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6420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46420A CN110546420A CN201980001897.0A CN201980001897A CN110546420A CN 110546420 A CN110546420 A CN 110546420A CN 201980001897 A CN201980001897 A CN 201980001897A CN 110546420 A CN110546420 A CN 1105464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detection element
- opening
- temperature detection
- cylindrical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16L41/008—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for connecting a measuring instru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1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using hooks, pawls or other movable or insertable locking members
- F16L37/14—Joints secured by inserting between mating surfaces an element, e.g. a piece of wire, a pin, a chain
- F16L37/142—Joints secured by inserting between mating surfaces an element, e.g. a piece of wire, a pin, a chain where the securing element is inserted tangentially
- F16L37/144—Joints secured by inserting between mating surfaces an element, e.g. a piece of wire, a pin, a chain where the securing element is inserted tangentially the securing element being U-shap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F17D5/02—Preventing, monitoring, or locating loss
- F17D5/06—Preventing, monitoring, or locating loss using electric or acoustic mea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K13/02—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moving fluids or granular materials capable of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连接器(1)具备:筒主体(10),其形成为在两端具有第一开口(11a)以及第二开口(12a)的筒状,且所述第一开口(11a)侧连接于第一配管(2)的端部,所述第二开口(12a)侧连接于第二配管(3)的端部,并使流体在所述第一开口(11a)和所述第二开口(12a)之间流通;温度检测元件(41),其埋设于所述筒主体(10)的筒状部分,并对在所述筒主体(10)中流通的流体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端子(43),其连接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1),并在所述筒主体(10)的外侧露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8-21560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220025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第5354393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构成:在连接第一配管和第二配管的连接器中具有对在连接器内流通的流体的温度等进行检测的检测元件。日本特开2008-215609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12-220025号公报中公开的连接器具备使流体流通的筒主体、从筒主体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伸出地形成的检测元件容纳部、容纳于检测元件容纳部的检测元件、以及容纳于检测元件容纳部且与检测元件连接的端子。
日本专利第5354393号公报中公开的连接器具备使流体流通的筒主体、从筒主体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地设置的检测元件、从筒主体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伸出地形成的端子容纳部、以及容纳于端子容纳部且与检测元件连接的端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08-215609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12-220025号公报中公开的连接器,检测元件容纳于从筒主体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伸出地形成的检测元件容纳部。因此,连接器大型化。进一步地,连接器的壳体(筒主体以及检测元件容纳部)的形状复杂,从而使成本提高。另外,根据日本专利第5354393号公报中公开的连接器,检测元件从筒主体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因此,检测元件有可能阻碍筒主体中的流体的流通。进一步地,由于检测元件直接受到流通的流体的压力,因此需要提高支承检测元件的那部分的刚性。因此,使成本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将温度检测元件的配置构成设为简易的构成来实现低成本化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具备:筒主体,其形成为在两端具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的筒状,且所述第一开口侧连接于第一配管的端部,所述第二开口侧连接于第二配管的端部,并使流体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流通;温度检测元件,其埋设于所述筒主体的筒状部分,并对在所述筒主体中流通的流体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端子,其电连接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并在所述筒主体的外侧露出。
温度检测元件埋设于筒主体。即,温度检测元件配置于构成筒主体的筒状部分的区域。因而,温度检测元件既不位于从筒主体的外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也不位于从筒主体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由于温度检测元件不位于从筒主体的外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进一步地,由于温度检测元件不位于从筒主体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也不会阻碍筒主体中流通的流体的流通。尤其是,与温度检测元件从筒主体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突出的情况相比,无需考虑支承温度检测元件的部位的刚性。因此,能够将连接器设为简易的构成。由此,也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连接第一配管以及第二配管之前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在连接了第一配管以及第二配管的状态下的、流路方向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是流路方向上的连接器的筒主体的剖视图。
图4是第一例的温度检测元件附近的放大图。
图5是第二例的温度检测元件附近的放大图。
图6是包括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在连接了第一配管以及第二配管的状态下的、流路方向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7是包括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在连接了第一配管以及第二配管的状态下的、流路方向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1-1.连接器1的构成)
参照图1~图3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构成进行说明。连接器1例如用于构成汽车的燃料配管。除了燃料配管以外,连接器1还能够应用于各种配管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形成用于使燃料流通的流路。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连接器1的第一端侧插入有第一配管2的端部,并且在连接器1的第二端侧外侧套接有第二配管3的端部。这样地,连接器1将第一配管2和第二配管3连接,使流体在第一配管2和第二配管3之间流通。
如图1所示,第一配管2例如由金属形成,且形成为筒状。第一配管2的端部具备从前端起在沿轴向隔开距离的位置上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的环状凸缘2a(也称为加强筋)、以及作为比环状凸缘2a靠前端侧的小口径部位的前端部2b。第二配管3由树脂形成,且形成为薄壁筒状。
连接器1具备筒主体10、保持件20、密封单元30以及温度检测单元40。筒主体10形成为在两端具有第一开口11a以及第二开口12a的筒状。因而,筒主体10使流体(燃料)在第一开口11a和第二开口12a之间流通。换言之,筒主体10为用于使流体在第一开口11a和第二开口12a之间流通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筒主体10形成为具有弯曲部15的筒状。尤其是,筒主体10具有弯曲成L字状的形状。但是,筒主体10也可以不具有弯曲部15而形成为直线状。另外,筒主体10由树脂一体成形。尤其是,筒主体10通过注塑成形而一体成形。筒主体10例如为玻璃纤维强化聚酰胺制成。
如图3所示,在沿流路方向来进行划分的情况下,筒主体10具备第一筒部11、第二筒部12、以及第三筒部13。在流路方向上,第一筒部11和第三筒部13连续,第三筒部13和第二筒部12连续。即,在流路方向上,第三筒部13夹持于第一筒部11和第二筒部12之间。
第一筒部11是具备第一开口11a的部分,形成为直线筒状。第一开口11a是内插有作为第一配管2的端部的前端部2b以及环状凸缘2a的开口。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筒部11处于在从第一开口11a内插有第一配管2的端部的状态下在流路方向上与第一配管2重叠的范围。即,第一筒部11的内周面在全长上与第一配管2的外周面在径向上对置。
第一筒部11在第一开口11a侧具备保持件配置部11b。保持件配置部11b具有沿径向贯通的孔,且是配置保持件20的部位。构成为能够沿径向对保持件20进行卡定。第一筒部11在相对于保持件配置部11b而与第一开口11a相反的一侧具备密封部11c。密封部11c形成为圆筒形状。在密封部11c的内周侧配置有密封单元30。
第二筒部12是具备第二开口12a的部分,形成为直线筒状。第二开口12a是外侧套接有第二配管3的端部的一侧的开口。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二筒部12处于在将第二配管3的端部嵌装于第二筒部12的第二开口12a侧的外周侧的状态下在流路方向上与第二配管3重叠的范围。即,第二筒部12的外周面在全长上与第二配管3的内周面在径向上对置。
第二筒部12的内周面形成为圆筒状。而且,第二筒部12的内周面构成供流体直接接触的面。即,由于在第二筒部12的内周面不存在任何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构件等,因此不会阻碍流体的流通。进一步地,第二筒部12的内周面的直径小于第一筒部11的内周面的直径。第二筒部12的内周面的直径形成为与第一配管2的内径相等。
另一方面,为了在外侧套接有第二配管3的状态下不脱落,第二筒部12的外周面在流路方向的剖面上形成为凹凸状。在此,第二筒部12由比第二配管3难以变形的材料而形成。因而,在第二筒部12外侧套接有第二配管3的状态下,第二筒部12几乎不变形而第二配管3形成扩径。即,第二配管3依照第二筒部12的外周面的凹凸而变形。
第三筒部13在流路方向上将第一筒部11中的与第一开口11a相反的一侧、和第二筒部12中的与第二开口12a相反的一侧连接。第三筒部13是具有上述弯曲部15的部分。第三筒部13处于既不存在第一配管2也不存第二配管3的范围。因而,第三筒部13的内周面构成供流体直接接触的面。即,由于在第三筒部13的内周面不存在任何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构件等,因此不会阻碍流体的流通。进一步地,第三筒部13的外表面并非为被连接器1以外的配管所覆盖的构成。
另外,第三筒部13具备大口径筒部13a和小口径筒部13b。大口径筒部13a与第一筒部11同轴地连接。因而,大口径筒部13a在第三筒部13中位于第一开口11a侧。大口径筒部13a的内周面的直径与第一筒部11中的内插有第一配管2的最前端(具有前端部2b的开口的部分)的部位的内周面的直径相等。因而,大口径筒部13a在第三筒部13中形成大口径流路。
小口径筒部13b与第二筒部12同轴地连接。因而,小口径筒部13b在第三筒部13中位于第二开口12a侧。小口径筒部13b的内周面的直径与第二筒部12的内周面的直径相等。因而,小口径筒部13b在第三筒部13中形成小口径流路。
进一步地,大口径筒部13a的径向厚度形成为大于小口径筒部13b的径向厚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大口径筒部13a和小口径筒部13b连接为具有角度。详细而言,小口径筒部13b的前端连接于大口径筒部13a的侧面。
保持件20例如为玻璃纤维强化聚酰胺制成。保持件20被保持于筒主体10的保持件配置部11b。保持件20能够通过基于作业员的压入操作以及拉拔操作而沿保持件配置部11b的径向移动。在第一配管2插入到第一筒部11的标准位置的情况下,保持件20能够从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而向图2所示的确认位置进行移动。因此,作业员在能够对保持件20进行压入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确认第一配管2插入了第一筒部11的标准位置。
进一步地,在保持件20被向确认位置进行了压入操作的状态下,保持件20在配管拉拔方向而卡定于第一配管2的环状凸缘2a,保持件20防止第一配管2脱落。即,作业员通过对保持件20进行压入操作能够确认第一配管2插入第一筒部11的标准位置且由保持件20防止第一配管2脱落。
密封单元30由例如由氟橡胶制成的环状密封构件31、32、夹持于环状密封构件31、32的轴向之间的树脂制成的套环33、和在第一筒部11的密封部11c中将环状密封构件31、32以及套环33定位的树脂制成的衬套34而构成。如图2所示,在密封单元30的内周侧插入有第一配管2的前端部2b,第一配管2的环状凸缘2a位于比密封单元30靠第一开口11a侧。
温度检测单元40是用于对筒主体10中流通的流体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单元。如图2所示,温度检测单元40具备温度检测元件41、端子容纳部42、以及端子43。
温度检测元件41例如为热敏电阻等。温度检测元件41埋设于筒主体10的筒状部分,检测在筒主体10中流通的流体的温度。尤其是,温度检测元件41只要埋设在筒主体10中的除去第一筒部11的范围、即埋设于剩余的部分的第二筒部12或第三筒部13的范围中即可。在第一筒部11中,内周侧存在第一配管2。因此,在将温度检测元件41埋设于第一筒部11的情况下,有可能受到夹设第一配管2带来的影响。因此,温度检测元件41只要埋设于第一筒部11以外的范围、即埋设于第二筒部12或第三筒部13的范围中即可。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温度检测元件41埋设于除去第一筒部11以及第二筒部12的范围、即第三筒部13的范围中。在第二筒部12外侧套接有第二配管3。因此,与温度检测元件41连接的电气配线的布设并不容易。因此,作为既不存在第一配管2也不存在第二配管3的范围的第三筒部13的范围为优选。
更详细而言,温度检测元件41埋设于第三筒部13中的、大口径筒部13a与小口径筒部13b的分界部分。换言之,温度检测元件41埋设于大口径筒部13a中的距离第一筒部11较远侧、或者小口径筒部13b中的距离第二筒部12较远侧。在此,流体的流量变化有可能对第三筒部13的内周面中的流体的检测温度带来影响。但是,在大口径筒部13a与小口径筒部13b的分界部分中,流体的流速变化较大。因此,即便流通的流体的流量发生了变化,也能够通过流体的流速的变化而抑制对第三筒部13的内周面中的流体的检测温度的影响。即,通过将温度检测元件41埋设于分界部分,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流体温度。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筒部13具有弯曲部15。即,温度检测元件41埋设于弯曲部15。在弯曲部15中,形成流体的流速变化较大的区域。由此,即便流通的流体的流量发生了变化,也能够通过流体的流速的变化而抑制对具有弯曲部15的第三筒部13的内周面中的流体的检测温度的影响。即,通过将温度检测元件41埋设于分界部分,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流体温度。
进一步地,温度检测元件41埋设于第三筒部13中的大口径筒部13a与小口径筒部13b的分界部分中的、大口径筒部13a侧。大口径筒部13a的径向厚度大于小口径筒部13b的径向厚度。因而,通过将温度检测元件41埋设于大口径筒部13a,能够提高温度检测元件41的保持力,并且即便埋设了温度检测元件41也能够充分地确保作为连接器1的强度。
端子容纳部42被设置为一体地成形于筒主体10的筒状外表面并从筒主体10的筒状外表面向外侧伸出。端子容纳部42由与筒主体10同种类的材料形成,与筒主体10的成形同时通过注塑成形而成形。端子容纳部42的外形例如呈长方体状。但是,端子容纳部42的外形不限于长方体,可以设为任意的形状。
端子容纳部42设置于筒主体10中的第三筒部13的筒状外表面,且设置于温度检测元件41的附近。详细而言,端子容纳部42设置于第三筒部13中的大口径筒部13a的筒状外表面。即,端子容纳部42设置于第一开口11a和第二开口12a之间的流路方向上且与温度检测元件41相同的位置。端子容纳部42的厚度形成为与第三筒部13的大口径筒部13a的厚度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容纳部42设置为从第三筒部13的大口径筒部13a的底面侧的外表面向外侧伸出。
端子43容纳于端子容纳部42。端子43电连接于温度检测元件41。即,端子43和温度检测元件41通过未图示的电气配线而连接。电气配线埋设于筒主体10以及端子容纳部42。即,在通过注塑成形对筒主体10以及端子容纳部42进行成形时埋设电气配线。进一步地,端子43在筒主体10的外侧露出。详细而言,端子43在端子容纳部42内且在外侧露出。端子43形成为能够与作为对接构件的电连接器的端子进行电连接的形状。此外,端子43在端子容纳部42的外侧露出的方向不限于图2所示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方向。
(1-2.温度检测元件41的配置的详情)
如上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1埋设于筒主体10的第三筒部13。作为该方式,存在图4所示的第一例的方式和图5所示的第二例的方式。
在图4所示的第一例的方式中,温度检测元件41设置为在筒主体10的第三筒部13的内周面露出,且在从连接第一开口11a和第二开口12a的主流路进行分支的孔13c处露出。由于温度检测元件41以及孔13c位于第三筒部13的厚度方向上,因此孔13c的长度小于第三筒部13的厚度。进一步地,孔13c的尺寸小于第三筒部13的流路的尺寸。由于温度检测元件41能够与流体直接接触,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流体的温度。
另外,在图5所示的第二例的方式中,温度检测元件41被形成筒主体10的第三筒部13的内周面的材料所覆盖,且不在筒主体10的内周侧露出。即,温度检测元件41位于在第三筒部13的厚度方向上且比与流体接触的内周面靠外侧处。进一步地,温度检测元件41位于在第三筒部13的厚度方向上且比筒状部分的外表面靠内侧处。
(1-3.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温度检测元件41埋设于筒主体10。即,温度检测元件41配置于构成筒主体10的筒状部分的区域。因而,温度检测元件41既不位于从筒主体10的外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也不位于从筒主体10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由于温度检测元件41不位于从筒主体10的外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实现连接器1的小型化。进一步地,由于温度检测元件41不位于从筒主体10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也不会阻碍在筒主体10中流通的流体的流通。尤其是,与温度检测元件41从筒主体10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情况相比,无需考虑支承温度检测元件41的部位的刚性。因此,能够将连接器1设为简易的构成。由此也能实现低成本化。
<2.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端子容纳部42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设置于筒主体10中的第三筒部13的筒状外表面,且设置于温度检测元件41的附近。详细而言,端子容纳部42设置于第三筒部13中的大口径筒部13a的筒状外表面。即,端子容纳部42设置于第一开口11a与第二开口12a之间的流路方向上且与温度检测元件41相同的位置。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端子容纳部42设置为从第三筒部13的大口径筒部13a的周面侧的外表面朝向外侧伸出。在该构成中,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相同的效果。
<3.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7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00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连接器200形成为直线状。即,第三筒部13形成为直线状。而且,第三筒部13的大口径筒部13a和小口径筒部13b形成在同轴上。但是,大口径筒部13a和小口径筒部13b可以为非同轴上且平行地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检测元件41也埋设于第三筒部13的大口径筒部13a,端子容纳部42也相同地一体成形于大口径筒部13a。在该构成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也起到与除了具有弯曲部15以外的构成所带来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附图标记说明
1、100、200:连接器;2:第一配管;2a:环状凸缘;2b:前端部;3:第二配管;10:筒主体;11:第一筒部;11a:第一开口;11b:保持件配置部;11c:密封部;12:第二筒部;12a:第二开口;13:第三筒部;13a:大口径筒部;13b:小口径筒部;13c:孔;15:弯曲部;20:保持件;30:密封单元;31、32:环状密封构件;33:套环;34:衬套;40:温度检测单元;41:温度检测元件;42:端子容纳部;43:端子。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具备:
筒主体,其形成为在两端具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的筒状,且所述第一开口侧连接于第一配管的端部,所述第二开口侧连接于第二配管的端部,并使流体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流通;
温度检测元件,其埋设于所述筒主体的筒状部分,并对在所述筒主体中流通的流体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
端子,其电连接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并在所述筒主体的外侧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筒主体具备:
第一筒部,其处于在从所述第一开口内插有所述第一配管的状态下在流路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配管重叠的范围;
第二筒部,其处于在将所述第二配管嵌装于所述第二开口侧的外周侧的状态下在流路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配管重叠的范围;以及
第三筒部,其在流路方向上将所述第一筒部和所述第二筒部连接,
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埋设于除去所述第一筒部的范围,即埋设于所述第二筒部或所述第三筒部的范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埋设于除去所述第一筒部以及所述第二筒部的范围,即埋设于所述第三筒部的范围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还具有端子容纳部,所述端子容纳部一体地成形于所述筒主体的筒状外表面且从所述筒主体的所述筒状外表面向外侧伸出,并设置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流路方向上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位置相同的位置,
所述端子容纳于所述端子容纳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筒主体形成为具有弯曲部的筒状,
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埋设于所述弯曲部,
所述端子容纳部一体地成形于所述弯曲部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筒主体具备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侧且形成大口径流路的大口径筒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侧且形成小口径流路的小口径筒部,
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埋设于所述大口径筒部与所述小口径筒部的分界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大口径筒部的径向厚度形成为大于所述小口径筒部的径向厚度,
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埋设于所述大口径筒部与所述小口径筒部的所述分界部分中的所述大口径筒部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为在所述筒主体的内周面露出,且在从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主流路进行分支的孔处露出。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被形成所述筒主体的内周面的材料所覆盖,且不在所述筒主体的内周侧露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62099A JP7154792B2 (ja) | 2018-03-28 | 2018-03-28 | コネクタ |
JP2018-062099 | 2018-03-28 | ||
PCT/JP2019/008132 WO2019187985A1 (ja) | 2018-03-28 | 2019-03-01 | 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46420A true CN110546420A (zh) | 2019-12-06 |
CN110546420B CN110546420B (zh) | 2021-06-22 |
Family
ID=68061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01897.0A Active CN110546420B (zh) | 2018-03-28 | 2019-03-01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36405B2 (zh) |
JP (1) | JP7154792B2 (zh) |
CN (1) | CN110546420B (zh) |
WO (1) | WO201918798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9113471A1 (de) * | 2019-05-21 | 2020-11-26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bindungselement zum Verbinden zweier Fluidleitungen oder einer Fluidleitung mit einem Aggregat |
JP7185926B2 (ja) | 2019-10-24 | 2022-12-08 | 株式会社フクハラ | 圧縮空気圧回路における温度及び湿度測定構造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60957A (zh) * | 2007-03-07 | 2008-09-10 | Ti集团机车系统公司 | 快速连接器 |
WO2009003016A1 (en) * | 2007-06-26 | 2008-12-31 | Swagelok Company | Conduit connection with sensing function |
CN102735278A (zh) * | 2011-04-01 | 2012-10-17 | Ti集团机车系统公司 | 传感器外壳和用于传感器外壳的闭锁机构 |
WO2016052691A1 (ja) * | 2014-10-03 | 2016-04-07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170045173A1 (en) * | 2014-04-24 | 2017-02-16 | Voss Automotive Gmbh | Heatable line conn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connection |
JP2018003893A (ja) * | 2016-06-29 | 2018-01-11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センサ付きコネク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02002U (ja) * | 1983-12-17 | 1985-07-11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体外血液循環回路用器具 |
JPH01167651U (zh) * | 1988-05-16 | 1989-11-24 | ||
JP3466456B2 (ja) * | 1998-01-26 | 2003-11-10 | 株式会社日立ユニシアオートモティブ | 温度センサ |
US8002315B2 (en) * | 2009-12-23 | 2011-08-23 | General Electric Corporation | Device for measuring fluid properties in caustic environments |
DE102010006766A1 (de) * | 2010-02-04 | 2011-08-04 | A. Raymond Et Cie | Fluidleitungselement |
EP2612402B1 (en) * | 2010-08-31 | 2018-10-10 | A. RAYMOND et Cie | Quick connector with a sensor housing |
JP5354393B2 (ja) | 2011-03-28 | 2013-11-2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筒部材取付装置 |
EP2735782B1 (de) * | 2012-11-22 | 2018-07-18 | TI Automotive (Fuldabrück) GmbH | Schnellkupplung mit integriertem Sensor |
DE102014005818A1 (de) | 2014-04-24 | 2015-10-29 | Voss Automotive Gmbh | Verbindungseinrichtun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Verbindungseinrichtung, Mes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Messeinrichtung |
EP3404309B1 (en) * | 2017-05-17 | 2020-09-23 | Cooper-Standard Automotive (Deutschland) GmbH | Brake fluid or fuel fluid interaction device, fluid interac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
-
2018
- 2018-03-28 JP JP2018062099A patent/JP7154792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3-01 WO PCT/JP2019/008132 patent/WO201918798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3-01 CN CN201980001897.0A patent/CN110546420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23 US US16/856,278 patent/US1153640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60957A (zh) * | 2007-03-07 | 2008-09-10 | Ti集团机车系统公司 | 快速连接器 |
WO2009003016A1 (en) * | 2007-06-26 | 2008-12-31 | Swagelok Company | Conduit connection with sensing function |
CN102735278A (zh) * | 2011-04-01 | 2012-10-17 | Ti集团机车系统公司 | 传感器外壳和用于传感器外壳的闭锁机构 |
US20170045173A1 (en) * | 2014-04-24 | 2017-02-16 | Voss Automotive Gmbh | Heatable line conn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connection |
WO2016052691A1 (ja) * | 2014-10-03 | 2016-04-07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8003893A (ja) * | 2016-06-29 | 2018-01-11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センサ付きコネク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187985A1 (ja) | 2019-10-03 |
US20200248851A1 (en) | 2020-08-06 |
JP7154792B2 (ja) | 2022-10-18 |
US11536405B2 (en) | 2022-12-27 |
CN110546420B (zh) | 2021-06-22 |
JP2019173856A (ja) | 2019-10-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10360B2 (en) | Sealing structure for wire lead-out hole | |
JP5134679B2 (ja) | スナップ嵌合センサ構体 | |
CN110546420B (zh) | 连接器 | |
EP1967782A1 (en) | Quick connector | |
CN106062356B (zh) | 燃料喷射组件 | |
JP2006194432A (ja) | 燃料輸送用の配管部材 | |
US20130040506A1 (en) | Electrical contact for plug-in connections | |
CN107101065B (zh) | 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和至少一个介质管路的连接器组件 | |
JP6486631B2 (ja) | 燃料補給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 |
JP2011169467A (ja) | 燃料輸送用の配管部材 | |
KR101945060B1 (ko) | 자동차 조립 유닛 및 자동차 조립 유닛의 제조 방법 | |
US20170234468A1 (en) | Connection mechanism between valve and joint | |
US20080202108A1 (en) | Reductant supply system for a waste gas cleaning catalyst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plug-in connection for connecting heatable fluid ducts | |
CN105628293A (zh) | 压力传感器 | |
US20070126232A1 (en) | Fluid coupling with non-protective coated endform tip | |
US10801387B2 (en) | Injector corrosion isolation seal | |
US9816890B2 (en) | Pressure sensor with plastically deformable connection | |
JP2004256080A (ja) | 配管用帯電防止具 | |
CN209781960U (zh) | 快速连接器组件 | |
US20150136472A1 (en) | Wire seal assembly | |
JP6322393B2 (ja) | クイックカプラ | |
JP4712423B2 (ja) | クイックコネクタ | |
GB2524169A (en) | Sensor housing for a sensor | |
CN109119570B (zh) | 用于电化学储能器的脱气的装置以及对此的管连接器 | |
CN105299366A (zh) | 用于流体联轴节的快速连接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