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0311A - 带有球颈和联结球的挂车联结器以及用于其制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有球颈和联结球的挂车联结器以及用于其制造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0311A
CN110520311A CN201880013474.6A CN201880013474A CN110520311A CN 110520311 A CN110520311 A CN 110520311A CN 201880013474 A CN201880013474 A CN 201880013474A CN 110520311 A CN110520311 A CN 110520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ball neck
trailer hitch
section
hitch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34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0311B (zh
Inventor
K.安格曼
M.德吕克
W.格罗斯
M.魏纳
M.怀尔维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phalia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stphali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phalia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stphalia Automobil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20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0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0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0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01Traction couplings or h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ype
    • B60D1/06Ball-and-socket hitches,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their arrangement on the vehicle
    • B60D1/065Ball-and-socket hitches,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their arrangement on the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hitch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01Traction couplings or h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ype
    • B60D1/06Ball-and-socket hitches,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their arrangement on the vehi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6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 F16C11/0685Manufacture of ball-joints and parts thereof, e.g. assembly of ball-joints
    • F16C11/069Manufacture of ball-joints and parts thereof, e.g. assembly of ball-joints with at least one separate part to retain the ball member in the socket; Quick-releas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48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 B60D1/52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removably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6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at vehicle front or r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9Arrangements for the mounting of vehicle hi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1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combining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80)的挂车联结器(10、110、210),其中,所述挂车联结器具有联结臂(20、120、220),在所述联结臂的自由端部区域处构造有球颈(50、150、250),在所述球颈上布置有联结球(30、130、230)用于将挂车悬挂到所述机动车(80)处或将负载载体(90)耦联到所述机动车(80)处,其中,所述联结球(30、130、230)在其与所述球颈(50、150、250)背离的侧处是球形的并且在其面向所述球颈(50、150、250)的侧处具有球部段平面(34),其中,在所述球部段平面(34)与所述球颈(50、150、250)的、具有比所述球部段平面(34)更小的外周缘的区段之间布置有凹槽区段(40、140、240),所述凹槽区段带有在所述球颈(50、150、250)与所述球部段平面(34)之间凹入地走向的过渡轮廓(45、145、245),所述过渡轮廓以联结球过渡区域(46)过渡到所述联结球(30、130、230)的外轮廓(35)中、尤其是过渡到所述球部段平面(34)中,并且以球颈过渡区域(47)过渡到所述球颈(50、150、250)的外表面(51)中。设置成,所述过渡轮廓具有带有非恒定的半径的弯曲的走向。

Description

带有球颈和联结球的挂车联结器以及用于其制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挂车联结器,其中,所述挂车联结器具有联结臂,在所述联结臂的自由端部区域处构造有球颈,在所述球颈上布置有联结球用于将挂车悬挂到所述机动车处或将负载载体耦联到所述机动车处,其中,所述联结球在其与所述球颈背离的侧处是球形的并且在其面向所述球颈的侧处具有球部段平面,其中,在所述球部段平面与所述球颈的、具有比所述球部段平面更小的外周缘的区段之间布置有凹槽区段(Kehlabschnitt),所述凹槽区段带有在所述球颈与所述球部段平面之间凹入地走向的过渡轮廓,所述过渡轮廓以联结球过渡区域过渡到所述联结球的外轮廓中、尤其是过渡到所述球部段平面中,并且以球颈过渡区域过渡到所述球颈的外表面中。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类挂车联结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标准的典型的球杆或球杆颈例如根据ISO 1302和ECE-R 55来设计。所述联结球具有例如约50mm的理论直径,所述球颈具有29mm的直径。所述联结球通常在上方成扁平并且具有下方的球部段平面,所述球部段平面设计为圆环面。凹槽通常在所述圆环面与所述球颈的柱状的外周缘之间延伸。所述联结球本身及还有所述球颈本身来看能够相对受载,而在所述凹槽区段的区域中或在从联结球到所述凹槽区段或从球颈到所述凹槽区段的过渡处在更高的负载的情况下出现高的曲弯应力,所述曲弯应力能够引起所述联结臂的塌陷和破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任务,在开头提及的类型的挂车联结器方面设置成,所述过渡轮廓具有带有非恒定的半径的和/或具有带有至少两个相互不同的半径的弯曲的走向。
也就是说,所述非恒定的半径能够例如包括两个或另外的相互不同的半径或所述弯曲的走向通过两个或多个相互不同的半径来形成。所述半径优选地切向地和/或均匀地过渡到彼此中。
在此有利的是,所述半径在所述球部段平面的区域中比在所述球颈的区域中更小。
根据本发明的挂车联结器适宜地适用于挂车-牵引球联结器的球铰接的支承。所述挂车-牵引球联结器的联结窝或球型的容纳轮廓能够以本身已知的方式放上到所述联结球上并且在该处球铰接地支承。但是,负载载体也能够放上到所述联结球上并且与所述挂车联结器张紧(verspannt)。
所述联结臂的自由端部区域、也就是说所述球颈和所述联结球适宜地一件式或由一个件来生产或制造。承载所述球颈的臂体(对于所述臂体还进行讨论)也能够与球颈和联结球是一件式。然而也可行的是,所述臂区段通过第一体形成,并且所述球颈以及所述联结球通过第二体来形成,所述第一体和第二体相互连接、例如旋紧(verschraubt)、焊接、粘接或类似连接。
所述球颈和所述联结球适宜地旋转对称。尤其,所述球颈和所述联结球围绕相同的旋转轴线对称。
为了将所述球颈与臂区段连接能够设置有旋拧螺纹,所述旋拧螺纹布置在所述自由端部区域处或布置在所述球颈的与所述联结球背离的区域处。但是,所述球颈的与所述联结球背离的区域也能够是插接体用于插入或插上到在所述臂体处的相应的插接容纳部上或处。
所述臂体本身又(所述球颈和所述联结球布置在所述臂体处)能够是旋转对称的,但是这不必如此。尤其,在所述臂体处能够布置或设置有加强部、加强肋、加深部、凹处或类似物。
所述联结球和所述球颈能够例如在铸造方法的范围内制造。然而优选的是坯件尤其是在所述过渡轮廓的区域中的改形以用于形成联结球和球颈。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用于机动车的挂车联结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挂车联结器具有联结臂,在所述联结臂的自由端部区域处构造有球颈,在所述球颈上布置有联结球用于将挂车悬挂到所述机动车处或将负载载体耦联到所述机动车处,其中,所述联结球在其与所述球颈背离的侧处是球形的并且在其面向所述球颈的侧处具有球部段平面,其中,在所述球部段平面与所述球颈的、具有比所述球部段平面更小的外周缘的区段之间布置有凹槽区段,所述凹槽区段带有在所述球颈与所述球部段平面之间凹入地走向的过渡轮廓,所述过渡轮廓以联结球过渡区域过渡到所述联结球的外轮廓中、尤其是过渡到所述球部段平面中,并且以球颈过渡区域过渡到所述球颈的外表面中)如下地设置坯件的切割加工和/或改形、尤其是锻造和/或轧制和/或轮廓成型(Profilieren)和/或滚制以用于形成所述凹槽区段,使得所述过渡轮廓具有带有非恒定的半径的弯曲的走向。所述轧制或轮廓成型例如也能够包括所谓的圆轧制或圆轮廓成型。所述圆轧制或圆轮廓成型也能够被称为或被执行为横向轧制或横向轮廓成型。
所述联结臂能够至少部分地通过坯件沿着其纵向延伸方向的轧制或纵向轧制来制造。接着,可以说半成的坯件还能够通过例如切削加工和/或通过圆轧制来置于其最终的形状中。
所述坯件能够仅仅在所述球颈和所述联结球的区域中以上述方式是被加工的或来加工。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替代典型地恒定的半径、也就是说在所述柱状的球颈与所述联结球的下侧、即所述球部段平面之间的过渡轮廓的半径而设置有带有非恒定的半径的弯曲的走向。由此能够实现在一方面所述球颈和/或另一方面所述凹槽区段与所述联结球之间的相对柔和的走向。能够避免在所述凹槽区段的“空心凹槽”与所述联结球和/或所述球颈之间的生硬的或尖锐的过渡。此外,由此能够使所述凹槽区段的横截面面积更大,这提高所述联结臂的可受载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有利的是,例如发生所谓的伸展轧制(Reckwalzung)、轮廓成型、滚制或诸如此类,这实现坯件的组织结构的相对柔和的且节省材料的加工。
此外,适宜的是,所述方法设置热改形(Warmumformung)、例如压缩和/或锻造。显然有利的是,所述轧制加工、所述轮廓成型、所述滚制或诸如此类还在仍至少温热的(warmem)、半温热的、优选地热的坯件的情况下发生。
借助所述过渡轮廓的非恒定弯曲的走向能够例如避免或明显减少在所谓的几何结构上的角和/或缺口处的局部的缺口应力。所述过渡轮廓与所述联结臂的负载相匹配。尤其,所述过渡轮廓具有按照负载的、与在使用所述挂车联结器的情况下通过挂车或负载载体所引起的应力走向相匹配的结构。
有利的概念设置成,所述过渡轮廓在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中、例如直接地毗邻于所述联结球处具有比在所述过渡区域之间的中间区段中一个更大的半径或多个更大的半径。其它过渡区域、也就是说所述球颈过渡区域、例如直接地毗邻于所述球颈处或还远离所述球颈处也适宜地具有比所述过渡轮廓在所述过渡区域之间的中间区段至少一个更大的半径。由此可行的是,所述过渡轮廓在所述过渡区域之间具有相对小的半径,而所述过渡轮廓在所述过渡区域中朝着所述联结球或朝着所述联结臂或所述联结臂的臂体柔和地以大的半径伸延出来(ausläuft)。
就此而言提到的是,在所述过渡轮廓的直接地处于彼此旁边的点处的半径能够是彼此不同的。但是也可行的是,所述过渡轮廓的多个点或线区段或轮廓区段具有恒定的半径,而所述过渡轮廓的处于其旁边的区域具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的半径。
优选的是,所述过渡轮廓具有大量彼此不同的半径。
此外,有利的是,所述过渡轮廓设计为样条轮廓或多项式线条(Polynomzug)。样条或多项式线条是如下函数,所述函数分段地由最高第n阶的多项式组合而成。在其处两个多项式段或多项式区段碰到一起的联接部位或节点应遵循一定的条件,例如所述样条或多项式线条能够(n-1)次地连续微分。
此外,有利的是,所述过渡轮廓沿着其走向在全部的点处能够至少一次地连续微分。但是也可行的是,所述过渡轮廓能够基本上至少一次地连续微分。此外,能够设置成,仅仅或还在所述球颈过渡区域或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或这两者中实现如下特性,即所述过渡轮廓能够至少一次地连续微分。因此,由此应得以表述的是,所述过渡轮廓有利地具有没有角或角度的连续的走向。
此外,有利的是,所述过渡轮廓切向地或没有角度地过渡到所述球部段平面和/或所述球颈中。所述过渡轮廓即可以说柔和地过渡到所述球部段平面或所述球颈中。弯折或角度能够引起局部的缺口应力,所述缺口应力引起所述联结臂的较小的可受载性。
所述过渡轮廓能够具有仅仅一个唯一的弯曲部或唯一的弯曲方向。但是也可行的是,所述过渡轮廓具有至少两个或另外的弯曲区段,所述弯曲区段具有反向的弯曲部。例如可行的是,所述过渡轮廓具有至少一个S形地走向的区段或波浪形的区段或整体上S形地或波浪形地走向。
所述过渡轮廓能够可以说具有连续的走向并且具有相同的弯曲部。但是也可行的是,所述过渡轮廓在所述过渡区域之间具有腰部(Taillierung)。
所述凹槽区段能够仅仅具有如下的外周缘,所述外周缘大于所述球颈的其外周缘。由此能够毫无问题地实现在于直径方面较小的球颈与所述联结球之间的匹配。但是也可行的是,所述凹槽区段具有如下至少一个外周缘,所述至少一个外周缘小于所述球颈的其外周缘。因此也就是说,所述凹槽区段能够例如具有一类腰部或狭窄部位。
所述球颈能够设计为连续的柱体、尤其设计为圆柱体。但是也可行的是,所述球颈具有腰部。所述腰部例如是修圆的(ausgerundet)。此外,有利的是,所述过渡轮廓延伸直到所述球颈的最小外周缘、尤其是圆直径。即也可行的是,所述球颈本身具有较小的外周缘或在如下区域中具有较小的横截面面积,所述区域毗邻于所述过渡轮廓。
所述球颈的变狭窄部或腰部适宜地如下地设计,使得所述腰部或变狭窄部在预确定的和/或按照标准的公差内运动。由此,例如将所述球颈的最大直径限定到29mm,而所述腰部或变狭窄部能够为最大2mm,从而所述腰部的直径或所述球颈的直径在其最小的直径的范围内为最小27mm。在最大的直径处,所述球颈例如具有约28-29mm的直径,而尤其是在腰部的区域中的最小的直径为仅仅27-28mm。
所述球颈适宜地布置在臂体的一端部区域处,所述臂体的其它的端部区域设计并设置成用于与所述机动车连接。例如,为了与所述机动车连接而设置有保持件、例如保持座、支承件、插接容纳部或类似物。所述联结臂或臂体适宜地具有用于可运动地支承在所述保持件处的支承元件或用于插接到所述保持件处的插接轮廓。此外,可行的是,在所述联结臂或所述臂体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所述保持件处的螺纹开孔或类似其它的保持轮廓。
所述臂体具有一个或多个弯曲部或曲弯部用于与所述机动车的车身结构或缓冲器轮廓(Stoßfängerkontur)相匹配。也就是说,所述臂体是所述联结臂的如下构件或如下区段,其可以说建立在球颈与机动车之间的连接。所述臂体适宜地是相比于所述球颈结实的(massives)结构部件。
优选的是,所述臂体和/或所述球颈和/或所述联结球一件式和/或由共同的坯件制造。
对于所述球颈而言有利的是,所述球颈具有圆环形的横截面或是柱状的,而可行的是,所述臂体具有基本上非圆环形的横截面。例如,所述臂体具有加肋部、承载结构或类似物,其不设置在所述球颈处。
此外,有利的是,所述臂体直接地在所述球颈旁边具有比所述球颈更大的横截面面积。所述臂体的承载能力适宜地是非常高的。
所述球颈适宜地在所述凹槽区段附近具有比在远离所述凹槽区段的区域中更小的外周缘、例如更小的直径。由此,所述球颈能够例如以截锥或类似物的类型在所述凹槽区段的方向上伸延出来。
所述球颈的直接地在所述凹槽区段旁边的外周表面或所述球颈作为整体适宜地构造为圆柱体的柱体外周。
所述球颈有利地完全地或基本上优选地设计为圆柱体。
所述球部段平面能够是纯的几何结构上的平面,也就是说所述球部段平面不设计为独立的面。但是,在所述球部段平面中也能够设置或构造有所述联结臂的外表面。例如设置成,在所述球部段平面中设置有圆环面,所述圆环面的外直径毗邻于所述联结球的球状的球表面并且所述圆环面的内直径或内周缘毗邻于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或过渡到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中。因此也就是说,设置有用于例如负载载体的从后方作用或从下方作用的圆环面。
在所述球部段平面中适宜地设置有平坦面或所述球部段平面设计为平坦面。例如,之前提及的圆环面设计为平坦面。
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适宜地具有加深部,所述加深部离开所述球颈地延伸到所述球部段平面后方。例如,所述加深部设计为一类底切部(Freistich)或从后方作用部。
由此例如得到所述过渡区域的整体上S形的走向。所述过渡轮廓也就是说例如在所述从后方作用部或所述加深部的区域中具有S形的走向。之前提及的反向的弯曲部或弧形走向例如在所述球部段平面中或围绕所述联结球的球部段平面来走向。底切部例如是在旋转对称的内边缘处的带有一定的形状和确定的尺寸的切除部,所述切除部给所使用的工具在生产时提供自由空间。
但是也可行的是,将所述过渡轮廓的带有反向的弯曲部的走向或S形的走向设置在所述球颈附近、尤其是在到所述球颈的过渡区域中。
所述联结球在其与所述球颈背离的区域处适宜地成扁平。例如,所述联结球具有平行于所述球部段平面走向的平坦面。
所述联结球能够适宜地设计为球部段球,所述球部段球在其与所述球颈背离的和其面向所述球颈的区域处分别具有成扁平部、尤其是平坦面。
所述成扁平部能够例如用作为用于负载载体的放上辅助部或支撑面。
所述联结球和/或所述球颈和/或所述凹槽区段适宜地通过改形来制造。锻造、压缩、轧制或轮廓成型尤其适合为改形。如所提到的那样,所述改形适宜地在用于制造所述联结臂的坯件的温热的、尤其是在热的状态下发生。
但是,毫无问题地也能够实现用于制造所述联结臂的坯件的至少以区段方式的切割加工。
优选地,所述联结臂的制造如下地进行,即所述凹槽区段的基本材料具有带有基本上或仅仅不中断的或完好的纤维走向的组织结构。正好通过所提到的热改形、所述滚制、尤其是所述伸展轧制或诸如此类能够保留有这类可以说完好的组织结构。所述联结臂尤其是在所述联结球的区域和处于其下方的凹槽区段和球颈中比已知的联结臂更能受载。
所述球部段平面适宜地正交于所述球颈的纵向轴线。
优选地,所述球颈和所述联结球由金属、尤其是由钢或铝构成。尤其,有利的是,所述联结臂作为整体至少在于其处所述联结臂与所述球颈和所述联结球连接或是一件式的区段中由钢或铝构成。例如优选的是所谓的结构钢、更高强度的原料、例如来自于调质钢或沉淀硬化的铁氧体-珠光体钢或AFP钢的组。贝氏体钢同样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在下面借助附图阐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包括机动车和负载载体的组件的部分地示意性的侧视图,所述负载载体布置在根据本发明的挂车联结器处,
图2示出来自图1的细节D1,
图3示出来自图2的细节D2,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挂车联结器的另外的实施例,所述挂车联结器在
图5中以根据图4的横截面A-A来示出,
图6示出来自图5的细节D3,
图7示出根据图5的挂车联结器的加工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挂车联结器的另外的实施例,以及
图9示出用于阐明用于制造例如根据图8的联结臂的坯件的纵向轧制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10示出朝根据图9的组件的轧辊/滚子之一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挂车联结器10、110、210例如布置在机动车80处。负载载体90或挂车190(在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能够耦联到所述挂车联结器10、110、210处,从而例如负载、尤其是自行车F或还有待在挂车190上运输的负载能够通过所述机动车80来运输。所述机动车80例如是带有内燃机、电动马达或混合式马达的机动车。无论如何,所述机动车80的装载容量或运输容量能够通过所述负载载体90或挂车190来增大。
所述挂车联结器10例如包括载体组件11,所述载体组件能够固定在所述机动车80的车身81处。所述载体组件11例如包括横向载体以及侧向载体或纵向载体,所述横向载体以及侧向载体或纵向载体能够固定、例如能够旋紧在所述车身81的车身结构处。
在所述载体组件11处固定有所述挂车联结器10的保持件12。所述保持件12承载联结臂20或保持联结臂20。所述联结臂20能够借助支承件13在于图1中示出的、于其中所述联结臂20基本上突起到所述机动车80的缓冲器83之前的使用位置G与非使用位置N之间进行调节,在该非使用位置中,所述联结臂尤其是在所述缓冲器83后方隐藏地定位在所述机动车80处。在所述使用位置G中并优选地在所述非使用位置N中,所述联结臂20能够借助锁定机构、例如借助形状配合锁定件或类似物来锁定。借助驱动器16能够将所述联结臂20解锁,以便在所述使用位置G与所述非使用位置N之间进行调节、例如摆动或线性地移位或两者皆有。因此,所述支承件13例如是摆动支承件、滑动支承件或摆动-滑动支承件。但是首先(inaller erster Linie)这不取决于此。所述联结臂20还能够固定地保持在所述保持件12处,例如能够借助旋紧部或借助插接连接部能脱开地与所述保持件12连接。
为了在所述使用位置G与所述非使用位置N之间进行调节优选地设置有驱动器17,也能够将所述驱动器称为摆动驱动器。
所述联结臂20具有带有端部区域21的臂体26,其设置成用于与所述保持件12连接。例如,所述臂体26与支承元件14、例如支承件头部固定连接、尤其连接成一件式。所述支承元件14在所述保持件12处例如借助支承插销能摆动和/或可移位地支承。
弯曲区段22联接到所述端部区域21处。所述弯曲区段22可以说用于使得所述联结臂20在所述使用位置G中能够在所述缓冲器83下方出来向上突起。
基本上直地走向的臂区段23联接到所述弯曲区段22处,所述臂区段过渡到另外的弯曲区段24中。看出的是,通过所述弯曲区段22、24实现与所述机动车80的外轮廓的匹配,从而最终布置所述联结臂20的联接到所述联结臂20的弯曲区段24处的端部区域25的联结球30具有向上定向的且适用于挂车的悬挂或负载载体、例如所述负载载体90的耦联的取向。所述弯曲区段22例如用于与所述机动车80的缓冲器轮廓84相匹配。
所述负载载体90的负载载体联结器93(利用所述负载载体联结器将所述负载载体90固定在所述挂车联结器10、尤其是所述联结球30处)在带有经联结的负载载体90的机动车80的行驶运行时尤其是在所述端部区域25的区域中以大的力作用到所述联结臂20上。在该处设置有带有基本上柱状的外形的球颈50,所述球颈本身在这种可以说细长的或狭长的特性(Ausprägung)下对于带有所述负载载体90的运行而言是不需要的,然而对于带有挂车或所谓的牵引球联结器的运行而言是需要的。也就是说为了使得其具有以在所述联结球处的球铰接件的类型的足够的可转动运动性,在所述联结球30下方存在有相应的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通过所述球颈50来得到,所述球颈的外直径小于所述联结球30的外直径。
在所述负载载体90方面,在所述负载载体的承载结构91、例如承载支架上固定或能够固定有一个或多个自行车F,所述自行车例如还能够涉及电动自行车。此外,存在有如下负载载体,所述负载载体能够承载直到四个自行车。如下负载是相应重的,所述负载承受在所述负载载体90上并且经由相应的杠杆力作用到所述联结臂20、尤其是所述球颈50和在球颈50与联结球30之间的过渡上。该效果还通过如下方式来加强,即所述负载载体90远地突起到所述机动车80的尾部82之前,例如因为所述负载载体联结器93布置在相应地伸长的承载突出部92处。这在实践中能够引起例如所述联结球30从所述球颈50处折断(abbricht)。
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在所述挂车联结器10、110、210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先说的是,在这三个实施例中的每个实施例中,所述联结球30、130、230原则上相同地构造并且所述联结臂20、120、220同样原则上相同地构造。所述挂车联结器10、110、210的球颈50、150、250是不同类型的。所述联结臂20、120、220的相同的或相同类型的区段或构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然而详细地描述在所述挂车联结器10的情况下在所述球颈50与所述联结球30之间的以及在所述挂车联结器110的情况下在所述球颈150与所述联结球130之间的以及最后在所述挂车联结器210的情况下在所述球颈250与所述联结球230之间的有所偏差的结构。所述联结臂20、120、220分别具有所述臂体26。显然,所述臂体26的专门的轮廓和设计方案不应理解成起限制作用。毫无问题地,其它几何结构和走向视机动车而定也是可行的,所述联结臂应在所述机动车处得到应用。所述联结臂20、120、220在所述机动车80处的能摆动的支承也是仅仅一个选项并且不是强制性的。
所述联结球30、130、230原则上是子部段球。在与所述球颈50、150、250背离的侧处,所述联结球30、130、230成扁平并且例如具有平坦或支撑面33。球状的球表面31在所述平坦面33与球部段平面34之间延伸,挂车能够以球铰接件的类型地球铰接地支承在所述球表面处。例如,所述联结球30在所述球表面31的区域中具有50mm的直径。
所述球部段平面34能够如在根据图1至8的实施例中的情况那样设计为平坦面。例如,在该处构造有圆环面32。所述圆环面32的外直径36可以说形成球型的或球状的球表面31的外部边缘。
所述球部段平面34和所述平坦面33彼此平行。
在所述球表面31的区域中,所述联结球30、130、230的外轮廓35是球状的,而在所述球部段平面34的区域中能够构造有平坦面33A或平面的面。然而在该处,加深部或类似其它轮廓也是可行的,这在根据图4、5、6的实施例中得以表达。
凹槽区段40、140、240将所述球颈50、150、250和所述联结球30、130、230连接。
在图3中示出典型的、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凹槽区段4,所述凹槽区段具有恒定的半径RK。所述凹槽区段4具有过渡轮廓5,所述过渡轮廓在球颈过渡区域6中过渡到球颈5的外表面8中。所述外表面8以柱体外周的类型设计。所述球颈3是柱状的。在所述过渡区域6、7中要注意缺口应力,所述缺口应力在负载的情况下引起在该处出现裂纹或破裂。
在下面阐释的三个实施例中,反之采取如下措施:
在所述联结臂20的凹槽区段40方面,设计有扁平地伸延出来到所述球部段平面34并且到所述球颈50的外表面51的过渡轮廓45。所述过渡轮廓45具有联结球过渡区域46(在该处所述过渡轮廓过渡到所述联结球30中)以及球颈过渡区域47,所述球颈过渡区域呈现为到所述球颈50的过渡。所述过渡轮廓45的大量非常小的区段、例如区段48、49在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与所述球颈过渡区域之间延伸,所述区段示例性地命名。
所述过渡轮廓45的半径在所述过渡轮廓45的整个长度上不是相同的。优选地,所述过渡轮廓45的半径分别是不同的。在所述过渡轮廓45方面例如能够设置有三个不同的半径、尤其是在所述球颈50附近的约10-12mm的半径、在到所述球部段平面34的过渡区域处的约2-4mm的半径以及在这两个之前提及的半径之间的带有例如5-8mm、尤其是约6mm的半径。
优选的是,所述过渡轮廓45的半径大于所述恒定的半径RK。由此,尤其是在所述球颈过渡区域47中比在所述过渡轮廓45的中间区段、例如区段48和49中选择明显更大的半径。所述过渡轮廓45在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46中的半径适宜地是最小的半径。
所述凹槽区段40仅仅在所述球颈过渡区域47中具有与所述球颈50相同的外直径。所述凹槽区段40的外直径连续地增加直到所述联结球30或所述球部段平面34的下侧。
所述过渡区域46、47切向地过渡到所述球部段平面34或圆环面32中或到所述外表面51中。
所述球颈50在中间的区段52中大约是柱状的。与此相对,足部区域53大约锥状地或截锥状地设计。也就是说因此,所述球颈50的直径朝着所述联结臂20的端部区域25增加。
在所述联结臂20的端部区域处的轮廓的、也就是说尤其是所述凹槽区段40的示例性的且有利的制造在图2中示意性地表明。例如,彼此对置地设置有轧辊W1A和W1B,所述轧辊的周缘轮廓大约具有所述过渡轮廓45的外形。这两个轧辊W1A和W1B从彼此相反的侧起作用到所述联结臂20的端部区域上并且围绕转动轴线M1能转动地支承。通过坯件R的旋转(所述坯件例如基本上(ansatzweise,有时称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所述联结臂20的基本形状)和/或通过所述轧辊W1A和W1B围绕所述坯件R的旋转,可以说能够使所述过渡轮廓45得到轧制。该轧制过程例如围绕所述坯件R的纵向轴线V来进行。
在此有利的是,所述坯件R和/或所述轧辊W1A和W1B处在温热的或热的状态下,这使所述坯件R的改形或变形变得容易。出于简化的原因,所述坯件R在附图中仅仅示意性地表明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相应于已经完成的联结臂20。
所述联结球30也能够通过轧制来制造,例如其方式为,轧辊W2A和W2B沿着所述球表面31的球轮廓运动,这通过箭头VS来表明。所述轧辊W2A和W2B彼此相对置并且能够围绕转动轴线M转动,其中,所述轧辊W2A和W2B能够围绕所述坯件R转动和/或所述坯件R在所述轧辊W2A和W2B之间转动。在所述轧辊W2A和W2B之间的间距为了制造所述球状的球表面31而朝着所述联结球30的水平平面H增大并且朝着所述球部段平面34且朝着上方的平坦面33减小。
所述坯件R借助所述轧辊W2A和W2B和/或所述轧辊W1A和W1B的滚制或轧制例如被称为伸展轧制。所述轧制或滚制处理还能够接着制造过程来进行,所述制造过程结合图9变得更明确。在此,所述坯件R例如通过所谓的纵向轧制首先被置于基本形状中,所述基本形状通过接着的径向轧制(如上面所描述的那样)和/或通过切削加工来经历再一个更精确的成轮廓(Konturierung)。
在所述联结臂120方面,所述联结臂的凹槽区段140在所述球颈150与所述联结球130之间的过渡中原则上是凹入的。例如,过渡轮廓145在所述球颈150的外表面51与所述球部段平面34之间基本上凹入地走向,也就是说从所述球颈过渡区域147沿着弯曲区段148、149走向直到加深部143,所述加深部离开所述球颈150地延伸到所述球部段平面34后方。所述加深部143形成后切部(Hinterschnitt)、底切部或类似物。
从所述加深部143出发,所述过渡轮廓145具有弯曲区段144,所述弯曲区段反向于所述弯曲区段148、149弯曲。所述弯曲区段144伸延出来直到所述球部段平面34,在该处,所述弯曲区段过渡到圆环面132中。所述圆环面132处于所述球部段平面34中。所述圆环面132具有所述外直径36并且在其内直径37处,所述弯曲区段144过渡到所述圆环面132中。
在图6中示例性地绘入凹槽区段4的走向,如其例如相应于标准ECE-R 55那样。由此能够看到的是,所述球颈过渡区域147切向地且以非常大的半径过渡到所述外表面51或所述球颈150中。无论如何,所述半径明显大于所述过渡轮廓5的半径RK。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146(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从所述加深部143出发延伸直到所述圆环面132)具有较狭窄的半径。尽管如此仍得到没有过高的局部的缺口应力的适宜的应力走向。
有助于此的还能够是借助压缩工具WS的坯件R的压缩的、示例性地在图7中表明的生产方法。所述压缩工具WS例如在运动SB的范围内朝向所述坯件R的头部区域、尤其是所述平坦面33或端侧运动并且将所述坯件R压缩。在所述过渡轮廓145或无论如何所述凹槽区段140的区域中,设置有支座工具WG,所述支座工具的外周缘轮廓或压紧轮廓或支撑轮廓SG互补地相应于所述过渡轮廓145。所述坯件R可以说抵靠所述支座工具WG被压缩。
由此有利地得到,所述坯件R的组织结构155具有几乎不中断的纤维走向。示例性地表明纤维156(见图6)。
理解的是,在所述联结臂20方面所应用的生产工艺也能够在所述联结臂120方面使用,并且根据图7的压缩也能够在所述联结臂20方面来实现。可行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联结臂例如首先被压缩(与在图7中所表明的那样类似)并且接着再被轧制或滚制处理(如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也可行的是,如之前所阐释的那样被压缩和/或被轧制的联结臂的联结球、例如所述联结球30、130、230通过切割加工、尤其是车削来加工或再加工。
所述联结臂220的凹槽区段240在所述联结球230的区域中与在根据图1-3的实施例中那样类似地走向。
所述凹槽区段240的过渡轮廓245的联结球过渡区域246切向地伸延出来到所述圆环面232或球部段平面34。在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246附近设置有弯曲区段249,所述弯曲区段具有比联接到所述弯曲区段249处的、朝着所述球颈250延伸的弯曲区段248更小的半径。
所述弯曲区段248在球颈过渡区域247中伸延出来到所述球颈250的腰部255中。在所述腰部255的区域中,所述球颈250具有其最小直径Dmin。
从所述腰部255出发,所述联结臂220的直径连续地增加直到所述球部段平面34。
可以说沿相反方向、也就是说朝着所述臂区段26的端部区域25,所述球颈250的直径还又增加。所述球颈250的外周面或外表面例如具有朝着所述臂区段26的凹入的弯曲区段256。
优选的是,所述球颈250具有最小直径Dmin,所述最小直径满足标准ECE-R 55和/或为最小27mm。所述球颈250的、例如在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246附近的最大外直径Dmax优选地为最大29mm和/或满足标准ECE-R 55。
也就是说从所述腰部255出发,一方面所述凹槽区段240以多个相互不同的半径切向地过渡到所述联结球230的球部段平面34、尤其是圆环面232中,其中,所述球颈250还从所述腰部255出发具有类似所述凹槽区段240的朝着所述臂区段26的走向。
也可行的是,凹槽区段具有腰部,这在图8中表明。例如,所述过渡轮廓245能够具有腰部355。在所述腰部355的区域中,所述凹槽区段的或所述过渡轮廓245的外周缘小于所述球颈250的外周缘。
根据图9的示意性的图示示出用于制造例如所述联结臂230的坯件R2的纵向轧制。在此,例如所述坯件R2沿着其纵向轴线或纵向延伸部V在轧辊或滚子W3A和W3B之间沿着运动和/或所述轧辊或滚子W3A和W3B沿着所述纵向轴线V从所述坯件R2旁边运动经过,以便形成所述联结臂230的至少一个基本结构或基本形状。在此,在所述滚子或轧辊W3A和W3B的外周缘AU处能够设置有例如槽状的或沟槽状的轮廓K3,所述轮廓呈现为所述联结臂230的待通过所述轧辊W3A和W3B制造的外周缘的反逆部(Negativ)。
在所述滚子或轧辊W3A和W3B的相应地大的外周缘的情况下也可行的是,所述轮廓具有几何结构上不同的横截面和/或走向,从而由此例如使所述联结球230和/或所述凹槽区段240和/或所述球颈250的基本轮廓得到成形或预成形。所述轧辊那么在其外周缘处具有相应的轮廓或反逆形状。所述轮廓或所述轮廓的底部相对于相应的轧辊的转动轴线的径向间距在此不是恒定的,其中,相应的轮廓设置成用于所述联结臂的成形。例如能够相应于图9将轮廓K31设置在所述轧辊W3A和所述轧辊W3B处,以便尤其成形或预成形所述球状的球表面31以及还有处于所述球表面下方的凹槽区段240。在所述轧辊W3A和W3B处的另外的轮廓K25例如用于成形所述球颈250和到所述臂体26的端部区域25的过渡。所述图示是示意性的并因此应示例性地理解。
通过所述坯件R2的尤其是在仍热的、半温热的或温热的状态下的这种本身小心仔细的且均匀的处理来构造出均匀的且基本上不中断的、例如以所述组织结构155的类型的组织或纤维结构。

Claims (26)

1.用于机动车(80)的挂车联结器(10、110、210),其中,所述挂车联结器(10、110、210)具有联结臂(20、120、220),在所述联结臂的自由端部区域处构造有球颈(50、150、250),在所述球颈上布置有联结球(30、130、230)用于将挂车(190)悬挂到所述机动车(80)处或将负载载体(90)耦联到所述机动车(80)处,其中,所述联结球(30、130、230)在其与所述球颈(50、150、250)背离的侧处是球形的并且在其面向所述球颈(50、150、250)的侧处具有球部段平面(34),其中,在所述球部段平面(34)与所述球颈(50、150、250)的、具有比所述球部段平面(34)更小的外周缘的区段之间布置有凹槽区段(40、140、240),所述凹槽区段带有在所述球颈(50、150、250)与所述球部段平面(34)之间凹入地走向的过渡轮廓(45、145、245),所述过渡轮廓以联结球过渡区域(46)过渡到所述联结球(30、130、230)的外轮廓(35)中、尤其是过渡到所述球部段平面(34)中,并且以球颈过渡区域(47)过渡到所述球颈(50、150、250)的外表面(5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廓(45、145、245)具有带有非恒定的半径和/或带有至少两个相互不同的半径的弯曲的走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联结器(10、110、2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廓(45、145、245)在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46)中、尤其是直接地毗邻于所述联结球(30、130、230)处和/或在所述球颈过渡区域(47)中、尤其是毗邻于所述球颈(50、150、250)处具有比在所述过渡区域之间的中间区段中一个更大的半径或多个更大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廓(45、145、245)在大量相互不同的点处具有大量相互不同的半径和/或设计为样条轮廓。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廓(45、145、245)沿着其走向在全部的点处或基本上和/或在所述球颈过渡区域(47)和/或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46)中能够至少一次地、有利地至少两次地连续微分。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廓(45、145、245)切向地或没有角度地或以0度或180度的角度过渡到所述球部段平面(34)和/或所述球颈(50、150、250)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廓(45、145、245)具有带有反向的弯曲部的至少两个弯曲区段。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廓(45、145、245)具有S形地走向的区段。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廓(245)在所述过渡区域(246、247)之间具有腰部(355)。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区段(40、140、240)具有至少一个外周缘,所述至少一个外周缘小于所述球颈(50、150、250)的外周缘。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颈(50、150、250)具有尤其是修圆的腰部(255)或所述过渡轮廓(45、145、245)延伸直到所述球颈(50、150、250)的最小外周缘、尤其是圆直径。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颈(50、150、250)布置在臂体(26)的一端部区域处,所述臂体的其它的端部区域设计并设置成用于与所述机动车(80)、尤其是与所述挂车联结器的能固定在所述机动车(80)处的保持件(12)连接、尤其是具有用于可运动地支承在所述保持件(12)处的支承元件(14)或用于插接到所述保持件(12)处的插接轮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体(26)具有用于与所述机动车(80)的车身轮廓(81)或缓冲器轮廓(84)相匹配的至少一个曲弯部和/或弯曲区段(22、24),和/或所述臂体(26)具有基本上非圆环形的横截面和/或所述臂体(26)至少直接地在所述球颈(50、150、250)旁边具有比所述球颈(50、150、250)更大的横截面面积。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颈(50、150、250)在所述凹槽区段(40、140、240)附近具有比在较远离所述凹槽区段(40、140、240)的区域、尤其是到所述联结臂(20、120、220)的臂体(26)的过渡区域中更小的外周缘、尤其是直径。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颈(50、150、250)的直接地在所述凹槽区段(40、140、240)旁边的外周表面构造为圆柱体的柱体外周。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颈(50、150、250)完全地或基本上设计为圆柱体。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部段平面(34)中设置有圆环面(32),所述圆环面的外直径(36)毗邻于所述联结球(30、130、230)的球状的球表面(31),并且所述圆环面的内直径(37)或内周缘毗邻于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46)或过渡到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46)中。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部段平面(34)中设置有平坦面(33A),尤其是设置或布置在所述球部段平面(34)中的圆环面(32)具有平坦面(33A)。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球过渡区域(46)具有尤其是设计为底切部的加深部(143),所述加深部离开所述球颈(50、150、250)地延伸到所述球部段平面(34)后方。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球(30、130、230)在其与所述球颈(50、150、250)背离的区域处具有平行于所述球部段平面(34)走向的平坦面(33)。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球(30、130、230)是球部段球,所述球部段球在其与所述球颈(50、150、250)背离的和其面向所述球颈(50、150、250)的区域处分别具有成扁平部。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球(30、130、230)和/或所述球颈(50、150、250)和/或所述凹槽区段(40、140、240)通过改形、尤其是通过锻造和/或压缩和/或轧制和/或轮廓成型来制造。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区段(40、140、240)的基本材料具有带有基本上或仅仅不中断的或完好的纤维走向的组织结构。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部段平面(34)正交于所述球颈(50、150、250)的纵向轴线。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车联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廓(45、145、245)具有带有正好两个、三个或四个相互不同的半径的弯曲的走向。
25.用于制造用于机动车(80)的挂车联结器(10、110、210)的方法,其中,所述挂车联结器(10、110、210)具有联结臂(20、120、220),在所述联结臂的自由端部区域处构造有球颈(50、150、250),在所述球颈上布置有联结球(30、130、230)用于将挂车(190)悬挂到所述机动车(80)处或将负载载体耦联到所述机动车(80)处,其中,所述联结球(30、130、230)在其与所述球颈(50、150、250)背离的侧处是球形的并且在其面向所述球颈(50、150、250)的侧处具有球部段平面(34),其中,在所述球部段平面(34)与所述球颈(50、150、250)的、具有比所述球部段平面(34)更小的外周缘的区段之间布置有凹槽区段(40、140、240),所述凹槽区段带有在所述球颈(50、150、250)与所述球部段平面(34)之间凹入地走向的过渡轮廓(45、145、245),所述过渡轮廓以联结球过渡区域(46)过渡到所述联结球(30、130、230)的外轮廓(35)中、尤其是过渡到所述球部段平面(34)中,并且以球颈过渡区域(47)过渡到所述球颈(50、150、250)的外表面(51)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坯件(R)的切割加工和/或改形、尤其是锻造和/或轧制和/或轮廓成型和/或滚制以用于如下地形成所述凹槽区段(40、140、240),使得所述过渡轮廓(45、145、245)具有带有非恒定的半径的弯曲的走向。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改形的情况下,所述坯件(R)的组织结构、尤其是所述坯件(R)的原材料的纤维走向在所述凹槽区段(40、140、240)的区域中完全地或基本上被改形并且没有被中断。
CN201880013474.6A 2017-02-23 2018-02-10 带有球颈和联结球的挂车联结器以及用于其制造的方法 Active CN1105203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03740 2017-02-23
DE102017103740.3 2017-02-23
DE102017117168.1A DE102017117168A1 (de) 2017-02-23 2017-07-28 Anhängekupplung mit einem Kugelhals und einer Kupplungskugel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DE102017117168.1 2017-07-28
PCT/EP2018/053368 WO2018153704A1 (de) 2017-02-23 2018-02-10 Anhängekupplung mit einem kugelhals und einer kupplungskugel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0311A true CN110520311A (zh) 2019-11-29
CN110520311B CN110520311B (zh) 2023-08-25

Family

ID=63046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3474.6A Active CN110520311B (zh) 2017-02-23 2018-02-10 带有球颈和联结球的挂车联结器以及用于其制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1975575B2 (zh)
EP (2) EP4008570A1 (zh)
CN (1) CN110520311B (zh)
AU (1) AU2018223067B2 (zh)
DE (1) DE102017117168A1 (zh)
ES (1) ES2909178T3 (zh)
PL (1) PL3585632T3 (zh)
WO (1) WO20181537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06223A1 (de) * 2018-12-12 2020-06-18 Westfalia-Automotive Gmbh Anhängekupplung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TWI824838B (zh) * 2022-11-23 2023-12-01 賴傳榮 拖車球頭的成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0008924U1 (de) * 2010-10-29 2012-02-09 Al-Ko Kober Ag Anhängekupplung
EP2353892B1 (de) * 2010-01-30 2014-07-23 WESTFALIA - Automotive GmbH Tragbauteil einer Anhängekupplung oder eines Lastenträgers
CN103963584A (zh) * 2013-01-25 2014-08-06 斯坎比亚控股塞浦路斯有限公司 拖车连结器
EP3127725A1 (de) * 2015-08-03 2017-02-08 Scambia Holdings Cyprus Limited Anhängekuppl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5922A1 (en) * 2013-04-13 2014-10-16 John Rodney Allsop A coupling with actuato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53892B1 (de) * 2010-01-30 2014-07-23 WESTFALIA - Automotive GmbH Tragbauteil einer Anhängekupplung oder eines Lastenträgers
DE202010008924U1 (de) * 2010-10-29 2012-02-09 Al-Ko Kober Ag Anhängekupplung
CN103963584A (zh) * 2013-01-25 2014-08-06 斯坎比亚控股塞浦路斯有限公司 拖车连结器
EP3127725A1 (de) * 2015-08-03 2017-02-08 Scambia Holdings Cyprus Limited Anhängekuppl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909178T3 (es) 2022-05-05
EP4008570A1 (de) 2022-06-08
AU2018223067A1 (en) 2019-09-05
CN110520311B (zh) 2023-08-25
US20200001670A1 (en) 2020-01-02
AU2018223067B2 (en) 2023-12-14
WO2018153704A1 (de) 2018-08-30
US11975575B2 (en) 2024-05-07
EP3585632A1 (de) 2020-01-01
PL3585632T3 (pl) 2022-09-05
DE102017117168A1 (de) 2018-08-23
EP3585632B1 (de) 2022-02-23
US20240042815A1 (en)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69845C2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ая пластмассовая заготовка
JP4761781B2 (ja) 自転車の車輪のためのスポーク、そのようなスポークを備えた自転車の車輪、およびそのようなスポークの製造方法
CN110520311A (zh) 带有球颈和联结球的挂车联结器以及用于其制造的方法
RU2564763C2 (ru) Компонент, в частности, рычаг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US20080118301A1 (en) Ball joint element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105764629A (zh) 锻造曲轴的制造方法
US20090038157A1 (en) Cold forming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ball pivots
US2141753A (en) Joint stud and process of making same
CN104487756B (zh) 链环用的链条接头
US200600423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tubular workpiece, particularly a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and such a workpiece
KR20080114219A (ko) 스태빌라이저 링크용 볼 스터드의 성형방법
US3126612A (en) Method of making a ball head bearing
CN105033135B (zh) 一种高压油管接头的冷镦成型方法
CN208788312U (zh) 一种无心磨削无铰接支撑工装
US3594026A (en) Ball joint, especially for steering devices and wheel suspensions of motor vehicles
CN205165694U (zh) 一种用于高压油管接头的多工位冷镦工装
CN201225357Y (zh) 方头形状全螺纹空心螺栓
KR100456551B1 (ko) 단조 분할강 커넥팅로드의 분할공정 지그 및 파단 분할방법
CN219317428U (zh) 一种汽车推力杆球头销
KR100297093B1 (ko) 볼스터드및그의제조방법
CN107471163A (zh) 一种多用途汽车随车工具
CN201232690Y (zh) 具有双螺母结构的双切面空心螺栓
CN101491893B (zh) 夹具
CN216374722U (zh) 一种汽车转向直拉杆
KR200214984Y1 (ko) 볼스터드의냉간단조품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