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8029A - 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8029A
CN110538029A CN201910910652.1A CN201910910652A CN110538029A CN 110538029 A CN110538029 A CN 110538029A CN 201910910652 A CN201910910652 A CN 201910910652A CN 110538029 A CN110538029 A CN 110538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vehicle
camera
fixed
gea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06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开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Pei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Pe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Pei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Pe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9106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80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8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802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3/00Ambulance aspects of vehicles; Vehic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r their personal conveyances, e.g.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of, or for loading, wheelchai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车辆内顶面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沿所述车辆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支撑板相对应的一面、沿支撑板长度方向上分别开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内活动连接有内齿圈,内齿圈的上方固定有驱动机构,下方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上设置有摄像头;而提供的救护系统能够使病人家属与医生建立双向视频通话,医生远程实时观看病人伤情指导家属或随行人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提前安排相关科室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病患进行急救指导、摄像头存在死角和调整时间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病人突发疾病时,需尽快送医院进行救治,但若在送医过程中发生堵车等一些意外情况时,就拖延了救治时间。时间对于病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拖延救治时间可能会加重病情,对病人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甚至可能因为救治不及时危及病人生命。若在送医途中,医生能够指导病人家属采取针对病症的急救方法,通过这些急救方法能够推延病症的加重,这对后续病人的治疗会产生积极影响。
申请号为201811259625.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救护车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其解决了救护车车箱内单个摄像头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以及多个视频摄像头增加救护车的成本和存在死角等技术问题。然而这种系统仅仅限于救护车的无线监控,没有急救指导的功能,并且摄像头运行路径为环形轨道,在紧急状况下显得费时费力且操作不便。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对紧急病患进行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病患进行急救指导、摄像头存在死角和调整时间长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车辆内顶面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车辆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应的一面、沿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上分别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活动连接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的上方固定有驱动机构,下方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设置有摄像头;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位于所述内齿圈中心处并固定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内齿圈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齿轮和内齿圈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内齿圈相啮合;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固定机构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内齿圈的下表面。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在车辆内顶面固定有齿条,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空心球、设置在空心球外径最大处的内球面环和设置在空心球上与空心球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在所述第二齿轮上,并贯穿所述第二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内球面环上,所述摄像头通过底座固定在所述空心球底部一侧。
优选的,所述空心球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穿线孔和若干个螺纹孔,所述摄像头与所述连接管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内齿圈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连接耳,两个所述连接耳分别设置在所述条形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固定有隔板,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连接有蓄电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救护系统,包括车载系统和与车载系统通过GPRS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信号传输的医疗救护系统,所述GPRS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第一GPRS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GPRS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车载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摄像头、第一GPRS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报警器、第一视频模块、第二视频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控制摄像头的转动的角度和移动的距离;
所述医疗救护系统包括第二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二GPRS无线通信模块、第二视频模块、第二语音模块。
优选的,还包括医疗急救管理平台,所述医疗急救管理平台包括接应人员和候诊部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器存储车辆信息,所述报警器产生报警命令后,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摄像头开启,并将报警命令、车辆信息传输给所述医疗救护系统;所述第一视频模块将拍摄到的图像信息传送给所述第二视频模块,所述第二视频模块接收所述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所述第二语音模块进行语音信号传输。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和转向来调节摄像头在车内的位置和摄像头的角度,具体的,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二齿轮在内齿圈内转动,从而使空心球转动,实现摄像头随空心球转动,达到调节摄像头角度的目的。本发明中的摄像头能够实现360°无死角旋转,使摄像头拍摄到的车内的画面没有死角,能够便于医生多方位的查看车内病人的情况,有效的节约了医生查看病人情况的时间,病人病状的快速查看和救治的及时指导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直接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转动的时间/转速来控制摄像头的位置,有效的缩短的调整摄像头的时间,医生能够快速的查看病人身体各个位置的基本情况。
2.本发明提供的救护系统主要体现在:当有病人突发疾病需进行就医时,家属按下车内报警器,车内摄像头会自动打开,同时,通过第一GPRS无线通信模块将第一视频吗模块监控到的画面和车辆信息传输给医疗救护系统,与医疗救护系统建立双向视频通话;医生远程实时观看病人伤情指导家属或随行人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提前安排相关科室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当该车辆到达医院后,提前安排的接应人员根据车牌号接到病人送到专家候诊部门。本发明有利于及时阻止病情恶化,有效地节约了救援时间,为病人症状的快速查看和救治的及时指导提供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齿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位置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救护系统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工作流程图;
图中:支撑板1、条形凹槽2、内齿圈3、摄像头4、第一电机5、第一齿轮6、第一支架7、第二齿轮8、第二支架9、齿条10、第二电机11、第三齿轮12、空心球13、内球面环14、连接管15、底座16、穿线孔17、螺纹孔18、连接耳19、隔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图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车辆内顶面的支撑板1,两个支撑板1沿车辆长度方向设置,当然支撑板1也可以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整个车载装置的设置根据车辆的大小进行安装即可。两个支撑板1相对应的一面、沿支撑板1长度方向上分别开设有条形凹槽2,条形凹槽2内活动连接有内齿圈3,内齿圈3的上方固定有驱动机构,下方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上设置有摄像头4。应该理解的是:两个支撑板1相互平行,两个条形凹槽2的开口方向相对称,且条形凹槽2的两端是闭口的,避免连接耳19滑出条形凹槽2外。
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5、位于内齿圈3中心处并固定在第一电机5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6,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支架7固定在内齿圈3的上表面;第一齿轮6和内齿圈3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分别与第一齿轮6和内齿圈3相啮合;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二齿轮8上,固定机构通过第二支架9固定在内齿圈3的下表面。内齿圈3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连接耳19,两个连接耳19分别设置在条形凹槽2内,并在条形凹槽2内往复滑动。应该理解的是:第一电机5和固定机构均固定在内齿圈3上,从而使得驱动机构、固定机构和内齿圈3是一个整体,能够在条形凹槽2内往复滑动。
为了使摄像头能够在两个支撑板1构成的通道内往复运动,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在车辆内顶面固定有齿条10,第一电机5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三齿轮12,第三齿轮12与齿条10相啮合,齿条10的两端为封闭状或者设置有挡边,避免第三齿轮12从齿条10上跑出。应该理解的是:第二电机11转动,使第三齿轮12在齿条10上行走,从而带动内齿圈3及设置在内齿圈3上的驱动机构和固定机构通过连接耳19在两个条形凹槽2内滑动,并通过控制第二电机11的正反转来使得内齿圈3在支撑板1之间来回移动,使摄像头4始终处于最佳的位置,能够清晰的将病人的情况通过第一控制器传送给医院救护系统。
为了使摄像头4能够进行360°无死角旋转,固定机构包括空心球13、设置在空心球13外径最大处的内球面环14和设置在空心球13上与空心球13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15,连接管15固定在第二齿轮8上,并贯穿第二齿轮8。第二支架9固定在内球面环14上,摄像头4通过底座16固定在空心球13底部一侧。应该理解的是:空心球13可以在内球面环14内转动,类似于关节轴承一样,第二支架9将内球面环14与内齿圈3固定在一起,使空心球13能够在内球面环14内转动而不脱落。
空心球13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穿线孔17和若干个螺纹孔18,摄像头4与连接管15相对应。应该理解的是:空心球13和连接管15设置成空心的,且相连通的,是为了便于对摄像头4进行走线;进一步的,可将空心球13设置成可开合的结构,可采用铰接或巧克力豆铁盒的开合方式,在空心球13内设置蓄电池,蓄电池与摄像头4进行电性连接,为摄像头4进行供电,而第一控制器则控制摄像头4的启闭。而底座16通过螺栓固定在空心球13的底部,而在空心球13的底部设置多个螺纹孔18是为了适应车辆的大小来选择摄像头4固定在空心球13上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摄像头4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拍下车内各个地方的画面,摄像头4固定在空心球13的位置不能是垂直与地面的,需要将摄像头4固定在空心球13底部的一侧,即围绕空心球13的底部进行设置,相当于设置在空心球13外径最大处与其底部之间的侧壁上,最好是设置与连接管15相对应的位置上。从图1中可以看出,连接管15不能直接设置在空心球13的顶部,只能设置在空心球13顶部的一侧,才能使得空心球13上的连接管15绕着内齿圈3做圆周运动,最终使得摄像头4做圆周运动,实现摄像头4进行360°旋转。
进一步的,第一电机5的顶部固定有隔板20,第二电机11固定在隔板20上;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1分别连接有蓄电池。应该理解的是:隔板20是为了将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1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给阻挡住,避免两个电机产生的热量进行相互作用。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1可选择减速电机、伺服电机等。
在使用本发明的车载装置时,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5转动,使第一齿轮6转动,带动第二齿轮8在内齿圈3内转动,从而使第二齿轮8带着连接管15和与连接管15连接的空心球13在内球面环14内转动,最终实现摄像头4随着空心球13转动,从而实现摄像头4的360°无死角旋转,而摄像头4的旋转方向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5的正转和反转即可。
要想实现摄像头4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移动,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11转动,使第二电机11上的第三齿轮12在齿条10上转动,从而带动内齿圈3在两个条形凹槽2内移动,同样的,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11的正转和反转来控制内齿圈3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位置。最终实现摄像头4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往复移动和360°无死角的旋转,摄像头4移动的位置和旋转的角度根据车内病人的位置情况进行控制即可。
参考图3-图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救护系统,包括车载系统和与车载系统通过GPRS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信号传输的医疗救护系统,车载系统安装在车辆内,医疗救护系统安装在医院中,GPRS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第一GPRS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GPRS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
车载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摄像头4、第一GPRS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11、报警器、第一视频模块、第一语音模块;第一控制器通过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1控制摄像头4的转动的角度和移动的距离;医疗救护系统包括第二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二GPRS无线通信模块、第二视频模块、第二语音模块。进一步的,救护系统还包括医疗急救管理平台,医疗急救管理平台包括接应人员和候诊部门。应该理解的是:接应人员主要负责车辆到达医院后,通过车载系统提前发送的车牌号接应病人,当然也可拨打手机号联系;而候诊部门中的医生则根据病人的病症情况,安排相关科室部门提前进行等候并对治疗提前做准备工作,接应人员接到病人后直接送到候诊部门即可。
第一控制器存储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车主手机号,报警器产生报警命令后,第一控制器控制摄像头开启,并将报警命令、车辆信息传输给医疗救护系统,并同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医疗救护系统,实时监控车辆行驶的位置情况;第一视频模块将摄像头4拍摄到的图像信息传送给第二视频模块,第二视频模块接收摄像头拍摄的画面,第二语音模块进行语音信号传输。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视频模块、第二视频模块、第一语音模块和第二语音模块能够实现车内人员与医生的双向视频通话,医生能够直接观看病人情况进行语音/视频指导车内人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本发明提供的救护系统的使用流程为:
(1)当病人突发疾病,需要尽快送到医院救治时,家属按下车辆内的报警器;
(2)按下报警器后,车载系统中的第一控制器控制摄像头4打开,家属通过操作第一控制器孔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1将摄像头4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这里合适位置主要是指便于观察病人情况的位置);同时,通过第一GPRS无线通信模块将报警信号、车辆信息和第一视频模块接收到的摄像头4监控到的视屏画面发送给医疗救护系统,与医疗救护系统建立双向视频通话;
(3)医疗救护系统接收到车载系统发送过来的车辆信息和病人的情况,安排相关科室的医生通过视频语音通话指导家属采取急救措施,此时,病人家属或随行人员可根据医生的指导,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1移动摄像头4,对摄像头4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便于医生多方位的对病人的情况进行了解,且摄像头4还具备变焦(局部放大)的功能,有效的节约了医生查看病人情况的时间,无需家属或随行人员对医生描述病人的情况,为病人病状的快速查看和救治的及时指导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医疗急救管理平台安排相应的接应人员和相关科室部门提前做好治疗的准备工作;
(4)车辆达到医院后,接应人员接应病人,相关科室部门则对病人进行治疗工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车辆内顶面的支撑板(1),两个所述支撑板(1)沿所述车辆长度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相对应的一面、沿所述支撑板(1)长度方向上分别开设有条形凹槽(2),所述条形凹槽(2)内活动连接有内齿圈(3),所述内齿圈(3)的上方固定有驱动机构,下方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设置有摄像头(4);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5)、位于所述内齿圈(3)中心处并固定在第一电机(5)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支架(7)固定在所述内齿圈(3)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齿轮(6)和内齿圈(3)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6)和内齿圈(3)相啮合;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8)上,所述固定机构通过第二支架(9)固定在所述内齿圈(3)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在车辆内顶面固定有齿条(10),所述第一电机(5)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三齿轮(12),所述第三齿轮(12)与所述齿条(10)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空心球(13)、设置在空心球(13)外径最大处的内球面环(14)和设置在空心球(13)上与空心球(13)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固定在所述第二齿轮(8)上,并贯穿所述第二齿轮(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9)固定在所述内球面环(14)上,所述摄像头(4)通过底座(16)固定在所述空心球(13)底部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球(13)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穿线孔(17)和若干个螺纹孔(18),所述摄像头(4)与所述连接管(15)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3)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连接耳(19),两个所述连接耳(19)分别设置在所述条形凹槽(2)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的顶部固定有隔板(20),所述第二电机(11)固定在所述隔板(20)上;所述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1)分别连接有蓄电池。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系统和与车载系统通过GPRS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信号传输的医疗救护系统,所述GPRS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第一GPRS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GPRS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车载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摄像头(4)、第一GPRS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11)、报警器、第一视频模块、第一语音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1)控制摄像头(4)的转动的角度和移动的距离;
所述医疗救护系统包括第二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二GPRS无线通信模块、第二视频模块、第二语音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医疗急救管理平台,所述医疗急救管理平台包括接应人员和候诊部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存储车辆信息,所述报警器产生报警命令后,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摄像头开启,并将报警命令、车辆信息传输给所述医疗救护系统;所述第一视频模块将拍摄到的图像信息传送给所述第二视频模块,所述第二视频模块接收所述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所述第二语音模块进行语音信号传输。
CN201910910652.1A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 Withdrawn CN1105380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0652.1A CN110538029A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0652.1A CN110538029A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8029A true CN110538029A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4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0652.1A Withdrawn CN110538029A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80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8666A (zh) * 2020-12-17 2021-06-22 张蓓蕾 一种远程探视病人的智慧医疗装置及智慧医疗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8666A (zh) * 2020-12-17 2021-06-22 张蓓蕾 一种远程探视病人的智慧医疗装置及智慧医疗系统
CN112998666B (zh) * 2020-12-17 2023-09-05 杭州慧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探视病人的智慧医疗装置及智慧医疗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9403B2 (en) Movable smart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CN211097252U (zh) 一种建筑整体消防安全智能监控系统
CN110538029A (zh) 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及其救护系统
CN210771165U (zh) 一种变电站智能辅控装置
CN109268638A (zh) 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安防摄像头
CN203693571U (zh) 救护车远程监护医疗系统
CN204496498U (zh) 一种远程医疗系统
CN211131756U (zh) 一种基于急救指导的车载装置和救护系统
CN105666501A (zh) 一种救援机器人
CN208400310U (zh) 道路监控设备及道路监控系统
CN213990807U (zh) 一种无监控盲区的监控摄像头
CN112040178A (zh) 一种实时人流量监控设备以及设备运行方法
CN209380723U (zh) 一种节能侦查机器人
CN111061275A (zh) 一种储罐泄漏图像检测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CN216743750U (zh) 一种双头单摄式防破坏安防监控设备
CN210904755U (zh) 一种轨道式安全消防机器人
CN113581323B (zh) 一种马拉松智慧赛道管理系统
CN112382075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道闸控制设备
CN209283322U (zh) 一种影视滑轨的无人摄像系统
CN212282407U (zh) 一种带自动监控系统的输液监控
CN209719585U (zh) 一种用于接触网关键悬挂零部件检测的移动步巡设备
CN219530320U (zh) 一种航行监控设备
CN213685864U (zh) 一种新型智能摄像头
JP4428950B2 (ja) 映像モニター電動開閉装置
CN112815178A (zh) 一种管道救援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