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1042A - 一种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1042A
CN110471042A CN201910718857.XA CN201910718857A CN110471042A CN 110471042 A CN110471042 A CN 110471042A CN 201910718857 A CN201910718857 A CN 201910718857A CN 110471042 A CN110471042 A CN 110471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d signal
phase
main lobe
pulse phase
l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88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1042B (zh
Inventor
周生华
刘宏伟
李慧靖
徐磊磊
王英华
郑纪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7188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10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1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1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1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1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8Theoretical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位编码信号的距离旁瓣电平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步骤为:构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计算相位编码信号的匹配滤波结果;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主瓣与期望主瓣的最大差值和距离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距离‑多普勒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构建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模型;获取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设计结果。本发明在相位编码信号的时宽给定且带宽固定的条件下,通过展宽相位编码信号的主瓣获取更多自由度去设计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有效降低了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距离旁瓣电平。

Description

一种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方法,用于降低相位编码信号的距离旁瓣电平。
背景技术
脉冲压缩技术解决了雷达探测作用距离与距离分辨力不能同时提高的问题,相位编码信号是一种常见的脉冲压缩信号,在MIMO雷达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研究,非常有应用前景,但其通常具有距离旁瓣,较高的距离旁瓣电平不利于雷达对目标进行有效探测。因此设计具有较低距离旁瓣电平的相位编码信号对提高雷达的探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传统的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通过增加相位编码信号的码元长度,增加设计自由度来降低距离旁瓣电平。通常,相位编码信号的码元长度等于相位编码信号的时宽带宽积,相位编码信号的带宽等于一个子码元时宽的倒数,在时宽给定的条件下,通过增加带宽来增加码元长度,达到降低相位编码信号的距离旁瓣电平的目的。但对于一些已经在使用的雷达,由于硬件设施的限制,系统可以处理的信号带宽是固定的,无法通过增加码元长度,增加设计自由度来降低距离旁瓣电平,因此可以通过主瓣展宽来释放一部分自由度进行设计,来降低距离旁瓣电平。
单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能量有限,对单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进行设计,所实现的降低距离旁瓣电平的效果较差,因此,现有的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利用脉冲之间的相位关系,获得信号幅度的叠加,可以把所有的脉冲信号能量直接相加起来,采用傅里叶变换FFT的处理方法对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进行相干积累后,得到的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距离旁瓣电平较高,不利于雷达对目标进行有效探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位编码信号的距离旁瓣电平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在给定相位编码信号时宽并且保持其带宽不变的条件下,将宽主瓣相位编码信号和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相结合,设计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降低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距离旁瓣电平,具体实现步骤为:
(1)构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
假设雷达发射Nt个相位编码信号si为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i=1,2,…,Nt,Nt≥2,并以Nt个相位编码信号为行向量构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
其中,Ns表示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包含的码元个数,Ns≥2,[·]T表示S的转置;
(2)计算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的匹配滤波结果
其中,βi为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的回波复幅度,表示si的共轭转置,k表示距离移位,Jk为移位矩阵:
(3)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主瓣与期望主瓣的最大差值PSLM以及距离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ac
(3a)将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的主瓣宽度从1个展宽为M个,2≤M≤Ns
(3b)当k=1,2,…,M时,将匹配滤波结果作为si的主瓣,并根据M与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主瓣与期望主瓣的最大差值PSLM
当k=M+1,M+2,…,Ns时,将匹配滤波结果作为si的距离旁瓣,并根据M与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ac
其中,p(k)表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期望主瓣,|·|表示取模值;
(4)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多普勒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mtd
(4a)假设每个相位编码信号的回波幅度相同,βi=β,并根据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多普勒旁瓣ρk(fd):
ρk(fd)=βdiag(ρk)ad(fd)
其中,diag(ρk)表示以ρk的元素为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组成矩阵,为多普勒导向矢量,fd为归一化多普勒频率;
(4b)对ρk(fd)进行补偿,得到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多普勒旁瓣ρk(fd,f′d):
其中,f′d为与fd相同或不同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ωd(f′d)为补偿多普勒权值,ωd(f′d)=ad(f′d)/Nt
(4c)根据ρk(fd,f′d)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多普勒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mtd
(5)构建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模型:
根据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主瓣与期望主瓣的最大差值PSLM、距离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ac,以及距离-多普勒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mtd,构建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模型:
其中,Φ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相位矩阵,S=exp(jΦ),j是虚数单位,γ,α为正实数;
(6)获取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设计结果:
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并根据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模型,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相位矩阵Φ,并将Φ代入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exp(jΦ)中,得到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即为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具体步骤如下:
(6a)设定循环次数h、最大循环次数H、最小代价函数值Fmin、第h次循环的目标函数值Fh、目标函数值处的终止容限ystop、临时相位矩阵Φ′,并令h=1,Φ′中的每个元素为0~2π的随机值;
(6b)将临时相位矩阵Φ′代入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exp(jΦ)中,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第h次循环的相位矩阵Φh
(6c)判断Fh<Fmin是否成立,若是,则令Fmin=Fh,Φ′=Φh,并执行步骤(6d),否则,执行步骤(6d);
(6d)判断h=H,或者|Fh-Fh-1|<ystop是否成立,若是,Φ′即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相位矩阵的值,否则,令h=h+1,并执行步骤(6b)。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在相位编码信号的时宽给定且带宽固定的条件下,将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主瓣从1展宽为M,构建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模型时仅考虑主瓣展宽后剩余的那部分旁瓣,减少了旁瓣数量,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利用增加的自由度来设计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同时通过将相位编码信号的主瓣逼近期望的主瓣来保证带宽不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降低了相位编码信号的距离旁瓣电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现总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进行动目标检测的结果对比仿真图;
图3是用本发明设计的多脉冲宽主瓣相位编码信号波形逼近期望主瓣的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构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
假设雷达发射Nt个相位编码信号si为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i=1,2,…,Nt,Nt≥2,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包含的码元个数为Ns,并以Nt个相位编码信号为行向量,构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
其中,Ns表示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包含的码元个数,Ns≥2,[·]T表示S的转置;
本具体实施例设定相位编码信号的个数Nt=16,码元个数Ns=64;
步骤2)脉冲压缩技术在接收信号时通过匹配滤波处理在时间上实现信号能量的积累,解决了雷达探测作用距离与距离分辨力不能同时提高的问题。因此,对相位编码信号进行脉冲压缩,计算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的匹配滤波结果
其中,βi为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的回波复幅度,表示si的共轭转置,k表示距离移位,Jk为移位矩阵:
步骤3)信号脉冲压缩后主瓣3dB宽度决定信号的带宽,由于相位编码信号的带宽是固定的,因此对相位编码信号主瓣进行约束,使其逼近期望主瓣来保证带宽的固定,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主瓣与期望主瓣的最大差值PSLM;此外,相位编码信号脉冲压缩后的距离旁瓣电平过高,会降低相位编码信号的探测性能,计算距离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ac
(3a)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的主瓣宽度原本为1,即k=0时的匹配滤波结果为了展宽相位编码信号的主瓣,本实施例将k=0附近的旁瓣也作为主瓣区域。假设将k=0,±1,±2,…±M时的作为主瓣区域,由于k=0时的取值不变,且关于k=0共轭对称,因此在主瓣区域内只考虑k=0,1,2,M时的即可,也就是将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的主瓣宽度从1个展宽为M个,2≤M≤Ns
确定相位编码信号si主瓣宽度M的取值公式为M=fix(δ×b),其是一个经验公式,其中,δ是经验系数,b表示码元发射速率增加的倍数,fix(·)表示向下取整数。在实际中,根据该经验公式得到的M值可能存在显著改变相位编码信号si带宽的情况,此时需要人为对相位编码信号si主瓣宽度M的取值进行调整,M值调整的过程中遵循以下规律:增加相位编码信号si主瓣宽度M的取值,相位编码信号si的带宽减小;减小相位编码信号si主瓣宽度M的取值,相位编码信号si的带宽增加。
根据以上规则,本实施例中设定相位编码信号S的主瓣宽度M=4。
(3b)当k=1,2,…,M时,将匹配滤波结果作为si的主瓣,并根据M与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主瓣与期望主瓣的最大差值PSLM
当k=M+1,M+2,…,Ns时,将匹配滤波结果作为si的距离旁瓣,并根据M与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ac
其中,p(k)表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期望主瓣,|·|表示取模值,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相位编码信号的期望主瓣,本实施例设定期望主瓣为N′s=32的相位编码信号的主瓣。
步骤4)在一个相干处理间隔内,运用相位编码脉冲信号对动目标进行检测,加入多普勒调制,并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多普勒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mtd
(4a)假设在一个脉冲重复间隔内,目标的回波散射截面积不起伏,每个相位编码信号的回波幅度相同,那么βi=β,并根据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多普勒旁瓣ρk(fd):
ρk(fd)=βdiag(ρk)ad(fd)
其中,diag(ρk)表示以ρk的元素为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组成矩阵,为多普勒导向矢量,fd为归一化多普勒频率;
(4b)相位编码信号是一种多普勒频率敏感信号,会减低信号脉冲压缩后输出的主旁瓣比,影响对动目标的检测效果,因此需要对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脉冲压缩输出结果ρk(fd)进行补偿,得到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多普勒旁瓣ρk(fd,f′d):
其中,f′d为与fd相同或不同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ωd(f′d)为补偿多普勒权值,ωd(f′d)=ad(f′d)/Nt;ρk(fd,f′d)为ρk相干积累的结果;
对于主瓣区域,ρ0=1,则
其中,1为Nt维的全1向量,当f′d=fd时,ρ0(fd,f′d)=1即该通道的多普勒频率正好匹配目标的多普勒频率;
(4c)根据ρk(fd,f′d)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多普勒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mtd
步骤5)构建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模型:
根据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主瓣与期望主瓣的最大差值PSLM、距离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ac,以及距离-多普勒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mtd,构建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模型:
其中,Φ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相位矩阵,S=exp(jΦ),j是虚数单位,γ,α为正实数。
对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主瓣与期望主瓣的最大差值PSLM进行设计,用来将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逼近期望的主瓣,以此保持带宽不变。对距离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ac,以及距离-多普勒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mtd进行设计,用来抑制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旁瓣电平。
步骤6)获取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设计结果:
根据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模型,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相位矩阵Φ,可以采用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中的任意一种,本实例使用优化速度更快的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设计好的相位编码信号。在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设计好的相位编码信号时,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得到的是局部极小值,而不是全局极小值。因此,本实施例进行多次迭代寻找到一个相对较优的相位编码信号,得到一个比较低的距离旁瓣电平。
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并根据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模型,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相位矩阵Φ,并将Φ代入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exp(jΦ)中,得到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即为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具体步骤如下:
(6a)设定循环次数h、最大循环次数H、最小代价函数值Fmin、第h次循环的目标函数值Fh、目标函数值处的终止容限ystop、临时相位矩阵Φ′,并令h=1,Φ′中的每个元素为0~2π的随机值;
(6b)将临时相位矩阵Φ′代入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exp(jΦ)中,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第h次循环的相位矩阵Φh
(6c)判断Fh<Fmin是否成立,若是,则令Fmin=Fh,Φ′=Φh,并执行步骤(6d),否则,执行步骤(6d);
(6d)判断h=H,或者|Fh-Fh-1|<ystop是否成立,若是,Φ′即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相位矩阵的值,否则,令h=h+1,并执行步骤(6b)。
下面通过仿真实验,对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1)仿真条件:
相位编码信号的码元长度Ns=64,相位编码信号的主瓣宽度控制量M=4,期望的相位编码信号主瓣为N′s=32相位编码信号的主瓣,最小代价函数值取为无穷大,最大循环次数N取为108,目标函数值处的终止容限取为10-8。仿真过程中软硬件环境,硬件环境:CPU为Inter Core i7-6700,主频为3.40Ghz,主存为8GB。软件环境:Windows 7旗舰版,MATLAB仿真软件。
2)仿真内容及仿真结果分析:
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相干积累后的信号进行对比仿真,其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a)可知本发明的设计结果中,目标通道第9列脉冲信号的主瓣明显凸起,其余距离旁瓣部分很平坦,归一化的峰值旁瓣电平为-36.6077dB,相比较图2(b),现有技术的设计结果距离旁瓣电平仍然较高,归一化的峰值旁瓣电平为-25.5dB。
对本发明设计的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目标通道的主瓣逼近期望主瓣的效果进行仿真,其结果如图3所示,目标通道的宽主瓣相位编码信号波形如图3中的实线所示,期望主瓣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可以看出,设计得到的相位编码信号的主瓣非常逼近期望的主瓣,保持了带宽不变。
综上所述,从两个仿真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相位编码信号的时宽给定、带宽固定的条件下,本发明设计的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进一步降低了距离旁瓣电平。

Claims (2)

1.一种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
假设雷达发射Nt个相位编码信号si为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i=1,2,…,Nt,Nt≥2,并以Nt个相位编码信号为行向量构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
其中,Ns表示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包含的码元个数,Ns≥2,[·]T表示S的转置;
(2)计算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的匹配滤波结果
其中,βi为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的回波复幅度,表示si的共轭转置,k表示距离移位,Jk为移位矩阵:
(3)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主瓣与期望主瓣的最大差值PSLM以及距离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ac
(3a)将第i个相位编码信号si的主瓣宽度从1个展宽为M个,2≤M≤Ns
(3b)当k=1,2,…,M时,将匹配滤波结果作为si的主瓣,并根据M与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主瓣与期望主瓣的最大差值PSLM
当k=M+1,M+2,…,Ns时,将匹配滤波结果作为si的距离旁瓣,并根据M与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ac
其中,p(k)表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期望主瓣,|·|表示取模值;
(4)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多普勒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mtd
(4a)假设每个相位编码信号的回波幅度相同,βi=β,并根据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多普勒旁瓣ρk(fd):
ρk(fd)=βdiag(ρk)ad(fd)
其中,diag(ρk)表示以ρk的元素为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组成矩阵,为多普勒导向矢量,fd为归一化多普勒频率;
(4b)对ρk(fd)进行补偿,得到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多普勒旁瓣ρk(fd,f′d):
其中,f′d为与fd相同或不同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ωd(f′d)为补偿多普勒权值,ωd(f′d)=ad(f′d)/Nt
(4c)根据ρk(fd,f′d)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距离-多普勒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mtd
PSLmtd=max|ρk(fd,f′d)|,
(5)构建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模型:
根据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主瓣与期望主瓣的最大差值PSLM、距离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ac,以及距离-多普勒旁瓣的峰值旁瓣电平PSLmtd,构建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模型:
其中,Φ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相位矩阵,S=exp(jΦ),j是虚数单位,γ,α为正实数;
(6)获取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设计结果:
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并根据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模型,计算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的相位矩阵Φ,并将Φ代入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exp(jΦ)中,得到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即为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并根据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模型,对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进行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6a)设定循环次数h、最大循环次数H、最小代价函数值Fmin、第h次循环的目标函数值Fh、目标函数值处的终止容限ystop、临时相位矩阵Φ',并令h=1,Φ'中的每个元素为0~2π的随机值;
(6b)将临时相位矩阵Φ'代入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S=exp(jΦ)中,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第h次循环的相位矩阵Φh
(6c)判断Fh<Fmin是否成立,若是,则令Fmin=Fh,Φ'=Φh,并执行步骤(6d),否则,执行步骤(6d);
(6d)判断h=H,或者|Fh-Fh-1|<ystop是否成立,若是,Φ'即为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相位矩阵的值,否则,令h=h+1,并执行步骤(6b)。
CN201910718857.XA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方法 Active CN110471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8857.XA CN110471042B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8857.XA CN110471042B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1042A true CN110471042A (zh) 2019-11-19
CN110471042B CN110471042B (zh) 2021-05-18

Family

ID=68511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8857.XA Active CN110471042B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710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8345A (zh) * 2020-11-20 2021-03-30 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雷达遮挡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6788A (en) * 1996-10-08 1998-07-28 Raytheon Company Rad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range sidelobes
CN104198996A (zh) * 2014-08-30 2014-12-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高码率低距离分辨率的低旁瓣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
CN105044681A (zh) * 2015-06-05 2015-11-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高码率低距离分辨率相位编码信号的失配滤波器优化方法
CN105044682A (zh) * 2015-06-05 2015-11-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宽主瓣相位编码信号和失配滤波器的联合优化方法
CN105301572A (zh) * 2015-09-17 2016-02-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多峰值低旁瓣相位编码信号和失配滤波器联合设计方法
CN106093877A (zh) * 2016-07-19 2016-11-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正交宽主瓣相位编码信号和失配滤波器联合优化方法
CN106093876A (zh) * 2016-07-19 2016-11-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分布式mimo雷达正交宽主瓣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
CN106125060A (zh) * 2016-08-26 2016-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减小距离盲区的相位码雷达信号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6788A (en) * 1996-10-08 1998-07-28 Raytheon Company Rad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range sidelobes
CN104198996A (zh) * 2014-08-30 2014-12-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高码率低距离分辨率的低旁瓣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
CN105044681A (zh) * 2015-06-05 2015-11-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高码率低距离分辨率相位编码信号的失配滤波器优化方法
CN105044682A (zh) * 2015-06-05 2015-11-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宽主瓣相位编码信号和失配滤波器的联合优化方法
CN105301572A (zh) * 2015-09-17 2016-02-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多峰值低旁瓣相位编码信号和失配滤波器联合设计方法
CN106093877A (zh) * 2016-07-19 2016-11-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正交宽主瓣相位编码信号和失配滤波器联合优化方法
CN106093876A (zh) * 2016-07-19 2016-11-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分布式mimo雷达正交宽主瓣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
CN106125060A (zh) * 2016-08-26 2016-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减小距离盲区的相位码雷达信号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IACHESLAV N. MIKHAILOV: "The design of phase-coded signals with a reduced sidelobe level in a PACF specified zone by tabu search algorithm", 《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MEACS)》 *
徐磊磊: "相位编码信号低截获性能分析及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臧会凯: "MIMO雷达波形设计_应用及分布式相参发射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8345A (zh) * 2020-11-20 2021-03-30 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雷达遮挡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1042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6257B (zh) 一种弹载mimo雷达波形协方差矩阵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3076596B (zh) 基于先验信息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
CN103616679B (zh) 基于差波束调制和波形分析的pd雷达测距测角方法
CN103969633B (zh) 杂波中检测目标用mimo雷达发射波形的分级设计方法
CN104678395B (zh) 基于循环前缀的mimo‑ofdm雷达成像方法
CN102237922B (zh) 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19545B (zh) 提高stap检测性能的mimo-ofdm雷达波形设计方法
CN105807267A (zh) 一种mimo雷达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
CN102830387A (zh) 一种基于数据预处理的协方差矩阵正交化波束形成方法
CN105137410A (zh) 基于ofdm的高分辨率雷达通信一体化的波形优化方法
CN109490850A (zh) 主瓣干扰下宽带阵列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CN103885045B (zh) 基于子阵划分的循环联合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CN110456314A (zh) 基于主瓣展宽的集中式mimo雷达波形优化方法
CN104977567B (zh) 一种ofdm单脉冲雷达自适应发射波束形成方法
CN105022034B (zh) 集中式mimo雷达的发射ofdm波形的优化设计方法
Ali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least mean square sample matrix inversion algorithm for smart antenna system
CN106646420B (zh) 基于lfm信号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
CN106526569A (zh) 基于交替迭代的宽带mimo雷达稀疏频谱波形设计方法
CN105974390A (zh) 基于多普勒信息的机扫米波雷达质量中心测角方法
CN103267963B (zh) 基于相位调制的多准则雷达发射信号设计方法
CN110471042A (zh) 一种宽主瓣多脉冲相位编码信号的设计方法
Zhou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waveform optimization of integrated FD-MIMO radar-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5182292A (zh) 一种基于模式搜索算法的多波形相位编码方法
CN104868946A (zh) 自适应加权的子阵级混合mimo-相控阵系统的干扰抑制方法
CN110109061B (zh) 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频谱置零信号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