折射率。如果该波长转换层30直接层压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则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难以具有充分的全反射。
置于导光板10与波长转换层30之间以与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形成界面的低折射层20具有比导光板10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使得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可发生全反射。另外,低折射层20具有比波长转换层30(其为布置在低折射层20上的材料层)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使得可比波长转换层30被直接布置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时发生更多的全反射。
导光板10的折射率与低折射层20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可以是0.2或更大。当低折射层20的折射率比导光板10的折射率小0.2或更大时,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可发生充分的全反射。导光板10的折射率与低折射层20的折射率之间的差没有上限。然而,考虑到导光板10的典型材料和低折射层20的典型折射率,导光板10的折射率与低折射层20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可以是1或更小。
低折射层20的折射率可以在1.2至1.4的范围内。通常,随着固体介质的折射率越接近1,制造成本呈指数增加。当低折射层20的折射率为1.2或更大时,可以防止制造成本过度增加。另外,具有1.4或更小的折射率的低折射层20有利于充分降低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的全反射临界角。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应用具有大约1.25的折射率的低折射层20。
为了具有上述低折射率,低折射层20可以包括孔隙。孔隙可以由真空制成(或处于真空状态),或者可以填充空气层、气体等。孔隙的空间可以由颗粒或基体限定。图3和图4将被参考用于更具体的描述。
图3和图4是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低折射层的剖视图。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低折射层20可以包括多个颗粒PT、围绕颗粒PT并形成为单体的基体MX以及多个孔隙VD,如图3所示。颗粒PT可以是调节低折射层20的折射率和机械强度的填料。
颗粒PT可以分散在低折射层20的基体MX内,并且孔隙VD可以形成在基体MX的打开部分中。例如,在颗粒PT和基体MX在溶剂中混合后,如果混合物被干燥和/或固化,则溶剂可蒸发。此时,孔隙VD可以形成在基体MX的各部分之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低折射层20可以包括基体MX和孔隙VD,而没有颗粒,如图4所示。例如,低折射层20可以包括像泡沫树脂的形成为单体的基体MX以及布置在基体MX中的多个孔隙VD。
如图3和图4所示,当低折射层20包括孔隙VD时,低折射层20的总折射率可以具有颗粒PT/基体MX的折射率与孔隙VD的折射率之间的值。当孔隙VD被填充有具有1的折射率的真空或具有大约1的折射率的空气层或气体时,即使具有1.4或更高的折射率的材料被用作颗粒PT/基体MX,低折射层20的总(或有效)折射率也可以具有1.4或更小的值,例如,大约1.25。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颗粒PT可以由诸如SiO2、Fe2O3或MgF2的无机材料制成,并且基体MX可以由诸如聚硅氧烷的有机材料制成。然而,可以使用其他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
再次参考图1和图2,低折射层20可以具有0.4μm至2μm(例如0.4μm至1μm,例如1μm至2μm,例如0.7μm至1.1μm,诸如0.6μm至1.5μm)的厚度。当低折射层20的厚度为0.4μm或更大(其为可见光波长范围)时,低折射层20可以与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形成有效的光学界面。因此,根据斯涅尔定律的全反射可以很好地发生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太厚的低折射层20可能不利于光学构件100的变薄,增加材料成本,并且破坏光学构件100的亮度。因此,低折射层20可以形成为2μm或更小的厚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低折射层20可覆盖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的大部分,但是可暴露导光板10的边缘的部分。换句话说,导光板10的侧表面10s可以从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突出。上表面10a的被低折射层20暴露的一部分可以提供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可被钝化层40稳固地覆盖的空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低折射层20可以覆盖导光板10的整个上表面10a。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可以分别与导光板10的侧表面10s对齐。这些实施例之间的差异可由导光板10的制造工艺造成。这将稍后参考图5至图8更具体地描述。
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方法(诸如涂布)形成低折射层20。例如,可以通过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涂布用于形成低折射层20的组合物并干燥和固化该组合物,来形成低折射层20。涂布用于形成低折射层20的组合物的方法的示例包括狭缝涂布、旋涂、辊涂、喷涂和喷墨印刷。然而,涂布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可以应用各种其他方法,例如,层压、沉积等方法。
尽管未示出,但阻挡层可以被进一步布置在低折射层20与导光板10之间。阻挡层可以覆盖导光板10的整个上表面10a。阻挡层的侧表面可以与导光板10的侧表面10s对齐。低折射层20可以被形成为接触阻挡层的上表面。低折射层20可以暴露阻挡层的边缘的部分。
与稍后将描述的钝化层40类似,阻挡层用于防止湿气和/或氧(下文被称为“湿气/氧”)的渗透。阻挡层可以包括无机材料。例如,阻挡层可以由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铈、氧氮化硅以及具有有可靠的(或充分的)透光率的金属薄膜中的至少一种制成。阻挡层可以由与钝化层40相同的材料制成,但不限于与钝化层40相同的材料。可以通过沉积法(诸如,化学气相沉积)形成阻挡层。
波长转换层30可以被布置在低折射层20的上表面20a上。波长转换层30转换入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波长。波长转换层30可以包括粘结剂层以及分散在粘结剂层中的波长转换颗粒。除了波长转换颗粒之外,波长转换层30可以进一步包括分散在粘结剂层中的散射颗粒。
粘结剂层是波长转换颗粒分散在其中的介质,并且可以由通常可被称为粘结剂的各种树脂组合物制成。然而,示例性实施例并不限于这种情况,并且波长转换颗粒和/或散射颗粒可以分散在其中的任何介质可以被称为粘结剂层,而不管其名称、附加的其他功能和/或构成材料等。
波长转换颗粒是转换入射光的波长的颗粒。例如,波长转换颗粒可以是量子点、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例如,作为波长转换颗粒的示例的量子点是具有尺寸为几纳米的晶体结构的材料。量子点可以由数百至数千个原子组成,并且表现出能带间隙由于量子点的小尺寸而增加的量子限域效应。当具有比带隙高的能量的波长的光入射在量子点上时,量子点通过吸收该光而被激发,并在发射特定波长(或波长范围)的光的同时下降到基态。发射的特定波长的光具有与带隙相对应的值。可以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尺寸和成分来调节由于量子限域效应而引起的量子点的发射特性。
量子点包括II-VI族化合物、II-V族化合物、III-VI族化合物、III-V族化合物、IV-VI族化合物、I-III-VI族化合物、II-IV-VI族化合物和II-IV-V族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量子点可以包括核和包覆核的壳。核可以是但不限于例如CdS、CdSe、CdTe、ZnS、ZnSe、ZnTe、GaN、GaP、GaAs、GaSb、AlN、AlP、AlAs、AlSb、InP、InAs、InSb、SiC、Ca、Se、In、P、Fe、Pt、Ni、Co、Al、Ag、Au、Cu、FePt、Fe2O3、Fe3O4、Si和Ge中的至少一种。壳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例如ZnS、ZnSe、ZnTe、CdS、CdSe、CdTe、HgS、HgSe、HgTe、AlN、AlP、AlAs、AlSb、GaN、GaP、GaAs、GaSb、GaSe、InN、InP、InAs、InSb、TlN、TlP、TlAs、TlSb、PbS、PbSe和PbTe中的至少一种。
波长转换颗粒可以包括将入射光转换成不同波长的多种波长转换颗粒。例如,波长转换颗粒可以包括第一波长转换颗粒和第二波长转换颗粒,第一波长转换颗粒将特定波长的入射光转换成第一波长的光并发射第一波长的光,第二波长转换颗粒将该特定波长的入射光转换成第二波长的光并发射第二波长的光。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从光源400发射并且然后入射在波长转换颗粒上的光可以是蓝色波长的光,第一波长可以是绿色波长,并且第二波长可以是红色波长。例如,蓝色波长可以是具有在420nm至470nm处的峰值的波长,绿色波长可以是具有在520nm至570nm处的峰值的波长,并且红色波长可以是具有在620nm至670nm处的峰值的波长。然而,蓝色波长、绿色波长和红色波长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包括在本领域中可以被识别为蓝色、绿色和红色的所有波长范围。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入射在波长转换层30上的蓝光穿过波长转换层30时,蓝光的一部分可以入射在第一波长转换颗粒上,以被转换成绿色波长并作为绿色波长的光被发射,蓝光的另一部分可以入射在第二波长转换颗粒上,以被转换成红色波长并且作为红色波长的光被发射,并且蓝光的剩余部分可以被发射,因为它没有进入(或被入射到)第一波长转换颗粒和第二波长转换颗粒。因此,已经穿过波长转换层30的光可以包括蓝色波长的光、绿色波长的光和红色波长的光的全部。如果适当地调节不同波长的发射光的比率,则可以显示白光或其他颜色的出射光。通过波长转换层30转换的光可以集中在特定波长的窄范围中,并且可以具有窄半宽的尖锐光谱。因此,当使用滤色器过滤这种光谱的光以实现颜色时,可以改善色彩再现性。
与先前描述的不同,入射光可以是具有短波长的光,诸如紫外光,并且用于将入射光转换成蓝色波长、绿色波长和红色波长的三种类型的波长转换颗粒可以被布置在波长转换层30中,以发射白光。
波长转换层30可以进一步包括散射颗粒。散射颗粒可以是非量子点颗粒并且不具有波长转换功能。散射颗粒可以使入射光散射,以使更多的入射光进入波长转换颗粒。另外,散射颗粒可以均匀地控制每个波长的光的输出角。例如,当进入波长转换颗粒的入射光的一部分在其波长被波长转换颗粒转换之后发射时,该入射光的该部分的发射方向可以具有随机散射特性。如果波长转换层30中不存在散射颗粒,则在与波长转换颗粒碰撞之后发射的绿色波长和红色波长可以具有散射发射特性,但是在没有与波长转换颗粒碰撞而发射的蓝色波长可能不具有散射发射特性。因此,蓝色/绿色/红色波长的发射量将根据输出角而变化。散射颗粒甚至也可以向不与波长转换颗粒碰撞而发射的蓝色波长提供散射发射特性,从而将每个波长的光的输出角控制成相似的。散射颗粒可以由例如TiO2或SiO2制成,但示例性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波长转换层30可以比低折射层20厚。波长转换层30的厚度可以为大约10μm至50μm,诸如10μm至20μm,例如20μm至40μm,例如40μm至50μm。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层30的厚度可以为大约15μm。
波长转换层30可以覆盖低折射层20的上表面20a,并且与低折射层20完全重叠。波长转换层30的下表面30b可以直接接触低折射层20的上表面20a。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可以与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对齐。
如图2中所见,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和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垂直于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对齐。然而,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和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可以不垂直于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而是可以具有小于90度的倾斜角。波长转换层30的每个侧表面30s的倾斜角可以小于低折射层20的每个侧表面20s的倾斜角。当通过如稍后将描述的诸如狭缝涂布的方法形成波长转换层30时,相对厚的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可以具有比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平缓的倾斜角。然而,示例性实施例并不限于这种情况。根据形成方法,波长转换层30的每个侧表面30s的倾斜角可以基本等于或小于低折射层20的每个侧表面20s的倾斜角。
可以通过诸如涂布的方法形成波长转换层30。例如,波长转换层30可以通过在具有低折射层20的导光板10上狭缝涂布波长转换组合物并干燥和固化该波长转换组合物来形成。然而,形成波长转换层30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可以应用各种其他方法,例如,层压、沉积等方法。
钝化层40被布置在低折射层20和波长转换层30上。钝化层40用于防止湿气/氧的渗透。钝化层40可以包括无机材料,诸如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铈、氧氮化硅以及具有可靠的透光率的金属薄膜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钝化层40可以由氮化硅制成。
钝化层40在至少一侧可以完全覆盖低折射层20和波长转换层3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钝化层40在所有侧可以完全覆盖低折射层20和波长转换层30。
钝化层40与波长转换层30完全重叠,覆盖波长转换层30的上表面30a,并且进一步向外延伸以覆盖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和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此外,钝化层40的下表面40b可以接触波长转换层30的上表面30a和侧表面30s以及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钝化层40可以延伸到被低折射层20暴露的导光板10的边缘处的上表面10a,使得钝化层40的边缘部分的一部分可以直接接触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钝化层40的侧表面40s可以与导光板10的侧表面10s对齐。
钝化层40的厚度可以小于波长转换层30的厚度,并且可以类似于或小于低折射层20的厚度。钝化层40的厚度可以为0.1μm至2μm,例如0.1μm至0.5μm,例如0.3μm至0.5μm,例如0.5μm至1μm,诸如1μm至2μm。如果钝化层40的厚度为0.1μm或更大,则钝化层40可以具有显著的防湿气/氧渗透功能。如果厚度为0.3μm或更大,则钝化层40可以具有有效的防湿气/氧渗透功能。具有2μm或更小的厚度的钝化层40在变薄和透光率方面是有利的。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钝化层40的厚度可以为大约0.4μm。
波长转换层30,尤其是包含在波长转换层30中的波长转换颗粒,可能易受湿气/氧的影响。在波长转换膜的情况下,阻挡膜可以层压在波长转换层30的上表面30a和下表面30b上,以防止湿气/氧渗透到波长转换层30中。然而,由于波长转换层30被直接布置而没有阻挡膜,因此用于保护波长转换层30的密封结构被利用。密封结构可以通过钝化层40和导光板10实现。
湿气可渗透到波长转换层30中所通过的路径为波长转换层30的上表面30a、侧表面30s和下表面30b。如上所述,由于波长转换层30的上表面30a和侧表面30s被钝化层40覆盖和保护,因此可以阻挡或至少减少(下文称为“阻挡/减少”)湿气/氧的渗透。
另一方面,波长转换层30的下表面30b与低折射层20的上表面20a接触。如果低折射层20包括孔隙VD或由有机材料制成,则湿气/氧在低折射层20中的移动是可能的。因此,湿气/氧可通过低折射层20被引入到波长转换层30的下表面30b中。然而,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低折射层20也具有密封结构,因此可以在源头阻挡/减少湿气/氧通过波长转换层30的下表面30b的渗透。
例如,由于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被钝化层40覆盖和保护,因此可以阻挡/减少湿气/氧通过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的渗透。即使低折射层20突出得比波长转换层30更多,使得上表面20a的一部分被暴露,但由于突出部分被钝化层40覆盖和保护,因此湿气/氧通过突出部分的渗透也可以被阻挡/减少。低折射层20的下表面20b与导光板10接触。当导光板10由诸如玻璃的无机材料制成时,它可以像钝化层40一样阻挡/减少湿气/氧的渗透。也就是说,由于低折射层20和波长转换层30的层压体的表面被钝化层40和导光板10围绕并密封,因此即使湿气/氧的移动路径形成在低折射层20内部,也可以通过上述密封结构阻挡/减少湿气/氧的渗透。因此,可以防止或至少减轻由于湿气/氧引起的波长转换颗粒的劣化。
可以通过诸如气相沉积的任意合适的方法形成钝化层40。例如,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其上顺序形成有低折射层20和波长转换层30的导光板10上形成钝化层40。然而,形成钝化层40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可以应用各种其他方法,例如,层压、涂布、沉积等方法。
如上所述,可以是集成的单个构件的光学构件100可以同时执行导光功能和波长转换功能。集成的单个构件也可以简化制造和/或组装显示设备的工艺。另外,光学构件100通过使低折射层20布置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使全反射能够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有效地执行,并且通过用钝化层40密封低折射层20和波长转换层30,防止波长转换层30的劣化。
图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被切割成九个相等部分的母光学构件的透视图。图6至图8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切割后的层压结构的透视图。
参考图5,可以通过将低折射层20、波长转换层30和钝化层40顺序层压在母导光板10m上形成母层压结构11m,母导光板10m在图5中被示出为切割成九个相等部分。可以通过形成暴露母导光板10m的上表面的边缘的低折射层20和波长转换层30,并且然后形成覆盖低折射层20和波长转换层30的所有侧表面的钝化层40,来获得母层压结构11m。如果该状态下的母层压结构11m被应用为光学构件,则它可以具有与图2所示的层压结构11相同的结构。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层压结构可以通过形成母层压结构11m并且然后切割母层压结构11m来获得。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多个单独的层压结构11_1、11_2和11_3可以通过根据预定尺寸和/或数量切割制备得到的母层压结构11m来获得。在图5中,母光学构件101沿切割线CL被切割成九个相等部分。切割表面可以具有与未切割表面不同的形状。根据形成切割表面的侧表面的位置和数量,单独的层压结构11_1、11_2和11_3可以具有不同的侧面形状。
图6至图8图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所示的九个单独层压结构中的三种类型的单独层压结构。参考图示了一种类型的图6,单独的层压结构11_1具有四个切割侧表面11_1s1、11_1s2、11_1s3和11_1s4。也就是说,图6中的单独层压结构11_1的所有侧表面11_1s1、11_1s2、11_1s3和11_1s4与母光学构件101(或母层压结构11m)的切割表面重叠(或相对应)。因此,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和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可暴露于外部而未覆盖有钝化层40。
参考图示了另一种类型的图7,单独的层压结构11_2具有三个切割侧表面11_2s2、11_2s3和11_2s4以及一个未切割侧表面11_2s1。参考图示了另一种类型的图8,单独的层压结构11_3具有两个未切割侧表面11_3s1和11_3s4以及两个切割侧表面11_3s2和11_3s3。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如果母层压结构11m被切割成两个单独的层压结构,则单独的层压结构可以均具有一个切割侧表面和三个未切割侧表面。
当单独的层压结构11_1、11_2和11_3具有切割侧表面11_1s1、11_1s2、11_1s3、11_1s4、11_2s2、11_2s3、11_2s4、11_3s2和11_3s3时,由于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和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在切割侧表面11_1s1、11_1s2、11_1s3、11_1s4、11_2s2、11_2s3、11_2s4、11_3s2和11_3s3处被暴露而未覆盖有钝化层40,因此可发生湿气/氧通过侧表面20s和30s的渗透。在此情形下,波长转换层30可能在侧表面20s和30s处劣化。这样,湿气/氧阻挡结构可以被放置在侧表面20s和30s上,以防止湿气/氧的渗透。作为湿气/氧阻挡结构,阻挡膜或密封带可以被应用。湿气/氧阻挡结构可以附接到密封可能有益的部分,例如,切割侧表面。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稍后将描述的反射带可以被应用为湿气/氧阻挡结构。
回顾图1和图2,反射带50可以被布置在层压结构11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在图1和图2中,反射带50覆盖面对光入射表面10s1的对置表面10s3。反射带50可以覆盖导光板10的侧表面10s、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以及钝化层40的侧表面40s。如图2中所见,由于钝化层40覆盖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和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因此反射带50接触导光板10的侧表面10s和钝化层40的侧表面40s。然而,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反射带50附接的侧表面可以是上面在图5至图8中描述的切割侧表面。在此情形下,导光板10的侧表面10s、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和钝化层40的侧表面40s可暴露于外部,并且反射带50可以接触导光板10的侧表面10s、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20s、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和钝化层40的侧表面40s中的每个。
反射带50可以包括第一折叠部分50a、第二折叠部分50b和侧部分50s。侧部分50s是面对层压结构11的侧表面的部分。换句话说,侧部分50s是内侧表面,并且可以与反射带50的、相对于层压结构11的结构的外侧表面相对。第一折叠部分50a是从侧部分50s朝向反射带50的一侧延伸的部分,并且沿第一折叠线FL1被折叠以覆盖层压结构11的上表面。第二折叠部分50b是从侧部分50s朝向反射带50的另一侧延伸的部分,并且沿第二折叠线FL2被折叠以覆盖层压结构11的下表面。
反射带50的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可以是反射带50的区域。反射带50的第一折叠部分50a可以部分地覆盖钝化层40的上表面40a。反射带50的第二折叠部分50b可以部分地覆盖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反射带50的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可以分别连接到侧部分50s的端部(或分别从侧部分50s的端部延伸)。反射带50的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可以由折叠线FL1和FL2限定。当第一折叠线FL1与第二折叠线FL2之间没有特定区别时,第一折叠线FL1和第二折叠线FL2将被统称为折叠线FL。在图1和图2中,反射带50包括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两者。然而,稍后将参考图18至图23更具体地描述没有第一折叠部分50a和/或第二折叠部分50b的反射带50_6至50_8。
反射带50可以被布置在层压结构11的侧表面上,以防止入射到层压结构11中的光泄漏到外部。例如,参考图1,从光源400发射的光通过导光板10的光入射表面10s1入射到导光板10中。入射到导光板10中的光可以通过导光板10被导向波长转换层30。然而,光中的一些可能从层压结构11泄漏而不朝向波长转换层30传播。例如,入射光可通过导光板10的对置表面10s3泄漏。反射带50可以包括反射入射光的反射表面。因此,反射带50可以被附接到层压结构11的侧表面(例如,对置表面10s3),以防止入射到导光板10中的光中的至少一些的泄漏。
反射带50的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可以有效阻挡光通过导光板10的对置表面10s3的上侧和下侧泄漏。另外,反射带50的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可以改善反射带50到层压结构11的侧表面的粘附。如果层压结构11与反射带50之间的粘附表面具有隆起区域,则隆起区域可作为入射光泄漏的路径。因此,反射带50可以通过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附接到层压结构11而没有隆起区域。
如果第一折叠部分50a的面积太大,则可改善反射带50的粘合强度,但是也可能加宽死空间(dead space)。因此,可以根据预定的视角特性来调整第一折叠部分50a的面积。也就是说,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折叠部分50a的面积和第二折叠部分50b的面积可以彼此不同。稍后将参考图18和图19更具体地描述反射带50_6,反射带50_6不包括第一折叠部分50a以消除由第一折叠部分50a形成的死空间。
反射带50的侧部分50s可以包括位于反射表面上的反射图案或荧光图案。现在将使用图9至图11中的反射带的平面图和剖视图来描述反射带50的反射表面和反射图案。
图9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反射带50的平面图。图10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9的剖面线X-X'截取的剖视图。图1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反射带50_1的平面图。
参考图9和图10,反射带50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折叠部分50a、第二折叠部分50b和侧部分50s。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可以连接到侧部分50s,并且每个区域可以由折叠线FL限定。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的面积(例如,表面面积)可以是相同的。另外,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的面积可以小于侧部分50s的面积(例如,表面面积)。然而,第一折叠部分50a、第二折叠部分50b和侧部分50s的面积并不限于这种情况,并且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折叠部分50a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二折叠部分50b的面积,反之亦然。
反射带50可以包括基底层53、反射层52、图案层51和粘合层54。为了便于描述和说明,粘合层54未在图9中示出。基底层53可以是用于支撑反射带50的每层的支撑构件。基底层53的尺寸可以与反射带50的尺寸基本相同。基底层53可以是上表面和下表面彼此平行的薄膜的形式。基底层53的材料没有限制,只要其为柔性的并且能够阻挡湿气/氧的渗透即可。
反射层52可以被布置在基底层53上。反射层52可以被形成为覆盖基底层53的整个表面;然而,示例性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9中所见,反射层52可以形成在包括第一折叠部分50a、第二折叠部分50b和侧部分50s的反射带50的整个表面上。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诸如图25中所见,反射层52_9可以形成在反射带50_9的有限部分上,诸如第二折叠部分50_9b和侧部分50_9s上。换句话说,反射层52_9可以不被布置在第一折叠部分50_9a中,并且粘合层54_9可以填充未布置反射层52_9的空间。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反射层52_9的部分52_9a可以延伸到第一折叠部分50_9a的至少一部分中,并且这样可以改善光阻挡效果,例如可以减少漏光。因此,可以实现包括第一折叠部分50_9a(或第一折叠部分50_9a的更大尺寸)的粘合益处,而不会增加(或最低限度地增加)反之将形成的死空间的尺寸。换句话说,在包括反射层52_9的部分52_9a的那些情况下,可以改善反射带50_9的粘合强度,而可以不加宽或者可以轻微加宽死空间。除了上述差异之外,图25的反射带50_9的结构可以类似于图9和图10的反射带50的结构。
回顾图9和图10,反射层52可以被形成为使得反射层52的上表面平行于基底层53的上表面。为此,反射层52可以具有反射入射在反射带50上(或入射到反射带50)的所有光的特性。反射层52可以反射所有波段的光,而与光的波段无关。反射层52的材料没有限制,只要其能反射所有波段的光即可。例如,反射层52可以包括具有高反射率的光反射材料,诸如金属。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反射层52可以包括Ag。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反射层52像反射偏振膜一样,可以具有其中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多个层被层压的结构。反射层52可以被直接沉积或涂布在基底层53的上表面上。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附接包括反射层52的单独构件。
图案层51可以被布置在反射层52上。在图9中,图案层51形成在反射带50的侧部分50s中。侧部分50s可以被划分为形成图案层51的区域以及与图案层51不重叠的反射层区域。形成图案层51的区域可以是发射黄光的区域,并且与图案层51不重叠的反射层区域可以是反射所有波段的光的区域。如上所述,入射光可以是蓝光。被与图案层51不重叠的反射层52反射的蓝光可以与从图案层51发射的黄光混合以形成白光。在平面图中,反射带50可以包括与图案层51重叠的表面以及与图案层51不重叠的表面。也就是说,反射带50的与图案层51重叠的表面可以发射黄光。通过使用图案层51将蓝光转换为白光,反射带50可以防止蓝光在显示器的边缘处对用户可见。
在侧部分50s中,图案层区域以及与图案层51不重叠的反射层区域可以具有不同的面积。例如,反射层区域的面积可以为图案层区域的面积的至少两倍。如上所述,图案层区域可以是发射黄光的区域,并且与图案层51不重叠的反射层区域可以是发射蓝光(例如入射光)的区域。也就是说,从反射带50发射的黄光的量可以随着图案层区域的面积增大而增大,并且被反射带50反射的蓝光的量可以随着与图案层51不重叠的反射层区域的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图案层51的面积与其上布置有图案层51的表面的面积(例如,侧部分50s的面积)的比可以被定义为图案层51的密度。例如,在图9中,图案层51的密度可以是图案层51的面积与其中布置有图案层51的侧部分50s的面积的比。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案层51的密度可以是30%至70%,例如40%至60%,诸如30%至50%,例如50%至70%。然而,图案层51的面积可以根据图案层51的材料而变化。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案层51可以是黄色图案。黄色图案可以反射黄光并且吸收其他光。当包括所有波段的外部光从外部入射时,包括黄色图案的图案层51可以反射黄光并且吸收其他光。也就是说,反射带50可以通过将从黄色图案反射的黄光与从与黄色图案不重叠的反射层52反射的入射光混合,来发射白光。黄色图案可以通过吸收反射带50的与对置表面(例如,侧表面10s3)接触的侧部分50s中的作为入射光的蓝光,来更有效地防止入射光的泄漏。黄色图案的材料没有限制,只要其能反射黄光并且吸收其他光即可。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黄色图案可以是黄色光刻胶或黄色滤色器。例如,黄色图案可以透射黄光并且吸收其他光,并且透射的黄光可以在图案层51与反射层52之间的界面处被反射。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案层51可以是黄色反射图案。黄色反射图案可以包括具有比上面描述的黄色图案的反射率高的反射率的材料。例如,黄色反射图案可以通过在黄色图案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或者在黄色图案内部提供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来形成。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案层51可以是黄色荧光图案。黄色荧光图案可以吸收入射光中的预定波段的光,将吸收的光转换成黄光,并将黄光发射到外部。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黄色荧光图案可以吸收蓝色波段的光并且发射包括红色波段的光和绿色波段的光的黄色波段的光。当入射在导光板10(参见图1)上的光朝向对置表面10s3(参见图1)传播并到达反射带50的侧部分50s时,侧部分50s中的黄色荧光图案可以吸收作为入射光的蓝光,将蓝光转换成黄光,并发射黄光。与侧部分50s的图案层51不重叠的反射层52可以反射作为入射光的蓝光。也就是说,反射带50可以通过将从图案层51发射的黄光与从反射层52反射的蓝光混合来发射白光。黄色荧光图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黄色磷光体。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黄色荧光图案本身可以是黄色的,以便不仅使用荧光材料转换光,而且反射黄光并吸收其他光,如上面描述的黄色图案一样。
当黄色荧光图案作为图案层51被包含时,图案层51的面积可以小于当上面描述的黄色图案和黄色反射图案被包含时。也就是说,黄色荧光图案可以具有比其他图案高的黄光发射效率。对于相同的面积,从黄色图案发射的黄光、从黄色反射图案发射的黄光以及从黄色荧光图案发射的黄光可具有不同的量,并且从黄色荧光图案发射的黄光的量可以更大。因此,即使反射带50中的黄色荧光图案的面积小于黄色图案和黄色反射图案的面积,黄色荧光图案的使用也可足以形成白光。然而,图案层51的面积并不限于上述情况,并且可以根据图案层51的材料以及该材料相对于反射带50的侧部分50s的密度进行调整。
上面描述的图案层51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参考图9,图案层51可以由排列成两行的多个圆形图案组成。然而,图案层51并不限于该形状,并且也可以具有多边形图案或不规则图案。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图案层51可以由三行或更多行组成。
图案层51可以仅形成在反射带50的表面的一部分上。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案层51可以仅形成在反射带50的侧部分50s中,如图9所示。参考图1和图2,入射到导光板10中的光主要朝向导光板10的对置表面10s3传播,并且更多的光可朝向侧部分50s行进而不是朝向反射带50的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传播。因此,即使诸如结合图9所描述的,图案层51仅形成在侧部分50s中,也可以获得充分的漏光阻挡效果。然而,参考图1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案层51_1可以形成在反射带50_1的整个表面上。当图案层51_1也形成在反射带50_1的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上时,它可以在制造工艺中同时被形成。因此,可以简化制造工艺。另外,在入射光中,朝向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传播的光也可以被转换成白光,从而有效防止漏光。除了上述差异之外,图11的反射带50_1的结构可以类似于图9和图10的反射带50的结构。
下文将描述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在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与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并且此类元件的描述将被省略或简要地给出。将主要围绕与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来描述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100_2的剖视图。图1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2的反射带50_2的平面图。图12和图13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图9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导光板10_2进一步包括拐角表面(例如,倾斜拐角或倾斜拐角表面),并且反射带50_2进一步包括对应的拐角附接表面。
例如,如图12中所见,光学构件100_2包括波长转换层30,并且为了易于描述和说明,低折射层20(参见图2)和钝化层40(参见图2)未被示出。然而,光学构件100_2可以进一步包括低折射层20和钝化层40。另外,图12中的波长转换层30比导光板10_2薄。然而,波长转换层30的厚度并不限于图12所示的厚度,并且波长转换层30的实际厚度可以大于或小于图12所示的厚度。
参考图12和图13,光学构件100_2可以包括导光板10_2、布置在导光板10_2的上表面10_2a上的波长转换层30以及覆盖导光板10_2的侧表面10_2s和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的反射带50_2。
导光板10_2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导光板10_2的上表面10_2a与侧表面10_2s之间和/或在导光板10_2的下表面10_2b与侧表面10_2s之间的拐角(例如,倾斜拐角或拐角表面)10cf1和10cf2。导光板10_2的上表面10_2a和下表面10_2b与拐角10cf1和10cf2的相应侧相交,并且导光板10_2的侧表面10_2s与拐角10cf1和10cf2的其他相应侧相交。拐角10cf1和10cf2相对于导光板10_2的上表面10_2a、下表面10_2b和侧表面10_2s倾斜。拐角10cf1和10cf2可以减小导光板10_2的拐角的锐度,以防止由于外部撞击而导致的破坏。此外,拐角10cf1和10cf2可以在导光板10_2内部实现有效的内部全反射并防止漏光。
拐角10cf1和10cf2可以是平坦的,如图12所示。然而,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拐角10cf1和10cf2可以是弯曲的。
拐角10cf1和10cf2可以被分成位于导光板10_2的侧表面10_2s上方的上拐角10cf1和位于导光板10_2的侧表面10_2s下方的下拐角10cf2。在图12中,导光板10_2包括上拐角10cf1和下拐角10cf2两者。然而,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导光板10_2可以包括上拐角10cf1和下拐角10cf2中的任一个。另外,上拐角10cf1或下拐角10cf2可以是包括多个平面或表面的表面。
反射带50_2可以附接到包括拐角10cf1和10cf2的导光板10_2,而没有从导光板10_2隆起的区域。例如,参考图13,反射带50_2可以包括与导光板10_2的上拐角10cf1相对应并且被布置在反射带50_2的侧部分50_2s与第一折叠部分50_2a之间的上拐角附接表面50_2cf1。另外,反射带50_2可以包括与导光板10_2的下拐角10cf2相对应并且被布置在反射带50_2的侧部分50_2s与第二折叠部分50_2b之间的下拐角附接表面50_2cf2。反射带50_2的各表面的端部相交的线可以是折叠线FL。当拐角10cf1和10cf2平坦时,反射带50_2可以包括总共四条折叠线FL。反射带50_2可以沿导光板10_2的侧表面10_2s以及拐角10cf1和10cf2的表面附接,并且可以通过折叠线FL附接而没有从导光板10_2隆起的区域。如果反射带50_2不包括拐角附接表面50_2cf1和50_2cf2,则隆起容差区域可以形成在拐角10cf1和10cf2与反射带50_2之间。如上所述,在导光板10_2与反射带50_2之间形成的容差区域可以用作入射光泄漏的路径。
图1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100_3的透视图。图1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400和图14的光学构件100_3的平面图。图14和图15示出了反射带50_3可以覆盖导光板10的多个侧表面10s。
例如,参考图14和图15,光学构件100_3包括层压结构11和覆盖层压结构11的侧表面的反射带50_3。反射带50_3可以覆盖导光板10的对置表面10s3,并且可以进一步覆盖连接到对置表面10s3的侧表面10s2和10s4。也就是说,反射带50_3可以被形成为覆盖除了光入射表面10s1之外的侧表面10s2、10s3和10s4中的每个。通过光入射表面10s1入射的光不仅可以通过对置表面10s3泄漏,而且可以通过连接到对置表面10s3的侧表面10s2和10s4泄漏。因此,可以通过进一步覆盖导光板10的右侧表面10s2和左侧表面10s4的反射带50_3,来防止入射光的泄漏。在图14中,包括除了光入射表面10s1之外的三个侧表面10s2、10s3和10s4的导光板10被示出;然而,示例性实施例并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反射带可以覆盖具有三个或更多个侧表面的多边形导光板的多个侧表面中的除了光入射表面之外的至少两个侧表面。
现在将参考图15描述在通过光入射表面10s1入射之后到达导光板10的每个侧表面10s2、10s3或10s4的光的量。
参考图15,从光源400发射并且然后入射在导光板10上的光L1可以被划分成朝向导光板10的右侧表面10s2传播的光L2、朝向对置表面10s3传播的光L3以及朝向左侧表面10s4传播的光L4。这里,在朝向侧表面10s2、10s3和10s4传播的光L2、L3和L4中,朝向对置表面10s3传播的光L3可以具有最大的量。
另外,朝向右侧表面10s2和左侧表面10s4传播的光L2和光L4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量。到达右侧表面10s2和左侧表面10s4的入射光的量可以从光入射表面10s1朝向对置表面10s3减小。也就是说,在右侧表面10s2和左侧表面10s4中,到达与光入射表面10s1相邻的区域的入射光的量可以大于到达与对置表面10s3相邻的区域的入射光的量。因此,接触导光板10的右侧表面10s2和左侧表面10s4的反射带50_3的图案层51(参见图9)的面积也可以改变。
现在将参考图9、图16和图17来比较布置在对置表面10s3上的反射带的图案层与布置在右侧表面10s2和左侧表面10s4上的反射带的图案层。
如前所述,图9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反射带50的平面图。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反射带50可以至少被布置在导光板10的对置表面10s3上。图16和图17是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反射带50_4和50_5的平面图。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反射带50_4和50_5可以至少被布置在导光板10的右侧表面10s2或左侧表面10s4上。在图16中,反射带50_4的图案层51_4的面积小于布置在对置表面10s3上的反射带50的图案层51(参见图9)的面积。在图17中,反射带50_5的图案层51_5a和51_5b的面积朝向对置表面10s3变小。
参考图15至图17,图16的反射带50_4包括布置在反射层52上的图案层51_4。布置在导光板10的右侧表面10s2或左侧表面10s4上的反射带50_4的图案层51_4的密度可以小于布置在导光板10的对置表面10s3上的反射带50(参见图9)的图案层51(参见图9)的密度。如上所述,图案层的密度可以被定义为图案层的面积与其上布置有图案层的表面的面积的比。例如,在图16中,图案层51_4的密度可以是图案层51_4的面积与其中(或其上)布置有图案层51_4的侧部分50_4s的面积的比。与右侧表面10s2或左侧表面10s4相比,导光板10的对置表面10s3可以是更大量的入射光到达的表面。因此,布置在对置表面10s3上的反射带50的图案层51的密度可以更高,以便有效防止入射光的泄漏。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导光板10的右侧表面10s2或左侧表面10s4上的反射带50_4的图案层51_4的密度可以小于30%。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考图17,反射带50_5可以包括布置在反射层52上的图案层51_5a和51_5b。布置在例如导光板10的右侧表面10s2上的图案层51_5a和51_5b的面积可以从与光入射表面10s1相邻的光入射部分50s2a朝向与对置表面10s3相邻的对置部分50s2b逐渐减小。也就是说,由于大量的入射光到达与光入射表面10s1相邻的光入射部分50s2a,因此光入射部分50s2a中的图案层51_5a的密度可以很大。另一方面,由于少量的入射光到达与对置表面10s3相邻的对置部分50s2b,因此对置部分50s2b中的图案层51_5b的密度可以很小。尽管在图17中,图案层51_5a和51_5b的密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减小,但示例性实施例并不限于这种情况。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导光板10的形状和入射光L1的传播方向,图案层51_5b的密度可以朝向对置部分50s2b越变越大。
将结合图18至图23描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与图9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射带不包括第一折叠部分和/或第二折叠部分。现在将主要围绕与图9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来描述图18至图23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图18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100_6的剖视图。图19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8的反射带50_6的平面图。
参考图18和图19,光学构件100_6包括导光板10、布置在导光板10上的波长转换层30以及覆盖导光板10和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的反射带50_6。以这种方式,导光板10和波长转换层30可以形成层压结构11。尽管未示出,但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构件100_6也可以包括作为层压结构11的一部分的低折射层20(参见图2)和钝化层40(参见图2)。反射带50_6包括面对层压结构11的对置表面11s3的侧部分50s3以及第二折叠部分50_6b,但是可以不包括第一折叠部分50a(参见图9)。当反射带50_6不包括第一折叠部分50a时,不存在被第一折叠部分50a覆盖的区域。因此,入射光可以被有效地发射。
图20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100_7的剖视图。图2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0的反射带50_7的平面图。
参考图20和图21,光学构件100_7包括导光板10、布置在导光板10上的波长转换层30以及覆盖导光板10和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的反射带50_7。以这种方式,导光板10和波长转换层30可以形成层压结构11。尽管未示出,但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构件100_7也可以包括作为层压结构11的一部分的低折射层20(参见图2)和钝化层40(参见图2)。反射带50_7包括面对层压结构11的对置表面11s3的侧部分50s3以及第一折叠部分50_7a,但是可以不包括第二折叠部分50b(参见图9)。第二折叠部分50b(参见图2)改善了反射带50(参见图2)与层压结构11(参见图2)之间的粘附,并阻挡光通过层压结构11的下表面泄漏。然而,如果图20和图21中的反射带50_7与层压结构11之间的粘附是充分的,则稍后将描述的反射构件70(参见图24)可以在没有第二折叠部分50b的情况下用作第二折叠部分50b。第二折叠部分50b的不存在可以减小光学构件100_7的厚度,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图2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构件100_8的剖视图。图2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2的反射带50_8的平面图。
参考图22和图23,光学构件100_8包括导光板10、布置在导光板10上的波长转换层30以及覆盖导光板10和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的反射带50_8。以这种方式,导光板10和波长转换层30可以形成层压结构11。尽管未示出,但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构件100_8也可以包括作为层压结构11的一部分的低折射层20(参见图2)和钝化层40(参见图2)。反射带50_8仅包括侧部分50_8s3,并且可以不包括第一折叠部分50a(参见图9)和第二折叠部分50b(参见图9)。当反射带50_8的侧部分50_8s3以充分的粘合强度附接到层压结构11的侧表面11s3时,即使没有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也可以获得效果。当反射带50_8不包括第一折叠部分50a和第二折叠部分50b时,可以减小光学构件100_8的厚度,并且也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图2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0的剖视图。图24的显示设备1000可以包括结合图1和图2描述的光学构件100。布置在显示设备1000内部的光学构件100仅仅是一个示例,并且光学构件100_2、100_3和100_6至100_8中的任一个都可以与显示设备1000结合使用。
参考图24,显示设备1000包括光源400、布置在光源400的发射路径上(或发射路径中)的光学构件100以及布置在光学构件100上(例如,光学构件100上方)的显示面板300。
光源400被布置在光学构件100的一侧。光源400可以被布置成与光学构件100的导光板10的光入射表面10s1相邻。光源400可以包括多个点光源或线光源。点光源可以是LED光源410。LED光源410可以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20上。LED光源410可以发射蓝光。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LED光源410可以是通过其侧表面发射光的侧发射LED。在此情形下,印刷电路板420可以被布置在外壳500的底部表面510上。尽管未示出,但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LED光源410可以是通过其顶表面发射光的顶发射LED。在此情形下,印刷电路板420可以被布置在外壳500的侧壁520上。
从LED光源410发射的蓝光入射在光学构件100的导光板10上。光学构件100的导光板10引导光并通过上表面10a或下表面10b输出光。光学构件100的波长转换层30将从导光板10入射的蓝色波长的光的一部分转换成其他波长,诸如绿色波长和红色波长。绿色波长的光和红色波长的光与未经转换的蓝色波长的光一起向上发射并且朝向显示面板300被提供。
散射图案60可以被布置在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上。散射图案60通过全反射改变在导光板10中传播的光的角度,并将具有改变后的角度的光输出到导光板10的外部。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散射图案60可以被提供为单独的层或单独的图案。例如,包括突出图案和/或凹槽图案的图案层可以形成在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上,或者印刷图案可以形成在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上,以用作散射图案6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散射图案60可以由导光板10自身的表面形状形成。例如,凹槽可以形成在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中,以用作散射图案60。
散射图案60的排列密度可以根据区域或位置而不同。例如,散射图案60的排列密度在与被提供相对大量的光的光入射表面10s1相邻的区域中可以是低的,并且在与被提供相对少量的光的对置表面10s3相邻的区域中可以是高的。
显示设备1000可以进一步包括布置在光学构件100之下的反射构件70。反射构件70可以包括反射膜或反射涂层。反射构件70将从光学构件100的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输出的光反射回到导光板10中。
显示面板300被布置在光学构件100上方。显示面板300接收来自光学构件100的光并显示图像。接收光并显示图像的这种光接收显示面板的示例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电泳面板等。下文中液晶显示面板将被描述为显示面板300的示例,但是各种其他光接收显示面板可以与示例性实施例结合使用。
显示面板30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310、面对第一基板310的第二基板320以及布置在第一基板310与第二基板320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第一基板310和第二基板320彼此重叠。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基板310和第二基板320中的任一个可以比另一基板大,并且可以比另一基板进一步向外突出。如图24中所见,布置在第一基板310上的第二基板320较大并且在布置光源400的一侧突出。第二基板320的突出区域可以提供其中可以安装驱动芯片或外部电路板的空间。与附图中不同,布置在第二基板320之下的第一基板310可以比第二基板320大,并且可以向外突出。在显示面板300中,除了突出区域之外,第一基板310与第二基板320的重叠区域可以与光学构件100的导光板10的侧表面10s基本对齐。
光学构件100可以通过模块间联接构件610联接到显示面板300。模块间联接构件610在平面图中可以形如四边形框架。模块间联接构件610可以位于显示面板300和光学构件100的边缘部分处。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模块间联接构件610的下表面被布置在光学构件100的钝化层40的上表面40a上。模块间联接构件610的下表面可以被布置在钝化层40上,以与波长转换层30的上表面30a重叠,但与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30s不重叠。
模块间联接构件610可以包括聚合物树脂、或粘合带或胶粘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模块间联接构件610可以进一步执行光透射阻挡图案的功能。例如,模块间联接构件610可以包括光吸收材料,诸如黑色颜料或染料,或者可以包括反射材料以执行光透射阻挡功能。
显示设备1000可以进一步包括外壳500。外壳500具有开放表面,并且包括底部表面510和连接到底部表面510的侧壁520。光源400、光学构件100和显示面板300彼此附接,并且反射构件70可以容纳在由底部表面510和侧壁520限定的空间中。彼此附接的光源400、反射构件70、光学构件100和显示面板300被布置在外壳500的底部表面510上。外壳500的侧壁520的高度可以与在外壳500内部彼此附接的光学构件100和显示面板300的高度基本相同。显示面板300可以被布置成与外壳500的每个侧壁520的上端相邻,并且可以通过外壳联接构件620联接到外壳500的每个侧壁520的上端。外壳联接构件620在平面图中可以形如四边形框架。外壳联接构件620可以包括聚合物树脂、或粘合带或胶粘带。
显示设备1000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光学膜200。一个或多个光学膜200可以容纳在由光学构件1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的模块间联接构件610围绕的空间中。一个或多个光学膜200的侧表面可以接触并附接到模块间联接构件610的内侧表面。尽管在图24中,在光学膜200与光学构件100之间以及在光学膜2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存在间隙,但是间隙不是必需的。
光学膜200(或多个光学膜200中的一个)可以是棱镜膜、漫射膜、微透镜膜、双凸透镜膜、偏振膜、反射偏振膜或延迟膜。显示器1000可以包括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多个光学膜200。当多个光学膜200被应用时,光学膜200可以被放置成彼此重叠,并且光学膜200的侧表面可以接触并附接到模块间联接构件610的内侧表面。光学膜200可以彼此隔开,并且空气层可以被布置在光学膜200之间。
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光学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入射到导光板中的光通过对置表面泄漏而不朝向波长转换层传播,并且当具有切割表面时,通过密封波长转换层的侧表面来防止湿气/氧的渗透以及波长转换层的劣化。然而,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效果并不限于本文中描述的那些,并且基于说明书、图示和所附权利要求,上述和其他效果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更加明显。
尽管本文已经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和实现方式,但是其他实施例和修改将从该描述中显而易见。因此,本发明构思不局限于这样的实施例,而是受限于随附权利要求的更广范围以及各种明显的修改和等价布置,如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那样。

Claims (37)

1.一种光学构件,包括:
导光板;
波长转换层,布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上;以及
反射带,包括覆盖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表面以及所述波长转换层的第一侧表面的第一侧部分,
其中所述反射带包括:
第一表面,被配置为反射第一波段的光以及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和
第二表面,被配置为吸收所述第一波段的所述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
所述反射带包括:
基底层;和
布置在所述基底层上的反射层;并且
所述反射层的表面面对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表面以及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第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
所述反射带包括布置在所述反射层上的图案层;
所述图案层部分地暴露所述反射层的所述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
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图案层不重叠;并且
所述反射带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图案层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反射层由Ag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图案层包括黄色磷光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反射带包括从所述第一侧部分朝向所述反射带的一侧延伸的第一折叠部分,所述第一折叠部分沿第一折叠线折叠并且覆盖所述波长转换层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反射带包括从所述第一侧部分朝向所述反射带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沿第二折叠线折叠并且覆盖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图案层未布置在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图案层布置在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
连接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表面以及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上表面的第一拐角;和
连接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表面以及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下表面的第二拐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
所述第一拐角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表面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上表面之间倾斜;并且
所述第二拐角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表面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下表面之间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反射带进一步包括:
与所述第一拐角相对应的第一拐角附接表面;和
与所述第二拐角相对应的第二拐角附接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
所述第一拐角附接表面布置在所述第一侧部分与所述第一折叠部分之间;并且
所述第二拐角附接表面布置在所述第一侧部分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反射带进一步包括覆盖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表面和所述波长转换层的第二侧表面的第二侧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反射层上的所述图案层的密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分中比在所述第二侧部分中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第二侧部分中的所述图案层的所述密度随着与所述第一侧部分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第二侧部分中的所述图案层的所述密度随着与所述第一侧部分的距离减小而增大。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图案层包括多个点图案。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面积为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面积的至少两倍。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第二表面被配置为吸收所述第一波段的所述光,将所述第一波段的所述光转换为所述第二波段的所述光,并发射所述第二波段的所述光。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波段的所述光为蓝光。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第二波段的所述光为黄光。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反射带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光的混合作为白光发射。
26.一种光学构件,包括:
导光板;
波长转换层,布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上;以及
包括多个侧部分的反射带,所述多个侧部分覆盖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波长转换层中的每一个的多个侧表面中的至少两个侧表面,
其中所述反射带包括:
第一表面,被配置为反射第一波段的光以及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和
第二表面,被配置为吸收所述第一波段的所述光。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
所述反射带包括:
基底层,
布置在所述基底层上的反射层;和
布置在所述反射层上并且部分地暴露所述反射层的表面的图案层;
所述反射层的所述表面面对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波长转换层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两个侧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图案层不重叠;并且
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图案层重叠。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多个侧部分中的第一侧部分覆盖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波长转换层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多个侧表面中的第一侧表面,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第一侧表面面对所述导光板的光入射表面。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
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波长转换层均包括所述多个侧表面中的、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邻的第二侧表面和第三侧表面;
所述多个侧部分中的第二侧部分覆盖所述第二侧表面;并且
所述多个侧部分中的第三侧部分覆盖所述第三侧表面。
30.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光学构件,包括:导光板;波长转换层,布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上;和反射带,包括覆盖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表面以及所述波长转换层的第一侧表面的第一侧部分;
布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侧的光源;以及
布置在所述光学构件上方的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反射带包括:
第一表面,被配置为反射第一波段的光以及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和
第二表面,被配置为吸收所述第一波段的所述光。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反射带包括:
基底层,
布置在所述基底层上的反射层;和
布置在所述反射层上并且部分地暴露所述反射层的表面的图案层;
所述反射层的所述表面面对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表面以及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第一侧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图案层不重叠;并且
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图案层重叠。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反射层由Ag制成,并且
所述图案层包括黄色磷光体。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反射带包括:
从所述第一侧部分朝向所述反射带的一侧延伸的第一折叠部分,所述第一折叠部分沿第一折叠线折叠并且覆盖所述波长转换层的上表面;以及
从所述第一侧部分朝向所述反射带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沿第二折叠线折叠并且覆盖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并且
所述图案层未布置在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中。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导光板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一拐角;以及
连接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下表面和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二拐角;并且
所述反射带进一步包括:
与所述第一拐角相对应的第一拐角附接表面;以及
与所述第二拐角相对应的第二拐角附接表面。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反射带进一步包括:
覆盖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表面和所述波长转换层的第二侧表面的第二侧部分;以及
覆盖所述导光板的第三侧表面和所述波长转换层的第三侧表面的第三侧部分;
所述反射层上的所述图案层的密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分中比在所述第二侧部分中大。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表面被配置为吸收所述第一波段的所述光,将所述第一波段的所述光转换为所述第二波段的所述光,并发射所述第二波段的所述光;
所述第一波段的所述光为蓝光;并且
所述第二波段的所述光为黄光。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源被配置为发射蓝光,所述图案层被配置为发射黄光,并且所述反射带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光的混合作为白光发射。
CN201910559506.9A 2018-06-26 2019-06-26 光学构件及包括该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06469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73476A KR102523674B1 (ko) 2018-06-26 2018-06-26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018-0073476 2018-06-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6971A true CN110646971A (zh) 2020-01-03

Family

ID=68980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9506.9A Pending CN110646971A (zh) 2018-06-26 2019-06-26 光学构件及包括该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2343B2 (zh)
KR (1) KR102523674B1 (zh)
CN (1) CN11064697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60250B1 (en) * 2021-04-01 2022-06-14 Nanosys, Inc. Stable AIGS films
KR102650104B1 (ko) * 2022-03-22 2024-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1675A1 (en) * 2007-07-13 2009-08-13 Rohm Co., Ltd. Linear light source device
KR20130009026A (ko) * 2011-07-14 2013-01-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04235637A (zh) * 2013-06-19 2014-12-24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面光源
CN104819402A (zh) * 2014-02-05 2015-08-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CN105116611A (zh) * 2015-09-22 2015-12-02 广东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合量子点高色域光学膜应用的防漏光结构
US20150355399A1 (en) * 2014-06-09 2015-12-10 Apple Inc. Display with Structures for Reducing Blue Edge Effects
KR20160049082A (ko) * 2014-10-24 2016-05-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6324745A (zh) * 2015-07-01 2017-01-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导光板以及具有该导光板的平面光源装置
CN108121109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1146A (ja) * 2002-06-26 2004-01-29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206298B2 (ja) 2008-10-08 2013-06-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炊飯器
KR100973415B1 (ko) 2009-01-22 2010-07-30 화우테크놀러지 주식회사 내화 평판형 엘이디 조명기구
JP4528888B1 (ja) 2010-01-20 2010-08-25 株式会社エス・ケー・ジー 導光板の製造方法、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JP2013073114A (ja) 2011-09-28 2013-04-2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US9019444B2 (en) * 2012-03-27 2015-04-2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Edge-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4315412B (zh) * 2014-10-21 2017-04-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566015B (zh) 2014-12-01 2016-07-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KR101746722B1 (ko) * 2016-01-20 2017-06-13 에스케이씨하스디스플레이필름(유) 양자점 시트 및 색순도 향상 필름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551353B1 (ko) 2016-08-22 2023-07-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원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90140543A (ko) * 2018-06-11 2019-1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1675A1 (en) * 2007-07-13 2009-08-13 Rohm Co., Ltd. Linear light source device
KR20130009026A (ko) * 2011-07-14 2013-01-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04235637A (zh) * 2013-06-19 2014-12-24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面光源
CN104819402A (zh) * 2014-02-05 2015-08-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US20150355399A1 (en) * 2014-06-09 2015-12-10 Apple Inc. Display with Structures for Reducing Blue Edge Effects
KR20160049082A (ko) * 2014-10-24 2016-05-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6324745A (zh) * 2015-07-01 2017-01-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导光板以及具有该导光板的平面光源装置
CN105116611A (zh) * 2015-09-22 2015-12-02 广东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合量子点高色域光学膜应用的防漏光结构
CN108121109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91314A1 (en) 2019-12-26
US10732343B2 (en) 2020-08-04
KR20200001644A (ko) 2020-01-07
KR102523674B1 (ko) 2023-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28577B2 (en) Optical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976599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684509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690835B2 (en) Optical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41650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579833A (zh) 光学构件和包括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
CN110646971A (zh) 光学构件及包括该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
US10809437B2 (en) Optical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00218004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a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90075190A (ko) 표시 장치
CN111103728A (zh) 背光单元及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US10928576B2 (en) Optical member and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580210A (zh) 光学构件和包括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