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1819B - 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61819B
CN110561819B CN201910759069.5A CN201910759069A CN110561819B CN 110561819 B CN110561819 B CN 110561819B CN 201910759069 A CN201910759069 A CN 201910759069A CN 110561819 B CN110561819 B CN 110561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eat
die fixing
guide
side plate
driv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90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61819A (zh
Inventor
孙铁
卞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Pengda Haizhu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Pengda Haizhu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Pengda Haizhu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Pengda Haizhu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90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618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61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1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61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1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2Dies; Inserts therefor; Mounting thereof; Moulds
    • B30B15/026Mounting of dies, platens or press ram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包括下固定座、下固定座中间所设的下模具固定架、下固定座上端所插配的导向柱、导向柱上端所滑配的上固定座与上固定座中间所设的上模具固定架,所述下固定座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侧板I;本发明中可在下模具固定座与上模具固定座上对应安装多个模具,通过驱动电机I与驱动电机II驱动下模具固定座与上模具固定座做相应的旋转,即可完成新模具在加工工位的转换,操作简单,替换快;可在下模具固定座与上模具固定座上对应安装不同的模具,因此通过一个加工位可完成多道加工,扩大了整机的加工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机是一种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用来传递能量以实现各种工艺的机器。液压机除用于锻压成形外,也可用于矫正、压装、打包、压块和压板等。液压机包括水压机和油压机,其中,以水基液体为工作介质的称为水压机,以油为工作介质的称为油压机。
液压机模具是液压机上具体用来制成成型物品的工具,现有技术中,液压机模具通常固定安装在液压机上下两端的安装板上,其中,上端的安装板为动板与液压缸缸相连,下端的安装板为固定板与液压机底座相连,在适用过程中,通过上下模具的相互压力作用,使工件被挤压成型。虽然这种安装结构可以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但是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更换模具时,需要先将原模具卸下,然后安装新模具,更换时间长,比较耗费工时;
2.同一工位处,一次性智能安装一套模具,因此空间利用率低,可加工的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包括下固定座、下固定座中间所设的下模具固定架、下固定座上端所插配的导向柱、导向柱上端所滑配的上固定座与上固定座中间所设的上模具固定架,所述下固定座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侧板I,且在侧板I的中间左右对称开设有轴承孔I,所述侧板I的左端并且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液压泵站,所述下模具固定架的中间设有下模具固定座,且在下模具固定座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头I,所述侧板I的上端左右对称插配有四根导向柱,所述下固定座的上端设有与导向柱相滑配的U型结构的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侧板II,且在侧板II的中间开设有轴承孔II,所述上模具固定架的中间设有上模具固定座,且在上模具固定座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头II,所述导向柱的上端固定套接有上固定板,且在上固定板上端面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液压缸组件,所述液压缸组件的活塞杆穿过上固定板与上固定座的上端面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组件的侧面通过油管与液压泵站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I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左轴I,且左轴I通过轴承与轴承孔I相套配,所述连接头I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右轴I,且右轴I通过轴承与轴承孔I相套配。
优选的,所述侧板I的右端面上并且在轴承孔I的孔口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座I,所述电机安装座I的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I,所述驱动电机I的主轴与右轴I的右端通过联轴器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II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左轴II,且左轴II通过轴承与轴承孔II相套配,所述连接头II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右轴II,且右轴II通过轴承与轴承孔II相套配。
优选的,所述侧板II的右端并且在轴承孔II的端口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座II,且在电机安装座II的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II,所述驱动电机II的主轴与右轴II的右端通过联轴器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固定座端面的四角位置处固定螺接有四个导向座I,且在导向座I的中间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上模具固定座端面上对应导向座I的位置处螺接有四个导向座II,且在导向座II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相插配的导向锥。
优选的,所述侧板I与侧板II的前端面上上下对称固定安装有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的侧面设有与侧板I、侧板II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插座,且在插座上插配有LED灯。
优选的,所述侧板I的右上端与侧板II的右下端上下对称固定安装有吹尘组件,所述吹尘组件的侧面设有与侧板I、侧板II相固定焊接的吹尘块,且在吹尘块的壁体内开设有直角型结构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上端固定螺接有吹气管,且在通气孔的右端固定螺接有气管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的上端设有与上固定板的下端相贴合的限位板,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并且在上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螺接有锁紧套。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的外圆上并且在上固定座的上下两端套配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端面与上固定座的上下两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下模具固定座与上模具固定座端面的中间均开设有定位中心孔,且在定位中心孔的两侧并且在下模具固定座与上模具固定座的端面上均布开设有T型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可在下模具固定座与上模具固定座上对应安装多个模具,当需要模具需要更换时,通过驱动电机I与驱动电机II驱动下模具固定座与上模具固定座做相应的旋转,即可完成新模具在加工工位的转换,操作简单,替换快,大大提高了模具更换的效率;
2.可在下模具固定座与上模具固定座上对应安装不同的模具,因此通过一个加工位可完成多道加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扩大了整机的加工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轴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C-C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左视图;
图5为图4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固定座;2、下模具固定架;3、上模具固定架;4、导向柱;5、上固定座;6、上固定板;7、吹尘组件;8、照明组件;9、液压缸组件;10、液压泵站;101、底板;102、侧板I;103、轴承孔I;201、下模具固定座;202、连接头I;203、左轴I;204、右轴I;205、电机安装座I;206、驱动电机I;208、导向座I;209、导向槽;301、上模具固定座;302、连接头II;303、左轴II;304、右轴II;305、电机安装座II;306、驱动电机II;308、导向座II;309、导向锥;401、限位板;402、锁紧套;403、导向套;501、侧板II;502、轴承孔II;701、吹尘块;702、通气孔;703、吹气管;704、气管连接头;801、插座;802、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包括下固定座1、下固定座1中间所设的下模具固定架2、下固定座1上端所插配的导向柱4、导向柱4上端所滑配的上固定座5与上固定座5中间所设的上模具固定架3,下固定座1的下端设有底板101,底板10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侧板I 102,且在侧板I 102的中间左右对称开设有轴承孔I 103,侧板I 102的左端并且在底板101上固定安装有液压泵站10,下模具固定架2的中间设有下模具固定座201,且在下模具固定座20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头I 202,侧板I 102的上端左右对称插配有四根导向柱4,下固定座1的上端设有与导向柱4相滑配的U型结构的上固定座5,上固定座5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侧板II 501,且在侧板II 501的中间开设有轴承孔II 502,上模具固定架3的中间设有上模具固定座301,且在上模具固定座30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头II 302,导向柱4的上端固定套接有上固定板6,且在上固定板6上端面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液压缸组件9,液压缸组件9的活塞杆穿过上固定板6与上固定座5的上端面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液压缸组件9的侧面通过油管与液压泵站10相连通,通过液压泵站10向液压缸组件9提供液压动力,其中,液压缸组件9可选为100x63x1800型液压油缸,液压泵站10可选为80L-3HP-VP30型液压站。
进一步的,连接头I 202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左轴I 203,且左轴I 203通过轴承与轴承孔I 103相套配,连接头I 202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右轴I 204,且右轴I204通过轴承与轴承孔I 103相套配,这种结构使得下模具固定座201可绕轴承孔I 103旋转。
进一步的,侧板I 102的右端面上并且在轴承孔I 103的孔口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座I 205,电机安装座I 205的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I 206,此处驱动电机I 206可选为80AEA07530-SC3型伺服电机,驱动电机I 206的主轴与右轴I 204的右端通过联轴器相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I 206驱动右轴I 204带动整个下模具固定座201绕轴承孔I 103旋转一定角度。
进一步的,连接头II 302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左轴II 303,且左轴II 303通过轴承与轴承孔II 502相套配,连接头II 302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右轴II 304,且右轴II 304通过轴承与轴承孔II 502相套配,这种结构使得上模具固定座301可绕轴承孔II 502旋转。
进一步的,侧板II 501的右端并且在轴承孔II 502的端口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座II 305,且在电机安装座II 305的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II 306,此处驱动电机II 306可选为80AEA07530-SC3型伺服电机,驱动电机II 306的主轴与右轴II304的右端通过联轴器相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II 306驱动右轴II 304带动整个上模具固定座301绕轴承孔II 502旋转一定角度。
进一步的,下模具固定座201端面的四角位置处固定螺接有四个导向座I208,且在导向座I 208的中间开设有导向槽209,上模具固定座301端面上对应导向座I 208的位置处螺接有四个导向座II 308,且在导向座II 308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209相插配的导向锥309,这种结构便于下模具固定座201与上模具固定座301上模具的定位安装。
进一步的,侧板I 102与侧板II 501的前端面上上下对称固定安装有照明组件8,照明组件8的侧面设有与侧板I 102、侧板II 50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插座801,且在插座801上插配有LED灯802,其中,插座801与外接电源通过导线相连,插座801可选为WE123型插座,LED灯802可选为23CM三插型万向夜灯,通过照明组件8对整个装置起到良好的照明效果,便于工人的操作。
进一步的,侧板I 102的右上端与侧板II 501的右下端上下对称固定安装有吹尘组件7,吹尘组件7的侧面设有与侧板I 102、侧板II 501相固定焊接的吹尘块701,且在吹尘块701的壁体内开设有直角型结构的通气孔702,通气孔702的上端固定螺接有吹气管703,此处吹气管703可选为带开关的竹节管型喷嘴,且在通气孔702的右端固定螺接有气管连接头704,此处,气管连接头704通过气管与气泵相连,由气泵向通气孔702内送气,然后高压气体从吹气管703内喷射到下模具固定架2与上模具固定架3的模具腔体上,进而实现对模具表面的除尘。
进一步的,导向柱4的上端设有与上固定板6的下端相贴合的限位板401,导向柱4的顶端并且在上固定板6的上端固定螺接有锁紧套402,通过限位板401实现对上固定板6的承托作用,通过锁紧套402将上固定板6固定在导向柱4上。
进一步的,导向柱4的外圆上并且在上固定座5的上下两端套配有导向套403,此处导向套403可选为铜材质,导向套403的端面与上固定座5的上下两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当上固定座5沿导向柱4的导向上下滑动时,导向套403对导向柱4与上固定座5均起到良好的耐磨防护作用,提高整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下模具固定座201与上模具固定座301端面的中间均开设有定位中心孔,且在定位中心孔的两侧并且在下模具固定座201与上模具固定座301的端面上均布开设有T型槽,这种结构便于模具在下模具固定座201与上模具固定座301上的安装。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下模具固定座201与上模具固定座301上相对应的上下模具通过驱动电机I 206与驱动电机II 306驱动旋转到同一竖直面内,然后通过液压缸组件9驱动上固定座5向下动作,使上模具固定座301与下模具固定座201上的上下模具上下压合,完成工件的成型加工;当加工同种形状的零件时,为了保证加工的有序进行,可在下模具固定座201与上模具固定座301的四个面上对应安装四套相同的模具,更换模具时,可通过驱动电机I 206与驱动电机II 306驱动下模具固定座201与上模具固定座301旋转90°即可完成模具的更换;在同一种零件上加工不同形状时,可在下模具固定座201与上模具固定座301上安装相应工序的模具,在同一工位,只需要驱动驱动电机I 206与驱动电机II 306旋转即可完成相应模具的转换,因此不需要额外使用多个液压机位进行加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扩大了整机的加工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

1.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包括下固定座(1)、下固定座(1)中间所设的下模具固定架(2)、下固定座(1)上端所插配的导向柱(4)、导向柱(4)上端所滑配的上固定座(5)与上固定座(5)中间所设的上模具固定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1)的下端设有底板(101),所述底板(10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侧板I(102),且在侧板I(102)的中间左右对称开设有轴承孔I(103),所述侧板I(102)的左端并且在底板(101)上固定安装有液压泵站(10),所述下模具固定架(2)的中间设有下模具固定座(201),且在下模具固定座(20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头I(202),所述侧板I(102)的上端左右对称插配有四根导向柱(4),所述下固定座(1)的上端设有与导向柱(4)相滑配的U型结构的上固定座(5),所述上固定座(5)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侧板II(501),且在侧板II(501)的中间开设有轴承孔II(502),所述上模具固定架(3)的中间设有上模具固定座(301),且在上模具固定座(30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头II(302),所述导向柱(4)的上端固定套接有上固定板(6),且在上固定板(6)上端面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液压缸组件(9),所述液压缸组件(9)的活塞杆穿过上固定板(6)与上固定座(5)的上端面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组件(9)的侧面通过油管与液压泵站(10)相连通,
所述连接头I(202)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左轴I(203),且左轴I(203)通过轴承与轴承孔I(103)相套配,所述连接头I(202)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右轴I(204),且右轴I(204)通过轴承与轴承孔I(103)相套配,
所述侧板I(102)的右端面上并且在轴承孔I(103)的孔口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座I(205),所述电机安装座I(205)的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I(206),所述驱动电机I(206)的主轴与右轴I(204)的右端通过联轴器相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头II(302)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左轴II(303),且左轴II(303)通过轴承与轴承孔II(502)相套配,所述连接头II(302)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右轴II(304),且右轴II(304)通过轴承与轴承孔II(502)相套配,
所述侧板II(501)的右端并且在轴承孔II(502)的端口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座II(305),且在电机安装座II(305)的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II(306),所述驱动电机II(306)的主轴与右轴II(304)的右端通过联轴器相固定连接,
所述下模具固定座(201)端面的四角位置处固定螺接有四个导向座I(208),且在导向座I(208)的中间开设有导向槽(209),所述上模具固定座(301)端面上对应导向座I(208)的位置处螺接有四个导向座II(308),且在导向座II(308)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209)相插配的导向锥(309),
所述导向柱(4)的上端设有与上固定板(6)的下端相贴合的限位板(401),所述导向柱(4)的顶端并且在上固定板(6)的上端固定螺接有锁紧套(402),
所述导向柱(4)的外圆上并且在上固定座(5)的上下两端套配有导向套(403),所述导向套(403)的端面与上固定座(5)的上下两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下模具固定座(201)与上模具固定座(301)端面的中间均开设有定位中心孔,且在定位中心孔的两侧并且在下模具固定座(201)与上模具固定座(301)的端面上均布开设有T型槽,
将下模具固定座与上模具固定座上相对应的上下模具通过驱动电机I与驱动电机II驱动旋转到同一竖直面内,然后通过液压缸组件驱动上固定座向下动作,使上模具固定座与下模具固定座上的上下模具上下压合,完成工件的成型加工;当加工同种形状的零件时,为了保证加工的有序进行,可在下模具固定座与上模具固定座的四个面上对应安装四套相同的模具,更换模具时,可通过驱动电机I与驱动电机II驱动下模具固定座与上模具固定座旋转90°即可完成模具的更换;在同一种零件上加工不同形状时,可在下模具固定座与上模具固定座上安装相应工序的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I(102)与侧板II(501)的前端面上上下对称固定安装有照明组件(8),所述照明组件(8)的侧面设有与侧板I(102)、侧板II(50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插座(801),且在插座(801)上插配有LED灯(8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I(102)的右上端与侧板II(501)的右下端上下对称固定安装有吹尘组件(7),所述吹尘组件(7)的侧面设有与侧板I(102)、侧板II(501)相固定焊接的吹尘块(701),且在吹尘块(701)的壁体内开设有直角型结构的通气孔(702),所述通气孔(702)的上端固定螺接有吹气管(703),且在通气孔(702)的右端固定螺接有气管连接头(704)。
CN201910759069.5A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 Active CN110561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9069.5A CN110561819B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9069.5A CN110561819B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1819A CN110561819A (zh) 2019-12-13
CN110561819B true CN110561819B (zh) 2021-08-13

Family

ID=68775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9069.5A Active CN110561819B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6181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35236B4 (de) * 2002-08-01 2004-07-22 Konrad Schnupp Bearbeitungspresse
CH711712A1 (de) * 2015-10-29 2017-05-15 Foboha (Germany) Gmbh Form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Produktes durch Spritzgiessen.
CN205289394U (zh) * 2016-01-12 2016-06-08 南安市丰州明盛五金配件厂 一种五金加工用高效冲压机
CN205270506U (zh) * 2016-01-22 2016-06-01 湖州恒大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自动冲压设备
CN206405414U (zh) * 2017-02-06 2017-08-15 中山市群林龙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尺寸的汽车配件模具
CN209110149U (zh) * 2018-08-17 2019-07-16 天津市鼎诚铝压铸件有限公司 一种多腔型压铸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1819A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38826U (zh) 一种高效五金生产加工用打孔设备
CN110561819B (zh) 一种液压机模具固定装置
CN2923293Y (zh) 用于压制磁性材料粉末的成型模具
CN103357773B (zh) 一种卡压式管件管端成型机
CN212469452U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板的冲压模具
CN217831476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冲压头的冲孔设备
CN213915735U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成型用模具
CN210651637U (zh) 一种快速脱模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CN211164513U (zh) 一种生产墙板移动卧式立式成型机
CN208944851U (zh) 一种卧式液压冷挤压双头多工位机床
CN218014951U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设备
CN217343507U (zh) 一种连铸机二冷室铸坯导向装置
CN220838080U (zh) 一种人防门钻孔定位装置
CN218696027U (zh) 一种双工位侧部支撑底部悬空定位压紧装置
CN212288490U (zh) 一种具备型腔替换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20034314U (zh) 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用快速成型装置
CN215355737U (zh) 一种钢木家具生产用成型模具
CN217493305U (zh) 一种用于激光器镜座的压装装置
CN213134739U (zh) 一种高效的冷镦冲压模具
CN117181981B (zh) 一种开闭式锻造模具及锻造方法
CN203400999U (zh) 一种多斜楔模具斜楔驱动机构
CN219853323U (zh) 一种多工件夹持装置
CN214263897U (zh) 一种mim注射模具
CN213797903U (zh) 汽车过滤器用镶嵌滤网注塑模具
CN214294671U (zh) 一种手持式模具加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