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3386B - 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3386B
CN110643386B CN201910889850.4A CN201910889850A CN110643386B CN 110643386 B CN110643386 B CN 110643386B CN 201910889850 A CN201910889850 A CN 201910889850A CN 110643386 B CN110643386 B CN 110643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crude oil
chelating agent
metal chelating
oil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98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3386A (zh
Inventor
周钰明
卜小海
张一卫
葛高阳
施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angy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angy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angy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angy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98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3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3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3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3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3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9/00Refining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with other chemicals
    • C10G29/20Organic compounds not containing metal atom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环保、性能稳定的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该螯合剂是由30~40wt.%的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20~30wt.%的聚氨基酸、5~20wt.%的有机多元酸、5~15wt.%的酸度调节剂和15~30wt.%的去离子水在室温条件下经超声波作用混合而成的均一溶液;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由聚柠檬酸封端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2‑乙酰氨基丙烯酸和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而得: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油炼制过程中原油预处理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具有高效环保、性能稳定的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原油开采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油田采用诸如水驱、聚合物驱等强化采油方法,使得原油品质逐年降低,高金属离子含量的劣质原油被大量开采使用。同时,由于我国近年来对苏丹、委内瑞拉等地区出产的重质原油大量进口,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原油的重质化和劣质化。研究指出,原油中主要含有钙、钠、镁、铁、镍、钒、铝、铅等金属。其中,绝大部分的钠以水溶性无机盐的形式存在;镍、钒则与原油各种卟啉类化合物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大多存在胶质和沥青质中;其他金属元素,如钙、铁等主要以油溶性的环烷酸盐、酚盐的形式存在。原油中大量的金属元素会对后续精制和深加工过程造成不利影响,以钙为例,其危害主要表现在(1)少量存在的氯化钙盐可以在精馏塔中遇高温水解产生氯化氢,造成塔顶冷凝设备和管线的腐蚀,危害装置的正常运行;(2)钙盐的存在可能导致电脱盐装置电流增大,能耗提高;(3)当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时,富集在其中的钙会沉积在催化剂表面,阻塞催化剂孔道,造成催化剂选择性和活性的降低,进而使轻质油品的质量和产量大打折扣,影响经济效益。根据钙的分布状态可以分为极少量的水溶性无机钙和大量的油溶性有机螯合钙,无机钙可以经电脱盐过程随水一起排出,而有机钙则能稳定保留在原油中。因此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去除原油中油溶性钙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原油脱钙的方法主要有生物脱钙、沉淀脱钙、强酸脱钙、螯合脱钙。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457156、CN101200651公开的生物脱钙法,这些方法利用经筛选的微生物和其发酵产物进行脱钙,一般步骤繁琐、作用时间过长且微生物保存条件苛刻;中国专利文献CN104629791、CN102260524公开的沉淀脱钙法,采用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沉淀剂将钙转化成不溶性钙盐,此法缺点在于脱钙效率不高,需要额外装置分离沉淀,产生大量难处理的固废,且有堵塞管路的风险;中国专利文献CN1431276、CN1657594公开的脱钙方法,利用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等无机强酸或者有机膦类脱钙剂来破坏有机酸钙,不足之处在于会对电脱盐装置造成腐蚀,增加设备投入成本,且产生大量强酸性、含磷废水,有悖于环保原则。鉴于以上情况,现有脱钙剂还无法满足石油化工行业的要求,研发高效环保、性能稳定的脱钙剂已刻不容缓。
本发明采用聚柠檬酸封端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单体,与2-乙酰氨基丙烯酸、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得三元聚羧酸类聚合物,再与聚氨基酸、有机多元酸等超声复合得到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该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可以有效地与原油中的钙、铁等金属螯合,并随电脱盐分离脱除,是一种高效环保、性能稳定的原油金属螯合剂。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是由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聚氨基酸、有机多元酸、酸度调节剂和去离子水在室温条件下经超声波作用复合而成,其中各组分比例按质量百分数计:
Figure BDA0002208372830000021
所述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由聚柠檬酸封端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2-乙酰氨基丙烯酸和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而得,其结构通式为:
Figure BDA0002208372830000022
其中:A为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共聚后的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x为2~100,聚合度y为2~100,聚合度z为2~100,重复单元m为3~50,重复单元n为1~50。
其中,所述的聚氨基酸为分子量30000~1500000的聚天门冬氨酸、分子量30000~1500000的聚谷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的有机多元酸为苹果酸、α-酮戊二酸、亚氨基二琥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的酸度调节剂为二乙胺、乙二胺、三乙烯二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的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
在氮气氛围、室温下,以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的质量计,将0.2~5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柠檬酸和0.4~8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水加入反应釜中,用70wt.%~98wt.%的硫酸调节pH至2~4,升温至100~130℃,微波作用30~60min,微波功率为450~900W,降温至80~90℃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微波作用10~25min,微波功率为450~900W,降温至50~70℃,将0.05~1倍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链转移剂加入反应釜中,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在0.5~2h内加入复合引发剂水溶液以及小分子活性单体混合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80~90℃保温反应2~10h,降至室温,得固含量为15~50wt.%的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
所述复合引发剂水溶液由0.03~0.6倍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偶氮类引发剂、0.03~0.6倍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无机过氧化类引发剂和0.5~5倍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水混合而成。
所述活性单体混合溶液由0.2~5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2-乙酰氨基丙烯酸、0.2~5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和0.5~5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水在室温配置而成;所述的链转移剂为叔丁基硫醇、正丁基硫醇、叔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的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偶氮二氰基戊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为N-马来酰甘氨酸、N-马来酰丝氨酸或N-马来酰谷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该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无机过氧类引发剂为过硫酸氢钾、过碘酸铵、过氧化氢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具有下列优点:
(1)该原油金属螯合剂不含磷,并且在聚合物侧链引入聚柠檬酸以及通过与聚氨基酸复合使其生物可降解性大大增加。此外,在该原油金属螯合剂制备过程中采用“一锅煮”的方法,无需分离,符合原子经济性原则。同时,微波化学反应在制备过程中的参与,可以提高反应的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增加产品品质的稳定性。采用偶氮-无机过氧化物复合引发剂体系,可以降低自由基形成的温度,提高自由基的活性,减少能耗的同时增加聚合反应效率。因此,所述的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螯合剂。
(2)该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在制备过程中,对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进行分子结构设计和调控,充分考虑了各基团的集聚和匹配作用,通过引入大量的羧基、酯基、羟基、醚基、酰胺基等功能团,能有效地与原油中的钙、铁等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环状螯合物,从而破坏石油酸钙、铁等的结构达到脱除原油中钙、铁等金属的目的。羧基、羟基等极性基团和聚合物脂肪链共同作用使该三元聚合物具有双亲性,可在油水界面形成稳定的胶束而降低表面张力并增大油水接触面积,可明显提高脱除金属的效率。因此,所述的原油金属螯合剂是一种高效的螯合剂。
(3)该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采用其他大量含有螯合基团的水溶性小分子、聚合物进行复合,通过协同作用可以使三元聚合物与钙、铁等离子形成螯合物的稳定性和水溶性增加,进一步稳定和强化脱钙、脱铁等作用。另外,在复合原料中,如聚氨基酸等还具有一定的阻垢效果,可以阻止设备和管路的结垢,而碱性的酸度调节剂的加入可以降低原油金属螯合剂的酸度,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共同保障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的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是一种稳定的螯合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是是由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聚氨基酸、有机多元酸、酸度调节剂和去离子水在室温条件下经超声波作用复合而成,其中各组分比例按质量百分数计:
Figure BDA0002208372830000041
所述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由聚柠檬酸封端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2-乙酰氨基丙烯酸和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而得,其结构通式为:
Figure BDA0002208372830000051
其中:A为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共聚后的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x为2~100,聚合度y为2~100,聚合度z为2~100,重复单元m为3~50,重复单元n为1~50。
上述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其制备方法为:
在氮气氛围、室温下,以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的质量计,将0.2~5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柠檬酸和0.4~8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水加入反应釜中,用70~98%的硫酸水溶液调节pH为2~4,调节温度为100~130℃,微波作用30~60min,微波功率为450~900W,降温至80~90℃后,向反应釜中加入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微波作用10~25min,微波功率为450~900W,降温至50~70℃,将0.05~1倍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链转移剂加入反应釜中,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在0.5~2h内加入复合引发剂水溶液以及小分子活性单体混合溶液,此复合引发剂水溶液由0.03~0.6倍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偶氮类引发剂、0.03~0.6倍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无机过氧化类引发剂和0.5~5倍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水混合而成,活性单体混合溶液由0.2~5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2-乙酰氨基丙烯酸、0.2~5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与0.5~5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水在室温配置而成,滴加结束后升温至80~90℃保温反应2~10h,降至室温得固含量为15~50wt.%的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溶液。
本发明中所述的聚氨基酸为分子量30000~1500000的聚天门冬氨酸、分子量30000~1500000的聚谷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的有机多元酸为苹果酸、α-酮戊二酸、亚氨基二琥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的酸度调节剂为二乙胺、乙二胺、三乙烯二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的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为N-马来酰甘氨酸、N-马来酰丝氨酸或N-马来酰谷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的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偶氮二氰基戊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所述的无机过氧类引发剂为过硫酸氢钾、过碘酸铵、过氧化氢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的链转移剂为叔丁基硫醇、正丁基硫醇、叔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实施例1:氮气氛围,25℃下,将20g柠檬酸和60g水加入反应釜中,用98%浓硫酸调节pH为2,升温至100℃,微波作用30min,微波功率为450W,降温至80℃,向反应釜中加入100g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微波作用10min,微波功率为450W,降温至50℃,将5g叔丁基硫醇加入反应釜中,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在0.5h内加入由3g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3g过硫酸氢钾和80g水混合而成的复合引发剂以及由20g 2-乙酰氨基丙烯酸、20g N-马来酰甘氨酸与80g水配置而成的小分子活性单体混合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80℃保温反应2h,降至室温得固含量为44.3wt.%的亮黄色聚羧酸类三元聚合物溶液。
按照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35wt.%、聚天门冬氨酸15wt.%、聚谷氨酸15wt.%、苹果酸5wt.%、α-酮戊二酸5wt.%、乙二胺5wt.%、去离子水20wt.%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并使用22kHz的超声作用10min,得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当原油中钙含量为35.4ppm,铁含量为6.2ppm时,其脱钙率为91.6%,脱铁率为54.8%。
实施例2:氮气氛围、25℃下,将30g柠檬酸和100g水加入反应釜中,用98%浓硫酸调节pH为2,升温至100℃,微波作用40min,微波功率为600W,降温至80℃,向反应釜中加入120g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微波作用10min,微波功率为500W,降温至50℃,将7g正丁基硫醇加入反应釜中,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在1h内加入由4g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4g过碘酸铵和120g水混合而成的复合引发剂以及由30g 2-乙酰氨基丙烯酸、30g N-马来酰甘氨酸与120g水配置而成的小分子活性单体混合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80℃保温反应5h,降至室温得固含量为40.57wt.%的亮黄色聚羧酸类三元聚合物溶液。
按照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35wt.%、聚天门冬氨酸15wt.%、聚谷氨酸15wt.%、苹果酸5wt.%、亚氨基二琥珀酸5wt.%、三乙烯二胺5wt.%、二乙胺5wt.%、去离子水15wt.%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并使用22kHz的超声作用10min,得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当原油中钙含量为35.9ppm,铁含量为6.0ppm时,其脱钙率为93.7%,脱铁率为53.2%。
实施例3:氮气氛围、25℃下,将40g柠檬酸和100g水加入反应釜中,用85%浓硫酸调节pH为3,升温至110℃,微波作用30min,微波功率为700W,降温至85℃,向反应釜中加入80g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微波作用15min,微波功率为700W,降温至60℃,将10g正丁基硫醇加入反应釜中,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在1h内加入由5g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5g过氧化氢和150g水混合而成的复合引发剂以及由30g 2-乙酰氨基丙烯酸、30g N-马来酰谷氨酸与150g水配置而成的小分子活性单体混合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85℃保温反应5h,降至室温得固含量为35.33wt.%的亮黄色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溶液。
按照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30wt.%、聚天门冬氨酸15wt.%、聚谷氨酸10wt.%、亚氨基二琥珀酸10wt.%、三乙烯二胺5wt.%、三羟甲基氨基甲烷5wt.%、去离子水25wt.%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并使用22kHz的超声作用10min,得无磷环保聚羧酸类原油金属螯合剂,当原油中钙含量为38.1ppm,铁含量为5.8ppm时,其脱钙率为93.2%,脱铁率为52.7%。
实施例4:氮气氛围、25℃下,将60g柠檬酸和120g水加入反应釜中,用85%硫酸调节pH为3,升温至120℃,微波作用45min,微波功率为800W,降温至85℃,向反应釜中加入80g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微波作用20min,微波功率为800W,降温至60℃,将10g异丁醇加入反应釜中,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在1.5h内加入由10g偶氮二氰基戊酸、10g过氧化氢和180g水混合而成的复合引发剂以及由30g 2-乙酰氨基丙烯酸、30g N-马来酰丝氨酸与180g水配置而成的小分子活性单体混合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85℃保温反应8h,降至室温得固含量为34.39wt.%的亮黄色羧酸类三元共聚物溶液。
按照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30wt.%、聚天门冬氨酸15wt.%、聚谷氨酸10wt.%、α-酮戊二酸5wt.%、亚氨基二琥珀酸5wt.%、三羟甲基氨基甲烷5wt.%、去离子水30wt.%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并使用22kHz的超声作用10min,得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剂,当原油中钙含量为35.6ppm,铁含量为6.1ppm时,其脱钙率为94.5%,脱铁率为53.4%。
实施例5:氮气氛围、25℃下,将80g柠檬酸和150g水加入反应釜中,用70%浓硫酸调节pH为4,升温至130℃,微波作用60min,微波功率为800W,降温至85℃,向反应釜中加入80g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微波作用25min,微波功率为800W,降温至65℃,将5g叔丁基硫醇、5g正丁基硫醇加入反应釜中,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在2h内加入由5g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5g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10g过硫酸氢钾和180g水混合而成的复合引发剂以及由40g2-乙酰氨基丙烯酸、40g N-马来酰丝氨酸与180g水配置而成的小分子活性单体混合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90℃保温反应8h,降至室温得固含量为35.62wt.%的亮黄色聚合物溶液。
按照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30wt.%、聚天门冬氨酸10wt.%、聚谷氨酸10wt.%、α-酮戊二酸5wt.%、亚氨基二琥珀酸15wt.%、乙二胺5wt.%、三羟甲基氨基甲烷5wt.%、去离子水20wt.%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并使用22kHz的超声作用10min,得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当原油中钙含量为32.9ppm,铁含量为6.0ppm时,其脱钙率为93.2%,脱铁率为57.2%。
实施例6:氮气氛围、25℃下,将100g柠檬酸和200g水加入反应釜中,用70%浓硫酸调节pH为4,升温至130℃,微波作用60min,微波功率为900W,降温至90℃,向反应釜中加入100g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微波作用25min,微波功率为900W,降温至70℃,将10g叔丁基硫醇、10g正丁基硫醇加入反应釜中,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在2h内加入由15g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10g过硫酸氢钾、5g过氧化氢和250g水混合而成的复合引发剂以及由50g 2-乙酰氨基丙烯酸、50g N-马来酰丝氨酸与250g水配置而成的小分子活性单体混合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90℃保温反应10h,降至室温得固含量为35.72wt.%的亮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溶液。
按照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40wt.%、聚天门冬氨酸10wt.%、聚谷氨酸10wt.%、苹果酸10wt.%、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5wt.%、去离子水15wt.%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并使用22kHz的超声作用10min,得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当原油中钙含量为37.9ppm,铁含量为7.1ppm时,其脱钙率为94.8%,脱铁率为56.4%。
上述的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的脱金属(钙、铁)性能测试方法为:
本发明评价所使用的原油为仪长管输原油,其钙含量为30~40ppm,铁含量5~7ppm。将一定量的油置于超级恒温水浴槽中,注入占原油7wt.%的去离子水并在90℃下保温30min,置于高剪切乳化机中以2500r/min速度搅拌5min进行充分乳化。将乳化后的原油转移到电脱盐金属罐中,各加入10ppm的原油破乳剂和120ppm的上述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并置于电动恒温振荡器中振荡10min进行充分混合。将电脱盐金属罐放入相应的DPY-2型电脱盐测试仪中,控制电脱盐温度为135℃,沉降20min,然后在400V/cm的弱电场下停留15min,最后在1000V/cm的强电场下停留1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电脱盐污水排出并于石英坩埚中称取10g上层点脱后的原油,分别加入10g乙醇和10g石油醚,放入调温电加热器上升温直至引燃,待火焰熄灭后将石英坩埚转移至马弗炉中,设置温度800℃,时间4h,进行充分灰化。冷却后,向石英坩埚中加入10mL盐酸(6mol/L)并置于调温电加热器加热溶解并浓缩,溶液剩1~2mL时取出冷却,用去离子水定容至25m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量上述所溶液中的金属含量(以W记),采用相同的方法测量脱前原油中的金属含量(以W0记),并根据下式计算脱金属率。
Figure BDA0002208372830000091

Claims (7)

1.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其特征在于该螯合剂是由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聚氨基酸、有机多元酸、酸度调节剂和去离子水在室温条件下经超声波作用复合而成,其中各组分比例按质量百分数计:
Figure FDA0003079840940000011
所述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是由聚柠檬酸封端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2-乙酰氨基丙烯酸和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而得,其结构通式为:
Figure FDA0003079840940000012
其中:A为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共聚后的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x为2~100,聚合度y为2~100,聚合度z为2~100,重复单元m为3~50,重复单元n为1~50;
所述的聚氨基酸为分子量30000~1500000的聚天门冬氨酸、分子量30000~1500000的聚谷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的有机多元酸为苹果酸、α-酮戊二酸、亚氨基二琥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的酸度调节剂为二乙胺、乙二胺、三乙烯二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
在氮气氛围、室温下,以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的质量计,将0.2~5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柠檬酸和0.4~8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水加入反应釜中,用70wt%~98wt%的硫酸调节pH至2~4,升温至100~130℃,微波作用30~60min,微波功率为450~900W,降温至80~90℃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微波作用10~25min,微波功率为450~900W,降温至50~70℃,将0.05~1倍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链转移剂加入反应釜中,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在0.5~2h内加入复合引发剂水溶液以及小分子活性单体混合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80~90℃保温反应2~10h,降至室温,得固含量为15~50wt.%的聚羧酸类三元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引发剂水溶液由0.03~0.6倍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偶氮类引发剂、0.03~0.6倍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无机过氧化类引发剂和0.5~5倍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水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单体混合溶液由0.2~5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2-乙酰氨基丙烯酸、0.2~5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和0.5~5倍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质量的水在室温配置而成;所述的链转移剂为叔丁基硫醇、正丁基硫醇、叔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偶氮二氰基戊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不饱和双键的乙烯基单体为N-马来酰甘氨酸、N-马来酰丝氨酸或N-马来酰谷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过氧类引发剂为过硫酸氢钾、过碘酸铵、过氧化氢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CN201910889850.4A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 Active CN110643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9850.4A CN110643386B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9850.4A CN110643386B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3386A CN110643386A (zh) 2020-01-03
CN110643386B true CN110643386B (zh) 2021-08-13

Family

ID=6901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9850.4A Active CN110643386B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33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2339B (zh) * 2020-10-19 2023-02-28 南京江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原油金属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75661B (zh) * 2020-11-19 2023-02-28 南京江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低温原油金属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2659A (zh) * 2016-05-05 2016-07-27 东南大学 一种环保型复合原油脱钙剂
CN106867572A (zh) * 2017-03-15 2017-06-20 东南大学 一种复合型无磷原油金属螯合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2659A (zh) * 2016-05-05 2016-07-27 东南大学 一种环保型复合原油脱钙剂
CN106867572A (zh) * 2017-03-15 2017-06-20 东南大学 一种复合型无磷原油金属螯合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3386A (zh) 2020-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3386B (zh) 一种复合型原油金属螯合剂
CN112226772B (zh) 复合缓蚀剂和使用该复合缓蚀剂抑制费托合成反应水中碳钢腐蚀的方法
CN106939160A (zh) 一种高矿化水质清洁压裂液
CN105802659A (zh) 一种环保型复合原油脱钙剂
CN105713646B (zh) 一种环保型原油脱钙剂
CN106986959A (zh) 污水处理用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制备方法
CN105482848B (zh) 一种原油脱盐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77369A (zh) 一种复合型原油脱钙剂
CN103242891A (zh) 一种针对高酸重质原油的脱钙剂
CN111058043A (zh) 有机复合缓蚀剂和使用该有机复合缓蚀剂抑制费托合成反应水中碳钢腐蚀的方法
CN112552952A (zh) 原油脱钙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662743B (zh) 一种金属离子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48088A (zh) 一种污水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905490B (zh) 一种环保型原油金属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7572A (zh) 一种复合型无磷原油金属螯合剂
CN108503819B (zh) 一种超支化阻垢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84472B (zh) 一种原油金属脱除剂
CN107384471A (zh) 一种无磷原油金属脱除剂
CN109097086B (zh) 煤焦油预处理的方法
CN112322339B (zh) 一种原油金属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4591B (zh) 一种环保型原油脱钙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1365A (zh) 一种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8578A (zh) 一种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天然改性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02876352B (zh) 一种降低减压渣油金属离子含量的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02952565B (zh) 一种电脱盐脱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