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0660A - 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0660A
CN110510660A CN201910659805.XA CN201910659805A CN110510660A CN 110510660 A CN110510660 A CN 110510660A CN 201910659805 A CN201910659805 A CN 201910659805A CN 110510660 A CN110510660 A CN 110510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xanthan gum
added
nano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98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oxing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ox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oxing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oxing
Priority to CN20191065980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0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0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066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9/00Compounds of zinc
    • C01G9/02Oxides; Hydrox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乙酸锌加入至无水乙酸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乙基纤维素低温超声1‑2h,得到锌酸液;步骤2,将黄原胶加入至蒸馏水中恒温超声1‑2h,得到黄原胶水溶液;步骤3,将锌酸液缓慢滴加至黄原胶水溶液中低温超声分散10‑30min,形成混合液;步骤4,将混合液加入至反应釜中减压蒸馏2‑3h,然后低温固化得到胶块,球磨碎化后得到胶粒;步骤5,将胶粒平铺在干燥箱内紫外光照1‑2h,然后喷射至高温烧结釜内烧结,冷却沉降后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本发明解决了纳米材料易团聚的问题,以乙酸锌水解作为主反应体系,以乙基纤维素作为分散剂,以黄原胶作为分子模板剂,有效的提升了氧化锌的分散性。

Description

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
背景技术
纳米颗粒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nano particle)组成。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从通常的关于微观和宏观的观点看,这样的系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型的宏观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它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当人们将宏观物体细分成超微颗粒(纳米级)后,它将显示出许多奇异的特性,即它的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化学方面的性质和大块固体时相比将会有显著的不同。
现有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传统的固相反应及烧结法和现代的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渗透法、溶胶—凝胶法等,这些方法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点,所得到的往往粒度不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解决了纳米材料易团聚的问题,以乙酸锌水解作为主反应体系,以乙基纤维素作为分散剂,以黄原胶作为分子模板剂,有效的提升了氧化锌的分散性。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乙酸锌加入至无水乙酸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乙基纤维素低温超声1-2h,得到锌酸液;
步骤2,将黄原胶加入至蒸馏水中恒温超声1-2h,得到黄原胶水溶液;
步骤3,将锌酸液缓慢滴加至黄原胶水溶液中低温超声分散10-30min,形成混合液;
步骤4,将混合液加入至反应釜中减压蒸馏2-3h,然后低温固化得到胶块,球磨碎化后得到胶粒;
步骤5,将胶粒平铺在干燥箱内紫外光照1-2h,然后喷射至高温烧结釜内烧结,冷却沉降后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
所述步骤1中的乙酸锌与无水乙酸的质量比为2-5:3,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400-800r/min,乙基纤维素的加入量是乙酸锌质量的20-40%,低温超声的超声频率为40-60kHz,温度为1-5℃。
所述步骤2中的黄原胶质量是乙酸锌质量的200-350%,黄原胶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5:2-4,恒温超声的温度为30-50℃,就超声频率为40-70kHz。
所述步骤3中的醋酸锌的滴加速度为2-5mL/min,低温超声分散的超声频率为60-90kHz,温度为2-5℃。
所述步骤4中的减压蒸馏反应的压力为大气压的70-80%,温度为100-110℃,低温固化的温度为-10~-2℃,碎化的粒径为微米级。
所述步骤5中的紫外光照强度为1.5-15.5mW/cm2,温度为30-50℃,烧结的温度为200-500℃。
步骤1将乙酸锌溶解在无水乙酸中,利用乙酸锌在乙酸的溶解性,在乙酸中形成均匀分散,同时乙基纤维素能够溶解在乙酸中,并且乙基纤维素能够起到分散和粘合性,达到均匀分散和增稠的效果。
步骤2将黄原胶加入至蒸馏水中,利用恒温超声的方式提升剪切力,确保黄原胶均匀分散至蒸馏水中,解决了黄原胶的团聚封闭问题。
步骤3将锌酸液缓慢滴加至黄原胶水溶液中,将乙酸锌均匀分散至黄原胶内,达到分布均匀的效果,同时乙酸锌在水中形成可逆的水解反应,形成氢氧化锌-黄原胶混合液。
步骤4在减压蒸馏过程中依次将蒸馏水和乙酸蒸发,同时乙酸的失去能够促使乙酸锌水解反应的进行,经过此处反应,乙酸锌均转化为氢氧化锌,并且固定在黄原胶内,由于黄原胶中蒸馏水不断蒸发,故此黄原胶中的固含量提升,提升了混合液粘稠度;低温固化过程中,还原胶内的蒸馏水形成固化体系,与还原胶本身的固体特性相结合,形成胶块,且胶块内均匀分散有氢氧化锌,球磨碎化后得到胶粒,该过程中氢氧化锌依然均匀分散,未发生团聚。
步骤5将胶粒紫外光照,利用乙基纤维素在紫外光照射下易分解的特性,将乙基纤维素优先分解,解决了因乙基纤维素的耐温性造成的烧结不完全的问题;乙基纤维素均匀包裹在氢氧化锌表面,经分解后在氢氧化锌这边形成空腔;喷射的方式将胶粒通入高温烧结釜中,能够利用其喷射分散的效果,确保胶粒各自形成高温烧结的效果,减少了烧结过程中的温度传递过程,有效的提升了黄原胶的分解速度,同时氢氧化锌转化为氧化锌,故此喷射后的胶粒经高温烧结,完全转化为纳米氧化锌,均匀飘散在高温烧结釜内,冷却沉降后得到分散均匀,且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氧化锌。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本发明解决了纳米材料易团聚的问题,以乙酸锌水解作为主反应体系,以乙基纤维素作为分散剂,以黄原胶作为分子模板剂,有效的提升了氧化锌的分散性。
2.本发明利用黄原胶的高粘稠性,低温固化特性将氧化锌均匀分散,达到防止纳米氧化锌团聚问题,同时能够利用黄原胶的含量来控制氧化锌粒径。
3.本发明采用乙酸作为溶解过渡液,解决了乙酸锌在蒸馏水中水解形成沉淀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
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乙酸锌加入至无水乙酸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乙基纤维素低温超声1-2h,得到锌酸液;
步骤2,将黄原胶加入至蒸馏水中恒温超声1h,得到黄原胶水溶液;
步骤3,将锌酸液缓慢滴加至黄原胶水溶液中低温超声分散10min,形成混合液;
步骤4,将混合液加入至反应釜中减压蒸馏2h,然后低温固化得到胶块,球磨碎化后得到胶粒;
步骤5,将胶粒平铺在干燥箱内紫外光照1h,然后喷射至高温烧结釜内烧结,冷却沉降后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
所述步骤1中的乙酸锌与无水乙酸的质量比为2:3,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400r/min,乙基纤维素的加入量是乙酸锌质量的20%,低温超声的超声频率为40kHz,温度为1℃。
所述步骤2中的黄原胶质量是乙酸锌质量的200%,黄原胶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5:2,恒温超声的温度为30℃,就超声频率为40kHz。
所述步骤3中的醋酸锌的滴加速度为2mL/min,低温超声分散的超声频率为60kHz,温度为2℃。
所述步骤4中的减压蒸馏反应的压力为大气压的70%,温度为100℃,低温固化的温度为-10℃,碎化的粒径为微米级。
所述步骤5中的紫外光照强度为1.5mW/cm2,温度为30℃,烧结的温度为200℃。
实施例2
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乙酸锌加入至无水乙酸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乙基纤维素低温超声1-2h,得到锌酸液;
步骤2,将黄原胶加入至蒸馏水中恒温超声2h,得到黄原胶水溶液;
步骤3,将锌酸液缓慢滴加至黄原胶水溶液中低温超声分散30min,形成混合液;
步骤4,将混合液加入至反应釜中减压蒸馏3h,然后低温固化得到胶块,球磨碎化后得到胶粒;
步骤5,将胶粒平铺在干燥箱内紫外光照2h,然后喷射至高温烧结釜内烧结,冷却沉降后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
所述步骤1中的乙酸锌与无水乙酸的质量比为5:3,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800r/min,乙基纤维素的加入量是乙酸锌质量的40%,低温超声的超声频率为60kHz,温度为5℃。
所述步骤2中的黄原胶质量是乙酸锌质量的350%,黄原胶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5:4,恒温超声的温度为50℃,就超声频率为70kHz。
所述步骤3中的醋酸锌的滴加速度为5mL/min,低温超声分散的超声频率为90kHz,温度为5℃。
所述步骤4中的减压蒸馏反应的压力为大气压的80%,温度为110℃,低温固化的温度为-2℃,碎化的粒径为微米级。
所述步骤5中的紫外光照强度为15.5mW/cm2,温度为50℃,烧结的温度为500℃。
实施例3
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乙酸锌加入至无水乙酸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乙基纤维素低温超声1h,得到锌酸液;
步骤2,将黄原胶加入至蒸馏水中恒温超声2h,得到黄原胶水溶液;
步骤3,将锌酸液缓慢滴加至黄原胶水溶液中低温超声分散20min,形成混合液;
步骤4,将混合液加入至反应釜中减压蒸馏3h,然后低温固化得到胶块,球磨碎化后得到胶粒;
步骤5,将胶粒平铺在干燥箱内紫外光照1h,然后喷射至高温烧结釜内烧结,冷却沉降后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
所述步骤1中的乙酸锌与无水乙酸的质量比为4:3,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600r/min,乙基纤维素的加入量是乙酸锌质量的30%,低温超声的超声频率为50kHz,温度为3℃。
所述步骤2中的黄原胶质量是乙酸锌质量的250%,黄原胶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5:3,恒温超声的温度为40℃,就超声频率为60kHz。
所述步骤3中的醋酸锌的滴加速度为4mL/min,低温超声分散的超声频率为80kHz,温度为4℃。
所述步骤4中的减压蒸馏反应的压力为大气压的75%,温度为105℃,低温固化的温度为-8℃,碎化的粒径为微米级。
所述步骤5中的紫外光照强度为8.5mW/cm2,温度为40℃,烧结的温度为400℃。
性能检测
以GB/T 23762-2009(光催化材料水溶液体系净化测试方法)作为光催化材料的性能检测方法。
以市售纳米氧化锌作为对比例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
粒径 230nm 340nm 270nm 450nm
粒径分布率 92% 93% 92% 78%
光催化去除率 98% 97% 98% 85%
稳定性 95% 93% 95% 78%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解决了纳米材料易团聚的问题,以乙酸锌水解作为主反应体系,以乙基纤维素作为分散剂,以黄原胶作为分子模板剂,有效的提升了氧化锌的分散性。
2.本发明利用黄原胶的高粘稠性,低温固化特性将氧化锌均匀分散,达到防止纳米氧化锌团聚问题,同时能够利用黄原胶的含量来控制氧化锌粒径。
3.本发明采用乙酸作为溶解过渡液,解决了乙酸锌在蒸馏水中水解形成沉淀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乙酸锌加入至无水乙酸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乙基纤维素低温超声1-2h,得到锌酸液;
步骤2,将黄原胶加入至蒸馏水中恒温超声1-2h,得到黄原胶水溶液;
步骤3,将锌酸液缓慢滴加至黄原胶水溶液中低温超声分散10-30min,形成混合液;
步骤4,将混合液加入至反应釜中减压蒸馏2-3h,然后低温固化得到胶块,球磨碎化后得到胶粒;
步骤5,将胶粒平铺在干燥箱内紫外光照1-2h,然后喷射至高温烧结釜内烧结,冷却沉降后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乙酸锌与无水乙酸的质量比为2-5:3,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400-800r/min,乙基纤维素的加入量是乙酸锌质量的20-40%,低温超声的超声频率为40-60kHz,温度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黄原胶质量是乙酸锌质量的200-350%,黄原胶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5:2-4,恒温超声的温度为30-50℃,就超声频率为40-70k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醋酸锌的滴加速度为2-5mL/min,低温超声分散的超声频率为60-90kHz,温度为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减压蒸馏反应的压力为大气压的70-80%,温度为100-110℃,低温固化的温度为-10~-2℃,碎化的粒径为微米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紫外光照强度为1.5-15.5mW/cm2,温度为30-50℃,烧结的温度为200-500℃。
CN201910659805.XA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 Withdrawn CN110510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9805.XA CN110510660A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9805.XA CN110510660A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0660A true CN110510660A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22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9805.XA Withdrawn CN110510660A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06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9591A (zh) * 2020-04-15 2020-06-19 无锡乐普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钨铜合金板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9591A (zh) * 2020-04-15 2020-06-19 无锡乐普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钨铜合金板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0878B (zh) 一种超细碳酸钙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
US11097242B2 (en) Wet gel granule of aerog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0494273C (zh) 聚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45301A (zh) 一种紫外线屏蔽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紫外线屏蔽剂的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5366B (zh) 一种含纳米颗粒的Lyocell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7549B (zh) 一种超亲水自清洁的高透明玻璃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30754A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水性胶体的制备方法
CN109319815A (zh) 一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CN109205666A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高温制备方法
CN101942233B (zh) 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应用
CN110028702A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掺杂纳米纤维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00772B (zh) 一种镶嵌型纳米金属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0510660A (zh) 一种低温碎化法制备纳米材料
CN103570027A (zh) 一种SiO2/ZrO2/Al2O3复合纳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CN105819484B (zh) 一种纳米CaCO3/SiO2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分散方法
WO2022267202A1 (zh) 一种后混方式制备低温固化粉末涂料的方法及相关复合纳米低温固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3330A (zh) 一种烧结鼓风机用耐磨耐高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6284A (zh)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TW201328981A (zh) 氧化鋯奈米顆粒及其水溶膠與製備氧化鋯奈米顆粒之組合物及方法
CN113104877A (zh) 一种超细白云石的制备方法及超细白云石的应用
CN102643072B (zh) 一种纳米无机不粘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0123A (zh) 一种由层状纳米片组装的三维花状钛酸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08558529B (zh) 一种生物炭/尿素-醋酸酯淀粉复合膜及其制备和在缓释肥中的应用
CN105601757A (zh) 一种药物载体交联改性大米淀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CN102234118A (zh) 表面活性剂分散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