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4714A - 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4714A
CN110484714A CN201910412820.4A CN201910412820A CN110484714A CN 110484714 A CN110484714 A CN 110484714A CN 201910412820 A CN201910412820 A CN 201910412820A CN 110484714 A CN110484714 A CN 110484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o
content
indicates
proportion
ca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28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84714B (zh
Inventor
余洁斌
施圣昌
杨操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teel Zhanji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teel Zhanji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teel Zhanji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teel Zhanji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128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47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84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4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84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4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1/00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ores or scrap
    • C22B1/14Agglomerating; Briquetting; Binding; Granulating
    • C22B1/16Sintering; Agglomer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炼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匀矿元元素含量;2)计算混合料元素含量:3)计算原燃料元素时,需要考虑到燃料和各种配料的燃损;4)计算烧结矿理论预想元素含量;5)计算烧结矿预想补正;6)计算系数K;7)模型最终预测成分数据。本发明通过物料微调模型实现了由人工经验调整过渡到由计算机模型计算控制调整,大幅提升了控制精度,同时也降低了对现场操作人员的操作要求,减轻操作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烧结生产线,物料微调是靠工艺人员人工计算调整,尽管当前的生产管理和技术都可以人工实现,具备多年的生产管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烧结生产经验,但年轻的员工经验较为匮乏,对有经验人员的依赖性很高,同时缺少相匹配的工艺模型,缺少相匹配的自动化控制规范来实现更好的降本增效效果。
烧结生产中对物料的配比具有严格的控制,目前的生产系统中,制造管理系统会根据高炉生产对烧结矿的要求反推烧结生产的配料信息,同时根据原料混匀矿的使用周期、原料混匀矿的质量、相关辅料的质量进行配料后,下发到烧结过程控制系统。因此,生产系统下发烧结配料计划的周期大概在一周左右。但在烧结现场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同一混匀矿堆的质量不是绝对均匀的,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误差;
2)不同批次的辅料存在质量差异;
3)返矿的质量存在差异;
4)现场存在混料的可能,影响配料的质量。
因此,在烧结生产控制过程中,如果仅仅参照生产管理系统中下发的日常配料计划进行烧结生产,受上述因素影响,烧结矿的质量将会存在一定的波动。为了更好的控制烧结生产过程,更好的控制烧结矿的质量,在烧结生产过程中,现场生产技术人员会根据烧结矿的当前质量,混匀矿、相关辅料的实际质量,参照日常配料计划,在授权范围内,实时进行物料的微调及优化。目前,现场的实时物料微调采用excel表逐步尝试的模式,没有模型的支持。因此建立物料微调模型来提高控制精度、提高烧结矿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匀矿元元素含量:根据原料的堆料计划获取相应的料堆的大堆号、元素含量c、每种料堆堆料量T以及配比p,从而计算出匀矿的各种元素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表示匀矿中含有n种配料,T、c、p各自分别对应每一种配料的堆料量、元素含量百分比以及这种配料在大堆中所占的百分比;
S2:计算混合料元素含量:由于烧结矿还需加入白云石、石灰石、生石灰以及高炉返矿,形成新原料;因此,加入这些配料之后,各种元素的含量又发生了变化;同时烧结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烧损的存在,因此还需加入经验系数;计算前,首先预设定一个配比p1,根据预设定的配比p1来计算出各种元素的含量是否满足生产需求;如果不满足,则根据规则自动调节配比p1,使得各种元素的含量发生变化,直到计算出来的结果满足生产需求,则将该结果保存至数据库;待到检化验成分数据出来后,将计算出来的元素含量与检化验检测值做对比,并将该偏差值记录下来,作为调整系数;
计算公式如下:
Tfe1=Tfe*P1+Tfe2*P2+Tfe3*P3+Tfe4*P4+Tfe5*P5;
CaO 1=CaO*P1+CaO 2*P2+CaO 3*P3+CaO 4*P4+CaO 5*P5;
SiO21=SiO2*P1+SiO22*P2+SiO23*P3+SiO24*P4+SiO25*P5;
其中:
Tfe1表示混合料中Tfe的含量;
Tfe表示匀矿中Tfe的含量,p1表示匀矿配比;
Tfe2表示白云石中Tfe的含量,p2表示白云石配比;
Tfe3表示石灰石中Tfe的含量,p3表示石灰石配比;
Tfe4表示生石灰中Tfe的含量,p4表示生石灰配比;
Tfe5表示高炉返矿中Tfe的含量,p5表示高炉返矿配比;
CaO 1表示混合料中CaO的含量;
CaO表示匀矿中CaO的含量,p1表示匀矿配比;
CaO 2表示白云石中CaO的含量,p2表示白云石配比;
CaO 3表示石灰石中CaO的含量,p3表示石灰石配比;
CaO 4表示生石灰中CaO的含量,p4表示生石灰配比;
CaO 5表示高炉返矿中CaO的含量,p5表示高炉返矿配比;
SiO21表示混合料中SiO2的含量;
SiO2表示匀矿中SiO2的含量,p1表示匀矿配比;
SiO22表示白云石中SiO2的含量,p2表示白云石配比;
SiO23表示石灰石中SiO2的含量,p3表示石灰石配比;
SiO24表示生石灰中SiO2的含量,p4表示生石灰配比;
SiO25表示高炉返矿中SiO2的含量,p5表示高炉返矿配比;
S3:计算原燃料元素时,需要考虑到燃料和各种配料的燃损,计算公式如下: A1=1000*100/(100-U13);
Tfe6=(A1*1.042*Tfe1+50*0.8)/1.015;
CaO 6=(A1*1.042*CaO 1+50*0.8)/1.025;
SiO26=(A1*1.042*SiO21+50*0.8)/0.945;
其中,U13是匀矿、白云石、石灰石、生石灰、高炉返矿烧损之和;
S4:计算烧结矿理论预想元素含量
Tfe7=(A1+50)*Tfe6/1000;
CaO 7=(A1+50)*CaO 6/1000;
SiO27=(A1+50)*SiO26/1000;
S5:计算烧结矿预想补正
Tfe8=Tfe7*1.015;
CaO 8=CaO 7*1.025;
SiO28=SiO27*0.945;
S6:计算系数K
系数K用于调节物料拨动,当检测成分出来时,模型会获取该成分对应的配比,并将该配比作为计算,得到一个模型计算成分数据,用检测到成分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的成分数据作对比,得到系数K;
K=对应元素检测成分/模型计算成分数据;
S7:模型最终预测成分数据
Tfe9=Tfe8*(K1+K2+K3)/3;
CaO 9=CaO 8*(K4+K5+K6)/3;
SiO29=SiO28*(K7+K8+K9)/3;
其中,K1、K2、K3为检测到Tfe成分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的Tfe成分数据的比值; K4、K5、K6为检测到CaO成分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的CaO成分数据的比值;K7、 K8、K9为检测到SiO2成分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的CaO成分数据的比值。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7中,如果变堆后,同一大堆的系数K自取最新一次的,直到同一大堆的系数K大于等于3时才取平均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物料微调模型实现了由人工经验调整过渡到由计算机模型计算控制调整,大幅提升了控制精度,同时也降低了对现场操作人员的操作要求,减轻操作负担。物料微调模型从投运以后,经过多次优化调整,目前表现较为稳定,烧结矿碱度一级品率从74.9%提高到了84%左右(目标80%),满足了生产方的需求,提高了控制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烧结矿的质量。
另一方面,配矿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匀矿的化学成分及稳定性,并影响烧结矿的成本和高炉冶炼过程的全过程。而物料微调模型将烧结矿一级品率从74.9%提高到85%,也直接或间接减少了烧结和高炉冶炼过程的成本。由此可看出,烧结物料微调模型,不但可以给生产烧结矿的企业创造实在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会对下游的生产过程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因此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级品率数据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匀矿元元素含量:根据原料的堆料计划获取相应的料堆的大堆号、元素含量c、每种料堆堆料量T以及配比p,从而计算出匀矿的各种元素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表示匀矿中含有n种配料,T、c、p各自分别对应每一种配料的堆料量、元素含量百分比以及这种配料在大堆中所占的百分比;
S2:计算混合料元素含量:由于烧结矿还需加入白云石、石灰石、生石灰以及高炉返矿,形成新原料;因此,加入这些配料之后,各种元素的含量又发生了变化;同时烧结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烧损的存在,因此还需加入经验系数;计算前,首先预设定一个配比p1,根据预设定的配比p1来计算出各种元素的含量是否满足生产需求;如果不满足,则根据规则自动调节配比p1,使得各种元素的含量发生变化,直到计算出来的结果满足生产需求,则将该结果保存至数据库;待到检化验成分数据出来后,将计算出来的元素含量与检化验检测值做对比,并将该偏差值记录下来,作为调整系数;
计算公式如下:
Tfe1=Tfe*P1+Tfe2*P2+Tfe3*P3+Tfe4*P4+Tfe5*P5;
CaO 1=CaO*P1+CaO 2*P2+CaO 3*P3+CaO4*P4+CaO 5*P5;
SiO21=SiO2*P1+SiO22*P2+SiO23*P3+SiO24*P4+SiO25*P5;
其中:
Tfe1表示混合料中Tfe的含量;
Tfe表示匀矿中Tfe的含量,p1表示匀矿配比;
Tfe2表示白云石中Tfe的含量,p2表示白云石配比;
Tfe3表示石灰石中Tfe的含量,p3表示石灰石配比;
Tfe4表示生石灰中Tfe的含量,p4表示生石灰配比;
Tfe5表示高炉返矿中Tfe的含量,p5表示高炉返矿配比;
CaO 1表示混合料中CaO的含量;
CaO表示匀矿中CaO的含量,p1表示匀矿配比;
CaO 2表示白云石中CaO的含量,p2表示白云石配比;
CaO 3表示石灰石中CaO的含量,p3表示石灰石配比;
CaO 4表示生石灰中CaO的含量,p4表示生石灰配比;
CaO 5表示高炉返矿中CaO的含量,p5表示高炉返矿配比;
SiO21表示混合料中SiO2的含量;
SiO2表示匀矿中SiO2的含量,p1表示匀矿配比;
SiO22表示白云石中SiO2的含量,p2表示白云石配比;
SiO23表示石灰石中SiO2的含量,p3表示石灰石配比;
SiO24表示生石灰中SiO2的含量,p4表示生石灰配比;
SiO25表示高炉返矿中SiO2的含量,p5表示高炉返矿配比;
S3:计算原燃料元素时,需要考虑到燃料和各种配料的燃损,计算公式如下:
A1=1000*100/(100-U13);
Tfe6=(A1*1.042*Tfe1+50*0.8)/1.015;
CaO 6=(A1*1.042*CaO 1+50*0.8)/1.025;
SiO26=(A1*1.042*SiO21+50*0.8)/0.945;
其中,U13是匀矿、白云石、石灰石、生石灰、高炉返矿烧损之和;
S4:计算烧结矿理论预想元素含量
Tfe7=(A1+50)*Tfe6/1000;
CaO 7=(A1+50)*CaO 6/1000;
SiO27=(A1+50)*SiO26/1000;
S5:计算烧结矿预想补正
Tfe8=Tfe7*1.015;
CaO 8=CaO 7*1.025;
SiO28=SiO27*0.945;
S6:计算系数K
系数K用于调节物料拨动,当检测成分出来时,模型会获取该成分对应的配比,并将该配比作为计算,得到一个模型计算成分数据,用检测到成分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的成分数据作对比,得到系数K;
K=对应元素检测成分/模型计算成分数据;
S7:模型最终预测成分数据
Tfe9=Tfe8*(K1+K2+K3)/3;
CaO 9=CaO 8*(K4+K5+K6)/3;
SiO29=SiO28*(K7+K8+K9)/3;
其中,K1、K2、K3为检测到Tfe成分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的Tfe成分数据的比值; K4、K5、K6为检测到CaO成分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的CaO成分数据的比值;K7、 K8、K9为检测到SiO2成分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的CaO成分数据的比值。
其中,在步骤S7中,如果变堆后,同一大堆的系数K自取最新一次的,直到同一大堆的系数K大于等于3时才取平均值。
物料微调模型在计算之前会先判断当前用料是否已有成品成分数据,如果没有,则会根据装船成分数据计算出混匀矿成分数据,然后根据配料成分数据进一步得到相应的配比,从而推送给用户。如果已经有了成品成分数据,则会先判断当前配比是否满足生产需求,如果不满足,则根据检化验返回来的成品矿信息进行调整配比,然后将结果反馈给用户。如果用户对于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不满足,也可以自行手动修改配比,然后由模型计算相应成分是否满足要求。
如图2所示,为2018年4月到12月底统计数据,7月后为模型使用后的数据。由下表可见,使用本方法的模型后,以及品率得到很大提升。
由下表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模型使用前,一级品率为74.9%,使用本发明的模型后,一级品率为83.7%,与之前未使用本发明的模型相比,使用本发明的模型使得一级品率提高了11.7%。
时间 模型使用前 模型使用后 提高
一级品率 74.9% 83.7% 11.7%
表1-1一级品率提升表
物料微调模型投用后经过两个多月的现场数据采集跟踪得出:烧结物料微调模型计算精度达到80%以上,数据分析如下表
达标 未达标 达标率为
配料计算次数 135次 115次 20次 85.20%
物料微调模型投用后,大大提高了烧结矿一级品率,一级品率达到了80%以上,同时也有利于工艺人员对成分数据进行跟踪分析。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匀矿元元素含量:根据原料的堆料计划获取相应的料堆的大堆号、元素含量c、每种料堆堆料量T以及配比p,从而计算出匀矿的各种元素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表示匀矿中含有n种配料,T、c、p各自分别对应每一种配料的堆料量、元素含量百分比以及这种配料在大堆中所占的百分比;
S2:计算混合料元素含量:由于烧结矿还需加入白云石、石灰石、生石灰以及高炉返矿,形成新原料;因此,加入这些配料之后,各种元素的含量又发生了变化;同时烧结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烧损的存在,因此还需加入经验系数;计算前,首先预设定一个配比p1,根据预设定的配比p1来计算出各种元素的含量是否满足生产需求;如果不满足,则根据规则自动调节配比p1,使得各种元素的含量发生变化,直到计算出来的结果满足生产需求,则将该结果保存至数据库;待到检化验成分数据出来后,将计算出来的元素含量与检化验检测值做对比,并将该偏差值记录下来,作为调整系数;
计算公式如下:
Tfe1=Tfe*P1+Tfe2*P2+Tfe3*P3+Tfe4*P4+Tfe5*P5;
CaO1=CaO*P1+CaO2*P2+CaO3*P3+CaO4*P4+CaO5*P5;
SiO21=SiO2*P1+SiO22*P2+SiO23*P3+SiO24*P4+SiO25*P5;
其中:
Tfe1表示混合料中Tfe的含量;
Tfe表示匀矿中Tfe的含量,p1表示匀矿配比;
Tfe2表示白云石中Tfe的含量,p2表示白云石配比;
Tfe3表示石灰石中Tfe的含量,p3表示石灰石配比;
Tfe4表示生石灰中Tfe的含量,p4表示生石灰配比;
Tfe5表示高炉返矿中Tfe的含量,p5表示高炉返矿配比;
CaO1表示混合料中CaO的含量;
CaO表示匀矿中CaO的含量,p1表示匀矿配比;
CaO2表示白云石中CaO的含量,p2表示白云石配比;
CaO3表示石灰石中CaO的含量,p3表示石灰石配比;
CaO4表示生石灰中CaO的含量,p4表示生石灰配比;
CaO5表示高炉返矿中CaO的含量,p5表示高炉返矿配比;
SiO21表示混合料中SiO2的含量;
SiO2表示匀矿中SiO2的含量,p1表示匀矿配比;
SiO22表示白云石中SiO2的含量,p2表示白云石配比;
SiO23表示石灰石中SiO2的含量,p3表示石灰石配比;
SiO24表示生石灰中SiO2的含量,p4表示生石灰配比;
SiO25表示高炉返矿中SiO2的含量,p5表示高炉返矿配比;
S3:计算原燃料元素时,需要考虑到燃料和各种配料的燃损,计算公式如下:
A1=1000*100/(100-U13);
Tfe6=(A1*1.042*Tfe1+50*0.8)/1.015;
CaO6=(A1*1.042*CaO1+50*0.8)/1.025;
SiO26=(A1*1.042*SiO21+50*0.8)/0.945;
其中,U13是匀矿、白云石、石灰石、生石灰、高炉返矿烧损之和;
S4:计算烧结矿理论预想元素含量
Tfe7=(A1+50)*Tfe6/1000;
CaO7=(A1+50)*CaO6/1000;
SiO27=(A1+50)*SiO26/1000;
S5:计算烧结矿预想补正
Tfe8=Tfe7*1.015;
CaO8=CaO7*1.025;
SiO28=SiO27*0.945;
S6:计算系数K
系数K用于调节物料拨动,当检测成分出来时,模型会获取该成分对应的配比,并将该配比作为计算,得到一个模型计算成分数据,用检测到成分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的成分数据作对比,得到系数K;
K=对应元素检测成分/模型计算成分数据;
S7:模型最终预测成分数据
Tfe9=Tfe8*(K1+K2+K3)/3;
CaO9=CaO8*(K4+K5+K6)/3;
SiO29=SiO28*(K7+K8+K9)/3;
其中,K1、K2、K3为检测到Tfe成分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的Tfe成分数据的比值;K4、K5、K6为检测到CaO成分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的CaO成分数据的比值;K7、K8、K9为检测到SiO2成分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的CaO成分数据的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7中,如果变堆后,同一大堆的系数K自取最新一次的,直到同一大堆的系数K大于等于3时才取平均值。
CN201910412820.4A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 Active CN1104847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2820.4A CN110484714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2820.4A CN110484714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4714A true CN110484714A (zh) 2019-11-22
CN110484714B CN110484714B (zh) 2021-04-23

Family

ID=68546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2820.4A Active CN110484714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8471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6518A (zh) * 2020-07-31 2020-10-27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原料配比调节方法
CN112131527A (zh) * 2020-09-08 2020-12-25 大同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泥厂石灰石矿山精细化配矿质控方法
CN112941307A (zh) * 2021-01-28 2021-06-11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烧结过程的控制方法
CN113699388A (zh) * 2021-09-01 2021-11-26 信丰华锐钨钼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钨废料分解工艺选择系统
CN113990404A (zh) * 2021-09-26 2022-01-28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矿原料消耗计算方法
CN115323167A (zh) * 2022-08-12 2022-11-11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过程固体燃料配比的调整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4432A (ja) * 1982-02-23 1983-08-27 Kawasaki Steel Corp 焼結操業方法
JPH08143134A (ja) * 1994-11-22 1996-06-04 Nippon Steel Corp 焼結鉱搬送計画制御システム
JP2004225147A (ja) * 2003-01-27 2004-08-12 Jfe Steel Kk 高炉用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JP2006257479A (ja) * 2005-03-16 2006-09-28 Jfe Steel Kk 還元鉄の製造方法
JP2007119841A (ja) * 2005-10-27 2007-05-17 Jfe Steel Kk 半還元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CN101349912A (zh) * 2008-09-05 2009-01-21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烧结厂按化学成分配料自动控制系统
CN101838734A (zh) * 2010-06-11 2010-09-22 重庆大学 一种烧结矿配料方法
DE202012003685U1 (de) * 2012-04-10 2012-05-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Indurationsmaschine mit erwärmter Frischluft
CN103589862A (zh) * 2013-11-05 2014-02-19 首钢总公司 一种烧结优化配料方法
CN104680012A (zh) * 2015-02-25 2015-06-03 辽宁中新自动控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配料计算模型
CN105039686A (zh) * 2015-08-14 2015-11-11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生产成本测控的烧结二次自动配料控制系统
CN108677004A (zh) * 2018-04-04 2018-10-19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煤精干法废脱硫剂的烧结处理方法
CN109583118A (zh) * 2018-12-10 2019-04-05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配比计算及烧结矿成本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4432A (ja) * 1982-02-23 1983-08-27 Kawasaki Steel Corp 焼結操業方法
JPH08143134A (ja) * 1994-11-22 1996-06-04 Nippon Steel Corp 焼結鉱搬送計画制御システム
JP2004225147A (ja) * 2003-01-27 2004-08-12 Jfe Steel Kk 高炉用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JP2006257479A (ja) * 2005-03-16 2006-09-28 Jfe Steel Kk 還元鉄の製造方法
JP2007119841A (ja) * 2005-10-27 2007-05-17 Jfe Steel Kk 半還元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CN101349912A (zh) * 2008-09-05 2009-01-21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烧结厂按化学成分配料自动控制系统
CN101838734A (zh) * 2010-06-11 2010-09-22 重庆大学 一种烧结矿配料方法
DE202012003685U1 (de) * 2012-04-10 2012-05-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Indurationsmaschine mit erwärmter Frischluft
CN103589862A (zh) * 2013-11-05 2014-02-19 首钢总公司 一种烧结优化配料方法
CN104680012A (zh) * 2015-02-25 2015-06-03 辽宁中新自动控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配料计算模型
CN105039686A (zh) * 2015-08-14 2015-11-11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生产成本测控的烧结二次自动配料控制系统
CN108677004A (zh) * 2018-04-04 2018-10-19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煤精干法废脱硫剂的烧结处理方法
CN109583118A (zh) * 2018-12-10 2019-04-05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配比计算及烧结矿成本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朝辉 等: "烧结资源配比优化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山东冶金》 *
赵晓煜 等: "基于目标规划的多物料配比优化计算", 《烧结球团》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6518A (zh) * 2020-07-31 2020-10-27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原料配比调节方法
CN112131527A (zh) * 2020-09-08 2020-12-25 大同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泥厂石灰石矿山精细化配矿质控方法
CN112131527B (zh) * 2020-09-08 2024-04-12 大同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泥厂石灰石矿山精细化配矿质控方法
CN112941307A (zh) * 2021-01-28 2021-06-11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烧结过程的控制方法
CN113699388A (zh) * 2021-09-01 2021-11-26 信丰华锐钨钼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钨废料分解工艺选择系统
CN113990404A (zh) * 2021-09-26 2022-01-28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矿原料消耗计算方法
CN115323167A (zh) * 2022-08-12 2022-11-11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过程固体燃料配比的调整方法
CN115323167B (zh) * 2022-08-12 2024-02-20 江苏沙钢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过程固体燃料配比的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4714B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4714A (zh) 一种改进烧结物料配比提升烧结矿质量的方法
CN104175401B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配合比动态调整系统
CN109583118B (zh) 一种烧结配比计算及烧结矿成本优化方法
CN105734276A (zh) 一种高炉冶炼用铁矿石经济性综合评价方法及其系统
CN104965532B (zh) 一种水泥生料配料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516402B (zh) 一种优化电弧炉废钢配料的方法
CN109210380A (zh) 天然气自动分输方法和系统
CN104260207A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配料精度动态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3695639A (zh) 烧结矿碱度调整方法
CN107130105B (zh) 一种提高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的方法及其所用的配料装置
CN101525687B (zh) 烧结生产在线配料综合平衡调节方法
CN104680012A (zh) 一种烧结配料计算模型
CN106444361B (zh) 一种烧结机混合料加水的控制方法
CN104635683A (zh) 一种冶金企业全流程机组产能分配控制方法
CN102925672A (zh) 利用单烧铁水成本评价铁矿石经济价值的方法
CN108388966B (zh) 一种基于提高利润的烧结过程配矿优化方法
CN110246547B (zh) 一种烧结过程配矿优化方法
CN107168393A (zh) 一种水泥生料配料系统中的生料率值自动控制方法
CN113325885B (zh) 基于下料量预估的烧结混合料加水方法
CN110502781A (zh) 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铁合金生产配料优化方法
CN104232820B (zh) 一种基于高炉下料料速差计算的喷煤设定优化方法
CN109671470A (zh) 一种提高混匀矿成分稳定性的堆料方法
CN109539812A (zh) 一种套筒窑燃气智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131527B (zh) 一种水泥厂石灰石矿山精细化配矿质控方法
CN103374638A (zh) 一种高炉配料闭环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