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9425B - 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9425B
CN110639425B CN201911010592.4A CN201911010592A CN110639425B CN 110639425 B CN110639425 B CN 110639425B CN 201911010592 A CN201911010592 A CN 201911010592A CN 110639425 B CN110639425 B CN 1106394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protein
composite emulsifier
alcohol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05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9425A (zh
Inventor
孙洋
曹峰
夏圆圆
豁银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9110105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9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9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9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9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9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00Use of substances as emulsifying, wetting, dispersing, or foam-producing agents
    • C09K23/017Mixtures of compounds
    • C09K23/018Mixtures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organic 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乳化剂技术领域。所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脂肪酸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除去醇,得纳米粒子溶液;将大豆卵磷脂和聚乙二醇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除去醇,得磷脂溶液;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所述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方便快捷、绿色环保,并且制备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副产物,避免了蛋白质在强碱条件下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乳化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促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乳浊液,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以及涂料等领域中。以食品乳化剂为例,食品乳化剂的用量约占食品添加剂总量的1/2,是食品工业中用量最多的添加剂,食品乳化剂除了具有典型的表面活性之外,还具有消泡、增稠、稳定、润滑、保护等作用。
目前我国应用于食品乳化体系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酪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全价蛋白质(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但在我国酪蛋白大部分依赖进口,价格较高,因此继续价格低廉且性能优异的蛋白质作为酪蛋白的替代品。而植物蛋白在我国含量丰富,价格低廉,不含胆固醇和脂肪,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部分代替酪蛋白,通过植物蛋白和酪蛋白等多蛋白的杂化形成复合乳化剂,用于食品中,能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所用食品的价格。
现有制备复合乳化剂的方法一般是用酶水解或碱水解法溶解难溶的蛋白质,即在酶或者强碱存在条件下,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完成后再调节pH至7,使得蛋白质重新组装成纳米颗粒乳化剂。这种方法的反应时间长且副产物多,具有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克服传统复合乳化剂制备方法存在的反应时间长且副产物多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脂肪酸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除去醇,得纳米粒子溶液;
将大豆卵磷脂和聚乙二醇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除去醇,得磷脂溶液;
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
可选地,所述将脂肪酸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除去醇,得纳米粒子溶液的步骤中,所述脂肪酸为月桂酸和硬脂酸的混合物。
可选地,所述将脂肪酸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除去醇,得纳米粒子溶液的步骤中,所述月桂酸和所述硬脂酸的质量比为1:4~4:1。
可选地,所述将大豆卵磷脂和聚乙二醇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除去醇,得磷脂溶液的步骤中,所述大豆卵磷脂和所述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1~4:1。
可选地,所述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的步骤中,所述蛋白质为植物蛋白与酪蛋白的混合物。
可选地,所述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的步骤中,所述植物蛋白为谷蛋白、玉米朊蛋白、大豆蛋白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的步骤中,所述蛋白质中所述植物蛋白和所述酪蛋白的质量比为1:3~3:1。
可选地,所述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的步骤中,所述脂肪酸、所述大豆卵磷脂以及所述蛋白质的质量比为1:1:(0.2~0.4)。
可选地,所述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的步骤中,所述冷却的温度为3~5℃。
可选地,所述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的步骤中,所述离心条件为:离心转速8000~12000r/min,离心时间8~12min。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将脂肪酸、不溶于水的大豆卵磷脂、以及水溶性很差的蛋白质加热搅拌反应,制备出复合乳化剂,所述复合乳化剂具有球状的核壳结构,所述脂肪酸位于内核中,所述蛋白质和卵磷脂位于壳体上,该结构使得所述复合乳化剂的乳化性能优良。所述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方便快捷、绿色环保,并且制备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副产物,避免了蛋白质在强碱条件下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复合乳化剂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复合乳化剂制备方法实施例1的冷冻扫描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复合乳化剂制备方法实施例2的冷冻扫描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复合乳化剂制备方法实施例3的冷冻扫描电镜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复合乳化剂制备方法实施例4的冷冻扫描电镜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复合乳化剂制备方法实施例5的冷冻扫描电镜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复合乳化剂制备方法实施例6的冷冻扫描电镜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乳化剂特别是食品乳化剂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复合乳化剂采用多种乳化剂单体复配制得,相比于单独一种乳化剂,制得的乳化体更为稳定,现有制备复合乳化剂的方法反应时间长,副产物多。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复合乳化剂。结合图1提出的复合乳化剂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将脂肪酸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除去醇,得纳米粒子溶液。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将脂肪酸、不溶于水的大豆卵磷脂、以及水溶性很差的蛋白质加热搅拌反应,制备出复合乳化剂,所述复合乳化剂具有球状的核壳结构,所述脂肪酸位于内核中,所述蛋白质和卵磷脂位于壳体上,该结构使得所述复合乳化剂的乳化性能优良。所述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方便快捷、绿色环保,并且制备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副产物,避免了蛋白质在强碱条件下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本实施例中,脂肪酸为月桂酸和硬脂酸的混合物,月硅酸和硬脂酸的质量比为1:4~4:1,如1:4、1:3、1:2、1:1、2:1、3:1、4:1等等,月桂酸是饱和脂肪酸,是典型的双亲分子,虽然是饱和脂肪酸,但其心血管疾病风险比其他饱和脂肪酸还要低;硬脂酸具有很好的润滑性和光、热稳定性,可用做乳化剂、稳定剂、分散剂及食品品质改良剂等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脂肪酸溶解到乙醇-水溶液中,溶液中乙醇的存在可以增加脂肪酸分子的乳化性能,待溶解之后,除去其中的乙醇,以防止乙醇分子干扰反应,本发明对除去方法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悬蒸除去,即将混合液在负压下加热至50~60℃,使醇分子蒸发。这种方法简单便捷,清除率高。
步骤S20、将大豆卵磷脂和聚乙二醇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除去醇,得磷脂溶液。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大豆卵磷脂和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1~4:1,可以是1:1、2:1、3:1、4:1等等。大豆卵磷脂中含有卵磷脂、脑磷脂等,具有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还可增强细胞信息传递能力,提高大脑活力,提升细胞自我修复能力来保护肝脏,被誉为“血液清道夫”。大豆卵磷脂不仅具有以上生理调节优势,还可以做乳化剂、保湿剂、增稠剂等。而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与很多有机物组分都有很好的相容性,稳定性也比较好,聚乙二醇的加入有助于大豆卵磷脂的溶解。
同理,本步骤中醇-水溶液为乙醇的水溶液,溶液中乙醇的作用与步骤S10中相同,其除去方法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
在该步骤中,通过加热搅拌,让脂肪酸、大豆卵磷脂以及蛋白质的分子充分接触反应,以形成球状的核壳结构的复合乳化剂。其中,加热温度为40~50℃,可以是40℃、42℃、43℃、45℃、49℃、50℃等,在该温度范围内,分子运动比较剧烈,且不会破坏分子的结构。
搅拌条件有利于各分子充分接触,本发明对搅拌条件和形式不做限制,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可以搅拌一段时间后,暂停一段时间,如搅拌15min,暂停2min,这样可以给分子充分的接触反应时间,防止脂肪酸、大豆卵磷脂以及蛋白质的分子接触后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被搅拌打散。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蛋白质为植物蛋白和酪蛋白的混合。由于酪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全价蛋白质(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但酪蛋白成本较高,所以采用植物蛋白和酪蛋白等多蛋白的杂化形成复合乳化剂,用于食品中,能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所用食品的价格。本发明对植物蛋白的种类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植物蛋白为谷蛋白、玉米朊蛋白、大豆蛋白中的至少一种,可以选用朊蛋白、大豆蛋白中的一种,也可以选用朊蛋白、大豆蛋白中的两种或三种的混合。另一方面,复合蛋白质中植物蛋白和所述酪蛋白的质量比为1:3~3:1,如1:3、2:3、1:1、2:1、3:1等,在上述比例范围内,形成的复合蛋白性能较好。
脂肪酸、大豆卵磷脂以及蛋白质反应时,他们的质量比优选为1:1:(0.2~0.4),具体地,可以在配制纳米粒子溶液和磷脂溶液、以及加入蛋白质之前,确定三者的质量之比,再确定每种物质的质量,根据质量配制上述两种溶液,并将蛋白质加入,这样复合乳化剂的产率最高。
此外,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液冷却,冷却温度优选3~5℃,可以采用冰浴冷却,这种冷却方法简单且节约成本。冷却之后,离心收集反应得到的沉淀,即得到复合乳化剂。对于离心的条件,本发明也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离心转速8000~12000r/min,离心时间8~12min,优选转速为10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此时,分离效果最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将脂肪酸、不溶于水的大豆卵磷脂、以及水溶性很差的蛋白质加热搅拌反应,制备出复合乳化剂,所述复合乳化剂具有球状的核壳结构,所述脂肪酸位于内核中,所述蛋白质和卵磷脂位于壳体上,该结构使得所述复合乳化剂的乳化性能优良。所述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方便快捷、绿色环保,并且制备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副产物,避免了蛋白质在强碱条件下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脂肪酸40mg(32mg月硅酸+8mg硬脂酸),倒入干净的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搅拌溶解,之后悬蒸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形成纳米粒子溶液。然后称取大豆卵磷脂40mg于另一干净的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10mg聚乙二醇5000,之后加入40ml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并悬蒸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形成磷脂溶液。在40℃水浴锅中,在搅拌条件下向上述磷脂溶液中加入混合蛋白质8mg(5mg谷蛋白+3mg酪蛋白),之后再加入上述制备的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在10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得复合乳化剂。将上述复合乳化剂做冷冻扫描电镜,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称取脂肪酸40mg(20mg月硅酸+20mg硬脂酸),倒入干净的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搅拌溶解,之后悬蒸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形成纳米粒子溶液。然后称取大豆卵磷脂40mg于另一干净的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20mg聚乙二醇5000,之后加入40ml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并悬蒸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形成磷脂溶液。在50℃水浴锅中,在搅拌条件下向上述磷脂溶液中加入混合蛋白质8mg(2mg玉米朊蛋白+6mg酪蛋白),之后再加入上述制备的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在12000r/min转速下离心8min,得复合乳化剂。将上述复合乳化剂做冷冻扫描电镜,如图3所示。
实施例3
称取脂肪酸40mg(8mg月硅酸+32mg硬脂酸),倒入干净的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搅拌溶解,之后悬蒸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形成纳米粒子溶液。然后称取大豆卵磷脂40mg于另一干净的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40mg聚乙二醇5000,之后加入40ml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并悬蒸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形成磷脂溶液。在45℃水浴锅中,在搅拌条件下向上述磷脂溶液中加入混合蛋白质16mg(10mg玉米朊蛋白+6mg酪蛋白),之后再加入上述制备的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在8000r/min转速下离心12min,得复合乳化剂。将上述复合乳化剂做冷冻扫描电镜,如图4所示。
实施例4
称取脂肪酸40mg(10mg月硅酸+30mg硬脂酸),倒入干净的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搅拌溶解,之后悬蒸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形成纳米粒子溶液。然后称取大豆卵磷脂40mg于另一干净的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13.3mg聚乙二醇5000,之后加入40ml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并悬蒸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形成磷脂溶液。在43℃水浴锅中,在搅拌条件下向上述磷脂溶液中加入混合蛋白质12mg(5mg谷蛋白+4mg大豆蛋白+3mg酪蛋白),之后再加入上述制备的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在9000r/min转速下离心11min,得复合乳化剂。将上述复合乳化剂做冷冻扫描电镜,如图5所示。
实施例5
称取脂肪酸40mg(15mg月硅酸+25mg硬脂酸),倒入干净的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搅拌溶解,之后悬蒸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形成纳米粒子溶液。然后称取大豆卵磷脂40mg于另一干净的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40mg聚乙二醇5000,之后加入40ml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并悬蒸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形成磷脂溶液。在47℃水浴锅中,在搅拌条件下向上述磷脂溶液中加入混合蛋白质16mg(3mg大豆蛋白+3mg玉米朊蛋白+10mg酪蛋白),之后再加入上述制备的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在10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得复合乳化剂。将上述复合乳化剂做冷冻扫描电镜,如图6所示。
实施例6
称取脂肪酸40mg(30mg月硅酸+10mg硬脂酸),倒入干净的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搅拌溶解,之后悬蒸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形成纳米粒子溶液。然后称取大豆卵磷脂40mg于另一干净的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10mg聚乙二醇5000,之后加入40ml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并悬蒸除去溶液中的乙醇,形成磷脂溶液。在49℃水浴锅中,在搅拌条件下向上述磷脂溶液中加入混合蛋白质16mg(2mg谷蛋白+3mg大豆蛋白+3mg玉米朊蛋白+8mg酪蛋白),之后再加入上述制备的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在11000r/min转速下离心9min,得复合乳化剂。将上述复合乳化剂做冷冻扫描电镜,如图7所示。
(一)复合乳化剂的乳化力测定
取实施例1至6制备的复合乳化剂按如下方法测定:
称取0.1g对照组1、2以及实施例1~6所得的复合乳化剂,其中对照组1、2分别为谷蛋白、酪蛋白,分别置于1、2、3、4、5、6、7、8号试管中,各加入50mL超纯水,以苏丹红为破乳点显示剂。破乳剂点附近和下方的比例,在均质机中以9500转/分搅拌3分钟,同时将混合物保持在冰浴中。在搅拌混合物中加入植物油,直到确定最终的破乳点,记录植物油使用量,即得到如表1所示的乳化能力。
取七支50mL具塞试管,分别编号为1、2、3、4、5、6、7、8。称取0.1g实施例1~6所得的复合乳化剂,分别置于3、4、5、6、7、8号试管中,1和2号试管作为空白对照,分别加入谷蛋白和酪蛋白。先后分别加入20mL大豆油,20mL蒸馏水,用手握住玻璃塞上下猛烈振动10s后静止,观察水相分出10mL所用的时间,重复三次,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值,即为如表1所示的乳化性稳定性。
表1复合乳化剂的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
Figure BDA0002243043940000091
由表1中对照组1、对照组2以及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乳化剂乳化性能对比表明,谷蛋白为水难溶性蛋白,不具有乳化性能,酪蛋白作为常用乳化剂,具有一定的乳化性能及稳定性,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乳化剂乳化性能均有所提高,水相分出10mL所用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所用时间长,其中三元、四元复合物具有更为优异的乳化性能及乳化稳定性,但是玉米蛋白的含量增加对乳化剂的乳化性能影响较弱,可知本发明制备出的复合乳化剂在乳化性能上有明显优势。
(二)泡沫试验
取实施例1至6制备的复合乳化剂按如下方法测定:
在Hobart混合器中,用搅乳器(whisk)分别以中高速搅打4g对照组1、2以及实施例1到6的复合乳化剂和160g去离子水使其起泡,然后以最高速度搅拌3min,其中对照组1、2分别加入谷蛋白和酪蛋白,测量并记录上述对照组1、2及实施例1到6试样的泡沫高度A(注:A表示起泡能力),如表2所示,测量了上述的起泡体积后,将起泡试样对照组1、2及实施例1~6放置30min,然后再测量并记录一次试样对照组1、2及实施例1到6的泡沫高度B。用下列等式定义起泡稳定性。
起泡稳定性(%)=(B/A)×100%
表2复合乳化剂的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
Figure BDA0002243043940000101
表2中A,B的值越大起泡能力越高起泡稳定性越好,可知本发明制备出的复合乳化剂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均良好,与对照组1、对照组2相比,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三)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分别称取0.1g上述对照组1、2及实施例1到6的复合乳化剂,其中,对照组1、2分别加入谷蛋白和酪蛋白,将每一份进行如下操作:加入500ml去离子水溶解掉,待完全溶解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放入超声波清洗仪中超声5min,配置得到0.1mg/ml复合乳化剂溶液。在9只100ml容量瓶中分别移取10、20、30、40、50、60、70、80、90ml,0.1mg/ml对照组1、2及实施例1到6的复合乳化剂溶液,分别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超声5min配置得到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mg/ml的待测溶液。用表面张力仪测定上述溶液的表面张力。分别做出对照组1、2及实施例1到6的γ-lgc曲线,将曲线转折点两侧的直线部分外延,相交点的浓度即为此复合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如表3所示。
表3复合乳化剂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Figure BDA0002243043940000111
由上表3可知,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乳化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具备良好的表面张力和适宜的临界胶束浓度。
此外,由实施例1~6的复合乳化剂的冷冻扫描电镜图2~图7可以看出,所制备的复合乳化剂基本呈球状,印证了上述复合乳化剂具有的球状的核壳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复合乳化剂具有球状的核壳结构,使得制备的复合乳化剂具备良好的乳化性能、起泡性以及表面张力,应用到食品中可在发挥乳化作用的同时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该方法能够广泛用于制备复合乳化剂的产品中,应用前景广阔。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脂肪酸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旋蒸除去醇,得纳米粒子溶液,所述脂肪酸为月桂酸和硬脂酸的混合物;
将大豆卵磷脂和聚乙二醇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旋蒸除去醇,得磷脂溶液;
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所述蛋白质为植物蛋白与酪蛋白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脂肪酸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旋蒸除去醇,得纳米粒子溶液的步骤中,所述月桂酸和所述硬脂酸的质量比为1:4~4: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大豆卵磷脂和聚乙二醇溶解到醇-水溶液中后,旋蒸除去醇,得磷脂溶液的步骤中,所述大豆卵磷脂和所述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1~4: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的步骤中,所述植物蛋白为谷蛋白、玉米朊蛋白、大豆蛋白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的步骤中,所述蛋白质中所述植物蛋白和所述酪蛋白的质量比为1:3~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的步骤中,所述脂肪酸、所述大豆卵磷脂以及所述蛋白质的质量比为1:1:(0.2~0.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的步骤中,所述冷却的温度为3~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40~50℃的加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所述磷脂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所述纳米粒子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并离心,得沉淀,即为所述复合乳化剂的步骤中,所述离心条件为:离心转速8000~12000r/min,离心时间8~12min。
CN201911010592.4A 2019-10-22 2019-10-22 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639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0592.4A CN110639425B (zh) 2019-10-22 2019-10-22 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0592.4A CN110639425B (zh) 2019-10-22 2019-10-22 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9425A CN110639425A (zh) 2020-01-03
CN110639425B true CN110639425B (zh) 2021-09-17

Family

ID=68994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0592.4A Active CN110639425B (zh) 2019-10-22 2019-10-22 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942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93687B2 (en) * 1986-10-13 1990-02-15 Unilever Plc Water-in-oil emulsions with a reduced fat content, which are suitable for frying
CH677886A5 (zh) * 1989-06-26 1991-07-15 Hans Georg Prof Dr Weder
TW518251B (en) * 1997-09-24 2003-01-21 Mitsubishi Chem Corp Powdered emulsifier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SG77635A1 (en) * 1997-11-04 2001-01-16 Owa Hakko Kogyo Co Ltd Novel protein complexes
JP4986388B2 (ja) * 2004-10-01 2012-07-25 太陽化学株式会社 乳化剤組成物
BRPI0814805A2 (pt) * 2007-06-29 2014-10-07 Nestec Sa Emulsões duplas estáveis
CN102113996B (zh) * 2011-02-24 2013-06-12 美迪思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蛋白质或多肽的口服制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5148758B (zh) * 2015-08-20 2017-11-14 扬州大学 一种快速制备纳米乳液的方法
CN105381116B (zh) * 2015-11-30 2020-01-10 扬州佳柔美容发展有限公司 纳米微乳化中药脐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07327A (zh) * 2018-06-14 2018-10-26 湖北文理学院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98486B (zh) * 2019-01-02 2021-08-03 江南大学 一种两亲性二氧化钛乳化剂、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64395B (zh) * 2019-01-03 2024-02-0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水包油包凝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9425A (zh) 2020-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ickinson et al. Stability of emulsions containing both sodium caseinate and Tween 20
CN110506930A (zh) 一种淀粉基高稳定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Morton Alkaline phosphatase of milk. 1. Association of the enzyme with a particulate lipoprotein complex
CN107410829A (zh) 一种提高多糖/蛋白复合物乳化稳定性的方法
Sirvente et al. Structuring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dispersions containing egg yolk, plasma and granules induced by mechanical treatments
CN114831957A (zh) 利用美拉德反应产物制备的甘油二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39425B (zh) 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316966C (zh) 一种二十八烷醇提取物微胶囊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0461A (zh) 一种基于甘油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CN114246326A (zh) 一种改性蛋清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Xu et al. Heat stability promoted Pickering emulsions stabilized by glidian/sodium caseinate nanoparticles and konjac glucomannan
CN109700036A (zh) 一种内聚性提高的高蛋白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
Rathnakumar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switchable solvent extraction of phospholipids from dairy byproducts
CN111621032A (zh) 辛烯基琥珀酸酐修饰的明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18457A (zh) 高稳定性非活菌型褐色乳酸菌饮品的制备方法
CN108272822B (zh) 一种乳极性脂质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US2021038608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hospholipid concentrate from a dairy composition
CN113017070A (zh) 一种高内相皮克林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含高内相皮克林乳液的蛋黄酱
Li et al. W/O Pickering emulsion catalytic system stabilised by acetylated arachin/chitosan nanoparticles as an efficient platform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acylglycerol‐rich soybean oil
Wan et al. Mayonnaise formulated with novel egg yolk ingredients has enhanced thermal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CN112655975A (zh) 用于提高酪蛋白酸钠起泡性或乳化性的方法
CN111700278A (zh) 一种木糖醇-牛乳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US20030170353A1 (en) Protein coated gas microbubbles
Diao et al.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diacylglycerol-loaded multilayer emulsion based on protein and polysaccharides
CN110999967A (zh) 一种含精油微胶囊的酸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