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5170A - 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5170A
CN110515170A CN201910718957.2A CN201910718957A CN110515170A CN 110515170 A CN110515170 A CN 110515170A CN 201910718957 A CN201910718957 A CN 201910718957A CN 110515170 A CN110515170 A CN 110515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dril
connecting rod
pipe
optical cable
pressur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89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5170B (zh
Inventor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nstruction No1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nstruction No1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nstruction No1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nstruction No1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89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5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5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5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5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5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6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installing or repairing optical fibres or optical cables
    • G02B6/50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installation; Installation through tubing, conduits or ducts
    • G02B6/508Fixation devices in ducts for drawing c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下方固定有安装管和第一线圈,安装管内活动安装有第三顶杆,支架体外固定安装有第二线圈,第一线圈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极靴和第一极靴,第一连接杆下方固定有顶压机构,顶压机构的第一顶杆外侧安装有第二顶杆,第二连接杆下方固定有夹持顶压机构,夹持顶压机构包括第四顶杆,第四顶杆内侧安装有夹板,第一顶杆上端穿入安装管内,第二顶杆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固定线活动连接;本发明公开的敷设装置不仅可以防止光缆受到过大的牵引力,避免光缆在被牵引过程中受损,还大大减少人工使用量,降低人工费开支。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管道光缆是一种在通信管道内敷设的光缆,主要敷设于郊外的长途通信管道和市区内的通信管道的管孔内。
长途通信管道是在郊外长途线路上修建的通信管道,一般采用涂有硅芯的HDPE塑料管道制作,使用光缆气吹机通过压缩空气将光缆吹入HDPE管道内。由于长途通信管道建设成本极高,而且目前长途通信光缆数量已趋于饱和,国内新建的长途通信管线已较少,敷设长途通信管道光缆的工程已不多见。
市区内通信管道的类型主要有塑料管道和水泥管道两类,管道的内径一般为90mm,个别的管道内径为100mm或110mm,塑料通信管道的敷设要求管道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15m,水泥通信管道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36m;通信管孔内一般敷设的是中心束管式光缆,由于光缆中的光纤一般为单模光纤,光纤直径为8~10μm,在光缆每米的单位长度重量中,光纤的重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常用中心束管式光缆的外径一般在8.3~11.2mm之间,中心束管式光缆单位长度的重量一般为181g/m。
为了防止管道内已敷设的光缆被损坏,在已有管道光缆的通信管道孔内不允许再敷设其他光缆。由于市区内可以修建通信管道的位置非常有限,修建市区内的通信管道比较困难,市区内通信管道的管孔资源极为稀缺,为了提高通信管道孔的利用率,一般要在90~110mm的管孔内穿入3~4根内径/外径为28/32或28/34mm的PVC子管,或在90~110mm的通信管孔内敷设多根专用微管。目前市区内通信管道线路工程常用的光缆敷设方式有人工牵引敷设和气吹敷设两种,对于PVC子管,一般采用人工方式将管道光缆敷设在单根子管内;对于微管,一般用微缆气吹机通过压缩空气将专用微缆吹入微管内。
采用微缆气吹机将微缆吹入微管的敷设光缆方式,微管相对于普通PVC子管贵一倍以上,微缆气吹机、空压机及倒缆设备的合计价格较高,施工中需要的技术人员较多,人工费较贵,而且微缆气吹机吹出的压缩空气比周围空气的温度高30℃,也不适合在普通PVC子管内气吹微缆。采用人工牵引方法在普通PVC子管内敷设普通光缆,子管的采购费用相对于气吹微缆的微管便宜,而且不需要使用气吹设备,但需要的施工人员较多,人工费仍然较高。在PVC子管内敷设普通光缆,为了降低施工人员的人工费开支,有些施工单位随意减少人员投入,采取牲畜、拖拉机拉拽等野蛮施工方式施工,给所敷设光缆的安全造成危害。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智能网+”业务,网络的大部分终端设备都安装在室内,光纤到户、光纤到办公楼、光纤到各种机构等,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市内通信管道,敷设市内通信管道光缆的工程极多。为了保证所敷设通信管道光缆的安全,降低敷设管道光缆的费用,急需研发一种能够替代人工的施工装置,使光缆能够在PVC子管内随此装置自动前行,防止光缆自身受到过大的牵引力,避免光缆在被牵引过程中受损,同时可以大大减少人工使用量,降低施工中的人工费开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包括可开合连接的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所述第一机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机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上固定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一端的外侧绕制有第二线圈,所述固定机构内分别安装有第二铁芯和第三顶杆,所述固定机构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环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绕制有第一线圈,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极靴,所述固定支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极靴,所述第一机构包括顶压机构,所述顶压机构包括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外侧设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一顶杆通过第一通孔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斜拉杆,所述斜拉杆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二机构包括夹持顶压机构,所述夹持顶压机构包括第四顶杆,所述第四顶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夹板,所述第四顶杆的中间通过第一通孔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斜拉杆,所述斜拉杆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所述固定机构两侧对称安装有弹簧舱,所述弹簧舱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簧舱的长度不大于第一顶杆和第四顶杆的水平段长度,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固定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顶杆和第四顶杆的水平段通过第三通孔活动连接在固定机构内,所述第一顶杆和第四顶杆的外径不大于第三通孔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管和支架体,所述安装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架体,所述支架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铁芯,所述支架体上绕制有第二线圈,所述安装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三顶杆,所述安装管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顶杆和第四顶杆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通孔活动连接在安装管内,所述安装管两侧对称安装有弹簧舱。
优选的,两个所述斜拉杆通过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杆和第四顶杆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杆通过第一通孔分别插接在第一顶杆和第四顶杆内。
优选的,所述弹簧件的一侧固定有仓口挡板,另一侧固定在弹簧挡板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内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嵌置有第一铁芯,所述第一铁芯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极靴,所述第一铁芯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极靴,所述第一极靴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极靴为圆柱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杆包括弹性连杆和支撑板,顶压机构的所述弹性连杆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上,顶压机构的所述弹性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夹持顶压机构的所述弹性连杆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夹持顶压机构的所述弹性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四顶杆和夹板间固定有调节架杆,所述调节架杆包括第一固定板、活动部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第四顶杆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夹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活动部和第二固定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活动部和第二固定板通过固定孔可伸缩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顶杆包括顶杆棒体和挡头,所述顶杆棒体内开设有磁铁舱,所述磁铁舱内放置有圆柱形磁铁,所述圆柱形磁铁的长度与磁铁舱的长度相同,所述挡头的直径大于顶杆棒体的直径,所述顶杆棒体包括第一棒体和第二棒体,所述第一棒体与第二棒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棒体与挡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内部均设有穿线管,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若干个出线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拉环上穿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延伸至子管外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实施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对光缆进行自动敷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实现顶压机构不顶压子管内壁,夹持顶压机构夹持光缆、不顶压子管内壁,使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和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分离;
步骤二: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夹持光缆,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的内壁,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和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分离;
步骤三: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夹持光缆,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的内壁,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向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移动;
步骤四: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不夹持光缆,但其第二顶杆顶压子管的内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吸合在一起;
步骤五: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不夹持光缆,其第二顶杆顶压子管的内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吸合在一起;
步骤六: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不夹持光缆,其上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的内壁,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向离开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的方向移动,即向光缆前进的方向移动;
步骤七: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夹持光缆,其上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的内壁,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和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分离;
重复上述七个步骤,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即可夹持光缆向前移动,直至完成指定光缆在子管内的敷设。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通过向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和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通入电流,使得其之间产生电磁力,这样使得第三顶杆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顶杆顶压子管的内壁或是不顶压子管内壁,通过向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和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通入电流,使得其之间产生电磁力,这样同样可以使其上的第三顶杆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进而实现对光缆的夹持或松开及其第二顶杆对子管内壁的顶压或不顶压,当第三顶杆发生移动时,会使得第一顶杆和第四顶杆的水平段分别向固定机构内部移动或是向固定机构外部移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第一顶杆和第四顶杆沿着固定杆转动,进而使得第二顶杆可以实现对子管内壁的顶压或是不顶压子管内壁,而第四顶杆则可以实现对光缆的夹持或松开及其第二顶杆对子管内壁的顶压或不顶压;当在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和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内流过一定方向的电流时,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被顶压在子管内壁上,将顶压机构和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固定在子管内,夹持顶压机构的第四顶杆带动夹板夹持住光缆;同时在第一连接杆下方设置有第一极靴,同样在第二连接杆下方也设置有第一极靴,在向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和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内通过同向电流时,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和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相互吸引,夹板夹持着光缆向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移动;当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和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吸合在一起后,在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和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通过一定方向的电流,使其第二顶杆不再顶压子管内壁,在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和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通过一定方向的电流,使其夹板不再夹持光缆,并使其第二顶杆顶压子管内壁,此时将夹持顶压机构和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固定在子管内,然后再在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和第二连接下方的第一线圈内分别通过相反方向的电流,使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和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极靴相互排斥,将顶压机构及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推向光缆移动方向;这两个过程交替进行,经过多次反复,即可由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带动光缆在通信管孔子管内移动。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充分利用了子管内的空间,且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光缆敷设,多套本发明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同时使用,可以防止管道孔内的光缆自身受到过大的牵引力,避免光缆在被牵引过程中受损,还可以大大减少人工使用量,降低人工费开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自动敷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顶压机构的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夹持顶压机构夹持光缆时的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夹持顶压机构夹持细光缆时的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线圈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三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中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中步骤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中步骤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中步骤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2中顶压机构的左视图;
图17为实施例2中夹持顶压机构夹持光缆时的左视图;
其中,1-子管;2-光缆;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第一固定环;6-安装管;7-第一棒体;8-固定杆;9-斜拉杆;10-第一顶杆;11-第一通孔;12-弹性连杆;13-支撑板;14-弹簧舱;15-仓口挡板;16-弹簧挡板;17-横杆;18-第二线圈;19-固定支架;20-第一线圈;21-第二固定环;22-支架体;23-弹性件;24-第一极靴;25-第二极靴;26-滚轮;27-夹板;28-第一固定板;29-固定线;30-第二通孔;31-第二固定板;32-活动部;33-固定孔;34-第一铁芯;35-第四顶杆;36-穿线管;37-出线孔;38-拉环;39-牵引线;40-挡头;41-水平滑动部;42-转动部;43-凹槽;44-第二铁芯;45-第三通孔;46-磁铁舱;47-第二棒体;48-限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包括可开合连接的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第一机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第二机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5和第二固定环21,还可以在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二固定环2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若干个滚轮26,这样可以使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二固定环21带动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在光缆2表面移动时,减小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与光缆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提高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之间的吸引和排斥效果。由于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在工作过程中只有被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吸引时,才会夹持光缆2移动,或排斥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向光缆2移动方向的运动,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二固定环21底部不会与光缆2之间发生摩擦,因此,在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二固定环21底部不需要安装滚轮26。第一固定环5上固定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一端的外侧绕制有第二线圈18,固定机构内分别安装有第二铁芯44和第三顶杆,固定机构的外侧开设有第三通孔45,第二固定环2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19,固定支架19上绕制有第一线圈20,固定支架19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极靴25,固定支架19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极靴24。第一机构包括顶压机构,顶压机构包括第一顶杆10,第二机构包括夹持顶压机构,夹持顶压机构包括第四顶杆35,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水平段分别通过第三通孔45活动连接在固定机构内,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下端外侧分别设有第二顶杆,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分别通过第一通孔11铰接有固定杆8,固定杆8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斜拉杆9,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的斜拉杆9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上,其中固定杆8分别作为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旋转支点,当第二顶杆对子管1内壁进行顶压时,由于固定杆8支点的位置分别靠近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下端,使得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其可以使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内壁的力度更大,也可以使第四顶杆35上的夹板27夹持光缆2的力度更大,进一步提高了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和第四顶杆35的夹板27夹持光缆2的可靠性;另外,在夹板27内表面上加工若干个凸纹,可以增大夹板27与光缆2接触时的摩擦力;而斜拉杆9的设置则可以对固定杆8进行加固,保证固定杆8可以牢固地分别固定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这样不仅保证了顶压机构和夹持顶压机构在工作时的稳固性,增加顶压机构和夹持顶压机构对子管1内壁的顶压力度,还可以保证夹持顶压机构对光缆2的夹持力度,避免自动敷设装置在移动时,出现光缆2掉落的现象。在固定机构两侧对称安装有弹簧舱14,弹簧舱14内设置有弹性件23,弹簧舱14的长度不大于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水平段长度,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水平段长度是弹簧舱14的长度的1.2倍,其中弹性件23采用弹簧,弹簧在弹簧舱14内的自然状态为压缩状态,弹簧在弹簧舱14内的自然状态即是第一顶杆10或第四顶杆35水平段顶压在第三顶杆两侧,当第三顶杆的位置发生移动时,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顶端分别会合并在一起,此时弹簧便会伸展而分别为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提供动力,使得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顶端便捷且快速地合并在一起,而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底部释放的压力也会增大,这样为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内壁提供了顶压力。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外径均不大于第三通孔45的孔径,第三通孔45的孔径是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外径的1.5倍。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使顶压机构和夹持顶压机构能够正常工作,保证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使用便捷,固定机构包括安装管6和支架体22两部分,其中安装管6为非金属圆管形结构,安装管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架体22,支架体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铁芯44,支架体22的外壁绕制有第二线圈18,安装管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三顶杆,其中第三顶杆外壳是非磁性的导磁材料,第三顶杆包括顶杆棒体和挡头40,顶杆棒体内开设有磁铁舱46,磁铁舱46内放置有圆柱形磁铁,圆柱形磁铁的长度与磁铁舱46的长度相同,挡头40的直径大于顶杆棒体的直径,顶杆棒体包括第一棒体7和第二棒体47,第一棒体7与第二棒体47螺纹连接,第一棒体7与挡头40固定连接,通过以上设置不仅使得加工便捷,也能保证圆柱形磁铁的安全,还方便调整第三顶杆的磁极;同时将安装管6的内径设置为略大于顶杆棒体的外径,顶杆棒体可以在安装管6内滑动,安装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法兰盘(图中未显示),限位法兰盘的内圈直径等于安装管6的外径,安装管6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法兰盘的内圈上,限位法兰盘的外圈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管48,限位管48的内径略大于挡头40的外径,挡头40可以在限位管48内滑动,限位管48及限位法兰盘可以限制第三顶杆的挡头40在第二极靴25与限位法兰盘之间滑动,同时可以限制第三顶杆的顶杆棒体末端在第一顶杆10或第四顶杆35水平段的端部与第二铁芯44一端之间移动,为顶杆棒体末端两侧的第一顶杆10或第四顶杆35传递动力;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水平段的末端与第三顶杆接触的部位均为圆锥体形状,第三顶杆的第二棒体47远离螺纹的一端的纵向截面为椭圆扇形结构,且该椭圆扇形截面的顶端弦长小于第三顶杆两侧的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水平段末端两个圆锥体高度之和,这样的设计方便第三顶杆插入到其两侧合并在一起的第一顶杆10或第四顶杆35水平段之间。当第二线圈18内通入一定方向的电流时,第三顶杆在第二线圈18相吸或相斥作用下可以在安装管6内短距离移动。在安装管6上开设有第三通孔45,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水平段的一端分别经第三通孔45伸入到安装管6内,安装管6两侧对称安装有弹簧舱14;在子管1外电性连接有控制器(图中未显示),当顶压机构或夹持顶压机构需要对子管1进行顶压时,接通控制器,在顶压机构或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18内通入与第三顶杆末端磁场极性相斥的电流,而顶压机构的第一线圈20内通入与第三顶杆挡头40磁场极性相吸的电流,使得第三顶杆向第一线圈20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顶杆10或第四顶杆35水平段的一端会合并在一起,其底部则会向子管1内壁的方向移动,顶压第二顶杆,使得第二顶杆顶压在子管1内壁上,同时由于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中间偏下部位的第一通孔11内插入有固定杆8,固定杆8作为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支点,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从而可以使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底端顶压第二顶杆的顶压力度更大、更稳定。当第二线圈18和第一线圈20分别通过与上述电流方向相反方向电流时,第三顶杆向第二铁芯44方向移动,插入到第一顶杆10或第四顶杆35水平段末端的中间,使合并在一起的第一顶杆10或第四顶杆35的水平段分离,在固定杆8支点的支撑下,第一顶杆10或第四顶杆35的底端向子管1中心方向移动,使得第二顶杆不再对子管1的内壁进行顶压,同时第四顶杆35的夹板27可以夹持光缆2。
更进一步说,为了保证以上斜拉杆9和固定杆8的稳定性,进而完成顶压机构顶压子管1内壁的工序,同时也可以保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可以对光缆2进行稳定牢固的夹持,使其不易出现掉落现象,最终使得光缆2可以自动顺利敷设在子管1内,左右两侧的斜拉杆9通过横杆17固定连接,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1,固定杆8分别插接在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第一通孔11内,固定杆8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斜拉杆9的底端,斜拉杆9固定连接横杆17,这样可以保证斜拉杆9和固定杆8的稳定性,同时将固定杆8分别插接在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第一通孔11内,当第一顶杆10或第四顶杆35的水平段末端进行合并或被分开时,固定杆8同样会受力,而固定在固定杆8上的斜拉杆9的顶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杆3或第二连接杆4上,这样便可以保证其斜拉杆9的稳固性,否则第一顶杆10或第四顶杆35的移动便会出现偏差,导致第二顶杆顶压的力度降低,容易出现顶压不成功的现象,而影响光缆2的敷设。
再进一步说,为了更好地保证以上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水平段的末端在分离和合并时具有充足的动能,使得第一顶杆10可以推动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内壁,同时也使得第四顶杆35的夹板27不仅可以夹紧光缆2,还可以推动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内壁,弹簧舱14内的弹性件23一侧固定有仓口挡板15,其中仓口挡板15为圆环形结构,且固定连接在弹簧舱14的末端,弹性件23的另一侧固定在弹簧挡板16上,弹簧挡板16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水平段上,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套接在弹性件23内。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保证第一线圈20的安装稳定,同时可以分别与顶压机构和夹持顶压机构进行配合,进而完成光缆2的敷设工作,在固定支架19内开设有第二通孔30,第二通孔30内嵌置有第一铁芯34,第一铁芯3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极靴24,第一铁芯34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极靴25,第一极靴24和第二极靴25的设置可以增强第一线圈20通过电流时产生电磁力的强度,且第一极靴24采用弧形结构,第二极靴25采用圆柱形结构,固定支架19同样采用弧形结构,这样不仅方便各部分之间可以相互吸引或排斥,还方便不同规格的光缆2进行敷设。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保证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内壁的紧密度,保证顶压机构或夹持顶压机构需要进行顶压时,不会出现滑动而无法实现顶压的问题,第二顶杆包括弹性连杆12和支撑板13,顶压机构的弹性连杆12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3上,顶压机构的弹性连杆1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3上,夹持顶压机构的弹性连杆12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4上,夹持顶压机构的弹性连杆1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3上,其中弹性连杆12和支撑板13均采用弧形结构,当第一顶杆10或第四顶杆35顶压第二顶杆时,支撑板13会紧密扣合在子管1内壁上,此时弹性连杆12会在支撑板13移动的同时发生形变,也会部分扣合在子管1内壁上,这样保证了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内壁的紧密度,进而保证光缆2的自动敷设工作。
进一步优化方案,由于所敷设的光缆2直径各不相同,为了保证本发明公开的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适应多种常用规格的光缆2敷设,在第四顶杆35和夹板27间固定有调节架杆,调节架杆包括第一固定板28、活动部32和第二固定板31,第一固定板28固定在第四顶杆35的底部,第二固定板31固定在夹板27上,第一固定板28、活动部32和第二固定板31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33,第一固定板28、活动部32和第二固定板31通过固定孔33可伸缩连接,当所敷设光缆2的规格发生改变时,可根据所敷设光缆2的外径灵活选用夹板27的规格,并且可以调整第一固定板28、活动部32和第二固定板31的角度和长度,便于第二固定板31固定连接的夹板27对所敷设光缆2的夹持。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连接杆3下方固定有第二固定环21,为了减小第一连接杆3上的第二固定环21在受到排斥力而向光缆2前进方向滑动时的摩擦力,在第二固定环21的底面上开设有多个滚轮安装凹槽(图中未显示),滚轮安装凹槽内安装滚轮26,第二固定环21在光缆2上滑动时,滚轮26可以在滚轮凹槽内转动。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通过固定线29活动连接,固定线29的设置可避免出现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上的第一线圈20在排斥力的作用时分离过远,而造成无法再吸合在一起的问题。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采用长条形平板,为了保证以上自动敷设装置正常运行,且不易发生线路混乱,在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内开设有穿线管36,穿线管36内可布置自动敷设装置的控制线,并且将控制线分别电性连接在子管1外部的控制器上,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上开设有若干个出线孔37,出线孔37用于从穿线管36内引出第一线圈20和第二线圈18的连接线,由控制器分别对第一线圈20和第二线圈18进行控制;由于第一线圈20和第二线圈18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接通不同方向的电流,因此,控制第一线圈20和第二线圈18的控制器需在程序控制下进行工作。第二连接杆4远离第一线圈2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环38,在拉环38内绑扎牵引线39,牵引线39的另一端延伸至子管1外部,由施工人员控制,牵引线39的设置用于自动敷设装置出现故障而不能继续使用时,从子管1中拉出自动敷设装置,可避免自动敷设装置堵塞通信管孔,也可避免因自动敷设装置卡在子管1内不能拉出而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假设磁铁舱46内的圆柱形磁铁按挡头40一端为N极放置,以上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在进行光缆2敷设工作时,其敷设步骤如下:
步骤一:实现顶压机构不顶压子管1内壁,夹持顶压机构夹持光缆2、不顶压子管1内壁,使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分离;
实现的具体过程:在不接通电流的情况下,将自动敷设装置放置在待敷设光缆2的上面,连接好固定线29,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之间分开;磁铁舱46内的圆柱形磁铁按靠近第一线圈20一侧为N极放置,第一顶杆10水平段的端部顶合在第三顶杆的侧面,此时,第一顶杆10的底部不顶压第二顶杆,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四顶杆35的夹板27夹在待敷设的光缆2上。
参照图10所示,步骤二: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夹持光缆2,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分离。
在步骤一中,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夹持光缆2,其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分离;步骤一的结果如图10所示。要实现步骤二的目标,需在顶压机构的第一线圈20和第二线圈18内通过如图10所示方向的电流。
此时,根据通电螺线管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顶压机构的第一线圈20内流过的电流将使其左侧产生的电磁场为S极,第二线圈18右侧产生的电磁场为S极,而第三顶杆的右侧为N极,第三顶杆将受到第一线圈20电磁力的吸引,同时受到第二线圈18电磁力的排斥,第三顶杆将从两侧的第一顶杆10水平段的端头之间移出,并吸附在第一线圈20左侧的第二极靴25上;弹簧舱14内的弹性件23将推动第一顶杆10的水平段向安装管6内部移动,第一顶杆10以固定杆8为支点,且第一顶杆10的固定杆8至第一顶杆10的顶部长度大于固定杆8至第一顶杆10底部的长度,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第一顶杆10的底部将以较大的力顶在第二顶杆上,第二顶杆支撑板13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凸起(图中未显示),第二线圈18两侧的第二顶杆被紧紧地顶在子管1的内壁上,因此,顶压机构被固定在子管1内的固定位置;此时,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仍然夹在光缆2上,第四顶杆35并未触碰到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该第二顶杆未顶压子管1的内壁。这样即实现了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夹持光缆2,但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分离。至此,步骤二的目标已实现。在步骤二中,由于不需要夹持顶压机构有动作,因此不需在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第二线圈18中施加电流。
参照图11所示,步骤三: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夹持光缆2,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向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移动。
通过步骤二,使得顶压机构的第三顶杆受第一线圈20的引力和第二线圈18的斥力作用,第三顶杆被移动到了第一线圈20左侧的第二极靴25处,其第二顶杆顶压在子管1的内壁上;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三顶杆仍在第四顶杆35水平段之间,第四顶杆35上的夹板27夹在光缆2上,其第二顶杆未顶压子管1的内壁。步骤二的结果如图11所示。要实现步骤三的目标,需在顶压机构和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一线圈20内分别通过如图11所示方向的电流。
此时,在顶压机构和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一线圈20内分别通入如图11所示的同向电流,根据通电螺线管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顶压机构的第一线圈20的右侧为N极,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一线圈20左侧为S极,二者相吸;由于此时顶压机构被其第二顶杆顶压在子管1的内壁上而不能移动,因此,只能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携带第二连接杆4及其下方的各部分向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方向移动,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夹持的光缆2即随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向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方向移动,被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夹持的光缆2也向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移动。至此,步骤三的目标已实现。
为了增大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之间的吸力,在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相邻位置的第一铁芯34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极靴24。在图11中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中加入如此方向的电流时,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的左侧为S极,其第三顶杆靠近第一线圈20一端为N极,正适合其第三顶杆被第一线圈20吸住,以防止第三顶杆误动;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的右侧为N极,其第三顶杆靠近第一线一端为N极,正适合其第三顶杆被第一线圈20排斥在原位置,因此,此时不需要在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18和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18中施加电流。
参照图12所示,步骤四: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不夹持光缆2,但其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吸合在一起。
通过步骤三,使得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在子管1的内壁上,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夹持光缆2,但其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吸合在一起。步骤三的结果如图12所示。要实现步骤四的目标,需在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18内通过如图12所示方向的电流。
此时,根据通电螺线管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在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18上流过的电流使第一线圈20的第二极靴25处的电磁场极性为S极,第二线圈18左侧的电磁场极性为S极,由于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三顶杆靠近第一线圈20一端为N极,第三顶杆将受第一线圈20电磁力的吸引,受第二线圈18电磁力的排斥,向第一线圈20的方向移动,其两侧的第四顶杆35的水平段受弹性件23的推动而合并在一起,第四顶杆35以其固定杆8支点为支撑,第四顶杆35的底部向第二顶杆移动,使得第二顶杆顶压在子管1的内壁上,同时,第四顶杆35的夹板27不再夹持光缆2。至此,步骤四的目标已实现。在步骤四中,由于不需要顶压机构和第一连接杆3的第一线圈20发生运动,因此,不需在第一连接杆3的第一线圈20和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18中施加电流。
参照图13所示,步骤五: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不夹持光缆2,其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吸合在一起。
通过步骤四,使得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的不夹持光缆2,其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吸合在一起。步骤四的结果如图13所示。要实现步骤五的目标,只需在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18内通过如图13所示方向的电流。
在步骤四中,顶压机构的第三顶杆挡头40已处于第二极靴25处,此时,根据通电螺线管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在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18上分别施加如图13所示的电流,第一线圈20左侧的电磁场为N极,第二线圈18右侧的电磁场为N极,第三顶杆将受第一线圈20电磁场的排斥,受第二线圈18电磁场的吸引,第三顶杆将向远离第二极靴25的方向移动,第三顶杆的顶端插入到两侧第一顶杆10水平段末端之间,使得第一顶杆10的水平段向远离安装管6的方向移动,在第一顶杆10的固定杆8的支点支撑下,第一顶杆10的底部将向远离子管1内壁的方向移动,第二顶杆借助其自身的弹性不再顶压子管1的内壁。至此,步骤五的目标已实现。在步骤五中,由于不需要夹持顶压机构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有动作,因此不需在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18中施加电流。
参照图14所示,步骤六: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不夹持光缆2,其上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向离开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的方向移动,即向光缆2前进的方向移动。
通过步骤五,使得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不夹持光缆2,其上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吸合在一起。步骤五的结果如图14所示。要实现步骤六的目标,需在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18,以及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内通过如图14所示方向的电流。
此时,根据通电螺线管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分别在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中施加的电流,使得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右侧的电磁场为N极,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左侧的电磁场为N级,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之间产生排斥力;由于此时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在子管1的内壁上,使得夹持顶压机构不能移动,因此,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之间的排斥力将使得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携带第一连接杆3及其下方的各部分向离开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的方向移动,即向光缆2前进的方向移动。至此,步骤六的目标已实现。
在步骤六的上述过程中,由于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内电流产生的电磁场使得第一线圈20的左侧为S极,而顶压机构的第三顶杆的右侧为N极,为了防止顶压机构的第三顶杆被第一线圈20的电磁场吸动,此时在第一连接杆3的第二线圈18上施加如图14所示方向的电流,使得第二线圈18右侧产生N极的电磁场,吸引顶压机构的第三顶杆,以克服第一线圈20电磁场对第三顶杆的影响。对于夹持顶压机构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此时第一线圈20的电流流向使得第一线圈20右侧的电磁场为S极,而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三顶杆的左侧挡头40为N极,二者相互吸引,因此,此时不需在第二线圈18上施加电流。为了防止顶压机构和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移动得距离夹持顶压机构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过远,超出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线圈20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之间电磁力的吸引范围,而导致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不能再次被吸引在一起,将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通过固定线29固定连接,且固定线29的长度不大于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受电磁力吸引的范围。
参照图15所示,步骤七: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夹持光缆2,其上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分离。
通过步骤六,使得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不夹持光缆2,当其上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分离。步骤六的结果如图15所示。要实现步骤七的目标,需在第二连接杆4的第一线圈20和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线圈18内通过如图15所示方向的电流。
由于步骤六已使得顶压机构的第三顶杆位于两侧第一顶杆10水平段末端之间,第一顶杆10的底部顶头已不再推动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因此,步骤七只需在夹持顶压机构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上施加电流。此时,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线圈20上的电流使得其右侧的电磁场为N极,第二线圈18上的电流使得其左侧为N极,而第三顶杆的左侧挡头40为N极,因此,第三顶杆受第一线圈20电磁场的排斥,同时受第二线圈18电磁场的吸引,两个作用力叠加,使得第三顶杆进入到其两侧的第四顶杆35水平段末端之间,使得第四顶杆35的水平段向远离安装管6的方向移动,在第四顶杆35上的固定杆8支点的支撑下,第四顶杆35的底部向光缆2方向移动,第四顶杆35的夹板27夹持在光缆2外壁上;在第四顶杆35的底部向光缆2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四顶杆35也不再对第二顶杆顶压,第二顶杆也不再对子管1内壁顶压。至此,步骤七的目标已实现。
通过步骤七,以上自动敷设装置的状态又回到了准备阶段步骤一的状态,重复上述七个步骤,自动敷设装置即可夹持光缆2向前移动,直至完成指定光缆2在子管1内的敷设。
在上述各步骤中,图10-15中所标注的各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按照图中第三顶杆挡头40一侧为N极的磁场方向设计的,如果改变第三顶杆的磁场方向,图中各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应做相应的调整。
以上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允许的最大长度计算:水泥管孔转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36m,塑料管道转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15m,以管径比较细的28/32子管1敷设在塑料管道内这种极端情况为例计算,塑料管道中PVC子管1在转弯处允许的设备长度为((15+0.028+0.002)2-(15+0.002)2)1/2×2=1.834m,也就是说,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可以制作的长度不得大于1.834m。这种长度可以使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的各线圈上产生满足使用要求的电磁力。
第二顶杆与子管1的内壁之间的顶压力以及夹板27在光缆2上的夹持力都是由弹簧舱14内的弹性件23顶压弹簧挡板16和第三顶杆插入两个第一顶杆10的水平段之间或第三顶杆插入两个第四顶杆35的水平段之间产生的,由于提供的这些力是恒定的,为了加大第二顶杆和夹板27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第二顶杆和夹板27的曲面都应制作得比较细、长度比较短。
由于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单独工作时的牵引功率有限,在工程中需要多套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串联使用,根据光缆2的外径及重量确定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的使用数量;在子管1管孔内的光缆2由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敷设到对端管口后,可使用专用设备将光缆2从管口拉出,再继续在下一段管孔内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光缆2敷设工作。由于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批量生产的成本较低,一段通信管道管孔的长度一般为150m,相隔一米使用一套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施工中使用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的合计成本不足整套光缆气吹设备的1%,远远低于采购光缆气吹设备的成本;由于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使用时,只需一名施工人员在光缆2进入管孔处将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夹在待敷设的光缆2上,另有一名施工人员对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进行控制,至少可以节省三名施工人员,施工单位的人工成本至少可降低为原来的40%;由于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是在光缆2上逐段施加作用力,也避免了传统施工方法中对光缆2强拉硬拽,保证了光缆2的安全;由于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都是使用低压电流,不会发生触电的安全事故;由于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的体积与光缆气吹设备的体积相比,小到无法比较,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携带极为方便;由于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只需施工人员在光缆2进入通信管孔处安装,在子管1内工作,避免了光缆气吹设备的气吹机、空压机占用管道口较多地面空间,减小了作业场地,给施工带来方便、减小了对施工现场交通的影响。因此,所有这些优点,都使得本申请公开的自动敷设装置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实施例2
参照图1、10-17,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包括可开合连接的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第一机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第二机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5和第二固定环21,第一固定环5上固定有安装管6和支架体22,安装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体22,支架体22外绕制有第二线圈18,安装管6内安装有第三顶杆,安装管6上开设有第三通孔45,第二固定环2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19,固定支架19上绕制有第一线圈20,固定支架19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极靴25,固定支架19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极靴24,第一机构包括顶压机构,顶压机构包括第一顶杆10,第二机构包括夹持顶压机构,夹持顶压机构包括第四顶杆35,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通孔45伸入到安装管6内,另一端与第二顶杆相邻,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中间偏下的位置铰接有固定杆8,固定杆8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斜拉杆9,左右相邻的斜拉杆9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17,斜拉杆9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上,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分别包括水平滑动部41和转动部42,水平滑动部41内开设有凹槽43,转动部42的端部为圆弧形结构,转动部42的端部与凹槽43相适配,水平滑动部41与水平方向转动部42的端面垂直设置,水平滑动部41活动连接在安装管6内,转动部42的底部与第二顶杆相邻设置,第四顶杆35的转动部42活动连接有夹板27,转动部42上铰接有固定杆8,固定杆8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斜拉杆9,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斜拉杆9,安装管6两侧对称安装有弹簧舱14,弹簧舱14内设置有弹性件23,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通过固定线29活动连接;当水平滑动部41向安装管6内移动时,转动部42在水平滑动部41的作用力下会沿着水平滑动部41的端部发生转动,此时转动部42的底部便会受力顶压第二顶杆,进而使得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内壁,而当水平滑动部41顶压在第三顶杆上时,水平滑动部41向安装管6外壁移动,此时转动部42沿着水平滑动部41向下旋转运动,转动部42即可脱离第二顶杆,第二顶杆失去来自转动部42的压力便会不顶压子管1内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开合连接的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所述第一机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二机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5)和第二固定环(21),所述第一固定环(5)上固定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一端的外侧绕制有第二线圈(18),所述固定机构内分别安装有第二铁芯(44)和第三顶杆,所述固定机构上开设有第三通孔(45),所述第二固定环(2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19),所述固定支架(19)上绕制有第一线圈(20),所述固定支架(19)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极靴(25),所述固定支架(19)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极靴(24),所述第一机构包括顶压机构,所述顶压机构包括第一顶杆(10),所述第一顶杆(10)外侧设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一顶杆(10)通过第一通孔(11)铰接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斜拉杆(9),所述斜拉杆(9)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3)上,所述第二机构包括夹持顶压机构,所述夹持顶压机构包括第四顶杆(35),所述第四顶杆(3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夹板(27),所述第四顶杆(35)的中间通过第一通孔(11)铰接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斜拉杆(9),所述斜拉杆(9)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4)上,所述固定机构两侧对称安装有弹簧舱(14),所述弹簧舱(14)内设置有弹性件(23),所述弹簧舱(14)的长度不大于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水平段长度,所述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通过固定线(29)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水平段通过第三通孔(45)活动连接在固定机构内,所述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外径不大于第三通孔(45)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管(6)和支架体(22),所述安装管(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架体(22),所述支架体(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铁芯(44),所述支架体(22)上绕制有第二线圈(18),所述安装管(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三顶杆,所述安装管(6)上开设有第三通孔(45),所述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通孔(45)活动连接在安装管(6)内,所述安装管(6)两侧对称安装有弹簧舱(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斜拉杆(9)通过横杆(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固定杆(8)通过第一通孔(11)分别插接在第一顶杆(10)和第四顶杆(3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23)的一侧固定有仓口挡板(15),另一侧固定在弹簧挡板(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9)内开设有第二通孔(30),所述第二通孔(30)内嵌置有第一铁芯(34),所述第一铁芯(3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极靴(24),所述第一铁芯(34)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极靴(25),所述第一极靴(24)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极靴(25)为圆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杆包括弹性连杆(12)和支撑板(13),顶压机构的所述弹性连杆(12)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3)上,顶压机构的所述弹性连杆(1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3)上,夹持顶压机构的所述弹性连杆(12)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4)上,夹持顶压机构的所述弹性连杆(1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顶杆(35)和夹板(27)间固定有调节架杆,所述调节架杆包括第一固定板(28)、活动部(32)和第二固定板(31),所述第一固定板(28)固定在第四顶杆(35)上,所述第二固定板(31)固定在夹板(27)上,所述第一固定板(28)、活动部(32)和第二固定板(31)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33),所述第一固定板(28)、活动部(32)和第二固定板(31)通过固定孔(33)可伸缩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顶杆包括顶杆棒体和挡头(40),所述顶杆棒体内开设有磁铁舱(46),所述磁铁舱(46)内放置有圆柱形磁铁,所述圆柱形磁铁的长度与磁铁舱(46)的长度相同,所述挡头(40)的直径大于顶杆棒体的直径,所述顶杆棒体包括第一棒体(7)和第二棒体(47),所述第一棒体(7)与第二棒体(47)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棒体(7)与挡头(4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内部均设有穿线管(36),在所述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上开设有若干个出线孔(37),所述第二连接杆(4)上固定安装有拉环(38),所述拉环(38)上穿入有牵引线(39),所述牵引线(39)延伸至子管(1)外部。
10.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对光缆进行自动敷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实现顶压机构不顶压子管(1)内壁,夹持顶压机构夹持光缆(2)、不顶压子管(1)内壁,使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分离;
步骤二: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夹持光缆(2),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分离;
步骤三: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夹持光缆(2),夹持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向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移动;
步骤四: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不夹持光缆(2),但其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吸合在一起;
步骤五: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不夹持光缆(2),其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吸合在一起;
步骤六: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不夹持光缆(2),其上的第二顶杆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向离开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的方向移动,即向光缆(2)前进的方向移动;
步骤七:实现顶压机构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夹持顶压机构的夹板(27)夹持光缆(2),其上的第二顶杆不顶压子管(1)的内壁,第一连接杆(3)下方的第一极靴(24)和第二连接杆(4)下方的第一极靴(24)分离;
重复上述七个步骤,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即可夹持光缆(2)向前移动,直至完成指定光缆(2)在子管(1)内的敷设。
CN201910718957.2A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Active CN110515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8957.2A CN110515170B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8957.2A CN110515170B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5170A true CN110515170A (zh) 2019-11-29
CN110515170B CN110515170B (zh) 2020-08-11

Family

ID=68625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8957.2A Active CN110515170B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517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8249A (zh) * 2020-12-10 2021-03-26 安徽长荣光纤光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管道光缆及其制备工艺
CN112578520A (zh) * 2020-12-29 2021-03-30 麻城辅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用感温光缆的固定方法
CN113176643A (zh) * 2021-04-26 2021-07-27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吹敷设的防蚁蝶形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1898Y (zh) * 1998-12-21 1999-12-01 李永生 自动铺设地缆装置
JP2002122766A (ja) * 2000-10-18 2002-04-26 Occ Corp 海底光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海底光ケーブル
CN1462702A (zh) * 2003-06-26 2003-12-24 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磁悬浮列车定子线圈半自动敷设组合车
CN2932778Y (zh) * 2006-08-16 2007-08-08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缆敷设装置
CN101478124A (zh) * 2009-02-18 2009-07-08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自动化敷设方法及其装置
JP2010282500A (ja) * 2009-06-05 2010-12-16 Nippon Hoso Kyokai <Nhk> 光ケーブルの芯線自動接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芯線自動接続システム
CN203367892U (zh) * 2013-08-16 2013-12-25 国家电网公司 电缆自动敷设装置
CN203871762U (zh) * 2014-06-01 2014-10-08 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机房走线架上电缆敷设用分隔架
CN207067494U (zh) * 2017-07-12 2018-03-02 深圳市新旭龙通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缆敷设的放置架
CN109217151A (zh) * 2018-09-07 2019-01-15 中建八局第建设有限公司 变电所安装施工工法
CN208571458U (zh) * 2018-08-22 2019-03-01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电缆自动敷设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1898Y (zh) * 1998-12-21 1999-12-01 李永生 自动铺设地缆装置
JP2002122766A (ja) * 2000-10-18 2002-04-26 Occ Corp 海底光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海底光ケーブル
CN1462702A (zh) * 2003-06-26 2003-12-24 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磁悬浮列车定子线圈半自动敷设组合车
CN2932778Y (zh) * 2006-08-16 2007-08-08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缆敷设装置
CN101478124A (zh) * 2009-02-18 2009-07-08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自动化敷设方法及其装置
JP2010282500A (ja) * 2009-06-05 2010-12-16 Nippon Hoso Kyokai <Nhk> 光ケーブルの芯線自動接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芯線自動接続システム
CN203367892U (zh) * 2013-08-16 2013-12-25 国家电网公司 电缆自动敷设装置
CN203871762U (zh) * 2014-06-01 2014-10-08 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机房走线架上电缆敷设用分隔架
CN207067494U (zh) * 2017-07-12 2018-03-02 深圳市新旭龙通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缆敷设的放置架
CN208571458U (zh) * 2018-08-22 2019-03-01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电缆自动敷设器
CN109217151A (zh) * 2018-09-07 2019-01-15 中建八局第建设有限公司 变电所安装施工工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8249A (zh) * 2020-12-10 2021-03-26 安徽长荣光纤光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管道光缆及其制备工艺
CN112558249B (zh) * 2020-12-10 2022-06-14 安徽长荣光纤光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管道光缆及其制备工艺
CN112578520A (zh) * 2020-12-29 2021-03-30 麻城辅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用感温光缆的固定方法
CN113176643A (zh) * 2021-04-26 2021-07-27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吹敷设的防蚁蝶形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5170B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5170A (zh) 一种通信管道光缆自动敷设装置
CN211204388U (zh) 一种净化空调固定安装架
CN105269828A (zh) 一种零度缠绕玻璃钢管道制作方法
EP0135132A1 (de) Kabel mit Kabelmantel, insbesondere Energiekabel, Verfahren zum Einbringen eines Leitkabels sowie Vorrichtung dazu
CN105591313A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缆的支撑架设备
CN208690870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mpp电力通信管
CN213460897U (zh)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穿线施工装置
DE102014103847A1 (de) Multicopter, Ausleger für einen Multicopt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Auslegers
CN218182871U (zh) 一种建筑电气用穿线辅助装置
CN208026936U (zh) 一种架空光缆快捷架设
CN212114565U (zh) 一种电缆铺设装置
CN209682841U (zh) 一种脱芯装置
EP0746073A1 (de) Verfahren zur Installation eines Lichtwellenleiter-Kabels an einer Hochspannungsfreileitung
CN218064059U (zh) 一种水电安装用辅助定位装置
CN205443527U (zh) 一种化纤制品并条架
CN214831748U (zh) 一种路缘石曲线段施工定位工具
CN2413328Y (zh) 牛顿第二定律演示装置
CN217812240U (zh) 一种组合式脚手架
CN210490258U (zh)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缆架设装置
CN216598755U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地埋式线缆穿管装置
CN209001553U (zh) 一种隧道电缆敷设装置
CH697591B1 (de) Vorrichtung zum Anheben und Absenken von Lasten, insbesondere von Hangarbeleuchtungen.
CN219715813U (zh) 一种可调节的通信光缆架设装置
CN207289878U (zh) 一种建筑圆管辅助成型装置
CN214379751U (zh) 一种电缆施工牵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