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9380U - 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9380U
CN219139380U CN202223599266.1U CN202223599266U CN219139380U CN 219139380 U CN219139380 U CN 219139380U CN 202223599266 U CN202223599266 U CN 202223599266U CN 219139380 U CN219139380 U CN 219139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return
hole
pressur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92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爱娟
孙民
许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Qing'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Qing'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Qing'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Qing'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92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9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9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9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泵体组件;泵体组件的曲轴内设置有轴向油孔;副轴承盖上设置有吸油孔,吸油孔的一端与冷冻油池相连,吸油孔的另一端与轴向油孔相连通;主轴承的主轴承孔内壁上设置有供油槽,供油槽与分隔法兰盘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之间设置有回油通道;其中,回油通道的回油入口与供油槽的油槽末端连通,回油通道的回油出口与分隔法兰盘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表面贯通;回油通道的回油出口位于气缸组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本实用新型实现对进入低压腔的润滑油量的有效控制,降低了吸入泵体组件中冷媒气体的含油量,同时确保了润油油液的循环供应,有效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滚动活塞式压缩机,通过电机组件驱动曲轴旋转带动滚动活塞在气缸的工作腔内回转,以实现吸气、压缩及排气的过程;其中,采用在曲轴的中心设置轴向油孔,润滑油液沿轴向油孔流动至主副轴承零件实现润滑散热的效果。
目前,普遍将压缩机壳体分隔为高压腔和低压腔,在高压腔内设置润滑油池,以降低压缩机的排油量;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压缩机及具有其的车辆”(申请号为:CN201710054923.9);其中,采用吸油通道、轴向油孔与若干径向出油孔组合形成油液流动路径,由于其油液流动路径为单向设计,无法控制进入低压腔的油液量,易造成吸入泵体组件内的冷媒气体含油量较高,严重影响了压缩机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其次,单向设计的油液流动路径,油液的循环性和顺畅性较差,大大降低了润滑效果,严重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向设计的油液流动路径,无法控制进入低压腔的油液量,易造成吸入泵体组件内的冷媒气体含油量较高,严重影响了压缩机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油液的循环性和顺畅性较差,大大降低了润滑效果,严重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曲轴、气缸组件、滚动活塞、副轴承、副轴承盖、主轴承及主轴承盖;
所述主轴承的外侧套设有分隔法兰盘,所述分隔法兰盘的内圈与所述主轴承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法兰盘的外圈与壳体相连;所述分隔法兰盘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低压腔和高压腔;所述高压腔内设置有冷冻油池;
所述气缸组件设置在所述高压腔内,所述气缸组件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滚动活塞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所述气缸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副轴承的第一端面相连,所述副轴承盖固定在所述副轴承的第二端面;所述气缸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轴承的第一端面相连,所述主轴承盖固定在所述主轴承的第二端面;
所述曲轴包括轴向依次相连的长轴部、主轴部、偏心部及副轴部,所述长轴部延伸至所述低压腔内;所述主轴承套设在所述主轴部上,所述滚动活塞配合设置在所述偏心部上,所述副轴承套设在所述副轴部上;所述曲轴内设置有轴向油孔;
所述副轴承盖上设置有吸油孔,所述吸油孔的一端与所述冷冻油池相连,所述吸油孔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向油孔相连通;
所述主轴承的主轴承孔内壁上设置有供油槽,所述供油槽与所述分隔法兰盘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之间设置有回油通道;其中,所述回油通道的回油入口与所述供油槽的油槽末端连通,所述回油通道的回油出口与所述分隔法兰盘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表面贯通;所述回油通道的回油出口位于所述气缸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回油通道包括第一回油通孔、第二回油通孔及第三回油通孔;所述第一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主轴承内,所述第二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主轴承盖内,所述第三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分隔法兰盘内;
其中,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入口端与所述油槽末端连通,并作为所述回油入口;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回油通孔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回油通孔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三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分隔法兰盘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表面贯通,并作为所述回油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回油通道包括第一回油通孔及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主轴承内,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入口端与所述油槽末端连通,并作为所述回油入口;
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回油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回油管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分隔法兰盘设置,并与所述分隔法兰盘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表面贯通;其中,所述回油管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回油出口,所述回油管位于所述低压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油槽末端与所述主轴承靠近所述低压腔一侧端部的距离为L;其中,L≥2mm。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低压壳体和高压壳体;所述低压壳体和所述高压壳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分隔法兰盘的两侧;其中,所述低压壳体与所述分隔法兰盘的第一端面合围形成所述低压腔,所述高压壳体与所述分隔法兰盘的第二端面合围形成所述高压腔;
所述低压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低压腔连通;所述高压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高压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壳体的端部设置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位于所述冷冻油池的上方,并与所述冷冻油池的油液液面平行;所述挡油板的一端与所述高压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油板的另一端朝所述副轴承盖一侧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沿所述高压壳体的径向设置,并靠近所述副轴承盖一侧设置;其中,所述折流板的一端与所述高压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的另一端朝所述高压壳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弯管;所述排气弯管设置在所述高压壳体内部,所述排气弯管的末端与所述排气口内侧连通;所述排气弯管的排气始端置于所述高压腔内的压力分布低的区域;其中,所述高压腔内的压力分布低的区域为所述冷冻油池的上方,且靠近所述高压壳体的端部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低压壳体的内侧端部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长轴部的端部固定穿设在所述第三轴承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通过在供油槽与所述分隔法兰盘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之间设置回油通道,润滑油液在实现润滑目的之后,大部分通过所述回油通道回流至高压腔,剩余的少量润滑油液进入低压腔,充分确保了泵体组件的润滑效果,实现对进入低压腔的润滑油量的有效控制,降低了吸入泵体组件中冷媒气体的含油量,有效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回油通道与轴向油孔形成润滑油液的循环流动路径,确保了润油油液的循环供应,保证了零件的润滑效果,有效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加工制作方便。
进一步的,将油槽末端与主轴承端部的距离L大于等于2mm设置,通过改变距离L的长度,可以控制流向低压腔的润滑油液的油量,以确保泵体组件从吸气通道吸入的冷媒气体含油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压缩机的容积效率,降低压缩机排油率。
进一步的,通过在高压壳体的端部设置挡油板,实现将储存在高压腔底部的润滑油液的油面和高压腔中的冷媒气体隔开,以阻挡冷冻机油被流动的高压冷媒气体带走。
进一步的,在高压壳体内壁上设置折流板,改变高压腔中冷媒气体的流动方向,使油气分离,减少压缩机排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泵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主轴承与主轴承盖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主轴承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所述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其中,1壳体,2电机组件,3泵体组件,4第三轴承,5螺钉,6冷冻油池,7驱动板,8密封插件;11低压壳体,111进气口,112低压壳体法兰盘,113螺纹孔,114低压腔,115低压壳体内孔,116驱动板腔体,117盖板;12高压壳体,121排气口,122高压壳体法兰盘,123固定通孔,124高压腔,125挡油板,126折流板,127排气弯管,1271排气始端;21定子,22转子;30回油通道,301回油入口,302回油出口,303回油管;31曲轴,311长轴部,312轴向油孔,313径向油孔;32气缸组件;33滚动活塞;34副轴承;35副轴承盖,350吸油孔;36主轴承;360主轴承孔,3601供油槽,36010油槽末端,3602主轴承末端;361分隔法兰盘,3611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2法兰盘通孔;363主轴承腔体;364主轴承密封件;37主轴承盖;38吸气通道;39工作腔,391吸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包括壳体1、电机组件2及泵体组件3;所述电机组件2及所述泵体组件3均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
所述壳体1包括低压壳体11及高压壳体12,所述低压壳体11与所述高压壳体12密封相连,形成具有密闭内腔的筒体结构;其中,所述低压壳体11的内腔为低压腔114,所述高压壳体12的内腔为高压腔;所述低压壳体11上设置有进气口111,所述进气口111与所述低压腔114连通;所述高压壳体12上设置有排气口121,所述排气口121与所述高压腔124连通;所述电机组件2设置在所述低压腔114中;所述泵体组件3的工作腔设置在高压腔124中,所述泵体组件3的工作腔的吸气入口391通过吸气通道38与所述低压腔114连通。
所述电机组件2包括定子21和转子22,所述定子21装配在所述低压壳体11中,所述转子22安装在所述定子21内,所述转子22压装在所述泵体组件3的曲轴上。
所述泵体组件3包括曲轴31、气缸组件32、滚动活塞33、副轴承34、副轴承盖35、主轴承36及主轴承盖37;所述主轴承36的外侧套设有分隔法兰盘361,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内圈与所述主轴承36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外圈与所述壳体1相连,并置于所述低压壳体11的开口端与所述高压壳体12的开口端之间;所述分隔法兰盘361将所述壳体1的密闭内圈分隔为所述低压腔114和所述高压腔124。
具体的,所述低压壳体11与所述高压壳体12分别设置在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两侧,所述低压壳体11、所述分隔法兰盘361及所述高压壳体12依次通过螺钉5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低压壳体11的开口端外侧设置有低压壳体法兰盘112,所述低压壳体法兰盘112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螺纹孔113;所述分隔法兰盘361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法兰盘通孔362;所述高压壳体12的开口端外侧设置有高压壳体法兰盘122,所述高压壳体法兰盘122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固定通孔123;所述螺纹孔113、所述法兰盘通孔362及所述固定通孔12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螺钉5依次贯穿所述固定通孔123及所述法兰盘通孔362后,并与所述螺纹孔113紧固连接在一起;所述低压壳体11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第一端面合围形成所述低压腔114,所述高压壳体12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第二端面合围形成所述高压腔124;其中,所述高压腔124内设置有冷冻油池6。
所述曲轴31包括轴向依次相连的长轴部311、主轴部、偏心部及副轴部,所述长轴部311延伸至所述低压腔114内;所述转子22套设在所述长轴部311上,所述主轴承36套设在所述主轴部上,所述滚动活塞33配合设置在所述偏心部上,所述副轴承34套设在所述副轴部上;所述气缸组件32设置在所述高压腔124内,所述气缸组件32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滚动活塞33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所述气缸组件32的一端与所述副轴承34的第一端面相连,所述副轴承盖35固定在所述副轴承34的第二端面;所述气缸组件32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轴承36的第一端面相连,所述主轴承盖37固定在所述主轴承36的第二端面;所述低压壳体11的内侧端部设置有第三轴承4,所述长轴部311的端部固定穿设在所述第三轴承4中。
所述曲轴31内设置有轴向油孔312,所述曲轴31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径向油孔313;其中,所述径向油孔313的一端与所述轴向油孔312连通,所述径向油孔313的另一端与待润滑部位连通;其中,所述待润滑部位,包括所述曲轴31与所述滚动活塞33之间、所述曲轴31与所述副轴承34之间以及所述曲轴31与所述主轴承36之间。
所述副轴承盖35上设置有吸油孔350,所述吸油孔350的一端与所述冷冻油池6相连,所述吸油孔350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向油孔312相连通;所述主轴承36的主轴承孔360内壁上设置有供油槽3601;其中,所述供油槽3601的油槽始端通过一径向油孔与所述轴向油孔312连通;所述供油槽3601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之间设置有回油通道30;其中,所述回油通道30的回油入口301与所述供油槽3601的油槽末端36010连通,所述回油通道30的回油出口302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表面贯通;其中,所述回油通道30的回油出口302位于所述气缸组件32与所述高压壳体12的内壁之间。
所述回油通道30包括第一回油通孔、第二回油通孔及第三回油通孔;所述第一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主轴承36内,所述第二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主轴承盖37内,所述第三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分隔法兰盘361内;其中,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入口端与所述油槽末端36010连通,并作为所述回油入口301;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回油通孔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回油通孔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三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表面贯通,并作为所述回油出口302。
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了所述回油通道30的另一种实施方法,具体如下:
所述回油通道30包括第一回油通孔及回油管303;所述第一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主轴承36内,所述回油管303位于所述低压腔114内;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入口端与所述油槽末端36010连通,并作为所述回油入口301;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回油管303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回油管303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分隔法兰盘361设置,并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表面贯通;其中,所述回油管303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回油出口302,所述回油管303位于所述低压腔114内。
所述油槽末端36010与所述主轴承36靠近所述低压腔114一侧端部的距离为L;其中,L≥2mm;通过改变距离L的长度,可以控制流向低压腔的润滑油液的油量,以确保泵体组件从吸气通道吸入的冷媒气体含油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压缩机的容积效率,降低压缩机排油率。
所述高压壳体12的端部设置有挡油板125;所述挡油板125位于所述冷冻油池6的上方,并与所述冷冻油池6的油液液面平行;所述挡油板125的一端与所述高压壳体1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油板125的另一端朝所述副轴承盖35一侧延伸;通过在高压壳体的端部设置挡油板,实现将储存在高压腔底部的润滑油液的油面和高压腔中的冷媒气体隔开,以阻挡冷冻机油被流动的高压冷媒气体带走。
所述高压壳体12的内壁上设置有折流板126;所述折流板126沿所述高压壳体12的径向设置,并靠近所述副轴承盖35一侧设置;其中,所述折流板126的一端与所述高压壳体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126的另一端朝所述高压壳体12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在高压壳体内壁上设置折流板,改变高压腔中冷媒气体的流动方向,使油气分离,减少压缩机排油量。
所述排气口121处设置有排气弯管127;所述排气弯管127设置在所述高压壳体12内部,所述排气弯管127的末端与所述排气口121内侧连通;所述排气弯管127的排气始端1271置于所述高压腔124内的压力分布低的区域;其中,所述高压腔124内的压力分布低的区域为所述冷冻油池6的上方,且靠近所述高压壳体12的端部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通过在主轴承上设置分隔法兰盘,利用所述分隔法兰盘将壳体内的密闭内腔分隔为低压腔和高压腔;工作时,处于高压腔的润滑油液由副轴承盖上的吸油孔进入到曲轴的轴向油孔,再由沿途的多个径向油孔排出到各润滑部位;之后,大部分润滑油液通过回油通道,回流至高压腔内;剩余少部分润滑油液,通过曲轴的长轴部以及曲轴与主轴承孔末端相配合而形成的间隙,流入低压腔;通过在润滑油液的流动路径中,引入回油通道,能确保泵体组件润滑充分,且实现流向低压腔的冷冻机油的可控调节,有效降低了吸入到泵体组件中的冷媒气体的油含量,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利用回油通道与轴向油孔形成润滑油液的循环流动路径,确保了润油油液的循环供应,保证了零件的润滑效果,有效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采用所述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
实施例1
如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包括壳体1、电机组件2及泵体组件3;其中,所述电机组件2及所述泵体组件3均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
所述壳体1包括低压壳体11及高压壳体12,所述低压壳体11与所述高压壳体12密封相连,形成具有密闭内腔的筒体结构;所述低压壳体11上设置有进气口111,所述低压壳体11的开口端外侧设置有低压壳体法兰盘112,所述低压壳体法兰盘112上沿圆周均匀布设有若干螺纹孔113;所述高压壳体12上设置有排气口121,所述高压壳体12的开口端外侧设置有高压壳体法兰盘122,所述高压壳体法兰盘122上沿圆周均匀布设有若干固定通孔123。
所述电机组件2包括定子21及转子22,所述定子21压装在所述低压壳体11的低压壳体内孔115中;所述转子22压装在泵体组件3的曲轴31的长轴部311上。
所述泵体组件3包括曲轴31、气缸32、滚动活塞33、副轴承34、副轴承盖35、主轴承36及主轴承盖37;所述主轴承36的外侧套设有分隔法兰盘361,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内圈与所述主轴承36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分隔法兰盘361与所述主轴承36采用一体式成型结构;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外圈与所述壳体1相连,并置于所述低压壳体11的开口端与所述高压壳体12的开口端之间;所述分隔法兰盘361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法兰盘通孔362;所述螺纹孔113、所述法兰盘通孔362及所述固定通孔123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低压壳体11、所述分隔法兰盘361及所述高压壳体12依次通过若干螺钉5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螺钉5依次贯穿所述固定通孔123及所述法兰盘通孔362后,并与所述螺纹孔113紧固连接在一起;所述分隔法兰盘361将所述低压壳体11与所述高压壳体12的内腔分隔开,即所述低压壳体11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第一端面合围形成所述低压腔114,所述高压壳体12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第二端面合围形成所述高压腔124;其中,所述高压腔124内设置有冷冻油池6。
所述电机组件2设置在所述低压腔114,所述进气口111与所述低压腔114连通;所述泵体组件3的工作腔39设置在所述高压腔124,所述排气口121与所述高压腔124连通;所述泵体组件3中工作腔39的吸气入口391通过吸气通道38与所述低压腔114连通。
本实施例1中,所述曲轴31包括轴向依次相连的长轴部311、主轴部、偏心部及副轴部,所述长轴部311延伸至所述低压腔114内;所述转子22套设在所述长轴部311上,所述主轴承36套设在所述主轴部上,所述滚动活塞33配合设置在所述偏心部上,所述副轴承34套设在所述副轴部上;所述气缸组件32设置在所述高压腔124内,所述气缸组件32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滚动活塞33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所述气缸组件32的一端与所述副轴承34的第一端面相连,所述副轴承盖35固定在所述副轴承34的第二端面;所述气缸组件32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轴承36的第一端面相连,所述主轴承盖37固定在所述主轴承36的第二端面;所述低压壳体11的内侧端部设置有第三轴承4,所述长轴部311的端部固定穿设在所述第三轴承4中。
所述曲轴31内设置有轴向油孔312,所述曲轴31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径向油孔313;其中,所述径向油孔313的一端与所述轴向油孔312连通,所述径向油孔313的另一端与待润滑部位连通;其中,所述待润滑部位,包括所述曲轴31与所述滚动活塞33之间、所述曲轴31与所述副轴承34之间以及所述曲轴31与所述主轴承36之间。
所述副轴承盖35上设置有吸油孔350,所述吸油孔350的一端与所述冷冻油池6相连,所述吸油孔350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向油孔312相连通;所述主轴承36的主轴承孔360内壁上设置有供油槽3601;其中,所述供油槽3601的油槽始端通过一径向油孔与所述轴向油孔312连通;所述供油槽3601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之间设置有回油通道30;其中,所述回油通道30的回油入口301与所述供油槽3601的油槽末端36010连通,所述回油通道30的回油出口302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表面贯通;其中,所述回油通道30的回油出口302位于所述气缸组件32与所述高压壳体12的内壁之间。
所述回油通道30包括第一回油通孔、第二回油通孔及第三回油通孔;所述第一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主轴承36内,所述第二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主轴承盖37内,所述第三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分隔法兰盘361内;其中,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入口端与所述油槽末端36010连通,并作为所述回油入口301;其中,所述油槽末端36010与所述主轴承36靠近所述低压腔114一侧端部的距离为10mm;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回油通孔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回油通孔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三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表面贯通,并作为所述回油出口302。
本实施例1工作时,储存在所述高压腔124底部的润滑油液,由副轴承盖35上的吸油孔350进入到曲轴31上的轴向油孔312,再由沿途的多个径向油孔313排出到各润滑部位;最后大部分润滑用过的润滑油液流向所述回油通道30,所述回油通道30的回油出口302与所述高压腔124连通;少量的润滑油液通过所述长轴部311和主轴承末端3602的预设长度L相配合而形成的间隙,流入到低压腔114;通过设置回油通道,保证了供油的顺畅性,能确保泵体组件3润滑充分,有效控制了流向低压腔114的润滑油液的油量,降低吸入到泵体组件3中的冷媒气体的油含量,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1中,所述高压壳体12的内壁上设置挡油板125;所述挡油板125,用于将高压腔底部的冷冻油池6和高压腔124中的冷媒气体隔开,以阻挡冷冻机油被流动的冷媒气体带走,减少压缩机排油量;所述高压壳体12的内壁上还设置折流板126,用于改变高压腔124中冷媒气体的流动方向,以使油气分离,减少压缩机排油量;所述排气口121设置在高压壳体12上,通过排气弯管127与高压腔124连通;所述排气弯管127的排气始端1271置于高压腔124中压力分布低,且冷媒气体中含油量低的区域。
本实施例1中,所述低压壳体11的内壁上设置第三轴承4,所述长轴部伸出所述转子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轴承4配合;其中,第三轴承4为滚珠轴承或滑动轴承;驱动板7安装在所述低压壳体114上,所述驱动板7通过密封插件8与电机组件2的引入线相连,以驱动所述电机组件2动作;所述低压壳体114的端部外侧,设置有驱动板腔体116;其中,所述驱动板7安装在所述驱动板腔体116内,且所述驱动板腔体116采用盖板117密封。
本实施例1中,所述的主轴承36端面设有主轴承腔体363,主轴承腔体363内为工作的气体,所述主轴承腔体363起到消音作用;在主轴承36端面上覆盖主轴承盖37,主轴承盖37通过螺钉与主轴承36相连;主轴承盖37和主轴承36端面之间,以及主轴承盖37和主轴承36轴瓦之间均设有密封用的密封件364,以用于对腔体363内气体密封。
本实施例1所述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装有定子和转子组成的电机组件及该电机组件驱动的泵体组件;壳体包含有低压壳体和高压壳体;泵体组件包含有主轴承、主轴承盖、副轴承、副轴承盖、滚动活塞、曲轴和气缸;所述主轴承上设有分隔法兰盘,分隔法兰盘上沿周向均布设有多个法兰盘通孔;分隔法兰盘将低压壳体和高压壳体隔开,形成高压腔和低压腔;电动组件设在低压腔,压缩机的进气口设置在低压壳体上并与低压腔连通;泵体组件的工作腔设在高压腔,压缩机的排气口设置在高压壳体上并与高压腔连通;所述工作腔的吸气入口通过吸气通道与低压腔连通;泵体组件和低压壳体、高压壳体用螺钉通过法兰盘上沿周向均布的多个通孔紧固在一起;压缩机结构简单,泵体组件同电机组件的装配工艺性好,容易保证电机组件中的定子和转子之间气隙均匀。
本实施例1中,为了控制通过主轴承孔内的供油槽的油槽末端流向低压腔的油量,供油槽的油槽末端,距主轴承靠近电动组件端部的距离为L≥2mm;通过改变距离L的长度可以控制流向低压腔的冷冻机油的油量,以确保从吸气通道吸入的气体含油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压缩机的容积效率,降低压缩机排油率;为了减少压缩机排油量,在高压壳体上高压腔的内壁上设置挡油板,将储存在高压腔底部的冷冻油池的油面和高压腔中的冷媒气体隔开,以阻挡润滑油液被流动的高压冷媒气体带走;在高压壳体内壁上设置折流板,改变高压腔中冷媒气体的流动方向,使油气分离,减少压缩机排油量。设置排气弯管,压缩机排气口通过排气弯管与高压腔连通,排气弯管的始端置于高压腔中压力分布低、冷媒气体中含油量低的区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其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2中提供了另外一种回油通道30的实现方式,具体如下:
如附图5所示,所述回油通道30包括第一回油通孔及回油管303;所述第一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主轴承36内,所述回油管303位于所述低压腔114内;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入口端与所述油槽末端36010连通,并作为所述回油入口301;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回油管303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回油管303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分隔法兰盘361设置,并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表面贯通;其中,所述回油管303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回油出口302,所述回油管303位于所述低压腔114内。
本实施例2中,通过在主轴承36上设置第一回油通孔,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一端与主轴承孔的供油槽3601的油槽末端相通;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另一端连接回油管303的进口,所述回油管303的出口处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表面上,与高压腔124相通;由此,曲轴上的轴向油孔312中的大部分冷冻机油,通过主轴承上第一回油通孔以及与之相连的回油管303,流向高压腔124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可以是立式压缩机,也可以是卧式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可以应用在乘用车、商用车、大巴车、轨道交通及轮船等设有空调的设备上;所述压缩机采用的可以是R744、R34a、R290、R410A或R1234yf等冷媒;壳体1分为低压壳体11和高压壳体12,主轴承36上的分隔法兰盘361夹持在低压壳体11和高压壳体12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低压壳体11可以是一个壳体,也可以由几个壳体组成,各壳体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但不限于紧固件连接,如可采用焊接;所述壳体1的材料可以为铝制材料,但不限于铝制材料,如钢制材料,铸铁材料或其他复合材料或合金材料;泵体组件3同电机组件2的装配工艺性好,容易保证电机组件中的定子21和转子22之间气隙均匀,保证电机组件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供油槽与所述分隔法兰盘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之间设置回油通道,润滑油液在实现润滑目的之后,大部分通过所述回油通道回流至高压腔,剩余的少量润滑油液进入低压腔,充分确保了泵体组件的润滑效果,实现对进入低压腔的润滑油量的有效控制,降低了吸入泵体组件中冷媒气体的含油量,有效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同时,确保了润油油液的循环供应,保证了零件的润滑效果,有效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仅仅受本实施例的限制,还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替换及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泵体组件(3);所述泵体组件(3),包括曲轴(31)、气缸组件(32)、滚动活塞(33)、副轴承(34)、副轴承盖(35)、主轴承(36)及主轴承盖(37);
所述主轴承(36)的外侧套设有分隔法兰盘(361),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内圈与所述主轴承(36)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外圈与壳体(1)相连;所述分隔法兰盘(361)将所述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低压腔(114)和高压腔(124);所述高压腔(124)内设置有冷冻油池(6);
所述气缸组件(32)设置在所述高压腔(124)内,所述气缸组件(32)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滚动活塞(33)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所述气缸组件(32)的一端与所述副轴承(34)的第一端面相连,所述副轴承盖(35)固定在所述副轴承(34)的第二端面;所述气缸组件(32)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轴承(36)的第一端面相连,所述主轴承盖(37)固定在所述主轴承(36)的第二端面;
所述曲轴(31)包括轴向依次相连的长轴部(311)、主轴部、偏心部及副轴部,所述长轴部(311)延伸至所述低压腔(114)内;所述主轴承(36)套设在所述主轴部上,所述滚动活塞(33)配合设置在所述偏心部上,所述副轴承(34)套设在所述副轴部上;所述曲轴(31)内设置有轴向油孔(312);
所述副轴承盖(35)上设置有吸油孔(350),所述吸油孔(350)的一端与所述冷冻油池(6)相连,所述吸油孔(350)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向油孔(312)相连通;
所述主轴承(36)的主轴承孔(360)内壁上设置有供油槽(3601),所述供油槽(3601)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之间设置有回油通道(30);其中,所述回油通道(30)的回油入口(301)与所述供油槽(3601)的油槽末端(36010)连通,所述回油通道(30)的回油出口(302)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表面贯通;所述回油通道(30)的回油出口(302)位于所述气缸组件(32)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道(30)包括第一回油通孔、第二回油通孔及第三回油通孔;所述第一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主轴承(36)内,所述第二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主轴承盖(37)内,所述第三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分隔法兰盘(361)内;
其中,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入口端与所述油槽末端(36010)连通,并作为所述回油入口(301);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回油通孔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回油通孔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三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表面贯通,并作为所述回油出口(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道(30)包括第一回油通孔及回油管(303);所述第一回油通孔设置在所述主轴承(36)内,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入口端与所述油槽末端(36010)连通,并作为所述回油入口(301);
所述第一回油通孔的出口端与所述回油管(303)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回油管(303)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分隔法兰盘(361)设置,并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法兰盘高压腔端面(3611)表面贯通;其中,所述回油管(303)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回油出口(302),所述回油管(303)位于所述低压腔(1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末端(36010)与所述主轴承(36)靠近所述低压腔(114)一侧端部的距离为L;其中,L≥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低压壳体(11)和高压壳体(12);所述低压壳体(11)和所述高压壳体(12)分别设置在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两侧;其中,所述低压壳体(11)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第一端面合围形成所述低压腔(114),所述高压壳体(12)与所述分隔法兰盘(361)的第二端面合围形成所述高压腔(124);
所述低压壳体(11)上设置有进气口(111),所述进气口(111)与所述低压腔(114)连通;所述高压壳体(12)上设置有排气口(121),所述排气口(121)与所述高压腔(12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壳体(12)的端部设置有挡油板(125);所述挡油板(125)位于所述冷冻油池(6)的上方,并与所述冷冻油池(6)的油液液面平行;所述挡油板(125)的一端与所述高压壳体(1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油板(125)的另一端朝所述副轴承盖(35)一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壳体(12)的内壁上设置有折流板(126);所述折流板(126)沿所述高压壳体(12)的径向设置,并靠近所述副轴承盖(35)一侧设置;其中,所述折流板(126)的一端与所述高压壳体(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126)的另一端朝所述高压壳体(12)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121)处设置有排气弯管(127);所述排气弯管(127)设置在所述高压壳体(12)内部,所述排气弯管(127)的末端与所述排气口(121)内侧连通;所述排气弯管(127)的排气始端(1271)置于所述高压腔(124)内的压力分布低的区域;其中,所述高压腔(124)内的压力分布低的区域为所述冷冻油池(6)的上方,且靠近所述高压壳体(12)的端部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壳体(11)的内侧端部设置有第三轴承(4);所述长轴部(311)的端部固定穿设在所述第三轴承(4)中。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
CN202223599266.1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 Active CN219139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266.1U CN21913938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266.1U CN21913938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9380U true CN219139380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5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9266.1U Active CN21913938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9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33107A (en) Lubricant oil separating mechanism for a compressor
RU1771517C (ru) Ротационный компрессор
US4019342A (en) Compressor for a refrigerant gas
CN105587663A (zh) 一种冰箱用立式两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工作方法
CA1048463A (en) Compressor for a refrigerant gas
CN206889250U (zh) 一种压缩机
CN219139380U (zh) 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
WO2012090345A1 (ja) 冷媒圧縮機
CN110617222B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CN115217760B (zh) 一种低压腔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5898879A (zh) 一种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及车辆
CN21094912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
CN219101527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主轴承组件及压缩机
CN21094913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旋转压缩机
CN21094913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两级旋转压缩机
CN110617221B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两级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CN103557160A (zh) 立式旋转压缩机
CN207111436U (zh) 一种压缩机
CN206801866U (zh) 一种压缩机
CN219176571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曲轴结构及压缩机
JP2000097185A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110848135B (zh) 卧式压缩机及热交换工作设备
CN115949574A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主轴承组件及压缩机
CN11061722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JPH02264189A (ja) 横置形回転式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