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2087A - 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42087A CN110642087A CN201910790146.3A CN201910790146A CN110642087A CN 110642087 A CN110642087 A CN 110642087A CN 201910790146 A CN201910790146 A CN 201910790146A CN 110642087 A CN110642087 A CN 1106420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main
- rotational speed
- speed increasing
- annular arr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4—Driving arrang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40—Arrangements for rotating packages
- B65H54/44—Arrangements for rotating packages in which the package, core, or former is engaged with, or secured to, a driven member rotatable about the axis of the packa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4—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electric cords or electric power cables
- B65H2701/341—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electric cords or electric power cables in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包括主体外壳。本发明利用驱动电机一个动力源,既能够实现缠绕所必要的旋转功能,又能够实现缠绕时对于电线缠绕时卷扬轮的固定作用,并且该固定具备控制作用,能够自主控制最大旋转强度,也是控制最长导线缠绕长度的作用,控制性能强,并且部件利用率高,而且,该装置具有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能够将驱动状态进行分化,实现不同功能的驱动作用,此外,该装置具有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能够提高旋转速度,实现空气压力的增强作用,另外,该装置具有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旋转时的最大阻力,有效防止空气助力过大对驱动电机造成负面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线生产场所,为了将导线收卷,都会用到缠绕驱动装置,而现有的缠绕驱动装置对于部件的利用率比较低,控制能力差,局限性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底部的侧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主连接板结构,所述主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主部件安装凹槽结构,所述主部件安装凹槽结构的内部安装一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的一侧安装一主第一旋转轴,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的另一侧安装有主空心旋转轴和主第二旋转轴,所述主空心旋转轴在位于主体外壳另一侧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旋转圆柱,所述主空心旋转轴的中心设置有主空气流动孔,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在位于所述主空心旋转轴的部位设置有空气预留空间,所述主体外壳在位于所述空气预留空间的两侧均安装有主空气密封圈,所述主空心旋转轴的轴体上设置有连通空气预留空间和主空气流动孔的主通孔结构,所述空气预留空间的底部设置有主排气孔,所述主排气孔的底部设置有涡轮安装空间,所述涡轮安装空间设置有连通外界空间的主进气孔,所述主第二旋转轴端部安装一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的一端中心安装一主第三旋转轴,所述主第三旋转轴的端部安装一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的一端中心安装一主第四旋转轴,所述主第四旋转轴在位于所述涡轮安装空间内部的一端安装一涡轮,所述旋转圆柱内部中心设置有连通主排气孔的空气储存空间,所述旋转圆柱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空气储存空间的多个副通孔结构,每个所述副通孔结的端部均设置有柱形移动空间,每个所述柱形移动空间内部均安装一活塞,所述活塞朝向外侧的一端中心安装有主推杆,所述主推杆的杆体上套接一压缩的主螺旋弹簧,每个所述主推杆的杆体贯穿旋转圆柱,且所述主推杆的端部安装有抵触板。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包括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齿轮安装空间、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一旋转轴、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二旋转轴、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轴承、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主齿轮、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副齿轮、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和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的中心设置有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齿轮安装空间。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一侧中心通过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轴承安装一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一旋转轴,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一侧分别安装两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二旋转轴,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一旋转轴端部安装有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主齿轮,两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二旋转轴端部分别安装有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副齿轮,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主齿轮和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副齿轮端部分别通过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和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安装在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的侧面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安装在主部件安装凹槽结构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与主第一旋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两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端部分别与主第二旋转轴和空心旋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包括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中空结构、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旋转轴、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中空结构,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底部中心通过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安装一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顶部中心通过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安装一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的侧面通过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安装一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旋转轴,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旋转轴的轴体上安装有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顶端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的底端分别安装有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且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与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之间的齿牙结构相啮合,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之间的齿牙结构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分度圆的结构半径小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分度圆的结构半径,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分度圆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分度圆的结构半径,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小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分度圆的结构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端部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端部分别与主第二旋转轴和主第三旋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包括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和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一端面的中心与一主第三旋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内部的中心为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的内部套接一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的内部为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的内部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的一端面放置一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的一端之间固定一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的一端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且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贯穿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且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的内部,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的一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端部的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的一端与主第四旋转轴的端部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的初始长度大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端部的结构外形和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的结构外形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驱动电机一个动力源,既能够实现缠绕所必要的旋转功能,又能够实现缠绕时对于电线缠绕时卷扬轮的固定作用,并且该固定具备控制作用,能够自主控制最大旋转强度,也是控制最长导线缠绕长度的作用,控制性能强,并且部件利用率高,而且,该装置具有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能够将驱动状态进行分化,实现不同功能的驱动作用,此外,该装置具有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能够提高旋转速度,实现空气压力的增强作用,另外,该装置具有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旋转时的最大阻力,有效防止空气助力过大对驱动电机造成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中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中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中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外壳、2,主连接板结构、3,主部件安装凹槽结构、4,主第一旋转轴、5,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51,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2,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齿轮安装空间,53,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一旋转轴,54,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二旋转轴,55,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轴承,56,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主齿轮,57,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副齿轮,58,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9,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6,主空心旋转轴、7,旋转圆柱、8,主第二旋转轴、9,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91,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92,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中空结构,93,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94,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95,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旋转轴,96,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97,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98,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99,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910,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10,主第三旋转轴、11,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111,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2,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3,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114,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115,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116,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117,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8,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2,主第四旋转轴、13,涡轮安装空间、14,涡轮、15,主进气孔、16,主排气孔、17,空气预留空间、18,主空气密封圈、19,主通孔结构、20,主空气流动孔、21,空气储存空间、22,柱形移动空间、23,副通孔结构、24,活塞、25,主推杆、26,抵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包括主体外壳1,所述主体外壳1底部的侧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主连接板结构2,所述主体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主部件安装凹槽结构3,所述主部件安装凹槽结构3的内部安装一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5,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5的一侧安装一主第一旋转轴4,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5的另一侧安装有主空心旋转轴6和主第二旋转轴8,所述主空心旋转轴6在位于主体外壳1另一侧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旋转圆柱7,所述主空心旋转轴6的中心设置有主空气流动孔20,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在位于所述主空心旋转轴6的部位设置有空气预留空间17,所述主体外壳1在位于所述空气预留空间17的两侧均安装有主空气密封圈18,所述主空心旋转轴6的轴体上设置有连通空气预留空间17和主空气流动孔20的主通孔结构19,所述空气预留空间17的底部设置有主排气孔16,所述主排气孔16的底部设置有涡轮安装空间13,所述涡轮安装空间13设置有连通外界空间的主进气孔15,所述主第二旋转轴8端部安装一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9,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9的一端中心安装一主第三旋转轴10,所述主第三旋转轴10的端部安装一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11,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11的一端中心安装一主第四旋转轴12,所述主第四旋转轴12在位于所述涡轮安装空间13内部的一端安装一涡轮14,所述旋转圆柱7内部中心设置有连通主排气孔20的空气储存空间21,所述旋转圆柱7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空气储存空间21的多个副通孔结构23,每个所述副通孔结构23的端部均设置有柱形移动空间22,每个所述柱形移动空间22内部均安装一活塞24,所述活塞24朝向外侧的一端中心安装有主推杆25,所述主推杆25的杆体上套接一压缩的主螺旋弹簧,每个所述主推杆25的杆体贯穿旋转圆柱7,且所述主推杆25的端部安装有抵触板26。
请参阅图2,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5包括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1、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齿轮安装空间52、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一旋转轴53、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二旋转轴54、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轴承55、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主齿轮56、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副齿轮57、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8和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9;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1的中心设置有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齿轮安装空间52。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1一侧中心通过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轴承55安装一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一旋转轴53,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1一侧分别安装两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二旋转轴54,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一旋转轴53端部安装有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主齿轮56,两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二旋转轴54端部分别安装有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副齿轮57,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主齿轮56和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副齿轮57端部分别通过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8和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9安装在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1的侧面内部;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1安装在主部件安装凹槽结构3的内部;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8与主第一旋转轴4的端部固定连接,两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9端部分别与主第二旋转轴8和空心旋转轴6的端部固定连接,其主要作用是:实现一机多用。
请参阅图3,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9包括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91、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中空结构92、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93、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94、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旋转轴95、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97、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98、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99、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910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911;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91的内部设置有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中空结构92,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91底部中心通过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94安装一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93,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91顶部中心通过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94安装一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97,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91的侧面通过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94安装一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旋转轴95,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旋转轴95的轴体上安装有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99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910,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93顶端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97的底端分别安装有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98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911,且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98与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99之间的齿牙结构相啮合,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910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911之间的齿牙结构相啮合;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98分度圆的结构半径小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99分度圆的结构半径,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99分度圆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910分度圆的结构半径,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910小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911分度圆的结构半径;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93端部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97端部分别与主第二旋转轴8和主第三旋转轴10的端部固定连接,其主要作用是:利用齿轮半径不同,实现旋转速度增加。
请参阅图4,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11包括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1、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2、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113、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114、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115、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116、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7和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18;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1一端面的中心与一主第三旋转轴10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1内部的中心为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2,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1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2的内部套接一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113,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1的内部为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115,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115的内部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2的一端面放置一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116,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115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116的一端之间固定一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7,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116的一端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18,且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18贯穿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1,且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2的内部,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18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2的一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113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18端部的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114,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113的一端与主第四旋转轴12的端部固定;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7的初始长度大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115的长度;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18端部的结构外形和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114的结构外形一致,其主要作用是:当驱动阻力过大时,其阻力大于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7的弹性时,会使得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7压缩,在因果作用下,使得两旋转轴之间实现相对旋转,起到保护作用,所以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7的弹性应该小于驱动电机在最大功率下的旋转力度。
具体使用方式:本发明工作中,将主第一旋转轴4的端部与驱动电机的主轴端部固定连接,然后将卷扬轮的中心孔套在旋转圆柱7侧面,打开驱动电机,在部件的联动作用下,空气会注入到空气储存空间21内部,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抵触板26能够将卷扬轮中心起到抵触固定作用,同时在部件的联动作用下,卷扬轮旋转,实现电线收卷,关闭驱动电机式,回复正常,同时,当旋转状态停止时,代表工作完毕,所以一定注意,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11所形成空气压强的抵触能力,便是收卷后导线的总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底部的侧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主连接板结构(2),所述主体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主部件安装凹槽结构(3),所述主部件安装凹槽结构(3)的内部安装一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5),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5)的一侧安装一主第一旋转轴(4),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5)的另一侧安装有主空心旋转轴(6)和主第二旋转轴(8),所述主空心旋转轴(6)在位于主体外壳(1)另一侧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旋转圆柱(7),所述主空心旋转轴(6)的中心设置有主空气流动孔(20),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在位于所述主空心旋转轴(6)的部位设置有空气预留空间(17),所述主体外壳(1)在位于所述空气预留空间(17)的两侧均安装有主空气密封圈(18),所述主空心旋转轴(6)的轴体上设置有连通空气预留空间(17)和主空气流动孔(20)的主通孔结构(19),所述空气预留空间(17)的底部设置有主排气孔(16),所述主排气孔(16)的底部设置有涡轮安装空间(13),所述涡轮安装空间(13)设置有连通外界空间的主进气孔(15),所述主第二旋转轴(8)端部安装一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9),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9)的一端中心安装一主第三旋转轴(10),所述主第三旋转轴(10)的端部安装一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11),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11)的一端中心安装一主第四旋转轴(12),所述主第四旋转轴(12)在位于所述涡轮安装空间(13)内部的一端安装一涡轮(14),所述旋转圆柱(7)内部中心设置有连通主排气孔(20)的空气储存空间(21),所述旋转圆柱(7)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空气储存空间(21)的多个副通孔结构(23),每个所述副通孔结构(23)的端部均设置有柱形移动空间(22),每个所述柱形移动空间(22)内部均安装一活塞(24),所述活塞(24)朝向外侧的一端中心安装有主推杆(25),所述主推杆(25)的杆体上套接一压缩的主螺旋弹簧,每个所述主推杆(25)的杆体贯穿旋转圆柱(7),且所述主推杆(25)的端部安装有抵触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5)包括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1)、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齿轮安装空间(52)、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一旋转轴(53)、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二旋转轴(54)、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轴承(55)、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主齿轮(56)、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副齿轮(57)、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8)和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9);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1)的中心设置有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齿轮安装空间(52)。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1)一侧中心通过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轴承(55)安装一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一旋转轴(53),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1)一侧分别安装两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二旋转轴(54),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一旋转轴(53)端部安装有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主齿轮(56),两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二旋转轴(54)端部分别安装有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副齿轮(57),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主齿轮(56)和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副齿轮(57)端部分别通过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8)和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9)安装在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1)的侧面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外壳(51)安装在主部件安装凹槽结构(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8)与主第一旋转轴(4)的端部固定连接,两所述齿轮组合式旋转状态一分为二机构用第三旋转轴(59)端部分别与主第二旋转轴(8)和空心旋转轴(6)的端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9)包括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91)、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中空结构(92)、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93)、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94)、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旋转轴(95)、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97)、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98)、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99)、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910)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911);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91)的内部设置有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中空结构(92),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91)底部中心通过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94)安装一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93),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91)顶部中心通过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94)安装一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97),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空心外壳(91)的侧面通过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轴承(94)安装一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旋转轴(95),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旋转轴(95)的轴体上安装有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99)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910),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93)顶端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97)的底端分别安装有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98)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911),且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98)与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99)之间的齿牙结构相啮合,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910)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911)之间的齿牙结构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齿轮(98)分度圆的结构半径小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99)分度圆的结构半径,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二齿轮(99)分度圆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910)分度圆的结构半径,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齿轮(910)小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四齿轮(911)分度圆的结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一旋转轴(93)端部和齿轮啮合式旋转速度增加机构用第三旋转轴(97)端部分别与主第二旋转轴(8)和主第三旋转轴(10)的端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11)包括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1)、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2)、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113)、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114)、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115)、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116)、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7)和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18);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1)一端面的中心与一主第三旋转轴(10)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1)内部的中心为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2),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1)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2)的内部套接一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113),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1)的内部为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115),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115)的内部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2)的一端面放置一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116),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115)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116)的一端之间固定一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7),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活动板(116)的一端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18),且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18)贯穿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壳体(111),且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2)的内部,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18)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主中空区间(112)的一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113)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18)端部的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114),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旋转柱(113)的一端与主第四旋转轴(12)的端部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17)的初始长度大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副中空区间(115)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推杆(118)端部的结构外形和环形阵列螺旋弹簧抵触式最大旋转强度控制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114)的结构外形一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90146.3A CN110642087A (zh) | 2019-08-26 | 2019-08-26 | 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90146.3A CN110642087A (zh) | 2019-08-26 | 2019-08-26 | 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42087A true CN110642087A (zh) | 2020-01-03 |
Family
ID=69009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90146.3A Withdrawn CN110642087A (zh) | 2019-08-26 | 2019-08-26 | 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42087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2862A (zh) * | 2020-02-27 | 2020-06-05 | 赵明月 | 一种自动电梯绞盘用辅助旋转装置 |
CN111285176A (zh) * | 2020-02-14 | 2020-06-16 | 刘玉辉 | 一种一机多用式旋转平面驱动装置 |
CN111300232A (zh) * | 2020-03-17 | 2020-06-19 | 宋乐庆 | 一种一机多用式部件打磨装置 |
CN111361875A (zh) * | 2020-03-16 | 2020-07-03 | 巨泽明 | 一种粘稠性液体注入用辅助装置 |
CN111409128A (zh) * | 2020-04-17 | 2020-07-14 | 周杰 | 一种移动式切割装置用移动控制装置 |
CN111468636A (zh) * | 2020-04-17 | 2020-07-31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 一种建筑场所用钢筋弯曲装置 |
CN112626977A (zh) * | 2020-11-27 | 2021-04-09 | 杨枝全 | 一种水泥道路施工用抹平机构驱动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59218A (en) * | 1999-01-28 | 2000-05-09 | Nim-Cor, Inc. | Airlock shaft with differential core speed slipping capability |
CN207209609U (zh) * | 2017-09-14 | 2018-04-10 | 广东大禹九鼎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气胀轴收卷装置 |
CN107983224A (zh) * | 2017-11-14 | 2018-05-04 | 刘西方 | 一种一机多用式原料搅拌混合装置 |
CN208308141U (zh) * | 2018-05-10 | 2019-01-01 | 青岛富金山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防锈膜包装设备 |
CN208516562U (zh) * | 2018-05-07 | 2019-02-19 | 大连仲益纸业有限公司 | 一种白卡纸收卷装置 |
-
2019
- 2019-08-26 CN CN201910790146.3A patent/CN110642087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59218A (en) * | 1999-01-28 | 2000-05-09 | Nim-Cor, Inc. | Airlock shaft with differential core speed slipping capability |
CN207209609U (zh) * | 2017-09-14 | 2018-04-10 | 广东大禹九鼎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气胀轴收卷装置 |
CN107983224A (zh) * | 2017-11-14 | 2018-05-04 | 刘西方 | 一种一机多用式原料搅拌混合装置 |
CN208516562U (zh) * | 2018-05-07 | 2019-02-19 | 大连仲益纸业有限公司 | 一种白卡纸收卷装置 |
CN208308141U (zh) * | 2018-05-10 | 2019-01-01 | 青岛富金山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防锈膜包装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任同等: "《机电控制技术》", 30 June 2017,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
宋合志: "《电力拖动与变频器应用》", 31 July 2015,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申屠留芳: "《机械原理(第二版)》", 30 June 2016, 中国电力出版社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85176A (zh) * | 2020-02-14 | 2020-06-16 | 刘玉辉 | 一种一机多用式旋转平面驱动装置 |
CN111232862A (zh) * | 2020-02-27 | 2020-06-05 | 赵明月 | 一种自动电梯绞盘用辅助旋转装置 |
CN111361875A (zh) * | 2020-03-16 | 2020-07-03 | 巨泽明 | 一种粘稠性液体注入用辅助装置 |
CN111300232A (zh) * | 2020-03-17 | 2020-06-19 | 宋乐庆 | 一种一机多用式部件打磨装置 |
CN111409128A (zh) * | 2020-04-17 | 2020-07-14 | 周杰 | 一种移动式切割装置用移动控制装置 |
CN111468636A (zh) * | 2020-04-17 | 2020-07-31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 一种建筑场所用钢筋弯曲装置 |
CN112626977A (zh) * | 2020-11-27 | 2021-04-09 | 杨枝全 | 一种水泥道路施工用抹平机构驱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42087A (zh) | 一种一机多用式电线缠绕驱动装置 | |
CN205036820U (zh) | 一种带十字交叉滚子轴承的中空型谐波减速器 | |
CN201134723Y (zh) | 外转子无齿啮合行星减速电动轮毂 | |
CN106300795B (zh) | 一种大减速比谐波减速一体机 | |
CN110480517B (zh) | 一种水流环绕冲击式导线去毛刺装置 | |
CN206211760U (zh) | 一种大减速比谐波减速一体机 | |
CN109723799A (zh) | 一种复合谐波减速器 | |
CN217301454U (zh) | 一种集成式行星减速动力模组 | |
CN101818655B (zh) | 行星齿轮差速动力装置 | |
CN209370384U (zh) | 一种内齿谐波减速器 | |
TW201351852A (zh) | 內具偏置發電機之外迴轉式發電裝置 | |
CN109681602A (zh) | 一种具有直线运动功能的谐波减速装置 | |
CN205446569U (zh) | 缝盘机上用的微型行星减速器 | |
CN100546152C (zh) | 轮毂电机 | |
CN21150160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挡机构 | |
KR101212278B1 (ko) | 굴삭기 선회용 다단 감속장치 | |
CN209892700U (zh) | 一种无级变速器 | |
CN110510052B (zh) | 一种油电混合摩托车的无刷电机 | |
CN206364652U (zh) | 一种带有加力机构的机械摆臂 | |
CN220134537U (zh) | 减速器、电驱动桥及新能源汽车 | |
CN209990853U (zh) | 一种回转驱动传动装置 | |
CN217002989U (zh) | 双动齿圈级内变速行星减速机 | |
CN214850844U (zh) | 一种行星式直角减速电机 | |
CN221647544U (zh) | 一种两级串联多波活齿减速器 | |
CN216185779U (zh) | 一种内变速电动双控马达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