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9185B - 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及高效原油破乳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及高效原油破乳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9185B
CN110499185B CN201910837048.0A CN201910837048A CN110499185B CN 110499185 B CN110499185 B CN 110499185B CN 201910837048 A CN201910837048 A CN 201910837048A CN 110499185 B CN110499185 B CN 1104991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ulsification
demulsifier
main agent
ltoreq
branch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70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9185A (zh
Inventor
马雪菲
梁万根
崔卫华
杨聪
宋吻吻
崔振杰
靖培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ngbo Zhongcheng Clea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Efirm Bio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Efirm Bio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Efirm Bio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370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9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9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9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9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9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1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G65/262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containing amine groups
    • C08G65/262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containing amine groups containing aromatic or arylaliphatic amin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33/00Dewatering or demulsification of hydrocarbon oils
    • C10G33/04Dewatering or demulsification of hydrocarbon oils with chemical mea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及高效原油破乳剂。本发明提供的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具有式(Ⅰ)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原油破乳剂,以质量比计,包括以下组分: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25%~50%;防蜡降粘剂15%~30%;渗透剂10%~20%;防冻剂5%~15%;溶剂15%~40%;所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为式(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原油破乳剂,以上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为主剂,配以防蜡降粘剂、渗透剂、防冻剂和溶剂,其中,防蜡降粘剂及渗透剂进一步协助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三者复合,协同作用,为高效快速破乳提供较好的破乳条件和破乳环境,能够达到更好的破乳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及高效原油破乳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及高效原油破乳剂。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开采的不断深入,强化采油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原油采出液的成分日趋复杂,原油乳状液中水分和无机盐增加,使得乳状液越发稳定,原油破乳难度增大。如果这种状态的原油不经过处理就进行集输和精炼,容易在原油炼制过程中引起设备腐蚀、结垢、冲塔,造成危险和经济损失。
原油破乳的方法包括:电破乳法、重力沉降法、超声波破乳法、离心破乳法、膜破乳法、微波破乳法、生物破乳法和化学破乳法等。其中,化学破乳法是最常用的原油破乳方法,具体是通过向原油乳状液中加入破乳剂,改变油水界面性质,降低界面膜强度,使乳状液由稳定变为不稳定,最终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
随着石油开采的难度加大,原油的劣质化,研发高效破乳剂,尤其对劣质原油有较好脱除效果的破乳剂意义重大。目前,所用的破乳剂主要是以高碳醇为起始剂的环氧化共聚物,以树脂为起始剂的嵌段聚醚破乳剂,这些主剂对高盐高水原油破乳效果差,脱盐率和脱水率低,脱后仍具有较高含盐量和含水量,不能较好的满足开采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及高效原油破乳剂。本发明提供的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能够有效提升破乳剂的脱盐率和脱水率,达到较好的破乳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21
其中,聚合度m、n和p均在10以上。
优选的,15≤m≤20,10≤n≤15,15≤p≤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间苯三酚、三乙烯四胺及甲醛反应,得到式(Ⅱ)所示酚胺起始剂;
b)将所述酚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及环氧乙烷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22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反应的温度为75~110℃;
所述步骤b)中,反应的温度为100~14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效原油破乳剂,以质量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23
所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
优选的,所述防蜡降粘剂具有式(Ⅲ)所示结构: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31
其中,聚合度a和b均在5以上。
优选的,10≤a≤15,5≤b≤10;
所述渗透剂选自多元醇聚氧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渗透剂选自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丙三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丙三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防冻剂选自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溶剂选自C8-C22的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具有式(Ⅰ)所示结构,上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以特定多乙烯多胺作为链引发剂,且分子链长、支链多,在破乳过程中,能迅速渗透到油-水界面上,达到破乳效果;且由于上述的特定多分支结构,添加较小比例,即可达到较好的破乳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环氧化共聚物主剂以及嵌段聚醚型主剂等,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能够有效提升破乳剂的脱盐脱水效果,尤其对高盐高水原油,破乳效果更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效原油破乳剂,以质量比计,包括以下组分: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25%~50%;防蜡降粘剂15%~30%;渗透剂 10%~20%;防冻剂5%~15%;溶剂15%~40%;所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式(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原油破乳剂,以上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为主剂,配以防蜡降粘剂、渗透剂、防冻剂和溶剂,其中,防蜡降粘剂及渗透剂进一步协助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三者复合,协同作用,为高效快速破乳提供较好的破乳条件和破乳环境,能够达到更好的破乳效果。且相比现有破乳剂,添加较少用量 (5~15ppm),即可达到较好的破乳效果。而且,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原油破乳剂,可适用大多数劣质原油,通用性和适用性强。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原油破乳剂,能够使原油脱盐率达到 90%以上,脱水率达到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41
其中,聚合度m、n和p均在10以上。
本发明中,所述式(Ⅰ)中,以间苯三酚为基体环,在酚羟基间位上均连接支链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42
上述支链中,每个N原子上又连接支链-(C3H6O)m(C2H4O)n(C3H6O)pH,形成特殊的多支链结构。
其中,(C3H6O)m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43
(C2H4O)n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44
(C3H6O)p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45
本发明中,优选方案如下:15≤m≤20,10≤n≤15,15≤p≤20。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以特定多乙烯多胺作为链引发剂,且分子链长、支链多,在破乳过程中,能迅速渗透到油-水界面上,达到破乳效果;且由于上述的特定多分支结构,添加较小比例,即可达到较好的破乳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环氧化共聚物主剂以及嵌段聚醚型主剂等,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能够有效提升破乳剂的脱盐脱水效果,尤其对高盐高水原油,破乳效果更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间苯三酚、三乙烯四胺及甲醛反应,得到式(Ⅱ)所示酚胺起始剂;
b)将所述酚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及环氧乙烷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
按照本发明,先将间苯三酚、三乙烯四胺及甲醛反应,得到式(Ⅱ)所示酚胺起始剂: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51
本发明中,优选先将间苯三酚与三乙烯四胺混合,加热溶解。其中,所述间苯三酚与三乙烯四胺的质量比优选为1∶(3~3.15)。所述加热的温度优选为40~45℃。所述加热的过程中优选伴随搅拌,至间苯三酚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甲醛。
本发明中,所述甲醛与间苯三酚的质量比优选为(3.3~3.6)∶1。本发明中,添加甲醛时,优选采用滴加的方式。滴加完毕后,优选升温至75~110℃,恒温反应1.5~3.5h,形成反应产物。
本发明中,在上述反应后,优选还进行干燥处理。所述干燥优选为真空干燥。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110~130℃,时间优选为2~4h,通过干燥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的未反应甲醛、三乙烯四胺及反应生成的水烘干,在所述干燥后,得到式(Ⅱ)所示酚胺起始剂: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52
按照本发明,在得到式(Ⅱ)所示酚胺起始剂后,将所述酚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及环氧乙烷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
本发明中,上述反应步骤优选包括:
b1)将所述酚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反应,得到一次反应物;
b2)将所述一次反应物与环氧乙烷反应,得到二次反应物;
b3)将所述二次反应物与环氧丙烷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
其中,所述步骤b1)中,酚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优选为1∶ (225~300)。所述反应优选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优选为碱金属氢氧化物,更优选为氢氧化钾。所述催化剂与酚胺起始剂的质量比为 (0.02~0.04)∶1。所述反应优选在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所述惰性气体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能够提供惰性氛围的气体即可,如氮气。所述反应的气压优选为0.3~0.5MPa;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 105~140℃,时间优选为2~4h。在所述反应后,形成一次反应物。
其中,所述步骤b2)中,环氧乙烷的添加量与初始酚胺起始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50~225)∶1。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00~130℃,时间优选为1.5~3h。在所述反应后,形成二次反应物。
其中,所述步骤b3)中,环氧丙烷的添加量与初始酚胺起始剂的质量比优选为(225~300)∶1。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05~140℃,时间优选为2~4h。在所述反应后,优选先冷却至室温,再用少量酸中和催化剂至中性,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式(Ⅰ)所示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效原油破乳剂,以质量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61
所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式(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
本发明中,所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致,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中,所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的含量为25%~5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25%、30%、40%或50%。
本发明中,所述防蜡降粘剂具有式(Ⅲ)所示结构: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71
其中,(C3H6O)a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72
(C2H4O)b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073
其中,聚合度a和b均在5以上。优选的,10≤a≤15,5≤b≤10。
上述防蜡降粘剂分子小、支链短、且多分支结构,该特定结构容易形成微小的网络结构,将高蜡高粘的石蜡晶体包围在网格中,阻碍其自由运动,进而使石蜡晶体不能相互连接,降低了原油的粘度和凝固点,有利于协助主剂高效、快速发挥作用。
本发明中,所述防蜡降粘剂可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得: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季戊四胺、环氧丙烷及环氧乙烷反应,形成式(Ⅲ)所示防蜡降粘剂。
所述反应步骤优选包括:
S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季戊四胺与环氧丙烷反应,形成一次反应物;
S2)将所述一次反应物与环氧乙烷反应,形成式(Ⅲ)所示防蜡降粘剂。
其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季戊四胺与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优选为1∶ (80~120)。所述催化剂优选为碱金属氢氧化物,更优选为氢氧化钾。所述催化剂与季戊四胺的质量比为(0.02~0.04)∶1。所述反应优选在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所述惰性气体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能够提供惰性氛围的气体即可,如氮气。所述反应的气压优选为0.2~0.5MPa;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00~135℃,时间优选为2~3h。在所述反应后,形成一次反应物。
其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环氧乙烷的添加量与初始季戊四胺的质量比优选为(40~80)∶1。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00~120℃,时间优选为1~2h。在所述反应后,优选先冷却至室温,再用少量酸中和催化剂至中性,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式(Ⅲ)所示防蜡降粘剂。
本发明中,所述防蜡降粘剂的含量为15%~3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15%、20%、25%或30%。
本发明中,所述渗透剂优选为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丙三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丙三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渗透剂作用速度快,能够与上述主剂配合更加迅速的渗透到油-水界面上,破坏原油的乳状液效果。本发明对所述渗透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为一般市售品或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得即可。
本发明中,上述渗透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4000。上述分子量下的渗透剂更易与水滴结合,将其聚结成较大水滴而达到较好的破乳效果。
本发明中,所述渗透剂的含量为10%~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10%、15%、18%或20%。
本发明中,所述防冻剂优选为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正丁醇和异戊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5%~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5%、10%或15%。
本发明中,所述溶剂C8-C22的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选自C8-C22的普通溶剂油和C8-C22的特种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C8-C22的普通溶剂油优选为150#溶剂油、200#溶剂油和260#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 C8-C22的特种溶剂油优选为D80溶剂油、D110溶剂油、7#白油和11#白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对所述溶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为一般市售品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溶剂的含量为15%~4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 17%、25%或30%。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原油破乳剂,以上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为主剂,配以防蜡降粘剂、渗透剂、防冻剂和溶剂,其中,防蜡降粘剂及渗透剂进一步协助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三者复合,协同作用,为高效快速破乳提供较好的破乳条件和破乳环境,能够达到更好的破乳效果。且相比现有破乳剂,添加较少用量(10~15ppm),即可达到较好的破乳效果。而且,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原油破乳剂,可适用大多数劣质原油,通用性和适用性强。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原油破乳剂,能够使原油脱盐率达到90%以上,脱水率达到90%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高效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防蜡降粘剂、渗透剂、防冻剂和溶剂混合,得到高效原油破乳剂。
其中,所述混合的温度优选为20~40℃。所述混合的气压没有特殊限制,在常压下进行即可。所述混合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制,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混料手段将物料混匀即可,如通过搅拌使物料混匀。
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的顺序优选如下:
a)将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a;
b)将所述混合液a与防蜡降粘剂混合,得到混合液b;
c)将所述混合液b与渗透剂混合,得到混合液c;
d)将所述混合液c与防冻剂混合,得到高效原油破乳剂。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1.1样品制备
称取1份间苯三酚、3.1份三乙烯四胺,置于500mL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放入40℃的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中,搅拌至间苯三酚完全溶解;在磁力搅拌条件下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3.3份甲醛,滴加速度为1滴/s;滴加完毕,将温度升至75℃,恒温反应1.5h;之后,将反应所得混合物倒入烧杯中,置于 120℃、1.33kPa 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3h,再降温至45-50℃,取出产物,得到式(Ⅱ)所示酚胺起始剂。
取1份酚胺起始剂、225份环氧丙烷(PO)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同时,加入0.03份的氢氧化钾作催化剂,封闭反应釜后用N2吹扫置换2min,在1~1.5h内将温度升至140℃,并在该压力0.4MPa下反应2h;反应完毕通入冷却水降至室温,打开高压反应釜盖,加入180份环氧乙烷(EO),加热至120℃、反应1.5h;反应完毕通入冷却水降至室温,打开高压反应釜盖,加入225份环氧丙烷(PO),加热至140℃、反应2.5h;反应完毕通入冷却水降至室温,把产物用少量冰醋酸中和催化剂至中性,经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式(Ⅰ)所示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
1.2样品检测
(1)对酚胺起始剂进行红外光谱进行表征,根据吸收峰频率和强度,对特征峰进行指认和归属,结构列表参见表1。
表1酚胺起始剂的特征吸收峰归属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101
由酚胺起始剂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可见,在波数为2913cm-1、2890cm-1处分别出现了强吸收峰,它们是-CH2-NH-的弯曲振动和-CH2-的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带,在1301cm-1出现了C-N的伸缩振动峰,证明甲醛、三乙烯四胺已发生接枝反应,在847cm-1处出现了苯环的外面弯曲振动吸收峰,表明-CH2-NH-与苯环相连。在3212cm-1处出现的-CH2-NH2对称伸缩振动强吸收峰,进一步证明,酚醛树脂结构与目标产品的分子结构相吻合。
对酚胺起始剂进行元素分析,并对各元素的理论值和实验值进行对比,考察合成产物的纯度,结果参见表2。
表2酚胺起始剂元素分析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102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111
对比上述理论值与实测值差异,酚胺起始剂各元素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均很相近,误差值在1%以内,表明合成的产品与目标分子结构相符。
通过以上检测,证明所得酚胺起始剂具有式(Ⅱ)所示结构。
(2)对合成的多枝型高分子破乳剂进行红外光谱进行表征,根据吸收峰频率和强度,对特征峰进行指认和归属,结构列表参见表3。
表3多枝型高分子破乳剂的特征吸收峰归属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112
由酚胺起始剂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可见,在波数1211处出现的C-O-C吸收峰,证明PO、EO已接枝到酚胺起始剂骨架上,在1344处出现的芳香叔胺的C-N 伸缩振动峰进一步证实了合成的产品结构与目标产物相一致。
实施例2
将1份季戊四胺、100份环氧丙烷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同时加入0.03份氢氧化钾作催化剂,封闭反应釜后用N2吹扫置换2min,在1~1.5h内将温度升至 135℃,并在该压力0.35MPa下反应2h;反应完毕通入冷却水降至室温,打开高压反应釜盖,加入60份环氧乙烷,加热至120℃、反应1.5h;反应完毕通入冷却水降至室温,把产物用少量冰醋酸中和催化剂至中性,经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式(Ⅲ)所示防蜡降粘剂。
对合成的防蜡降粘剂进行红外光谱进行表征,根据吸收峰频率和强度,对特征峰进行指认和归属,结构列表参见表4。
表4防蜡降粘剂的特征吸收峰归属
波数/cm<sup>-1</sup> 官能团 归属 强度
2877 -CH<sub>2</sub>- 对称伸缩振动 s
1380 -CH- 振动峰 m
1103 C-O-C 伸缩振动峰 s
3612 O-H 伸缩振动 s
1214 C-N 伸缩振动峰 s
由防蜡降粘剂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可见,在波数2877处出现-CH2-的对称伸缩振动,在波数1380处的-CH-吸收峰、在3612处出现的O-H伸缩振动峰以及在波数1103处出现的C-O-C吸收峰,证明PO、EO已接枝到季戊四胺骨架上,在 1214处出现的C-N伸缩振动峰进一步证实了合成的产品结构与目标产物相一致。
实施例3
破乳剂配方: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121
配制:
S1、将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加入溶剂中,混合后,得到混合液a;
S2、在混合液a中加入防蜡降粘剂,混合后,得到混合液b;
S3、在混合液b中加入渗透剂,混合后得到混合液c;
S4、在混合液c中,加入防冻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原油破乳剂。
实施例4
破乳剂配方: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122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131
配制:
按照实施例3的配制过程进行配制,得到原油破乳剂。
实施例5
破乳剂配方: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132
配制:
按照实施例3的配制过程进行配制,得到原油破乳剂。
实施例6
破乳剂配方: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133
配制:
按照实施例3的配制过程进行配制,得到原油破乳剂。
实施例7
破乳剂配方: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134
配制:
按照实施例3的配制过程进行配制,得到原油破乳剂。
实施例8
参照SY/T 5402-2016《原油水含量的测定电脱法》、GB/T6532-2012《原油中盐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对实施例3~7及市售破乳剂产品1-2进行测试。
其中,市售破乳剂1为高碳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破乳剂;
市售破乳剂2为酚醛树脂聚氧丙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破乳剂。
其中,市售破乳剂的用量为30mg/kg原油,实施例破乳剂的用量为10mg/kg 原油。
测试结果分别如下:
(1)原油1#:盐含量80mg/L,水含量0.4%,动力粘度(100℃)45mPa · s 。
测试结果参见表5:
表5实施例破乳剂及市售破乳剂对原油1#的测试结果
脱盐率/% 脱水率/%
实施例3 97 97
实施例4 98 95
实施例5 95 97
实施例6 97 95
实施例7 98 96
市售破乳剂1 93 93
市售破乳剂2 91 90
(2)原油2#:盐含量243mg/L,水含量1%,动力粘度(100℃)86.8mPa · s 。
测试结果参见表6:
表6实施例破乳剂及市售破乳剂对原油2#的测试结果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141
Figure GDA0003034909110000151
(3)原油3#:盐含量564mg/L,水含量4.7%,动力粘度(100℃)122mPa · s 。
测试结果参见表7:
表7实施例破乳剂及市售破乳剂对原油3#的测试结果
脱盐率/% 脱水率/%
实施例3 85 94
实施例4 83 92
实施例5 86 93
实施例6 87 94
实施例7 85 92
市售破乳剂1 61 86
市售破乳剂2 57 85
由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与市售破乳剂产品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破乳剂能够提高脱盐脱水率;尤其对含盐量>200mg/L,水含量>1%,动力粘度>80mPa · s 的原油,脱盐脱水效果更好。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效原油破乳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FDA0003034909100000011
所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Figure FDA0003034909100000012
其中,聚合度m、n和p均在10以上;
所述防蜡降粘剂具有式(Ⅲ)所示结构:
Figure FDA0003034909100000013
其中,聚合度a和b均在5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10≤a≤15,5≤b≤10;
所述渗透剂选自多元醇聚氧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选自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丙三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丙三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剂选自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C8-C22的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15≤m≤20,10≤n≤15,15≤p≤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得:
a)将间苯三酚、三乙烯四胺及甲醛反应,得到式(Ⅱ)所示酚胺起始剂;
b)将所述酚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及环氧乙烷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
Figure FDA00030349091000000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反应的温度为75~110℃;
步骤b)中,反应的温度为100~140℃。
CN201910837048.0A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及高效原油破乳剂 Active CN110499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7048.0A CN110499185B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及高效原油破乳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7048.0A CN110499185B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及高效原油破乳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9185A CN110499185A (zh) 2019-11-26
CN110499185B true CN110499185B (zh) 2021-06-25

Family

ID=6859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7048.0A Active CN110499185B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及高效原油破乳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918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6356A (zh) * 2011-07-14 2013-01-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采出液的破乳脱水方法
CN105820833A (zh) * 2016-03-30 2016-08-0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组合型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7054A (zh) * 2017-09-06 2018-01-09 扬州润达油田化学剂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6356A (zh) * 2011-07-14 2013-01-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采出液的破乳脱水方法
CN105820833A (zh) * 2016-03-30 2016-08-0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组合型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7054A (zh) * 2017-09-06 2018-01-09 扬州润达油田化学剂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9185A (zh) 201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O336950B1 (no) Alkoksylerte, tverrbundede polyglyseroler og anvendelse derav som bionedbrytbare demulgeringsmidler
JPH06510329A (ja) ポリ(オキシアルキレン)アミン及びポリアルキルヒドロキシ芳香族を含有する燃料添加剤組成物
CA1187904A (en) Oxyalkylated addition products from ethylene oxidepropylene oxide block polymers and bis-glycidyl ethers and their use
CN108165303B (zh) 一种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0343545B (zh) 一种体型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iu et al. A novel cationic lignin-amine emulsifier with high performance reinforced via phenolation and Mannich reactions
CN111662745A (zh) 一种原油三采采出液用磺酸盐型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99185B (zh) 一种多枝型高分子破乳主剂及高效原油破乳剂
KR20230170928A (ko) 원유 항유화제 조성물 및 그 용도
CN108864418B (zh) 一种老化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7497A (zh) 一种多支化阳离子聚醚类微生物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CN112079968A (zh) 含聚醚与长碳链酯结构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4877842A (en) Demulsifie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CN114957079A (zh) 一种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18745B (zh) 一种高分子原油破乳剂
CN112063413A (zh) 一种交联型高分子破乳剂及制备方法
CN114214087A (zh) 高效复合型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2117A (zh) 一种针对原油脱水系统中富含聚合物及富含胶质沥青质油水过渡层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8442A (zh) 一种多枝型含硅聚醚破乳剂和复配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0446A (zh) 一种胺类化合物、聚合物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87035B (zh) 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含沥青质稠油破乳中的应用
CN112852476B (zh) 一种含聚采出液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8528A (zh) 一种带有超长链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及其制法、应用和其破乳剂
CA2059387A1 (en) Demulsifier compositions and demulsifying use thereof
CN109232876A (zh) 一种羟乙基胺聚醚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6500 Jingbo Industrial Park, Bo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inzhou, Shan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Yifeng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56500 Jingbo Industrial Park, Bo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inzhou, Shan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EFIRM BIO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7

Address after: 256500 Bo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Binzhou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NGBO ZHONGCHENG CLEAN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6500 Jingbo Industrial Park, Bo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inzhou, Shan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Yifeng New Mate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