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5060B - 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5060B
CN110525060B CN201910831685.7A CN201910831685A CN110525060B CN 110525060 B CN110525060 B CN 110525060B CN 201910831685 A CN201910831685 A CN 201910831685A CN 110525060 B CN110525060 B CN 110525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sheet
unit
medium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16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5060A (zh
Inventor
原田裕太朗
上野幸平
室町明伸
儿玉秀俊
大桥一顺
古御堂刚
足立裕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382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0878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382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0877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893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1606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25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5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5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5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1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 B65H29/125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between two sets of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3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orientation
    • B65H2301/333Inverting
    • B65H2301/3331Involving forward reverse transporting means
    • B65H2301/33312Involving forward reverse transporting means forward reverse rollers pai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印刷有图像的纸张发生卷曲的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本发明的中间单元具有输送路径,能够将通过印刷单元进行了印刷的纸张输送至对纸张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单元,其中,印刷单元用墨对作为介质的纸张进行印刷,在输送路径上设置有促进纸张干燥的干燥单元。

Description

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07月06日、申请号为201710549229.4、发明名称为“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在纸张上印刷图像的装置,例如,已知有具备将作为液体的墨作为液滴吐出的记录打印头的喷墨式打印机等。
然而,在采用喷墨式打印机印刷了图像的情况下,存在印刷有图像的纸张随着墨(水分)的吸收或墨的干燥等而卷曲(纸张的一部分弯曲变形等状态)的情况。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具备对纸张的印刷了图像的面吹送温风而使纸张干燥的干燥装置,从而可以防止卷曲的产生的喷墨式打印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39820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喷墨式打印机中,在单面印刷时不存在问题,但是,在双面印刷了图像的纸张的情况下,则存在不对着干燥装置的面的墨的干燥不充分,不能充分地抑制卷曲的担忧。
因此,在将通过喷墨式打印机印刷了图像的纸张依次载置于处理盘的情况下,存在会产生卷曲所导致的堆叠不良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或改善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可以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中间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输送路径,所述输送路径能够将通过印刷单元进行了印刷的介质输送至对所述介质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单元,所述印刷单元用液体对所述介质进行印刷,在所述输送路径上设置有促进所述介质的干燥的干燥单元。
根据本应用例,在输送路径上设置有促进介质的干燥的干燥单元,因此,可以在输送的中途,通过干燥单元对介质进行充分地干燥,因此,可以提供能够抑制卷曲的发生的中间单元。为此,在对从中间单元排出的介质实施后处理时,可以降低卷曲所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并且还可以降低伴随着印刷后的介质的高摩擦阻力的对齐不良。
[应用例2]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中间单元中,在所述输送路径中设置有使所述介质的正反面调转的调转路径。
根据本应用例,在输送路径中设置有调转路径,因此,可以在输送中途使介质的正反面调转。
[应用例3]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中间单元中,所述干燥单元设置于所述调转路径。
根据本应用例,干燥单元设置于调转路径,从而在对介质进行干燥时,可以确保长的使介质为直线的区域。为此,可以实现中间单元的小型化。
[应用例4]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中间单元中,具有多个所述调转路径,所述干燥单元设置于所述多个调转路径中的特定的所述调转路径。
根据本应用例,干燥单元设置于多个调转路径中特定的调转路径,因此,可以实现中间单元的小型化和节电。
[应用例5]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中间单元中,根据所述介质的印刷数据来选择所述多个调转路径中的一个所述调转路径。
根据本应用例,根据介质的印刷数据,选择多个调转路径中的一个调转路径,从而可以高效地进行介质的调转。
[应用例6]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中间单元中,判断基于所述印刷数据的、所述介质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是否为规定阈值以上,若为规定阈值以上,则驱动所述干燥单元。
根据本应用例,可以在基于印刷数据的、介质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驱动干燥单元,对介质进行干燥,因此,可以抑制卷曲的产生,此外,可以降低液体的水分所导致的介质的摩擦阻力。
[应用例7]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中间单元中,基于所述印刷数据的、所述介质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所述介质在特定的所述调转路径中输送,基于所述印刷数据的、所述介质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小于规定阈值的所述介质在除所述特定的调转路径以外的所述多个调转路径中的一个所述调转路径中输送。
根据本应用例,通过将基于印刷数据的、介质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为规定阈值以上的介质在设置有干燥单元的特定的调转路径中进行输送,从而可以对介质进行干燥,因此,可以抑制卷曲的发生,此外,可以降低液体的水分所导致的介质的摩擦阻力。
[应用例8]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中间单元中,所述干燥单元包括与所述介质的一面相对的第一干燥单元以及与所述介质的另一面相对的第二干燥单元。
根据本应用例,通过设置与介质的一面相对的第一干燥单元以及与介质的另一面相对的第二干燥单元,可以使介质的双面同时进行干燥,因此,可以进一步促进干燥。
[应用例9]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中间单元中,根据所述印刷数据分别独立地控制所述第一干燥单元和所述第二干燥单元的驱动。
根据本应用例,通过根据印刷数据分别单独地控制第一干燥单元和第二干燥单元的驱动,从而可以获得介质的一面和另一面各自的干燥情况的平衡,由此抑制二次卷曲等导致的介质的变形。
[应用例10]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中间单元中,所述干燥单元是鼓风机。
根据本应用例,在对介质进行干燥时,通过鼓风机鼓风来进行干燥,因此,可以通过鼓风风压容易地抑制介质的卷曲等变形。此外,由于不使用热源,从而可以实现中间单元的省电化。
[应用例11]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中间单元中,设有所述鼓风机的所述调转路径构成为转回方式,在所述调转路径上,在所述介质进入所述调转路径的方向上的所述鼓风机的下游侧设置有保持进入所述调转路径的所述介质的保持部,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介质的、离所述介质进入所述调转路径的方向上的所述介质的后端侧比离所述介质的前端侧更近的部分。
根据本应用例,可以通过位于鼓风机的下游侧的保持部在靠近介质的后端的部分保持介质,从而可以使风吹到介质上,并能确保长的使介质为直线的区域。因此,可以使介质在直线状态下干燥,能够容易地抑制介质的卷曲等变形。
[应用例12]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中间单元中,在所述调转路径中,使省略所述干燥单元的干燥的所述介质在所述介质进入所述调转路径的方向上的所述干燥单元的上游侧转回。
根据本应用例,通过使省略干燥的介质在干燥单元的上游侧转回,从而可以缩短输送距离以及输送时间,因此,可以高速地进行调转处理。
[应用例13]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中间单元中,在所述输送路径上设有对所述介质赋予沿着所述输送路径的张力的张力赋予机构。
根据本应用例,在中间单元的输送路径上设有对介质赋予张力的张力赋予机构,因此,可以在输送中途,通过张力赋予机构将介质的形状保持且校正为平面状,从而可以提供能够抑制产生介质的卷曲的中间单元。为此,在对从中间单元排出的介质实施后处理时,可以降低由于印刷后的介质的卷曲等变形所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
[应用例14]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通过印刷单元进行了印刷的介质进行后处理,所述印刷单元用液体对所述介质进行印刷,所述后处理装置具有:后处理部,对所述介质进行后处理;以及输送路径,能够将所述介质输送至所述后处理部,在所述输送路径上设置有促进所述介质的干燥的干燥单元。
根据本应用例,可以通过设置于输送路径的干燥单元对印刷后的介质进行充分干燥,因此,可以抑制卷曲的产生,此外,可以降低液体的水分所导致的介质的摩擦阻力。为此,可以提供在对介质实施后处理时降低了印刷后的介质的卷曲所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降低了伴随着高摩擦阻力的对齐不良的后处理装置。
[应用例15]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后处理装置中,在所述输送路径中设置有使所述介质的正反面调转的调转路径。
根据本应用例,在输送路径中设置有调转路径,因此,可以在输送中途使介质的正反面调转。
[应用例16]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印刷部,用液体对介质进行印刷;后处理部,对通过所述印刷部进行了印刷的所述介质实施后处理;以及输送路径,能够将所述介质从所述印刷部输送至所述后处理部,所述输送路径包括使所述介质的正反面调转的调转路径,在所述输送路径上设置有促进所述介质的干燥的干燥单元。
根据本应用例,可以通过设置于输送路径的干燥单元对印刷后的介质进行充分干燥,因此,可以抑制卷曲的产生,此外,可以降低液体的水分所导致的介质的摩擦阻力。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在对介质实施后处理时降低了印刷后的介质的卷曲所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降低了伴随着高摩擦阻力的对齐不良的印刷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印刷装置的构成的概略示意图。
图2是示出印刷单元的构成的构成图。
图3是示出中间单元的构成的构成图。
图4是示出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单元的干燥单元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设置于中间单元的干燥单元的其它构成的构成图。
图10是设置于中间单元的干燥单元的其它构成中的第二调转路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从其它角度观察图10时的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第二调转路径的J-J线的截面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第二调转路径的K-K线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单元的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单元的张力赋予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具备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单元的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中间单元的张力赋予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单元的液体喷射单元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中间单元的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印刷装置;2后处理装置;10控制部;90干燥单元;91内侧路径面;92外侧路径面;93缝隙部;94弯曲部;95直线部;96滚花辊;100印刷单元;101记录装置侧壳体;102操作部;103纸张盒;103a把持部;104前板盖;108排出口;109排纸盘;110记录部;111记录打印头;120装置内输送路径;131输送辊对;132带输送部;133驱动辊;134从动辊;135带;140供给路径;141第一供给路径;141a盖部;141b插入口;142第二供给路径;142a搓纸辊;143第三供给路径;144第一驱动辊对;145分离辊对;146第二驱动辊对;147分支机构;148第三驱动辊对;149对齐辊对;150排出路径;151第一排出路径;151a弯曲调转路径;152第二排出路径、153第三排出路径;154共同排出路径;155排出口;156载置台;157纵侧壁;160分支路径;161分支路径辊对;170拉出单元;180引导机构;199输送检测部;200中间单元;210输入口;211输出口;218输送路径;218a调转前路径;218b调转后路径;241第一调转部;242第二调转部;243导入路径;244第一分支路径;245第二分支路径;246第一汇合路径;247第二汇合路径;248第一调转路径;249第二调转路径;250导出路径;250a第一导出路径;250b第二导出路径;252中间输送部;254第一输送辊对;256第二输送辊对;257第三输送辊对;258导入检测部;259引导翼;261第一限制翼;262第二限制翼;264第一调转检测部;265第一调转辊对;267第二调转检测部;268第二调转辊对;268a第一辊对;268b第二辊对;269a第一保持部;269b第二保持部;270干燥单元;270a第一干燥单元;270b第二干燥单元;271引导板;280加压辊;282第二检测部;283第三检测部;284第四检测部;285第五检测部;290液体喷射单元;290a第一液体喷射单元;290b第二液体喷射单元;300后处理单元;319下游侧输送路径;320框体;322后处理供纸口;323后处理排纸口;325处理部;327输送辊对;328堆纸器;328a载置面;328b壁面;329排纸辊对;330引导部;330a引导面;331排纸盘;335下游侧输送部;356输送检测部;L1、L2距离;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下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等成为能够识别程度的大小,因此,不同于实际情况地来显示各部件等的尺寸。
(第一实施方式)
<印刷装置的构成>
首先,关于印刷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印刷装置的构成的概略示意图,图2是示出印刷单元的构成的构成图,图3是示出中间单元的构成的构成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具备作为印刷部的印刷单元100和配置于印刷单元100的侧部的后处理装置2。
而且,后处理装置2具备中间单元200和作为后处理部的后处理单元300。印刷单元100例如是对作为介质的纸张M印刷图像的装置。此外,印刷单元100具备整体控制印刷装置1中的各机构的驱动的控制部10。后处理单元300例如是进行对印刷了图像的多页纸张M通过订书钉(针)来装订的订书机处理等后处理的装置。并且,中间单元200是将通过印刷单元100印刷了图像的纸张M输送至后处理单元300的装置。中间单元200配置于印刷单元100和后处理单元300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作为印刷单元100的上游侧输送路径的第三排出路径153在中间单元200的输入口210处与输送路径218连接,该输送路径218在中间单元200的输出口211处与后处理单元300的下游侧输送路径319连接。并且,通过上游侧输送路径(第三排出路径153)、输送路径218以及下游侧输送路径319构成了从作为纸张M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印刷单元100经由中间单元200延续至后处理单元300的输送路径(图1中的双点划线)。
<印刷单元的构成>
如图1所示,印刷单元100是通过使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附着于作为介质的一个例子的纸张M上来记录字符、图形、照片等图像的喷墨式打印机,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记录装置侧壳体101。在记录装置侧壳体101的上部,安装有用于进行印刷单元100的各种操作的操作部102。
在印刷单元100中,在铅直方向Z上,从印刷单元100的中央部向下部设置有纸张盒103。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盒103在铅直方向Z上排列配置有四个。在各纸张盒103中,以层叠状态收纳有通过印刷单元100进行记录的纸张M。此外,在各纸张盒103上形成有用户可以把持的把持部103a。并且,纸张盒103构成为相对于记录装置侧壳体101可以安装、拆卸。此外,收纳于各纸张盒103的纸张M既可以分别为不同种类的纸张,也可以是相同种类的纸张。
在铅直方向Z上的最上层的纸张盒103的上方设置有矩形状的前板盖104。前板盖104设置为可以将与纸张盒103相邻的长边作为基端来进行转动,构成为在作为基端的相反侧的前端侧与印刷单元100分开的开位置和构成记录装置侧壳体101的一部分的闭位置这两个位置间自由转动。
此外,如图2所示,排出纸张M的排出口108形成在记录装置侧壳体101的中间单元200侧的一部分上。并且,进而在排出口108的下方,可以根据需要安装有从记录装置侧壳体101向中间单元200侧延伸的排纸盘109。即、通过排出口108排出的纸张M载置于排纸盘109上。此外,该排纸盘109构成为可以相对于记录装置侧壳体101进行安装、拆卸,具有随着从连接于记录装置侧壳体101的基端往作为基端的相反侧的前端而向上倾斜的上升坡度(在图2中为左上)。
如图2所示,在印刷单元100具有的记录装置侧壳体101内,设置有从铅直方向Z的上侧对纸张M进行记录的记录部110、以及沿装置内输送路径120输送纸张M的输送部130。装置内输送路径120形成为在将沿着前后方向Y的方向作为纸张M的宽度方向时,将与该宽度方向交差的方向作为输送方向来输送纸张M。
记录部110具备可以跨纸张M的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范围同时吐出墨的线性头式的记录打印头111。记录部110通过从记录打印头111吐出的墨在纸张M上附着于和记录打印头111相对的记录面(印刷图像的面)来对纸张M印刷图像。
输送部130沿装置内输送路径120而配置,具有由输送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的多个输送辊对131、以及设置于记录部110的正下方的带输送部132。即、从记录打印头111吐出墨,对带输送部132正在输送的纸张M进行记录。
带输送部132具有配置于比记录打印头111更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的驱动辊133、配置于比记录打印头111更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的从动辊134、以及架设于这些各辊133、134上呈无端状的环状的带135。通过驱动辊133驱动旋转,带135进行转动,通过该转动的带135将纸张M向下游侧输送。即、带135的外周面作为支承进行记录的纸张M的支承面而发挥功能。
装置内输送路径120具有向记录部110输送纸张M的供给路径140、输送通过输送记录部110进行记录且记录完成后的纸张M的排出路径150、以及从排出路径150分支的分支路径160。
供给路径140具有第一供给路径141、第二供给路径142以及第三供给路径143。在第一供给路径141中,从插入口141b插入的纸张M向记录部110输送,通过打开记录装置侧壳体101的右侧面所具备的盖部141a而露出插入口141b。即、随着第一驱动辊对144的旋转驱动而成直线地向记录部110输送从插入口141b插入的纸张M。
在第二供给路径142中,在铅直方向Z上分别收纳于记录装置侧壳体101的下部所具备的纸张盒103中的纸张M向记录部110输送。即、在层叠状态下收纳于纸张盒103的纸张M在最上面的纸张M由搓纸辊142a送出、由分离辊对145进行逐页分离之后,在铅直方向Z上的姿势被调转,并通过第二驱动辊对146的旋转驱动而向记录部110输送。
在第三供给路径143中,在进行对纸张M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印刷时,通过记录部110而单面完成了记录的纸张M被再次输送向记录部110。即、在记录部110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从排出路径150分支出来的分支路径160。即、在进行双面印刷时,纸张M通过设置于排出路径150的中途的分支机构147的动作而被输送向分支路径160。此外,在分支路径160中,可以进行正转和反转双向旋转的分支路径辊对161设置于比分支机构147更靠下游侧的位置。
在进行双面印刷时,印刷了一面的纸张M暂时通过分支机构147被引导向该分支路径160,并通过正转的分支路径辊对161在分支路径160内向下游侧输送。之后,向分支路径160进行了输送的纸张M通过反转的分支路径辊对161在分支路径160内从下游侧向上游侧反向输送。即、在分支路径160内输送的纸张M其输送的方向掉转。
从分支路径160被反向输送的纸张M向第三供给路径143输送,并通过多个输送辊对131向记录部110输送。通过在第三供给路径143内进行输送,纸张M调转为未被印刷的另一面与记录部110相对,通过第三驱动辊对148的旋转驱动而被输送向记录部110。即、第三供给路径143作为边使铅直方向Z上的纸张M的姿势调转、边进行输送的调转输送路径发挥功能。
在各供给路径141、142、143中,第二供给路径142以及第三供给路径143边使纸张M的姿势在铅直方向Z上弯曲,边向记录部110输送纸张M。另一方面,与第二供给路径142及第三供给路径143相比,在第一供给路径141中,以纸张M的姿势未弯曲很多的方式向记录部110输送纸张M。
在各供给路径141、142、143中输送的纸张M被输送至配设于记录部110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对齐辊对149后,其前端触碰停止了旋转的对齐辊对149。并且,纸张M通过这样的触碰到对齐辊对149的状态,其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得以校正(偏斜校正)。于是,被校正了倾斜的纸张M通过之后的对齐辊对149的旋转驱动成为对齐状态并被输送向记录部110。
由记录部110在单面或双面上进行记录并完成了记录的纸张M通过输送辊对131沿着构成装置内输送路径120的下游部的排出路径150进行输送。排出路径150在与分支路径160分支的位置的下游的位置上分支为第一排出路径151、第二排出路径152、第三排出路径153。即、完成了记录的纸张M在构成排出路径150的上游部的共同排出路径(上游排出路径)154内进行了输送之后,通过设置于共同排出路径154的下游端的引导机构(切换引导部)180而被导向构成排出路径150的下游部的第一至第三的各排出路径151、152、153中任一路径。
第一排出路径(上方排出路径)151设置为朝向记录装置侧壳体101的上方并沿着分支路径160弯曲延伸。在第一排出路径151内输送的纸张M从开设于记录装置侧壳体101的局部而作为第一排出路径151的终端的排出口155排出。并且,从排出口155排出的纸张M向铅直方向Z下侧落下,在图2中,如双点划线所示,以层叠的状态排出到载置台156。此外,通过配置于排出路径150的多处的输送辊对131,纸张M以单面印刷时的记录面在铅直方向Z上朝下的姿势从排出口155排出至载置台156。
载置台156具有随着往左右方向X上的右方而向铅直方向Z上侧上升的上翘的倾斜形状,纸张M以层叠状态载置于该载置台156。此时,载置于载置台156的各纸张M沿着载置台156的倾斜而向左移动,以接近于设置在记录装置侧壳体101的排出口155的下侧的纵侧壁157的方式而载置。
此外,第一排出路径151具有在由记录部110进行了记录的纸张M被输送至排出口155的期间使该纸张M的正反面调转的弯曲调转路径151a。即、弯曲调转路径151a以使由记录部110进行了记录的纸张M的记录面位于内侧的方式使纸张M弯曲,并使纸张M从该纸张M的记录面在铅直方向Z上朝向铅直方向Z上侧的状态调转为朝向铅直方向Z下侧的状态。因此,在排出路径150中,纸张M通过该弯曲调转路径151a,从而成为单面印刷时的记录面与载置台156相对的状态而从排出口155排出。
第二排出路径152在比第一排出路径151更靠铅直方向Z下侧的位置分支,从记录部110向中间单元200直线地(水平地)延伸。因此,在排出路径152内输送的纸张M并不是以像第一排出路径151那样弯曲的姿势而被输送,其姿势与通过记录部110时同样地保持为一定而成直线地输送,从排出口108向排纸盘109排出。即、第二排出路径152作为不使纸张M的姿势调转地将纸张M向排纸盘109输送的非调转排出路径而发挥功能。
第三排出路径153在比第二排出路径152更靠铅直方向Z下侧的位置分支,以朝向记录装置侧壳体101的下方的方式,向铅直方向Z的斜下侧延伸。并且,其下游端与中间单元200具有的输送路径218连接。即、在第三排出路径153内输送的纸张M向中间单元200排出。此外,在第三排出路径153上,设置有可以检测纸张M的有无的输送检测部199。输送检测部199例如是光透过型或光反射型的光断续器,具备发出光的发光部和接收从发光部发出的光的受光部。作为发光部的发光元件,可应用例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激光发光元件等。此外,受光部由光电晶体管、光电IC等构成。通过发光部和受光部可以检测纸张M的有无(受光部中的受光的开/关)。
输送检测部199与控制部10连接,基于规定的程序被驱动控制。控制部10驱动输送检测部199,将受光部中的光的受光量和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检测纸张M的有无。并且,和输送辊对131的驱动同步地反复检测到纸张M的有和无时,判断为是正在正常地输送纸张M的状态。另一方面,在规定的定时或规定的时间内,受光部中的受光量没有变化的状态持续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异常状态(卡纸)。例如,由于产生纸张M的输送不当而未能从记录打印头111侧正常地输送纸张M时,判断为是异常状态(卡纸)。
排出路径150的一部分以及分支路径160的一部分安装于设置在记录装置侧壳体101的拉出单元170。需要说明的是,拉出单元170构成为可以相对于记录装置侧壳体101进行安装、拆卸。
这里,优选可应用于印刷装置1的纸张M具有吸湿性以及可挠性,例如,可以列举出电子照相复印纸等普通纸、具有包含二氧化硅、氧化铝、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的水溶性墨吸收层的喷墨打印纸等。此外,作为水溶性墨的渗透速度比较小的类型的吸收性被记录介质,可以列举出用于一般的胶版印刷的铜版纸(art paper sheet)、涂布纸(coated paper sheet)、铸涂纸(cast paper sheet)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M”一般是指将纸浆(主成分为纤维素)作为主要原料并用于打印机等的纸,由JIS-P-0001号6139定义。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出例如优质纸、PPC复印纸、未涂布印刷纸等。纸张M也可以使用各公司在市场上销售的纸张,例如可以使用Xerox 4200(Xerox公司制)、GeoCycle(Gerogia-Pacific公司制)等各种纸张。此外,优选每平方米重量60g/m2~120g/m2的纸张M。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印刷单元100)中采用的墨组合物进行说明。
<墨的组成>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印刷单元100)中采用的作为记录材料的墨(墨组合物)进行说明。
从安全性、处理性、各种性能(发色性、透印适应性(strike-throughsuitability)、墨可靠性等)的角度出发,优选墨是墨的主溶剂为水的水性墨组合物。此外,透印适应性是指适于抑制墨在记录介质上过多地渗透而透印的性质。
优选水采用离子交换水、超滤水、反渗透水、蒸馏水等纯水或超纯水。特别是,基于防止发霉或细菌的产生、能够实现墨长期保存的观点,优选采用通过紫外线照射或添加过氧化氢等进行了灭菌处理的水。
此外,基于确保墨的恰当的物性值(粘度等)、确保墨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的观点,优选墨组合物中包含10质量%~75质量%的水。
墨有对应于全彩色的记录(图像印刷、印字)的墨(例如青色、品红、黄色等墨)、黑色墨、白色墨等,分别包含有色材。
作为色材,优选在各色的墨中含有从颜料、染料、金属氧化物等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作为颜料,并没有特别的限制,有黑色用的无机颜料或有机颜料、黄色、品红、青色等各色的有机颜料。
对于染料,作为黄色、品红、青色等各色的染料,可以使用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食用染料、碱性染料、反应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反应分散染料等各种染料等。
此外,为了获得规定的墨特性,墨除了色材之外,也可以包含水溶性有机溶剂、多元醇类、甜菜碱类、糖类、尿素类、表面活性剂等。规定的墨特性是指墨对于记录介质的润湿性或渗透性、对记录介质的卷曲、起皱适应性(cockling suitability)、透印适应性(strike-through suitability)、墨吐出中的堵塞适应性(clogging suitability)、基于墨的温度的粘度特性的适应性等。
具体而言,例如,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使用1,2-链烷二醇、乙二醇醚、吡咯烷酮衍生物等,作为多元醇类,可以使用丙三醇、1,2,6-己三醇(1,2,6-hexantriol)、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二丙二醇等。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公知的氟类表面活性剂、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以及硅类表面活性剂等。
在使墨含有颜料时,可以添加用于使颜料分散的分散剂作为其它成分。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墨的特性,可以在墨中添加pH调节剂、络合剂、消泡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腐/防霉剂等。
<中间单元的构成>
下面,对中间单元20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中间单元200具备可以将纸张M从输入口210输送至输出口211的输送路径218。此外,在输送路径218中具备中间输送部252,该中间输送部252具有使被输送的纸张M调转的至少一个调转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一调转部241和第二调转部242)。第一调转部241以及第二调转部242在输送路径218中位于比记录部110更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使印刷有图像的纸张M调转。此外,中间单元200具备输送纸张M的输送路径218。因此,中间单元200具备边输送在印刷单元100中印刷有图像的纸张M、边使其干燥的干燥功能、以及使从印刷单元100输送的纸张M调转的转回(switch back)方式的调转功能。
中间单元200的输送路径218在输入口210与印刷单元100的第三排出路径153连接。此外,输送路径218具有上游端与第三排出路径153连接的导入路径243、以及在作为导入路径243的下游端的分支点A处分支的第一分支路径244和第二分支路径245。即、在分支点A分别连接有导入路径243的下游端、第一分支路径244的上游端以及第二分支路径245的上游端。并且,第一分支路径244和第二分支路径245在输送方向上的路径长度为彼此大致相同的长度。
而且,输送路径218具有与作为第一分支路径244的下游端的第一连接点B连接的第一汇合路径246、以及与作为第二分支路径245的下游端的第二连接点C连接的第二汇合路径247。第一汇合路径246和第二汇合路径247在输送方向上的路径长度为彼此大致相同的长度。
此外,在第一连接点B连接有第一调转部241具有的转回方式的第一调转路径248。此外,在第二连接点C连接有第二调转部242具有的转回方式的第二调转路径249。即、在第一连接点B连接有第一分支路径244的下游端、第一汇合路径246的上游端以及第一调转路径248的一端。此外,在第二连接点C连接有第二分支路径245的下游端、第二汇合路径247的上游端以及第二调转路径249的一端。此外,第一调转路径248以及第二调转路径249的路径长度在输送方向上构成为可以在印刷单元100进行图像印刷的纸张M的长度以上。
进而,输送路径218设置有第一汇合路径246与第二汇合路径247汇合的汇合点D,具有与该汇合点D连接的导出路径250。即、在汇合点D连接有第一汇合路径246的下游端、第二汇合路径247的下游端以及导出路径250的上游端。该导出路径250朝向后处理单元300在第一调转路径248与第二分支路径249之间向下延伸之后,以绕到第一调转路径248后面的方式转向上方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导出路径250由配置于上游侧的第一导出路径250a和配置于该第一导出路径250a的下游侧的第二导出路径250b构成。并且,第二导出路径250b的下游端在输出口211处与后处理单元300的下游侧输送路径319连接。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导入路径243、第一分支路径244以及第二分支路径245构成调转前路径218a,由第一汇合路径246、第二汇合路径247以及导出路径250构成调转后路径218b。并且,调转前路径218a在输送方向上位于比第一调转部241或第二调转部242更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而且,调转后路径218b在输送方向上位于比第一调转部241或第二调转部242更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即、输送路径218具有位于比第一调转部241或第二调转部242更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调转前路径218a、以及位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调转后路径218b。
此外,如图3所示,中间单元200沿着输送路径218具备可以输送纸张M的中间输送部252。中间输送部252中的第一调转部241以及第二调转部242构成为可以使被输送的纸张M调转。
在导入路径243、第一分支路径244以及第二分支路径245上配置有由第一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的第一输送辊对254。此外,在第一汇合路径246和第二汇合路径247以及第一导出路径250a上配置有由第二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的第二输送辊对256。此外,在第二导出路径250b上配置有由第三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的第三输送辊对257。此外,第一输送辊对254、第二输送辊对256以及第三输送辊对257的数量可以根据各输送路径的形态等进行任意的设定。于是,在中间输送部252的各辊对从正反两侧夹入并支承纸张M的状态下,通过旋转驱动辊对中的一方的辊,从而沿着输送路径来输送纸张M。
此外,在导入路径243上设置有检测纸张M的导入检测部258。导入检测部258例如是光断续器(photo interrupter),具体构成和输送检测部199相同。并且,在比导入检测部258更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分支点A处设置有引导翼259。引导翼259被螺线管等所驱动,切换将在导入路径243中输送的纸张M引导向第一分支路径244和第二分支路径245中的哪一路径。
进而,在第一分支路径244的下游端,容许纸张M从第一分支路径244向第一调转路径248移动,另一方面,设置有限制纸张M从第一调转路径248向第一分支路径244移动的第一限制翼261。而且,在第二分支路径245的下游端,容许纸张M从第二分支路径245向第二调转路径249移动,另一方面,设置有限制纸张M从第二调转路径249向第二分支路径245移动的第二限制翼262。这些第一限制翼261以及第二限制翼262被施力,使得通过施力部件(未图示)的施力而堵住第一分支路径244或第二分支路径245的下游端。
此外,在第一分支路径244上配置有检测纸张M的第一检测部281,在第二分支路径245上配置有检测纸张M的第二检测部282。此外,在第一汇合路径246上配置有检测纸张M的第三检测部283。而且,在第一导出路径250a上配置有检测纸张M的第四检测部284,在第二导出路径250b上配置有检测纸张M的第五检测部285。并且,第一至第五检测部281、282、283、284、285例如是光断续器,具体构成和输送检测部199相同。此外,各输送路径上的各检测部的数量可以根据各输送路径的形态等进行任意的设定。
在第一调转部241配置有检测送入第一调转路径248的纸张M的第一调转检测部264、以及设置于第一调转路径248的第一调转辊对26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对)。第一调转辊对265基于第一调转检测部264检测到纸张M时发送的信号,通过第一调转电机(未图示)而被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
此外,在第二调转部242配置有检测送入第二调转路径249的纸张M的第二调转检测部267、以及设置于第二调转路径249的第二调转辊对268(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对)。第二调转辊对268基于第二调转检测部267检测到纸张M时发送的信号,通过第二调转电机(未图示)而被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以及第二调转检测部264、267例如为光断续器,具体构成和输送检测部199相同。此外,在设置于第二调转路径249的第二调转辊对268中,配置于第二调转路径249的下游侧的两对作为构成夹持并保持纸张M的第一保持部269a(参照图3)的第一辊对268a、构成第二保持部269b(参照图3)的第二辊对268b而发挥功能。此外,第一辊对268a在第二调转路径249中配置于比第二辊对268b更靠下游侧。也就是说,第二辊对268b在纸张M向第二调转路径249行进的方向上,配置于第一辊对268a的后方的位置上。
此外,在第二调转部242设置有用于在与第二调转路径249相对的位置上促进纸张M的干燥的干燥单元27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一干燥单元270a和第二干燥单元270b,参照图8)。干燥单元270在纸张M进入第二调转路径249的方向上配置于比第一辊对268a更靠上游侧的位置,在与纸张M的一面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第一干燥单元270a,在与纸张M的另一面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第二干燥单元270b。此外,干燥单元270(270a、270b)构成为包括鼓风机,向纸张M吹送来自于鼓风机的鼓风。此外,通过构成为还包括加热器,从而可以向纸张M吹送暖风,因此,可以进一步促进纸张M的干燥。
此外,在第二调转部242中,用于以夹着第二调转路径249的方式直线状地引导纸张M的两个引导板271分别配置于与纸张M的一面相对的位置和与纸张M的另一面相对的位置。此外,引导板271为平板状,网状地开有贯通孔,加工为来自于干燥单元270(270a、270b)的鼓风机的鼓风容易吹到纸张M上。此外,引导板271也可以采用呈在中央具有开口部的框状并在开口部设有沿着输送方向的多个线材的构成。
<后处理单元的构成>
下面,对后处理单元30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后处理单元300具备大致箱形的框体320。框体320具备后处理供纸口322和后处理排纸口323。后处理供纸口322以及后处理排纸口323分别形成有开口,后处理供纸口322对应于中间单元200的输送路径218的下游端而配置,输送路径218和下游侧输送路径319连接。并且,下游侧输送路径319从后处理供纸口322配置到后处理排纸口323,从后处理供纸口322供给从中间单元200输送的纸张M,在对纸张M实施了后处理等之后,从后处理排纸口323排出纸张。
在框体320的内部配置有堆纸器328和处理部325等。堆纸器328用于暂时载置纸张M,具有载置面328a和在大致直角方向上形成于载置面328a的端部的壁面328b,该载置面328a具有可以载置纸张M的大致平坦面。
处理部325通过适当的机构对载置于堆纸器328的状态下的纸张M进行在纸张M上打孔的打孔处理、按规定页数对纸张M进行装订的装订处理、按每一页或每一叠纸张在其宽度方向上错开纸张M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来进行调整的位移处理等后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处理部325中也可以具备进行纸张M的折叠处理的纸张折叠部、能够进行裁剪纸张M的裁剪处理、折叠纸张M的对折处理、将纸张M装订成册的装订成册处理或配页处理等的机构。
此外,在框体320的内部沿着下游侧输送路径319配置有下游侧输送部335。下游侧输送部335具有通过驱动辊(未图示)驱动的输送辊对327。并且,在下游侧输送路径319的后处理排纸口323附近配置有排纸辊对329。输送辊对327在下游侧输送路径319上配置于比堆纸器328以及处理部325更靠上游侧的位置,将从后处理供纸口322供给的纸张M输送至堆纸器328。此外,在下游侧输送路径319的后处理供纸口322附近配置有检测纸张M的输送检测部356。输送检测部356例如是光断续器,具体构成和输送检测部199相同。
此外,在框体320的内部设置有引导沿着下游侧输送路径319输送的纸张M的引导部330。引导部330具有突部形状。并且,在引导部330中具备具有大致平坦面的引导面330a,引导面330a与下游侧输送路径319(堆纸器328)相对配置。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面330a的相对于纸张M的输送方向大致正交的尺寸宽度具有和相对于输送方向大致正交的纸张M的尺寸宽度大致相同的尺寸。由此,可以容易地输送纸张M。引导部330配置于下游侧输送路径319处的输送辊对327的下游侧、且为排纸辊对329的上游侧。因此,从输送辊对327输送的纸张M通过引导部330被输送至堆纸器328。
本实施方式的堆纸器328在下游侧输送路径319处配置于比输送辊对327更靠下游侧的位置,暂时地载置由处理部325进行处理的纸张M。并且,堆纸器328的载置面328a斜向配置,以使载置于堆纸器328的多张纸张M的至少一端边侧对齐。在本实施方式中,堆纸器328的一端配置于后处理排纸口323侧,堆纸器328的另一端(壁面328b)配置于处理部325侧。后处理排纸口323配置为比处理部325更靠上方,堆纸器328配置为往处理部325而向下方倾斜。由此,通过载置于堆纸器328的纸张M的一端边接触于堆纸器328的壁面328b,纸张M的一端边对齐。
<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
下面,对印刷装置1的基本动作方法进行说明。图4至图7是示出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的示意图。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从印刷单元100通过中间单元200输送至后处理单元300的纸张M的输送形态进行说明。此外,将供给、输送至印刷单元100的记录打印头111的纸张M从第一页开始依次设为第一纸张Ma、第二纸张Mb、第三纸张Mc,将第四页纸张M设为第四纸张Md,四页纸张M全部作为省略了干燥的纸张M来进行说明。
首先,执行印刷处理(图像的印刷处理)时,控制部10使各驱动电机类驱动。由此,连接于各驱动电机的搓纸辊142a、输送辊对131、驱动辊133、第一输送辊对254、第二输送辊对256、第三输送辊对257、第一调转辊对265、第二调转辊对268以及输送辊对327等进行驱动。
并且,记录部110从记录打印头111向纸张M吐出墨,从而印刷图像。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印刷处理既可以是单面印刷,也可以是双面印刷。
并且,如图4所示,以调转前速度在第三排出路径153中输送的第一纸张Ma以大致相同的速度交付于导入路径243。并且,在导入检测部258检测到第一纸张Ma的前端时,控制部10驱动螺线管,使引导翼259位于第一位置P1。即、引导翼259将第一纸张Ma引导至第一分支路径244。并且,被输送至第一连接点B的第一纸张Ma通过前端与第一限制翼261接触,以对抗于施力部件的施力的方式使该第一限制翼261移动。即、第一限制翼261以打开第一分支路径244的下游端的方式进行移动。因此,第一纸张Ma通过正转驱动的第一调转辊对265以调转前速度被送入第一调转路径248。并且,一旦第一纸张Ma通过第一限制翼261,则第一限制翼261从打开第一调转路径244的下游端的位置移动至堵住第一调转路径244的下游端的位置。
如图5所示,当第一调转检测部264检测到第一纸张Ma的后端时,控制部10将正转驱动的第一调转辊对265切换为反转驱动。这样,第一调转部241以调转后速度将第一纸张Ma从第一调转路径248向第一连接点B侧送出。此外,此时,第一限制翼261将第一纸张Ma引导向第一汇合路径246。即、第一调转部241通过将从第一分支路径244送入的第一纸张Ma向第一汇合路径246送出,从而来调转(转回)第一纸张Ma的方向。
此外,当导入检测部258检测到第二纸张Mb的前端时,控制部10驱动螺线管来变更引导翼259的位置。即、控制部10使位于第一位置P1的引导翼259移动至第二位置P2。这样,引导翼259将第二纸张Mb引导至第二分支路径245。
如图6所示,以调转后速度在调转后路径218b中输送经第一调转部241调转的第一纸张Ma。并且,控制部10在第一纸张Ma通过第一连接点B时,使第一调转辊对265正转旋转。此外,控制部10在第二调转检测部267检测到第二纸张Mb的后端时,使第二调转辊对268反向旋转。即、第二调转部242与第一调转部241同样地调转第二纸张Mb,以调转后速度将其向第二汇合路径247送出。
而且,当导入检测部258检测到第三纸张Mc的前端时,控制部驱动螺线管来变更引导翼259的位置。具体而言,控制部10使位于第二位置P2的引导翼259移动至第一位置P1。即、引导翼259交替地将输送来的纸张M引导至第一分支路径244和第二分支路径245。
如图7所示,经第二调转部242调转并送出至第二汇合路径247的第二纸张Mb经由汇合点D而在导出路径250中进行输送。此外,此时,中间输送部252以比调转前速度慢的调转后速度来输送第一纸张Ma和第二纸张Mb。因此,与以调转前速度在调转前路径218a中进行输送时相比,第一纸张Ma和第二纸张Mb在输送方向上的间隔变小。
并且,在第一调转检测部264检测到第三纸张Mc的后端时,控制部10使第一调转辊对265进行反向旋转,将第三纸张Mc送出至第一汇合路径246。
此外,在导入检测部258检测到第四纸张Md的前端时,控制部10驱动螺线管,将引导翼259的位置变更为第二位置P2。
于是,中间单元200从先导入的第一纸张Ma开始依次向后处理单元300送出。即、纸张M在中间单元200中其纸张M的面被调转并被输送至后处理单元300。此外,下游侧输送部335以比调转后速度快的处理速度输送纸张M,因此,纸张M之间的间隔扩大。并且,纸张M被依次输送至堆纸器328,在堆纸器328中载置了规定页数的纸张M时,通过处理部325进行装订等处理,并通过排纸辊对329的驱动向排纸盘331排出。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单元300所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印刷单元100具备将墨作为液滴吐出的记录打印头111的喷墨式打印机的情况下,存在通过印刷单元100印刷了图像的纸张M随着墨(水分)的吸收、墨的干燥等而发生卷曲(纸张弯曲的状态、纸张蜷缩的状态)的情况。因此,在堆纸器328中,如果先载置的纸张M的卷曲程度大,则会产生后输送来的纸张M由于先载置的纸张M的卷曲而堆叠不良的担忧。此外,如果通过印刷单元100印刷了图像的纸张M的墨(水分)的干燥不充分,则会由于在纸张M的表面残留了水分,从而纸张M表面的摩擦阻力升高。因此,在将通过印刷单元100(喷墨式打印机)印刷了图像的纸张M依次载置于堆纸器328的情况下,如果先载置的纸张M的表面的摩擦阻力升高,则会有后输送来的纸张M被先载置的纸张M牵扯,从而产生纸张M的端部不整齐的对齐不良的担忧。
进而,对纸张M的卷曲的产生机制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纸张M构成为以纤维素为主成分,该纤维素彼此之间通过氢键键合而形成。因此,通过印刷单元100在纸张M的一面上涂布墨时,由于墨的吸收,纤维素之间的氢键键合断开。这样,纤维素彼此之间的间隔扩大,涂布了墨的纸张M的一面与纸张M的该一面相反的另一面相比更容易伸长。因此,在将纸张M的一面侧朝向重力方向(向下)载置时,纸张M朝着重力方向卷曲为凸状(一次卷曲)。
此外,在产生了一次卷曲之后,如果该纸张M所吸收的墨的干燥推进,则纤维素彼此因氢键键合而自由结合,纤维素之间的间隔变小。这样,涂布了墨的纸张M的一面比另一面更加收缩。因此,在使纸张M的一面侧朝向重力方向进行载置时,与一次卷曲的情况相反,纸张M朝着重力方向卷曲为凹状(朝向重力方向的反方向侧为凸状)(二次卷曲)。
此外,上述纸张M的卷曲的产生并不仅限于单面印刷,在双面印刷时也同样会产生。即、在纸张M的一面上的印刷duty(printing duty)和另一面上的印刷duty不同时,容易在纸张M上产生卷曲。特别是,纸张M的一面上的印刷duty和另一面上的印刷duty的差为规定以上(例如,约30%以上)时,纸张M的卷曲产生则更加明显。需要注意的是,“duty”是指通过duty(%)=实际记录点数/(纵分辨率×横分辨率)×100(式中,“实际记录点数”是每单位面积的实际记录点数,“纵分辨率”以及“横分辨率”分别是每单位面积的分辨率)计算出的值。此外,纸张M的印刷duty之差是指纸张M的正反面(一面和另一面)的水分量之差。
于是,在中间单元200中具备干燥单元270,该干燥单元270针对载置于后处理单元300的堆纸器328的纸张M,抑制纸张M的干燥不足、变形(卷曲)。通过干燥单元270,可以降低载置于堆纸器328的纸张M的高摩擦阻力所导致的对齐不良、卷曲所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
<干燥单元>
下面,对设置于中间单元200的干燥单元27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8是用于说明干燥单元的动作的示意图。
根据作为印刷数据的印刷duty,需要干燥的纸张M被送入设置有干燥单元270的第二调转路径249。进入了第二调转路径249的纸张M如图8所示,在纸张M进入第二调转路径249的方向上,由构成第一保持部269a(参照图3)的第一辊对268a保持纸张M的离纸张M的后端侧比离纸张M的前端侧更近的部分。之后,根据印刷duty,驱动干燥单元270,通过从干燥单元270的鼓风机送出的风W来促进纸张M的干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纸张M通过引导板271被平面状地引导的状态下进行鼓风,因此,可以通过风压容易地抑制纸张M的卷曲等变形。
下面,参照图9至图12对设置于中间单元200的干燥单元90的其它构成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设置于中间单元的干燥单元的其它构成的构成图,图10是设置于中间单元的干燥单元的其它构成中的第二调转路径周围的放大立体图,图11是从其它角度观察图10时的图。图12是图10所示的第二调转路径的J-J线的截面图,图13是图10所示的第二调转路径的K-K线的截面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示出的X-Y-Z坐标系中,X轴方向为中间单元200内的输送路径中的记录介质(纸张M)的输送方向,表示装置宽度方向,Y轴方向为记录介质(纸张M)的宽度方向,表示装置进深方向,Z轴方向表示装置高度方向。
在中间单元200中,以夹着(隔着)第二调转路径249的方式,沿X轴方向设置有两个干燥单元90(第一干燥单元90a、第二干燥单元90b)。在本实施方式中,干燥单元90(90a、90b)构成为包括鼓风机,设置成向第二调转路径249鼓风(参照图10以及图11)。
第二调转路径249具备位于第二调转路径249的弯曲的内侧的内侧路径面91、以及位于第二调转路径249的弯曲的外侧的外侧路径面92,第一干燥单元90a配置为向内侧路径面91鼓风,第二干燥单元90b配置为向外侧路径面92鼓风。
在外侧路径面92以及内侧路径面91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缝隙部93。缝隙部93形成为在输送方向(X轴方向)上细长的形状。通过在外侧路径面92以及内侧路径面91上设置缝隙部93,从而可以提高从第一干燥单元90a以及第二干燥单元90b送出的风对纸张M的干燥效果。
如图9所示,第二调转路径249构成为具备从分支点C向第二调转路径249的输送方向弯曲一下的弯曲部94(图10以及图11)、以及向端部F直线状延伸的直线部95。并且,内侧路径面91在直线部95中仅设置在与纸张M的输送方向(X轴方向)交差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中央部。
如图12所示,在第二调转路径249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附近,构成为从弯曲部94至直线部95,由外侧路径面92以及内侧路径面91双方夹着纸张M。通过该构成,从弯曲部94直至直线部95地按住纸张M,可以实现第二调转路径249中纸张M的稳定的输送。
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侧在弯曲部94处由外侧路径面92以及内侧路径面91双方夹着纸张M,但是,在直线部95处仅由外侧路径面92来支承纸张M。通过该构成,可以容易地进行第二调转路径249中的卡纸等的处理。
此外,在图12以及图13中,符号96是构成为在周围具备多个突起并与纸张M进行点接触的锯齿辊(jagged roller)。
通过以上构成,可以促进纸张M的干燥,易于抑制纸张M的卷曲等变形。
<中间单元中具备干燥单元的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
下面,对中间单元200中具备干燥单元270的印刷装置1的动作方法进行说明。图14是示出中间单元中具备干燥单元的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的流程图。需要注意的是,将纸张M的一面作为正面、将与纸张M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作为反面来进行说明。
首先,接收来自于控制部10的印刷作业信号(步骤S1-1)。然后,基于印刷作业信号,在印刷单元100中对纸张M印刷图像(步骤S1-2)。印刷了图像的纸张M被输送至具有输送路径218的中间单元200。
之后,在中间单元200的导入路径243中,根据来自于控制部10的作为印刷数据的印刷duty,选择未设置有干燥单元270的第一调转路径248、或设置有干燥单元270的第二调转路径249。也就是说,在印刷duty为规定阈值(例如50%)以上的情况下,送入设置有干燥单元270的第二调转路径249,驱动干燥单元270,进行纸张M的干燥。此外,在印刷duty小于规定阈值(例如50%)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纸张M的干燥,因此,送入未设置有干燥单元270的第一调转路径248。也就是说,基于印刷duty而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为规定阈值以上的纸张M在设置有干燥单元270的第二调转路径249中输送,印刷duty小于规定阈值的纸张M在未设置有干燥单元270的第一调转路径248中输送。
在步骤S1-3中,判断表面的印刷duty是否为规定阈值以上,在“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在“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
步骤S1-4和步骤S1-5均为判断反面的印刷duty是否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步骤,在步骤S1-4中,在“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6,在“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7。
此外,在步骤S1-5中,在“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8,在“否”的情况下,省略纸张M的干燥(不需要干燥),因此,在纸张M进入调转路径的方向上,在干燥单元270的上游侧转回,经第一调转路径248调转之后,向后处理单元300输送,进入步骤S1-9。需要注意的是,在省略了纸张M的干燥的情况下,为了调转纸张M,也可以采用设置有干燥单元270的第二调转路径249。此时,在纸张M进入第二调转路径249的方向上,在干燥单元270的上游侧转回而调转,从而可以缩短输送距离以及输送时间,因此,可以高速地进行调转处理。
在步骤S1-6中,送入设置有干燥单元270的第二调转路径249,通过干燥单元270对纸张M的双面进行干燥,在第二调转路径249中转回而调转之后,向后处理单元300输送,进入步骤S1-9。此时,根据纸张M的双面的印刷duty,分别单独地控制第一干燥单元270a和第二干燥单元270b的驱动。也就是说,对应于正反面的印刷duty来调整第一干燥单元270a和第二干燥单元270b的干燥条件(鼓风强度、鼓风时间),从而可以使纸张M的双面的干燥程度大致相同,因此,可以抑制二次卷曲等导致的纸张M的变形。
在步骤S1-7中,需要进行正面的干燥,因此,送入第二调转路径249,通过干燥单元270对纸张M的正面进行干燥,在第二调转路径249中转回而调转之后,向后处理单元300输送,进入步骤S1-9。
在步骤S1-8中,需要进行反面的干燥,因此,送入第二调转路径249,通过干燥单元270对纸张M的反面进行干燥,在第二调转路径249中转回而调转之后,向后处理单元300输送,进入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被输送的纸张M通过引导部330被输送至堆纸器328,纸张M的一端边对齐并载置于堆纸器328。之后,对于载置于堆纸器328的状态下的纸张M,处理部325进行在纸张M上打孔的打孔处理、按规定页数对纸张M进行装订的装订处理、按每一页或每一叠纸张在其宽度方向上错开纸张M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来进行调整的位移处理等后处理。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干燥单元270的印刷装置1,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在中间单元200的输送路径上设置有促进纸张M的干燥的干燥单元270,因此,可以在输送的中途,通过干燥单元270对纸张M进行充分地干燥,从而可以抑制卷曲的产生,此外,可以提供能够降低墨的水分导致的纸张M的摩擦阻力的中间单元200。因此,在对从中间单元200排出的纸张M实施后处理时,可以降低印刷后的纸张M的卷曲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伴随着高摩擦阻力的对齐不良。
此外,在输送路径218中设置有调转路径248、249,因此,可以在输送中途调转纸张M的正反面。
此外,干燥单元279设置于可确保长的使纸张M为直线状的区域的第二调转路径249,因此,可以实现中间单元200的小型化。
此外,干燥单元270设置于多个调转路径248、249中的第二调转路径249,因此,可以实现中间单元200的小型化和节电。
此外,根据作为纸张M的印刷数据的印刷duty,选择多个调转路径248、249中的一个调转路径248、249,因此,在中间单元200中,可以高效地进行纸张M的调转。
此外,如果基于印刷数据而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为规定阈值以上,则可以使干燥单元270驱动,对纸张M进行干燥,因此,可以抑制卷曲的产生,此外,可以降低墨的水分导致的纸张M的摩擦阻力。
此外,通过将基于印刷数据的、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为规定阈值以上的纸张M输送至设置有干燥单元270的第二调转路径249,从而可以对纸张M进行干燥,因此,可以抑制卷曲的产生,此外,可以降低墨的水分导致的纸张M的摩擦阻力。
此外,通过设置与纸张M的一面相对的第一干燥单元270a、以及与纸张M的另一面相对的第二干燥单元270b,从而可以使纸张M的双面同时干燥,因此,可以进一步促进干燥。
此外,通过根据印刷duty分别单独地控制第一干燥单元270a和第二干燥单元270b,可以获得纸张M的一面和另一面各自的干燥情况的平衡,抑制二次卷曲等导致的纸张M的变形。
此外,由于干燥单元270中包含鼓风机,因此,在对纸张M进行干燥时,通过鼓风机鼓风进行干燥,从而可以通过鼓风风压容易地抑制纸张M的卷曲等变形。此外,由于不使用热源,因此,可以实现中间单元200的省电化。
此外,通过位于干燥单元270的鼓风机的下游侧的第一保持部269a在靠近纸张M的后端的部分保持纸张M,从而可以使风吹到纸张M上,能够进一步确保长的使纸张M为直线状的区域。为此,可以使纸张M在直线状态下干燥,能够容易地抑制纸张M的卷曲等变形。
此外,通过使省略了干燥的纸张M在干燥单元270的上游侧转回,从而可以缩短输送距离以及输送时间,因此,可以高速地进行调转处理。
此外,可以通过设置于输送路径218的干燥单元270对印刷后的纸张M进行充分干燥,因此,可以抑制卷曲的产生,此外,可以降低墨的水分导致的纸张M的摩擦阻力。为此,可以提供一种在对纸张M实施后处理时降低了印刷后的纸张M的卷曲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降低了伴随着高摩擦阻力的对齐不良的后处理装置2。
此外,在输送路径218中设置有调转路径248、249,因此,可以提供能够在输送中途使纸张M的正反面调转的后处理装置2。
此外,可以通过设置于输送路径218的干燥单元270对印刷后的纸张M进行充分干燥,为此,可以抑制卷曲的产生,此外,可以降低墨的水分导致的纸张M的摩擦阻力。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在对纸张M实施后处理时降低了印刷后的纸张M的卷曲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降低了伴随着高摩擦阻力的对齐不良的印刷装置1。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单元200a的张力赋予机构进行说明。图1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单元的张力赋予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单元200a不具备在干燥时引导纸张M的引导板271,而是具备张力赋予机构,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单元200不同。
<张力赋予机构>
中间单元200a为了抑制纸张M的卷曲等变形,设置有对纸张M赋予张力的张力赋予机构。如图15所示,张力赋予机构设置于第二调转路径249。张力赋予机构由第一辊对268a、第二辊对268b以及使第一辊对268a相对于第二辊对268b的相对位置沿着第二调转路径249(输送路径218)发生变化的位移装置(未图示)构成,该第一辊对268a具有夹持并保持纸张M的一端部的第一保持部269a,该第二辊对268b具有夹持并保持纸张M的另一端部的第二保持部269b。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保持部269a以及第二保持部269b由夹持纸张M的一对辊构成,因此,可以通过在夹持纸张M之后停止辊的旋转来保持纸张M。
供给至具备张力赋予机构的第二调转路径249的纸张M经过旋转的第二辊对268b,被旋转的第一辊对268a所夹持。然后,在第一辊对268a相对于纸张M的位置到达了应该保持纸张M的保持位置(距离纸张M的前端为距离L1的位置)时,停止第一辊对268a的旋转,通过第一保持部269a保持纸张M。之后,通过位移装置(未图示)边使第二辊对268b旋转,边使第一辊对268a向纸张M的进入方向(虚线的箭头方向)移动,使第一辊对268a相对于第二辊对268b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然后,在纸张M到达了第二辊对268b的应该进行保持的保持位置(距离纸张M的末端为距离L2的位置)时,停止第二辊对268b的旋转,通过第二保持部269b保持纸张M。之后,通过位移装置(未图示)使第一辊对268a向纸张M的进入方向(虚线的箭头方向)移动,可以在第一保持部269a和第二保持部269b之间产生张力,对纸张M赋予张力。
在对纸张M赋予张力之后,通过位移装置(未图示)边使第二辊对268b反向旋转,边使第一辊对268a向与纸张M的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之后,在第一辊对268a到达了第一辊对268a的初始位置时,使第一辊对268a反向旋转,从而被赋予了张力的纸张M在第二调转路径249中转回而调转之后,被输送向后处理单元3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对纸张M赋予张力,固定保持了纸张M的第二辊对268b的位置,并使保持了纸张M的第一辊对268a向纸张M的进入方向移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使保持了纸张M的第二辊对268b向和纸张M的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方法、或使第一辊对268a和第二辊对268b向彼此相对的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的方法。
此外,也可以是如下所述的方法:在保持了纸张M的前端侧的第一辊对268a向纸张M的进入方向移动了规定距离之后由第二辊对268b保持了纸张M的末端侧的状态下、即在第一辊对268a和第二辊对268b以规定间隔保持了纸张M的两端(前端侧和末端侧)的状态下,固定第一辊对268a和第二辊对268b的位置,并通过仅使第一辊对268a正向旋转的方法、或仅使第二辊对268b反向旋转的方法来赋予纸张M张力。
<中间单元中具备张力赋予机构的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
下面,对中间单元200a中具备张力赋予机构的印刷装置1的动作方法进行说明。图16是示出中间单元中具备张力赋予机构的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的流程图。此外,将纸张M的一面作为正面、将与纸张M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作为反面进行说明。
首先,接收来自于控制部10的印刷作业信号(步骤S2-1)。然后,基于印刷作业信号,在印刷单元100中对纸张M印刷图像(步骤S2-2)。印刷了图像的纸张M被输送至具有输送路径218的中间单元200a。
之后,在中间单元200a的导入路径243中,根据来自于控制部10的作为印刷数据的的纸张M的正反面的印刷duty差,选择未设置有张力赋予机构的第一调转路径248、或设置有张力赋予机构的第二调转路径249。也就是说,在纸张M的正反面的印刷duty差为规定阈值(例如30%)以上的情况下,送入设置有张力赋予机构的第二调转路径249,对印刷了图像的纸张M赋予张力。此外,在纸张M的正反面的印刷duty差小于规定阈值(例如30%)的情况下,不需要对纸张M赋予张力。因此,为了调转纸张M而送入第一调转路径248或第二调转路径249。
在步骤S2-3中,判断纸张M的正反面的印刷duty差是否为规定阈值以上,在“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4,在“否”的情况下,不需要对纸张M赋予张力,因此,在经由第一调转路径248或第二调转路径249进行了调转之后,被输送向后处理单元300,进入步骤S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需要对纸张M赋予张力的情况下,为了调转纸张M而采用设置有张力赋予机构的第二调转路径249时,也可以在张力赋予机构的上游侧转回而调转。这样,可以缩短输送距离以及输送时间,因此,可以高速地进行调转处理。
在步骤S2-4中,送入设置有张力赋予机构的第二调转路径249,通过张力赋予机构对纸张M赋予张力,并在第二调转路径249中转回而调转之后,被输送向后处理单元300,进入步骤S2-5。此时,根据纸张M的正反面的印刷duty差,使赋予纸张M的张力的大小发生变化。例如,在印刷duty差大、即纸张M中含有很多水分的情况下,纸张M的拉伸强度弱,因此,为了避免纸张M的破损,而减小赋予纸张M的张力。此外,也可以根据纸张M的正反面的印刷duty差,使赋予纸张M张力的时间发生变化。例如,在印刷duty差小的情况下,缩短赋予张力的时间。
此外,也可以根据纸张M的正反面的印刷duty差,使应保持纸张M的保持位置(距离纸张M的前端为距离L1的位置以及距离纸张M的末端为距离L2的位置)接近或远离。也就是说,在纸张M的赋予张力的区域在纸张M的前端侧的情况下,使第二保持部269b的保持位置为纸张M的中央部(距离L2变长)。此外,在位于纸张M的中央部的情况下,使第一保持部269a和第二保持部269b的保持位置靠近纸张M的中央部(距离L1和距离L2均变长)。因此,可以对纸张M的赋予张力的区域高效地赋予张力。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从包含鼓风机的干燥单元270向正由张力赋予机构赋予张力的纸张M鼓风。通过鼓风对纸张M进行干燥,从而可以抑制之后的包含第二调转路径249的输送路径218中的干燥不足导致的二次卷曲等纸张M的变形的产生、纸张M的摩擦阻力的上升。
在步骤S2-5中,被输送的纸张M通过引导部330被输送向堆纸器328,纸张M的一端边对齐而载置于堆纸器328。之后,处理部325对载置于堆纸器328的状态下的纸张M,进行在纸张M上打孔的打孔处理、按规定页数对纸张M进行装订的装订处理、按每一页或每一叠纸张在其宽度方向上错开纸张M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来进行调整的位移处理等后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中间单元200a中具备张力赋予机构的印刷装置1,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由于在中间单元200a的输送路径218上设置有对纸张M赋予张力的张力赋予机构,因此,可以在输送中途通过张力赋予机构将纸张M的形状保持且校正为平面状,因此,可以提供能够抑制纸张M的卷曲的产生的中间单元200a。因此,在对从中间单元200a排出的纸张M实施后处理时,可以降低印刷后的纸张M的卷曲等变形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
此外,在输送路径218中设置有调转路径248、249,因此,可以在输送中途调转纸张M的正反面。
此外,通过改变第一保持部269a相对于第二保持部269b的相对位置的位移装置使第一保持部269a移动,可以在第一保持部269a和第二保持部269b之间产生张力,对纸张M赋予张力,该第二保持部269b保持纸张M的一方,该第一保持部269a保持纸张M的另一方。为此,可以将纸张M的形状保持且校正为平面状,因此,可以抑制卷曲的发生。
此外,第一保持部269a和第二保持部269b由夹持纸张M的一对辊构成,因此,可以通过在夹持了纸张M之后停止辊的旋转来保持纸张M。
此外,在第一辊对268a相对于纸张M的位置到达了应保持纸张M的保持位置时,停止第一辊对268a的旋转,通过第一保持部269a保持纸张M,并改变第一辊对268a相对于第二辊对268b的相对位置,在纸张M到达了第二辊对268b的应保持的保持位置时,停止第二辊对268b的旋转,通过第二保持部269b来保持纸张M。因此,可以通过在第一保持部269a和第二保持部269b之间产生张力,对纸张M赋予张力。
此外,通过根据纸张M的正反面的印刷duty差改变应保持纸张M的第一辊对268a和第二辊对268b的保持位置,从而可以对纸张M的赋予张力的区域高效地赋予张力。
此外,通过根据纸张M的正反面的印刷duty差改变赋予纸张M的张力的大小,从而可以在不损坏纸张M的情况下将纸张M的形状保持且校正为平面状。
此外,通过根据纸张M的正反面的印刷duty差改变对纸张M赋予张力的时间,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纸张M的形状保持且校正为平面状。
此外,由于张力赋予机构设置于可以确保长的使纸张M为直线状的区域的第二调转路径249,因此,可以实现中间单元200a的小型化。
此外,由于张力赋予机构设置于作为多个调转路径(248、249)中的一部分的第二调转路径249,因此,可以实现中间单元200a的小型化和节电。
此外,通过向正在赋予张力的纸张M鼓风,可以对纸张M进行干燥。为此,可以抑制之后的包含第二调转路径249的输送路径218中的干燥不足导致的二次卷曲等纸张M的变形的发生、纸张M的摩擦阻力的上升。
此外,对于印刷后的纸张M,可以通过设置于输送路径218的张力赋予机构将纸张M的形状保持且校正为平面状,因此,可以抑制产生纸张M的卷曲。为此,可以提供在对纸张M实施后处理时降低了印刷后的纸张M的卷曲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的后处理装置2。
此外,对于印刷后的纸张M,可以通过设置于输送路径218的张力赋予机构将纸张M的形状保持且校正为平面状,因此,可以抑制产生纸张M的卷曲。为此,可以提供在对纸张M实施后处理时降低了印刷后的纸张M的卷曲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的印刷装置1。
(变形例1)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中间单元200b的张力赋予机构进行说明。图17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中间单元200b的张力赋予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变形例1所涉及的中间单元200b中,加压辊280设置于张力赋予机构,这一点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中间单元200a不同。
在中间单元200b中,在张力赋予机构设置有加压辊280。在纸张M进入第二调转路径249的方向上的第二辊对268b的下游侧,加压辊280配置于和纸张M相对的位置。
变形例1中的对印刷后的纸张M赋予张力的方法是:第一辊对268a和第二辊对268b以规定的间隔保持纸张M,在第一辊对268a的位置和第二辊对268b的位置固定的状态下,使加压辊280与纸张M的中央部接触,之后,使加压辊280向与纸张M进入第二调转路径249的方向交差的方向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移动加压辊280来对纸张M赋予张力,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加压辊280为椭圆辊、偏心辊。通过使加压辊280为椭圆辊、偏心辊,从而仅旋转加压辊280即可对纸张M赋予张力,可以实现构成的简单化。
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在保持有纸张M的第一辊对268a和第二辊对268b之间产生张力,从而可以对纸张M赋予张力。因此,可以将纸张M的形状保持且校正为平面状,从而可以提供能够抑制卷曲的产生的中间单元200b。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单元200C的液体喷射单元290进行说明。图18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单元的液体喷射单元的动作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将纸张M的一面作为正面、将与纸张M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作为反面来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单元200C不具备干燥单元270,而是具备向纸张M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单元290,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单元200不同。
<液体喷射单元>
在中间单元200C中,为了抑制纸张M的二次卷曲等变形,设置有可以对纸张M的正反面喷射含有水的液体的液体喷射单元290(在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一液体喷射单元290a和第二液体喷射单元290b)。液体喷射单元290具备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如图18所示,设置于作为输送路径218的一部分的导出路径250。在液体喷射单元290中,在与作为纸张M的一面的正面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作为第一液体喷射头的第一液体喷射单元290a,在与作为纸张M的另一面的反面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作为第二液体喷射头的第二液体喷射单元290b。因此,可以对纸张M的正反面喷射液体。
需要说明的是,液体喷射头是线性头(line head),可以向与纸张M的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瞬间地、直线状地喷射液体,可以实现喷射时间的高速化。
供给至具备液体喷射单元290的导出路径250的纸张M在导出路径250中进行输送时,根据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即在判断为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达到了判定值时,通过液体喷射单元290向纸张M的正反面中水分量少的一方喷射液体。于是,以将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方式来喷射液体,从而可以在输送路径218中,抑制因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导致的干燥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的二次卷曲等变形。
此外,在进行了单面印刷的纸张M的情况下,印刷面的水分量多,因此,适宜在未进行印刷的面(反面)上喷射液体。即、对印刷面的反面喷射液体,以将纸张M的印刷面和反面的水分量之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此外,也可以根据印刷单元100、中间单元200等使用环境的湿度以及印刷面的水分量,控制喷射的液体的水分量。例如,在湿度低于规定阈值、且喷射于印刷面的反面的液体的水分量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喷射的液体的水分量最多(设为条件A)。与此相比,在湿度低于规定阈值、或者喷射于印刷面的反面的液体的水分量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喷射的液体的水分量仅次于条件A多。进而,在湿度为规定阈值以上、且喷射于印刷面的反面的液体的水分量小于规定阈值的情况下,不喷射液体。
此外,在对进行了单面印刷的纸张M的印刷面的反面喷射液体的情况下,既可以对反面的与进行了印刷的区域的相反侧对应的区域喷射液体,也可以对整个反面喷射液体。进而,既可以在反面网格状地喷射液体,也可以对受到卷曲程度的影响最大的属于纸张M的角部的区域、端部进行喷射。
此外,在将纸张M分割为多个区域时,在多个区域中,对于属于纸张M的角部的区域的判定值可以小于对于纸张M的其它区域的判定值。这是因为属于纸张M的角部的区域与纸张M的其它区域相比,伴随着水分的干燥的卷曲的变形量(弯曲量)更大,通过使其小于其它区域的判定值,可以将属于纸张M的角部的区域的卷曲的变形量抑制得较小。
之后,被喷射了液体的纸张M在于输送路径218中输送的过程中干燥,并向后处理单元300输送。
<在中间单元中具备液体喷射单元的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
下面,对在中间单元200C中具备液体喷射单元290的印刷装置1的动作方法进行说明。图19是示出在中间单元中具备液体喷射单元的印刷装置的动作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接收来自于控制部10的印刷作业信号(步骤S3-1)。然后,基于印刷作业信号,在印刷单元100中对纸张M印刷图像(步骤S3-2)。印刷了图像的纸张M被输送向具有输送路径218的中间单元200C。
之后,在导出路径250中,根据基于来自于控制部10的作为印刷数据的印刷duty所算出的水分量,通过液体喷射单元290(第一液体喷射单元290a或第二液体喷射单元290b)对经调转路径调转的纸张M喷射液体,以使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为规定范围(例如30%)内。
在步骤S3-3中,判断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是否为判定值(例如30%)以上,在“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在“否”的情况下,不需要对纸张M喷射液体,因此,在输送路径218中进行输送,输送向后处理单元300,进入步骤S3-7。
在步骤S3-4中,对纸张M的正面的水分量和纸张M的反面的水分量进行比较,在纸张M的正面的水分量大于纸张M的反面的水分量的情况下,为“是”,进入步骤S3-5。此外,在纸张M的正面的水分量小于纸张M的反面的水分量的情况下,为“否”,进入步骤S3-6。
在步骤S3-5中,需要对纸张M的反面喷射液体,因此,通过第二液体喷射单元290b对纸张M的反面喷射液体,以使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在规定范围内。之后,输送向后处理单元300,进入步骤S3-7。
在步骤S3-6中,需要对纸张M的正面喷射液体,因此,通过第一液体喷射单元290a对纸张M的正面喷射液体,以使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在规定范围内。之后,输送向后处理单元300,进入步骤S3-7。
在步骤S3-7中,被输送的纸张M通过引导部330被输送至堆纸器328,纸张M的一端边对齐并载置于堆纸器328。之后,对于载置于堆纸器328的状态下的纸张M,处理部325进行在纸张M上打孔的打孔处理、按规定页数对纸张M进行装订的装订处理、按每一页或每一叠纸张在其宽度方向上错开纸张M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来进行调整的位移处理等后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中间单元200C中具备液体喷射单元290的印刷装置1,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可以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中间单元200C:由于设置于中间单元200C的液体喷射单元290可以根据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向纸张M的正反面中水分量少的一方喷射液体,因此,即使是在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因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所导致的纸张M的正反面的干燥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的卷曲。为此,在对从中间单元200C排出的纸张M实施后处理时,可以降低印刷后的纸张M的卷曲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
此外,液体喷射单元290可以对纸张M喷射液体,以使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在规定范围内,因此,可以使纸张M的正反面的干燥时间相同,可以抑制卷曲的发生。
此外,通过使属于纸张M的角部的区域的判定值小于纸张M的其它区域的判定值,可以将属于纸张M的角部的区域的卷曲的变形量控制得较小。
此外,由于液体喷射单元290设置于输送路径218,因此,可以实现中间单元200C的小型化。
此外,由于液体喷射单元290具备液体喷射头,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精度优良地喷射液体,使得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此外,液体喷射单元290具备与纸张M的一面相对的第一液体喷射单元290a以及与纸张M的另一面相对的第二液体喷射单元290b,因此,可以对纸张M的正反面喷射液体(为此,即使是在纸张M中存在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在正反面不同的区域,也可以应对。)。
此外,由于液体喷射头是线性头,从而可以向与纸张M的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瞬间地、直线状地喷射液体,可以实现喷射时间的高速化。
此外,由于可以通过设置于输送路径218的液体喷射单元290对印刷后的纸张M喷射液体,以将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因此,可以抑制由于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所导致的干燥时间的不同而产生卷曲。为此,可以提供在对纸张M实施后处理时降低了印刷后的纸张M的卷曲所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的后处理装置2。
此外,由于可以通过设置于输送路径218的液体喷射单元290对印刷后的纸张M喷射液体,以将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因此,可以抑制由于纸张M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所导致的干燥时间的不同而产生卷曲。为此,可以提供在对纸张M实施后处理时降低了印刷后的纸张M的卷曲所导致的堆叠不良的发生的印刷装置1。
(变形例2)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液体喷射单元290进行说明。
在变形例2所涉及的液体喷射单元290中,液体喷射单元的设置位置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单元290的位置不同,其配置于作为输送路径218的一部分的导出路径250的上游。
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可以延长液体喷射单元290下游的输送路径218,因此,可以延长为了抑制纸张M的二次卷曲等变形所喷射的液体的干燥时间,可以抑制干燥不足导致的纸张M的摩擦阻力的上升。
需要说明的是,适宜将液体喷射单元290设置于比分支路径244、245更靠上游的导入路径243。通过将液体喷射单元290设置于导入路径243,可以延长液体喷射单元290下游的输送路径218,可以进一步延长所喷射的液体的干燥时间,因此,可以抑制干燥不足所导致的纸张M的摩擦阻力的上升。此外,由于只是设置了一个液体喷射单元290,因此,能够提供价格低且小型的印刷装置1、后处理装置2。
以上,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中间单元200、200a、200b、200C、后处理装置2以及印刷装置1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各部分的构成可以替换为具有相同功能的任意构成。此外,可以在本发明中增加其它任意构成物。此外,可以适当地组合前述的各实施方式。也就是说,为了抑制液体水分所导致的介质摩擦阻力的上升、抑制卷曲的发生,也可以分别组合干燥单元270、张力赋予机构以及液体喷射单元290。

Claims (11)

1.一种中间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输送路径,所述输送路径能够将通过印刷单元进行了印刷并通过在所述印刷单元的内部调转而进行了双面印刷的介质输送至对所述介质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单元,所述印刷单元用液体对所述介质进行印刷,
所述输送路径具有:
多个调转路径,使进行了双面印刷的所述介质的正反面调转;以及
张力赋予机构,设置于所述调转路径,对所述介质赋予沿着所述输送路径的张力从而抑制卷曲;
进行了双面印刷的所述介质仅被输送至所述调转路径中的任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赋予机构设置于所述多个所述调转路径中的特定的所述调转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单元,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介质的印刷数据来选择所述多个所述调转路径中的一个所述调转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单元,其特征在于,
判断基于所述印刷数据的、所述介质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是否为规定阈值以上,若为规定阈值以上,则通过所述张力赋予机构对所述介质赋予张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单元,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印刷数据的、所述介质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所述介质在所述特定的所述调转路径中输送,基于所述印刷数据的、所述介质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小于所述规定阈值的所述介质在除所述特定的所述调转路径以外的所述多个所述调转路径中的一个所述调转路径中输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赋予机构根据所述介质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使赋予的张力的大小发生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赋予机构在所述介质的正反面的水分量之差大的情况下,使张力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赋予机构具备用于保持所述介质的一端的第一辊对、以及用于保持所述介质的另一端的第二辊对,并且使所述第一辊对相对于所述第二辊对的相对位置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间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调转路径中,使省略所述张力赋予机构的动作的所述介质在所述介质进入所述调转路径的方向上的所述张力赋予机构的上游侧转回。
10.一种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通过印刷单元进行了印刷的介质进行后处理,所述印刷单元用液体对所述介质进行印刷,
所述后处理装置具有:
后处理部,对所述介质进行后处理;以及
输送路径,能够将通过印刷单元进行了印刷并通过在所述印刷单元的内部调转而进行了双面印刷的所述介质输送至所述后处理部,
所述输送路径具有:
多个调转路径,使进行了双面印刷的所述介质的正反面调转;以及
张力赋予机构,设置于所述调转路径,对所述介质赋予沿着所述输送路径的张力从而抑制卷曲;
进行了双面印刷的所述介质仅被输送至所述调转路径中的任一者。
1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印刷部,用液体对介质进行印刷;
后处理部,对通过所述印刷部进行了印刷的所述介质实施后处理;以及
输送路径,能够将通过印刷部进行了印刷并通过在所述印刷部的内部调转而进行了双面印刷的所述介质从所述印刷部输送至所述后处理部,
所述输送路径具有:
多个调转路径,使进行了双面印刷的所述介质的正反面调转;以及
张力赋予机构,设置于所述调转路径,对所述介质赋予沿着所述输送路径的张力从而抑制卷曲;
进行了双面印刷的所述介质仅被输送至所述调转路径中的任一者。
CN201910831685.7A 2016-07-13 2017-07-06 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Active CN1105250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8251 2016-07-13
JP2016138251 2016-07-13
JP2016-138252 2016-07-13
JP2016138253A JP2018008780A (ja) 2016-07-13 2016-07-13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16-138253 2016-07-13
JP2016138252A JP2018008779A (ja) 2016-07-13 2016-07-13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17-089382 2017-04-28
JP2017089382A JP2018016068A (ja) 2016-07-13 2017-04-28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N201710549229.4A CN107618277B (zh) 2016-07-13 2017-07-06 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9229.4A Division CN107618277B (zh) 2016-07-13 2017-07-06 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5060A CN110525060A (zh) 2019-12-03
CN110525060B true CN110525060B (zh) 2021-08-20

Family

ID=610880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9229.4A Active CN107618277B (zh) 2016-07-13 2017-07-06 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201910831685.7A Active CN110525060B (zh) 2016-07-13 2017-07-06 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9229.4A Active CN107618277B (zh) 2016-07-13 2017-07-06 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76182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206091A (ja) * 2018-05-28 2019-1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318205B2 (ja) * 2018-12-21 2023-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乾燥装置、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2198A (zh) * 2010-01-13 2012-10-03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及输送介质的方法
JP2012240773A (ja) * 2011-05-18 2012-12-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06322A (ja) * 2011-06-23 2013-01-10 Riso Kagaku Corp 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タ及びその排紙方法
CN102965041A (zh) * 2011-08-31 2013-03-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双面粘合剂带、带盒和双面粘合剂带的生产方法
JP2016084236A (ja) * 2014-10-24 2016-05-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ユニット、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63457A (ja) * 2004-03-19 2005-09-29 Canon Inc 後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11123434A (ja) * 2009-12-14 2011-06-23 Fuji Xerox Co Ltd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7240A (ja) * 2010-03-18 2011-10-0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06343A (ja) * 2010-06-28 2012-01-12 Fujifilm Corp 用紙シーズニング装置、用紙シーズニング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2934894A4 (en) * 2012-12-20 2017-06-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st-printing treatment
JP2014153560A (ja) * 2013-02-08 2014-08-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制御装置、画像検査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JP2014221516A (ja) * 2013-05-13 2014-11-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94640B2 (ja) * 2013-05-31 2017-09-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5125318A (ja) * 2013-12-26 2015-07-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物の生産方法
JP6295112B2 (ja) * 2014-03-14 2018-03-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印刷物を生産する方法
JP6275565B2 (ja) * 2014-06-25 2018-02-07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983686B2 (ja) * 2014-07-23 2016-09-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2198A (zh) * 2010-01-13 2012-10-03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及输送介质的方法
JP2012240773A (ja) * 2011-05-18 2012-12-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06322A (ja) * 2011-06-23 2013-01-10 Riso Kagaku Corp 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タ及びその排紙方法
CN102965041A (zh) * 2011-08-31 2013-03-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双面粘合剂带、带盒和双面粘合剂带的生产方法
JP2016084236A (ja) * 2014-10-24 2016-05-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ユニット、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5060A (zh) 2019-12-03
CN107618277A (zh) 2018-01-23
CN107618277B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3964B2 (en) Intermediate unit, post processing devic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10138994B (zh) 介质运送单元、记录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
JP2018016068A (ja)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N107618924B (zh) 后处理装置及记录装置
JP7334812B2 (ja) 媒体排出装置
CN110525060B (zh) 中间单元、后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US20190300319A1 (en) Medium transporting apparatus and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8008780A (ja)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US9150031B2 (en) Printing machine for print units having different printing patterns and different sheet sizes
JP7447950B2 (ja)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7396521B2 (ja)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N113460775B (zh) 后处理装置
JP2018008779A (ja)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18008782A (ja) 中間ユニッ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N107618925B (zh) 后处理装置、印刷系统
EP2783874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570720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76960A1 (en) Envelope sheet
JP7392894B2 (ja) 後処理装置、後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147333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2010148A (ja)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22136593A (ja) 搬送装置、液体吐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後処理装置
JP2020164333A (ja) 記録装置、記録後後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8144375A (ja) 自動封入封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