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4255A - 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和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和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4255A
CN110594255A CN201910876726.4A CN201910876726A CN110594255A CN 110594255 A CN110594255 A CN 110594255A CN 201910876726 A CN201910876726 A CN 201910876726A CN 110594255 A CN110594255 A CN 110594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light source
assembling
jig
w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67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94255B (zh
Inventor
吴春生
杨阳
石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767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42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4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4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94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4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3/00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yered product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repair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2B43/006Delamin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和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所述治具包括:承台、机械臂和剥胶装置,承台用于承载背光模组的背板,机械臂用于移动背光模组的光源,光源通过双面胶粘贴于背板,剥胶装置用于剥开且展平双面胶且包括第一卷绕器、第二卷绕器和第三卷绕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可以实现背光模组的机械化组装,从而可以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此外,机械化组装背光模组时的精度高,装配效率高,组装的背光模组质量好,可以有效避免光源贴附偏移、贴附歪斜、双面胶褶皱等不良情况发生导致的背光模组中出现画面侧边亮线、漏光等品质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和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和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背光模组,是采用手工作业将光源使用双面胶粘贴到背板上,背光模组在组装时,经常出现的灯条贴附偏移、贴附歪斜、胶体褶皱等不良情况,导致背光画面出现侧边亮线、漏光等品质问题,且手工作业劳动量大、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所述治具组装背光模组的效率高、质量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治具组装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包括:承台,所述承台用于承载背光模组的背板;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用于移动背光模组的光源,所述光源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背板,所述双面胶包括胶层和分别贴附在所述胶层两侧的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所述胶层包括沿所述双面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胶段;剥胶装置,所述剥胶装置包括第一卷绕器、第二卷绕器和第三卷绕器,所述第一卷绕器用于卷绕所述双面胶,所述第二卷绕器用于卷绕所述第一离型膜,所述第三卷绕器用于卷绕所述第二离型膜,所述第二卷绕器与所述第一卷绕器沿第一方向间隔开,以拉直所述第一离型膜的一部分,使拉直部分的所述第一离型膜上的所述胶段展平,所述第三卷绕器设在所述第一卷绕器的远离所述第二卷绕器的一侧,以将展平的所述胶段上的所述第二离型膜剥离。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可以实现背光模组的机械化组装,从而可以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此外,机械化组装背光模组时的精度高,装配效率高,组装的背光模组质量好,可以有效避免发生由于光源贴附偏移、贴附歪斜、双面胶褶皱等不良情况导致的背光模组中出现画面侧边亮线、漏光等品质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剥胶装置还包括:传送平台,所述传送平台设于所述第一卷绕器和所述第二卷绕器之间,以支撑拉直部分的所述第一离型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平台上具有第一吸气孔,所述剥胶装置还包括使所述第一吸气孔产生真空的第一真空发生器,所述第一真空发生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吸气孔,将拉直部分的所述第一离型膜吸附于所述传送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剥胶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设于所述传送平台的远离所述第一离型膜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台设于所述剥胶装置的下方,所述承台上具有用于盛放所述背板的盛放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械臂包括:底座,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底座;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底座沿第二方向移动;
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底座相对所述伸缩装置转动;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剥胶装置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且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装置升降,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第二真空发生器,所述底座本体上具有容纳槽和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二真空发生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吸气孔吸附所述光源,以使所述光源的一部分收纳于所述容纳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支座和缓冲装置,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支座安装于所述伸缩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在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底座支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装置包括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中的一个为缸体、另一个为缸筒,所述缸体相对所述缸筒可伸缩运动,所述第一伸缩件的远离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转动装置相连,所述第二伸缩件的远离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升降装置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件上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竖直设置;螺杆电机,所述螺杆电机驱动所述螺杆自转;螺杆滑块,所述螺杆滑块外套于所述螺杆且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螺杆滑块与所述伸缩装置相连;套筒,所述套筒套在所述螺杆外且限制所述螺杆滑块沿所述螺杆的轴向升降。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组装,所述组装方法包括步骤:所述剥胶装置将一个所述胶段展平,并将展平的所述胶段上的所述第二离型膜剥离;所述机械臂将所述光源贴附于展平且与所述第二离型膜分离的所述胶段上;所述机械臂移动所述光源以使粘贴在所述光源上的所述胶段与所述第一离型膜分离;所述机械臂将粘贴有所述胶段的所述光源通过所述胶段粘贴在所述背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可以实现背光模组的机械化组装,从而可以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此外,机械化组装背光模组时的精度高,装配效率高,组装的背光模组质量好,可以有效避免发生由于光源贴附偏移、贴附歪斜、双面胶褶皱等不良情况导致的背光模组中出现画面侧边亮线、漏光等品质问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装配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背光模组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面胶的局部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面胶的局部视图,图未示出第二离型膜;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治具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治具的左视图;
图7是图5中所示的治具的俯视图;
图8是图6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治具的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治具的下一步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治具的下一步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治具的下一步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治具的下一步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治具的下一步工作时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
治具100:第一方向F1;第二方向F2;
承台1;盛放槽11;第一槽111;第二槽112;第二台阶部113;支撑部114;
机械臂2;
底座21;
底座本体211;
容纳槽2111;第二吸气孔2112;
第二真空发生器212;第二压力传感器213;底座支座214;
缓冲装置215;支撑柱2151;弹簧2152;
伸缩装置22;
第一伸缩件221;第二伸缩件222;第三压力检测器223;
转动装置23;
升降装置24;
螺杆241;螺杆电机242;螺杆滑块243;套筒244;
剥胶装置3;
第一卷绕器31;第二卷绕器32;第三卷绕器33;
传送平台34;第一真空发生器35;第一压力检测器36;
第一吸气孔341;
背光模组200;
背板2001;第一板部20011;第二板部20012;第一台阶部20013;安装部20014;
光源2002;LED灯条20021;PCB板20022;
双面胶300;
胶层3001;胶段;30011;
第一离型膜3002;第二离型膜30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背光模组200中,可以包括光源2002和背板2001,光源2002可以通过双面胶300粘贴于背板2001。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光源2002可以包括PCB板20022和安装在PCB板20022一侧的LED灯条20021,在光源2002粘贴到背板2001上时,可以由PCB板20022的另一侧(即远离在LED灯条20021的一侧)通过双面胶300粘贴在背板2001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双面胶300可以包括胶层3001和分别贴附在胶层3001两侧(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胶层3001的两侧指的是胶层3001厚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离型膜3002和第二离型膜3003,胶层3001可以包括沿双面胶30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胶段30011。也就是说,第一离型膜3002和第二离型膜3003分别贴附在胶层3001的厚度方向的两侧,或者说,胶层3001被夹在第一离型膜3002和第二离型膜3003之间,同时,在胶层3001的长度方向上,可以包括间隔设置有多个胶段30011。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胶段30011的长度以及胶段30011的宽度,可以根据光源2002中PCB板20022的长度以及宽度来确定,例如可以使每个胶段30011的长度可以略小于或者等于光源2002中PCB板20022的长度,同时,使每个胶段30011的宽度可以略小于或者等于光源2002中PCB板20022的宽度,由此,当胶段30011粘贴到光源2002中的PCB板20022上时,可以避免出现胶段30011露出到PCB板20022外侧的现象,从而可以提高组装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背光模组200的装配质量。
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可以包括:承台1、机械臂2和剥胶装置3。承台1可以用于承载背光模组200的背板2001,机械臂2可以用于移动背光模组200的光源2002。
结合图7,剥胶装置3可以包括第一卷绕器31、第二卷绕器32和第三卷绕器33,第一卷绕器31用于卷绕双面胶300,第二卷绕器32用于卷绕第一离型膜3002,第三卷绕器33用于卷绕第二离型膜3003,第二卷绕器32与第一卷绕器31沿第一方向F1间隔开,以拉直第一离型膜3002的一部分,以使拉直部分的第一离型膜3002上的胶段30011展平,第三卷绕器33设在第一卷绕器31的远离第二卷绕器32的一侧,以将展平的胶段30011上的第二离型膜3003剥离。
由此,可以通过剥胶装置3实现卷料、剥离、牵引、定位、卷废等动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离型膜3002和第二离型膜3003与胶段30011接触的表面较为光滑,因此第一离型膜3002和第二离型膜3003可以很容易地从胶段30011上剥离,此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悉知,在此不作赘述。
例如,在背光模组200使用冶具100进行组装时,可以先通过剥胶装置3将双面胶300中的第二离型膜3003与胶段30011分离,并且使胶段30011在第一方向F1平整地展开,之后再通过机械臂2带动光源2002移动,使光源2002中的PCB板20022与胶段30011粘贴配合,随后再通过机械臂2的运动带动光源2002移动,此时,由于胶段30011自身的粘性,使得胶段30011与PCB板20022的粘贴力大于胶段30011与第一离型膜3002的粘贴力,因此,在机械臂2的运动带动光源2002移动时,光源2002可以带走胶段30011,使胶段30011与第一离型膜3002分离,随后再通过机械臂2移动,将光源2002通过胶段30011粘贴到背板2001上。由此,可以实现背光模组200的机械化组装。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可以实现背光模组200的机械化组装,从而可以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此外,机械化组装背光模组200时的精度高,装配效率高,组装的背光模组200质量好,可以有效避免发生由于光源2002贴附偏移、贴附歪斜、胶段30011褶皱等不良情况导致的背光模组200中出现画面侧边亮线、漏光等品质问题。
下面通过一些实施例,来描述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的一些具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剥胶装置3还可以包括:传送平台34,传送平台34设于第一卷绕器31和第二卷绕器32之间,以支撑拉直部分的第一离型膜3002。由此,可以通过传送平台34支撑第一离型膜3002,使粘附在第一离型膜3002上的胶段30011平整,从而光源2002在通过机械臂2与胶段30011粘贴配合时,胶段30011不会发生较大位移,进而可以避免光源2002与胶段30011的粘贴配合出现偏移、歪斜、胶段30011褶皱等不良情况的发生,进而提高了背光模组200的组装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传送平台34上可以具有第一吸气孔341,剥胶装置3还可以包括使第一吸气孔341产生真空的第一真空发生器35,第一真空发生器35用于通过第一吸气孔341,将拉直的第一离型膜3002吸附于传送平台34。由此,通过第一真空发生器35使第一吸气孔341处产生负压,将第一离型膜3002吸附在传送平台34上,在光源2002与胶段30011粘贴配合时,可以进一步避免胶段30011发生位移。此外,还可以在胶段30011与第一离型膜3002分离时,起到固定第一离型膜3002的作用,提高了第一离型膜3002与胶段30011的分离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吸气孔341的形状不限,例如可是圆形、方形、多边形、长条形等等,此外第一吸气孔341的数量不限,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吸气孔341可以是沿第一方向F1延伸的一个长条形孔,又例如可以是沿第一离型膜300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吸气孔341等等,只要可以满足将第一离型膜3002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光源2002与胶段30011在粘贴配合以及胶段30011与第一离型膜3002分离时,第一离型膜3002的位置不发生移动即可,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剥胶装置3还可以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器36,第一压力检测器36设于传送平台34的远离第一离型膜3002的一侧。由此,光源2002在机械臂2的作用下与胶段30011粘贴配合时,是通过机械臂2带动光源2002移动,使光源2002可以对准胶段30011并与胶段30011压紧,此时,可以通过第一压力检测器36检测光源2002与胶段30011压紧时的压力,使压力达到预设压力,使光源2002与胶段30011的粘贴强度满足装配要求,从而可以提高胶段30011与光源2002的粘贴配合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力检测器36的数量不限,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只要可以满足用于检测光源2002与胶段30011粘贴时的压力,使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即可,其中,预设压力可以通过例如计算或实验得出具体数值,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承台1设于剥胶装置3的下方,承台1上具有用于盛放背板2001的盛放槽11。由此,通过承台1设于剥胶装置3的下方,可以提高冶具的空间利用率。需要说明的是,盛放槽1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背板2001的形状进行设定。
例如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2所示,背板2001可以包括第一板部20011、第二板部20012、第一台阶部20013和安装部20014,其中,第一板部20011平行于第二板部20012设置,第一台阶部20013连接在第一板部20011与第二板部20012之间,第一板部20011略高于第二板部20012,安装部20014连接在第二板部20012的远离第一板部20011的一端,且安装部20014的至少部分垂直于第二板部20012,结合图1,光源2002通过胶段30011粘贴在安装部20014靠近第二板部20012的一侧。
此外,盛放槽11可以根据背板2001形状进行设置,使背板2001的前后两端可以卡夹在盛放槽11内。如图6所示,盛放槽11可以包括第一槽111、第二槽112、第二台阶部113和支撑部114,其中,第一槽111与第二槽112通过第二台阶部113连接,第一槽111适于支撑第一板部20011,第二槽112适于支撑第二板部20012,安装部20014远离第二板部20012的一侧止抵于支撑部114上,结合图5,此时背板2001的左右两端,也卡夹在盛放槽11内,由此,盛放槽11可以用于背板2001的定位,且定位结构简单、有效,当机械臂2带动光源2002与背板2001组装时,还可以避免背板2001发生位移,从而可以提高背光模组200的组装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机械臂2可以包括:底座21、伸缩装置22、转动装置23和升降装置24。其中,光源2002安装于底座21,伸缩装置22用于驱动底座21沿第二方向F2移动,转动装置23用于驱动底座21相对伸缩装置22转动,升降装置24与剥胶装置3沿第二方向F2间隔开,且用于驱动伸缩装置22升降,结合图5,第二方向F2与第一方向F1垂直。例如在图5和图6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方向F1与第二方向F2均为水平方向,第一方向F1为左右方向,第二方向F2为前后方向。
例如在图6所示的具体示例中,转动装置23可以包括电机,伸缩装置22的一端连接在升降装置24上,升降装置24可以驱动伸缩装置22升降,伸缩装置22的另一端连接有底座21,光源2002安装于底座21,通过转动装置23中的电机驱动底座21并带动光源2002相对伸缩装置22转动。由此,可以由机械臂2带动光源2002移动,完成光源2002与胶段30011的粘贴配合,然后再完成光源2002与背板2001的组装,以实现背光模组200的机械化组装,从而可以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此外,自动化组装的背光模组200精度高,装配效率高,背光模组200组装质量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底座21可以包括:底座本体211和第二真空发生器212,底座本体211上具有容纳槽2111和与容纳槽2111连通的第二吸气孔2112,第二真空发生器212用于通过第二吸气孔2112吸附光源2002,以使光源2002的一部分收纳于容纳槽2111。由此,可以通过第二真空发生器212使第二吸气孔2112处产生负压,将光源2002的一部分吸附在容纳槽2111内,使光源2002相对于底座本体211固定。例如,当光源2002与胶段30011粘贴配合时,可以避免光源2002发生较大位移,从而提高光源2002与胶段30011粘贴配合时的工作稳定性。此外,当光源2002通过机械臂2移动(例如前后移动、上下移动、转动)时,可以避免光源2002从底座21上脱落等,从而提高背光模组200组装时的工作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背光模组200的组装质量。另外,待背光模组200组装完成后,可以通过关闭第二真空发生器212,使第二吸气孔2112处不在产生负压,从而使得底座21与光源2002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底座21可以包括:底座本体211、底座支座214和缓冲装置215,光源2002安装于底座本体211,底座支座214安装于伸缩装置22,缓冲装置215设在底座本体211与底座支座214之间。由此,通过缓冲装置215可以避免在组装过程中,由于误差造成光源2002的损坏,例如,当光源2002与背板2001组装时,可能会由于误差导致光源2002与光源2002需要安装在背板2001上的位置不对正,此时,通过缓冲装置215可以在机械臂2的移动过程中,避免由于碰撞造成光源2002或背板2001等的损坏,从而提高了治具100的工作可靠性。
例如在图12-图14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机械臂2在带动光源2002向背板2001移动时,可能会发生由于误差导致的光源2002与背板2001的边沿发生误碰,此时通过缓冲装置215可以避免光源2002与背板2001的边沿发生误硬性磕碰,以免造成光源2002或背板2001等的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装置215的具体构造不限,例如在图8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缓冲装置215可以包括支撑柱2151和套在支撑柱2151外的弹簧2152,支撑柱2151的轴向一端穿设并卡钩在底座本体211内,支撑柱2151的轴向另一端固定在底座支座214上,弹簧2152的两端分别止抵在支撑柱2151的上述轴向一端与底座支座214之间,当光源2002在移动过程中受到沿支撑柱2151轴向方向(如图8所示的上下方向)的外力时,缓冲装置215中的弹簧2152能够受力后可以压缩,使得底座本体211可以向靠近底座支座214的方向发生一些位移,由此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在机械臂2的移动过程中,避免由于碰撞造成光源2002或背板2001等的损坏,进而提高了治具100的工作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底座21上可以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13。由此,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213检测光源2002与胶段30011,以及光源2002与背板2001组装时的压力是否满足预设压力,从而可以使胶段30011的粘贴后的附压均匀、粘贴牢靠,进而背光模组200组装后的产品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伸缩装置22可以包括第一伸缩件221和第二伸缩件222,第一伸缩件221和第二伸缩件222中的一个为缸体、另一个为缸筒,缸体相对缸筒可伸缩运动(如图6中所示的沿前后方向水平伸缩运动),第一伸缩件221的远离第二伸缩件222的一端与底座21通过转动装置23相连,第二伸缩件222的远离第一伸缩件221的一端与升降装置24相连。由此,升降装置24可以带动伸缩装置22升降(如图6中所示的沿上下方向竖直的升降运动),伸缩装置22可以带动底座21沿第二方向F2移动,从而可以由机械臂2带动光源2002在三维空间移动(即上下方向移动、左右方向移动、前后方向移动),实现自动化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装置22的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气压缸、液压缸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伸缩件221上还可以设有第三压力检测器223。由此,可通过第三压力检测器223来判定光源2002组装时的压力是否达到设定压力,从而提高背光模组200的安装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升降装置24可以包括:螺杆241、螺杆电机242、螺杆滑块243和套筒244,螺杆241竖直设置,螺杆电机242驱动螺杆241自转,螺杆滑块243外套于螺杆241且与螺杆241螺纹配合,螺杆滑块243与伸缩装置22相连,套筒244套在螺杆241外且限制螺杆滑块243沿螺杆241的轴向升降。例如套筒244的筒壁上可以具有沿螺杆241的轴向延伸的开孔,螺杆滑块243的一部分位于套筒244内且套设在螺杆241上,螺杆滑块243的另一部分由开孔穿出到套筒244外以与伸缩装置22相连,从而可以保证螺杆滑块243沿螺杆241的轴向运动。
具体而言,螺杆电机242可以驱动螺杆241绕驱动螺杆241的中心轴线转动,套筒244套在螺杆241外,以防止螺杆滑块243跟随螺杆241沿螺杆241中心轴线转动,此时,套在螺杆241外且与螺杆241螺纹配合的螺杆滑块243可以沿螺杆241进行升降移动,例如可以是当螺杆241顺时针旋转时可以驱动螺杆滑块243向上移动,反之当螺杆241逆时针转动时可以驱动螺杆滑块243向下移动,螺杆滑块243在升降过程中可以带动伸缩装置22随螺杆滑块243升降。由此,通过螺纹螺杆241配合的方式可以实现机械臂2在上下方向的移动,且移动稳定性较高、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升降装置24也可以不通过螺纹螺杆241的方式驱动伸缩装置22升降,例如还可以是齿轮齿条驱动、液压缸驱动等类型,只要满足可以驱动伸缩装置22升降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的组装方法,如图9-图14所示,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组装,组装方法可以包括步骤:剥胶装置3将一个胶段30011展平,并将展平的胶段30011上的第二离型膜3003剥离,机械臂2将光源2002贴附于展平且与第二离型膜3003分离的胶段30011上,机械臂2移动光源2002以使粘贴在光源2002上的胶段30011与第一离型膜3002分离,机械臂2将粘贴有胶段30011的光源2002通过胶段30011粘贴在背板2001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的组装方法,可以实现背光模组200的机械化组装,从而可以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此外,机械化组装的背光模组200精度高,装配效率高,组装的背光模组200质量好。
例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采用治具100组装背光模组200时,如图9所示,底座21此时为水平放置,首先将光源2002与背板2001分别放置在底座21和盛放槽11中,其中光源2002通过底座21中的第二真空发生器212固定在底座21上,背板2001则卡夹在盛放槽11内,参照图7,剥胶装置3将双面胶300中的一个胶段30011展平,并将展平的胶段30011上的第二离型膜3003通过第三卷绕器33从胶段30011上剥离,然后,结合图10,通过转动装置23驱动底座21沿逆时针转动,使光源2002中的PCB板20022平行于胶段30011,同时通过升降装置24调整光源2002的高度,使PCB板20022与胶段30011对正,之后,结合图11,通过伸缩装置22驱动光源2002向前移动,直到光源2002中的PCB板20022与胶段30011接触并压紧,之后,结合图12,通过伸缩装置22使光源2002向后移动,此时由于胶段30011粘贴在PCB板20022上的黏力大于胶段30011与第一离型膜3002的黏力,在胶段30011随光源2002向后移动时,第一离型膜3002可以从胶段30011上剥离,当光源2002向后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可以先上升然后再通过转动装置23将光源2002沿逆时针转动,使粘贴在PCB板20022上的胶段30011平行于背板2001的安装部20014,之后,结合图13,通过升降装置24驱动光源2002向下移动,使光源2002中的PCB板20022正对背板2001中的安装部20014,之后,结合图14,通过伸缩装置22驱动光源2002向后移动,直到胶段30011与安装部20014接触并压紧,之后,通过关闭第二真空发生器212使光源2002与底座21处不再产生吸附力,此时可以控制机械臂2移动使光源2002与底座21分离,之后,再将组装好的背光模组200从盛放槽11内取出,最后,通过伸缩装置22与升降装置24的驱动使底座21恢复至初始位置,再进行下一个背光模组200的组装,此外,在背光模组200组装的过程中,缓冲装置215可以在发生误碰的情况下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可以避免造成材料设备等的损坏,提高了治具100的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的组装方法,可以实现背光模组200的机械化组装,从而可以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此外,机械化组装的背光模组200精度高,装配效率高,组装的背光模组200质量好。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的具体控制方法不限,例如可以是设计成全自动化组装,例如通过设置一些传感器来进行定位以及设置一些其他设备,例如机器人等来放置背板2001和光源2002以及取走组装好的背光模组200等操作,又例如也可以是半自动化组装,例如在放置背板2001和光源2002以及取走组装好的背光模组200时需要工人进行操作,或者需要工人操作机械臂2运动等等。由此,可以增加治具100的应用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台(1),所述承台(1)用于承载背光模组(200)的背板(2001);
机械臂(2),所述机械臂(2)用于移动背光模组(200)的光源(2002),所述光源(2002)通过双面胶(300)粘贴于所述背板(2001),所述双面胶(300)包括胶层(3001)和分别贴附在所述胶层(3001)两侧的第一离型膜(3002)和第二离型膜(3003),所述胶层(3001)包括沿所述双面胶(30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胶段(30011);
剥胶装置(3),所述剥胶装置(3)包括第一卷绕器(31)、第二卷绕器(32)和第三卷绕器(33),所述第一卷绕器(31)用于卷绕所述双面胶(300),所述第二卷绕器(32)用于卷绕所述第一离型膜(3002),所述第三卷绕器(33)用于卷绕所述第二离型膜(3003),所述第二卷绕器(32)与所述第一卷绕器(31)沿第一方向(F1)间隔开,以拉直所述第一离型膜(3002)的一部分,使拉直部分的所述第一离型膜(3002)上的所述胶段(30011)展平,所述第三卷绕器(33)设在所述第一卷绕器(31)的远离所述第二卷绕器(32)的一侧,以将展平的所述胶段(30011)上的所述第二离型膜(3003)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胶装置(3)还包括:传送平台(34),所述传送平台(34)设于所述第一卷绕器(31)和所述第二卷绕器(32)之间,以支撑拉直部分的所述第一离型膜(30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平台(34)上具有第一吸气孔(341),所述剥胶装置(3)还包括使所述第一吸气孔(341)产生真空的第一真空发生器(35),所述第一真空发生器(35)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吸气孔(341),将拉直部分的所述第一离型膜(3002)吸附于所述传送平台(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胶装置(3)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器(36),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36)设于所述传送平台(34)的远离所述第一离型膜(300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设于所述剥胶装置(3)的下方,所述承台(1)上具有用于盛放所述背板(2001)的盛放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2)包括:
底座(21),所述光源(2002)安装于所述底座(21);
伸缩装置(22),所述伸缩装置(22)用于驱动所述底座(21)沿第二方向(F2)移动;
转动装置(23),所述转动装置(23)用于驱动所述底座(21)相对所述伸缩装置(22)转动;
升降装置(24),所述升降装置(24)与所述剥胶装置(3)沿所述第二方向(F2)间隔开,且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装置(22)升降,所述第二方向(F2)与所述第一方向(F1)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包括:底座本体(211)和第二真空发生器(212),所述底座本体(211)上具有容纳槽(2111)和与所述容纳槽(2111)连通的第二吸气孔(2112),所述第二真空发生器(212)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吸气孔(2112)吸附所述光源(2002),以使所述光源(2002)的一部分收纳于所述容纳槽(21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包括:底座本体(211)、底座支座(214)和缓冲装置(215),所述光源(2002)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211),所述底座支座(214)安装于所述伸缩装置(22),所述缓冲装置(215)设在所述底座本体(211)与所述底座支座(21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1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22)包括第一伸缩件(221)和第二伸缩件(222),所述第一伸缩件(221)和所述第二伸缩件(222)中的一个为缸体、另一个为缸筒,所述缸体相对所述缸筒可伸缩运动,所述第一伸缩件(221)的远离所述第二伸缩件(22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21)通过所述转动装置(23)相连,所述第二伸缩件(222)的远离所述第一伸缩件(221)的一端与所述升降装置(24)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221)上设有第三压力检测器(223)。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4)包括:
螺杆(241),所述螺杆(241)竖直设置;
螺杆电机(242),所述螺杆电机(242)驱动所述螺杆(241)自转;
螺杆滑块(243),所述螺杆滑块(243)外套于所述螺杆(241)且与所述螺杆(241)螺纹配合,所述螺杆滑块(243)与所述伸缩装置(22)相连;
套筒(244),所述套筒(244)套在所述螺杆(241)外且限制所述螺杆滑块(243)沿所述螺杆(241)的轴向升降。
13.一种背光模组(200)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组装背光模组(200)的治具(100)组装,所述组装方法包括步骤:
所述剥胶装置(3)将一个所述胶段(30011)展平,并将展平的所述胶段(30011)上的所述第二离型膜(3003)剥离;
所述机械臂(2)将所述光源(2002)贴附于展平且与所述第二离型膜(3003)分离的所述胶段(30011)上;
所述机械臂(2)移动所述光源(2002)以使粘贴在所述光源(2002)上的所述胶段(30011)与所述第一离型膜(3002)分离;
所述机械臂(2)将粘贴有所述胶段(30011)的所述光源(2002)通过所述胶段(30011)粘贴在所述背板(2001)上。
CN201910876726.4A 2019-09-17 2019-09-17 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和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Active CN1105942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6726.4A CN110594255B (zh) 2019-09-17 2019-09-17 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和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6726.4A CN110594255B (zh) 2019-09-17 2019-09-17 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和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4255A true CN110594255A (zh) 2019-12-20
CN110594255B CN110594255B (zh) 2021-05-14

Family

ID=68860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6726.4A Active CN110594255B (zh) 2019-09-17 2019-09-17 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和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42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5813A (zh) * 2022-01-19 2022-05-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9127A (zh) * 2008-07-02 2008-12-10 深圳市顶壹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单元免裁剪双面胶带及其生产方法
JP2010129376A (ja) * 2008-11-27 2010-06-10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10041993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peel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CN203979040U (zh) * 2014-05-09 2014-12-03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灯条自动备胶设备
CN205968101U (zh) * 2016-07-29 2017-02-2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灯条组装治具
CN207541361U (zh) * 2017-08-01 2018-06-26 深圳市比亚迪电子部品件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偏光片全自动贴合机
CN209265113U (zh) * 2018-12-29 2019-08-16 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贴双面胶块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9127A (zh) * 2008-07-02 2008-12-10 深圳市顶壹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单元免裁剪双面胶带及其生产方法
JP2010129376A (ja) * 2008-11-27 2010-06-10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10041993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peel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CN203979040U (zh) * 2014-05-09 2014-12-03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灯条自动备胶设备
CN205968101U (zh) * 2016-07-29 2017-02-2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灯条组装治具
CN207541361U (zh) * 2017-08-01 2018-06-26 深圳市比亚迪电子部品件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偏光片全自动贴合机
CN209265113U (zh) * 2018-12-29 2019-08-16 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贴双面胶块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5813A (zh) * 2022-01-19 2022-05-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4505813B (zh) * 2022-01-19 2023-05-0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4255B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5602B (zh) 灯条安装设备
CN107097993B (zh) 全自动贴膜机
CN107481958B (zh) 对位贴合设备和对位贴合方法
CN110751910A (zh) 一种全自动柔性屏体贴合机
CN108995932A (zh) 自动化手机面壳片料贴标设备
CN210116168U (zh) 一种全自动全贴合一体机
CN110594255B (zh) 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治具和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5556461B (zh) 一种显示器模组贴附设备
CN113258181B (zh) 一种电池的端盖安装设备、安装方法及电池生产线
CN112033898A (zh) 一种剥离强度测试设备
CN110667225A (zh) 一种自动贴石墨片机
CN111267463B (zh) 一种撕膜装置与撕膜方法
CN110890581A (zh) 一种电池自动装配机
CN113799402A (zh) 一种组装设备
CN113772383A (zh) 双面贴膜设备及方法
CN111883812B (zh) 折弯包胶机
WO2015167070A1 (ko) 반도체용 기판 보호필름의 직립식 박리 방법 및 직립식 박리 장치
CN111726978A (zh) 贴片机构及电路板点胶机
CN209757744U (zh) 一种lcm与屏幕的贴合装置
CN115691339A (zh) 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
CN106827562B (zh) 揭网布装置以及麦克风组装装置
CN214404263U (zh) 一种自动贴装柔性灯带的装置
CN210777620U (zh) 一种全自动柔性屏体贴合机
CN113953822A (zh) 一种电子秤底座加工流水线
CN112829318B (zh) 导光柱自动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