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1509B - 安装结构、气路控制机构及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装结构、气路控制机构及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1509B
CN110641509B CN201910833608.5A CN201910833608A CN110641509B CN 110641509 B CN110641509 B CN 110641509B CN 201910833608 A CN201910833608 A CN 201910833608A CN 110641509 B CN110641509 B CN 110641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air cylinder
group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36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1509A (zh
Inventor
李长生
臧国群
张斌
王丽娜
孟宪洪
刘英伟
杨建兵
贾新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336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1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1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1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1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1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HBRAKES OR OTHER RETARD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THEREOF IN RAIL VEHICLES
    • B61H11/00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ing or retard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ations of apparatus of different kinds or types
    • B61H11/06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ing or retard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ations of apparatus of different kinds or types of hydrostatic, hydrodynamic, or aerodynamic brakes
    • B61H11/10Aerodynamic brakes with control flaps, e.g. spoilers, attached to the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4Arrangements of piping, valves in the piping, e.g. cut-off valves, couplings or air hoses
    • B60T17/043Brake line couplings, air hoses and stopc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结构、气路控制机构及制动装置,将风缸组安装在底座上,使得多个风缸集中安装,便于风缸统一管理,使得气路控制机构能够整体装卸,有利于提升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效率。同时,也便于改善风缸的分布状况,避免风缸过于分散而导致制动装置结构混乱。由于气路板内设有控制通道组,因此,通过集成的通道,代替了控制阀组与风缸组之间复杂的连接管件,减少了制动装置中连接管的使用,简化了控制阀组与风缸组之间控制管路,保证制动装置结构更加简洁、合理,便于对制动装置有序化管理。此外,风缸组与控制阀组之间连接过程中,只需将风缸组与控制阀组直接连接在气路板上即可,大大方便了制动装置的组装操作。

Description

安装结构、气路控制机构及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结构、气路控制机构及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装置(制动装备)是车辆装设的全部制动和减速系统的总称,其功能是使行驶中的车辆减低速度或停止行驶,或使已停驶的车辆保持不动。目前,制动装置的气路控制机构中一般采用具有多种功能的风缸组,通过风缸组使得制动缸实现充气缓解、减压制动及制动保压功能。传统的风缸通常散布在车体上,且较为散乱,导致气路控制机构中的部件维护、检修及拆装过程变得极其困难。同时,由于风缸数量较多、且分布较为散乱,因此,导致连接在风缸上的软管交叉缠绕,严重影响制动装置中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结构、气路控制机构及制动装置,将风缸集中安装、合理布置,保证制动装置内结构分布整齐、有序。同时,减少连接管的使用,方便风缸的连接。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安装风缸组;与气路板,所述气路板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气路板一侧面用于连接所述风缸组,所述气路板另一侧面用于连接控制阀组,所述气路板内设有控制通道组,所述控制通道组用于将所述控制阀组与所述风缸组控制连通。
上述的安装结构,将风缸组安装在底座上,使得多个风缸集中安装,便于风缸统一管理,使得气路控制机构能够整体装卸,有利于提升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效率。同时,也便于改善风缸的分布状况,避免风缸过于分散而导致制动装置结构混乱。由于气路板内设有控制通道组,因此,通过集成的通道,代替了控制阀组与风缸组之间复杂的连接管件,减少了制动装置中连接管的使用,简化了控制阀组与风缸组之间控制管路,保证制动装置结构更加简洁、合理,便于对制动装置有序化管理。此外,风缸组与控制阀组之间连接过程中,只需将风缸组与控制阀组直接连接在气路板上即可,大大方便了制动装置的组装操作。同时,也有利于缩短风缸组上连接管的长度,避免连接管过长容易发生打结缠绕,进一步方便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
下面结合上述方案对本发明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区与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用于安装所述风缸组中的副风缸,所述第二安装区用于安装所述风缸组中的容积风缸、压力风缸及缓解风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区内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副风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承载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区中,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所述副风缸的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区内间隔设有第二安装座与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压力风缸,所述第三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容积风缸与所述缓解风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路板上还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所述压力风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设置在所述气路板与所述底座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结构还包括转换座,所述转换座设置在所述气路板上,所述转换座用于连接所述副风缸,所述气路板一侧面还用于连接制动缸管,所述转换座内间隔设有第一转换通道与第二转换通道,所述第一转换通道用于连接所述副风缸与所述控制阀组中的中继阀,所述第二转换通道用于连接所述制动缸管与所述中继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座背向所述气路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转换通道连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转换座朝向所述气路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转换通道连通的第一对接孔、及与所述第二转换通道连通的第二对接孔、第三对接孔,所述气路板上间隔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对接孔、所述第二对接孔及所述第三对接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与所述副风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用于与所述中继阀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用于与所述制动缸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通道组分为第一导气通道、第二导气通道、第三导气通道,所述气路板一侧面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及所述第三导气通道对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及第四连接孔,所述气路板另一侧面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及所述第三导气通道对应连通的三个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及所述第四连接孔分别用于与所述缓解风缸、所述压力风缸及所述容积风缸对应连通,三个所述第五连接孔用于与所述控制阀组中的主阀连通,所述第三导气通道还用于与所述中继阀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通道组还分为第一充气通道与第二充气通道,所述气路板一侧面还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通道、所述第二充气通道对应连通的两个第六连接孔,两个所述第六连接孔均用于与所述控制阀组中的止回阀连通,所述第一充气通道用于与所述第一转换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充气通道用于与集尘器连通。
一种气路控制机构,包括风缸组、控制阀组及以上任意一项所述安装结构,所述风缸组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控制阀组装设在所述气路板上,所述控制阀组通过所述控制通道组与所述风缸组控制连通。
上述的气路控制机构,采用以上的安装结构,将风缸组安装在底座上,使得多个风缸集中安装,便于风缸统一管理,使得气路控制机构能够整体装卸,有利于提升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效率。同时,也便于改善风缸的分布状况,避免风缸过于分散而导致制动装置结构混乱。由于气路板内设有控制通道组,因此,通过集成的通道,代替了控制阀组与风缸组之间复杂的连接管件,减少了制动装置中连接管的使用,简化了控制阀组与风缸组之间控制管路,保证制动装置结构更加简洁、合理,便于对制动装置有序化管理。此外,风缸组与控制阀组之间连接过程中,只需将风缸组与控制阀组直接连接在气路板上即可,大大方便了制动装置的组装操作。同时,也有利于缩短风缸组上连接管的长度,避免连接管过长容易发生打结缠绕,进一步方便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
一种制动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气路控制机构。
上述的制动装置,采用以上的安装结构,将风缸组安装在底座上,使得多个风缸集中安装,便于风缸统一管理,使得气路控制机构能够整体装卸,有利于提升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效率。同时,也便于改善风缸的分布状况,避免风缸过于分散而导致制动装置结构混乱。由于气路板内设有控制通道组,因此,通过集成的通道,代替了控制阀组与风缸组之间复杂的连接管件,减少了制动装置中连接管的使用,简化了控制阀组与风缸组之间控制管路,保证制动装置结构更加简洁、合理,便于对制动装置有序化管理。此外,风缸组与控制阀组之间连接过程中,只需将风缸组与控制阀组直接连接在气路板上即可,大大方便了制动装置的组装操作。同时,也有利于缩短风缸组上连接管的长度,避免连接管过长容易发生打结缠绕,进一步方便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安装结构一视角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安装结构另一视角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安装结构又一视角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路板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路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路板与转换座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转换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路控制机构一视角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路控制机构另一视角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路控制机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路控制机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路控制机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安装结构,110、底座,111、第一安装区,112、第二安装区,113、第一安装座,1131、第一支撑部,1132、第二支撑部,1134、承载部,114、第二安装座,115、第三安装座,116、扶持件,120、气路板,121、控制通道组,1211、第一导气通道,1212、第二导气通道,1213、第三导气通道,1214、连接通道,1215、第一充气通道,1216、第二充气通道,122、第二连接孔,123、第三连接孔,124、第四连接孔,125、第五连接孔,126、第一通孔,127、第二通孔,128、第三通孔,129、第六连接孔,130、转换座,131、第一连接孔,132、第一转换通道,133、第二转换通道,134、第一对接孔,135、第二对接孔,136、第三对接孔,137、第四对接孔,140、减压室,150、加固件,160、固定座,170、连接件,200、控制阀组,210、主阀,211、主活塞,212、滑阀,213、缓解孔槽,214、制动通路,220、中继阀,221、均衡活塞,222、活塞杆,223、均衡阀座,224、均衡阀,230、止回阀,300、风缸组,310、副风缸,320、压力风缸,330、缓解风缸,340、容积风缸,400、集尘器,500、制动缸,510、制动缸管,600、制动主管,700、大气,800、加速缓解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5及图8,一种安装结构100,包括:底座110与气路板120。底座110用于安装风缸组300。气路板120装设在底座110上,气路板120一侧面用于连接风缸组300,气路板120另一侧面用于连接控制阀组200,气路板120内设有控制通道组121。控制通道组121用于将控制阀组200与风缸组300控制连通。
上述的安装结构100,将风缸组300安装在底座110上,使得多个风缸集中安装,便于风缸统一管理,使得气路控制机构能够整体装卸,有利于提升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效率。同时,也便于改善风缸的分布状况,避免风缸过于分散而导致制动装置结构混乱。由于气路板120内设有控制通道组121,因此,通过集成的通道,代替了控制阀组200与风缸组300之间复杂的连接管件,减少了制动装置中连接管的使用,简化了控制阀组200与风缸组300之间控制管路,保证制动装置结构更加简洁、合理,便于对制动装置有序化管理。此外,风缸组300与控制阀组200之间连接过程中,只需将风缸组300与控制阀组200直接连接在气路板120上即可,大大方便了制动装置的组装操作。同时,也有利于缩短风缸组300上连接管的长度,避免连接管过长容易发生打结缠绕,进一步方便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风缸组300应理解为两个以上的风缸集中放置,形成设备组。其中,本实施例的风缸组300包括缓解风缸330、压力风缸320、容积风缸340及副风缸310。同样,控制阀组200也应理解为两个以上的控制阀集中放置,形成控制阀组200。
可选地,气路板120装设在底座110上的方式可为焊接、螺栓或者螺钉连接、铆接、绑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
具体地,请参考图3,安装结构100包括连接件170。连接件170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气路板120上,连接件170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110上。同时,为了便于气路板120更加稳定装设在底座110上,本实施例的连接件170为L型结构。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图8及图9,底座110上设有第一安装区111与第二安装区112。第一安装区111用于安装风缸组300中的副风缸310。第二安装区112用于安装风缸组300中的容积风缸340、压力风缸320及缓解风缸330。由此可知,底座110上分为两个安装区,将风缸组300中的风缸分为两部分进行区别安装:将副风缸310安装在第一安装区111中;将容积风缸340、压力风缸320及缓解风缸330均安装在第二安装区112中,这样,实现风缸按照功能区分放置,便于容积风缸340、压力风缸320及缓解风缸330均与控制阀组200中的主阀210控制连接、副风缸310与控制阀组200中的中继阀220控制连接,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快速区分风缸的不同功能,从而使得制动装置实现有序化管理。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区111与第二安装区112沿着底座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图2及图8,第一安装区111内设有第一安装座113。第一安装座113用于安装副风缸310。如此,通过第一安装座113,使得副风缸310更加稳定安装,便于副风缸310稳定作业。具体在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113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第一安装座113间隔设置在底座110上,如此,进一步提高副风缸310在底座110上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8,第一安装座113包括第一支撑部1131、第二支撑部1132、及连接在第一支撑部1131与第二支撑部1132之间的承载部1134。第一支撑部1131与第二支撑部1132均设置在第一安装区111中,承载部1134用于承载副风缸310的侧面。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副风缸310以横卧方式,安装在承载部1134上,避免副风缸310因直立安装而导致容易发生晃动,如此,保证副风缸310稳定工作。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31、第二支撑部1132及承载部1134为一体化结构,如此,提高第一安装座113的结构强度,使得副风缸310得到稳定支撑。同时,承载部1134为弧形结构,以便副风缸310安装时,更好地贴合在承载部1134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与图8,第二安装区112内间隔设有第二安装座114与第三安装座115。第二安装座114用于安装压力风缸320。第三安装座115用于安装容积风缸340与缓解风缸330。由于压力风缸320参与主阀210的活塞平衡,压力风缸320与列车管的压力差决定了主阀210的活塞动作,因此,压力风缸320的容积通常大于容积风缸340、缓解风缸330,如此,本实施例将压力风缸320独立与容积风缸340、缓解风缸330设置,有利于保持压力风缸320稳定安装。同时,将容积风缸340与缓解风缸330均集中在第三安装座115上,这样,在大容量风缸的独立设置后,再将容量较小的风缸集中放置,减小风缸在底座110上的占用空间,使得制动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压力风缸320的容积为40L,缓解风缸330的容积为11L,容积风缸340的容积为13L,副风缸310的容积为55L或者120L。其中,缓解风缸330设置在容积风缸340上,使得缓解风缸330与容积风缸340成垛叠式设置在底座110上,其中缓解风缸330与容积风缸340之间的间隙大于60mm。同时,第二安装座114为圆形结构,压力风缸320直立在圆形结构内。另外,第三安装座115为或者近似为“几”字型结构。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与图8,气路板120上还设有固定座160。固定座160用于固定压力风缸320。如此,通过第二安装座114与固定座160配合,使得压力风缸320在底座110上更加稳定。其中,固定座160与压力风缸320的固定方式可为焊接、螺栓或者螺钉连接、铆接、绑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8,底座110上还设有扶持件116。扶持件116用于与压力风缸320的侧面贴合。如此,当压力风缸320直立在第二安装座114上时,通过扶持件116,使得压力风缸320得到有效扶持,避免压力风缸320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晃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安装结构100还包括加固件150。加固件150设置在气路板120与底座110之间。如此,通过加固件150,使得气路板120与底座110稳定连接,有利于提高安装结构100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图6及图8,安装结构100还包括转换座130。转换座130设置在气路板120上,转换座130用于连接副风缸310。气路板120一侧面还用于连接制动缸管510。转换座130内间隔设有第一转换通道132与第二转换通道133,第一转换通道132用于连接副风缸310与控制阀组200中的中继阀220,第二转换通道133用于连接制动缸管510与中继阀220。
由此可知,当列车处于充气缓解阶段时,中继阀220控制第一转换通道132与第二转换通道133断开,并将制动缸管510与大气700连通、副风缸310与制动主管600连通,使得制动缸500的压缩空气排入大气700,保证制动缸500得到缓解;与此同时,制动主管600内的压缩空气向副风缸310中充气;当列车处于减压制动阶段时,中继阀220控制第一转换通道132与第二转换通道133连通,使得副风缸310内的压缩空气充入制动缸500内,从而实现列车制动;当列车处于制动保压时,中继阀220控制第一转换通道132与第二转换通道133断开,使得制动缸500即形成了制动保压作用。如此,本实施例巧妙地在转换座130内设置两条隔开的通道,大大方便了列车制动操作。同时,本实施例在气路板120上设置转换座130,避免大量通道设置在气路板120上而导致气路板120因负载过大,不稳定,如此,有利于保证制动装置的制动操作稳定运行。需要说明的是,实现制动缸管510与大气700连通可在气路板120开设有与大气700连通的通道;也可以在中继阀220上设有与大气700连通的端口。同时,中继阀220具体如何控制可参考如下的气路控制原理、以及请参考图10至图12。
请结合图10至图12,气路控制原理为:
请参考图10,当列车处于充气缓解阶段时,制动主管600增压,制动主管600内的压缩空气进入主阀210的主活塞211上部,并推动节制阀、滑阀212下移,使之到达充气缓解位;此时,滑阀212上的缓解孔槽213连通容积风缸340和加速缓解阀800,使得容积风缸340内的压缩空气经加速缓解阀800上的缩孔排入大气700;待容积风缸340压力下降后,中继阀220的均衡活塞221被制动缸500的压力推向下移,此时,制动缸500内的压缩空气经活塞杆222上的通路排入大气700中,使的制动缸500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止回阀230被打开,使得制动主管600内的压缩空气经止回阀230向副风缸310中充气。
请参考图11,当列车处于减压制动阶段时,制动主管600减压,压力风缸320内的压缩空气推动主阀210的主活塞211,并带动节制阀和滑阀212上移,使之到达制动位,此时,压力风缸320内的压缩空气经滑阀212上的制动通路214进入容积风缸340;接着,容积风缸340内的压缩空气进入中继阀220的均衡活塞221下部,推动均衡活塞221上移,使得活塞杆222推开均衡阀224,使副风缸310内的压缩空气进入制动缸500,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请参考图12,当列车处于制动保压阶段时,由于主阀210的主活塞211仍处在制动位,压力风缸320继续向容积风缸340充气,使得压力风缸320压力继续下降;待压力风缸320压力接近列车管压力时,在主活塞211自重及稳定弹簧弹力作用下,主活塞211带动节制阀下移直到活塞杆222上肩接触滑阀212为止。此时,节制阀遮盖住了滑阀212背面的向容积风缸340充气的通路,停止了压力风缸320向容积风缸340充气,此时,容积风缸340压力停止上升,从而使得中继阀220的均衡活塞221下部形成保压,此时,副风缸310仍继续向制动缸500充气;当制动缸500压力与容积风缸340压力接近平衡时,通过弹簧作用,将均衡阀224与均衡阀座223密贴,关闭了副风缸310向制动缸500充气的通路,如此,完成了制动缸500保压操作。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转换座130背向气路板120的一侧设有与第一转换通道132连通的第一连接孔131。转换座130朝向气路板120的一侧设有与第一转换通道132连通的第一对接孔134、及与第二转换通道133连通的第二对接孔135、第三对接孔136,气路板120上间隔设有第一通孔126、第二通孔127及第三通孔128,第一通孔126、第二通孔127及第三通孔128分别对应与第一对接孔134、第二对接孔135及第三对接孔136连通,第一连接孔131用于与副风缸310连通,第一通孔126与第二通孔127均用于与中继阀220连通,第三通孔128用于与制动缸管510连通。由此可知,副风缸310依次通过第一连接孔131、第一转换通道132、第一对接孔134及第一通孔126与中继阀220控制连接;制动缸管510依次通过第三通孔128、第三对接孔136、第二转换通道133、第二对接孔135及第二通孔127与中继阀220控制连接,使得中继阀220稳定控制副风缸310与制动缸管510的连通状况,从而使得车体实现稳定减压制动与充气缓解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与图6,图5为气路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中的虚线代表内部结构的轮廓线。控制通道组121分为第一导气通道1211、第二导气通道1212、第三导气通道1213。气路板120一侧面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导气通道1211、第二导气通道1212及第三导气通道1213对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122、第三连接孔123及第四连接孔124,气路板120另一侧面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导气通道1211、第二导气通道1212及第三导气通道1213对应连通的三个第五连接孔125。第二连接孔122、第三连接孔123及第四连接孔124分别用于与缓解风缸330、压力风缸320及容积风缸340对应连通。三个第五连接孔125用于与控制阀组200中的主阀210连通,第三导气通道1213还用于与中继阀220连通。由此可知,缓解风缸330通过第二连接孔122、第一导气通道1211及第五连接孔125与主阀210连接;压力风缸320通过第三连接孔123、第二导气通道1212及第五连接孔125与主阀210连接;容积风缸340通过第四连接孔124、第三导气通道1213及第五连接孔125与主阀210连接。如此,通过气路板120内部通道与外部连接孔配合,使得主阀210稳定控制缓解风缸330、压力风缸320及容积风缸340之间的连通关系,具体控制如下:
当列车处于充气缓解阶段时,主阀210依次通过第五连接孔125、第三导气通道1213及第四连接孔124控制容积风缸340与大气700相通,也即是,容积风缸340分别与缓解风缸330、压力风缸320断开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实现容积风缸340与大气700连通可在气路板120开设有与大气700连通的通道;也可以在主阀210上设有与大气700连通的端口;当列车处于减压制动阶段时,主阀210通过第五连接孔125、第三导气通道1213、第四连接孔124、第二导气通道1212及第三连接孔123控制压力风缸320与容积风缸340连通;当列车处于制动保压阶段时,主阀210的主活塞211在自重和弹簧的作用下,将压力风缸320与容积风缸340断开,使得风力风缸停止向容积风缸340充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导气通道1213还用于与中继阀220连通,其目的在于,通过容积风缸340与制动缸500之间的压力差,控制中继阀220的控制状态,完成制动缸500的充气制动或者排气缓解。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主阀210主要控制容积风缸340的充气或者排气,而中继阀220则完成制动缸500的缓解与制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气路板120内还设有连接通道1214,第三导气通道1213通过连接通道1214与中继阀220连通。其中,连接通道1214与中继阀220连通方式可在气路板120上开孔,通过该孔分别与中继阀220的底部、连接通道1214连通,具体可参考图5与图1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控制通道组121还分为第一充气通道1215与第二充气通道1216。气路板120一侧面还设有分别与第一充气通道1215、第二充气通道1216对应连通的两个第六连接孔129。两个第六连接孔129均用于与控制阀组200中的止回阀230连通。第一充气通道1215与第一转换通道132连通。第二充气通道1216用于与集尘器400连通。由此可知,集尘器400与止回阀230通过第二充气通道1216、第六连接孔129实现控制连接;副风缸310与止回阀230通过第一转换通道132、第一充气通道1215、第六连接孔129实现控制连接。如此,当列车处于充气减缓阶段时,止回阀230被打开,使得第一充气通道1215与第二充气通道1216连通,从而使得制动主管600内的压缩空气稳定向副风缸310充气。需要说明的是,制动主管600向副风缸310充气过程中,无需经过中继阀22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转换座130上设有第四对接孔137,第四对接孔137与第一转换通道132连通。气路板120朝向转换座130的一侧面上设有与第一充气通道1215连通的开孔(未示出),开孔与第四对接孔137对应设置。当止回阀230被打开时,制动主管600内的压缩空气依次通过集尘器400、第二充气通道1216、止回阀230、第一充气通道1215、开孔、第四对接孔137、第一转换通道132及第一连接孔131,充入副风缸310中。同时,第二充气通道1216与集尘器400的连通方式可在气路板120上开孔方式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安装结构100还包括减压室140,减压室140设置在气路板120上,如此,通过减压室140,平衡制动装置内的压力,保证装置稳定运行。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减压室140为两个,两个减压室140间隔设置在气路板12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5及图8,一种气路控制机构,包括风缸组300、控制阀组200及以上任意一项实施例中安装结构100,风缸组300装设在底座110上,控制阀组200装设在气路板120上,控制阀组200通过控制通道组121与风缸组300控制连通。
上述的气路控制机构,采用以上的安装结构100,将风缸组300安装在底座110上,使得多个风缸集中安装,便于风缸统一管理,使得气路控制机构能够整体装卸,有利于提升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效率。同时,也便于改善风缸的分布状况,避免风缸过于分散而导致制动装置结构混乱。由于气路板120内设有控制通道组121,因此,通过集成的通道,代替了控制阀组200与风缸组300之间复杂的连接管件,减少了制动装置中连接管的使用,简化了控制阀组200与风缸组300之间控制管路,保证制动装置结构更加简洁、合理,便于对制动装置有序化管理。此外,风缸组300与控制阀组200之间连接过程中,只需将风缸组300与控制阀组200直接连接在气路板120上即可,大大方便了制动装置的组装操作。同时,也有利于缩短风缸组300上连接管的长度,避免连接管过长容易发生打结缠绕,进一步方便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8与图9,风缸组300包括副风缸310、容积风缸340、压力风缸320及缓解风缸330,控制阀组200包括主阀210与中继阀220。容积风缸340、压力风缸320及缓解风缸330均装设在底座110上。主阀210与中继阀220均连接在气路板120上,主阀210通过导气通道分别与容积风缸340、压力风缸320及缓解风缸330控制连接。中继阀220分别与容积风缸340、副风缸310控制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5及图8,一种制动装置,包括以上实施例中的气路控制机构。
上述的制动装置,采用以上的安装结构100,将风缸组300安装在底座110上,使得多个风缸集中安装,便于风缸统一管理,使得气路控制机构能够整体装卸,有利于提升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效率。同时,也便于改善风缸的分布状况,避免风缸过于分散而导致制动装置结构混乱。由于气路板120内设有控制通道组121,因此,通过集成的通道,代替了控制阀组200与风缸组300之间复杂的连接管件,减少了制动装置中连接管的使用,简化了控制阀组200与风缸组300之间控制管路,保证制动装置结构更加简洁、合理,便于对制动装置有序化管理。此外,风缸组300与控制阀组200之间连接过程中,只需将风缸组300与控制阀组200直接连接在气路板120上即可,大大方便了制动装置的组装操作。同时,也有利于缩短风缸组300上连接管的长度,避免连接管过长容易发生打结缠绕,进一步方便制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安装风缸组,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区与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用于安装所述风缸组中的副风缸,所述第二安装区用于安装所述风缸组中的容积风缸、压力风缸及缓解风缸;
气路板,所述气路板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气路板一侧面用于连接所述风缸组,所述气路板另一侧面用于连接控制阀组,所述气路板内设有控制通道组,所述控制通道组用于将所述控制阀组与所述风缸组控制连通;及
转换座,所述转换座设置在所述气路板上,所述转换座用于连接所述副风缸,所述气路板一侧面还用于连接制动缸管,所述转换座内间隔设有第一转换通道与第二转换通道,所述第一转换通道用于连接所述副风缸与所述控制阀组中的中继阀,所述第二转换通道用于连接所述制动缸管与所述中继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内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副风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承载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区中,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所述副风缸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内间隔设有第二安装座与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压力风缸,所述第三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容积风缸与所述缓解风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板上还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所述压力风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设置在所述气路板与所述底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座背向所述气路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转换通道连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转换座朝向所述气路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转换通道连通的第一对接孔、及与所述第二转换通道连通的第二对接孔、第三对接孔,所述气路板上间隔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对接孔、所述第二对接孔及所述第三对接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与所述副风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用于与所述中继阀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用于与所述制动缸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通道组分为第一导气通道、第二导气通道、第三导气通道,所述气路板一侧面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及所述第三导气通道对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及第四连接孔,所述气路板另一侧面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及所述第三导气通道对应连通的三个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及所述第四连接孔分别用于与所述缓解风缸、所述压力风缸及所述容积风缸对应连通,三个所述第五连接孔用于与所述控制阀组中的主阀连通,所述第三导气通道还用于与所述中继阀连通;或者,
所述控制通道组还分为第一充气通道与第二充气通道,所述气路板一侧面还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通道、所述第二充气通道对应连通的两个第六连接孔,两个所述第六连接孔均用于与所述控制阀组中的止回阀连通,所述第一充气通道用于与所述第一转换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充气通道用于与集尘器连通。
9.一种气路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缸组、控制阀组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所述风缸组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控制阀组装设在所述气路板上,所述控制阀组通过所述控制通道组与所述风缸组控制连通。
10.一种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路控制机构。
CN201910833608.5A 2019-09-04 2019-09-04 安装结构、气路控制机构及制动装置 Active CN110641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3608.5A CN110641509B (zh) 2019-09-04 2019-09-04 安装结构、气路控制机构及制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3608.5A CN110641509B (zh) 2019-09-04 2019-09-04 安装结构、气路控制机构及制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1509A CN110641509A (zh) 2020-01-03
CN110641509B true CN110641509B (zh) 2020-08-18

Family

ID=6899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3608.5A Active CN110641509B (zh) 2019-09-04 2019-09-04 安装结构、气路控制机构及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150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27357A (ja) * 2002-02-01 2003-08-15 Denso Corp ブレーキ倍力システムおよびブレーキ倍力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201307055Y (zh) * 2008-11-21 2009-09-09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Chr2阀类试验台
CN201914241U (zh) * 2010-12-08 2011-08-0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集成电空制动机
CN103419810B (zh) * 2012-05-24 2015-11-04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气动柜
CN204296706U (zh) * 2014-12-16 2015-04-29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中间体及具有其的控制阀
CN105966386A (zh) * 2016-05-26 2016-09-28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大功率调车用空气制动部件集中安装装置
CN109969154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 制动系统阀类集成装置
CN208306638U (zh) * 2018-05-16 2019-01-01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基于气路板连通的制动控制集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1509A (zh) 2020-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5619C (zh) 微机控制模拟式直通电空气液转换列车制动系统
EP3436323A1 (en) Vehicle fluid handling systems
CN211592575U (zh) 一种充气阀及动车组备用空气制动系统的分配阀模块
CN100509511C (zh) 制动控制装置
CN106428102A (zh) 动车组回送救援压缩空气控制及分配装置
EP3943361A1 (en) Parking brake control module and rail vehicle
CN212401168U (zh) 一种阶段缓解与直接缓解转换装置
CN104260745A (zh) 动车组制动控制单元
CN110641509B (zh) 安装结构、气路控制机构及制动装置
CN214786408U (zh) 一种立体车库用减震装置
CN108909768B (zh) 微机控制电液转换制动系统和方法
CN215590423U (zh) 空气悬架装置及车辆
AU202222147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release performance of heavy-haul train
CN201049634Y (zh) 二系悬挂空气弹簧装置
CN113665341A (zh) 一种可以快换的电池包与汽车底盘结构
CN115214585B (zh) 空气控制阀
CN201009874Y (zh) 汽车刹车变压调控装置
CN102114853A (zh) 用于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防滑放风阀
CN106043261A (zh) 气液复合制动作用装置及悬挂式单轨车辆用复合制动系统
CN109278791A (zh) 轨道车辆气动制动控制单元
CN211166902U (zh) 集成式制动系统
CN210591905U (zh) 空气悬架装置和轨道车辆
CN208411743U (zh)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辅助制动控制装置
CN220615857U (zh) 一种辅助搬运器
CN220742991U (zh) 一种根据载重调节制动力的制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