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4473B - 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4473B
CN110554473B CN201810542683.1A CN201810542683A CN110554473B CN 110554473 B CN110554473 B CN 110554473B CN 201810542683 A CN201810542683 A CN 201810542683A CN 110554473 B CN110554473 B CN 1105544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
lens
groove
flow port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26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4473A (zh
Inventor
周威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426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4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4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4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4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4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2Optical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justing optical elements during the assembly of optical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透镜,包括一透镜主体以及至少一通气机构,其中所述通气机构环绕地被设置于所述透镜主体的周边,相邻的所述通气机构的两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所述透镜的边缘形成所述通气槽,所述通气机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被设置于所述通气槽,其中所述通气槽的通气路径沿所述阻挡部而延伸。

Description

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产品中的光学系统的性能需要保持良好和稳定,才能保障正常使用和成像质量,若光学系统外部的异物进入光学系统内部,附着于镜片或其他部位,或者对光学系统的内部结构产生刮擦、移动等,都会影响光学系统的性能,进而影响正常使用和成像质量。
在现有的光学产品设计中,为了促进水雾消散,塑料镜片多被设计有通气槽结构,以便于通气。传统的镜片开槽,是三段式直通开槽,使得通气槽被设计为直通式的,光学系统外部的异物容易通过直通式的通气槽径直进入光学系统内部,会造成光学系统的性能不良,从而影响实际使用。
在光学产品的制造和组装的过程中,细小的异物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到光学产品中。在制程流转中,由于异物处于光学系统的外部,而不会对光学系统产生影响,且异物细小,无法在制程中有效探测到。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光电系统经常会发生震动、晃动等,异物在移动过程中容易通过通气槽进入光学系统内部。由于通气槽为直通式通道,异物可以通过通气槽径直进入光学系统内部。由于直通式通气槽行程路径短,异物可以快速进入光学系统内部。
此外,直通式的通气槽的横截面较大,大颗粒的异物也很容易通过通气槽,进入光学系统的内部。需要改善通气槽结构,以有效阻挡异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所述镜头的通气机构能够有效阻挡异物进入光学系统的内部,排除异物进入的可能性,保障光学系统的性能可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所述镜头的所述通气机构供气体流通,以消除水雾。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所述镜头的通气机构在镜片外侧提供阻挡部,以有效阻挡异物从镜片外侧进入镜片的内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所述镜头的所述通气机构的两端之间形成一通气槽,以供通气。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所述镜头的通气机构所提供的阻挡部所述延长通气槽里的移动路径,以阻挡异物径直进入镜片的内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所述镜头的通气机构具有较小的流通口,以防止大颗粒的异物通过所述通气机构进入镜头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所述镜头的通气机构在透镜和镜筒之间设置阻挡部以阻挡异物进入通气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所述镜头的通气机构具有较长的通气路径,以延长异物在镜头内部的移动路径,从而使得通气机构复杂,降低异物进入镜头内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在所述镜头的镜片进行开槽,以在装配所述镜头时形成所述镜头的通气机构。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镜头,包括:
一透镜组,其中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透镜,其中所述透镜包括一透镜主体和至少两个通气机构,其中所述透镜具有一通气槽,其中所述通气槽被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之间,其中所述通气槽自所述透镜主体的边缘延伸至所述透镜的外部,其中所述通气机构包括至少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被设置于所述通气槽;和
一镜筒,其中所述透镜组的所述透镜被依次地安装于所述镜筒内部,其中所述镜筒与所述透镜的边缘之间形成一流通通道,其中所述流通通道通过所述通气槽并经过阻挡部地相通于相邻的所述透镜之间的一间隔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阻挡部自所述通气机构的两端凸起地向外延伸形成,其中所述通气机构包括一第一阻挡部和一第二阻挡部,所述通气槽具有一通气路径,所述通气槽的所述通气路径沿着所述通气机构的所述第一阻挡部和相邻另一所述通气机构的所述第二阻挡部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阻挡部的所述第一端和相邻的所述通气机构的一端之间形成一外流通口,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阻挡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阻挡部具有一第二端和一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阻挡部的所述第二端和相邻的所述通气机构的一端之间形成一内流通口,所述第二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一阻挡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的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阻挡部的第二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隙以分别和所述外流通口以及所述内流通口连通,形成所述通气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间隔空间通过所述内流通口被连通于所述通气槽,所述流通通道通过所述外流通口被连通于所述通气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通气机构的所述第一阻挡部和相邻另一所述通气机构的所述第二阻挡部被交错地设置于所述通气槽,其中所述通气槽的通气路径沿着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而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沿着所述透镜的边缘沿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在所述通气槽延伸,所述第二阻挡部沿着所述透镜的边缘沿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在所述通气槽延伸,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位置相对,以使所述通气槽的通气路径呈Z型,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别在所述通气槽的外侧和所述通气槽的内侧阻挡异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通气机构包括一通气机构主体,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别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主体的两端,所述通气机构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分别朝向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的第一内表面自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向内倾斜地延伸至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所述第二阻挡部的第二内表面自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向内倾斜地延伸至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使得相邻所述通气槽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外流通口和所述内流通口,其中所述外流通口小于所述内流通口,使得所述第一阻挡部阻挡异物通过所述外流通口进入所述通气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通气机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三阻挡部,所述第三阻挡部被设置于所述通气槽,其中所述通气槽的通气路径沿着所述第三阻挡部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三阻挡部的一端和相邻所述通气机构的一端之间形成一中流通口,所述中流通口分别地与所述外流通口和所述内流通口连通,以供通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透镜主体和所述通气机构之间具有空隙,形成一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分别和所述通气槽和所述间隔空间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透镜包括一前透镜和至少两后透镜,所述前透镜和相邻所述后透镜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隔空间,所述前透镜被设有所述通气槽,使得所述第一间隔空间通过所述通气槽和所述流通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透镜包括至少两后透镜,相邻所述后透镜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隔空间,所述后透镜被设有所述通气槽,所述第二间隔空间通过所述通气槽和所述流通通道连通。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透镜,包括:
一透镜主体;以及
至少一通气机构,其中所述通气机构环绕地被设置于所述透镜主体的周边,相邻的所述通气机构的两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所述透镜的边缘形成所述通气槽,所述通气机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被设置于所述通气槽=,其中所述通气槽的通气路径沿所述阻挡部而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通气机构进一步包括一透镜底座,所述透镜主体被设置于所述透镜底座的中心,所述通气机构被设置于所述透镜底座的上表面,所述通气机构环绕所述透镜主体,其中所述通气机构与所述透镜主体之间形成一通气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通气槽自所述透镜的外表面向下延伸至所述透镜底座的上表面而得到所述通气槽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通气机构包括一通气机构主体、第一阻挡部和一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别自所述通气机构主体的两端向外凸起地延伸向所述通气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和相邻的所述通气槽的一端之间形成一外流通口,所述第二阻挡部和相邻的所述通气槽的一端之间形成一内流通口,所述外流通口、所述通气槽和所述内流通口连通以供通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所述第二阻挡部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交错分布于所述通气槽,以延长所述通气槽的流通通气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通气机构包括一通气而机构主体主体,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别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主体的两端,所述通气机构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分别朝向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的第一内表面自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向内倾斜地延伸至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所述第二阻挡部的第二内表面自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向内倾斜地延伸至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使得相邻所述通气槽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外流通口和所述内流通口,其中所述外流通口小于所述内流通口,使得所述第一阻挡部阻挡异物通过所述外流通口进入所述通气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通气机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三阻挡部,所述第三阻挡部被设置于所述通气槽,以延长所述通气槽的流通通气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三阻挡部的一端和相邻所述通气机构的一端之间形成一中流通口,所述中流通口分别和所述外流通口和所述内流通口连通,以供通气。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镜头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透镜组、一镜筒和一基座;
(B)在所述透镜组的至少一透镜的周边间隔地开槽以形成至少一通气机构,其中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之间的空隙形成一通气槽和至少一阻挡部;
(C)设置所述阻挡部和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主体之间的一流通口的大小,以控制所述流通口的可通过性;以及
(D)依次安装所述透镜自所述镜筒的一容纳空间,并将所述镜筒设置于所述基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步骤(D)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D1)在所述透镜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
(D2)在所述镜筒和所述透镜之间形成一流通通道,通过所述通气槽连通所述间隔空间和所述流通通道。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用于镜头的异物阻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一透镜的周边的至少一通气槽上设置至少一阻挡部;和
(B)沿着所述阻挡部延伸所述通气槽的通气路径。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气体流通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通气机构阻挡异物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上述变形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一制造方法的步骤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一异物阻挡方法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较佳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本发明提供的一镜头,所述镜头包括一透镜组10、一镜筒20和一基座30,其中所述镜筒20形成一容纳空间200,所述透镜组10包括一组透镜11,各所述透镜11被依次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200,所述镜筒20被安装于所述基座30,以将所述透镜组10包围在所述容纳空间200中。也就是说,所述透镜组10被安装于所述透镜组10的前方,所述透镜组10的后方被设有光学传感器40。成像光被允许依次通过所述透镜组10的各所述镜片11,在光学传感器40处被感知。
所述透镜11包括一前透镜12和至少一后透镜13。所述前透镜12和所述后透镜13被依次地安装于所述镜筒20的所述容纳空间200。
如图1A至图5的本发明所述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透镜组10的所述前透镜12被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200,所述前透镜12和所述镜筒20之间具有一第一流通通道2001。值也就是说,所述前透镜12的周边和所述镜筒20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流通通道2000。
所述后透镜13被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200,所述后透镜13和所述镜筒20之间形成一第二流通通道2002。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流通通道2002包围所述后镜片组30形成,所述后透镜13的周边和所述镜筒20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流通通道2002。其中所述第一流通通道2001和所述第二流通通道2002相互连通形成所述流通通道2000。
相邻所述透镜11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1000,所述间隔空间1000可供成像光通过。
所述前透镜12和相邻的所述后透镜13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隔空间101。相邻所述后透镜13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隔空间102。
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分别与所述流通通道2000的所述第一流通通道2001和所述第二流通通道2002连通。
所述透镜11包括一透镜主体111和一组通气机构112,所述通气机构112被环绕地设置于所述透镜主体111的周边,所述通气机构112和所述透镜主体111的边缘之间相距一定的间隔以形成一通气通道110,所述通气通道110环绕所述透镜主体111。其中,所述透镜主体111供成像光通过。成像光不通过所述通气机构112。所述通气机构112对成像光没有阻挡。
所述透镜11进一步包括一透镜底座113,所述透镜底座113可供成像光通过。所述透镜主体111被设置于所述透镜底座113的中心位置,所述透镜底座113具有一上表面1131,各所述通气机构112自所述上表面1131凸起地形成所述通气机构112沿着所述上表面1131环绕所述透镜主体111形成。
优选地,所述通气机构112的数量为三,各所述通气机构112首尾相对地形成于所述透镜主体111的周边。相邻两所述通气机构11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
所述通气机构112包括一通气机构主体1121、一第一阻挡部1122和一第二阻挡部1123,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被设置于所述透镜11的外边缘,环绕所述透镜主体111。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和所述透镜主体11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和所述透镜主体111之间的空隙向下凹陷形成所述通气通道110。
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分别向外凸起地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两端。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所述的第二阻挡部1123分别自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两端向两侧凸起地延伸形成。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一端的内侧,使得所述通气机构112的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相邻另一所述通气机构112的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交错地分布于所述透镜11。
相邻两所述通气机构112的两端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以形成一通气槽1120。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被凸起地设置于所述通气槽1120,以延长所述通气槽1120的路径,为所述通气槽1120阻挡异物。
所述通气槽1120具有一通气路径,所述通气槽1120的通气路径沿着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延伸。
其中所述通气槽1120通过开槽至所述透镜底座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形成。所述通气槽1120自所述透镜11的外表面向下沿着是所述透镜底座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而得到所述通气槽的高度。
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分别朝向相邻的另一所述通气机构112,所述通气机构112的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相邻另一所述通气机构112的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之间形成所述通气槽1120的部分通气路径。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分别自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和内侧沿着所述透镜11的边缘形状向外延伸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通气机构112被设置于所述透镜组10的内侧,以使所述通气槽1120和所述容纳空间200内的空间连通,以便通气。
具体地,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具有一第一端11220和一第一内表面11221,所述第一端11220朝向相邻所述通气机构112的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一端,所述第一内表面11221形成于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的内侧,面向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和所述透镜主体111。
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具有一第二端11230和一第二内表面11231,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的所述第二端11230朝向相邻所述通气机构112的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一端,所述第二内表面11231形成于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的内侧,面向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
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相邻另一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交错分布,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朝向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一端,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朝向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一端。
优选地,在相邻所述通气机构112之间Z型开槽至所述透镜底座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以形成相互交错的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
也就是说,所述通气槽1120的所述通气路径呈Z型。
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的所述第一端11220和相邻的另一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一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形成一外流通口1001。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的所述第一内表面11221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的所述第二内表面1123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和相邻的所述通气机构112的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形成一内流通口1002。所述外流通口1001、所述第一内表面11221和所述第二内表面11231之间的空隙和所述内流通口1002之间连通形成所述通气槽1120。所述通气槽1120自所述透镜1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通气槽1120分布于所述透镜11的周边,不影响成像光通过所述透镜组10。
所述通气槽1120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连通,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从所述流通通道2000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所述通气槽1120通过所述内流通口1002和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连通,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内流通口1002从所述通气槽1120进入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
同样地,存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内流通口1002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并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进入所述流通通道20流通。
当所述后透镜13被依次地安装于所述前透镜12的后方,被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200,形成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通过相邻的所述前透镜12和所述后透镜13之间的缝隙与所述流通通道2000相连。当所述后透镜13被设置有所述通气槽112,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之间的连通处的连通面积扩大。气体可以顺畅地在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之间流通。同样地,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之间的连通处由于所述通气槽1120的设置而扩大连通面积,气体可以顺畅地在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之间流通。
所述通气槽1120通过所述内流通口1002和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连通,所述通气槽1120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连通。也就是说,所述通气槽1120连通所述流通通道2000和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气体可以沿着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所述通气槽1120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流通。
所述通气槽1120通过所述内流通口1002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连通,所述通气槽1120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连通。也就是说,所述通气槽1120连通所述流通通道2000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气体可以沿着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所述通气槽1120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流通。
当所述通气槽1120形成于同所述前镜片12相邻的所述后镜片13的一侧,所述通气槽1120和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连通,位于所述透镜11之间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通气槽1120从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流动向所述流通通道2000。气体也可以从所述流通通道2000向所述通气槽1120流动,并沿着所述通气槽1120进入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
当所述通气槽1120形成于相邻所述后透镜13之间,所述通气槽1120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连通,位于所述透镜11之间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通气槽1120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向所述流通通道2000流动。气体也可以从所述流通通道2000向所述通气槽1120流动,并沿着所述通气槽1120进入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前透镜13朝向所述镜头的外侧的表面不被设置所述通气槽1120。
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沿着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沿着所述透镜的边缘延伸,在所述通气槽的外侧阻挡异物,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沿着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沿着所述透镜的边缘延伸,在所述通气槽的内侧阻挡异物。
如图4所示,所述间隔空间1000、所述通气槽1120、所述流通通道2000连通,使得所述镜筒20内部的气体可以在连通的空间里流动,有助于通气和排气。
当所述透镜组10在工作时产生热量,在所述容纳空间200中的气体膨胀,气体需要从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的第二间隔空间102中向外部移动。气体可以从所述内通气口1002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并从所述外通气口进入所述流通通道2000。
所述流通通道110内的气体需要向所述透镜组10之间以及所述透镜11之间流通,以保持气压平衡,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并沿着所述通气槽1120流动,通过所述内通气口1002进入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第二间隔空间102。
成像光依次通过所述透镜组10、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所述透镜组10中的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1,最终被设置于所述透镜组10后方的光学传感器40感知,因此成像光通过的所述透镜组10、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所述透镜组10中的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1中存在异物,将会影响成像光的通过,从而影响成像质量。
如图5所示,当异物进入所述镜筒20内的所述容纳空间200时,异物首先进入所述流通通道2000。所述镜头产生晃动、震动或移动等会造成异物移动的情况时,异物会在所述流通通道2000里移动,由于所述通气槽1120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连通,存在异物从所述流通通道向所述通气槽1120移动的可能性。所述通气槽1120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连通,异物需要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才能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的一第一外表面11222首先阻挡异物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
所述通气槽1120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和所述流通通道200连通,所述通气槽1120和所述流通通道200的连接处的截面即为所述外流通口1001的截面,所述外流通口1001的大小影响所述通气槽1120的可通过性。
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被设置于所述通气槽1120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之间,以缩小所述通气槽1120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之间的可流通的部位的面积,以阻挡异物从所述流通通道2000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最终通过所述通气槽1120进入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
若异物进入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会影响成像光通过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且异物存在附着于所述透镜11的可能性。当异物附着于所述透镜11,成像光通过所述透镜11时会受到异物的影响,最终影响成像质量。
所述外流通口1001的大小取决于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之间的间距的大小,设置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之间的间距,使得所述外流通口1001的大小能够有效阻挡异物,当异物颗粒大于所述外流通口1001的大小,异物可以被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有效地阻挡在所述通气槽1120之外,以放置异物进入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
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被设置于所述流通通道2000和通气槽1120之间,以缩小所述流通通道2000和通气槽1120之间的流通面积,有效阻挡异物。由于所述外流通口1001存在,以保障所述流通通道2000和所述通气槽1120之间的连通,因此较为细小的异物存在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从所述流通通道2000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的可能性。
当异物从所述外流通口1001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异物首先被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阻挡,异物需要移动至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之间的空隙才能继续想所述内流通口1002移动,当异物移动至所述内流通口1002处,异物会被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一端阻挡,异物需要改变移动方向,向所述内流通口1002移动,才能最终通过所述通气槽1120进入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
也就是说,所述流通通道2000中的异物首先会被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阻挡在所述流通通道2000,有效防止大颗粒的异物从所述外流通口1001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当颗粒细小的异物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阻挡异物继续移动,异物无法直接越过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进入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通过2002。异物需要被外力改变移动方向,沿着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之间的空隙继续移动,直至被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阻挡,异物需要被外力再次改变方向才能通过所述内流通口1002进入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因为异物会被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和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的一端分别阻挡,以防止异物顺利进入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影响成像质量。
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在所述通气槽中1120中有效阻挡异物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也改变和延长异物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路径,以防止异物径直通过所述通气槽1120进入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通过2002。
可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的异物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阻挡部1121的所述第一端11110和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之间的间隔大小来控制。保障气体顺利流通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缩小所述第一阻挡部1121的所述第一端11110和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之间的间隔,以有效阻挡会影响成像质量的异物进入所述第一间隔101和所述第二间隔2002。
同样地,可进入所述内流通口1002的异物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二阻挡部1122的所述第二端11220和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之间的间隔大小来控制。保障气体顺利流通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缩小所述第二阻挡部1122的所述第二端11220和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之间的间隔,以有效阻挡会影响成像质量的异物进入所述第一间隔101和所述第二间隔2002。
所述通气机构112可以被设置于所述后透镜13的前方,即所述通气槽1120形成于所述后透镜13朝向所述前透镜12的一侧。如图6所示,所述通气机构112也可以被设置于所述前透镜12和所述后透镜13的后侧,即所述通气机构112朝向所述透镜组10的后方。所述前透镜12的后侧即内侧被设有所述通气机构112,所述通气机构112朝向所述后透镜13,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可以通过所述透镜组10的所述前透镜12实现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的连通。
所述后透镜13的后侧也可以被设有所述通气机构112,以实现相邻所述后透镜13之间的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通过所述通气槽1120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的连通。
如图6和图7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通气机构112A包括一通气机构主体1121A。各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被设置于所述透镜主体111A的周边,各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与所述透镜主体111A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形成一通气通道110A。所述透镜11A还包括一透镜底座113A,所述透镜主体111A被设置于所述透镜底座113A的中心位置,所述通气机构112A被设置于所述透镜底座113A的外周,环绕所述透镜主体111A。在相邻所述通气机构112A之间开槽至所述透镜底座113A的上表面1131A以形成所述通气槽1120A。
相邻所述通气机构112A之间形成一通气槽1120A,所述通气槽1120A自所述透镜11A的外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通气槽1120A和所述通气通道110A连通。优选地,在所述透镜11A的表面开槽自所述透镜底座113A的上表面1131A形成所述通气通道110A。
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A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A分别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的两端,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内表面11221A和一第二内表面11231A,所述第一内表面11221A和所述第二内表面11222A分别朝向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所述第一内表面11221A自所述通气机构112A的外侧向所述通气机构112的内侧倾斜地延伸,所述第一内表面11221A向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的内侧倾斜地形成,并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的一端形成一第一阻挡部1121A。所述第二内表面11231A向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的外侧倾斜地延伸形成,并在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的另一端形成一第二阻挡部1123A。
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的所述第一内表面11221A和相邻另一所述通气结构主体1121A的所述第二内表面11231A相对,所述第一内表面11221A和所述第二内表面11231A自所述通气机构112A的外侧向所述通气机构112A的内侧展开地延伸,所述第一内表面11221A的外侧和所述第二内表面11221A的外侧之间形成一外流通口1001A,即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A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A的外侧形成所述外流通口1001A。所述第一内表面11221A的内侧和所述第二内表面11221A的内侧形成一内流通口1001A,即述第一阻挡部1122A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A的内侧形成所述内流通口1002A,所述外流通口1001A的截面小于所述内流通口1002A的截面。
所述通气槽1120A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A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连通,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A从所述流通通道2000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A。所述通气槽1120A通过所述内流通口1002A和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连通,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内流通口1002A从所述通气槽1120A进入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
同样地,存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01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02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内流通口1002A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A,并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A进入所述流通通道2000。
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A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A的外表面位于所述外流通口1001A的两侧,分别朝向所述通气机构112A的外侧,以阻挡异物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
所述通气槽1120A通过所述内流通口1002A和所述通气机构112A和所述透镜主体111A之间的所述通气通道110A连通,所述通气槽110A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A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连通。也就是说,所述通气槽1120A连通所述流通通道2000和所述通气通道110A,气体可以沿着所述通气通道110A、所述通气槽1120A和所述流通通道2000流通。
由于所述外流通口1001A的截面较小,所述第一阻挡部1122A和所述第二阻挡部1123A能够有效阻挡异物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A。
如图8和图9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所述通气槽1120内被设有至少一第三阻挡部1124A,所述第三阻挡部1124A自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的两端分别地向外凸起地延伸形成,以进一步阻挡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A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A的异物继续向所述内流通口1002A移动。所述第三阻挡部1124A的端部朝向相邻的另一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的一端,并与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具有一定的间隔,形成一中流通口1003A,所述中流通口1003A供气体流通,保障所述通气槽1120A的通气功能。所述第三阻挡部1124A和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之间的间隔较小,即所述中流通口1003A开口小,进一步有效阻挡异物通过。所述通气槽1120的通气路径沿着所述第三阻挡部1124延伸。
当所述第三阻挡部1124A被设置于所述通气槽1120A,异物在所述通气槽1120A内的移动路径被延长,细小的异物进入通过所述外流通口1001A进入所述通气槽1120A,所述第三阻挡部1124A能够进一步阻挡异物向所述内流通口1002A,异物需要改变移动方向,改为沿着所述第三阻挡部1124A移动至所述第三阻挡部1124A和所述通气机构主体1121A之间的所述中流通口1003A。异物需要在通过所述中流通口1003A后继续想所述内流通口1002A移动。
所述第三阻挡部1124A改变流通方向,延长异物的移动路程,以防止异物径直进入所述间隔空间1000。
如图10所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镜头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透镜组、一镜筒和一基座;
(B)在所述透镜组的至少一透镜的周边间隔地开槽以形成至少一通气机构,其中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之间的空隙形成一通气槽和至少一阻挡部;
(C)设置所述阻挡部和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主体之间的一流通口的大小,以控制所述流通口的可通过性;以及
(D)依次安装所述透镜自所述镜筒的一容纳空间,并将所述镜筒设置于所述基座。
其中所述步骤(D)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D1)在所述透镜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
(D2)在所述镜筒和所述透镜之间形成一流通通道,通过所述通气槽连通所述间隔空间和所述流通通道。
如图11所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用于镜头的异物阻挡方法,所述异物阻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一透镜的周边的至少一通气槽上设置至少一阻挡部;和
(B)沿着所述阻挡部延伸所述通气槽的通气路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8)

1.一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镜组,其中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透镜,其中所述透镜包括一透镜主体和至少两个通气机构,其中所述透镜具有一通气槽,其中所述通气槽被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之间,其中所述通气槽自所述透镜主体的边缘延伸至所述透镜的外部,其中所述通气机构包括至少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被设置于所述通气槽;和
一镜筒,其中所述透镜组的所述透镜被依次地安装于所述镜筒内部,其中所述镜筒与所述透镜的边缘之间形成一流通通道,其中所述流通通道通过所述通气槽并经过阻挡部地相通于相邻的所述透镜之间的一间隔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阻挡部自所述通气机构的两端凸起地向外延伸形成,其中所述通气机构包括一第一阻挡部和一第二阻挡部,所述通气槽具有一通气路径,所述通气槽的所述通气路径沿着所述通气机构的所述第一阻挡部和相邻另一所述通气机构的所述第二阻挡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阻挡部的所述第一端和相邻的所述通气机构的一端之间形成一外流通口,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阻挡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阻挡部具有一第二端和一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阻挡部的所述第二端和相邻的所述通气机构的一端之间形成一内流通口,所述第二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一阻挡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的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阻挡部的第二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隙以分别和所述外流通口以及所述内流通口连通,形成所述通气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间隔空间通过所述内流通口被连通于所述通气槽,所述流通通道通过所述外流通口被连通于所述通气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通气机构的所述第一阻挡部和相邻另一所述通气机构的所述第二阻挡部被交错地设置于所述通气槽,其中所述通气槽的通气路径沿着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而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沿着所述透镜的边缘沿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在所述通气槽延伸,所述第二阻挡部沿着所述透镜的边缘沿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在所述通气槽延伸,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位置相对,以使所述通气槽的通气路径呈Z型,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别在所述通气槽的外侧和所述通气槽的内侧阻挡异物。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通气机构包括一通气机构主体,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别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主体的两端,所述通气机构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分别朝向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阻挡部的所述第一端和相邻的所述通气机构的一端之间形成一外流通口;所述第二阻挡部具有一第二端和一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阻挡部的所述第二端和相邻的所述通气机构的一端之间形成一内流通口;所述第一阻挡部的第一内表面自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向内倾斜地延伸至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所述第二阻挡部的第二内表面自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向内倾斜地延伸至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使得相邻所述通气槽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外流通口和所述内流通口,其中所述外流通口小于所述内流通口,使得所述第一阻挡部阻挡异物通过所述外流通口进入所述通气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通气机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三阻挡部,所述第三阻挡部被设置于所述通气槽,其中所述通气槽的通气路径沿着所述第三阻挡部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第三阻挡部的一端和相邻所述通气机构的一端之间形成一中流通口,所述中流通口分别地与所述外流通口和所述内流通口连通,以供通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透镜主体和所述通气机构之间具有空隙,形成一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分别和所述通气槽和所述间隔空间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透镜包括一前透镜和至少两后透镜,所述前透镜和相邻所述后透镜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隔空间,所述前透镜被设有所述通气槽,使得所述第一间隔空间通过所述通气槽和所述流通通道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透镜包括至少两后透镜,相邻所述后透镜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隔空间,所述后透镜被设有所述通气槽,所述第二间隔空间通过所述通气槽和所述流通通道连通。
16.一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镜主体;以及
至少一通气机构,其中所述通气机构环绕地被设置于所述透镜主体的周边,相邻的所述通气机构的两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所述透镜的边缘形成所述通气槽,所述通气机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被设置于所述通气槽,其中所述通气槽的通气路径沿所述阻挡部而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其中所述通气机构进一步包括一透镜底座,所述透镜主体被设置于所述透镜底座的中心,所述通气机构被设置于所述透镜底座的上表面,所述通气机构环绕所述透镜主体,其中所述通气机构与所述透镜主体之间形成一通气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透镜,其中所述通气槽自所述透镜的外表面向下延伸至所述透镜底座的上表面而得到所述通气槽的高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其中所述通气机构包括一通气机构主体、第一阻挡部和一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别自所述通气机构主体的两端向外凸起地延伸向所述通气槽。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和相邻的所述通气槽的一端之间形成一外流通口,所述第二阻挡部和相邻的所述通气槽的一端之间形成一内流通口,所述外流通口、所述通气槽和所述内流通口连通以供通气。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所述第二阻挡部形成于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交错分布于所述通气槽,以延长所述通气槽的流通通气路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透镜,其中所述通气机构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分别朝向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部的第一内表面自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向内倾斜地延伸至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所述第二阻挡部的第二内表面自所述通气机构的外侧向内倾斜地延伸至所述通气机构的内侧,使得相邻所述通气槽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外流通口和所述内流通口,其中所述外流通口小于所述内流通口,使得所述第一阻挡部阻挡异物通过所述外流通口进入所述通气槽。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透镜,其中所述通气机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三阻挡部,所述第三阻挡部被设置于所述通气槽,以延长所述通气槽的流通通气路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透镜,其中所述第三阻挡部的一端和相邻所述通气机构的一端之间形成一中流通口,所述中流通口分别和所述外流通口和所述内流通口连通,以供通气。
26.一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透镜组、一镜筒和一基座;
(B)在所述透镜组的至少一透镜的周边间隔地开槽以形成至少一通气机构,其中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之间的空隙形成一通气槽和至少一阻挡部;
(C)设置所述阻挡部和相邻所述通气机构主体之间的一流通口的大小,以控制所述流通口的可通过性;以及
(D)依次安装所述透镜于所述镜筒的一容纳空间,并将所述镜筒设置于所述基座。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D1)在所述透镜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
(D2)在所述镜筒和所述透镜之间形成一流通通道,通过所述通气槽连通所述间隔空间和所述流通通道。
28.一用于阻挡异物进入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一透镜的周边的至少一通气槽上设置至少一阻挡部;和
(B)沿着所述阻挡部延伸所述通气槽的通气路径。
CN201810542683.1A 2018-05-30 2018-05-30 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 Active CN110554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2683.1A CN110554473B (zh) 2018-05-30 2018-05-30 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2683.1A CN110554473B (zh) 2018-05-30 2018-05-30 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4473A CN110554473A (zh) 2019-12-10
CN110554473B true CN110554473B (zh) 2021-10-19

Family

ID=68734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2683.1A Active CN110554473B (zh) 2018-05-30 2018-05-30 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44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8741A1 (zh) * 2020-02-27 2021-09-02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镜头的镜片组、光学镜头和摄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2601A (ja) * 2006-02-08 2007-08-23 Ricoh Co Ltd レンズユニット、鏡筒、光学機器、画像読み取りユニット、スキャ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048860A (zh) * 2012-12-21 2013-04-17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及具有该散热模组的投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4473A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61024B1 (ko) 컴팩트 폴디드 카메라 구조
JP4866348B2 (ja) 光電式煙感知器
KR20160094692A (ko) 렌즈 모듈
US20090122138A1 (en) Scattered Light Diaphragm For Reducing The Scattered Light Incident Into A Camera
CN110554473B (zh) 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
CN100406918C (zh) 光学透镜部件及包括这种透镜部件的光学透镜设置结构
US8976451B2 (en) Lens array module
KR102166125B1 (ko) 렌즈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단말
CN105676401A (zh) 镜头模块
TW202004318A (zh) 鏡片組及鏡頭模組
US20190017276A1 (en) Ventilation roof
CN203150550U (zh) 阵列光学元件及阵列镜头模组
US20220163750A1 (en) Lens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and camera module
KR20240041301A (ko) 렌즈 조립체
KR102613873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102190513B1 (ko) 환기 효율이 향상된 시스템 방범 창호
EP1843580B1 (en) Projector
JP2000234955A (ja) 赤外線式人体検知器
JP6723902B2 (ja) 建具
WO2018029864A1 (ja) マフラ
CN217133451U (zh) 镜片与消压成像镜头
CN106707447A (zh) 堆叠透镜组件和用于其的制造方法
CN115291457A (zh) 相机前盖及相机
US11815700B2 (en) Optical lens assembly
WO2008129460A1 (en) Camera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