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9949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9949A
CN110579949A CN201910478039.7A CN201910478039A CN110579949A CN 110579949 A CN110579949 A CN 110579949A CN 201910478039 A CN201910478039 A CN 201910478039A CN 110579949 A CN110579949 A CN 110579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ode
reference temperature
tone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80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井裕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79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994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mode of operation, e.g. standby, warming-up, err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G03G15/6585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by using non-standard toners, e.g. transparent toner, gloss add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7Type of toner image to be fixed 
    • G03G2215/209Type of toner image to be fixed  plural types of toner image handled by the fix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能够缩短从受理开始动作起到动作开始为止的时间。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定影器和控制电路。在受理开始动作之前的待机状态下,控制电路将使用非消色性的第一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一模式、使用消色性的第二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二模式、以及通过使用定影器对由第二调色剂形成了图像的片材以消色温度进行加热而消除该图像的第三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模式作为选择项,并且获取表示选择所述选择项中的哪种模式的选择信号,根据选择信号表示的模式设定不同的待机温度,将定影器的温度控制成待机温度。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存在能够使用从消色性调色剂和非消色性调色剂中选择的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使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器进行定影时,使消色性调色剂定影到片材上的温度与使非消色性调色剂定影到片材上的温度是不同的。需要规定的时间来变更定影器的温度。从诸如图像形成指示的动作开始指示到诸如图像形成动作的动作开始为止的时间优选为较短。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从受理开始动作起到动作开始为止的时间较短的图像形成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根据一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使用具有第一定影基准温度的非消色性的第一调色剂、或者具有与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不同的第二定影基准温度的消色性的第二调色剂,在片材的表面进行图像形成;定影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下加热形成于所述片材表面的基于所述第一调色剂的图像而进行定影,或者在所述第二定影基准温度下加热形成于所述片材表面的基于所述第二调色剂的图像而进行定影;以及控制电路,在受理开始动作之前的待机状态下,将使用所述第一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一模式、使用所述第二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二模式、以及通过使用所述定影器对由所述第二调色剂形成了图像的片材以消色温度进行加热而消除该图像的第三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模式作为选择项,获取表示选择所述选择项中的哪种模式的选择信号,根据所述选择信号表示的模式设定待机温度,将所述定影器的温度控制成所述待机温度。
根据一实施方式,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使用具有第一定影基准温度的非消色性的第一调色剂、或者具有与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不同的第二定影基准温度的消色性的第二调色剂,在片材的表面进行图像形成;定影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下加热形成于所述片材表面的基于所述第一调色剂的图像而进行定影,或者在所述第二定影基准温度下加热形成于所述片材表面的基于所述第二调色剂的图像而进行定影;以及控制电路,在受理开始动作之前的待机状态下,所述控制电路获取选择信号,所述选择信号表示选择使用所述第一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一模式和使用所述第二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二模式中的哪种模式,根据所述选择信号表示的模式设定待机温度,将所述定影器的温度控制成所述待机温度。
根据一实施方式,存储介质存储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用于使图像形成装置在受理开始动作之前的待机状态下执行处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使用具有第一定影基准温度的非消色性的第一调色剂、或者具有与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不同的第二定影基准温度的消色性的第二调色剂,在片材的表面进行图像形成;和定影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下加热形成于所述片材表面的基于所述第一调色剂的图像而进行定影,或者在所述第二定影基准温度下加热形成于所述片材表面的基于所述第二调色剂的图像而进行定影,所述处理包括: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将使用所述第一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一模式、使用所述第二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二模式、以及通过使用所述定影器对由所述第二调色剂形成了图像的片材以消色温度进行加热而消除该图像的第三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模式作为选择项,获取表示选择所述选择项中的哪种模式的选择信号;根据所述选择信号表示的模式设定待机温度;以及将所述定影器的温度控制成所述待机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的概要的框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单元的结构例的概要的图。
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器的结构例的概要的图。
图4是表示定影器的加热辊在各动作模式中的基准温度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在控制面板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复印有关的动作一例的概略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印刷动作的一例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判定处理的第一变形例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判定处理的第二变形例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定影器的加热辊在各动作模式中的基准温度和待机温度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印刷动作的变形例的概要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10…控制单元;12…控制电路;14…存储器;16…存储设备;30…控制面板;32…触摸面板;34…显示元件;36…输入按钮;50…扫描单元;70…通信电路;100…打印单元;110…图像形成单元;120C…青色用显影部;120M…品红色用显影部;120Y…黄色用显影部;120K…黑色用显影部;120E…消色用显影部;122…感光鼓;123…带电器;124…显影装置;125…一次转印辊;126…清洁单元;127…除电器;140…曝光器;144…中间转印带;146…支承辊;148…转印部;148A…支承辊;148B…二次转印辊;149…转印带清洁器;150…定影器;151…加热辊;152…加热器;152a…中心灯;152b…侧灯;153…定影带;154…输出辊;155…定影带加热辊;156…加热灯;157…夹持垫;158…冷却机构;159a…排纸导向件;159b…输送导向件;159c…排纸辊;160…收容部;162A…第一供纸盒;162B…第二供纸盒;162C…第三供纸盒;164A…第一拾取辊;164B…第二拾取辊;164C…第三拾取辊;170…输送部;172A…第一辊;172B…第二辊;172C…第三辊;174…第二输送辊;176…定位辊;178…第三输送辊;180…翻转部;190…排纸部;192…纸张承载面;200…片材;200A…第一片材;200B…第二片材;200C…第三片材;300…画面;311…基本标签;312…应用标签;313…图像调整标签;321…蓝色图标;322…黑白图标;331…放大缩小图标;332…模式图标;333…双面模式图标;334…原稿模式图标;341…浓度调节图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具备电子照片方式的印刷功能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具备复印功能、打印功能、传真功能、扫描功能等的数字多功能设备(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进行非消色性印刷和消色性印刷。
非消色性印刷适于创建保存的文档。在非消色性印刷中使用非消色性调色剂。非消色性调色剂也称为永久调色剂、普通调色剂等。消色性印刷是用于创建能够“消除”打印的文字等的文档的印刷。在消色性印刷中使用消色性调色剂。
消色性调色剂是通过温度、特定波长光、压力等外部刺激而消色的调色剂。在本实施方式中,消色性调色剂是通过施加某一定温度以上的热而进行消色的调色剂。于此,将消色性调色剂进行消色的温度称为消色温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消色”是指使由不同于纸张底色的颜色形成的文字等图像在视觉上不可见。于此,颜色不仅包括彩色,还包括白色和黑色等非彩色。
[装置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例的概要的框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控制单元10、控制面板30、扫描单元50、通信电路70和打印单元100。
控制单元1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的动作。控制单元10包括控制电路12、存储器14和存储设备16。
控制电路12例如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除了CPU之外或者代替CPU,控制电路12可以包括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
存储器14可以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和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例如记录启动程序等。RAM例如用作CPU的主存储装置。
存储设备16例如包括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除了HDD之外或者代替HDD,存储设备16可以包括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等半导体存储介质等。存储设备16记录由CPU使用的控制程序、参数等各种信息。此外,存储设备16可以记录要印刷的图像数据。
控制面板30可以包括触摸面板32、显示元件34和输入按钮36。显示元件34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这样的显示元件。显示元件34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状态、各种设定等信息。此外,显示元件34显示用于变更图像形成装置1的设定等的选择项等。触摸面板32设置在显示元件34上。触摸面板32与显示元件34一起形成触摸屏。触摸面板32获取用户的指示。输入按钮36例如包括印刷开始按钮等。输入按钮36获取用户的指示。
扫描单元50读取在放置于规定位置的片材200上绘制的文字、图形、照片等图像。因此,扫描单元50包括摄像元件。扫描单元50既可以采用CCD方式,也可以采用CIS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扫描单元50基于读取的图像生成图像数据。扫描单元50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器16中,或发送到打印单元100,或经由通信电路70发送到其他设备。
通信电路70是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电路。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经由通信电路70和连接到通信电路70的网络与个人计算机(PC)等连接。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经由通信电路70连接到电话线路。
打印单元100形成图像。打印单元100例如基于由扫描单元50生成的图像数据,在纸张的表面形成图像。此外,打印单元100可以基于由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经由网络发送的图像数据,在纸张的表面形成图像。
于此,对使用了串联方式的调色剂图像转印部的打印单元100的示例进行说明。打印单元100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10、定影器150、收容部160和输送部170。收容部160收容纸、布、塑料膜等片材200。片材200由输送部170从收容部160依次输送到图像形成单元110和定影器150。图像形成单元110在片材200上形成文字、图形、照片等图像。定影器150使形成在片材200上的图像定影。这样,在纸等片材200上打印图像。
图2是表示打印单元100的结构例的概要的图。参照图2对打印单元进行说明。
收容部160包括多个供纸盒。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收容部160包括第一供纸盒162A、第二供纸盒162B及第三供纸盒162C。各供纸盒分别容纳规定尺寸和类型的片材200。即,第一供纸盒162A收容第一片材200A。第二供纸盒162B收容第二片材200B。第三供纸盒162C收容第三片材200C。于此,示出了供纸盒为三个的情况的示例,但供纸盒的数量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
在各供纸盒中分别设有拾取辊。即,第一供纸盒162A包括第一拾取辊164A。第二供纸盒162B包括第二拾取辊164B。第三供纸盒162C包括第三拾取辊164C。各拾取辊从各供纸盒逐张地取出片材200。各拾取辊将取出的片材200向输送部170供给。
输送部170在打印单元100中输送片材200。输送部170包括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174和定位辊176。第一输送辊将由拾取辊供给的片材200输送到第二输送辊174。第一输送辊包括第一辊172A、第二辊172B和第三辊172C。第一辊172A将由第一拾取辊供给的片材200输送到第二输送辊174。第二辊172B将由第二拾取辊供给的片材200输送到第二输送辊174。第三辊172C将由第三拾取辊供给的片材200输送到第二输送辊174。第二输送辊174将片材200进一步输送到定位辊176。定位辊176根据后述图像形成单元110的转印部148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200上的定时,将片材200输送到转印部148。
在片材200上形成图像之后的输送路径中配置有后述定影器150和输送部170的第三输送辊178。此外,在输送部170中,配置有在片材200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使记录介质翻转的翻转部180。
排纸部190接收通过第三输送辊178从打印单元100排出的片材200。排纸部190可以是包括纸张承载面192的开口部或托盘。
图像形成单元110在片材200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单元110包括多个显影部、曝光器140、中间转印带144、转印部148、未图示的补给部和转印带清洁器149。仅设有与调色剂的类型相应数量的显影部。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图像形成单元110构成为能够进行非消色性印刷的黑白及彩色印刷和单色的消色性印刷。即,图像形成单元110包括黑色用显影部120K、青色用显影部120C、品红色用显影部120M、黄色用显影部120Y和消色用显影部120E。黑色用显影部120K是与黑色(K)调色剂对应的显影部。青色用显影部120C是与青色(C)调色剂对应的显影部。品红色用显影部120M是与品红色(M)调色剂对应的显影部。黄色用显影部120Y是与黄色(Y)调色剂对应的显影部。消色用显影部120E是与消色性调色剂对应的显影部。当仅需要进行黑白的非消色性印刷和单色的消色性印刷时,可以设置黑色用显影部120K和消色用显影部120E。各显影部具有相同的结构。
各显影部包括作为载像体发挥功能的感光鼓122。在各显影部中,感光鼓122的周围包括带电器123、显影装置124、一次转印辊125、清洁单元126和除电器127。此外,在带电器123和显影装置124的下方设有曝光器140。
中间转印带144是环形带。中间转印带144通过各显影部的感光鼓122与一次转印辊125之间。进一步地,中间转印带144缠绕在转印部148的支承辊148A和另一支承辊146上。在图2中,中间转印带144逆时针旋转。
感光鼓122在表面具有感光层。感光鼓122围绕轴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带电器123使感光鼓122表面的感光层均匀带电。例如,带电器123使感光鼓122的表面带负电。
曝光器140设置在与各显影部的感光鼓122相对的位置。曝光器140包括半导体激光光源。曝光器140将激光经由多面镜等光学系统照射到各显影部的感光鼓122的表面。在控制单元10的控制下,基于图像数据控制包括发光在内的曝光器140的动作。在感光鼓122的表面,在被激光照射的位置处静电图案形成为静电潜像。需要说明的是,曝光器140也可以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来代替激光光源。
显影装置124利用调色剂使感光鼓122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即,在感光鼓122的静电潜像上附着调色剂。由此,在感光鼓122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
一次转印辊125与感光鼓122相对而夹着中间转印带144。一次转印辊125作为偏压辊发挥功能。一次转印辊125将感光鼓122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4上。该转印称为一次转印。黑色用显影部120K、青色用显影部120C、品红色用显影部120M和黄色用显影部120Y可以将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叠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4上。
清洁单元126设置在感光鼓122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4上的位置的后段。清洁单元126将感光鼓122表面的未转印的调色剂等刮掉并去除。清洁单元126去除的调色剂被收集到废调色剂罐中并被废弃。
除电器127与通过了清洁单元126的感光鼓122相对。除电器127对感光鼓122的表面照射光。通过该光照射,感光层被除电,并且感光层的电荷被均匀化。
转印部148包括支承辊148A和二次转印辊148B。支承辊148A和二次转印辊148B构成为从厚度方向的两侧夹持中间转印带144和片材200。支承辊148A是中间转印带144的驱动辊。二次转印辊148B夹着中间转印带144与支承辊148A相对。转印部148将中间转印带144表面的带电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200的表面。该转印称为二次转印。
转印带清洁器149沿中间转印带144的移动方向配置在转印部148与显影部之间。在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44转印到片材200上之后,转印带清洁器149去除中间转印带144表面的未被转印的调色剂。
定影器150对片材200赋予热和压力。定影器150通过该热和压力使转印到片材200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图3是表示定影器150的结构例的概要的图。定影器150包括加热辊151、定影带153、输出辊154、定影带加热辊155和夹持垫157。
加热辊151是用于加热片材200的调色剂图像形成面(以下称为“定影面”。)侧的加热辊。加热辊151例如构成为在筒状的铝基体的外周面上包覆氟树脂层等树脂层。加热辊151包括加热器152作为热源。
加热器152是用于加热加热辊151的发热体。作为一例,加热器152包括产生高热的加热灯。在图3的示例中,加热器152由中心灯152a和侧灯152b构成。中心灯152a和侧灯152b例如是消耗功率为600W的卤素灯。另外,中心灯152a主要对加热辊151的长度方向(轴向)上的中央部进行加热。侧灯152b主要对加热辊151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进行加热。
定影带153是用于从定影面的相反面侧对片材200施加热和压力的环形带。定影带153缠绕在输出辊154和定影带加热辊155上。定影带153配置在与加热辊151对置的位置。在加热辊151与定影带153之间形成有辊隙。
输出辊154是用于在辊隙的出口处挤压片材200的辊。定影带加热辊155是具有加热定影带153的功能的辊。为了从两面加热片材200,定影带加热辊155对定影带153进行加热。定影带加热辊155包括用于加热定影带加热辊155的发热体即加热灯156。作为一例,加热灯156是消耗功率为300W的卤素灯。通过从定影带加热辊155传递的加热灯156的热量来加热定影带153。
夹持垫157是用于将定影带153压抵于加热辊151的外周面的加压部件。夹持垫157配置在隔着定影带153而与加热辊151相对的位置。夹持垫157例如是棱柱状的部件。
定影器150包括冷却机构158。冷却机构158具有风扇。冷却机构158根据需要向加热辊151送风以冷却加热辊151。即,可以通过加热器152的加热和冷却机构158的冷却来调节加热辊151的温度。此外,冷却机构158根据需要对通过定影器150的片材200进行冷却。
在加热辊151的附近设有用于测量加热辊151的温度的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同样地,在定影带153的附近设有用于测量定影带153的温度的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这些温度传感器可以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定影器150使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200沿图中箭头的方向通过。在加热辊151与定影带153之间形成的辊隙处对片材200进行加热和加压。调色剂图像通过从加热辊151和定影带153接收到的热和压力而定影到片材200上。
进行了图像定影的片材200沿排纸导向件159a和输送导向件159b输送,并通过排纸辊159c朝向翻转部180的方向输送。
另外,定影器150也可以采用称为所谓按需定影等的定影方式、即通过经由膜状部件进行加热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
此外,定影器150通过将使用消色性调色剂印刷后的片材200用消色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加热,也能够使该片材200上印刷的图像消色。即,图像形成装置1可以用作能够进行图像形成和图像消除这两者的图像形成和图像消除装置。
[打印单元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概要]
对打印单元100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在控制单元10的控制下,打印单元100进行动作。在基于用户等的指示进行图像形成时,控制单元10使打印单元100的各部进行如下动作。
输送部170从收容部160输送片材200。带电器123接收来自未图示的电源的带电偏压,使感光鼓122带电。曝光器140基于输入的图像数据,对感光鼓122照射激光。在感光鼓122上,在被激光照射的位置处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24向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22的表面供给调色剂。
例如,在进行非消色性的黑白印刷时,在黑色用显影部120K中,显影装置124利用黑色(K)的调色剂使感光鼓122的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在进行消色性的印刷时,在消色用显影部120E中,显影装置124利用消色性的调色剂使感光鼓122的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
在进行非消色性的彩色印刷时,在黄色用显影部120Y中,显影装置124利用黄色(Y)的调色剂使感光鼓122的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在品红色用显影部120M中,显影装置124利用品红色(M)的调色剂使感光鼓122的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在青色用显影部120C中,显影装置124利用青色(C)的调色剂使感光鼓122的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在黑色用显影部120K中,显影装置124利用黑色(K)的调色剂使感光鼓122的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
感光鼓122接收从电源向一次转印辊125施加的一次转印偏压,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4上。在中间转印带144上,一次转印有消色性的调色剂图像、黄色(Y)的调色剂图像、品红色(M)的调色剂图像、青色(C)的调色剂图像以及黑色(K)的调色剂图像中所需的图像。
输送部170将片材200输送到转印部148。中间转印带144接收从电源向二次转印辊148B施加的二次转印偏压,并在转印部148中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200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200被输送到定影器150。定影器150对片材200施加热和压力以使转印到片材200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另外,当在片材200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在定影处理之后翻转部180使片材200翻转。翻转部180将翻转后的片材200输送到输送部170的第二输送辊174。然后,再次进行图像形成。
定影处理后的片材200由输送部170从排纸部190排出。这样,图像形成动作结束。
[打印单元的消色动作的概要]
在图像消色时,收容部160收容使用消色性调色剂而形成了图像的片材200。当选择图像消色模式时,定影器150的加热辊151和定影带153被加热。当指示开始消色动作、加热辊151和定影带153的温度成为适当温度时,输送部170输送该片材200。此时,输送部170将收容部160内的片材200输送到定影器150而不使其因定位辊176而停止。定影器150对片材200进行加热,并使片材200上的图像消色。输送部170将消色后的片材排出到排纸部190。
当在消色模式下开始供纸时,由于排出的纸张的温度升高,可能产生纸张因调色剂而附着的粘附现象。为了抑制该粘附现象,设置在定影器150中的冷却机构158工作。当设定张数的片材200的消色结束时,或者收容部160的片材200耗尽时,图像消色模式的动作结束。
[定影器的温度]
图4表示分别进行非消色性印刷时、进行消色性印刷时以及进行消色动作时的加热辊151的动作温度的基准。将该温度称为基准温度。动作温度不必与该基准温度完全一致,在规定范围内既可以高于基准温度也可以低于基准温度。在本实施方式的示例中,作为非消色性印刷情况下的加热辊151的基准温度的第一定影基准温度是130℃。作为消色性印刷情况下的加热辊151的基准温度的第二定影基准温度为100℃。消色动作情况下的加热辊151的基准温度为120℃。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根据各个动作模式进行动作时,将加热辊151的温度调节到接近基准温度的温度。这种基准温度例如作为表记录在存储设备16中。此外,关于定影带153的温度,非消色性印刷、消色性印刷、消色动作各个情况下的定影带153的基准温度同样地例如作为表记录在存储设备16中。
[操作画面例]
图5表示当选择了复印模式时在控制面板30的显示元件34上显示的画面300的一例。画面300构成为能够在呈现各种信息的同时,通过检测在触摸面板32中选择了画面300的一部分的情况来获取用户的意图。
画面300构成为选择基本标签311、应用标签312和图像调整标签313。基本标签311用于选择用于进行与复印有关的基本设定的画面。应用标签312用于选择用于进行与复印有关的各种应用设定的画面。图像调整标签313用于选择画面,该画面用于进行与关于复印的图像调整有关的设定。图5的示例示出选择基本标签311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选择消色性印刷和非消色性印刷。在消色性印刷中,使用青色的消色性的调色剂,以便能够识别为消色性印刷。在非消色性印刷中,使用黑色的非消色性的调色剂。各个调色剂的颜色也可以是其他颜色。此外,也可以进行彩色印刷。基本标签311的画面300包括用于选择消色性印刷的蓝色图标321和用于选择非消色性印刷的黑白图标322。当想要进行使用了消色性调色剂的复印时,用户选择蓝色图标321。当想要进行使用了非消色性调色剂的复印时,用户选择黑白图标322。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使得用户能够自由地选择并预先设定将消色性印刷和非消色性印刷中的哪个作为初始设定。
画面300包括放大缩小图标331、精加工模式图标332、双面模式图标333和原稿模式图标334。当选择了放大缩小图标331时,显示用于设定放大印刷、缩小印刷及其倍率等的设定画面。用户可以使用该画面进行放大印刷、缩小印刷等的设定。当选择了精加工模式图标332时,显示用于进行是否对印刷物进行分类等设定的画面。用户可以使用该画面进行是否对印刷物进行分类等设定。当选择了双面模式图标333时,显示用于进行双面印刷等设定的画面。用户可以使用该画面进行双面印刷等的设定。当选择了原稿模式图标334时,显示用于选择原稿是文字还是照片的画面。用户可以使用该画面选择原稿的类型。
此外,画面300包括浓度调节图标341。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浓度调节图标341来调节印刷浓度。
[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概要]
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未输入印刷命令并且未进行操作时,图像形成装置1进入省电模式的状态。当在省电模式的状态下,从连接到网络的PC等接收到打印命令时,图像形成装置1启动并根据打印命令执行打印。此外,当在待机状态下接收到传真时,图像形成装置1启动并基于接收信号对接收到的传真执行印刷。此外,当在省电模式的状态下,操作控制面板30以执行扫描功能时,图像形成装置1启动并根据操作执行动作。此外,当在省电模式的状态下,操作控制面板30以执行复印功能时,图像形成装置1启动并根据操作执行动作。
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使得用户能够选择非消色性印刷和消色性印刷中的一方作为初始设定模式。用户能够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方式,选择并预先设定非消色性印刷和消色性印刷中更频繁使用的一方作为初始设定模式。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能够针对复印功能、打印功能和传真功能中的每个选择非消色性印刷和消色性印刷中的哪个作为初始设定模式。
例如,在复印功能中,当设定非消色性印刷模式作为初始设定模式时,进行如下动作。当启动时,图像形成装置1待机以在初始设定模式下进行非消色性印刷。当输入了复印的指示时,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非消色性印刷。当在印刷之后例如经过一定时间时,图像形成装置1清除各种设定。动作模式的设定也被清除,图像形成装置1继续待机以在初始设定模式下进行非消色性印刷。另一方面,当选择了蓝色图标321时,图像形成装置1切换到消色性印刷模式并待机以进行消色性印刷。于此,当输入了复印的指示时,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消色性印刷。当在印刷之后例如经过一定时间时,图像形成装置1清除各种设定。动作模式的设定也被清除,图像形成装置1返回到用于初始设定模式的非消色性印刷的待机。
相反,当设定消色性印刷模式作为初始设定模式时,如果未选择黑白图标322,则图像形成装置1在消色性印刷模式下待机并进行动作。当选择了黑白图标322时,图像形成装置1切换到用于非消色性印刷的待机并进行动作。此时,在印刷之后,图像形成装置1返回到用于初始设定模式的消色性印刷的待机。
[与复印有关的动作]
对与复印有关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与复印有关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图6所示的处理例如是在通过操作控制面板30使图像形成装置1从省电模式启动时进行的处理。于此,对存在非消色性印刷模式和消色性印刷模式这两种模式作为动作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ACT101中,控制电路12以与初始设定的模式相应的状态待机。当选择非消色性印刷作为初始设定的模式时,加热辊151的温度被调节为非消色性印刷的基准温度,例如130℃。此时,定影带153的温度被调节为例如100℃左右。当选择消色性印刷作为初始设定的模式时,加热辊151的温度被调节为消色性印刷的基准温度,例如100℃。此时,定影带153的温度被调节为例如100℃左右。
在ACT102中,控制电路12进行模式判定处理即进行与模式变更有关的判定。在模式判定处理中,控制电路12针对动作模式的变更进行判定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12从控制面板30获取与用户的模式选择相关的信号作为选择信号。控制电路12基于获取到的选择信号,确定动作模式。例如,在当前选择的模式为非消色性印刷模式的状态下选择了蓝色图标321时,控制电路12确定为将动作模式变更为消色性印刷模式。在当前选择的模式为消色性印刷模式的状态下选择了黑白图标322时,控制电路12确定为将动作模式变更为非消色性印刷模式。
在ACT103中,控制电路12判定是否变更动作模式。当不变更动作模式时,处理前进到ACT105。当变更动作模式时,处理前进到ACT104。
在ACT104中,控制电路12将定影器150的温度变更为新的待机温度。在该示例中,待机温度为基准温度。例如,当动作模式从非消色性印刷变更为消色性印刷时,定影器150的加热辊151的温度从130℃变更为100℃。当动作模式从消色性印刷变更为非消色性印刷时,加热辊151的温度从100℃变更为130℃。然后,处理前进到ACT105。
在ACT105中,控制电路12判定是否变更了其他设定。其他设定的变更是动作模式以外的设定,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可以包括通过选择放大缩小图标331而进行的复印倍率的变更。可以包括通过选择精加工模式图标332而进行的分类等设定的变更。可以包括通过选择双面模式图标333而进行的原稿和印刷物的单面或双面等设定的变更。可以包括通过选择原稿模式图标334而进行的文字或照片等设定的变更。可以包括通过选择浓度调节图标341而进行的印刷浓度的设定的变更。可以包括复印张数的设定。
在ACT105中,当判定为不变更其他设定时,处理前进到ACT107。当变更其他设定时,处理前进到ACT106。在ACT106中,控制电路12根据用户的输入进行各种设定。然后,处理前进到ACT107。
在ACT107中,控制电路12判定是否输入了动作开始的指示、即是否受理开始形成图像。当未输入动作开始的指示时,处理前进到ACT108。在ACT108中,控制电路12判定是否结束复印动作。例如,当经过了规定时间而不进行任何操作时,判定为结束复印动作。当判定为结束复印动作时,本处理结束,图像形成装置1转换到省电模式。当判定为未结束复印动作时,处理返回到ACT102。
即,进行动作模式的变更、其他设定的变更等,等待动作开始指示的输入。一般来说,用户首先确定动作模式,然后进行各种设定。因此,在进行各种设定的期间,可以将定影器150的温度调节到基准温度。
在ACT107中,当判定为输入了动作开始的指示时,处理前进到ACT109。在ACT109中,控制电路12进行指定动作。例如,当输入通过复印进行的印刷的开始时,进行通过复印的印刷。
参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说明与ACT109中作为指定动作进行的印刷有关的处理。在ACT201中,控制电路12使扫描单元50扫描原稿,并接收印刷作业。在ACT202中,控制电路12根据接收到的作业执行印刷。于此,当定影器150的各部的温度变为接近基准温度的适当温度时,立即进行印刷。当定影器150的温度未变为适当的温度时,在定影器150变为适当的温度之后进行印刷。在印刷之后,在ACT203中,控制电路12结束作业。以上,完成与印刷有关的指定动作。
在ACT109的指定动作之后,处理返回到ACT101。即,无论当前的动作模式的设定如何,控制电路12都在初始设定模式下再次进入待机状态。例如,当初始设定为非消色性印刷时,如下所述。如果将定影器150的加热辊151的温度调节到130℃而进行非消色性印刷,则之后也将加热辊151的温度保持在130℃。如果将加热辊151的温度调节到100℃而进行消色性印刷,则之后将加热辊151的温度加热到130℃并保持。返回到初始设定模式的定时既可以是印刷后不久,也可以是印刷后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经初始化的设定不仅可以包括非消色性印刷模式或消色性印刷模式这样的动作模式,还可以包括通过ACT106变更后的设定等。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输入动作开始的指示之前、即受理开始动作之前的待机状态下,根据作为非消色性印刷或消色性印刷中的任一种的动作模式的设定,将定影器150的温度调节到适当的温度。即使变更动作模式,也根据该变更再次调节定影器150的温度。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缩短从动作开始的指示到印刷开始为止的时间。对于用户而言,由于等待时间缩短,所以压力降低。
例如,假定初始设定是非消色性印刷,加热辊151的温度被调节到130℃。当动作模式变更为消色性印刷时,若在输入印刷开始的指示之后使加热辊151的温度降低到100℃,则需要时间将加热辊151冷却至能够进行印刷的温度。该冷却时间例如为15秒左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缩短该时间。
[变形例]
〈模式变更判定处理的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使用控制面板选择了蓝色图标321或黑白图标322时,总是立即切换到所选择的动作模式。动作模式的变更伴随着定影器150的温度的变更。因此,当设想进行了与动作模式的变更有关的错误操作时,优选为不立即切换动作模式。因此,关于模式变更判定处理,可以采用以下所示的变形例。
(第一示例)
参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对通过ACT102进行的模式判定处理的第一示例进行说明。当持续变更动作模式时,有可能出现用户的指示错误。因此,在第一示例中,在多次进行动作模式的变更指示的情况下,不立即切换动作模式。当进行了规定次数的动作模式的选择时,进行动作模式的变更。
在ACT301中,控制电路12获取由用户输入到控制面板30的操作的信息。在ACT302中,控制电路12判定输入的动作模式的变更是否是从初始设定起初次变更动作模式。当判定为是从初始设定起的初次变更时,处理前进到ACT303。
在ACT303中,控制电路12确定为根据用户的指示变更动作模式。然后,本模式变更判定处理结束。结果,在ACT103中判定为变更动作模式,并在ACT104中变更定影器150的温度。这样,在从初始设定起初次变更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动作模式立即变更为指定的模式。例如,当初始设定模式是非消色性印刷模式并初次选择了蓝色图标321时,确定为模式变更为消色性印刷模式。或者,当初始设定模式是消色性印刷模式并初次选择了黑白图标322时,确定为模式变更为非消色性印刷模式。
当在ACT302中判定为动作模式的变更指示不是从初始设定起的初次变更时,处理前进到ACT304。在ACT304中,控制电路12判定所选择的动作模式是否被选择了规定次数以上。当选择了规定次数以上时,处理前进到ACT303。即,控制电路12确定为将动作模式变更为所选择的模式。
在ACT304中,当判定为选择的次数小于规定次数时,处理前进到ACT305。在ACT305中,控制电路12使对选择的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进行累计。控制电路12确定为不进行模式变更,并且结束模式变更判定处理。模式变更判定处理是反复进行的处理,因此当反复选择蓝色图标321或黑白图标322时,处理都前进到ACT303。
例如,当初始设定模式是非消色性印刷模式并初次选择了蓝色图标321时,确定为模式变更为消色性印刷模式。此时,定影器150的加热辊151的温度从非消色性印刷的基准温度即130℃变更为作为目标值的消色性印刷的基准温度即100℃。假定在正在降低温度的过程中选择了黑白图标322。蓝色图标321和黑白图标322彼此靠近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黑白图标322的选择可能是误操作。因此,处理前进到ACT304,不立即变更动作模式。即,继续使定影器150的温度朝向100℃降低。
当用户的黑白图标322的选择不是误操作时,由于动作模式不发生变更,因此期望用户继续选择黑白图标322。当选择了规定次数以上的黑白图标322时,确定为通过ACT303变更动作模式。于此,规定次数例如为三次。即,当总共选择了三次黑白图标322时,将模式切换到非消色性印刷的模式。此时,使加热辊151的温度再次朝向130℃上升。
也可以想到用户交替地选择黑白图标322和蓝色图标321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对选择了蓝色图标321的次数和选择了黑白图标322的次数进行计数。当选择的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时,确定为将动作模式变更为该动作模式。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使得仅在连续地选择了规定次数的蓝色图标321或黑白图标322时,确定为将动作模式变更为该动作模式。
这样一来,在连续地选择蓝色图标321或黑白图标322等明确了该选择是用户的意图的情况下,进行动作模式的变更。根据该示例,不需要变更定影器150的温度,结果,能够防止直至开始印刷为止的时间变长。
(第二示例)
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对通过ACT102进行的模式变更判定处理的第二示例进行说明。当持续变更动作模式时,有可能出现用户的指示错误。在第二示例中,在这种情况下,当输入动作模式的变更指示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时,进行动作模式的变更。
在ACT401中,控制电路12获取由用户输入到控制面板30的操作的信息。在ACT402中,控制电路12判定输入的动作模式的变更是否是从初始设定起初次变更动作模式。当判定为是从初始设定起的初次变更时,处理前进到ACT403。
在ACT403中,控制电路12确定为根据用户的指示变更动作模式。然后,本模式变更判定处理结束。结果,在ACT103中判定为变更动作模式,并在ACT104中变更定影器150的温度。
在ACT402中,当判定为动作模式的变更指示不是从初始设定起的初次变更时,处理前进到ACT404。在ACT404中,控制电路12判定在进行动作模式变更的操作之后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当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处理前进到ACT403。即,控制电路12确定为将动作模式变更为所选择的模式。在反复进行动作模式变更的操作的情况下,测量从最后的操作起经过的时间。于此,规定时间例如为5秒左右。
在ACT404中,当判定为未经过规定时间时,处理前进到ACT405。在ACT405中,控制电路12确定为不进行模式变更,并且结束模式变更判定处理。模式变更判定处理是反复进行的处理,因此当在进行最后的动作模式变更的处理之后经过规定时间时,处理前进到ACT403。
例如,当初始设定模式是非消色性印刷模式并初次选择了蓝色图标321时,确定为模式变更为消色性印刷模式。此时,加热辊151的温度从非消色性印刷的基准温度即130℃变更为作为目标值的消色性印刷的基准温度即100℃。假定在正在降低温度的过程中选择了黑白图标322。此时,处理前进到ACT404,不立即变更动作模式。即,继续使定影器150的温度朝向100℃降低。
当用户的黑白图标322的选择是误操作时,设想用户重新选择蓝色图标321。若重新选择蓝色图标321并经过规定时间,则确定为动作模式是消色性印刷,因此将定影器150的温度调节到100℃。
另一方面,当用户的黑白图标322的选择不是误操作时,设想用户不进行用于变更动作模式的图标的操作。当在选择黑白图标322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动作模式变更为非消色性印刷。此时,使加热辊151的温度再次朝向130℃上升。
这样一来,在从初始设定变更动作模式之后,当明确了变更动作模式的操作确实是用户的意图时,进行动作模式的变更。即,当选择了蓝色图标321或黑白图标322时,在未再次选择图标而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进行动作模式的变更。根据该示例,不需要变更定影器150的温度,结果,能够防止直至开始印刷为止的时间变长。
在上述示例中,示出了当变更动作模式时对定影器150的加热辊151的温度进行变更的示例,但也可以变更定影带153的温度。
〈消色模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非消色性印刷和消色性印刷这两种动作模式下切换状态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动作模式的选择项不限于两个。在图像形成和图像消除装置中,可以选择消色模式。在消色模式下,将定影器150的加热辊151的温度以120℃为基准温度并调节到120℃左右。
当选择了消色模式时,ACT104中作为目标的待机温度被设定为消色模式的基准温度即120℃。此外,在选择了消色模式的状态下,输入了开始动作的指示时,ACT109中进行的指定动作成为消色动作。即,进行通过用定影器150加热应消色的纸而使消色性调色剂消色的处理。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在可以选择消色模式的情况下,防止从初始设定变更动作模式时的、由于用户的误操作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动作模式的变更。即,可以进行参照图8说明的模式判定处理或参照图9说明的模式判定处理。
此外,在消色模式下,为了使片材200的两面消色,定影带153的基准温度也可以为120℃。此时,伴随来自非消色性印刷模式或消色性印刷模式的模式变更,也可进行定影带153的加热。此外,在从消色模式变更为非消色性印刷模式或消色性印刷模式的情况下,进行定影带153的冷却。
也可以准备消色模式作为与上述复印模式不同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当从复印模式变更为消色模式时,可以进行与上述示例相同的定影器的温度控制。
进一步地,有时也使定影器150的温度设定在黑白印刷和彩色印刷之间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根据印刷模式,进行待机状态下的定影器的温度设定,该温度设定在黑白印刷与彩色印刷之间存在区别。
〈待机温度的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通过ACT104变更的定影器150的温度作为图4所示的基准温度并进行了说明。当变更动作模式时,之后也有可能进一步变更动作模式。如果动作温度与待机温度的差较大,则直至开始指定动作为止的时间可能变长。因此,当从初始设定变更动作模式时,也可以将待机温度设定为以下温度,即无论在执行怎样的动作时都易于将定影器的温度调节为基准温度。具体而言,待机温度也可以设定为非消色性印刷的基准温度与消色性印刷的基准温度之间的温度。即,待机温度可以设定为变更前的动作模式的基准温度与变更后的动作模式的基准温度之间的温度。于此,可以认为冷却以降低温度比加热以升高温度需要更长的时间。
例如,定影器150的加热辊151的待机温度可以设定为如图10所示的温度。即,待机开始时的待机温度在任意一种动作模式下都与基准温度相同。与此相对,动作模式变更后的待机温度与基准温度不同。例如,当变更后的动作模式是非消色性印刷模式时,待机温度的目标值设定为115℃。当变更后的动作模式是消色性印刷模式时,待机温度的目标值设定为110℃。当变更后的动作模式是消色动作模式时,待机温度的目标值设定为110℃。
例如,假定初始设定是非消色性印刷,定影器150的初始待机温度是130℃。于此,假定动作模式变更为消色性印刷。在这种情况下,待机温度变更为110℃。如果冷却至110℃,则当指示执行消色性印刷时,定影器150的加热辊151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冷却至100℃的动作温度。此外,即使将动作模式再次变更为非消色性印刷而立即指示执行非消色性印刷,加热辊151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加热至130℃的动作温度。
假定初始设定是消色性印刷,初始待机温度是100℃。于此,假定动作模式变更为非消色性印刷。在这种情况下,待机温度变更为115℃。如果加热至115℃,则当指示执行非消色性印刷时,定影器150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加热至130℃的动作温度。此外,即使将动作模式再次变更为消色性印刷而立即指示执行消色性印刷,定影器150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冷却至100℃的动作温度。
于此,当选择非消色性印刷时将待机温度设定为115℃而与此相对当选择消色性印刷时将待机温度设定为110℃的理由如下。当选择非消色性印刷时,期望执行的动作是非消色性印刷。因此,在比选择消色性印刷时更高的温度下待机。相反,当选择消色性印刷时,期望执行的动作是消色性印刷。因此,在比选择非消色性印刷时更低的温度下待机。待机温度比非消色性印刷的基准温度和消色性印刷的基准温度的中间温度更偏向低温侧的原因在于冷却所需的时间比加热所需的时间长。
当待机温度不是选择的动作模式的基准温度时,需要在进行动作时将定影器150的温度变更至基准温度。因此,当执行通过ACT109进行的指定动作中的印刷时,如图11所示的流程图那样进行动作。
在ACT501中,控制电路12使扫描单元50扫描原稿,并接收印刷作业。在ACT502中,控制电路12将定影器150的温度加热或冷却至接近基准温度的适当温度。在ACT503中,控制电路12根据接收到的作业执行印刷。在印刷之后,在ACT504中,控制电路12结束作业。以上,完成与印刷有关的指定动作。在消色的情况下,同样地控制电路12将定影器150的温度加热或冷却至接近基准温度的适当温度,进行消色动作。
通过上述处理,当紧接动作之前将动作模式从有可能变更动作模式的初始设定进行变更时,可以缩短直至动作开始为止的时间。
这种待机温度的设定可以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或变形例组合使用。
〈其他〉
在印刷的定影中,可以使用加热辊151的加热和定影带153的加热这两者,也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加热辊151的基准温度和定影带153的基准温度可以有多种组合。基于这些基准温度,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加热辊151和定影带加热辊155的温度控制。如此,上述温度等是一个例子,并且可以根据各种条件适当地变更上述温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选择非消色性印刷和消色性印刷中的任意一个的动作模式的情况和选择非消色性印刷、消色性印刷和消色动作中的任意一个的动作模式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在将非消色性印刷、消色性印刷和消色动作中的两个以上作为选择项而从该选择项中选择某一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上述技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与复印有关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上述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复印以外的功能,例如打印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首先从例如所连接的PC接收与动作模式有关的设定。根据该接收到的设定变更定影器150的待机温度。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接收印刷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动作模式预先调节定影器150的温度。因此,从接收印刷作业起到开始印刷为止的时间比接收印刷作业之后调节定影器150的温度所需的时间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具有各种功能的数字多功能设备进行了说明。然而,上述技术并不限定于应用于多功能设备。上述技术也可以用于缺少上述数字多功能设备所具备的功能中的几个功能的数字多功能设备。此外,也可以用于例如仅具备复印功能的复印机、仅具备打印功能的打印机等。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而提出,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使用具有第一定影基准温度的非消色性的第一调色剂、或者具有与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不同的第二定影基准温度的消色性的第二调色剂,在片材的表面进行图像形成;
定影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下加热形成于所述片材表面的基于所述第一调色剂的图像而进行定影,或者在所述第二定影基准温度下加热形成于所述片材表面的基于所述第二调色剂的图像而进行定影;以及
控制电路,在受理开始动作之前的待机状态下,将使用所述第一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一模式、使用所述第二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二模式、以及通过使用所述定影器对由所述第二调色剂形成了图像的片材以消色温度进行加热而消除该图像的第三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模式作为选择项,获取表示选择所述选择项中的哪种模式的选择信号,根据所述选择信号表示的模式设定待机温度,将所述定影器的温度控制成所述待机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所述待机状态开始时所述选择信号表示选择第一模式时,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待机温度设定为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
当所述待机状态开始时所述选择信号表示选择第二模式时,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待机温度设定为所述第二定影基准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选择了所述第一模式时将基准温度设为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选择了所述第二模式时将基准温度设为所述第二定影基准温度,选择了所述第三模式时将基准温度设为所述消色温度时,
所述控制电路进行以下任意处理,
当获取了表示选择与当前模式不同的模式的所述选择信号时,将所述待机温度变更为所述基准温度;
当获取了规定次数的表示选择与当前模式不同的模式的所述选择信号时,将所述待机温度变更为所述基准温度;以及
当获取了表示选择与当前模式不同的模式的所述选择信号之后经过规定时间时,将所述待机温度变更为所述基准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选择了所述第一模式时将基准温度设为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选择了所述第二模式时将基准温度设为所述第二定影基准温度,选择了所述第三模式时将基准温度设为所述消色温度时,
在所述模式已变更时,所述控制电路在将所述待机温度设定为变更前的所述基准温度与变更后的所述基准温度之间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进行以下任意处理,
当获取了表示选择与当前模式不同的模式的所述选择信号时,将所述待机温度设定为变更前的所述基准温度与变更后的所述基准温度之间的温度;
当获取了规定次数的表示选择与当前模式不同的模式的所述选择信号时,将所述待机温度设定为变更前的所述基准温度与变更后的所述基准温度之间的温度;以及
当获取了表示选择与当前模式不同的模式的所述选择信号之后经过规定时间时,将所述待机温度设定为变更前的所述基准温度与变更后的所述基准温度之间的温度。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使用具有第一定影基准温度的非消色性的第一调色剂、或者具有与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不同的第二定影基准温度的消色性的第二调色剂,在片材的表面进行图像形成;
定影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下加热形成于所述片材表面的基于所述第一调色剂的图像而进行定影,或者在所述第二定影基准温度下加热形成于所述片材表面的基于所述第二调色剂的图像而进行定影;以及
控制电路,在受理开始动作之前的待机状态下,所述控制电路获取选择信号,所述选择信号表示选择使用所述第一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一模式和使用所述第二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二模式中的哪种模式,根据所述选择信号表示的模式设定待机温度,将所述定影器的温度控制成所述待机温度。
7.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程序用于使图像形成装置在受理开始动作之前的待机状态下执行处理,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使用具有第一定影基准温度的非消色性的第一调色剂、或者具有与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不同的第二定影基准温度的消色性的第二调色剂,在片材的表面进行图像形成;和
定影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定影基准温度下加热形成于所述片材表面的基于所述第一调色剂的图像而进行定影,或者在所述第二定影基准温度下加热形成于所述片材表面的基于所述第二调色剂的图像而进行定影,
所述处理包括: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将使用所述第一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一模式、使用所述第二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第二模式、以及通过使用所述定影器对由所述第二调色剂形成了图像的片材以消色温度进行加热而消除该图像的第三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模式作为选择项,获取表示选择所述选择项中的哪种模式的选择信号;
根据所述选择信号表示的模式设定待机温度;以及
将所述定影器的温度控制成所述待机温度。
CN201910478039.7A 2018-06-07 2019-06-03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105799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9468A JP2019211693A (ja) 2018-06-07 2018-06-07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8-109468 2018-06-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9949A true CN110579949A (zh) 2019-12-17

Family

ID=66770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8039.7A Withdrawn CN110579949A (zh) 2018-06-07 2019-06-03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52675B2 (zh)
EP (1) EP3579056B1 (zh)
JP (1) JP2019211693A (zh)
CN (1) CN1105799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5051A (zh) * 2021-04-25 2021-07-20 威海新北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擦除头检测方法及打印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606A (zh) * 2011-06-14 2012-12-19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039519A (ja) * 2014-08-08 2016-03-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操作拡張方法および操作拡張プログラム
JP2016066064A (ja) * 2014-09-22 2016-04-28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消色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6200322A (zh) * 2014-09-05 2016-12-0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80024477A1 (en) * 2016-07-22 2018-01-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817665A (zh) * 2016-09-13 2018-03-20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0122B2 (ja) * 1988-09-02 1995-1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849161B2 (en) * 2011-06-14 2014-09-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JP5568662B2 (ja) * 2012-08-27 2014-08-0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822808B2 (ja) * 2012-09-24 2015-11-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
JP5600716B2 (ja) * 2012-09-28 2014-10-01 株式会社東芝 消色装置
JP5894091B2 (ja) * 2013-01-09 2016-03-23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5865852B2 (ja) * 2013-01-30 2016-02-1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
JP5789627B2 (ja) 2013-03-08 2015-10-0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674839B2 (ja) * 2013-03-08 2015-02-2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789636B2 (ja) 2013-05-07 2015-10-0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188918B1 (en) * 2014-11-24 2015-11-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non-temporary recording medium
JP6240113B2 (ja) * 2015-03-12 2017-11-29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消色装置
JP2017053925A (ja) * 2015-09-08 2017-03-1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09726A (ja) * 2017-01-06 2018-07-12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6938176B2 (ja) * 2017-03-13 2021-09-22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US10289044B1 (en) * 2018-03-22 2019-05-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adjust image forming parameters based on length of time taken to change fixing section temperature from a current temperature to a target temperatur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606A (zh) * 2011-06-14 2012-12-19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039519A (ja) * 2014-08-08 2016-03-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操作拡張方法および操作拡張プログラム
CN106200322A (zh) * 2014-09-05 2016-12-0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066064A (ja) * 2014-09-22 2016-04-28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消色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20180024477A1 (en) * 2016-07-22 2018-01-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817665A (zh) * 2016-09-13 2018-03-20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5051A (zh) * 2021-04-25 2021-07-20 威海新北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擦除头检测方法及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79056B1 (en) 2022-08-10
JP2019211693A (ja) 2019-12-12
US10852675B2 (en) 2020-12-01
EP3579056A1 (en) 2019-12-11
US20190377284A1 (en) 2019-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947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31143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control section configured to carry out a control process including setting a power saving mode
US20150234328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08029886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8340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18527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having decolorizing function in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29241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1676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33568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r for setting fix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number of times of sheet reuse
US1030309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357905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54186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69839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3441824B1 (en) Decoloring apparatus
US1178237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function of preventing secondary infection
US114744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isalignment correction capability
JP202212724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163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