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8235A - 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8235A
CN110498235A CN201910820667.9A CN201910820667A CN110498235A CN 110498235 A CN110498235 A CN 110498235A CN 201910820667 A CN201910820667 A CN 201910820667A CN 110498235 A CN110498235 A CN 110498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over
cover material
woven bag
weights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06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彬
刘胜县
张义军
刘少锋
朱勇
樊轩虎
龚博
锁高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Xi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Xi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Xi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Xi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206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82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8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82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04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pneumatically through pipes or tubes; Air slides
    • B65G53/24Gas suc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30Methods or devices for filling or emptying bunkers, hoppers, tanks, or like container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use in particula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or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e.g.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65G65/34Emptying devices
    • B65G65/36Devices for emptying from the t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前端设有第一滑轮和吸料管,第一支撑臂后端设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贯穿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前端设有配重砝码,所述钢绞线后端设有支撑吊环,所述支撑吊环上吊有编织袋,所述编织袋内设有护套料,所述吸料管末端设有吸料头,所述吸料头位于编织袋内且与护套料上表面始终接触。本发明达到始终保持吸料头与护套料上表面接触直至底部,还具有报警提示,具有避免出现吸不到料,供料不足优点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机械制造和光缆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护套料厂家提供的光缆护套料,均采用编织袋包装,在生产用料时,操作人员会将吸料管插入到编织袋中,并将护套料通过吸料管送入储料罐中进行干燥处理,以备后续使用。当编织袋中的护套料较多的情况下,吸料管很容易将护套料吸入料罐,但是随着编织袋中护套料的消耗,吸料管难以接触到护套料,尤其在底部时会出现吸料困难的情况,这时通常需要机台操作人手动控制吸管的位置,将编织袋底部的料粒吸干净,但是这种操作方法时常需要人为操作,且生产效率低下,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护套料断供,给后续的产品生产造成风险。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护套吸料装置,在无需人员值守的前提下,保证正常的吸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随着护套料减少,难以吸到护料,尤其底部护料,人为操作容易断料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前端设有第一滑轮和吸料管,第一支撑臂后端设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贯穿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前端设有配重砝码,所述钢绞线后端设有支撑吊环,所述支撑吊环上吊有编织袋,所述编织袋内设有护套料,所述吸料管末端设有吸料头,所述吸料头位于编织袋内且与护套料上表面始终接触。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护套料吸料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还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位于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与第一滑轮之间的钢绞线上设有突出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吊环包括圆盘、挂钩、铁链、支撑架及固定孔,所述挂钩呈矩阵环绕在圆盘下方,所述铁链呈矩阵环绕在圆盘上方并与钢绞线前端相连,所述固定孔位于圆盘中心处并通过支撑架与圆盘固连。
优选的,所述吸料管贯穿固定孔;所述吸料头为锥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编织袋包括钩挂部,所述编织袋通过钩挂部与挂钩相连,所述编织袋下方设有托盘。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臂侧面设有超声波传感模块,所述超声波传感模块与报警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臂下端设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配重砝码包括第一配重砝码和第二配重砝码,所述第一配重砝码的重量为A,所述第二配重砝码的重量为D,所述支撑吊环的重量设置为C,编织袋的重量为B,护套料的重量为E。
本发明护套料吸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护套料放入编制袋中。
(2)将重量为A的第一配重砝码挂在钢绞线前端。
(3)将装有护套料的编织袋钩挂在支撑吊环上。
(4)逐渐配重砝码的重量至D,使支撑吊环将编织袋吊紧,并使配重砝码和装有护套料的编织袋及支撑吊环处于平衡状态。
(5)平衡后,吸料头正好接触到护套料的上表面。
(6)启动装置,通过吸料头将编织袋内的护套料吸入吸料管内。
(7)当吸料结束后报警提示。
这样,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护套料吸料装置,可以使在整个吸料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吸料头位于护套料的上表面并与之接触,即使当编织袋中的护套料使用到底部时,仍然接触进而顺利的将底部的护套料吸入,避免出现供料不足的风险。钢绞线上的限位装置,可以保证编织袋上升到设定的高度后不再上升,同时会报警提示,当护套料即将使用完成时及时提醒现场人员进行换料操作。具有保证吸料位置的稳定的效果。锥形结构的吸料头进一步提高了吸料的效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护套料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护套料吸料装置的支撑吊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护套料吸料装置的吸料装置位置状态1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护套料吸料装置的吸料装置位置状态2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护套料吸料装置的操作流程图。
在图1-图5中,托盘1;吸料头2;支撑吊环3;吸料管4;钢绞线5;第一滑轮6;主支架7;突出部8;限位孔9;超声波传感模块10;配重砝码11;底座12;编织袋13;钩挂部14;挂钩15;圆盘16;铁链17;固定孔18;支撑架19;第一支撑臂20;第二支撑臂21;第二滑轮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的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护套料吸料装置包括:主支架7,主支架7包括第一支撑臂20和第二支撑臂21,第一支撑臂20前端设有第一滑轮6和吸料管4,第一支撑臂20后端设有第二滑轮22,第一滑轮6和第二滑轮22贯穿有钢绞线5,钢绞线5前端设有配重砝码11,钢绞线5后端设有支撑吊环3,支撑吊环3上吊有编织袋13,编织袋13内设有护套料,吸料管4末端设有吸料头2,吸料头2位于编织袋13内且与护套料上表面始终接触。
第一支撑臂20上还设有限位孔9,限位孔9的设置用于限制钢绞线5向右移动的距离,实现正好使配重砝码11下端挡住超声波发射口,限位孔9位于第一滑轮6和第二滑轮22之间。限位孔9与第一滑轮6之间的钢绞线5上设有突出部8,突出部8的设置与限位孔9配合实现限制钢绞线5向右移动的距离,突出部8始终被限位孔9限制在左侧,突出部8跟随钢绞线一起移动。支撑吊环3包括圆盘16、挂钩15、铁链17、支撑架19及固定孔18,挂钩15,其中挂钩15数量为四个,铁链17数量为四根,四个挂钩15分别呈90°安装在圆盘16上,四根铁链17从四个方向将圆盘16吊起,保证圆盘16的位置水平,并与钢绞线5固定相连,固定孔18位于圆盘16中心处并通过支撑架19与圆盘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圆盘16内设计有四个支撑架19,互呈90°。固定孔18位于四个支撑架19的交汇处。支撑架19与圆盘16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吸料管4的一端固定在吸料机上,另外一端贯穿固定孔18;吸料头2为锥型结构。
编织袋13包括钩挂部14,编织袋13通过钩挂部14与挂钩15相连,从而挂在吊环上,,编织袋13正下方设有托盘1。第二支撑臂21侧面设有超声波传感模块10,超声波传感模块10与报警器相连.第二支撑臂21下端设有底座12。
吸料开始之前,处于平衡状态时,突出部8位于限位孔9左侧50cm处,同时砝码底端位于超声波探测器发射口上端50cm处,当吸料结束时,编织袋13内没有护套料时,钢绞线朝向配重砝码一端移动,突出部8跟随钢绞线一起下移,移动50cm,即移动至限位孔9处,此时配重砝码11底端下降到超声波发射口处,挡住超声波的发射产生回波,进而将信号传递给报警器进行报警,提示护套料用尽。护套料从吸料前到吸料结束,突出部8移动到限位孔9的距离等于配置砝码底部移动到超声波探测器发射口的距离,保证护套料用尽时的报警。
伴随吸料过程中,在配重砝码的作用下,配重砝码带动钢绞线5移动,带动支撑吊环3上移,支撑吊环3的固定孔18沿着吸料管4上移,进而动态保持吸料头2与编织袋13内护套料始终接触,吸料管4与固定孔18具有间隙,滑动顺畅,随着护套料的减少,支撑吊环3逐渐向上移动,而吸料管4位置保持不动,进而使吸料头2最大限度的保持与护套料上端接触,进而使吸料效果更佳,避免因为随着护套料的减少而导致吸料头2不能接触到护套料的问题。
支撑吊环3设计有四个挂钩15,分别从四个方向拉住编织袋13,同时通过钢绞线5与配重砝码11相连接。支撑吊环3中间有四个支架,并连接固定孔18,用以保证吸料管4位于中心位置。在钢绞线5上设置有限位的突出部8,并保证编织袋13上升一定的高度。
主支架7上安装有报警触发装置,以便及时反馈现场操作人员。主支架7通过底座12进行固定,主支架7上安装有第一滑轮6和第二滑轮22,还设有限位孔9和超声波传感模块10。钢绞线5分别穿过第一滑轮6和第二滑轮22和限位孔9,一端与支撑吊环3固定连接,一端与配重砝码11相连。钢绞线5的一端连接支撑吊环3,另一端连接配重砝码11,钢绞线5上有一部分设有突出部8,通过突出部8卡在限位孔9左侧,能够限制钢绞线5的移动距离,进而对钢绞线5运动的距离进行控制。吸料管4从支撑吊环3中穿过,吸料管4下端连接有吸料头2。托盘1放置在主支架7下方,用于护套料的放置。托盘1的中心位置位于支撑环中心的正下方。
如图2所示,支撑吊环3由挂钩15、圆盘16、铁链17、固定孔18、支撑架19共同组成。其中四个挂钩15分别呈90°安装在圆盘16上,四根铁链17从四个方向将圆盘16吊起,保证圆盘16的位置水平,并与钢绞线5相连。在圆盘16内设计有四个支撑架19,互呈90°。固定孔18位于四个支撑架19的交汇处。支撑架19与圆盘16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固定孔18可以保证吸料管4在吸料时总能处于料袋中心位置,随着护套料的减少,吸料管4相对于固定孔18相对滑动,同时吸料头2下移,保持与护套料上表面始终保持接触。
如图3所示为吸料位置一,当配重砝码11等于护套料重量时,与配重砝码11连接的钢绞线5分别通过滑轮和钢绞线5限位孔9,通过四根铁链17从四个方向将圆盘16拉起,同时通过挂钩15将编织袋13吊起拉紧,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突出部8位于限位孔9的左侧,间距为50cm处,而超声波传感模块10发出的超声波由于未被配重砝码11遮挡,不能够收到来自配重砝码11的反射波,不进行报警处理。
如图4所示为吸料位置二,当配重砝码11大于护套料、支撑吊环3、编织袋13重量之和时,与配重砝码11连接的钢绞线5分别通过滑轮和限位孔9,通过四根铁链17从四个方向将圆盘16拉起,同时通过挂钩15将编织袋13拉起。此时突出部8与限位孔9接触,而此时超声波传感模块10发出的超声波由于能接收到来自配重砝码11的反射波从而进行报警处理,提醒机台人员准备进行换料处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护套料吸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护套料放入编制袋中。
(2)将重量为A的第一配重砝码挂在钢绞线5前端。
(3)将装有护套料的编织袋13钩挂在支撑吊环3上。
(4)逐渐配重砝码11的重量至D,使支撑吊环3将编织袋13吊紧,并使配重砝码11和装有护套料的编织袋13及支撑吊环3处于平衡状态。
(5)平衡后,吸料头2正好接触到护套料的上表面。
(6)启动装置,通过吸料头2将编织袋13内的护套料吸入吸料管4内。
(7)当吸料结束后报警提示。
步骤(6)中,在吸料过中中随着编织袋13内护套料的减少,编织袋13及支撑吊环3在配重砝码11的重力作用下逐渐升高,此时固定孔18沿着吸料管4向上滑动,整个过程始终保持吸料头2与编织袋13内护料套的上表面接触。
具体的:将装有护套料的编织袋13放置到托盘1上。将配重砝码11减小到5kg的重量。通过支撑吊环3上的四个挂钩15将编织袋13挂住。增加配重砝码11的重量到50kg,保证挂钩15将编织袋13挂紧。将吸料管4上的吸料头2放置在编织袋13中的护套料颗粒上表面。判断编织袋13、支撑吊环3及护套料的重量是否小于配重砝码11的重量。若小于,则编织袋13上升,并由限位装置控制上升距离,此时触发报警装置,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换料。若等于,则编织袋13位置保持不变,不触发报警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整个吸料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吸料头2位于护套料的上表面并与之接触,即使当编织袋13中的护套料使用到底部时,仍然接触进而顺利的将底部的护套料吸入,避免出现供料不足的风险。钢绞线5上的限位装置,可以保证编织袋13上升到设定的高度后不再上升,同时会报警提示,当护套料即将使用完成时及时提醒现场人员进行换料操作。具有保证吸料位置的稳定的效果。锥形结构的吸料头2进一步提高了吸料的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前端设有第一滑轮和吸料管,第一支撑臂后端设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贯穿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前端设有配重砝码,所述钢绞线后端设有支撑吊环,所述支撑吊环上吊有编织袋,所述编织袋内设有护套料,所述吸料管末端设有吸料头,所述吸料头位于编织袋内且与护套料上表面始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料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还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位于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套料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与第一滑轮之间的钢绞线上设有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套料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撑臂上设置有超声波传感模块(10),该超声波传感模块(10)位于配重砝码下端,且配重砝码底端距离超声波传感模块底端的距离与所述突出部与限位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吸料从开始到结束,突出部跟随钢绞线一起移动至限位孔处时,配重砝码下降到超声波传感模块的发射口,挡住超声波的发射产生回波,进而将信号传递给报警器进行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料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吊环包括圆盘、挂钩、铁链、支撑架及固定孔,所述挂钩呈矩阵环绕在圆盘下方,所述铁链呈矩阵环绕在圆盘上方并与钢绞线前端相连,所述固定孔位于圆盘中心处并通过支撑架与圆盘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料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管贯穿固定孔;所述吸料头为锥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料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包括钩挂部,所述编织袋通过钩挂部与挂钩相连,所述编织袋下方设有托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料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臂侧面设有超声波传感模块,所述超声波传感模块与报警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臂下端设有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料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砝码包括第一配重砝码和第二配重砝码,所述第一配重砝码的重量为A,所述第二配重砝码的重量为D,所述支撑吊环的重量设置为C,编织袋的重量为B,护套料的重量为E。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料吸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护套料放入编制袋中;
(2)将重量为A的第一配重砝码挂在钢绞线前端;
(3)将装有护套料的编织袋钩挂在支撑吊环上;
(4)逐渐增加第二配重砝码的重量D,使配重砝码重量为A+D,使支撑吊环将编织袋吊紧,并使配重砝码和装有护套料的编织袋及支撑吊环处于平衡状态;
(5)平衡后,吸料头正好接触到护套料的上表面;
(6)启动装置,通过吸料头将编织袋内的护套料吸入吸料管内;
(7)当吸料结束后报警提示。
CN201910820667.9A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04982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0667.9A CN110498235A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0667.9A CN110498235A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8235A true CN110498235A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0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0667.9A Pending CN110498235A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82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2522A (zh) * 2021-04-29 2021-07-23 南京市光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支架中间支撑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43560A1 (de) * 1998-02-23 1999-09-22 Roland Sandi Automatisierte Sackentleerungs-station
JP5508321B2 (ja) * 2011-03-10 2014-05-28 株式会社 ワイ・エム・エス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ーの荷空け装置
CN104261319A (zh) * 2014-09-16 2015-01-07 昆山恒诚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吨包清料装置
CN106429455A (zh) * 2016-12-02 2017-02-22 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包自动吸料装置及自动吸料方法
CN207275762U (zh) * 2017-08-31 2018-04-27 安徽牡东通讯光缆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生产用的包层料袋支撑架
CN207713319U (zh) * 2017-12-22 2018-08-10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料报警装置
CN110498262A (zh) * 2019-09-02 2019-11-26 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装卸码垛装置
CN110498186A (zh) * 2019-09-02 2019-11-26 方泽 一种纺织车间流水线用布料活动式悬挂输送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43560A1 (de) * 1998-02-23 1999-09-22 Roland Sandi Automatisierte Sackentleerungs-station
JP5508321B2 (ja) * 2011-03-10 2014-05-28 株式会社 ワイ・エム・エス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ーの荷空け装置
CN104261319A (zh) * 2014-09-16 2015-01-07 昆山恒诚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吨包清料装置
CN106429455A (zh) * 2016-12-02 2017-02-22 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包自动吸料装置及自动吸料方法
CN207275762U (zh) * 2017-08-31 2018-04-27 安徽牡东通讯光缆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生产用的包层料袋支撑架
CN207713319U (zh) * 2017-12-22 2018-08-10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料报警装置
CN110498262A (zh) * 2019-09-02 2019-11-26 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装卸码垛装置
CN110498186A (zh) * 2019-09-02 2019-11-26 方泽 一种纺织车间流水线用布料活动式悬挂输送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2522A (zh) * 2021-04-29 2021-07-23 南京市光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支架中间支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8235A (zh) 一种护套料吸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56878B (zh) 一种异形角吊篮
CN210400923U (zh) 一种新型用于污水治理的污水采样装置
CN211825068U (zh) 一种船舶绞车试验台
CN108516322A (zh) 汽车前桥铸造用输送脱模剂装置及脱模剂输送方法
CN108505162B (zh) 一种自动落纱的捻线机
CN206609774U (zh) 一种半自动蓬松度测试仪
CN202370050U (zh) 一种提水自动启停装置
CN212687437U (zh) 一种带刹车开关的升降装置
CN111017759B (zh) 一种用于转移化工储料罐的运载装置
CN210855041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物料提升装置
CN113942962A (zh) 带内圈自动撑紧功能的堆垛机货叉
CN210210356U (zh) 一种线束挂线车
CN208249265U (zh) 一种汽车前桥铸造用输送脱模剂装置
CN207664829U (zh) 一种电机定子入壳吊具
CN209338675U (zh) 一种悬挂吊簧的拉伸机
CN210064746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便于拆装的盘线装置
CN209052343U (zh) 一种安装大型电力设备的起吊装置
CN104596694B (zh) 专用于吊锭回转阻尼力的检测装置
CN111150899B (zh) 内科用输液架
CN203490069U (zh) 一种滤袋承重实验设备
CN208964412U (zh) 一种双保险防坠器
CN204892599U (zh) 一种铝拉丝机轮式放线架
CN110626934B (zh) 压力管道在隧洞中悬垂起吊精确定位防碰撞臂及使用方法
CN215156380U (zh) 一种软磁粉出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