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0215A - 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0215A
CN110590215A CN201911003384.1A CN201911003384A CN110590215A CN 110590215 A CN110590215 A CN 110590215A CN 201911003384 A CN201911003384 A CN 201911003384A CN 110590215 A CN110590215 A CN 110590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reducing agent
shrinkage reducing
concrete
concrete shrin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33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0033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02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0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021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03/00Function or property of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2103/56Opacifiers
    • C04B2103/58Shrinkage reducing ag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添加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得的减缩剂在加入混凝土浆料之后,由于鸡毛蛋白中二硫键数量多、柔性好,蛋白胶体黏度较高,部分肽链会在气液界面上伸展,这些封闭的气泡有缓冲、卸压的作用,也降低了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具有明显的减缩作用;本发明减缩剂的鸡毛蛋白和酶解产物中的大豆磷脂都具有两亲性功能,可以吸附在空气与混凝土孔溶液接触的气‑液界面上,酶解产物中还富含亲水性酶解产物,它的存在可以将混凝土毛细管中的水分子牢固的固着在混凝土内部,提高减缩效果;本发明制得的混凝土减缩剂是以生物质原料为基础,不含有机溶剂,不易挥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添加剂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减缩剂,采用聚羧酸系原料配制,不会对混凝土干缩产生负影响。在隧道工程中弃用UEA类膨胀剂而代之以聚羧酸系原料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用聚羧酸系原料、UEA膨胀剂和镁质膨胀剂,相继对自由收缩试件和两端受限混凝土试件的干缩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不同胶凝材料用量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和UEA膨胀剂对混凝土干缩的试验。结果表明,与膨胀剂相比,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不会对混凝土干缩性能带来负影响,还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在隧道工程实践中,用聚羧酸系原料代替UEA类膨胀剂是合理可行的,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利。
近年来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工程界。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由塑性收缩、干燥收缩等引起的非荷载裂缝。这些裂缝为空气和水进入混凝土提供了通道,加快了混凝土劣化、造成钢筋锈蚀,在寒冷地区还会发生冻融破坏,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过程。这些都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身及财产安全。
因此,通过何种途径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以及阻止钢筋锈蚀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解决的方法有在混凝土搅拌时加入减缩剂、膨胀剂、纤维或改善养护条件等。我国关于减缩剂的研究和报导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减缩剂的成本较高,功能单一、且影响混凝土后期强度,一直没有得到推广应用。在我国,定型的混凝土减缩剂产品极少。减缩剂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作用效果不受施工养护条件的影响,适用于各种养护条件的施工工程。但是,目前现有的减缩剂主要为液体产品,有机溶剂含量大、易挥发、同时具有刺激性气味,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而且液体产品也无法作为抗裂材料应用于干混砂浆的制备,并且对混凝土的减缩效果不理想。
钢筋锈蚀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因素,使用钢筋阻锈剂是延长钢筋混凝土耐久寿命的有效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新建和已建混凝土工程中,用于抵御钢筋锈蚀。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无机阻锈剂,如铬酸盐和钼酸盐等可减少钝化膜活性点数目,但该类物质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早期强度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上世纪七十年代,Ca(NO2)2已被证明能有效提升钢筋锈蚀的临界Cl-浓度和[Cl-]/[OH-]比,而且不会引起碱集料反应和混凝土强度变化,并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的钢筋缓蚀剂。然而近年来,由于对环境污染严重,许多国家已逐步禁用。近年来高分子阻锈剂和复合型阻锈剂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然而与国外相比,国内对这两种类型阻锈剂的研究仍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发明一种不含有机溶剂,不易挥发,减缩效果好的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对建筑添加剂制备技术领域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常见的减缩剂有机溶剂含量大、易挥发、同时具有刺激性气味,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并且对混凝土的减缩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反应滤液和酶解产物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30~40℃的条件下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0~15min,得到混合液;
(2)将所得混合液放入真空浓缩罐中,减压浓缩40~50min,得到浓缩液即为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
反应滤液的制备方法为:
(1)将废弃鸡毛和浓度为0.6mol/L的盐酸混合后在70~80℃条件下浸泡3~4h,过滤分离得到滤渣,将滤渣和质量分数为3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合后在60~70℃条件下继续浸泡3~4h,过滤分离得到滤饼;
(2)将得到的滤饼和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放入微波振荡仪中,在50~65℃条件下以200~300W的功率微波振荡反应1~2h,反应结束后过滤分离去除反应滤渣,得到反应滤液;
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为:
(1)称取大豆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得到大豆粉碎物,将大豆粉碎物和水混合后装入烧杯中得到混合液,再向烧杯中加入碱性蛋白酶,在30~35℃下酶解3~4h;
(2)待上述酶解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烧杯,加热升温至50~55℃,用浓度为1mol/L柠檬酸溶液调节pH至5.0~6.0,搅拌10~15min后向烧杯中加入羧酸水解酶,在50~55℃下酶解6~8h,酶解结束后得到酶解产物。
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中,反应滤液和酶解产物的质量比为1:1。
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中,真空浓缩罐减压浓缩的压力为900~1000Pa。
反应滤液的制备方法中,废弃鸡毛和浓度为0.6mol/L的盐酸的质量比为1:20。
反应滤液的制备方法中,滤渣和质量分数为3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15。
反应滤液的制备方法中,滤饼和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5。
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中,大豆粉碎物和水的质量比为1:5。
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中,碱性蛋白酶的加入量为混合液质量的5%。
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中,羧酸水解酶的加入量为滤液质量的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以鸡毛为原料,通过酸浸和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处理,使得鸡毛蛋白中双硫键部分打开,提高鸡毛蛋白的溶解性,接着再用碱液溶解鸡毛蛋白,得到富含鸡毛蛋白的反应滤液,接着以大豆为原料,通过水酶法制得富含大豆磷脂和亲水酶解产物的酶解产物,最后将富含鸡毛蛋白的反应滤液和酶解产物混合并减压浓缩,最终制得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本发明制得的减缩剂在加入混凝土浆料之后,由于鸡毛蛋白中二硫键数量多、柔性好,具有明显的两亲性,因此在混凝土浆中具有良好的起泡能力,另一方面,蛋白胶体黏度较高,部分肽链会在气液界面上伸展,形成一个二维保护网络,使得泡沫界面膜的机械强度增加,并且这些封闭的气泡有缓冲、卸压的作用,也降低了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具有明显的减缩作用;
(2)本发明减缩剂的鸡毛蛋白和酶解产物中的大豆磷脂都具有两亲性功能,可以吸附在空气与混凝土孔溶液接触的气-液界面上,可以显著降低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从而降低毛细孔壁受到的毛细孔张力,对减小收缩具有极佳的效果,同时酶解产物中还富含亲水性酶解产物,它的存在可以将混凝土毛细管中的水分子牢固的固着在混凝土内部,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减缩效果;
(3)本发明制得的混凝土减缩剂是以生物质原料为基础,安全环保,不含有机溶剂,不易挥发,对施工人员健康不产生任何影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按质量比为1:20将废弃鸡毛和浓度为0.6mol/L的盐酸混合后在70~80℃条件下浸泡3~4h,过滤分离得到滤渣,将滤渣和质量分数为3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5混合后在60~70℃条件下继续浸泡3~4h,过滤分离得到滤饼;将得到的滤饼和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5混合后放入微波振荡仪中,在50~65℃条件下以200~300W的功率微波振荡反应1~2h,反应结束后过滤分离去除反应滤渣,得到反应滤液,备用;称取大豆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得到大豆粉碎物,将大豆粉碎物和水按质量比为1:5混合后装入烧杯中得到混合液,再向烧杯中加入混合液质量5%的碱性蛋白酶,在30~35℃下酶解3~4h;待上述酶解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烧杯,加热升温至50~55℃,用浓度为1mol/L柠檬酸溶液调节pH至5.0~6.0,搅拌10~15min后向烧杯中加入滤液质量3%的羧酸水解酶,在50~55℃下酶解6~8h,酶解结束后得到酶解产物;将备用的反应滤液和上述得到的酶解产物按质量比为1:1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30~40℃的条件下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0~15min,得到混合液,将所得混合液放入真空浓缩罐中,在压力为900~1000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40~50min,得到浓缩液即为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
反应滤液的制备:按质量比为1:20将废弃鸡毛和浓度为0.6mol/L的盐酸混合后在70℃条件下浸泡3h,过滤分离得到滤渣,将滤渣和质量分数为3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5混合后在60℃条件下继续浸泡3h,过滤分离得到滤饼;
将得到的滤饼和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5混合后放入微波振荡仪中,在50℃条件下以200W的功率微波振荡反应1h,反应结束后过滤分离去除反应滤渣,得到反应滤液,备用;
酶解产物的制备:称取大豆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得到大豆粉碎物,将大豆粉碎物和水按质量比为1:5混合后装入烧杯中得到混合液,再向烧杯中加入混合液质量5%的碱性蛋白酶,在30℃下酶解3h;
待上述酶解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烧杯,加热升温至50℃,用浓度为1mol/L柠檬酸溶液调节pH至5.0,搅拌10min后向烧杯中加入滤液质量3%的羧酸水解酶,在50℃下酶解6h,酶解结束后得到酶解产物;
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将备用的反应滤液和上述得到的酶解产物按质量比为1:1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0min,得到混合液,将所得混合液放入真空浓缩罐中,在压力为900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40min,得到浓缩液即为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
反应滤液的制备:按质量比为1:20将废弃鸡毛和浓度为0.6mol/L的盐酸混合后在75℃条件下浸泡3.5h,过滤分离得到滤渣,将滤渣和质量分数为3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5混合后在65℃条件下继续浸泡3.5h,过滤分离得到滤饼;
将得到的滤饼和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5混合后放入微波振荡仪中,在60℃条件下以250W的功率微波振荡反应1.5h,反应结束后过滤分离去除反应滤渣,得到反应滤液,备用;
酶解产物的制备:称取大豆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得到大豆粉碎物,将大豆粉碎物和水按质量比为1:5混合后装入烧杯中得到混合液,再向烧杯中加入混合液质量5%的碱性蛋白酶,在32℃下酶解3.5h;
待上述酶解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烧杯,加热升温至52℃,用浓度为1mol/L柠檬酸溶液调节pH至5.5,搅拌12min后向烧杯中加入滤液质量3%的羧酸水解酶,在52℃下酶解7h,酶解结束后得到酶解产物;
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将备用的反应滤液和上述得到的酶解产物按质量比为1:1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以25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2min,得到混合液,将所得混合液放入真空浓缩罐中,在压力为950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45min,得到浓缩液即为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
反应滤液的制备:按质量比为1:20将废弃鸡毛和浓度为0.6mol/L的盐酸混合后在80℃条件下浸泡4h,过滤分离得到滤渣,将滤渣和质量分数为3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5混合后在70℃条件下继续浸泡4h,过滤分离得到滤饼;
将得到的滤饼和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5混合后放入微波振荡仪中,在65℃条件下以300W的功率微波振荡反应2h,反应结束后过滤分离去除反应滤渣,得到反应滤液,备用;
酶解产物的制备:称取大豆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得到大豆粉碎物,将大豆粉碎物和水按质量比为1:5混合后装入烧杯中得到混合液,再向烧杯中加入混合液质量5%的碱性蛋白酶,在35℃下酶解4h;
待上述酶解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烧杯,加热升温至55℃,用浓度为1mol/L柠檬酸溶液调节pH至6.0,搅拌15min后向烧杯中加入滤液质量3%的羧酸水解酶,在55℃下酶解8h,酶解结束后得到酶解产物;
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将备用的反应滤液和上述得到的酶解产物按质量比为1:1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5min,得到混合液,将所得混合液放入真空浓缩罐中,在压力为1000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50min,得到浓缩液即为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
对比例1:与实例2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缺少反应滤液。
对比例2:与实例2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缺少酶解产物。
对比例3:山东某公司生产的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
减缩效果测试:参照建材行业标准JCT/603-2004《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将本发明实例1~3减缩剂和对比例中的减缩剂掺入水泥砂浆中,对比研究在干燥环境条件下对水泥胶砂的干燥收缩抑制效果。
有机溶剂测试:将实例1~3减缩剂和对比例中的减缩剂掺入混凝土中,养护28天后,测得是否有有机溶剂和刺激性气味。
表1混凝土减缩剂性能测定结果
测试项目 实例1 实例2 实例3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收缩量(um/m) 505 502 500 735 712 695
有机溶剂 无有机溶剂,无刺激性气味 无有机溶剂,无刺激性气味 无有机溶剂,无刺激性气味 有机溶剂含量大,刺激性气味重 有机溶剂含量大,刺激性气味重 有机溶剂含量大,刺激性气味重
根据上述检测数据可知本发明的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减缩效果好,收缩量低,无有机溶剂,无刺激性气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反应滤液和酶解产物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30~40℃的条件下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0~15min,得到混合液;
(2)将所得混合液放入真空浓缩罐中,减压浓缩40~50min,得到浓缩液即为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
所述反应滤液的制备步骤为:
(1)将废弃鸡毛和浓度为0.6mol/L的盐酸混合后在70~80℃条件下浸泡3~4h,过滤分离得到滤渣,将滤渣和质量分数为3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合后在60~70℃条件下继续浸泡3~4h,过滤分离得到滤饼;
(2)将得到的滤饼和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放入微波振荡仪中,在50~65℃条件下以200~300W的功率微波振荡反应1~2h,反应结束后过滤分离去除反应滤渣,得到反应滤液;
所述酶解产物的制备步骤为:
(1)称取大豆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得到大豆粉碎物,将大豆粉碎物和水混合后装入烧杯中得到混合液,再向烧杯中加入碱性蛋白酶,在30~35℃下酶解3~4h;
(2)待上述酶解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滤液,将滤液放入烧杯,加热升温至50~55℃,用浓度为1mol/L柠檬酸溶液调节pH至5.0~6.0,搅拌10~15min后向烧杯中加入羧酸水解酶,在50~55℃下酶解6~8h,酶解结束后得到酶解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反应滤液和酶解产物的质量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具体制备步骤(2)中,真空浓缩罐减压浓缩的压力为900~1000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滤液的制备步骤(1)中,废弃鸡毛和浓度为0.6mol/L的盐酸的质量比为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滤液的制备步骤(1)中,滤渣和质量分数为3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滤液的制备步骤(2)中,滤饼和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产物的制备步骤(1)中,大豆粉碎物和水的质量比为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产物的制备步骤(1)中,碱性蛋白酶的加入量为混合液质量的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产物的制备步骤(2)中,羧酸水解酶的加入量为滤液质量的3%。
CN201911003384.1A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105902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3384.1A CN110590215A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3384.1A CN110590215A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0215A true CN110590215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49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3384.1A Withdrawn CN110590215A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021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8150A (zh) * 2020-06-11 2020-09-29 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水泥基材料收缩的试剂
CN112553916A (zh) * 2020-11-27 2021-03-26 常州骏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韧抗裂的麂皮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34502A (zh) * 2021-12-29 2022-03-04 山东汇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幕墙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8150A (zh) * 2020-06-11 2020-09-29 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水泥基材料收缩的试剂
CN112553916A (zh) * 2020-11-27 2021-03-26 常州骏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韧抗裂的麂皮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34502A (zh) * 2021-12-29 2022-03-04 山东汇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幕墙
CN114134502B (zh) * 2021-12-29 2024-02-23 山东汇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渗水的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幕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0215A (zh) 一种生物质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
CN109456003B (zh) 一种抗渗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48791C (zh) 无碱速凝剂
CN102249591A (zh) 复合聚羧酸减水剂
CN108383406A (zh) 改性粉煤灰的方法
CN111362616A (zh) 一种混凝土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49511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微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自修复混凝土
CN105384380A (zh) 一种栲胶/聚羧酸混凝土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4082B (zh) 甲壳素膜的制备方法
CN107721287B (zh) 一种硅藻土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6233A (zh) 一种土壤固化剂、固化土及其应用
CN106045372A (zh) 用于在混凝土中掺玄武岩石粉的混凝土专用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99746A (zh) 一种混凝土表面缓凝剂及其生产工艺、使用方法
CN112592092A (zh) 一种混凝土用防冻剂的制备方法
CN110981324A (zh) 一种高抗压耐久型防水砂浆的制备方法
CN111439949A (zh) 一种高效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0585A (zh) 一种建筑垃圾废弃砖块的回收及其制备的混凝土
CN108147703B (zh) 一种抗菌增稠的混凝土减水剂及制备方法
CN108503251B (zh)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及制备方法
CN108675672B (zh) 一种应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混凝土、引气剂及制备方法
WO2023109227A1 (zh) 一种高水胶比塑性混凝土制备方法
CN105669080A (zh) 一种可自修复裂缝有机硅水泥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7640920B (zh) 一种水溶性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95936A (zh) 一种混凝土复合型高效减水剂
CN114368950A (zh) 一种混杂剑麻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混凝土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