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6623A - 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6623A
CN110466623A CN201910685016.3A CN201910685016A CN110466623A CN 110466623 A CN110466623 A CN 110466623A CN 201910685016 A CN201910685016 A CN 201910685016A CN 110466623 A CN110466623 A CN 110466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carriage
board
track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50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剑英
曹进强
顾思华
冼碧莹
陆剑华
张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6850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66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6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6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1/00Transferring passengers, articles, or freight to and from moving trains; Slipping or coupling vehicles from or to moving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1/00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 B62D31/02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for carrying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47/00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predominantly for carrying passengers
    • B62D47/02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predominantly for carrying passengers for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包括:公交车、上客车厢、下客车厢和平台轨道;公交车顶部设有公交车轨道,公交车轨道与平台轨道的高度相同;下客车厢固定于公交车的顶部的公交车轨道上,进站时下客车厢与公交车解除固定,下客车厢底部的轨道轮落入平台轨道,下客车厢减速并停在平台轨道上;上客车厢置于平台轨道上,当公交车进站时上客车厢加速至与公交车共速且与公交车对接,上客车厢底部的轨道轮落入公交车顶部的公交车轨道,上客车厢固定于公交车顶部。本发明实现了公交车不停车通过公交车站完成上下客过程,有效地降低公交车因停启产生的能源耗损和公交车零件损耗,提高公交车站运行效率和管理程度,节省乘客上下车的时间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
背景技术
国外智能公交起步较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部分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促进了公交系统的智能化。
在我国公交运行较落后,且研究较晚的情况下,面对近年来交通拥堵问题,国内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开始了智能化公交的实际应用,其中采用专用道方式运行的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正在推行。BRT公交每站点的距离约1000米,完成满载乘客上下约20秒,全程约1小时。然而,我国大多数城市还是使用传统式公交,其准点率低下,且需要耗费乘客大量时间候车。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国内外在公交系统研究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公交车进站时制动停车导致的能源耗损、运行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耗费乘客大量时间和交通拥堵及制动零部件寿命缩短等。因此,设计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出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包括:公交车、上客车厢、下客车厢和平台轨道;
公交车顶部设有公交车轨道,公交车轨道与平台轨道的高度相同;
下客车厢固定于公交车的顶部的公交车轨道上,进站时下客车厢与公交车解除固定,下客车厢底部的轨道轮落入平台轨道,下客车厢减速并停在平台轨道上;
上客车厢置于平台轨道上,当公交车进站时上客车厢加速至与公交车共速且与公交车对接,上客车厢底部的轨道轮落入公交车顶部的公交车轨道,上客车厢固定于公交车顶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客车厢和下客车厢结构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客车厢和下客车厢的长度短于公交车的车身长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客车厢和下客车厢侧面还设有车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公交车在进站和出站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速度匀速行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公交车轨道与平台轨道的配合方式为公交车轨道嵌于平台轨道内侧;或者平台轨道嵌于公交车轨道内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客车厢和下客车厢的底部设有轨道轮,轨道轮包括外侧轨道轮和内侧轨道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公交车顶部设有下卡位,上下客车厢底部设有上卡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卡位和下卡位为嵌入式对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卡位和下卡位通过磁性固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客车厢和下客车厢上还设有加减速控制器,加减速控制器用于控制轨道轮的速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公交车的顶部以及上客车厢和下客车厢的底部均设有转公交车窗口,当公交车顶部的下卡位和上客车厢或下客车厢的下卡位对接时,公交车顶部的转公交车窗口和上客车厢或下客车厢的转公交车窗口相对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经过公交车站时,公交车一直保持匀速行驶,下客车厢在进站过程中在平台轨道上经历减速最终可停在上客车厢的指定位置;而上客车厢在公交车进入平台轨道后开始匀速加速运动,当公交车与上客车厢重合时刚好共速运动,使用上客车厢上的加速控制器微调使得上客车厢的上可谓和公交车的下卡位完全对接,完成上客车厢和公交车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实现上客车厢和公交车的共同行驶,乘客从上客车厢进入公交车。
本发明实现了公交车不停车通过公交车站完成上下客过程,有效地降低公交车因停启产生的能源耗损和公交车零件损耗,提高公交车站运行效率和管理程度,节省乘客上下车的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公交车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上下客车厢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公交车与下客车厢脱离时刻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公交车驶出公交站台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公交车,2-上下客车厢,3-平台轨道,9-转公交车窗口,21-上客车厢,22-下客车厢,101-公交车轨道,102-下卡位,201-轨道轮,202-上卡位。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应用场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4,其提供了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包括:公交车1、上客车厢21、下客车厢22和平台轨道3;
公交车1顶部设有公交车轨道101,公交车轨道101与平台轨道3的高度相同;
下客车厢22固定于公交车1的顶部的公交车轨道101上,进站时下客车厢22与公交车1解除固定,下客车厢22底部的轨道轮201落入平台轨道3,下客车厢22减速并停在平台轨道3上;
上客车厢21置于平台轨道3上,当公交车1进站时上客车厢21加速至与公交车1共速且与公交车1对接,上客车厢21底部的轨道轮201落入公交车1顶部的公交车轨道101,上客车厢21固定于公交车1顶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公交车轨道101与平台轨道3的离地高度相同。通过合理设计公交车轨道和平台轨道的高度及宽度,使公交车轨道和平台轨道实现同一水平面上相互配合,在公交车进站后使得公交车上方的下客车厢平稳落入平台轨道上;同时在公交车离站时使得平台轨道上的上客车厢平稳落入公交车上方的公交车轨道上。
现有技术中虽然有提出一些火车靠站不停车的技术方案,但由于公交车与火车相比,公交车厢的水平距离相对火车车厢较短,且公交运行速度较慢,路况也相对复杂,因此针对火车的现有靠站不停车方案并不能使用在公交车站上。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实现了公交车不停车通过公交车站完成上下客过程,有效地降低公交车因停启产生的能源耗损和公交车零件损耗,提高公交车站运行效率和管理程度,节省乘客上下车的时间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上客车厢”和“下客车厢”可被统称为“上下客车厢”,例如“上客车厢”也可以被称为“下客车厢”,仅用于区分“上客车厢”和“下客车厢”指的不是同一个或一组上下客车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客车厢21和下客车厢22结构相同。
但是,在一种场景中,例如该公交车1仅停靠一个公交车站时,该上客车厢21和下客车厢22的结构可以不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上下客车厢2的长度略短于公交车1的车身长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上下客车厢2侧面还设置有车门。
在考虑上下客车厢的设计时,考虑到对接的偏差性,上下客车厢的长度略短于公交车的车身长度;考虑下客车厢脱离公交车轨道与上客车厢与公交车接合的时间和所需位移,设置公交车轨道和平台轨道的长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公交车1在进站和出站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速度匀速行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平台轨道3设置在公交车站中,公交车1的公交车轨道101能够与平台轨道3配合,当公交车1进入公交车站时,公交车1驶入平台轨道3下方使得其上的公交车轨道101与平台轨道3配合。
在一种场景中,该公交车轨道101与平台轨道3的配合方式为公交车轨道101嵌于平台轨道3内侧;或者该平台轨道3嵌于公交车轨道101内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下客车厢2底部设有轨道轮201,该轨道轮201包括外侧轨道轮和内侧轨道轮,以平台轨道3嵌于公交车轨道101内侧的实施方式为例,该轨道轮201的内侧轨道轮落在平台轨道3上,外侧轨道轮落在公交车轨道101上。
在一种场景中,该轨道轮201由上下客车厢2的制动控制系统控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公交车1顶部设有下卡位102,上下客车厢2底部设有上卡位202,上卡位202和下卡位102配合实现卡位对接。
在一种场景中,上卡位202和下卡位102为嵌入式对接,该上卡位202和下卡位102通过磁性固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制动控制系统包括加减速控制器,该加减速控制器设置在上下客车厢中。在下客车厢22进站时,当下客车厢22的轨道轮201落入平台轨道3后,该加减速控制器控制下客车厢22在平台轨道3上减速;在上客车厢21出站时,当上客车厢21加速到与公交车1共速后,根据上客车厢21和公交车1上的感应装置感应的相对位置信息,加减速控制器微调上客车厢21的速度使得上客车厢21的上卡位202和公交车1的下卡位102完全对接。
当公交车1顶部的下卡位102和上下客车厢2底部的下卡位102完全对接后,则完成公交车1和上下客车厢2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通过磁性固定上下卡位102,实现公交车1和上下客车厢2的共同行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上客车厢21加速到与公交车1共速后,当上客车厢21的感应装置感应到上客车厢21的上卡位202位于公交车1的下卡位102的前方时,加减速控制器微调上客车厢21减速;当上课车厢的感应装置感应到上客车厢21的上卡位202位于公交车1的下卡位102的后方时,加减速控制器微调上客车厢21加速;使得上客车厢21的上卡位202和公交车1的下卡位102完全对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公交车1的顶部和上下客车厢2的底部均设有转公交车窗口9。
其中,当公交车1顶部的下卡位102和上下客车厢2的上卡位202对接时,公交车1顶部的转公交车窗口9和上下客车厢2底部的转公交车窗口9相对准。
在一种场景中,公交车1内设有通过转公交车窗口9阶梯或者升降梯,供乘客由上下客车厢2进入公交车1或从公交车1进入上下客车厢2。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的具体运行过程。
在公交车1进站前时刻,需要上公交车1的乘客提前进入到置于平台轨道3上的上客车厢21内,而需要在此站下车的乘客则提前进入到位于公交车1顶部的下客车厢22内,公交车1准备进去公交站台。
进站时,当安装在平台轨道3上的感应器感应到下客车厢22的前轨道轮201到达平台轨道3上时,接触下客车厢22上卡位202和公交车1下卡位102之间的磁性固定,下客车厢22前轨道轮201的内侧车轮在平台轨道3上由下客车厢22内的制动控制系统缓慢减速前行,外侧车轮在公交车轨道101上滑行逐渐脱离公交车轨道101,内侧车轮同时逐渐在平台轨道3上减速,其中减速过程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直到停止指定的在上客车厢21的停放位置,下客车厢22车门自动打开,供乘客下车。
出站时,当置于平台轨道3上的上客车厢21在公交车1进站后达到设定的时间即开始加速,其中为了保证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减少车厢结合时的产生的冲击,上客车厢21的加速度为以人体允许上极限加速度,在加速一定时间后,上课车厢刚好达到与公交车1相同的形式速度,此时通过上客车厢21和公交车1上的感应装置获取相对位置信息,通过上客车厢21的加减速控制器微调使上客车厢21的上卡位202和公交车1的下卡位102完全对接,完成上客车厢21和公交车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其中卡位对接为嵌入式对接,连接后上下卡位102磁性固定,实现公交车1和上客车厢21共同行驶。
公交车1和上客车厢21驶出平台轨道3,上客车厢21内的乘客由阶梯或升降梯通过转公交窗口下到公交车1内,而在下一站需要下车的乘客则进入到上客车厢21,此时上客车厢21充当下一站的下客车厢22,在下一站重复上述进站和出站过程。在整个进站和出站过程中,公交车1式中保持一定的速度匀速行驶。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实现了公交车不停车通过公交车站完成上下客过程,有效地降低公交车因停启产生的能源耗损和公交车零件损耗,提高公交车站运行效率和管理程度,节省乘客上下车的时间成本。
同时,本发明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还能够通过对在公交车、平台轨道、上下客车厢的感应器和控制器的位置和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如上客车厢根据检测的公交车与自身的距离,在保持人体舒适性的前提下,自动控制上客车厢进行加速使得上客车厢在于公交车共速时刚好与公交车位置重合,或下客车厢在脱离公交车后在平台轨道上减速时,通过平台轨道的长度设定减速策略,使得下客车厢最后停止在上客车厢的指定位置),配合实现公交车站的智能管理和控制,全过程无需人为参与,为公交系统的智能化、无人化的管理奠定基础。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分析,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公交车、上客车厢、下客车厢和平台轨道,其中:
所述公交车顶部设有公交车轨道,所述公交车轨道与所述平台轨道的高度相同;
所述下客车厢固定于所述公交车的顶部的公交车轨道上,进站时下客车厢与所述公交车解除固定,下客车厢底部的轨道轮落入平台轨道,下客车厢减速并停在所述平台轨道上;
所述上客车厢置于所述平台轨道上,当公交车进站后所述上客车厢加速至与所述公交车共速且与所述公交车对接,上客车厢底部的轨道轮落入所述公交车顶部的公交车轨道,上客车厢固定于所述公交车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客车厢和下客车厢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客车厢和下客车厢的长度短于所述公交车的车身长度;
所述上客车厢和下客车厢侧面还设有车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在进站和出站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速度匀速行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轨道与平台轨道的配合方式为所述公交车轨道嵌于所述平台轨道内侧;或者所述平台轨道嵌于所述公交车轨道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客车厢和下客车厢的底部设有轨道轮,所述轨道轮包括外侧轨道轮和内侧轨道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顶部设有下卡位,所述上下客车厢底部设有上卡位,其中所述上卡位和所述下卡位为嵌入式对接,所述上卡位和所述下卡位通过磁性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客车厢和所述下客车厢上还设有加减速控制器,所述加减速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轨道轮的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的顶部以及所述上客车厢和所述下客车厢的底部均设有转公交车窗口,当公交车顶部的下卡位和所述上客车厢或下客车厢的下卡位对接时,所述公交车顶部的转公交车窗口和所述上客车厢或下客车厢的转公交车窗口相对准。
CN201910685016.3A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 Pending CN1104666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5016.3A CN110466623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5016.3A CN110466623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6623A true CN110466623A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08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5016.3A Pending CN110466623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66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658A (zh) * 2020-10-28 2021-01-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快速公交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6312A (zh) * 2006-12-09 2007-06-27 薛江炜 客运车辆连续行驶的方法及其进出站车厢
CN102587236A (zh) * 2012-03-23 2012-07-18 尹元利 一站式公交车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3121452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刘雅铭 一种铁路列车在运行中不停车就可以让乘客上下车的方法
CN105035115A (zh) * 2015-09-18 2015-11-11 梁宏 一种不用停靠站台的轨道列车
CN105197017A (zh) * 2015-08-18 2015-12-30 林泽永 一种安装在火车顶部的轨道和可固定车厢的装置
CN205344878U (zh) * 2015-12-28 2016-06-29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不停车上下客轨道车辆
CN108099920A (zh) * 2017-12-13 2018-06-01 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
CN108149948A (zh) * 2017-12-13 2018-06-12 郑州大学 一种不停车上下客公共交通系统
CN108986449A (zh) * 2018-07-24 2018-12-1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自动甩挂的不停站快速公交系统
CN109552353A (zh) * 2018-12-10 2019-04-02 江苏华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工具不停站上下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6312A (zh) * 2006-12-09 2007-06-27 薛江炜 客运车辆连续行驶的方法及其进出站车厢
CN103121452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刘雅铭 一种铁路列车在运行中不停车就可以让乘客上下车的方法
CN102587236A (zh) * 2012-03-23 2012-07-18 尹元利 一站式公交车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5197017A (zh) * 2015-08-18 2015-12-30 林泽永 一种安装在火车顶部的轨道和可固定车厢的装置
CN105035115A (zh) * 2015-09-18 2015-11-11 梁宏 一种不用停靠站台的轨道列车
CN205344878U (zh) * 2015-12-28 2016-06-29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不停车上下客轨道车辆
CN108099920A (zh) * 2017-12-13 2018-06-01 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
CN108149948A (zh) * 2017-12-13 2018-06-12 郑州大学 一种不停车上下客公共交通系统
CN108986449A (zh) * 2018-07-24 2018-12-1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自动甩挂的不停站快速公交系统
CN109552353A (zh) * 2018-12-10 2019-04-02 江苏华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工具不停站上下客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658A (zh) * 2020-10-28 2021-01-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快速公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3202U (zh) 一种路轨两用车
KR20170012488A (ko) 큰 운송능력을 지닌 직행 레일 시스템
CN106064617A (zh) 移动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1992782A (zh) 城市无人驾驶电动有轨出租车交通系统
WO2007107079A1 (fr) Véhicule économique et respectueux de l'environnement et voie de circulation
CN103171563A (zh) 一种轨道式快速交通运载系统及其运载方法
CN106627651A (zh) 一种高速列车不停车上下客系统
WO2009043203A1 (fr) Système de transport ferroviaire de passagers à arrêts multiples et passage direct
CN103538493A (zh) 一种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系统
CN108501960A (zh) 一种空铁轨道系统及空铁运行方法
CN108961741A (zh)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
CN103465912A (zh) 恒速环绕传输系统
CN108163008A (zh) 一种公共动态搭乘交通工具的轨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66623A (zh) 一种不停站式上下客公交系统
WO2022000439A1 (zh) 一种多轨道变轨系统及其变轨方法、可变轨车辆
CN205365599U (zh) 一种无接触供电高架公交车
WO2024066826A1 (zh) 一种空中导向柱轨安全节能行车系统
CN108609022A (zh) 联合运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5951968U (zh) 一站式超轻型电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CN105590476B (zh) 一种以平行方式路边密集停靠的出租公共电动汽车停车系统
CN202499134U (zh) 有轨公交系统
CN203511638U (zh) 恒速环绕传输系统
CN102602396A (zh) 有轨公交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6218646A (zh) 不停车移动上下火车的方法及方法采用的移动站台车
CN103481894A (zh) 恒速环绕传输系统的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