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3024B -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3024B
CN110633024B CN201910906611.5A CN201910906611A CN110633024B CN 110633024 B CN110633024 B CN 110633024B CN 201910906611 A CN201910906611 A CN 201910906611A CN 110633024 B CN110633024 B CN 110633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ensor
driving
common electrod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66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3024A (zh
Inventor
小林一行
仓泽隼人
水桥比吕志
玉置昌哉
小糸健夫
野口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Displa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Display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Display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9066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3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3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3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3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3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55Details of drivers for counter electrodes, e.g. common electrodes for pixel capacitors or supplementary storage capaci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1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3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Brightness enhancement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06F3/041662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using alternate mutual and self-capacitive sc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12.5D-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and also measures the distance of the input means within a short range in the Z direction, possibly with a separate measurement set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7Position sensing us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sensor cel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97Special arrangements with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of display data in the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a pre-processing circuitry delivering display data to said drivers or in the matrix panel, e.g. multiplexing plural data signals to one D/A converter or demultiplexing the D/A converter output to multiple colum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根据一实施方式,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检测电极(DE)、在上述检测电极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导电部(CON)以及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在第一感测期间驱动上述显示面板的共通电极(CE)或者上述检测电极,从上述检测电极取出输入位置信息。上述控制部在第二感测期间驱动上述导电部,从第一电极取出第一输入压力信息;或者驱动第二电极,从上述导电部取出第二输入压力信息;或者驱动第三电极,从上述第三电极取出第三输入压力信息。

Description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是优先权日为2015年5月29、申请日为2016年5月27日、申请号为201610365837.5、发明名称为“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5年5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110731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集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备检测物体的接触或接近的传感器(或者,也有被称作触摸面板的情况)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逐渐被应用。作为传感器的一例,存在根据静电容量的变化检测手指等的导体的接触或者接近的静电容量型传感器。构成这种传感器的检测电极以及传感器驱动电极配置在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隔着电介质而相对。
发明内容
本实施方式提供能够检测输入位置以及输入压力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共通电极的显示面板、检测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以及所述检测电极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导电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显示图像的显示期间,驱动共通电极,在所述显示期间以外的第一感测期间,驱动所述共通电极或所述检测电极,从所述检测电极取出输入位置信息,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期间以及所述第一感测期间以外的第二感测期间,驱动所述导电部,从所述第一电极取出第一输入压力信息,所述第一输入压力信息基于所述共通电极以及所述检测电极中的任一个的第一电极、与所述导电部之间的第一距离的变化;或者驱动所述共通电极以及所述检测电极中的任一个的第二电极,从所述导电部取出基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导电部之间的第二距离的变化的第二输入压力信息;或者驱动所述共通电极以及所述检测电极中的任一个的第三电极,从所述第三电极取出基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导电部之间的第三距离的变化的第三输入压力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共通电极的显示面板;检测电极;传感器电极;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检测电极以及所述传感器电极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导电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显示图像的显示期间,驱动共通电极,在所述显示期间以外的第一感测期间,驱动所述共通电极或所述检测电极,从所述检测电极取出输入位置信息,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期间以及所述第一感测期间以外的第二感测期间,驱动所述导电部,从所述传感器电极取出基于所述导电部和所述传感器电极之间的距离的变化的第一输入压力信息;或者驱动所述传感器电极,从所述导电部取出基于所述距离的变化的第二输入压力信息;或者驱动所述传感器电极,从所述传感器电极取出基于所述距离的变化的第三输入压力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背光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其是示出液晶显示面板、盖部件等的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构成以及等效电路的图。
图6是示出图4显示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7是示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基板的俯视图,其是示出第一绝缘基板、共通电极的多个分割电极、多个引导线以及共通电极驱动电路的图。
图8是示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其是示出第一绝缘基板、第二绝缘基板、周边遮光层以及检测部的图。
图9是以表格示出对应每个期间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模式和方式的图。
图10A是用于说明基于第一模式的第一感测(sensing)的一例的原理的图。
图10B接着图10A,其是用于说明基于上述第一模式的第一感测的一例的原理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一感测的一例的原理的图。
图12是示出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显示区域的外侧的第三区域的一部分的扩大俯视图,其是示出多路复用器的电路图。
图13是用表格示出以第一方式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感测的情况下的驱动对象和取出压力信息的对象的图。
图14是用表格示出以第二方式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感测的情况下的驱动对象和取出压力信息的对象的图。
图15是用表格示出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第二感测的情况下的驱动对象、取出压力信息的对象以及接地电位的对象的图。
图16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带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图16所示的导电层以及光反射体的俯视图。
图18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其是示出第F个的1帧期间中第一期间的控制信号、影像信号、共用驱动信号、写入信号以及读取信号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时序表,其是示出第F个的1帧期间中的第二期间的控制信号、影像信号、共用驱动信号、第二写入信号以及第二读取信号的图。
图20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带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21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时序表,其是示出第F个的1帧期间中第一期间的控制信号、影像信号、共用驱动信号、写入信号以及读取信号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时序表,是示出第F个的1帧期间中第二期间的控制信号、影像信号、共用驱动信号、第三写入信号以及第三读取信号的图。
图23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带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24是示出图23显示的传感器电极以及框体的俯视图。
图25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时序表,其是示出第F个的1帧期间中第一期间的控制信号、影像信号、共用驱动信号、写入信号以及读取信号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时序表,其是示出第F个的1帧期间中第二期间的控制信号、影像信号、共用驱动信号、第三写入信号以及第三读取信号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应用的使用例的图。
图28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应用的使用例的图。
图29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电极的变形例1的俯视图。
图30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电极的变形例2的俯视图。
图31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电极的变形例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公开仅为一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中容易想到的关于保持发明的主旨的适当变更当然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附图为了更明确地说明,与实际的方式相比,存在示意性表示各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的情况,但为一例而不限定本发明的解释。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关于已出现过的图中和上述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适当地省略详细的说明。
关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方式中说明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DSP包括:液晶显示面板PNL、照明液晶显示面板PNL的背光单元BL、电控制液晶显示面板PNL以及背光灯BL的控制模块CM、框体CA和盖部件CG。液晶显示面板PNL具有在彼此正交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与规定的X-Y平面平行的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彼此正交,但也可以以90°之外的角度交叉。第三方向Z分别与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彼此正交。第三方向Z相当于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厚度方向。
在第三方向Z,液晶显示面板PNL以及背光单元BL位于框体CA的底面和盖部件CG之间,背光单元BL位于框体CA和液晶显示面板PNL之间。背光单元BL可以与液晶显示面板PNL隔开间隔配置。此外,背光单元BL可以与框体CA隔开间隔配置。框体CA呈上部有开口的箱状,容纳液晶显示面板PNL、背光单元BL以及控制模块CM。框体CA能够得到以金属等导电材料形成的情况、以树脂形成且其表面层为金属材料的情况。盖部件CG闭塞框体CA的开口,与框体CA一起覆盖液晶显示面板PNL等。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背光单元BL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背光单元BL具有导光体LG、光源LS、光反射体RS、光扩散片DI、亮度提高膜BEF以及帧FR。背光单元BL具有对应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形状以及尺寸。
导光体LG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和框体CA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光体LG形成为扁平的矩形状。光源LS向导光体LG放出光。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LS利用发光二极管(LED),与导光体LG的一侧面相对配置。
光反射体RS位于导光体LG和框体CA之间。光反射体RS使来自导光体LG出射到与液晶显示面板PNL相反方向的光反射,并出射到液晶显示面板PNL侧。通过减少光的损失,能够提高显示图像的亮度电平(level)。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反射体RS形成为矩形的片状(sheet)。在X-Y平面中,光反射体RS的面积和导光体LG的面积大致相同。例如,光反射体RS也可以具有使用聚酯类树脂的多层膜构造。
光扩散片DI位于导光体LG和液晶显示面板PNL之间。光扩散片DI使从导光体LG侧入射的光扩散并能够使光出射到液晶显示面板PNL。即,由于透过光扩散片DI的光被扩散,光扩散片DI能够抑制背光单元BL的出射光在X-Y平面上亮度不均匀。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扩散片DI形成为矩形的片状。在X-Y平面中,光扩散片DI的面积和导光体LG的面积大致相同。
亮度提高膜BEF位于光扩散片DI和液晶显示面板PNL之间。亮度提高膜BEF具有提高背光单元BL的出射光的亮度电平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亮度提高膜BEF形成为矩形的膜状。在X-Y平面中,亮度提高膜BEF的面积与导光体LG的面积大致相同。
帧FR用于背光单元BL的模块化。帧FR上安装导光体LG、光源LS等,固定与导光体LG和光源LS的相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帧FR形成为矩形框状。在X-Y平面中,帧FR整体地围着导光体LG以及光源LS的集合体。此处,在帧FR上形成有连通连接光源LS的柔性布线基板的布线FRP。帧FR存在能够以金属等导电材料形成的情况。
此外,在X-Y平面的帧FR的形状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且是不妨碍液晶显示面板PNL的照明的形状即可。例如,在X-Y平面中,帧FR可以具有和导光体LG相邻的两边相对的L字形状、和导光体LG相邻的三边相对的Π字形状、和导光体LG相对的两边相对的II字形状等的形状。
此处,图2中例示地显示了背光单元BL,但作为背光单元BL能够适用各种形态。例如,也可除去光反射体RS、光扩散片DI以及亮度提高膜BEF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背光灯BL。或者,也可附加图2未示出的光学部件从而形成背光单元BL。背光单元BL也可构成为在液晶显示面板PNL放出光。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PNL是仅具备反射显示机能的反射型的情况下,省略背光单元BL。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构成的截面图。
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DSP包括:液晶显示面板PNL、驱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驱动IC芯片IC1、盖部件CG、第一光学元件OD1、第二光学元件OD2、检测部D、驱动液晶显示面板PNL以及检测部D的驱动IC芯片IC2、背光单元BL、柔性布线基板FPC1、FPC2、FPC3。
驱动IC芯片IC1被搭载于液晶显示面板PNL的第一基板SUB1。柔性布线基板FPC1连接液晶显示面板PNL。连接器CO1以及连接器CO2搭载于柔性配线基板FPC1。柔性配线基板FPC1经由连接器CO1连接控制模块CM。
柔性布线基板FPC2将检测部D连接连接器CO2。柔性布线基板FPC3的光源LS(背光单元BL)连接于柔性布线基板FPC1。驱动IC芯片IC1以及驱动IC芯片IC2经由柔性布线基板FPC1、FPC2等连接。若例示性示出关于驱动IC芯片IC2的配置,则驱动IC芯片IC2能够搭载在柔性布线基板FPC1、FPC2、FPC3的任一个柔性布线基板上、或分别分割为柔性布线基板FPC1、FPC2而搭载。
此外,彼此连接控制模块CM、液晶显示面板PNL以及检测部D的方法、以及连接光源LS和控制模块CM的方法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代替上述独立的三个柔性布线基板FPC1、FPC2、FPC3和连接器CO1、CO2,也可利用一个柔性布线基板。此时,柔性布线基板能够连接于控制模块CM,上述柔性布线基板的第一分支部连接液晶显示面板PNL,上述柔性布线基板的第二分支部连接检测部D,上述柔性布线基板的第三分支部连接光源LS。
控制模块CM、驱动IC芯片IC1以及驱动IC芯片IC2作为具有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共通电极CE和检测部D的第一传感器SE1的控制部发挥功能。上述控制部具有作为驱动共通电极CE的驱动部的功能和作为从检测部D取出信号的检测部的功能。控制模块CM也能称为应用处理器。驱动IC芯片IC2能够将通知第一传感器SE1的驱动时期的时机(timing)信号供给到驱动IC芯片IC1。或者,驱动IC芯片IC1能够将通知共通电极CE的驱动时期的时机信号供给到驱动IC芯片IC2。或者,控制模块CM能够分别向驱动IC芯片IC1以及IC2供给时机信号。通过上述时机信号,能够实现驱动IC芯片IC1的驱动和驱动IC芯片IC2的驱动的同期化。
此外,控制模块CM连接光源LS,控制光源LS的驱动。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构成的截面图,其是示出液晶显示面板PNL、盖部件CG等的图。
如图4所示,液晶显示装置DSP包括液晶显示面板PNL、盖部件CG、第一光学元件OD1、第二光学元件OD2、背光单元BL等。
液晶显示面板PNL包括:平板状的第一基板SUB1、与第一基板SUB1相对配置的平板状的第二基板SUB2、保持于第一基板SUB1和第二基板SUB2之间的液晶层LC。液晶显示面板PNL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有效区)DA。在显示区域DA的外侧,第一基板SUB1和第二基板SUB2通过密封材料SEA接合。例如,第一基板SUB1使用玻璃基板、树脂基板等具有光透过性的第一绝缘基板10形成。第一基板SUB1在第一绝缘基板10的第二基板SUB2相对侧具备共通电极CE、多个像素电极PE、介于共通电极CE和多个像素电极PE之间的绝缘膜IF等。共通电极CE以及像素电极PE通过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Oxide:IZO)、氧化锌(Zinc Oxide:ZnO)等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第二基板SUB2使用玻璃基板、树脂基板等具有光透过性的第二绝缘基板20形成。
此外,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PNL作为显示模式而具有对应FFS(Fringe FieldSwitching:边界电场切换)模式的构成,但也可具有对应其他显示模式的构成。例如,液晶显示面板PNL也可具有以FFS模式等为主而利用和基板主面大致平行的横电场的IPS(In-Plane Switching:面内开关)模式对应的构成。在利用横电场的显示模式中,能够适用例如第一基板SUB1上具备像素电极PE以及共通电极CE双方的构成。或者,液晶显示面板PNL也可具有以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模式、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光学补偿弯曲)模式、VA(Vertical Aligned:垂直排列)模式等为主而利用在基板主面间产生的纵电场的模式对应的构成。在利用纵电场的显示模式中,能够适用例如第一基板SUB1上具备像素电极PE以及第二基板SUB2上具备共通电极CE的构成。此外,此处的基板主面是和X-Y平面平行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SUB1能称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SUB2能称为对置基板。该液晶显示面板PNL是通过选择性透过来自背光单元BL的光来显示图像的具备透过显示功能的透过型的液晶显示面板。此外,液晶显示面板PNL除透过显示功能之外,也可以是通过选择性透过外部光来显示图像的具备反射显示功能的半透过型的液晶显示面板。
盖部件CG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外侧,与第二基板SUB2相对。在该例中,液晶显示装置DSP的输入面IS是盖部件CG的表面。液晶显示装置DSP在输入面IS接触或者接近第一输入单元时,能够检测该第一输入单元的位置信息(输入位置信息)。另外,液晶显示装置DSP在通过第二输入单元按压了输入面IS的情况下,能够检测该压力信息(输入压力信息)。上述压力信息是第二输入单元按压输入面IS的力相关的信息,所得到的信息依据该压力的大小而变化。作为上述第一输入单元,能够利用导体或手指等具有导电性的物体。作为上述第二输入单元,能向输入面IS施加荷重的物体即可,上述导体、手指等之外还能利用电介质、绝缘体。
例如,手指能够兼用作上述第一输入单元和上述第二输入单元。然后,液晶显示装置DSP能够检测由手指已按压的各处的位置信息和压力信息两者。
在X-Y俯视时,例如盖部件CG的尺寸比第二基板SUB2的尺寸、第一基板SUB1的尺寸大。盖部件CG例如由玻璃基板形成。这种情况下,存在盖部件CG被称作盖玻璃的情况。或者,盖部件CG能利用树脂基板等具有光透过性的基板形成。
第一光学元件OD1配置在第一绝缘基板10和背光单元BL之间。第一光学元件OD1通过粘结剂AD1贴付于第一绝缘基板10。第二光学元件OD2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和盖部件CG之间。第二光学元件OD2通过粘结剂AD2贴付于第二绝缘基板20以及检测部D。第一光学元件OD1以及第二光学元件OD2分别至少包括偏光板,且根据需要也可包括相位差板。第一光学元件OD1所包括的偏光板的吸收轴和第二光学元件OD2所包括的偏光板的吸收轴相互交叉。例如,上述偏光板的吸收轴彼此互相正交。
为了防止第二光学元件OD2的带电,在第二光学元件OD2和粘结剂AD2之间设置有带电防止层AS。其中,带电防止层AS可位于第二光学元件OD2和盖部件CG之间,另外,带电防止层AS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DSP。
盖部件CG通过粘结层AL接合于第二光学元件OD2。例如,粘结层AL以光学用透明树脂(OCR:Optically Clear Resin)形成。如上所述,由于液晶显示装置DSP检测压力信息,因此粘结层AL可以弹性变形,但能够将从盖部件CG所施加的力传递到第二光学元件OD2即可。
检测部D位于共通电极CE和盖部件CG之间。在该实施方式中,检测部D设置在第二绝缘基板20的与第二光学元件OD2相对侧的面的上方。因此,检测部D可以连接于第二绝缘基板20、或者位于与第二绝缘基板20分离的位置。后者的情况下,未图示的绝缘膜等部件介于第二绝缘板20和检测部D之间。检测部D具有在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个检测电极DE等。此外,检测部D具有使带电防止层AS中蓄积的电荷流出至外部的功能。
多个共通电极CE以及检测部D形成静电容量型的第一传感器SE1。共通电极CE作为显示用的电极发挥作用的同时,作为传感器驱动电极发挥作用。第一传感器SE1被用于检测位置信息。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基本构成以及等效电路的图。
如图5所示,液晶显示面板PNL是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PNL具备位于显示区域DA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NDA的栅极线驱动电路GD。驱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驱动IC芯片IC1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的非显示区域NDA。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IC芯片IC1具备源极线驱动电路SD以及共通电极驱动电路CD。此外,驱动IC芯片IC1也可以具备源极线驱动电路SD以及共通电极驱动电路CD的至少一部分。非显示区域NDA的形状是围着显示区域DA的边缘状,是矩形框状。此外,显示区域也能够采用使圆形、椭圆形以及矩形形状的一部分弯曲的形状等、俯视时非矩形的构成。
液晶显示面板PNL在显示区域DA中具备多个像素PX。多个像素PX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设置为矩阵状,并配置m×n个(其中,m及n为正整数)。另外,液晶显示面板PNL在显示区域DA中具备n根栅极线G(G1~Gn)、m根源极线S(S1~Sm)、共通电极CE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X排列的三个像素PX为红色像素、绿色像素以及蓝色像素,且构成一个主像素。
栅极线G在第一方向X大致直线性延伸,并伸出至显示区域DA的外侧,连接于栅极线驱动电路GD。另外,栅极线G在第二方向Y隔开间隔排列。源极线S在第二方向Y大致直线性延伸,并伸出至显示区域DA的外侧,连接于源极线驱动电路SD。另外,源极线S在第一方向X隔开间隔排列,并与栅极线G交叉。此外,栅极线G以及源极线S不是必须直线性延伸,其一部分也可弯曲。共通电极CE至少设置在显示区域DA内,电连接于共通电极驱动电路CD。共通电极CE具有多个分割电极C。多个像素PX共用各分割电极C。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像素PX的等效电路图。
如图6所示,各像素PX具备像素开关元件PSW、像素电极PE、共通电极CE(分割电极C)、液晶层LC等。通过例如薄膜晶体管形成像素开关元件PSW。像素开关元件PSW电连接栅极线G以及源极线S。像素开关元件PSW可以为顶栅极型或底栅极型中的任一个。另外,像素开关元件PSW的半导体层例如通过多晶硅形成,但也可通过非晶硅、氧化物半导体等形成。像素电极PE由ITO等透过性的导电膜形成,电连接于像素开关元件PSW。像素电极PE与共通电极CE相对。共通电极CE、绝缘膜(上述绝缘膜IF)以及像素电极PE形成保持容量CS。
图7是示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DSP的第一基板SUB1的俯视图,其是示出第一绝缘基板10、共通电极CE的多个分割电极C、多个引导线LCE以及共通电极驱动电路CD的图。
如图7所示,多个分割电极C分别形成带状,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并在第二方向Y上隔开间隔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共通电极CE形成于显示区域DA内,但不限定于此,共通电极CE的一部分也可延伸至非显示区域NDA而形成。
多条引导线LCE位于非显示区域NDA,将共通电极CE电连接于共通电极驱动电路CD。在此,引导线LCE和分割电极C以一对一的方式电连接。引导线LCE可以与分割电极C同样地通过ITO、IZO、ZnO等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但也可以通过金属形成,以代替透明的导电材料。
此外,分割电极C的个数、尺寸和形状没有特别地限定,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共通电极CE也可以不分割,而是在显示区域DA中连续形成的单个的平板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分割电极C在第一方向X延伸的例子,不限定于此,分割电极C也可以在第二方向Y延伸,此时,检测电极DE可以在第一方向X延伸。
在此,非显示区域NDA中,显示区域DA的左侧作为第一区域A1(在第二方向Y延伸的带状区域),显示区域DA的右侧作为第二区域A2(在第二方向Y延伸的带状区域),显示区域DA的下侧作为第三区域A3(在第一方向X延伸的带状区域),显示区域DA的上侧作为第四区域A4(在第一方向X延伸的带状区域)。例如,共通电极驱动电路CD配置在第三区域A3,引导线LCE在第一区域A1以及第三区域A3延伸。
图8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DSP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其是示出第一绝缘基板10、第二绝缘基板20、周边遮光层LS以及检测部D的图。此外,图8是从第三方向Z的反方向观察检测部D等的俯视图。
如图8所示,在第二基板SUB2的非显示区域NDA配置有周边遮光层LS。周边遮光层LS遍及第二基板SUB2的非显示区域NDA的大致整个区域而延伸。例如,周边遮光层LS设置在第二绝缘基板20的与第一基板SUB1相对的一侧。
检测部D包括多个检测电极DE、多个伪(dummy)部DU以及多条引导线LDE。多个检测电极DE分别形成带状,在第二方向Y延伸,在第一方向X隔开间隔排列。
引导线LDE位于非显示区域NDA,将检测电极DE电连接于柔性布线基板FPC2。在此,引导线LDE和检测电极DE以一对一的方式电连接。在此,引导线LDE在第三区域A3延伸。
伪部DU设置在相邻的检测电极DE之间。优选伪部DU至少形成在与检测电极DE分离的整个显示区域DA。伪部DU不与引导线LDE等布线连接,而是电浮接(floating)状态。伪部DU具有彼此隔开间隔设置的多个伪电极DR。伪电极DR对于检测电极DE隔开间隔配置。
检测电极DE以及伪部DU通过ITO、IZO、ZnO等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引导线LDE可以与检测电极DE等同样地通过ITO、IZO、ZnO等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但也可以由粗的数μm~数十μm的金属细线形成,以代替透明的导电材料。
如上所述,由于在伪电极DE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能够通过上述间隙从共通电极CE向检测电极DE输送信号。例如,共通电极CE和检测电极DE能够静电容量耦合。
接着,说明上述FF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DSP中显示图像的显示驱动时的动作。
首先,说明未向液晶层LC施加电压的关闭(OFF)状态。关闭状态相当于在像素电极PE和共通电极CE之间未形成电位差的状态。在这种关闭状态中,液晶层LC所包含的液晶分子通过第一基板SUB1以及第二基板SUB2各自的定向膜的定向控制力在X-Y平面内向一个方向初始定向。来自背光单元BL的光的一部分透过第一光学元件OD1的偏光板,入射至液晶显示面板PNL。入射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光是和偏光板的吸收轴正交的直线偏光。这种直线偏光的偏光状态通过关闭状态的液晶显示面板PNL时几乎不变化。因此,透过液晶显示面板PNL的直线偏光几乎被第二光学元件OD2的偏光板吸收(黑显示)。在这种关闭状态下,液晶显示面板PNL成为黑显示的模式称为正常黑模式(ノーマリーブラックモード)。
接着,说明向液晶层LC施加电压的打开(ON)状态。打开状态相当于在像素电极PE和共通电极CE之间形成电位差的状态。即,对于共通电极CE,从共通电极驱动电路CD供给共用驱动信号(共用电压)。另一方面,向像素电极PE供给相对于共用电压形成电位差的影像信号(图像信号)。由此,在打开状态下,在像素电极PE和共通电极CE之间形成干扰(fringe)电场。
在这种打开状态下,液晶分子在X-Y平面内在和初始定向方向不同的方位定向。在打开状态下,与第一光学元件OD1的偏光板的吸收轴正交的直线偏光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PNL,该偏光状态对应通过液晶层LC时液晶分子的定向状态而变化。因此,在打开状态中,通过液晶层LC的至少一部分的光透过第二光学元件OD2的偏光板(白显示)。
接着,说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DSP的动作。图9是以表格示出每个期间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动作、模式和方式的图。
如图9所示,液晶显示装置DSP的动作可以举出显示区间的显示驱动和感测期间(触摸检测期间)的感测驱动。作为感测驱动,可以划分为第一感测驱动和第二感测驱动。
在第一感测驱动时,进行用于检测指向上述液晶显示装置DSP的输入面IS的手指(第一输入单元)的接触或者接近的第一感测。第一感测利用第一传感器SE1,能够检测基于手指的输入位置信息。也可将第一感测称为位置检测。通过液晶显示装置DSP的驱动IC芯片IC1、IC2以及控制模块CM形成的控制部切换为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中的一方,控制第一传感器SE1,进行第一感测。此外,也存在第一模式称为自容量(Self-Capacitive Sensing,自容式感测)模式、第二模式称为互容量(Mutual-Capacitive Sensing,互容式感测)模式的情况。
另一方面,第二感测驱动时,进行用于检测通过手指(第二输入单元)按压上述液晶显示装置DSP的输入面IS的状态的压力信息(压力的大小、分布)的第二感测。第二感测利用后述的第二传感器(SE2),能够检测基于手指的输入压力信息。也可将第二感测称为压力检测。通过液晶显示装置DSP的驱动IC芯片IC1、IC2以及控制模块CM形成的控制部切换为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中的一方,控制第二传感器,进行第二感测。此外,在第二感测中,也存在分别将第一模式称为自容量(Self-Capacitive Sensing,自容式感测)模式、将第二模式称为互容量(Mutual-Capacitive Sensing,互容式感测)模式的情况。关于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感测,能够进一步大致区分为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
下面,对于第一感测进行说明。
<基于第一模式(自容量模式)的位置检测>
首先,说明基于第一模式的第一感测。第一模式具有将输入区域的整体作为对象,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致检测手指的位置信息的特点。此处,在基于第一模式的第一感测中,驱动对象Tx1以及取得位置信息的对象Rx1如下所述。
Tx1:检测电极DE
Rx1:检测电极DE
如图10A所示,首先,驱动IC芯片IC2在各个检测电极DE写入写入信号Vw,驱动检测电极DE。如图10B所示,其后,驱动IC芯片IC2从检测电极DE读取读取信号Vr。在此,读取信号Vr示出依据写入信号Vw在检测电极DE产生的传感器信号的变化。驱动IC芯片IC2通过读取读取信号Vr,能够取出手指的位置信息。
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在该例中,利用者的手指接近从右开始第二个检测电极DE,并在上述检测电极和手指之间产生静电容量耦合。在从右开始第二个检测电极DE读取的读取信号Vr产生比从其他检测电极DE读取的读取信号Vr大的电压值的变化。
因此,能够判断与从右开始第二个检测电极DE相对的区域为输入位置的X坐标。即,在与检测电极DE相对的区域内,能够检测手指接触或者接近液晶显示装置DSP的输入面IS。
<基于第二模式(互容量模式)的位置检测>
接着,说明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一感测。第二模式具有将输入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对象,能够详细地检测输入位置的X坐标以及Y坐标的特点。此处,在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一感测中,驱动对象Tx1以及取得位置信息的对象Rx1如下所述。
Tx1:共通电极CE
Rx1:检测电极DE
如图11所示,在共通电极CE和检测电极DE之间存在电容Cc。即,检测电极DE和共通电极CE静电容量耦合。在该例中,假设利用者的手指存在于接近从上开始第二个分割电极C和从右开始第二个检测电极DE交叉的位置。通过利用者手指接近检测电极DE来产生耦合电容Cx。
首先,驱动IC芯片IC1在分割电极C写入脉冲状的写入信号(传感器驱动信号)Vw,从而使分割电极C和检测电极DE之间产生传感器信号。接着,驱动IC芯片IC2从检测电极DE读取示出传感器信号(例如,检测电极DE产生的静电容量)的变化的读取信号Vr。驱动IC芯片IC2通过读取读取信号Vr,能够获得手指的位置信息。根据写入信号Vw供给到分割电极C的时机和来自检测电极DE的读取信号Vr,能够检测手指的位置信息。
在此,能够在基于第一模式的第一感测中检测手指的粗略位置信息后进行基于上述第二模式的第一感测。在上述例子中,在基于第一模式的第一感测,由于指定了在与从右开始第二个检测电极DE相对的区域内存在输入,因此也可仅将上述区域或上述区域附近作为对象,在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一感测中详细地检测输入位置的X坐标以及Y坐标。
此外,如上所述,在位置检测中经过第一模式后进行第二模式,但也能够仅进行第二模式。另外,通过将共通电极不配置成带状而配置成矩阵状,能够采用仅在第二模式中进行位置检测的构成。
另外,关于检测压力信息的第二感测(以下,也称为压力检测),将在后文详细叙述,但液晶显示装置DSP在利用第二传感器SE2的第二感测中,能够检测通过手指(第二输入单元)按压输入面IS的状态下的压力信息(压力的大小、分布)。
上述显示驱动以及感测驱动例如在1帧期间内进行。上述感测驱动包括第一感测驱动以及第二感测驱动。在一例中,1帧期间划分为第一期间和第二期间。在第一期间中,分时进行将影像信号写入显示区域DA的全部的像素PX的显示驱动(显示期间)。另外,在第一期间后续的第二期间,在显示区域DA的整个区域分时进行检测被检测物的感测驱动(触摸检测期间或感测期间)。
另外,在其他例子中,1帧期间进一步划分为多个期间。另外,显示区域划分为多块,在每个块进行显示驱动以及感测驱动。即,在1帧期间的第一期间,进行向显示区域DA中第一显示块的像素PX写入影像信号的第一显示驱动。在第一期间后续的第二期间,进行显示区域DA的第一感测块中检测被检测物的第一感测驱动。第一感测块和第一显示块可以为相同的区域,也可以为不同的区域。在第二期间后续的第三期间,进行向与第一显示块不同的第二显示块的像素写入影像信号的第二显示驱动。在第三期间后续的第四期间,进行与第一感测块不同的第二感测块中检测被检测物的第二感测驱动。这样,在1帧期间内交替进行显示驱动和感测驱动,在向显示区域DA的全部的像素PX写入影像信号,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显示区域DA的全区域内检测被检测物。
例如,可以在1帧期间交替进行显示驱动和第一感测驱动(位置检测),将最后的第一感测驱动置换为第二感测驱动(压力检测)。液晶显示装置DSP通过进行第一感测和第二感测这两者,能够复合性使用两种输入信息。
此外,液晶显示装置DSP也可仅进行第一感测以及第二感测中的任一个,仅使用一种输入信息。
示出了上述感测驱动的几个例子,但液晶显示装置DSP基本上能够在一次感测期间(触摸检测期间)感测显示区域的整面,得到位置信息。或者,能够在每次感测期间交替进行位置检测和压力检测。或者,能够在多次的感测期间中以一次的比例进行位置检测和压力检测的切换。或者,能够在一次感测期间内,在显示区域的整个面进行位置检测后,进行压力检测。或者,能够在一次的感测期间内,通过第一模式(自容量模式)进行位置检测,接着通过第二模式(互容量模式)进行位置检测,其后进行压力检测。
图12是示出上述液晶显示面板PNL的第一基板SUB1的显示区域DA的外侧的第三区域A3的一部分的扩大俯视图,其是示出多路复用器MU的电路图。
如图12所示,源极线S经由多路复用器MU连接于源极线驱动电路SD。多路复用器MU具有多个控制开关元件组CSWG。控制开关元件组CSWG分别具有多个控制开关元件CSW。在该实施方式中,控制开关元件组CSWG分别具有三个控制开关元件CSW。在该实施方式中,多路复用器MU是1/3多路复用器。
多路复用器MU连接多条源极线S。另外,多路复用器MU经由连接线W连接源极线驱动电路SD。连接线W是用于从源极线驱动电路SD向多路复用器MU输出图像信号的线。在此,连接线W的根数是源极线S的根数的1/3。
控制开关元件CSW根据控制信号SELR、SELG、SELB依次接通,以便于源极线驱动电路SD的输出(连接线W)的每一个都分时驱动三根源极线S。即,控制开关元件CSW根据控制信号SELR、SELG、SELB,切换导通状态(接通)或者非导通状态(断开)。这些控制信号SELR、SELG、SELB从驱动IC芯片IC1通过未图示的多个控制线,分别供给到控制开关元件CSW。
通过接通控制开关元件CSW,允许从源极线驱动电路SD到源极线S的信号的传递。作为上述信号,可举出影像信号。另一方面,驱动IC芯片IC1能够同时输出使控制开关元件CSW断开(非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SELR、SELG、SELB,并能够将所有的源极线S切换为电浮接状态。由此,例如,能够使源极线S为高阻抗(Hi-Z)。或者,驱动IC芯片IC1能够同时输出使控制开关元件CSW接通(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SELR、SELG、SELB,并能够将所有的源极线S设定为接地电位(GND)。
此外,代替上述多路复用器MU,液晶显示面板PNL能够利用以往公知的各种多路复用器(选择电路)。例如,液晶显示面板PNL能够利用1/2多路复用器。
另外,液晶显示面板PNL也可以形成为没有上述多路复用器(例如,多路复用器MU)。这种情况下,各源极线S也可经由其他控制开关元件,连接于源极线驱动电路SD。例如,通过全部断开上述其他控制开关元件,能够将全部的源极线S切换为电浮接状态。
接着,说明第二感测。通过切换为第一模式(自容量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互容量模式)中的一个来控制第二传感器SE2而进行第二感测。第二感测期间是与显示期间及第一感测期间不同的期间,从显示期间以及第一感测期间分离。为了进行第二感测,有可能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DSP附加导电部CON以及传感器电极SEE的至少一方的情况。关于第二模式下的第二感测,能够大致区分为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此处,在第二感测中,将驱动对象作为Tx2,将取出压力信息的对象作为Rx2。
<基于第二模式的压力检测(第一方式)>
图13是用表格示出以第一方式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感测的情况中的驱动对象Tx2和取出压力信息的对象Rx2的图。
如图13以及图3所示,在以第一方式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感测的情况中,选择驱动对象Tx2和取出压力信息(第一输入压力信息)的对象Rx2。
作为对象Rx2,能够利用图3中已示出的(2)检测电极DE以及(5)共通电极CE中的一个。
但是,作为对象Rx2不限定于上述(2)以及(5),另外,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DSP设置传感器电极SEE,能够选择上述传感器电极SEE作为对象Rx2。作为这种传感器电极SEE,可以举出以下任一个:(1)盖部件CG的第二基板SUB2相对侧的传感器电极SEE、异于检测电极DE的上述传感器电极;(3)第二绝缘基板20的盖部件CG相对侧的传感器电极SEE、异于检测电极DE的上述检测电极;(4)第二绝缘基板20的第一基板SUB1相对侧的传感器电极SEE;(6)第一绝缘基板10的第二基板SUB2相对侧的传感器电极SEE、异于共通电极CE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以及(7)第一绝缘基板10的背光单元BL相对侧的传感器电极SEE。此时,能向液晶显示装置DSP附加(1)、(3)、(4)、(6)及(7)的任一个的传感器电极SEE。关于液晶显示装置DSP中传感器电极SEE的位置,能如上述那样进行变形。
作为对象Rx2,选择(1)到(7)中任一个。作为对象Rx2选择传感器电极SEE时,第二传感器SE2利用附加于液晶显示装置DSP的传感器电极SEE。
另一方面,作为对象Tx2,能够利用图3中已示出的(13)帧FR以及(14)框体CA中的一个。在此,选择上述(13)时,帧FR作为导电部CON发挥作用,选择上述(14)时框体CA作为导电部CON发挥作用。
其中,作为对象Tx2不限定于上述(13)以及(14),另外,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DSP设置导电层,能够选择上述导电层作为对象Rx2。此时,导电层作为导电部CON发挥作用。作为这种导电层,可以举出以下任一个:(8)亮度提高膜BEF的液晶显示面板PNL相对的侧的导电层;(9)亮度提高膜BEF和光扩散片DI之间的导电层;(10)光扩散片DI和导光体LG之间的导电层;(11)导光体LG和光反射体RS之间的导电层;以及(12)光反射体RS的框体CA相对的侧的导电层。此时,能向液晶显示装置DSP附加(8)至(12)中的任一个的导电层。关于液晶显示装置DSP中导电层的位置,能如上述那样进行变形。
作为对象Tx2,选择(8)到(14)中任一个。作为对象Tx2,选择(8)至(12)的导电层时,第二传感器SE2利用附加于液晶显示装置DSP的导电层。
例如,对象Rx2是(2)检测电极DE或者(5)共通电极CE的情况下,对第二传感器SE2进行如下控制。
控制部驱动导电部CON从上述第一电极取出第一输入压力信息,该第一输入压力信息基于共通电极CE以及检测电极DE中任一个、与导电部CON之间的第一电极的第一距离的变化。此时,控制部从第一电极读取第一读取信号,对于该第一读取信号,在导电部CON写入第一写入信号,使导电部CON和第一电极之间产生第一传感器信号,表示基于上述第一距离的变化的第一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另一方面,对象Rx2是传感器电极SEE的情况下,对传感器电极SE2进行如下控制。
控制部驱动导电部CON,从上述传感器电极SEE取出基于导电部CON和传感器电极SEE之间的距离的变化的第一输入压力信息。此时,控制部从传感器电极SEE读取第一读取信号,对于该第一读取信号,在导电部CON写入第一写入信号,使导电部CON和传感器电极SEE之间产生第一传感器信号,表示基于上述距离的变化的第一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基于第二模式的压力检测(第二方式)>
图14是用表格示出以第二方式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感测的情况中的驱动对象Tx2和取出压力信息的对象Rx2的图。
如图14以及图3所示,在以第二方式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感测的情况中,选择驱动对象Tx2和取出压力信息(第二输入压力信息)的对象Rx2。
作为对象Rx2,能够利用图3中已示出的(13)帧FR以及(14)框体CA中的一个。在此,选择上述(13)时,帧FR作为导电部CON发挥作用,选择上述(14)时,框体CA作为导电部CON发挥作用。但是,作为对象Rx2不限定于上述(13)以及(14),另外,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DSP设置(8)至(12)中的任一个的导电层,能够选择上述导电层作为对象Rx2。此时,导电层作为导电部CON发挥功能。作为对象Rx2,选择(8)到(14)中任一个。
另一方面,作为对象Tx2,能够利用图3中已示出的(2)检测电极DE以及(5)共通电极CE中的一个。其中,作为对象Tx2不限定于上述(2)以及(5),另外,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DSP设置(1)、(3)、(4)、(6)及(7)中的任一个传感器电极SEE,能够选择上述传感器电极SEE作为对象Tx2。作为对象Tx2,选择(1)到(7)中任一个。
例如,对象Tx2是(2)检测电极DE或者(5)共通电极CE的情况下,对第二传感器SE2进行如下控制。
控制部驱动共通电极CE以及检测电极DE中的任一个的第二电极,从上述导电部CON取出基于上述第二电极和导电部CON之间的第二距离的变化的第二输入压力信息。此时,控制部从导电部CON读取第二读取信号,对于该第二读取信号,向第二电极写入第二写入信号,使第二电极和导电部CON之间产生第二传感器信号,表示基于上述第二距离的变化的第二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另一方面,对象Tx2是传感器电极SEE的情况下,对第二传感器SE2进行如下控制。
控制部驱动传感器电极SEE,从上述导电部CON取出基于传感器电极SEE和导电部CON之间的距离的变化的第二输入压力信息。此时,控制部从导电部CON读取第二读取信号,对于该第二读取信号,向传感器电极SEE写入第二写入信号,使传感器电极SEE和导电部CON之间产生第二传感器信号,表示基于上述距离的变化的第二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基于第一模式的压力检测>
图15是用表格示出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第二感测的情况中的驱动对象Tx2、取出压力信息的对象Rx2以及接地电位的对象(导电部CON)的图。
如图15以及图3所示,在基于第一模式的第二感测中,选择驱动对象Tx2、取出压力信息(第一输入压力信息)的对象Rx2和接地电位的对象(导电部CON)。在此,驱动对象Tx2和取出压力信息的对象Rx2相同。
作为对象Tx2以及对象Rx2,能够利用图3中已示出的(2)检测电极DE以及(5)共通电极CE中的一个。其中,作为对象Tx2、Rx2不限定于上述(2)以及(5),另外,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DSP设置(1)、(3)、(4)、(6)及(7)中的任一个的传感器电极SEE,能够选择上述传感器电极SEE作为对象Tx2、Rx2。作为对象Tx2、Rx2,选择(1)到(7)中的任一个。
另一方面,作为导电部CON,能够利用图3中已示出的(13)帧FR以及(14)框体CA中的一个。其中,作为导电部CON不限定于上述(13)以及(14),另外,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DSP设置(8)至(12)中的任一个导电层,能够选择上述导电层作为导电部CON。作为导电部CON,选择(8)到(14)中的任一个。
另外,作为导电部CON选择(8)至(12)的导电层时,通过将导电层经由柔性布线基板连接于控制模块CM的接地部(GND),能够将导电层设定为接地电位。作为导电部CON选择(13)帧FR时,根据需要,通过将帧R连接于上述控制模块CM的接地部(GND)、或者连接于框体CA,能够将导电层设定为接地电位。此外,作为导电部CON选择(14)框体CA时,根据需要,能够将框体CA连接于上述控制模块CM的接地部(GND)。
例如,对象Tx2、Rx2是(2)检测电极DE或者(5)共通电极CE的情况下,对第二传感器SE2进行如下控制。
控制部驱动共通电极CE以及检测电极DE中的任一个的第三电极,从上述第三电极取出基于上述第三电极和导电部CON之间的第三距离的变化的第三输入压力信息。此时,控制部从第三电极读取第三读取信号,对于该第三读取信号,向第三电极写入第三写入信号,使第三电极和导电部CON之间产生第三传感器信号,表示基于上述第三距离的变化的第三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另一方面,对象Tx2、Rx2是传感器电极SEE的情况下,对第二传感器SE2进行如下控制。
控制部驱动传感器电极SEE,从上述导电部CON取出基于传感器电极SEE和导电部CON之间的距离的变化的第三输入压力信息。此时,控制部从传感器电极SEE读取第二读取信号,对于该第二读取信号,对传感器电极SEE写入第三写入信号,使传感器电极SEE和导电部CON之间产生第三传感器信号,表示基于上述距离的变化的第三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接着,示例性说明上述带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相关的几个实施例。此外,在各实施例中,适当地说明液晶显示装置DSP的驱动方法。
(实施例1)
首先,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构成。
图16是示出实施例1的带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构成的截面图。如图16所示,液晶显示装置DSP还包括导电层CL。导电层CL设置在光反射对RS的与框体相对的一侧。柔性布线基板FPC3具有第一分支部FB1以及第二分支部FB2。第一分支部FB1连接于光源LS(背光单元BL)。第二分支部FB2连接于导电层CL。
在实施例1中,检测压力信息时,以第二方式进行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感测。形成第二传感器SE2的驱动对象Tx2和取出压力信息的对象Rx2为如下所述。
Tx2:共通电极CE(图14的(5)的共通电极)
Rx2:导电层CL(图14的(12)的导电层)
背光单元BL与液晶显示面板PNL隔开间隔配置。在本实施例1中,空气层或者树脂层介于液晶显示面板PNL和导电层CL之间。导电层CL与共通电极CE隔开间隔配置。导电层CL和共通电极CE的间隔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空气层或者树脂层形成。通过存在上述空气层、具有弹性恢复力的树脂层,导电层CL和共通电极CE之间的间隔能够根据对输入面IS施加的负荷的大小变化。另外,去除施加在输入面IS的负荷时,导电层CL和共通电极CE之间的间隔伴随时间的经过能够恢复到原来的间隔。在此,将从导电层CL到共通电极CE的距离(第二距离)作为d2。距离d2是第三方向Z上的距离,其是从导电层CL的共通电极CE相对的侧的面到共通电极CE的导电层CL相对侧的面的距离。距离d2依据施加于盖部件CG的力(按压力)的大小以及施加上述力的位置而变化。
另外,共通电极CE和导电层CL之间存在电容Cp2。即,导电层CL和共通电极CE静电容量耦合。因此,通过检测对应距离d2的电容Cp2的变化,从而能够检测压力信息。因此,驱动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共通电极CE,检测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或者控制模块CM)从导电层CL取出基于距离d2的变化的压力信息(第二输入压力信息)。详细来说,驱动部在共通电极CE写入第二写入信号Vw2,检测部使共通电极CE和导电层CL之间产生第二传感器信号并从导电层CL读取第二读取信号Vr2,该第二读取信号Vr2表示基于距离d2的变化的第二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图17是示出图16所示的导电层CL以及光反射体RS的俯视图。此外,图17是从第三方向Z观察导电层CL等的俯视图。
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中,作为导电部CON的导电层CL具有多个分割部CL1。多个分割部CL1分别形成带状,且在第二方向Y延伸,在第一方向X隔开间隔排列。分割部CL1和分割电极C交差。因此,电容Cp2形成于分割部CL1和分割电极C的各交差部。导电层CL通过ITO、IZO、ZnO等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此外,在本实施例1中,由于导电层CL位于比光反射体RS更靠近框体CA侧的位置,因此导电层CL能够通过金属等光透过率低的导电材料形成。即便导电层CL由金属等形成也是因为波及到显示图像的视觉确认性的不良影响小。
另外,分割部CL1可以经由未图示的引导线间接地连接于第二分支部FB2。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多条引导线密集于一部分区域,能够实现第二分支部FB2的小型化。上述引导线可以与分割部CL1同样地通过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但代替透明的导电材料也可由金属形成。
接着,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驱动方法。
首先,说明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一感测驱动。在此,以连续多次的显示驱动期间进行第二模式下的第一感测驱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此外,此处所说的一次显示驱动是一次水平扫描期间的显示驱动,表示驱动在第一方向X排列的一行的像素PX。
图18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驱动方法的时序表,其是示出第F的1帧期间中第一期间的控制信号SEL、影像信号Vsig、共用驱动信号Vcom、写入信号Vw0以及读取信号Vr0的图。
如图18、图16以及图17所示,在第F个的1帧期间的F帧期间的第一期间,控制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以及控制模块CM)进行各显示期间Pd的显示驱动以及第一感测期间Ps1的第一感测驱动。
在各显示期间Pd,驱动IC芯片IC1通过控制信号SELR、SELG、SELB分时驱动多条源极线S,源极线驱动电路SD输出影像信号Vsig,共通电极驱动电路CD赋予共通电极(多个分割电极C)共用驱动信号Vcom,驱动液晶显示面板PNL。在此,源极线S(3i-2)连接红色的像素PX,控制信号SELR用于切换源极线S(3i-2)和源极线驱动电路SD的连接关系。源极线S(3i-1)连接绿色的像素PX,控制信号SELG用于切换源极线S(3i-1)和源极线驱动电路SD的连接关系。源极线S(3i)连接蓝色的像素PX,控制信号SELB用于切换源极线S(3i)和源极线驱动电路SD的连接关系。此外,在显示期间Pd内,检测电极DE以及导电层CL例如固定为电浮接状态。
在第一感测期间Ps1内,驱动IC芯片IC1通过控制信号SELR、SELG、SELB将上述控制开关元件CSW维持在非导通状态,使全部的源极线S为电浮接状态(高阻抗)。
在第一感测期间Ps1,驱动第一传感器SE1的共通电极CE(Tx1)。驱动第一传感器SE1时,共通电极驱动电路CD向分割电极C的至少一个写入写入信号(传感器驱动信号)Vw0。此外,写入信号Vw0是脉冲信号。例如,写入信号Vw0的低电平的电位和共用驱动信号Vcom的电位相同。
驱动IC芯片IC2在第一感测期间Ps1,从检测电极DE读取读取信号Vr0。即,能够从检测电极DE(Rx1)取出输入各处的位置信息。读取信号Vr0是表示在分割电极C和检测电极DE之间产生的传感器信号的变化的信号。例如,读取信号Vr0是表示在分割电极C和检测电极DE之间产生的传感器信号的变化的信号。此外,在第一感测期间Ps1,导电层CL例如固定为电浮接状态。
接着,说明以第二方式进行的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感测驱动。在此,以连续多次的显示驱动期间进行上述第二感测驱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驱动方法的时序表,其是示出第F个的1帧期间中第二期间的控制信号SEL、影像信号Vsig、共用驱动信号Vcom、第二写入信号Vw2以及第二读取信号Vr2的图。
如图19、图16以及图17所示,在F帧期间的第二期间,控制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以及控制模块CM)进行各显示期间Pd的显示驱动以及第二感测期间Ps2的第二感测驱动。
各显示期间Pd的显示驱动与使用图18说明的显示驱动相同。
在第二感测期间Ps2,驱动IC芯片IC1通过控制信号SELR、SELG、SELB将上述控制开关元件CSW维持在非导通状态,使全部的源极线S为电浮接状态(高阻抗)。
在第二感测期间Ps2,驱动第二传感器SE2的共通电极CE(Tx2)。驱动第二传感器SE2时,共通电极驱动电路CD向分割电极C的一个、多个或者全部写入第二写入信号(第二传感器驱动信号)Vw2。此外,第二写入信号Vw2是脉冲信号。例如,第二写入信号Vw2的低电平的电位和共用驱动信号Vcom的电位相同。
检测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或者控制模块CM)在第二感测期间Ps2从导电层CL(一个、多个或全部分割部CL1)读取第二读取信号Vr2。即,能够从导电层CL(Rx2)取出按压各处的压力信息(第二输入压力信息)。第二读取信号Vr2是表示在分割电极C和分割部CL1之间产生的第二传感器信号的变化的信号。例如,第二读取信号Vr2是表示在分割电极C和分割部CL1之间产生的第二传感器信号的变化的信号。此外,在第二感测期间Ps2,检测电极DE例如固定为电浮接状态。
(实施例2)
接着,说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构成。
图20是示出实施例2的带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构成的截面图。
如图20所示,框体CA由作为导电材料的铝形成。框体CA的电位是控制模块CM的接地部(GND)的接地电位。在实施例2中,检测压力信息时,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第二感测。形成第二传感器SE2的驱动对象Tx2、取出压力信息的对象Rx2和接地电位的对象(导电部CON)为如下所述。
Tx2:共通电极CE(图15的(5)共通电极)
Rx2:共通电极CE(图15的(5)共通电极)
CON:框体CA(图15的(14)框体)
框体CA与液晶显示面板PNL隔开间隔配置。在本实施例2中,空气层或者树脂层介于液晶显示面板PNL和框体CA之间。即,液晶显示装置DSP至少具有液晶显示面板PNL和背光单元BL之间的空气层或树脂层、以及背光单元BL和框体CA之间的空气层或者树脂层、中的至少一个。框体CA和共通电极CE的间隔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空气层或者树脂层形成。通过存在上述空气层、树脂层,框体CA和共通电极CE的间隔能够根据对输入面IS施加的负荷的大小而变化。另外,去除施加在输入面IS的负荷时,框体CA和共通电极CE之间的间隔伴随时间的经过能够恢复到原来的间隔。在此,将从框体CA到共通电极CE的距离(第三距离)作为d3。距离d3是第三方向Z的距离,其是从与框体CA的共通电极CE相对侧的面到与共通电极CE的框体CA相对侧的面的距离。距离d3依据施加于盖部件CG的力(按压力)的大小以及施加上述力的位置而变化。
另外,共通电极CE和框体CA之间存在电容Cp3。即,共通电极CE和框体CA静电容量耦合。因此,通过检测对应距离d3的电容Cp3的变化,从而能够检测压力信息。因此,驱动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共通电极CE,检测部(驱动IC芯片IC1)从共通电极CE取出基于距离d3的变化的压力信息(第三输入压力信息)。详细来说,驱动部在共通电极CE写入第三写入信号Vw3,检测部从共通电极CE读取第三读取信号Vr3,对于该第三读取信号Vr3,使共通电极CE和框体CA之间产生第三传感器信号,表示基于距离d3的变化的第三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接着,说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驱动方法。
首先,说明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一感测驱动。
图21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驱动方法的时序表,其是示出第F个的1帧期间中第一期间的控制信号SEL、影像信号Vsig、共用驱动信号Vcom、写入信号Vw0以及读取信号Vr0的图。
如图21及图20所示,在第F个的1帧期间的F帧期间的第一期间,控制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以及控制模块CM)进行各显示期间Pd的显示驱动以及第一感测期间Ps1的第一感测驱动。此外,实施例2中显示驱动以及第一感测驱动与实施例1中的显示驱动以及第一感测驱动同样地进行。此外,框体CA的电位是控制模块CM的接地部(GND)的接地电位。
接着,说明基于第一模式的第二感测驱动。在此,以连续多次的显示驱动期间进行上述第二感测驱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22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驱动方法的时序表,其是示出第F个的1帧期间中第二期间的控制信号SEL、影像信号Vsig、共用驱动信号Vcom、第三写入信号Vw3以及第三读取信号Vr3的图。
如图22及图20所示,在F帧期间的第二期间,控制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以及控制模块CM)进行各显示期间Pd的显示驱动以及第二感测期间Ps2的第二感测驱动。
各显示期间Pd的显示驱动和上述的显示驱动相同。
在第二感测期间Ps2,驱动IC芯片IC1通过控制信号SELR、SELG、SELB将上述控制开关元件CSW维持在非导通状态,使全部的源极线S为电浮接状态(高阻抗)。
在第二感测期间Ps2,驱动第二传感器SE2的共通电极CE(Tx2)。驱动第二传感器SE2时,共通电极驱动电路CD向分割电极C的一个、多个或者全部,写入第三写入信号(第三传感器驱动信号)Vw3。此外,第三写入信号Vw3是脉冲信号。例如,第三写入信号Vw3的低电平的电位和共用驱动信号Vcom的电位相同。
检测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或者控制模块CM)在第二感测期间Ps2从共通电极CE(上述分割电极C的一个、多个或全部)读取第三读取信号Vr3。即,能够从共通电极CE(Rx2)取出按压各处的压力信息(第三输入压力信息)。第三读取信号Vr3是表示在分割电极C和框体CA之间产生的第三传感器信号的变化的信号。例如,第三读取信号Vr3是表示在分割电极C和框体CA之间产生的第三传感器信号的变化的信号。此外,在第二感测期间Ps2,检测电极DE例如固定为电浮接状态。此外,框体CA的电位是控制模块CM的接地部(GND)的接地电位。
(实施例3)
接着,说明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构成。
图23是示出实施例3的带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构成的截面图。如图2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DSP还包括传感器电极SEE。传感器电极SEE设置在第一绝缘基板10的背光单元BL相对的一侧。柔性布线基板FPC3具有第一分支部FB1以及第二分支部FB2。第一分支部FB1连接于光源LS(背光单元BL)。第二分支部FB2连接于传感器电极SEE。
框体CA由作为导电材料的铝形成。框体CA的电位是控制模块CM的接地部(GND)的接地电位。
在实施例3中,检测压力信息时,进行基于第一模式的第二感测。形成第二传感器SE2的驱动对象Tx2、取出压力信息的对象Rx2和接地电位的对象(导电部CON)为如下所述。
Tx2:传感器电极SEE(图15的(7)传感器电极)
Rx2:传感器电极SEE(图15的(7)传感器电极)
CON:框体CA(图15的(14)框体)
框体CA与液晶显示面板PNL隔开间隔配置。在本实施例3中,空气层或者树脂层介于液晶显示面板PNL和框体CA之间。即,液晶显示装置DSP至少具有液晶显示面板PNL和背光单元BL之间的空气层或树脂层、以及背光单元BL和框体CA之间的空气层或者树脂层、中的至少一个。框体CA和传感器电极SEE的间隔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空气层或者树脂层形成。通过存在上述空气层、树脂层,框体CA和传感器电极SEE的间隔能够根据对输入面IS施加的负荷的大小而变化。另外,去除施加在输入面IS的负荷时,框体CA和传感器电极SEE之间的间隔伴随时间的经过能够恢复到原来的间隔。在此,将从框体CA到传感器电极SEE的距离(第三距离)作为d3。距离d3是第三方向Z上的距离,其是从与框体CA的传感器电极SEE相对侧的面到与传感器电极SEE的框体CA相对侧的面的距离。距离d3依据施加于盖部件CG的力(按压力)的大小以及施加上述力的位置而变化。
另外,传感器电极SEE和框体CA之间存在电容Cp3。即,传感器电极SEE和框体CA静电容量耦合。因此,通过检测对应距离d3的电容Cp3的变化,从而能够检测压力信息。因此,驱动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或者控制模块CM)驱动传感器电极SEE,检测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或者控制模块CM)从传感器电极SEE取出基于距离d3的变化的压力信息(第三输入压力信息)。详细来说,驱动部对传感器电极SEE写入第三写入信号Vw3,检测部从传感器电极SEE读取第三读取信号Vr3,对于该第三读取信号Vr3,使传感器电极SEE和框体CA之间产生第三传感器信号,表示基于距离d3的变化的第三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图24是示出图23所示的传感器电极SEE以及框体CA的俯视图。此外,图24是从第三方向Z的反方向观察传感器电极SEE等的俯视图。
如图24所示,在实施例3中,传感器电极SEE具有多个分割电极SEE1。多个分割电极SEE1分别形成为矩形状,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彼此隔开间隔,排列为矩阵状。因此,各分割电极SEE1和框体CA之间形成有电容Cp3。传感器电极SEE由ITO、IZO、ZnO等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
另外,分割电极SEE1可以经由未图示的引导线间接地连接于第二分支部FB2。上述引导线可以与分割电极SEE1同样地通过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也可由金属形成以代替透明的导电材料。此外,框体CA具有与多个分割电极SEE1相对并连续性形成的导电面。
接着,说明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驱动方法。
首先,说明基于第二模式的第一感测驱动。
图2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驱动方法的时序表,其是示出第F个的1帧期间中第一期间的控制信号SEL、影像信号Vsig、共用驱动信号Vcom、写入信号Vw0以及读取信号Vr0的图。
如图25、图23以及图24所示,在第F个的1帧期间的F帧期间的第一期间,控制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以及控制模块CM)进行各显示期间Pd的显示驱动以及第一感测期间Ps1的第一感测驱动。此外,实施例3中的显示驱动以及第一感测驱动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的显示驱动以及第一感测驱动同样地进行。此外,框体CA的电位是控制模块CM的接地部(GND)的接地电位。
接着,说明基于第一模式的第二感测驱动。在此,以连续多次的显示驱动期间进行上述第二感测驱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26是用于说明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驱动方法的时序表,其是示出第F个的1帧期间中第二期间的控制信号SEL、影像信号Vsig、共用驱动信号Vcom、第三写入信号Vw3以及第三读取信号Vr3的图。
如图26、图23以及图24所示,在F帧期间的第二期间,控制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以及控制模块CM)进行各显示期间Pd的显示驱动以及第二感测期间Ps2的第二感测驱动。
各显示期间Pd的显示驱动和上述的显示驱动相同。
在第二感测期间Ps2内,驱动IC芯片IC1通过控制信号SELR、SELG、SELB将上述控制开关元件CSW维持在非导通状态,使全部的源极线S为电浮接状态(高阻抗)。
在第二感测期间Ps2驱动第二传感器SE2的传感器电极SEE(Tx2)。驱动第二传感器SE2时,驱动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或者控制模块CM)向分割电极SEE的一个、多个或者全部,写入第三写入信号(第三传感器驱动信号)Vw3。此外,第三写入信号Vw3是脉冲信号。例如,第三写入信号Vw3的低电平的电位与共用驱动信号Vcom的电位相同。
检测部(驱动IC芯片IC1、驱动IC芯片IC2或者控制模块CM)在第二感测期间Ps2从传感器电极SEE(上述分割电极SEE的一个、多个或全部)读取第三读取信号Vr3。即,能够从传感器电极SEE(Rx2)取出按压处的压力信息(第三输入压力信息)。第三读取信号Vr3是表示在传感器电极SEE和框体CA之间产生的第三传感器信号的变化的信号。例如,第三读取信号Vr3是表示在分割电极SEE1和框体CA之间产生的第三传感器信号的变化的信号。此外,在第二感测期间Ps2,检测电极DE例如固定为电浮接状态。此外,框体CA的电位是控制模块CM的接地部(GND)的接地电位。
根据上述构成的实施方式的带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DSP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DSP具有第一传感器SE1以及第二传感器SE2这两种传感器。第一传感器SE1能够检测在输入面IS上手指等接触或者接近的地点的位置信息。第二传感器SE2能够检测到施加在输入面IS上的力(按压力)的大小。根据第二传感器SE2的构成,第二传感器SE2也能够在输入面IS检测关于施加力的位置。
例如,能够进行使用第一传感器SE1的第一感测和使用第二传感器SE2的第二感测的液晶显示装置DSP,可以进行各种应用的使用。关于几个应用,进行例示性说明。
(应用1)
如图27所示,在使用作为上述第一输入单元以及上述第二输入单元发挥作用的笔,向液晶显示装置DSP的输入面IS输入文字的情况下,液晶显示装置DSP也能够显示关于笔压的信息。在该例中,在笔压弱的状态下向输入面IS输入线的情况下,液晶显示装置DSP显示宽度窄的线L1。另一方面,在笔压强的状态下向输入面IS输入线的情况下,液晶显示装置DSP显示比线L1宽度相对较大的线L2。液晶显示装置DSP能够显示就像是用毛笔书写的图像(影像)。
(应用2)
如图28所示,对于输入面IS的某区域用手指进行压入的情况下,液晶显示装置DSP能够确定压入的地点的位置和压力。液晶显示装置DSP能够对应通过两根(多根)手指的压入。
如上所述,能够得到检测输入位置以及输入压力的带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DSP及其驱动方法。
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作为例子提示,目的不再与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多种多样的方式实施,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发明的范围或要旨,为包含专利申请的范围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的范围。
例如,导电层CL以及传感器电极SEE各自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示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在此,作为代表以传感器电极SEE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9所示,传感器电极SEE也可具有位于显示区域DA的外侧的多个分割电极SEE1。在此,分割电极SEE1配置在输入面IS的四角。此时,传感器电极SEE可以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或者由光透过率低的导电材料形成。驱动各分割电极SEE1,从各分割电极SEE1取出压力信息。
此外,在需要将分割电极SEE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显示区域DA内的情况下,在显示区域DA内与分割电极SEE1隔开间隔配置伪部。此外,伪部为电浮接状态。这种情况下,通过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分割电极SEE1以及伪部,能够使利用者难以确认分割电极SEE1的轮廓、分割电极SEE1的形状等。
另外,传感器电极SEE可以具有5个以上的分割电极SEE1,通过增加分割电极SEE1的个数,能够检测出任意处的压力信息。
如图30所示,传感器电极SEE也可位于显示区域DA的外侧,形成矩形框状。此外,可以传感器电极SEE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显示区域DA内。
如图31所示,传感器电极SEE也可以不分割,而是在显示区域DA中连续形成的单个的平板电极。
也可以分割电极C在第二方向Y延伸,检测电极DE在第一方向X延伸。由于能够变化上述距离d2、d3等的距离d,因此,如上所述,可以使上述空气层介于物和物之间,也可以使上述树脂层介于物和物之间,以代替空气层。另外,介于物和物之间的部件不限定于树脂层,也可为具有伸缩性的绝缘部件。
驱动IC芯片IC1以及驱动IC芯片IC2可以一体地形成。即,驱动IC芯片IC1以及驱动IC芯片IC2也可以集成为单一的驱动IC芯片。此时,上述单一的驱动IC芯片能够驱动液晶显示面板PNL、第一传感器SE1以及第二传感器SE2;或者检测来自第一传感器SE1的位置信息;或检测来自第二传感器SE2的压力信息即可。
上述控制部不限定于驱动IC芯片IC1、IC2以及控制模块CM,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能够控制液晶显示面板PNL、第一传感器SE1以及第二传感器SE2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了公开。但是,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用于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t: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他自发光型显示装置、或者具有电泳元件等的电子纸型显示装置等所有平板型的显示装置。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当然也可适用于从中小型的显示装置到大型的显示装置。

Claims (15)

1.一种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共通电极的显示面板、检测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以及所述检测电极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导电部、控制部、以及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隔开间隔而相对配置,向所述显示面板放出光,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位于所述背光单元和所述共通电极之间;以及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位于所述共通电极和所述检测电极之间,
所述导电部是容纳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检测电极、所述控制部以及所述背光单元的框体,
所述控制部
在显示图像的显示期间,驱动共通电极,
在所述显示期间以外的第一感测期间,驱动所述共通电极或所述检测电极,从所述检测电极取出输入位置信息,
在所述显示期间以及所述第一感测期间以外的第二感测期间,
驱动所述导电部,从所述共通电极以及所述检测电极中的任一个的第一电极取出第一输入压力信息,所述第一输入压力信息是基于所述导电部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距离的变化的信息;或者
驱动所述共通电极以及所述检测电极中的任一个的第二电极,从所述导电部取出基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导电部之间的第二距离的变化的第二输入压力信息;或者
驱动所述共通电极以及所述检测电极中的任一个的第三电极,从所述第三电极取出基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导电部之间的第三距离的变化的第三输入压力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当从所述导电部取出所述第二输入压力信息时,在所述共通电极写入第二写入信号,使第二传感器信号在所述共通电极和所述导电部之间产生,而从所述导电部读取第二读取信号,所述第二读取信号表示基于所述第二距离的变化的所述第二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当从所述共通电极取出所述第三输入压力信息时,在所述共通电极写入第三写入信号,使第三传感器信号在所述共通电极和所述导电部之间产生,而从所述共通电极读取第三读取信号,所述第三读取信号表示基于所述第三距离的变化的所述第三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当从所述共通电极取出所述第三输入压力信息时,被设定为接地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单元具有:导光体,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导电部之间;光源,向所述导光体放出光;以及光反射体,位于所述导光体和所述导电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通电极具有多个分割电极,多个所述分割电极分别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相互隔开间隔排列,
所述导电部具有多个分割部,多个所述分割部分别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且相互隔开间隔排列,
所述控制部
当从所述共通电极取出所述第一输入压力信息时,驱动多个所述分割部的至少一个,从多个所述分割电极的至少一个中取出所述第一输入压力信息;或者
当从所述导电部取出所述第二输入压力信息时,驱动多个所述分割电极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多个分割电极的至少一个中取出所述第二输入压力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的至少一部分由介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导电部之间的空气层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
在所述显示期间驱动所述共通电极时,向所述共通电极赋予共用驱动信号,
当从所述检测电极取出所述输入位置信息时,驱动所述共通电极,从所述检测电极取出所述输入位置信息。
9.一种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共通电极的显示面板;检测电极;传感器电极;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检测电极以及所述传感器电极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导电部;控制部;以及背光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隔开间隔而相对配置,向所述显示面板放出光,
所述背光单元具有:导光体,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导电部之间;光源,向所述导光体放出光;以及光反射体,位于所述导光体和所述导电部之间,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位于所述背光单元和所述共通电极之间;以及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且位于所述共通电极和所述检测电极之间,
所述控制部
在显示图像的显示期间,驱动共通电极,
在所述显示期间以外的第一感测期间,驱动所述共通电极或所述检测电极,从所述检测电极取出输入位置信息,
在所述显示期间以及所述第一感测期间以外的第二感测期间,
驱动所述导电部,从所述传感器电极取出基于所述导电部和所述传感器电极之间的距离的变化的第一输入压力信息;或者
驱动所述传感器电极,从所述导电部取出基于所述距离的变化的第二输入压力信息;或者
驱动所述传感器电极,从所述传感器电极取出基于所述距离的变化的第三输入压力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当从所述传感器电极取出所述第三输入压力信息时,在所述传感器电极写入第三写入信号,使第三传感器信号在所述传感器电极和所述导电部之间产生,从所述传感器电极读取第三读取信号,所述第三读取信号表示基于所述距离的变化的所述第三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当从所述传感器电极取出所述第三输入压力信息时,被设定为接地电位。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与所述导电部相对的一侧,
所述导电部是容纳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检测电极以及所述控制部的框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电极具有相互隔开间隔而排列的多个分割电极,
所述导电部与多个所述分割电极相对地连续形成,
所述控制部当从所述传感器电极取出所述第三输入压力信息时,驱动多个所述分割电极的至少一个,从进行了驱动的所述分割电极取出所述第三输入压力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的至少一部分由介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导电部之间的空气层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
在所述显示期间驱动所述共通电极时,向所述共通电极赋予共用驱动信号,
当从所述检测电极取出所述输入位置信息时,驱动所述共通电极,从所述检测电极取出所述输入位置信息。
CN201910906611.5A 2015-05-29 2016-05-27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633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6611.5A CN110633024B (zh) 2015-05-29 2016-05-27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0731A JP6441168B2 (ja) 2015-05-29 2015-05-29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JP2015-110731 2015-05-29
CN201910906611.5A CN110633024B (zh) 2015-05-29 2016-05-27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N201610365837.5A CN106201059B (zh) 2015-05-29 2016-05-27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5837.5A Division CN106201059B (zh) 2015-05-29 2016-05-27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3024A CN110633024A (zh) 2019-12-31
CN110633024B true CN110633024B (zh) 2023-08-15

Family

ID=5739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5837.5A Active CN106201059B (zh) 2015-05-29 2016-05-27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N201910906611.5A Active CN110633024B (zh) 2015-05-29 2016-05-27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5837.5A Active CN106201059B (zh) 2015-05-29 2016-05-27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10152168B2 (zh)
JP (1) JP6441168B2 (zh)
KR (1) KR101883047B1 (zh)
CN (2) CN106201059B (zh)
TW (1) TWI6073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1168B2 (ja) * 2015-05-29 2018-12-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CN105717682B (zh) * 2015-12-31 2023-03-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KR102482574B1 (ko) * 2016-04-29 2022-12-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원칩 터치 패널 구동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패널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US20170322657A1 (en) * 2016-05-05 2017-11-09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Touch display
TWI594161B (zh) * 2016-05-26 2017-08-01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與壓力感測之整合裝置
CN106066739B (zh) * 2016-07-29 2019-04-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包含其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18022225A (ja) * 2016-08-01 2018-02-0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圧力検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CN106054433B (zh) * 2016-08-11 2019-11-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6598338B (zh) * 2016-12-21 2019-09-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1048370B2 (en) 2016-12-29 2021-06-2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822185B2 (ja) 2017-02-08 2021-0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CN108461067B (zh) * 2017-02-20 2020-09-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纸显示器以及电子纸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KR102079389B1 (ko) * 2017-09-29 2020-02-19 주식회사 센트론 수동형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KR20190111545A (ko) * 2018-03-23 2019-10-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트레인-게이지 압력 센서의 온도 변화를 보상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과, 터치 스크린 요소로부터 스트레인-게이지 압력을 구현하기 위한 방법
JP7232098B2 (ja) * 2019-03-27 2023-03-0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検出装置
CN112509476B (zh) * 2020-11-30 2022-10-21 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4544A (zh) * 2007-06-28 2008-12-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驱动其的方法、和显示设备的感测驱动器
CN103514847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718143A (zh) * 2011-08-01 2014-04-09 夏普株式会社 双重模式电容触摸面板
WO2014092758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Changello Enterprise Llc Force sensing through capacitance changes
CN104423737A (zh) * 2013-08-30 2015-03-18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装置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5062B (en) * 2002-09-20 2007-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with reduced interference from ground current
KR101133753B1 (ko) 2004-07-26 2012-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감지 소자를 내장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70078522A (ko) 2006-01-27 2007-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US7511702B2 (en) 2006-03-30 2009-03-31 Apple Inc. Force and location sensitive display
US7538760B2 (en) 2006-03-30 2009-05-26 Apple Inc. Force imaging input device and system
KR101478045B1 (ko) 2007-11-26 2014-12-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JP2009134473A (ja) 2007-11-29 2009-06-18 Sony Corp 押圧検知センサ、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9169523A (ja) 2008-01-11 2009-07-30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276821A (ja) 2008-05-12 2009-11-26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JP5138529B2 (ja) * 2008-10-03 2013-02-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タッチパネル
JP5519349B2 (ja) 2009-05-19 2014-06-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接触検出装置
EP2533136B1 (en) * 2010-04-01 2018-10-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JP5670124B2 (ja) 2010-08-23 2015-02-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駆動回路、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20066766A (ko) * 2010-12-15 2012-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TWI437474B (zh) 2010-12-16 2014-05-11 Hongda Liu 雙模式觸控感應元件暨其觸控顯示器相關裝置及其觸控驅動方法
US9471169B2 (en) 2012-05-22 2016-10-1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Force enhanced input device
JP6050728B2 (ja) 2012-07-24 2016-12-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854947B2 (ja) * 2012-08-01 2016-02-0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入力装置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JP5968275B2 (ja) 2012-08-07 2016-08-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888686B2 (ja) * 2012-11-26 2016-03-22 学校法人福岡大学 近接・接触センサ
US10817096B2 (en) * 2014-02-06 2020-10-27 Apple Inc. Force sensor incorporated into display
US9983715B2 (en) * 2012-12-17 2018-05-29 Apple Inc. Force detection in touch devices using piezoelectric sensors
JP6079372B2 (ja) * 2013-03-28 2017-0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検出装置、検出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151970B2 (ja) * 2013-03-28 2017-06-21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押圧力測定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
JP5722954B2 (ja) * 2013-06-23 2015-05-27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押圧検出機能付タッチパネル
CN105122193B (zh) * 2013-08-16 2019-01-04 株式会社和冠 指示体检测传感器以及指示体检测装置
CN104461191A (zh) * 2013-08-30 2015-03-25 新益先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器结构
US9711536B2 (en) * 2014-03-07 2017-07-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11325B1 (ko) * 2014-04-18 2023-03-20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9841644B2 (en) * 2014-05-06 2017-12-12 Apple Inc.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structure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N104777681B (zh) * 2015-04-01 2017-07-2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JP6441168B2 (ja) * 2015-05-29 2018-12-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4544A (zh) * 2007-06-28 2008-12-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驱动其的方法、和显示设备的感测驱动器
CN103718143A (zh) * 2011-08-01 2014-04-09 夏普株式会社 双重模式电容触摸面板
CN103514847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WO2014092758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Changello Enterprise Llc Force sensing through capacitance changes
CN104423737A (zh) * 2013-08-30 2015-03-18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装置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1059A (zh) 2016-12-07
US20200341581A1 (en) 2020-10-29
CN110633024A (zh) 2019-12-31
US20160349907A1 (en) 2016-12-01
US11373611B2 (en) 2022-06-28
JP6441168B2 (ja) 2018-12-19
US10152168B2 (en) 2018-12-11
TW201702839A (zh) 2017-01-16
US10739905B2 (en) 2020-08-11
US20220310029A1 (en) 2022-09-29
TWI607358B (zh) 2017-12-01
CN106201059B (zh) 2019-10-01
US20190018537A1 (en) 2019-01-17
KR20160140424A (ko) 2016-12-07
JP2016224728A (ja) 2016-12-28
KR101883047B1 (ko) 2018-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3024B (zh)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US20240086018A1 (en) Electrostatic capacitance-type sensor-equippe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10599240B2 (en) Sensor-equipped display device
JP5306059B2 (ja)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用基板、表示パネル用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6055180B (zh)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N101414233B (zh) 输入装置、带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6840554B2 (ja) 検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6339123B (zh)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US20090213089A1 (en) Flat display device unified with touch panel
US9880431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6024292A (ja)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JP2018180954A (ja) 表示装置及び方法
CN109284026B (zh) 触摸型显示设备和用于感测触摸的方法
JP6637578B2 (ja)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US1189987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watch
KR102513324B1 (ko) 표시 장치
JP2021103459A (ja) 表示装置
KR102105995B1 (ko) 터치 표시장치
US20230305500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watch
US11360596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4077354A (zh) 显示装置、检测装置以及钟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