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7220B -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7220B
CN110617220B CN201910999281.9A CN201910999281A CN110617220B CN 110617220 B CN110617220 B CN 110617220B CN 201910999281 A CN201910999281 A CN 201910999281A CN 110617220 B CN110617220 B CN 110617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ide
main bearing
cylinder
cavit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92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7220A (zh
Inventor
吴建华
杜文清
李澳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9992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7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7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7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7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7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2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6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4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6Silencing
    • F04C29/065Noise dampening volumes, e.g. muffler cha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该压缩机泵体采用并联双缸结构,两个气缸的相对气缸高度比大,均采用双排气结构,在减少气缸直径的同时满足气阀布置及可靠性需求;主轴承侧气缸采用非圆形设计作为支撑件,与壳体中段内部的环形端面进行密封和固定,并将压缩机壳体内部分割为低压腔及高压腔,电机处于低压腔,油池处于高压腔;泵体副轴承径向伸出部分和中间隔板开有供油孔,副轴承及曲轴偏心部位设有螺旋油槽,利用吸排气压差将润滑油从油池供入副轴承卸荷油槽和中间隔板内腔,再通过螺旋油槽将润滑油供给至主轴承;本发明可降低增焓旋转压缩机的径向尺寸满足车载需求,同时有利于降低压缩机封油量,维持油面平稳,克服现有卧式旋转压缩机的供油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空调用压缩机,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虽然迅猛,但空调系统的能耗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冬季时采用PTC取暖,电动汽车的运行里程衰减比较严重,特别是在低温工况下需同时满足驾驶舱与电池的热负荷需求,上述问题表现更加突出。
伴随变频技术及补气增焓热泵的应用,恶劣工况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和能效比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现有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主要以涡旋式压缩机为主,通过在静涡旋盘开设补气增焓孔来实现准二级压缩循环。然而电动涡旋压缩机开发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前期投入大,成本较高。
除了电动涡旋压缩机,电动旋转压缩机也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旋转式压缩机结构简单、效率高、可靠性好,且加工成本低,在空调器、热泵市场,旋转压缩机的使用范围,相对涡旋压缩机越来越大。这些都归结于其上述性能、可靠性与成本综合性较好的优势。旋转压缩机既可以通过活塞切割或止回阀结构实现准二级循环。但电动汽车对压缩机的安装空间有所限制,需要提高相对气缸高度比来减小其径向尺寸,而采用双缸双排气结构难以满足压缩机气缸的排气阀布置需求;同时卧式旋转压缩机在变工况、不同倾斜角度下的供油问题仍需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本发明可进一步缩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的径向尺寸,来满足电动汽车对压缩机安装空间的要求;同时克服卧式旋转压缩机的供油问题,提高了其在变工况,变倾斜角度下的润滑能力,保障车载压缩机的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端面外侧的压缩机控制器2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电机及泵体;
所述壳体1上设有的低压吸气管3、中压吸气管18,高压排气旋风分离器4;
所述电机由定子5以及间隙设置在定子5内侧的转子6构成;
所述泵体包括曲轴7、主轴承8、主轴承侧消声器9、主轴承侧气缸10、中间盖板11、中间隔板12、副轴承侧气缸13、副轴承14、副轴承侧消声器15、主轴承侧滚动活塞16、副轴承侧滚动活塞17、中间排气腔19、低压腔20及高压腔21;所述曲轴7居于泵体中心沿水平方向延伸至转子6内,曲轴7的主轴承侧偏心部位71上套有主轴承侧滚动活塞16,曲轴7的副轴承侧偏心部位72上套有副轴承侧滚动活塞17,曲轴7的主轴承侧偏心部位71位于主轴承侧气缸10内,曲轴7的副轴承侧偏心部位72位于副轴承侧气缸13内,所述主轴承侧气缸10处于靠近电机一侧;所述主轴承侧气缸10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主轴承8和中间盖板11配合密封,主轴承8上安装了主轴承侧消声器9;副轴承侧气缸13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中间隔板12和副轴承14配合密封,副轴承14上安装了副轴承侧消声器15,中间隔板12与中间盖板11配合密封形成中间排气腔19;主轴承侧气缸10与主轴承8相连接的端面,与壳体1内部的环形端面101配合,同时壳体1与主轴承侧气缸10壁面采用过盈配合,从而将压缩机壳体内部分割为低压腔20及高压腔21两个腔室,其中低压腔20由壳体1与内部的主轴承侧气缸10,主轴承8及主轴承侧消声器9、定子5和转子6围成,高压腔21由壳体1与内部的主轴承侧气缸10、中间盖板11、中间隔板12、副轴承侧气缸13、副轴承14、副轴承侧消声器15围成,并在环形端面101和主轴承侧气缸10的外壁面加设密封圈来提高气密性,油池22处于高压腔21的底部。
所述主轴承侧气缸10采用非圆形结构,其壁面加工有主轴承侧气缸滑片滑槽100和主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03,其中主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03由主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011,连接主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011与主轴承侧气缸10内壁面的若干个数的主轴承侧气缸径向吸气孔1010组成;所述主轴承侧气缸10相对气缸高度比即气缸工作容积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0.5~1.2,为满足气阀布置和可靠性需求采用双排气结构,能够同时向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中间排气腔19排气;主轴承侧气缸10壁面轴向开有主轴承侧气缸高压排气通孔102,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同时主轴承侧气缸10作为泵体的定位支撑结构,其底部设计为平面,便于安装和固定。
所述副轴承侧气缸13壁面加工有副轴承侧气缸滑片滑槽130,副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31,其中副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31由副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310,连接副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310与副轴承侧气缸13内壁面的若干个数的副轴承侧气缸径向吸气孔1311组成;所述副轴承侧气缸13相对气缸高度比即气缸工作容积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0.5~1.2,为满足气阀布置和可靠性需求采用双排气结构,能够同时向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和中间排气腔19排气;副轴承侧气缸13壁面轴向开有副轴承侧气缸高压排气通孔132,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
所述主轴承8上加工有主轴承排气孔81,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的主轴承高压排气通孔82,与主轴承侧消声器9相配合的环形平面83;主轴承8与主轴承侧气缸10的配合部分为非圆形结构,主轴承径向突出部分84用于遮盖主轴承侧气缸10中的滑片滑槽100,防止润滑油及制冷剂串漏到低压腔20。
所述副轴承14与副轴承侧气缸13配合部分为非圆形结构,配合面上加工有副轴承排气孔141,轴向方向上加工有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的副轴承高压排气通孔142;副轴承14的径向突出部分143浸入油池22中,副轴承14的径向突出部分143上加工有上副轴承径向油孔144连通至副轴承14内部的卸荷油槽145,同时副轴承14的内表面加工有副轴承螺旋油槽146。
所述中间隔板12轴向方向上加工有中间隔板排气孔121,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的中间隔板高压排气通孔122,用于连通低压腔20和副轴承侧气缸13的中间隔板低压吸气通孔123,以及与副轴承侧气缸13装配的中间隔板定位孔126;中间隔板12径向方向加工有中间隔板补气管插孔124,中间隔板径向油孔127,同时中间隔板12轴向加工有中间隔板补气通孔125贯穿中间隔板补气管插孔124。
所述中间盖板11轴向方向上加工有中间盖板排气孔111,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的中间盖板高压排气通孔112,用于连通低压腔20和副轴承侧气缸13的中间盖板低压吸气通孔113,与主轴承侧气缸10装配的中间盖板定位孔114,以及中间盖板补气通孔115。
所述主轴承侧消声器9加工有卷边90与主轴承8上的环形平面83配合密封,从而使得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与低压腔20隔绝,形成独立腔室。
所述曲轴7为实体偏心结构,其主轴承侧偏心部位71上加工有主轴承侧螺旋油槽73,副轴承侧偏心部位72上加工有副轴承侧螺旋油槽74。
上述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的工作方法,首先,经过压缩机控制器2使电机的定子5通电启动,转子6旋转;转子6带动曲轴7转动,曲轴7的旋转带动主轴承侧滚动活塞16在主轴承侧气缸10内偏心旋转,副轴承侧滚动活塞17在副轴承侧气缸13内偏心旋转。
上述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用于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工作时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蒸发器出口的低压制冷剂从壳体1上低压吸气管3进入低压腔20,并冷却壳体1端面外侧的压缩机控制器2,再通过定子5与转子6间隙,对电机进行冷却;低压制冷剂进入主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011后,一部分制冷剂由主轴承侧气缸径向吸气孔1010进入主轴承侧气缸10,另一部分制冷剂继续通过中间盖板低压吸气通孔113、中间隔板低压吸气通孔123、副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31进入副轴承侧气缸13,实现吸气过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经济器或闪发器出口的中压制冷剂通过壳体1上中压吸气管18进入中间隔板补气管插孔124后,分别由中间隔板补气通孔125进入副轴承侧气缸13,中间盖板补气通孔115进入主轴承侧气缸10,实现补气过程;随曲轴7转动,主轴承侧气缸10内的高压制冷剂由主轴承排气孔81排入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同时由中间盖板排气孔111排入中间排气腔19,副轴承侧气缸13内的高压制冷剂由副轴承排气孔141排入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同时由中间隔板排气孔121排入中间排气腔19;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内的高压制冷剂依次通过主轴承高压排气通孔82、主轴承侧气缸高压排气通孔102、中间盖板高压排气通孔112、中间隔板高压排气通孔122与中间排气腔19中的制冷剂混合,再通过副轴承侧气缸高压排气通孔132、副轴承高压排气通孔142进入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最终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内的制冷剂流入高压腔21,再通过高压排气旋风分离器4实现油气分离并排出压缩机。
工作时,油池22内的润滑油在主轴承侧气缸10,副轴承侧气缸13与高压腔21内制冷剂压差作用下,一部分由副轴承径向油孔144,进入卸荷油槽145,另一部分由中间隔板径向油孔127进入中间隔板12内腔;随曲轴7转动,卸荷油槽145内的润滑油一部分通过副轴承螺旋油槽146润滑副轴承14,另一部分由曲轴7上的副轴承侧螺旋油槽74迁移至中间隔板12内腔并进行混合,实现对副轴承侧滚动活塞17与副轴承侧偏心部位72间的润滑;中间隔板12内腔的润滑油由曲轴7上的主轴承侧螺旋油槽73迁移至主轴承8侧,实现对主轴承侧滚动活塞16与主轴承侧偏心部位71间的润滑;最后在主轴承侧气缸10与低压腔20内制冷剂压差作用下,润滑油向低压腔20迁移实现对主轴承8的润滑,进入低压腔20的润滑油随吸气实现回油,并在主轴承8与曲轴7的配合段增加旋转密封结构来降低出油量。
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1、通过气缸与外壳配合,将压缩机腔体分为低压腔体和高压腔体,油池处于高压侧,润滑油不会由于压差、颠簸及压缩机的倾斜角度变化,在泵体和电机之间反复迁移,减少润滑油注油量的同时维持油面高度,保证平稳供油。
2、利用吸排气压力差从副轴承及中间隔板上的上油孔实现压差供油,而非通过曲轴中心孔上油,可以减去额外的吸油组件以及所需的离心风扇,减少成本及安装工序。
3、曲轴不需要加工中心油孔,为实体结构,其强度和刚度均有所提高,更适用于双缸相对气缸高度比大的结构,减少轴承摩擦磨损的发生。
4、主轴承侧气缸和副轴承侧气缸均采用双排气结构解决相对气缸高度比提升带来的单排气阀可靠性和寿命问题,同时气缸采用非圆形设计进一步减少压缩机径向尺寸,使其体积更小,更为紧凑,底部设计为平面,便于安装固定。
5、主轴承侧气缸和副轴承侧均采用轴向吸气设计并共用轴向吸气孔,使吸气过程更为均匀减少气流波动的产生,降低压力损失和吸气噪声。
6、相比常用的高背压旋转压缩机,压缩机控制器可布置在低压侧,利用吸气冷却控制器,不需要额外增加换热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A—A剖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的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B—B剖面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副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6的副轴承A—A剖面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图8的中间隔板A—A剖面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轴承侧消声器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曲轴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的制冷剂路径图。
图14所示为本发明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的供油路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两级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端面外侧的压缩机控制器2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电机及泵体;所述壳体1上设有的低压吸气管3、中压吸气管18,高压排气旋风分离器4;所述电机由定子5以及间隙设置在定子5内侧的转子6构成;所述泵体包括曲轴7、主轴承8、主轴承侧消声器9、主轴承侧气缸10、中间盖板11、中间隔板12、副轴承侧气缸13、副轴承14、副轴承侧消声器15、主轴承侧滚动活塞16、副轴承侧滚动活塞17、中间排气腔19、低压腔20及高压腔21;所述曲轴7居于泵体中心沿水平方向延伸至转子6内,曲轴7的主轴承侧偏心部位71上套有主轴承侧滚动活塞16,曲轴7的副轴承侧偏心部位72上套有副轴承侧滚动活塞17,曲轴7的主轴承侧偏心部位71位于主轴承侧气缸10内,曲轴7的副轴承侧偏心部位72位于副轴承侧气缸13内,所述主轴承侧气缸10处于靠近电机一侧;所述主轴承侧气缸10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主轴承8和中间盖板11配合密封,主轴承8上安装了主轴承侧消声器9;副轴承侧气缸13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中间隔板12和副轴承14配合密封,副轴承14上安装了副轴承侧消声器15,中间隔板12与中间盖板11配合密封形成中间排气腔19;主轴承侧气缸10与主轴承8相连接的端面,与壳体1内部的环形端面101配合,同时壳体1与主轴承侧气缸10壁面采用过盈配合,从而将压缩机壳体内部分割为低压腔20及高压腔21两个腔室,其中低压腔20由壳体1与内部的主轴承侧气缸10,主轴承8及主轴承侧消声器9、定子5和转子6围成,高压腔21由壳体1与内部的主轴承侧气缸10、中间盖板11、中间隔板12、副轴承侧气缸13、副轴承14、副轴承侧消声器15围成,油池22处于高压腔21的底部。
如图2和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轴承侧气缸结构示意图。所述主轴承侧气缸10采用非圆形结构,其壁面加工有主轴承侧气缸滑片滑槽100和主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03,其中主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03由主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011,连接主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011与主轴承侧气缸10内壁面的若干个数的主轴承侧气缸径向吸气孔1010组成;所述主轴承侧气缸10相对气缸高度比(气缸工作容积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0.5~1.2,为满足气阀布置和可靠性需求采用双排气结构,能够同时向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中间排气腔19排气;主轴承侧气缸10壁面轴向开有主轴承侧气缸高压排气通孔102,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同时主轴承侧气缸10作为泵体的定位支撑结构,其底部设计为平面,便于安装和固定。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副轴承侧气缸结构示意图。所述副轴承侧气缸13壁面加工有副轴承侧气缸滑片滑槽130,副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31,其中副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31由副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310,连接副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310与副轴承侧气缸13内壁面的若干个数的副轴承侧气缸径向吸气孔1311组成;所述副轴承侧气缸13相对气缸高度比(气缸工作容积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0.5~1.2,为满足气阀布置和可靠性需求采用双排气结构,能够同时向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和中间排气腔19排气;副轴承侧气缸13壁面轴向开有副轴承侧气缸高压排气通孔132,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轴承结构示意图。所述主轴承8上加工有主轴承排气孔81,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的主轴承高压排气通孔82,与主轴承侧消声器9相配合的环形平面83;主轴承8与主轴承侧气缸10的配合部分为非圆形结构,主轴承径向突出部分84用于遮盖主轴承侧气缸10中的滑片滑槽100,防止润滑油及制冷剂串漏到低压腔20。
如图6和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副轴承结构示意图。所述副轴承14与副轴承侧气缸13配合部分为非圆形结构,配合面上加工有副轴承排气孔141,轴向方向上加工有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的副轴承高压排气通孔142;副轴承14的径向突出部分143浸入油池22中,副轴承14的径向突出部分143上加工有上副轴承径向油孔144连通至副轴承14内部的卸荷油槽145,同时副轴承14的内表面加工有副轴承螺旋油槽146。
如图8和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隔板结构示意图。所述中间隔板12轴向方向上加工有中间隔板排气孔121,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的中间隔板高压排气通孔122,用于连通低压腔20和副轴承侧气缸13的中间隔板低压吸气通孔123,以及与副轴承侧气缸13装配的中间隔板定位孔126;中间隔板12径向方向加工有中间隔板补气管插孔124,中间隔板径向油孔127,同时中间隔板12轴向加工有中间隔板补气通孔125贯穿中间隔板补气管插孔124。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盖板结构示意图。所述中间盖板11轴向方向上加工有中间盖板排气孔口111,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的中间盖板高压排气通孔112,用于连通低压腔20和副轴承侧气缸13的中间盖板低压吸气通孔113,与主轴承侧气缸10装配的中间盖板定位孔114,以及中间盖板补气通孔115。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轴承侧消声器结构示意图。所述主轴承侧消声器9加工有卷边90与主轴承8上的环形平面83配合密封,从而使得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与低压腔20隔绝,形成独立腔室。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曲轴结构示意图。所述曲轴7为实体偏心结构,其主轴承侧偏心部位71上加工有主轴承侧螺旋油槽73,副轴承侧偏心部位72上加工有副轴承侧螺旋油槽74。
上述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的工作方法,首先,经过压缩机控制器2使电机的定子5通电启动,转子6旋转;转子6带动曲轴7转动,曲轴7的旋转带动主轴承侧滚动活塞16在主轴承侧气缸10内偏心旋转,副轴承侧滚动活塞17在副轴承侧气缸13内偏心旋转。
结合图13,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工作时的制冷剂路径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蒸发器出口的低压制冷剂从壳体1上低压吸气管3进入低压腔20,并冷却壳体1端面外侧的压缩机控制器2,再通过定子5与转子6间隙,对电机进行冷却;低压制冷剂进入主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011后,一部分制冷剂由主轴承侧气缸径向吸气孔1010进入主轴承侧气缸10,另一部分制冷剂继续通过中间盖板低压吸气通孔113、中间隔板低压吸气通孔123、副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31进入副轴承侧气缸13,实现吸气过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经济器或闪发器出口的中压制冷剂通过壳体1上中压吸气管18进入中间隔板补气管插孔124后,分别由中间隔板补气通孔125进入副轴承侧气缸13,中间盖板补气通孔115进入主轴承侧气缸10,实现补气过程;随曲轴7转动,主轴承侧气缸10内的高压制冷剂由主轴承排气孔81排入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同时由中间盖板排气孔111排入中间排气腔19,副轴承侧气缸13内的高压制冷剂由副轴承排气孔141排入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同时由中间隔板排气孔121排入中间排气腔19;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内的高压制冷剂依次通过主轴承高压排气通孔82、主轴承侧气缸高压排气通孔102、中间盖板高压排气通孔112、中间隔板高压排气通孔122与中间排气腔19中的制冷剂混合,再通过副轴承侧气缸高压排气通孔132、副轴承高压排气通孔142进入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最终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内的制冷剂流入高压腔21,再通过高压排气旋风分离器4实现油气分离并排出压缩机。
图14为本发明的供油路径图,油池22内的润滑油在主轴承侧气缸10,副轴承侧气缸13与高压腔21内制冷剂压差作用下,一部分由副轴承径向油孔144,进入卸荷油槽145,另一部分由中间隔板径向油孔127进入中间隔板12内腔;随曲轴7转动,卸荷油槽145内的润滑油一部分通过副轴承螺旋油槽146润滑副轴承14,另一部分由曲轴7上的副轴承侧螺旋油槽74迁移至中间隔板12内腔并进行混合,实现对副轴承侧滚动活塞17与副轴承侧偏心部位72间的润滑;中间隔板12内腔的润滑油由曲轴7上的主轴承侧螺旋油槽73迁移至主轴承8侧,实现对主轴承侧滚动活塞16与主轴承侧偏心部位71间的润滑;最后在主轴承侧气缸10与低压腔20内制冷剂压差作用下,润滑油向低压腔20迁移实现对主轴承8的润滑,进入低压腔20的润滑油随吸气实现回油。

Claims (8)

1.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端面外侧的压缩机控制器(2)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电机及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的低压吸气管(3)、中压吸气管(18),高压排气旋风分离器(4);所述电机由定子(5)以及间隙设置在定子(5)内侧的转子(6)构成;所述泵体包括曲轴(7)、主轴承(8)、主轴承侧消声器(9)、主轴承侧气缸(10)、中间盖板(11)、中间隔板(12)、副轴承侧气缸(13)、副轴承(14)、副轴承侧消声器(15)、主轴承侧滚动活塞(16)、副轴承侧滚动活塞(17)、中间排气腔(19)、低压腔(20)及高压腔(21);所述曲轴(7)居于泵体中心沿水平方向延伸至转子(6)内,曲轴(7)的主轴承侧偏心部位(71)上套有主轴承侧滚动活塞(16),曲轴(7)的副轴承侧偏心部位(72)上套有副轴承侧滚动活塞(17),曲轴(7)的主轴承侧偏心部位(71)位于主轴承侧气缸(10)内,曲轴(7)的副轴承侧偏心部位(72)位于副轴承侧气缸(13)内,所述主轴承侧气缸(10)处于靠近电机一侧;所述主轴承侧气缸(10)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主轴承(8)和中间盖板(11)配合密封,主轴承(8)上安装了主轴承侧消声器(9);副轴承侧气缸(13)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中间隔板(12)和副轴承(14)配合密封,副轴承(14)上安装了副轴承侧消声器(15),中间隔板(12)与中间盖板(11)配合密封形成中间排气腔(19);主轴承侧气缸(10)与主轴承(8)相连接的端面,与壳体(1)内部的环形端面(101)配合,同时壳体(1)与主轴承侧气缸(10)壁面采用过盈配合,从而将压缩机壳体内部分割为低压腔(20)及高压腔(21)两个腔室,其中低压腔(20)由壳体(1)与内部的主轴承侧气缸(10),主轴承(8)及主轴承侧消声器(9)、定子(5)和转子(6)围成,高压腔(21)由壳体(1)与内部的主轴承侧气缸(10)、中间盖板(11)、中间隔板(12)、副轴承侧气缸(13)、副轴承(14)、副轴承侧消声器(15)围成,并在环形端面(101)和主轴承侧气缸(10)的外壁面加设密封圈来提高气密性,油池(22)处于高压腔(21)的底部;
所述主轴承侧气缸(10)采用非圆形结构,其壁面加工有主轴承侧气缸滑片滑槽(100)和主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03),其中主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03)由主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011),连接主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011)与主轴承侧气缸(10)内壁面的若干个数的主轴承侧气缸径向吸气孔(1010)组成;所述主轴承侧气缸(10)相对气缸高度比即气缸工作容积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0.5~1.2,为满足气阀布置和可靠性需求采用双排气结构,能够同时向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中间排气腔(19)排气;主轴承侧气缸(10)壁面轴向开有主轴承侧气缸高压排气通孔(102),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同时主轴承侧气缸(10)作为泵体的定位支撑结构,其底部设计为平面,便于安装和固定;
所述副轴承侧气缸(13)壁面加工有副轴承侧气缸滑片滑槽(130),副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31),其中副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31)由副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310),连接副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310)与副轴承侧气缸(13)内壁面的若干个数的副轴承侧气缸径向吸气孔(1311)组成;所述副轴承侧气缸(13)相对气缸高度比即气缸工作容积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0.5~1.2,为满足气阀布置和可靠性需求采用双排气结构,能够同时向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和中间排气腔(19)排气;副轴承侧气缸(13)壁面轴向开有副轴承侧气缸高压排气通孔(132),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8)上加工有主轴承排气孔(81),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的主轴承高压排气通孔(82),与主轴承侧消声器(9)相配合的环形平面(83);主轴承(8)与主轴承侧气缸(10)的配合部分为非圆形结构,主轴承径向突出部分(84)用于遮盖主轴承侧气缸(10)中的滑片滑槽(100),防止润滑油及制冷剂串漏到低压腔(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轴承(14)与副轴承侧气缸(13)配合部分为非圆形结构,配合面上加工有副轴承排气孔(141),轴向方向上加工有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的副轴承高压排气通孔(142);副轴承(14)的径向突出部分(143)浸入油池(22)中,副轴承(14)的径向突出部分(143)上加工有上副轴承径向油孔(144)连通至副轴承(14)内部的卸荷油槽(145),同时副轴承(14)的内表面加工有副轴承螺旋油槽(14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12)轴向方向上加工有中间隔板排气孔(121),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的中间隔板高压排气通孔(122),用于连通低压腔(20)和副轴承侧气缸(13)的中间隔板低压吸气通孔(123),以及与副轴承侧气缸(13)装配的中间隔板定位孔(126);中间隔板(12)径向方向加工有中间隔板补气管插孔(124),中间隔板径向油孔(127),同时中间隔板(12)轴向加工有中间隔板补气通孔(125)贯穿中间隔板补气管插孔(1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盖板(11)轴向方向上加工有中间盖板排气孔(111),用于连通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和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的中间盖板高压排气通孔(112),用于连通低压腔(20)和副轴承侧气缸(13)的中间盖板低压吸气通孔(113),与主轴承侧气缸(10)装配的中间盖板定位孔(114),以及中间盖板补气通孔(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侧消声器(9)加工有卷边(90)与主轴承(8)上的环形平面(83)配合密封,从而使得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与低压腔(20)隔绝,形成独立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7)为实体偏心结构,其主轴承侧偏心部位(71)上加工有主轴承侧螺旋油槽(73),副轴承侧偏心部位(72)上加工有副轴承侧螺旋油槽(74)。
8.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的工作方法,首先,经过压缩机控制器(2)使电机的定子(5)通电启动,转子(6)旋转;转子(6)带动曲轴(7)转动,曲轴(7)的旋转带动主轴承侧滚动活塞(16)在主轴承侧气缸(10)内偏心旋转,副轴承侧滚动活塞(17)在副轴承侧气缸(13)内偏心旋转;
工作时制冷剂流程为: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蒸发器出口的低压制冷剂从壳体(1)上低压吸气管(3)进入低压腔(20),并冷却壳体(1)端面外侧的压缩机控制器(2),再通过定子(5)与转子(6)间隙,对电机进行冷却;低压制冷剂进入主轴承侧气缸轴向通孔(1011)后,一部分制冷剂由主轴承侧气缸径向吸气孔(1010)进入主轴承侧气缸(10),另一部分制冷剂继续通过中间盖板低压吸气通孔(113)、中间隔板低压吸气通孔(123)、副轴承侧气缸吸气结构(131)进入副轴承侧气缸(13),实现吸气过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经济器或闪发器出口的中压制冷剂通过壳体(1)上中压吸气管(18)进入中间隔板补气管插孔(124)后,分别由中间隔板补气通孔(125)进入副轴承侧气缸(13),中间盖板补气通孔(115)进入主轴承侧气缸(10),实现补气过程;随曲轴(7)转动,主轴承侧气缸(10)内的高压制冷剂由主轴承排气孔(81)排入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同时由中间盖板排气孔(111)排入中间排气腔(19),副轴承侧气缸(13)内的高压制冷剂由副轴承排气孔(141)排入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同时由中间隔板排气孔(121)排入中间排气腔(19);主轴承侧消声器(9)腔室内的高压制冷剂依次通过主轴承高压排气通孔(82)、主轴承侧气缸高压排气通孔(102)、中间盖板高压排气通孔(112)、中间隔板高压排气通孔(122)与中间排气腔(19)中的制冷剂混合,再通过副轴承侧气缸高压排气通孔(132)、副轴承高压排气通孔(142)进入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最终副轴承侧消声器(15)腔室内的制冷剂流入高压腔(21),再通过高压排气旋风分离器(4)实现油气分离并排出压缩机;
工作时供油流程为:油池(22)内的润滑油在主轴承侧气缸(10),副轴承侧气缸(13)与高压腔(21)内制冷剂压差作用下,一部分由副轴承径向油孔(144),进入卸荷油槽(145),另一部分由中间隔板径向油孔(127)进入中间隔板(12)内腔;随曲轴(7)转动,卸荷油槽(145)内的润滑油一部分通过副轴承螺旋油槽(146)润滑副轴承(14),另一部分由曲轴(7)上的副轴承侧螺旋油槽(74)迁移至中间隔板(12)内腔并进行混合,实现对副轴承侧滚动活塞(17)与副轴承侧偏心部位(72)间的润滑;中间隔板(12)内腔的润滑油由曲轴(7)上的主轴承侧螺旋油槽(73)迁移至主轴承(8)侧,实现对主轴承侧滚动活塞(16)与主轴承侧偏心部位(71)间的润滑;最后在主轴承侧气缸(10)与低压腔(20)内制冷剂压差作用下,润滑油向低压腔(20)迁移实现对主轴承(8)的润滑,进入低压腔(20)的润滑油随吸气实现回油,并在主轴承(8)与曲轴(7)的配合段增加旋转密封结构来降低出油量。
CN201910999281.9A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Active CN110617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9281.9A CN110617220B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9281.9A CN110617220B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7220A CN110617220A (zh) 2019-12-27
CN110617220B true CN110617220B (zh) 2023-10-24

Family

ID=68926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9281.9A Active CN110617220B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722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4173A (zh) * 2006-01-18 2007-07-25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无储液器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
CN101169116A (zh) * 2007-11-17 2008-04-30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排气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2883380U (zh) * 2012-09-21 2013-04-17 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中间隔板吸气的双缸压缩机
CN104251207A (zh) * 2013-06-28 2014-12-3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双级增焓转子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热泵热水器
CN106704198A (zh) * 2017-01-24 2017-05-2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949125U (zh) * 2019-10-21 2020-07-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4173A (zh) * 2006-01-18 2007-07-25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无储液器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
CN101169116A (zh) * 2007-11-17 2008-04-30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排气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09062366A1 (fr) * 2007-11-17 2009-05-22 Guang Dong Mei Zh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Dispositif de soupape d'évacuation d'un compresseur rotatif
CN202883380U (zh) * 2012-09-21 2013-04-17 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中间隔板吸气的双缸压缩机
CN104251207A (zh) * 2013-06-28 2014-12-3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双级增焓转子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热泵热水器
CN106704198A (zh) * 2017-01-24 2017-05-2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949125U (zh) * 2019-10-21 2020-07-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7220A (zh) 2019-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64446B1 (en) Horizontal scroll compressor
JPH03993A (ja) 横形回転クランク軸気密圧縮機のための潤滑装置
CN101463820B (zh)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CN105587663A (zh) 一种冰箱用立式两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4963866A (zh) 一种新结构的制冷涡旋压缩机
CN203214329U (zh) 双级压缩机
CN110617222B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CN110617221B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两级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CN21094912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
CN21094913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两级旋转压缩机
CN106246551B (zh) 曲轴、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CN11061722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CN21094913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旋转压缩机
CN106704186A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8397393A (zh) 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0594152B (zh) 一种立式双级涡旋压缩机
CN208281188U (zh) 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06801866U (zh) 一种压缩机
CN207111436U (zh) 一种压缩机
CN219101527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主轴承组件及压缩机
CN219176571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曲轴结构及压缩机
CN218934717U (zh) 一种具有快速回油结构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
CN219139380U (zh) 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
CN213627937U (zh) 一种滚动转子式及离心式复合压缩机
CN101975165B (zh) 有效利用空间的滚动活塞制冷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