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0002A - 翻边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翻边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40002A CN110640002A CN201810669268.2A CN201810669268A CN110640002A CN 110640002 A CN110640002 A CN 110640002A CN 201810669268 A CN201810669268 A CN 201810669268A CN 110640002 A CN110640002 A CN 1106400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hole
- conical portion
- processing method
- flan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9/00—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 B21D19/08—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by single or successive action of pressing tools, e.g. vice ja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毛边并防止产生金属粉的翻边加工方法。翻边加工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将钣金载置到第一承模上,利用第一承模形成贯通孔;第二工序,使具有圆锥部的第一压模朝向上述贯通孔移动,该圆锥部形成为越接近钣金直径越小,上述圆锥部的外周斜面挤压上述贯通孔的上侧周边部,从而在上述贯通孔的内侧形成与上述圆锥部的上述外周面对应而越接近上述第一承模越向中心延伸的内周斜面;第三工序,将形成有内周斜面的上述钣金载置到孔直径比上述贯通孔大的第二承模上;第四工序,利用直径大于上述第一压模的第二压模向下方按压上述贯通孔的周边,将上述贯通孔的周边翻边形成筒状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钣金进行翻边加工的翻边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很多产品中包括由金属薄板等构成的钣金构件,有时为了固定等工序而需要在钣金上打孔后进行攻丝。由于钣金件较薄,直接攻丝的话螺纹短,容易脱扣,所以一般来说会进行翻边攻丝,所谓翻边攻丝是指,在钣金件上先冲一个底孔,然后用冲床等中的专用的拉伸模具冲出,使孔冲凹下去,孔的高度加长,再进行攻丝,从而达到增长螺纹长度的目的。
翻边是冲压工艺的一种,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是,第一次冲压时,在钣金件上开一个贯通孔,第二次冲压时,使用比所开出的贯通孔的直径长的圆柱型压模对贯通孔进行冲压,从而使贯通孔的四周边缘向下弯折,使贯通孔扩大并变长。
但是,在这样的现有工艺中,特别是在第二次冲压时,压模从上到下冲压贯通孔,使得贯通孔内壁的上部和下部所受到的压力不同。具体来说,贯通孔内壁的上部受到向下的压力而向下延伸变形,但贯通孔内壁的下部几乎没有受到压模的直接压力而变形不大。因此,在由于压模的冲压而贯通孔壁向下弯折之后,贯通孔内壁的上部由于被挤压而变得比下部更长,从而翻边后的贯通孔的内侧形成为比外侧更长更靠下。造成翻边后的贯通孔的下侧孔壁不均,形成越向下越薄的结构。
这样,在进行攻丝时,贯通孔的下端的薄壁处容易被切断,被切下的金属粉有可能导致其他电气部件发生短路。而且,还有可能在贯通孔上形成毛边,影响攻丝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毛边并防止产生金属粉的翻边加工方法。
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翻边加工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将钣金载置到第一承模上,利用第一承模形成贯通孔;第二工序,使具有圆锥部的第一压模朝向上述贯通孔移动,该圆锥部形成为越接近钣金直径越小,上述圆锥部的外周斜面挤压上述贯通孔的上侧周边部,从而在上述贯通孔的内侧形成与上述圆锥部的上述外周面对应而越接近上述第一承模越向中心延伸的内周斜面;第三工序,将形成有内周斜面的上述钣金载置到孔直径比上述贯通孔大的第二承模上;第四工序,利用直径大于上述第一压模的第二压模向下方按压上述贯通孔的周边,将上述贯通孔的周边翻边形成筒状部。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翻边加工方法,能够在翻边加工中减少毛边的产生并防止产生金属粉。由此,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品率并减少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害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打孔工序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斜面形成工序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翻边工序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打孔工序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斜面形成工序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翻边加工方法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钣金;20、80打孔承模;21夹具;30、60打孔压模;40翻边压模;50翻边承模;70辅助压模;80辅助承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再有,附图是模式性的或者是概念性的图,各部分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各部分间的大小比率等并不限于与实际中的相同。此外,即使是表示相同部分,有时也会根据图面而相互之间以不同的尺寸或比率进行表示。
再有,在本申请说明书和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似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翻边加工方法中使用翻边加工装置。翻边加工装置至少具有对钣金进行支撑的承模和对钣金进行冲压的压模。
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翻边加工过程包括打孔工序、斜面形成工序以及翻边工序。图1~3中分别示出了不同加工工序中的加工状态,以下结合附图1~3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翻边加工方法的各个工序以及所涉及到的翻边加工装置的构成。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打孔工序的说明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斜面形成工序的说明图。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翻边工序的说明图。
在进行翻边加工时,如图1所示,首先,将要加工的钣金10设置在打孔承模20上,并用夹具21固定(对应于第一工序)。其中,打孔承模20是具有规定尺寸的贯通孔的固定件,在图1的上部示出了该第一工序中的通过贯通孔轴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钣金10放置在该打孔承模20之上,覆盖打孔承模20的贯通孔。调整钣金10的位置,使希望在钣金10上打孔的孔位置与打孔承模20的贯通孔相对应,在调整好位置之后,通过夹具21将钣金10相对于打孔承模20加以固定。
打孔压模30是与打孔承模20相配合的刀具,用于对钣金进行冲压打孔。打孔压模30的下部具有圆柱状头部,在上部,沿着圆柱状头部而具有越向上直径越大的圆锥状的尾部。其中,圆柱状头部的直径大致与打孔承模20的贯通孔的直径相同。打孔压模30的起始位置位于钣金10的上方,正对打孔承模20的贯通孔。
将钣金10设置在打孔承模20上之后,沿着图1上部的空白箭头方向移动打孔压模30,使打孔压模30进入贯通孔的空间中,从而如图1的下部和图2的上部所示那样,在钣金10上冲压出贯通孔(第二工序)。图1下部的剖面图与图2上部的剖面图示出了同一状态,其中,在图1的下部的剖面图中省略了打孔压模30的图示。
在钣金10上冲压出贯通孔之后,如图2所示,打孔压模30继续向下移动,直到移动到图2的下部所示的剖面图的状态,利用打孔压模30的圆锥状的尾部(也称为圆锥部),将钣金上开出的贯通孔的内侧壁挤压成倾斜的斜面。也就是说,圆锥部的外周斜面挤压钣金10的贯通孔的周边部,从而在钣金10的贯通孔的内侧形成与圆锥部的外周面对应而越接近打孔承模20越向贯通孔的中心延伸的内周斜面。
接下来,参照附图3,将钣金从打孔承模20上取下后,将形成有具有内周斜面的贯通孔的钣金10更换载置到图3所示的翻边承模50上。翻边承模50的贯通孔的直径大于钣金10上的贯通孔的直径。调整钣金10的位置,使钣金10的贯通孔的中心轴与翻边承模50的贯通孔的中心轴大致一致。在调整好位置之后,通过夹具21将钣金10相对于翻边承模50加以固定(第三工序)。
接着使用翻边压模40进行翻边。翻边压模40为圆柱状的刀具,用于对钣金10的贯通孔进行翻边。翻边压模40在整体上呈圆柱状,直径大于钣金10的贯通孔的直径,但小于翻边承模50的贯通孔的直径,从而能够对钣金10的贯通孔进行翻边。翻边压模40的起始位置位于钣金10的上方,中心轴与翻边承模50的贯通孔的中心轴大致一致,正对翻边承模50的贯通孔。
将钣金10设置在翻边承模50上之后,沿着图3上部的空白箭头方向移动翻边压模40,使翻边压模40进入贯通孔的空间中,从而如图3的下部的剖面图所示那样,再将钣金10的贯通孔向下翻边,形成以被弯折的钣金构成壁部的圆筒状的翻边贯通孔,与翻边前相比较,贯通孔的长度和直径都增加(第四工序)。
如图3的下部的剖面图所示,通过这样的加工方法,由于在钣金10上形成了具有内周斜面的贯通孔,从而在翻边压模40对贯通孔进行加工时,即使贯通孔的上侧受力比下侧大而上侧的边缘加长,翻边之后形成的薄壁状的贯通孔的壁的下侧内外高度也趋近一致,从而能够在攻丝时减少毛边的产生并防止产生金属粉。由此,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品率并减少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害的风险。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打孔承模20相当于“第一承模”;翻边承模50相当于“第二承模”;打孔压模30相当于“第一压模”;翻边压模40相当于“第二压模”。
(第二实施方式)
附图4以及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不同点在于打孔工序和斜面形成工序不同。以下结合附图说明不同点,并适当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打孔工序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斜面形成工序的说明图。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将钣金10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那样通过夹具21而相对于打孔承模20加以固定之后,在作为第二工序的打孔工序中,使用打孔压模60进行打孔。
打孔压模60是与打孔承模20相配合的刀具,整体呈圆柱状。打孔压模60的起始位置位于钣金10的上方,正对打孔承模20的贯通孔。
沿着图4的空白箭头方向移动打孔压模60,使打孔压模60进入贯通孔的空间中,从而在钣金10上冲压出贯通孔。
接着,保持承模不变而更换刀具,将压模更换为辅助压模70。辅助压模70如图5所示,在头部具有越向上直径越大的圆锥部。辅助压模70的起始位置位于钣金10的上方,正对打孔承模20的贯通孔。利用辅助压模70的圆锥部,将钣金10上开出的贯通孔的内侧壁挤压成倾斜的斜面。也就是说,圆锥部的外周斜面挤压钣金10的贯通孔的周边部,从而在钣金10的贯通孔的内侧形成与圆锥部的外周面对应而越接近打孔承模20越向贯通孔的中心延伸的内周斜面。之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第三工序和第四工序。
其中,辅助压模70对应于“第三压模”。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技术效果。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品率并减少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害的风险。
(第三实施方式)
附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不同点在于,在进行斜面形成工序时,使用具有倒角的辅助承模80。以下结合附图说明不同点,并适当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6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翻边加工方法的说明图。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首先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打孔工序之后,
接着,将钣金从打孔承模20上取下后,将形成有具有内周斜面的贯通孔的钣金10更换载置到图6所示的具有倒角的辅助承模80上。辅助承模80的贯通孔的直径与钣金10上的贯通孔的直径大致相同。其中,在辅助承模80的贯通孔的上侧内周具有倒角。
调整钣金10的位置,使钣金10的贯通孔的中心轴与辅助承模80的贯通孔的中心轴大致一致。在调整好位置之后,通过夹具21将钣金10相对于辅助承模80加以固定(第三工序)。
接着使用具有圆锥部辅助压模70进行翻边。辅助压模70的动作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利用辅助压模70的圆锥部,将钣金10上开出的贯通孔的内侧壁挤压成倾斜的斜面。
此处,辅助承模80所具有的倒角的斜度优选与辅助压模70的圆锥部的外周斜面的斜度相同。
在钣金上形成斜面之后,将钣金从辅助承模80上取下,将形成有具有内周斜面的贯通孔的钣金10更换载置到翻边承模50上,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第四工序。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也能够实现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技术效果。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品率并减少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害的风险。
(变形例)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仅在斜面形成工序中使用具有倒角的辅助承模80,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在打孔工序和斜面形成工序中都使用图6所示那样的辅助承模作为第一承模,连续进行打孔和斜面形成。这样能够减少工序数。
在以上的各个实施方式中,利用附图示出了承模或压模的剖面。但是本发明中的承模或压模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图示中的例子。例如,在图示中各个承模或压模都是实心的,但是也可以为空心的构成。此外,在图示中各个承模上的供压模通过的空间都是贯通孔,但是也可是有底的槽。进而,贯通孔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而不仅限于圆形,可以根据所希望在钣金上冲压出的理想形状而变更。
此外,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各个承模或压模都是一体形成的构成,但是也可以是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合成承模或者合成压模。
此外,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刀具的圆锥部的外周斜面,将钣金的贯通孔的整个厚度上的内周面整体加工成内周斜面。但是也可以仅将钣金的贯通孔的厚度上的一部分的内周面加工成内周斜面。
此外,在以上各个实施方式中,压模为上下移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压模在上下移动的同时伴随自转运动。或者也可以仅在加工钣金上的圆锥部时进行旋转,从而能够更快地加工出圆锥部。
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在打孔承模20或翻边承模5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钣金的夹具21,但是夹具的形式并不限于实施方式所例举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在不同的工序中使用不同的夹具。并且,夹具的设置位置也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位置,只要能够固定要加工的钣金即可。此外,在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夹具21。
以上,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具体例子。例如,有关本发明的翻边加工方法中使用翻边加工装置中包括的承模、压模等要素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公知的范围内适当选择来同样地实施本发明,只要能获得同样的效果,就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将各实施方式中的某2个以上要素在技术上可实现的范围内组合而成的构成,只要包含本发明的主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是想限定发明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可以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置换和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范围或主旨内,并且也包含在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工序,将钣金载置到第一承模上,利用第一承模形成贯通孔;
第二工序,使具有圆锥部的第一压模朝向上述贯通孔移动,该圆锥部形成为越接近钣金直径越小,上述圆锥部的外周斜面挤压上述贯通孔的上侧周边部,从而在上述贯通孔的内侧形成与上述圆锥部的上述外周面对应而越接近上述第一承模越向中心延伸的内周斜面;
第三工序,将形成有内周斜面的上述钣金载置到孔直径比上述贯通孔大的第二承模上;以及
第四工序,利用直径大于上述第一压模的第二压模向下方按压上述贯通孔的周边,将上述贯通孔的周边翻边形成筒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工序中,利用圆柱状的第三压模形成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压模的前端还具有圆柱部,
在第一工序中,利用上述第一压模的圆柱部形成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压模的一次进给中完成上述第一工序和上述第二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工序中,上述第一压模的中心轴与上述贯通孔的中心轴一致,和第四工序中,上述第二压模的中心轴与上述贯通孔的中心轴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承模的孔上侧内周具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倒角的斜度与上述圆锥部的外周斜面的斜度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69268.2A CN110640002A (zh) | 2018-06-26 | 2018-06-26 | 翻边加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69268.2A CN110640002A (zh) | 2018-06-26 | 2018-06-26 | 翻边加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40002A true CN110640002A (zh) | 2020-01-03 |
Family
ID=69008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69268.2A Pending CN110640002A (zh) | 2018-06-26 | 2018-06-26 | 翻边加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40002A (zh) |
-
2018
- 2018-06-26 CN CN201810669268.2A patent/CN11064000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75555B2 (en) | Bossed disc-like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bossed disc-like membe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 |
WO2014109240A1 (ja) | プレス成形方法 | |
US6003359A (en) | Progressive deep-drawing machine | |
JP2006297455A (ja) | 圧入ナ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EP2425909B1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pacer nut | |
JP2010075931A (ja) | フランジを備えた筒状金属部品のプレス成形方法 | |
WO2014192833A1 (ja) | 有底缶の製造方法 | |
JP5626501B1 (ja) | ボス付き円筒容器の成形方法 | |
CN110640002A (zh) | 翻边加工方法 | |
JP2006346703A (ja) | プレス加工方法 | |
JP5097769B2 (ja) | リング状部材の製造方法 | |
US9757786B2 (en) | Die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etal product using die apparatus | |
CN115740205A (zh) | 一种制造薄壁锥筒件的连续冲压方法 | |
US20090229432A1 (en) | Punching method using punch and punch for punching | |
JP2007135314A (ja) | 回転子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 |
KR20150096980A (ko) | 무른 금속 플레이트의 펀칭 방법 | |
JP2007152408A (ja) | 順送加工による絞り加工品製造方法と絞り加工品製造装置 | |
JPH0214127B2 (zh) | ||
JPH09276950A (ja) | 金属カップ体のテーパ周面形成方法 | |
CN207941872U (zh) | 一种双工位翻边冲孔模具 | |
KR101131864B1 (ko) | 탄두의 외피 제조방법 | |
JP2016203209A (ja) | 突出部成形加工方法 | |
JP5622324B2 (ja) | 金属円筒体の成形方法 | |
CN104028968A (zh) | 一种全单花盆架的生产工艺 | |
CN214768651U (zh) | 一种低锻造余量制造锅炉用筒节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