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1072A - 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1072A
CN110541072A CN201910888638.6A CN201910888638A CN110541072A CN 110541072 A CN110541072 A CN 110541072A CN 201910888638 A CN201910888638 A CN 201910888638A CN 110541072 A CN110541072 A CN 110541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cold
screening
hyper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86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英杰
屠依娜
田森林
赵群
石凤丽
侯志超
崔慧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8886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1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1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10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1/00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ores or scrap
    • C22B1/14Agglomerating; Briquetting; Binding; Granulating
    • C22B1/16Sintering; Agglomer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5/00General methods of reducing to metals
    • C22B5/02Dry methods smelting of sulfides or formation of mattes
    • C22B5/10Dry methods smelting of sulfides or formation of mattes by solid carbonaceous reducing ag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F23G5/033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comminuting or crush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F23G5/04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dry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23G5/442Waste feed arrangements
    • F23G5/444Waste feed arrangements for solid was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所述处理方法包括超富集植物风干、燃料混合粉碎、配料、焚烧步骤。包括干燥装置、粉碎混合装置、配料混合装置、焚烧炉、热筛、第一冷筛、第二冷筛、分料装置。本发明使超富集植物残体无害化,充分利用超富集植物,其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冶金矿的烧结,植物本身所含水分为冶金矿的烧结提供液相,植物所含重金属参与火法冶金的氧化还原反应,提升冶金矿料成品的重金属含量,涉及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富集植物无害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隐蔽性、长期性、难降解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利用超富集植物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植物修复技术,作为生物修复技术的一种,具有不破坏土壤结构、不影响地下水环境、技术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超富集植物可对重金属离子实现高效的吸收转运,并向地上部输送,最后完成解毒。但植物修复后的超富集植物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含量,正常的植物落叶和植物腐烂等情况因素会导致重金属重回土壤,对土壤造成危害。因此如何安全、无害化处理超富集植物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目前采用的对超富集植物处置的技术有焚烧法、堆肥法、压缩填埋法等。但这些技术都是将修复植物作为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加以处置,而不是将其加以综合利用。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的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低于2%,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1~10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10000:1~100:1~10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10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干燥装置、粉碎混合装置、配料混合装置、焚烧炉、热筛、第一冷筛、第二冷筛、分料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粉碎混合装置、配料混合装置、焚烧炉依次布设,所述干燥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粉碎混合装置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粉碎混合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配料混合装置的进料端连接,粉碎混合装置进料端设有燃料投入口,所述配料混合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焚烧炉的进料端连接,所述配料混合装置的进料端设有冶金矿原料投入口、返矿投入仓,所述焚烧炉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热筛的上料端连接,所述热筛的底部设有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且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的输送末端与返矿投入仓连接,所述热筛的下料端设有第一筛上料斗,所述第一筛上料斗的出料口设有第一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的出料端与第一冷筛的上料端相对应,所述第一冷筛的底部设有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且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的输送末端与返矿投入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下料端设有第二筛上料斗,所述第二筛上料斗的出料口设有第二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的出料端与第二冷筛的上料端相对应,所述第二冷筛的底部设有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的输送末端与提升装置的进料端连接,提升装置的出料端位于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方,所述第二冷筛的下料端设有第三筛上料斗,所述第三筛上料斗出料口设有分料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超富集植物残体无害化,充分利用超富集植物,其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冶金矿的烧结,植物本身所含水分为冶金矿的烧结提供液相,植物所含重金属参与火法冶金的氧化还原反应,提升冶金矿料成品的重金属含量。本发明中超富集植物和燃料混合并粉碎后进行焚烧,减少能源浪费,使其充分焚烧释放能量。本发明中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最佳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实现焚烧前的最佳预热状态。本发明中根据不同粒径生成冷热返矿,循环参与焚烧,能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本发明中大于15mm的焚烧产物,一部分继续参与焚烧,提高后续成品重金属纯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燥装置,2-粉碎混合装置,3-配料混合装置,4-焚烧炉,5-热筛,6-第一冷筛,7-第二冷筛,8-分料装置,9-燃料投入口,10-冶金矿原料投入口,11-返矿投入仓,12-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3-第一筛上料斗,14-第一冷却装置,15-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6-第二筛上料斗,17-第二冷却装置,18-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9-提升装置,20-第三筛上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低于2%,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1~10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10000:1~100:1~10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10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优选地,S1步骤中水分含量含量为1.5~1.8%。
优选地,S1步骤所述粉碎料与燃料按质量比1:1000~5000。
优选地,所述超富集植物为已富集重金属的伴矿景天、东南景天、蜈蚣草、美洲商陆、海州香薷、芒萁及壶瓶碎米荠中的一种或多种;
伴矿景天的拉丁名为sedum plumbizincicola;东南景天的拉丁名为sedum alfredii;蜈蚣草的拉丁名为pterisvittata;美洲商陆的拉丁名为phytolaccaamericana;海州香薷的拉丁名为elsholtziasplendens;芒萁的拉丁名为dicranopterisdichotoma;壶瓶碎米荠的拉丁名为cardaminehupingshanensis
优选地,所述粉碎为剪切式粉碎。
优选地,所述粉碎料的粒度为0.1~3mm,平均粒度为1.2~1.5mm。
优选地,S2步骤焚烧温度低于冶金矿原料的烧结温度,且焚烧能够使冶金矿原料软化。
优选地,S2步骤焚烧点火时间为30~90s。
优选地,S2步骤焚烧点火深度为燃烧带厚度的50~100%。
优选地,S2步骤焚烧点火深度为20~50mm。
优选地,S3步骤冷却是冷却至300~500℃,S4步骤冷却是冷却至100~200℃。
如图1所示,所述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的处理系统,包括干燥装置1、粉碎混合装置2、配料混合装置3、焚烧炉4、热筛5、第一冷筛6、第二冷筛7、分料装置8,所述干燥装置1、粉碎混合装置2、配料混合装置3、焚烧炉4依次布设,所述干燥装置1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粉碎混合装置2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粉碎混合装置2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配料混合装置3的进料端连接,粉碎混合装置2进料端设有燃料投入口9,所述配料混合装置3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焚烧炉4的进料端连接,所述配料混合装置3的进料端设有冶金矿原料投入口10、返矿投入仓11,所述焚烧炉4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热筛5的上料端连接,所述热筛5的底部设有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且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的输送末端与返矿投入仓11连接,所述热筛5的下料端设有第一筛上料斗13,所述第一筛上料斗13的出料口设有第一冷却装置14,第一冷却装置14的出料端与第一冷筛6的上料端相对应,所述第一冷筛6的底部设有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且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的输送末端与返矿投入仓11连接,所述第一冷却装置14的下料端设有第二筛上料斗16,所述第二筛上料斗16的出料口设有第二冷却装置17,第二冷却装置17的出料端与第二冷筛7的上料端相对应,所述第二冷筛7的底部设有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8,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8的输送末端与提升装置19的进料端连接,提升装置19的出料端位于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的输送面上方,所述第二冷筛7的下料端设有第三筛上料斗20,所述第三筛上料斗20出料口设有分料装置8。
优选地,所述热筛5、第一冷筛6、第二冷筛7、分料装置8从上到下依次布设。
优选地,所述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位于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上方,所述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位于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8上方。
本发明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装入干燥装置进行干燥;干燥后经输送装置,送入粉碎混合装置2中,并通过燃料投入口9向粉碎混合装置2中投入燃料,然后将超富集植物和燃料一起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粉碎料;粉碎料经输送装置送入配料混合装置3中,同时由冶金矿原料投入口10投入冶金矿原料,返矿投入仓11投入热返矿、冷返矿;然后配料混合装置3将物料混合均匀,再通过输送装置送入焚烧炉4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产物经输送装置送至热筛5进行筛选,筛下部分掉落在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并被输送至返矿投入仓11用于下次配料混合装置3配料,而筛上部分从热筛5的下料端经第一筛上料斗13,落入第一冷却装置14中进行冷却;物料冷却后落在第一冷筛6的上料端进行筛选,筛下部分掉落在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并被输送至返矿投入仓11用于下次配料混合装置3配料,而筛上部分从第一冷筛6的下料端经第二筛上料斗16,落入第二冷却装置17中进行冷却;物料冷却后落在第二冷筛7的上料端进行筛选,筛下部分掉落在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8并输送,再经提升装置19提升,落在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上,再送入返矿投入仓11用于下次配料混合装置3配料,而筛上部分进入分料装置8,物料分配外送后,即完成一次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处理;分料装置8将物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铺底料,可在下次处理过程时,将铺底料铺设于焚烧炉4底部,另一部分送至冶金矿料成品仓。
下面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1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已富集重金属的伴矿景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2%,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45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锰矿石、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0000:100:10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0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按实施例1,锰回收率达到92%。
实施例2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已富集重金属的蜈蚣草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4%,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35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铁矿石、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900:100:10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按实施例2,铁回收率达到96%。
实施例3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已富集重金属的海州香薷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5%,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25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铜矿石、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000:10:99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点火时间为30s,点火深度为燃烧带厚度的50%,焚烧点火深度为20mm;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至500℃,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至200℃,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8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按实施例3,铜回收率达到94.5%。
实施例4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已富集重金属的壶瓶碎米荠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8%,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15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铜矿石、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9000:80:79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点火时间为40s,点火深度为燃烧带厚度的55%;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至450℃,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至200℃,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85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按实施例4,铜回收率达到96.5%。
实施例5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已富集重金属的伴矿景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0.1%,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1:1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6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已富集重金属的伴矿景天、东南景天按质量比1:1配置成超富集植物,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9%,然后超富集植物与燃料按质量比1:10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0000:100:10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0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7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已富集重金属的伴矿景天、东南景天、蜈蚣草按质量比1:1:1配置成超富集植物,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然后超富集植物与燃料按质量比1:5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5000:50:5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5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8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已富集重金属的伴矿景天、东南景天、蜈蚣草、美洲商陆按质量比1:1:1:1配置成超富集植物,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0.1%,然后超富集植物与燃料按质量比1:1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粉碎料的粒度为0.1~3mm,平均粒度为1.2mm;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1:1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9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已富集重金属的伴矿景天、东南景天、蜈蚣草、美洲商陆、海州香薷按质量比1:1:1:1:1配置成超富集植物,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9%,然后超富集植物与燃料按质量比1:5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粉碎料的粒度为0.1~3mm,平均粒度为1.5mm;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0000:100:10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0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10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已富集重金属的伴矿景天、东南景天、蜈蚣草、美洲商陆、海州香薷、芒萁按质量比1:1:1:1:1:1配置成超富集植物,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然后超富集植物与燃料按质量比1:3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粉碎料的粒度为0.1~3mm,平均粒度为1.3mm;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5000:50:5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5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11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已富集重金属的伴矿景天、东南景天、蜈蚣草、美洲商陆、海州香薷、芒萁、壶瓶碎米荠按质量比1:1:1:1:1:1:1配置成超富集植物,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0.1%,然后超富集植物与燃料按质量比1:1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1:1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点火时间为30s;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12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9%,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5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0000:100:10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点火时间为90s;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0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13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3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5000:50:5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点火时间为60s;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5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14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0.1%,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1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1:1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点火时间为30s,焚烧点火深度为燃烧带厚度的50%;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15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9%,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5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0000:100:10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点火时间为90s,焚烧点火深度为燃烧带厚度的100%;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0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16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5%,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1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5000:50:5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点火时间为60s,焚烧点火深度为燃烧带厚度的75%;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5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17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6%,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5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1:1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点火时间为30s,焚烧点火深度为燃烧带厚度的50%;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至300℃,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至100℃,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18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7%,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3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0000:100:10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点火时间为90s,焚烧点火深度为燃烧带厚度的100%;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至500℃,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至200℃,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0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实施例19
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1.8%,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3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5000:50:5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焚烧点火时间为60s,焚烧点火深度为燃烧带厚度的75%;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至400℃,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至150℃,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5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Claims (10)

1.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超富集植物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低于2%,然后与燃料按质量比1:1~10000混合均匀并粉碎,得粉碎料;
S2、将粉碎料、冶金矿原料、热返矿、冷返矿按质量比1:1~10000:1~100:1~100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焚烧炉中焚烧,进行火法冶金;
S3、S2步骤焚烧后的产物先经破碎,再过热筛,热筛筛孔直径为6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热返矿,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一冷筛,第一冷筛筛孔直径为8mm,筛下部分作为S2步骤的冷返矿;
S4、S3步骤过第一冷筛得到的筛上部分先经冷却,再过第二冷筛,第二冷筛筛孔直径为15mm,筛下部分与S3步骤的冷返矿合并,筛上部分分成铺底料、成品两部分,铺底料、成品的质量比为1:1~10000,铺底料置于焚烧炉底部,成品送入冶金矿料成品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富集植物为已富集重金属的伴矿景天、东南景天、蜈蚣草、美洲商陆、海州香薷、芒萁及壶瓶碎米荠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所述粉碎料与燃料按质量比1:1000~5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焚烧温度低于冶金矿原料的烧结温度,且焚烧能够使冶金矿原料软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焚烧点火时间为30~90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焚烧点火深度为燃烧带厚度的50~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冷却是冷却至300~500℃,S4步骤冷却是冷却至100~200℃。
8.一种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装置(1)、粉碎混合装置(2)、配料混合装置(3)、焚烧炉(4)、热筛(5)、第一冷筛(6)、第二冷筛(7)、分料装置(8),所述干燥装置(1)、粉碎混合装置(2)、配料混合装置(3)、焚烧炉(4)依次布设,所述干燥装置(1)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粉碎混合装置(2)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粉碎混合装置(2)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配料混合装置(3)的进料端连接,粉碎混合装置(2)进料端设有燃料投入口(9),所述配料混合装置(3)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焚烧炉(4)的进料端连接,所述配料混合装置(3)的进料端设有冶金矿原料投入口(10)、返矿投入仓(11),所述焚烧炉(4)的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与热筛(5)的上料端连接,所述热筛(5)的底部设有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且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的输送末端与返矿投入仓(11)连接,所述热筛(5)的下料端设有第一筛上料斗(13),所述第一筛上料斗(13)的出料口设有第一冷却装置(14),第一冷却装置(14)的出料端与第一冷筛(6)的上料端相对应,所述第一冷筛(6)的底部设有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且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的输送末端与返矿投入仓(11)连接,所述第一冷却装置(14)的下料端设有第二筛上料斗(16),所述第二筛上料斗(16)的出料口设有第二冷却装置(17),第二冷却装置(17)的出料端与第二冷筛(7)的上料端相对应,所述第二冷筛(7)的底部设有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8),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8)的输送末端与提升装置(19)的进料端连接,提升装置(19)的出料端位于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的输送面上方,所述第二冷筛(7)的下料端设有第三筛上料斗(20),所述第三筛上料斗(20)出料口设有分料装置(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筛(5)、第一冷筛(6)、第二冷筛(7)、分料装置(8)从上到下依次布设。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下料输送装置(12)位于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上方,所述第二筛下料输送装置(15)位于第三筛下料输送装置(18)上方。
CN201910888638.6A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Pending CN110541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8638.6A CN110541072A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8638.6A CN110541072A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1072A true CN110541072A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4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8638.6A Pending CN110541072A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107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55802A (en) * 1967-12-01 1971-12-01 Centre Nat Rech Metall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ethods of controlling the process of agglomeration
CN1138103A (zh) * 1995-06-13 1996-12-18 承德钢铁公司 钒钛型超高碱度烧结矿制造方法
CN1635167A (zh) * 2003-12-29 2005-07-06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烧结矿少破损小粒小偏隙铺底料整粒工艺
CN101921909A (zh) * 2010-08-18 2010-12-22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烧结矿中氧化亚铁含量的方法
CN104745808A (zh) * 2015-04-09 2015-07-01 常熟鼎天赫机械有限公司 高效多基体粉末烧结工艺
CN206572538U (zh) * 2017-03-23 2017-10-20 湖南嘉沣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后富集植物的处置装置
CN108485692A (zh) * 2018-03-30 2018-09-0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一种超富集植物高质化无害化利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55802A (en) * 1967-12-01 1971-12-01 Centre Nat Rech Metall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ethods of controlling the process of agglomeration
CN1138103A (zh) * 1995-06-13 1996-12-18 承德钢铁公司 钒钛型超高碱度烧结矿制造方法
CN1635167A (zh) * 2003-12-29 2005-07-06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烧结矿少破损小粒小偏隙铺底料整粒工艺
CN101921909A (zh) * 2010-08-18 2010-12-22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烧结矿中氧化亚铁含量的方法
CN104745808A (zh) * 2015-04-09 2015-07-01 常熟鼎天赫机械有限公司 高效多基体粉末烧结工艺
CN206572538U (zh) * 2017-03-23 2017-10-20 湖南嘉沣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后富集植物的处置装置
CN108485692A (zh) * 2018-03-30 2018-09-0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一种超富集植物高质化无害化利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宁等: "修复植物产后处置技术现状与展望"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5729B (zh) 一种污泥生物炭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N109207739B (zh) 一种资源化利用含锌冶金粉尘生产炼铁炉料的方法
CN103397128A (zh) 一种赤泥深度还原提铁及二次尾渣制备胶凝材料的方法
JP5194378B2 (ja) 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AU2005258956A1 (en) Fuel product and process
CN103909085A (zh)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方法
CN103739341B (zh) 一种硅钙钾肥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CN103911168A (zh) 一体化快速炭化处理城市垃圾的工艺
CN102517447A (zh) 一种重金属修复植物残体的处理方法
CN106424110A (zh) 一种汞污染土壤低温热脱附与汞高效回收方法
CN110252776B (zh) 一种低温熔融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飞灰和底灰的方法
WO2011029269A1 (zh) 利用冶金焙烧和高炉对铬渣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CN106319200A (zh) 利用回转窑技术无害化处置含铬废物的方法
CN101643305B (zh) 利用砖窑烟气余热干化污泥与污泥制砖一体化的方法
JP2019019346A (ja) 焼却灰からの貴金属回収方法
KR20060104255A (ko) 폐타이어를 열원 및 환원제로 이용하는 선철제조방법 및 장치
CN110541072A (zh) 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US5456992A (en) Process for battery recycling
CN210596203U (zh) 一种超富集植物无害化利用的处理系统
CN101898899A (zh) 一种污水处理淤泥生产膨胀陶粒的方法及生产工艺
CN111516128A (zh) 一种高浓度石油烃污染土壤资源化处理的方法
CN105506209A (zh) 一种利用转底炉直接还原高磷鲕状赤铁矿生产粒铁的方法
CN1502675A (zh) 利用废塑料提高冶金焦炭强度的方法及系统
DE102005063160A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Entsorgung und energetischen als auch stofflichen Nutzung von Abfällen mit Komponenten von vulkanisiertem Kautschuk und Polymer
KR100370611B1 (ko) 칩 또는 슬래그를 재활용한 제강용 선철 대용 단괴 제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