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5077A - 壳体、使用其的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壳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壳体、使用其的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壳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5077A
CN110495077A CN201880010655.3A CN201880010655A CN110495077A CN 110495077 A CN110495077 A CN 110495077A CN 201880010655 A CN201880010655 A CN 201880010655A CN 110495077 A CN110495077 A CN 110495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
shell
electric machine
rotating electric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06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5077B (zh
Inventor
渡伸次郎
山崎慎司
福田知纮
珠莱卡·茉贝希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95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5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5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5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5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outer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lots
    • H02K15/028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lots for fastening to casing or support, respectively to shaft or hub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壳体高精度地组装于另一侧托架,并且提高旋转电机的可靠性。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壳体收纳旋转电机的定子并且由支承构件支承,该旋转电机的壳体具备:第1突耳,其形成供第1螺钉贯通的第1贯通孔;以及第2突耳,其形成供第2螺钉贯通的第2贯通孔并形成与位置调整构件嵌合的嵌合部,所述第1突耳以该第1突耳的与所述支承构件相对的第1相对面比所述第2突耳的与该支承构件相对的第2相对面更远离该支承构件的方式形成。

Description

壳体、使用其的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壳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壳体、使用其的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壳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用、发电机或驱动用马达要求高输出化,伴随着高输出,旋转电机也变得大型化。由此将旋转电机固定于支承构件时的可靠性的提高变得重要。
例如在将定子铁芯固定于嵌合后的壳体时,设置有第1突耳和第2突耳,该第1突耳仅形成了螺栓的通孔,该第2突耳形成螺栓通孔和定位销用的定位孔这两者(专利文献1)。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虽然是在进行了定位销的定位后再被螺栓紧固固定,但没有记载与由于第1突耳和第2突耳的形成时的偏差而导致安装精度、定位精度的降低相关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1384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将壳体高精度地组装于另一侧托架,并且提高旋转电机的可靠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壳体收纳旋转电机的定子并且由支承构件支承,所述旋转电机的壳体具备:第1突耳,其形成供第1螺钉贯通的第1贯通孔;以及第2突耳,其形成供第2螺钉贯通的第2贯通孔并形成与位置调整构件嵌合的嵌合部,所述第1突耳以该第1突耳的与所述支承构件相对的第1相对面比所述第2突耳的与该支承构件相对的第2相对面更远离该支承构件的方式形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壳体高精度地组装于另一侧托架,并且提高旋转电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0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0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比较例的壳体400被固定于支承构件500的状态的侧视概略图。
图4(a)是表示比较例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的第1工序的立体图。
图4(b)是示出比较例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的第2工序的侧视图。
图4(c)是示出比较例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的第3工序的仰视图及截面图。
图4(d)是示出比较例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的第4工序的仰视图及截面图。
图4(e)是示出比较例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的第5工序的仰视图及截面图。
图4(f)是示出比较例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的第6工序的仰视图及截面图。
图5(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的第3工序的仰视图及截面图。
图5(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的第4工序的仰视图及截面图。
图5(c)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的第5工序的仰视图及截面图。
图5(d)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的第6工序的仰视图及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壳体400被固定于支承构件500的状态的侧视概略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第1突耳410周边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0的分解立体图。
旋转电机100由转子200、定子300、以及壳体400构成。特别是汽车用、发电机或驱动用马达要求高输出化,伴随着高输出,旋转电机也变得大型化。
转子200由多个转子铁芯和永磁铁构成。多个转子铁芯在旋转轴方向上排列并且相互倾斜。
定子300由分割后的铁芯形成,并由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构成。定子300通过其外周与壳体400的内周冷缩配合而固定。
伴随着旋转电机100的大型化,壳体400为了承受车辆的振动,板厚变厚。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生产率,壳体400通过拉伸加工而被制作,但伴随着板厚的厚壁化,拉伸加工的制作正在变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0的外观立体图。
壳体400具备隔着转子200而互相相对的2个第1突耳410和隔着转子200而互相相对的2个第2突耳420。2个第1突耳410的每一个形成供后述第1螺钉601贯通的第1贯通孔411。2个第2突耳420的每一个形成供第2螺钉602贯通的第2贯通孔421以及与位置调整构件701嵌合的嵌合部422。
图3是表示比较例的壳体400被固定于支承构件500的状态的侧视概略图。
壳体400通过第1螺钉601及第2螺钉602而被支承于支承构件500。壳体400与支承构件500的定位由位置调整构件701进行。支承构件500形成与位置调整构件701嵌合的嵌合部501。位置调整构件701也称为定位销。
第1突耳410具有与支承构件500相对的第1相对面415,第2突耳420具有与支承构件500相对的第2相对面425。比较例的壳体400的第1突耳410以其第1相对面415比壳体400的边缘部、第2相对面425更靠近支承构件500的方式形成。
在该情况下,第1突耳410的第1相对面415与支承构件500相接触,壳体400成为倾斜的状态。并且,第2相对面425成为相对于支承构件500倾斜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对于壳体400和支承构件500,第2突耳420的嵌合部422与支承构件500的嵌合部501由位置调整构件701进行定位。
若第2相对面425相对于支承构件500倾斜,则存在如下问题:嵌合部422相对于支承构件500倾斜,位置调整构件701无法与嵌合部422嵌合,定位变得困难。或者,为了使第2突耳420即使倾斜也能够嵌合,也可以扩大第2突耳420的嵌合部422的孔径使得能够嵌合位置调整构件701。然而在该情况下,会产生定位精度恶化这一其他问题。
图4(a)至图4(f)是比较例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
在制作壳体400时,为了提高生产率,以从图4(a)到图4(f)的顺序由轧制后的捲料经过拉伸工序来制作壳体400。
如图4(a)所示,捲料810使板状的材料通过旋转的多个轧辊之间,精加工为规定的尺寸。
如图4(b)所示,坯料820通过将捲料810冲压为规定的形状而被冲切加工。
如图4(c)及图4(d)所示,拉伸材料830通过拉伸坯料820而被加工为锅状。修剪材料840通过修剪拉伸材料830的底边部831及外周部832而成为大致筒状。
如图4(d)及图4(e)所示,突耳找平工程材料850通过第1夹具851与第2夹具852对突耳中间材料841进行冲压成型而找平。
如图4(f)所示,壳体最终形状860是经过突耳找平工序进行找平而完成的。
已知图4(a)至图4(f)所示的扎制材料在扎制方向及相对于扎制方向具有角度的方向(例如45°方向、90°方向)上性质不同。该各向异性的现象也会影响弯曲后的弹性回弹量。
因此,图4(e)中示出的突耳找平工程材料850即便在相同的条件下对所有的突耳进行冲压,如壳体最终形状860所示那样弹性回弹也不同,并且第1相对面415与支承构件500的距离和第2相对面425与支承构件500的距离也不同。使该距离相同是困难的,并且会有产生如图3所示那样的制造偏差的担忧。
因此,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壳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4(a)及图4(b)所示的工序与比较例的工序相同。图5(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的第3工序的仰视图及截面图。图5(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400的制造方法的第4工序的仰视图及截面图。
拉伸材料830通过拉伸坯料820而被加工为筒形形状。此时,以沿从连接部836到主体部的顶端837的方向离支承构件500的距离变大的方式形成,连接部836连接主体部834和相当于之后形成的第1突耳410及第2突耳420的凸缘部835。
如图5(c)所示,突耳找平工程材料850通过第1夹具851与第2夹具852对突耳中间材料841进行冲压成型而找平,但此时,仅对第2突耳420进行找平。
如图5(d)所示,壳体最终形状860是经过突耳找平工序进行找平而完成的。第1突耳410没有进行找平,因此以沿从连接部441到主体部430的顶端452的方向离支承构件400的距离变大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使第1相对面415以比第2相对面425更远离支承构件500的方式形成。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壳体400被固定于支承构件500的状态的侧视概略图。
第1突耳410中的与支承构件500相对的第1相对面415以比第2突耳420中的与支承构件500相对的第2相对面425更远离支承构件500的方式形成。由此,第2相对面425能够相对于支承构件500大致平行,无需增大嵌合部422的孔径就能够嵌合位置调整构件701与嵌合部422并提高定位精度。
另外,在将壳体400定位在支承构件500上之后,通过第1螺钉601的紧固能够弯曲地组装第1突耳410,从而能够提高对于车辆的振动的可靠性。
图7是图6所示的第1突耳410周边的放大图。
壳体400的第1突耳410周边由形成壳体400的收纳空间的主体部430、连接第1突耳410的连接部441、以及形成第1贯通孔411的第1突耳主体部450构成。
第1突耳主体部450形成表面451,该表面451与壳体400的主体部430的边缘部431形成齐平442。第1突耳主体部450以沿从连接部441到第1突耳主体部450的顶端452的方向离支承构件500的距离变大的方式形成。
符号说明
100…旋转电机、200…转子、300…定子、400…壳体、410…第1突耳、411…第1贯通孔、415…第1相对面、420…第2突耳、421…第2贯通孔、422…嵌合部、425…第2相对面、430…主体部、431…边缘部、441…连接部、442…齐平、451…表面、452…顶端、500…支承构件、501…嵌合部、601…第1螺钉、602…第2螺钉、701…位置调整构件、810…捲料、820…坯料、830…拉伸材料、831…底边部、832…外周部、834…主体部、835…凸缘部、836…连接部、837…顶端、840…修剪材料、841…突耳中间材、850…突耳找平工程材料、851…第1夹具、852…第2夹具、860…壳体最终形状。

Claims (6)

1.一种旋转电机的壳体,其收纳旋转电机的定子并且由支承构件支承,所述旋转电机的壳体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1突耳,其形成供第1螺钉贯通的第1贯通孔;以及
第2突耳,其形成供第2螺钉贯通的第2贯通孔并形成与位置调整构件嵌合的嵌合部,
所述第1突耳以该第1突耳的与所述支承构件相对的第1相对面比所述第2突耳的与该支承构件相对的第2相对面更远离该支承构件的方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突耳具有:连接部,其连接该壳体的形成收纳空间的主体部和所述第1突耳;以及第1突耳主体部,其形成所述第1贯通孔,
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部形成齐平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突耳主体部以沿从所述连接部到该第1突耳主体部的顶端的方向离该支承构件的距离变大的方式形成。
4.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使用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壳体,所述旋转电机具备:
定子,其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以及
转子,其被所述定子包围。
5.一种旋转电机的壳体的制造方法,所述旋转电机的壳体收纳旋转电机的定子并且由支承构件支承,所述旋转电机的壳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1工序,在形成主体部和连接至该主体部的凸缘部时,该凸缘部以从连接该主体部与该凸缘部的连接部朝该凸缘部的顶端,向该主体部翘曲的方式形成,所述主体部形成所述壳体的收纳空间;以及
第2工序,从所述凸缘部形成第1突耳和第2突耳,所述第1突耳形成供第1螺钉贯通的第1贯通孔,所述第2突耳形成供第2螺钉贯通的第2贯通孔并形成与位置调整构件嵌合的嵌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3工序,仅对所述第2突耳进行加工,以使所述第2突耳平行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支承构件的连接面。
CN201880010655.3A 2017-03-31 2018-01-25 壳体、使用其的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壳体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495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9577 2017-03-31
JP2017069577 2017-03-31
PCT/JP2018/002309 WO2018179759A1 (ja) 2017-03-31 2018-01-25 ハウジングとそ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ハウジング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5077A true CN110495077A (zh) 2019-11-22
CN110495077B CN110495077B (zh) 2021-07-09

Family

ID=63674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0655.3A Active CN110495077B (zh) 2017-03-31 2018-01-25 壳体、使用其的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壳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9058B2 (zh)
JP (1) JP6731112B2 (zh)
CN (1) CN110495077B (zh)
WO (1) WO2018179759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0565A (ja) * 1991-08-30 1994-03-04 Sony Corp ヘッド移送装置
US5742108A (en) * 1994-05-06 1998-04-2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generator having duct cover
JPH11191941A (ja) * 1997-10-22 1999-07-13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ファンモーターの取付構造及びそのブラ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1546935A (zh) * 2008-03-26 2009-09-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马达铆合构造
CN202488251U (zh) * 2012-02-04 2012-10-10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电机的后端盖
JP2013055723A (ja) * 2011-09-01 2013-03-21 Toyota Motor Corp ステータ用外筒、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13086590A1 (pt) * 2011-12-16 2013-06-20 Weg Equipamentos Electricos S.A. - Motores Suporte envoltório de fixação para motores elétricos
CN203206028U (zh) * 2013-04-19 2013-09-18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壳体
CN203537120U (zh) * 2013-10-31 2014-04-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sg电机定子的装配结构
CN103944291A (zh) * 2013-01-17 2014-07-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9776B2 (ja) * 2010-03-03 2014-05-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5499899B2 (ja) * 2010-05-20 2014-05-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保持リングの製造方法
US9673677B2 (en) * 2012-09-06 2017-06-06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ic motor and a drive unit incorporating same
JP6134170B2 (ja) 2013-03-18 2017-05-24 株式会社Shindo 伸縮性布帛
JP6096611B2 (ja) * 2013-07-04 2017-03-15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及び該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に用いられる給電機構
JP6040119B2 (ja) * 2013-08-12 2016-12-07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ヨークハウジング、モータ及びヨークハウジングの製造方法
JP5911034B1 (ja) * 2014-10-23 2016-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0565A (ja) * 1991-08-30 1994-03-04 Sony Corp ヘッド移送装置
US5742108A (en) * 1994-05-06 1998-04-2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generator having duct cover
JPH11191941A (ja) * 1997-10-22 1999-07-13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ファンモーターの取付構造及びそのブラ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1546935A (zh) * 2008-03-26 2009-09-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马达铆合构造
JP2013055723A (ja) * 2011-09-01 2013-03-21 Toyota Motor Corp ステータ用外筒、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13086590A1 (pt) * 2011-12-16 2013-06-20 Weg Equipamentos Electricos S.A. - Motores Suporte envoltório de fixação para motores elétricos
CN202488251U (zh) * 2012-02-04 2012-10-10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电机的后端盖
CN103944291A (zh) * 2013-01-17 2014-07-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203206028U (zh) * 2013-04-19 2013-09-18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壳体
CN203537120U (zh) * 2013-10-31 2014-04-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sg电机定子的装配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5077B (zh) 2021-07-09
US20200169127A1 (en) 2020-05-28
WO2018179759A1 (ja) 2018-10-04
JP6731112B2 (ja) 2020-07-29
US11979058B2 (en) 2024-05-07
JPWO2018179759A1 (ja) 2020-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85043B1 (en) Mot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its st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tator
CN105071561B (zh) 定子组件、具有其的压缩机和定子组件的制备方法
US9923435B2 (en) Laminated core, VR type resolv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laminated core
CN106972668B (zh) 定子
CN105264745B (zh) 旋转电机的铁芯
CN103715786A (zh) 定子芯、分立芯组、制造定子的方法及旋转电机
CN101299379A (zh) 电气用层状产品以及用于制造所述产品的方法及设备
US20130000455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gmented stator cores
JP2015163006A (ja)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170214A (zh) 旋转电机的电枢和旋转电机的电枢的制造方法
JP2009089482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コア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523782A5 (zh)
US11228226B2 (en) Electric machine comprising a knurled rotor shaf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a machine
CN110495077A (zh) 壳体、使用其的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壳体的制造方法
CN104937814A (zh) 电机和用于制造电气叠片的方法
CN104333153A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电机
JP3964306B2 (ja) 電動機の固定子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CN109937522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该定子的制造方法
US719782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ylindrical member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tors having the cylindrical member
WO2019024684A1 (zh) 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电机和压缩机
JP2019071757A (ja) ロータ及びロータ製造方法
CN107591911B (zh) 转子冲片、转子铁芯、电机和压缩机
KR102040127B1 (ko) 로터 코어부재의 동심도 설정방법
US1130211A (e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2018074754A (ja) ロータ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