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2309B - 热交换器和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和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2309B
CN110462309B CN201880021132.9A CN201880021132A CN110462309B CN 110462309 B CN110462309 B CN 110462309B CN 201880021132 A CN201880021132 A CN 201880021132A CN 110462309 B CN110462309 B CN 110462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r
leeward
heat exchange
windw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11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2309A (zh
Inventor
吉冈俊
松本祥志
吾乡祥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62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2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2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2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9Dispositions with two or more expansion means arranged in series, i.e. multi-stage expansion, on a refrigerant line leading to the sam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23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air flow channels
    • F28D1/02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air flow channels with an air driving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08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28D1/0426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with units having particular arrangement relative to the large body of fluid, e.g. with interleaved units or with adjacent heat exchange units in common air flow or with units extending at an angle to each other or with units arranged around a central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08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28D1/0426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with units having particular arrangement relative to the large body of fluid, e.g. with interleaved units or with adjacent heat exchange units in common air flow or with units extending at an angle to each other or with units arranged around a central element
    • F28D1/0435Combination of units extending one behind the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F28F1/325Fins with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3Expansio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6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 F25B2700/21162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inlet of the conden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6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 F25B2700/21163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outlet of the conden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4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inlet of th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5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outlet of th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1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hase-change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提高具备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上风侧热交换部(51)被配置在箭头(Ar1)所示的送风方向的上风侧。下风侧热交换部(61)被配置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下风侧。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气体出口管(55)是被设置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上风侧扁平管的另一端侧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气体出口管(65)是被设置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下风侧扁平管的另一端侧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二阻力被调节成,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和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和冷冻装置,特别是涉及被装入到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中的热交换器和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被用于通过利用了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热交换进行空气调和的空调机的热交换器,已知采用形成有多个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的扁平管构成的热交换器。在这样的热交换器中,有的如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38192号公报)所述的并流型热交换器那样具备:上风侧热交换器,其在被配置于上风侧的两个集管之间配置有多个扁平管;和下风侧热交换器,其在被配置于下风侧的另外两个集管之间配置有多个扁平管。在热交换器具备这样的上风侧热交换器和下风侧热交换器的情况下,热交换对象的相同空气通过两个热交换器而进行两次热交换。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上风侧热交换器和下风侧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容易进行作为整体的过热度的控制,因此,通常可考虑上风侧热交换器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与下风侧热交换器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被调整成大致相同。但是,若上风侧热交换器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与下风侧热交换器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被调整成大致相同,由于向下风侧热交换器提供在上风侧热交换器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因此难以确保在下风侧热交换器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与向下风侧热交换器提供的空气的温度的温度差。此外,在下风侧热交换器处于过热状态的制冷剂的流量面积增大,热交换器的表面温度上升,因此,热交换效率降低。
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上风侧热交换器和下风侧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若要将上风侧热交换器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与下风侧热交换器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调整成大致相同,由于向下风侧热交换器提供在上风侧热交换器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因此难以确保在下风侧热交换器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与向下风侧热交换器提供的空气的温度的温度差。此外,在下风侧热交换器处于过冷却状态的制冷剂的流量面积增大,热交换器的表面温度降低,因此,热交换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高具备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被装入到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中作为蒸发器和/或冷凝器发挥作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具备:上风侧热交换部,其被配置在送风方向的上风侧,具备在与送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多个并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上风侧扁平管、以及被设置在多个上风侧扁平管的另一端侧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和下风侧热交换部,其被配置在上风侧热交换部的下风侧,具备在与送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多个并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下风侧扁平管、以及被设置在多个下风侧扁平管的另一端侧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所述热交换器构成为,调节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二阻力,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
在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中,由于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之差被调节而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因此,能够充分地缩小在下风侧热交换部中供过热状态的制冷剂流经的过热域或过冷却状态的制冷剂流经的过冷却域。
第二方面的热交换器在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中,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构成为,制冷剂在上风侧扁平管和下风侧扁平管中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通过上风侧扁平管的一端附近的空气通过下风侧扁平管的另一端附近,通过上风侧扁平管的另一端附近的空气通过下风侧扁平管的一端附近。
在第二方面的热交换器中,通过上风侧扁平管的一端附近即上风侧热交换部的流入区域的空气通过下风侧扁平管的另一端附近即下风侧热交换部的流出区域,通过上风侧扁平管的另一端附近即上风侧热交换部的流出区域的空气通过下风侧扁平管的另一端附近即下风侧热交换部的流入区域。
第三方面的热交换器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热交换器中,所述热交换器还具备:温度差检测器,该温度差检测器构成为,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检测上风侧热交换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与下风侧热交换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之差,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检测上风侧热交换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与下风侧热交换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之差;和第一流量调整阀,该第一流量调整阀构成为,调节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之差,使得温度差检测器检测出的温度差在过热度中为第一阈值以上、或者在过冷却度中为第二阈值以上。
在第三方面的热交换器中,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之差被第一流量调整阀调节成,温度差检测器检测出的温度差在过热度中为第一阈值以上、或者在过冷却度中为第二阈值以上,因此,即使流经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和/或空气的状态变化,也能够使流量调整阀变化而确保过热度中的第一阈值或过冷却度中的第二阈值。
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热交换器中,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之差被预先调节成,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产生第一阈值以上的过热度之差、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产生第二阈值以上的过冷却度之差。
在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中,由于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之差被预先调节成,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在过热度中为第一阈值以上或者在过冷却度中为第二阈值以上,因此,能够简单地确保在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的使用范围内过热度中的第一阈值或者过冷却度中的第二阈值。
第五方面的热交换器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中,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是3℃以上的值。
在第五方面的热交换器中,由于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过冷却度之差为3℃以上,因此,能够利用热交换效率高于下风侧热交换部的上风侧热交换部确保过热度或过冷却度。
第六方面的热交换器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热交换器中,下风侧热交换部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被调节成2℃以下、或者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被调节成2℃以下。
在第六方面的热交换器中,由于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被调节成2℃以下、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被调节成2℃以下,因此,能够充分地扩大下风侧热交换部的过热域或者过冷却域。
第七方面的热交换器在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热交换器中,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被设定成,在制冷剂回路稳定地动作的状态下,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始终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始终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
在第七方面的热交换器中,若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被设定成,在制冷剂回路稳定地动作的状态下,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始终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始终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则能够充分地缩小在制冷剂回路的整个的稳定的动作范围中在下风侧热交换部中供过热状态的制冷剂流经的过热域或者供过冷却状态的制冷剂流经的过冷却域。另外,制冷剂回路“稳定地动作的状态”是指制冷剂回路的启动时等过渡的状态以外的状态、并且是构成制冷剂回路的设备保持固定的状况而运转的状态。
第八方面的热交换器在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热交换器中,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还具有:第一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其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被设置在多个上风侧扁平管的一端侧,供从上风侧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流出;和第二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其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被设置在多个上风侧扁平管的一端侧,供从下风侧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流出。
在第八方面的热交换器中,由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具有被设置于多个上风侧扁平管的一端侧并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供制冷剂流出的第二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因此,能够利用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对流经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制冷剂进行过冷却。
第九方面的热交换器在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热交换器中,所述热交换器还具备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使得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从上风侧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与从下风侧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汇合起来流动。
在第九方面的热交换器中,由于具备第一连接管,因此,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的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的关系不易在热交换器搬运时等发生变化。
第十方面的热交换器在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热交换器中,所述热交换器还具备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使得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从上风侧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与从下风侧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汇合起来流动。
在第十方面的热交换器中,由于具备第二连接管,因此,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的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的关系不易在热交换器搬运时等发生变化。
第十一方面的热交换器在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热交换器中,所述热交换器还具备第二流量调整阀和/或第三流量调整阀,所述第二流量调整阀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对向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在分流前进行调整,所述第三流量调整阀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对从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在汇合后进行调整。
在第十一方面的热交换器中,与后安装第二流量调整阀和/或第三流量调整阀的情况相比,在将热交换器装入到制冷剂回路中时第二流量调整阀和/或第三流量调整阀的调整容易。
第十二方面的冷冻装置具备:压缩机,其被装入到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中;和热交换器,其被配置在压缩机的吸入侧或排出侧,进行使被吸入到压缩机的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或者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冷凝的热交换,热交换器具备:上风侧热交换部,其被配置在送风方向的上风侧,具备在与送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多个的上风侧扁平管、被设置在多个上风侧扁平管的一端侧的上风侧制冷剂入口和被设置在另一端侧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以及下风侧热交换部,其被配置在上风侧热交换部的下风侧,具备在与送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多个的下风侧扁平管、被设置在多个下风侧扁平管的一端侧的下风侧制冷剂入口和被设置在另一端侧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所述冷冻装置构成为,调节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二阻力,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
在第十二方面的冷冻装置中,由于调节上风侧热交换部的第一阻力与下风侧热交换部的第二阻力之差而使得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使得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因此,能够充分地缩小在下风侧热交换部中供过热状态的制冷剂流经的过热域或供过冷却状态的制冷剂流经的过冷却域。
第十三方面的冷冻装置在第八方面的冷冻装置中,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被设定成,在压缩机稳定地按固定的运转频率运转的状态下,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始终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始终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
在第十三方面的冷冻装置中,能够充分地缩小在压缩机稳定地按固定的运转频率运转的状态下在下风侧热交换部中供过热状态的制冷剂流经的过热域或者供过冷却状态的制冷剂流经的过冷却域。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根据第二方面的热交换器,通过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的调和空气的温度不均得以缓和。此外,若制冷剂在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中朝向相反方向流动,则热交换效率容易降低,但通过缩小过热域或过冷却域可显著地抑制热交换效率的降低。
根据第三方面的热交换器,即使在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中制冷剂和/或空气的状态发生变化也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根据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能够通过低成本提高热交换效率。
根据第五方面的热交换器,能够实现稳定的热交换和充分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
根据第六方面的热交换器,能够充分地实现热交换效率的提高。
根据第七方面的热交换器,能够在制冷剂回路的整个稳定的动作范围内提高热交换效率。
根据第八方面的热交换器,能够适当地确保被过冷却的制冷剂而实现热交换器的性能提高。
根据第九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的处理变得容易。
根据第十一方面的热交换器,向制冷剂回路中的装入变得容易。
根据第十二方面的冷冻装置,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根据第十三方面的热交换器,在压缩机稳定地按固定的运转频率运转的状态下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回路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2的室内单元的内部的剖视图。
图4是将图3的室内单元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一部分放大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6是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7是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概念图。
图8是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概念图。
图9是示出作为蒸发器时的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分布的图表。
图10是示出作为冷凝器时的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分布的图表。
图11是示出作为蒸发器时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和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为相同程度的情况下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分布的图表。
图12是用于说明用于使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的室内热交换器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13是示出作为冷凝器时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和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为相同程度的情况下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分布的图表。
图14是用于说明用于使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的室内热交换器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15是示出冷冻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用于使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变形例1A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17是用于说明用于使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变形例1A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18是概略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构成方式的示意图。
图19是概略地示出图18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上风侧热交换部的构成方式的示意图。
图20是概略地示出图18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下风侧热交换部的构成方式的示意图。
图21是概略地示出在图18的室内热交换器中形成的制冷剂的路径的示意图。
图22是概略地示出制冷运转时的上风侧热交换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23是概略地示出制冷运转时的下风侧热交换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24是概略地示出制热运转时的上风侧热交换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25是概略地示出制热运转时的下风侧热交换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26是概略地示出变形例2D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构成方式的示意图。
图27是概略地示出变形例2E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构成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和冷冻装置进行说明。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具备天花板设置型空调装置的冷冻装置为例。此外,被设置在天花板设置型空调装置中的热交换器被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一例进行了说明。
(1)整体结构
在图1中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所示的冷冻装置1具备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4、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这样,在冷冻装置1中,室外单元2被设置在室外,室内单元4被设置在室内,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通过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等被联络起来。室外单元2具备压缩机21、四路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液体侧截止阀25、气体侧截止阀26和室外风扇27。此外,室内单元4是被称为天花板嵌入型的型式的天花板设置型空调装置,其具备室内热交换器42和室内风扇41。
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通过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被连接起来,从而在冷冻装置1中形成有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在制冷剂回路10中装入有压缩机21。压缩机21将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吸入并进行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排出。压缩机21例如是借助于变频器进行转速控制的容量可变的变频压缩机。压缩机21的运转频率越高,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循环量越多,相反地,运转频率变低时,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循环量减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回路10稳定地动作的状态是指,制冷剂回路10启动时等过渡的状态以外的状态,并且是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保持固定的状况而运转的状态,例如,在制冷剂回路10的动作范围内,压缩机21的运转频率固定、室外风扇27和室内风扇41的转速固定且膨胀阀24的膨胀阀开度固定的情况下动作的状态。
四路切换阀22是在制冷与制热的切换时用于对制冷剂流的方向进行切换的阀。该四路切换阀22能够在制冷剂在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之间流动且制冷剂在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之间流动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和制冷剂在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之间流动且制冷剂在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之间流动的虚线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四路切换阀22在第一阀口连接有压缩机21的排出侧(排出管21a),在第二阀口连接有室外热交换器23,在第三阀口连接有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吸入管21b),在第四阀口经由气体侧截止阀26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连接有室内热交换器42。
室外热交换器23使流经传热管(未图示)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23在制冷运转时作为使制冷剂散热的冷凝器发挥作用,并且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向制冷剂供热的蒸发器发挥作用。
膨胀阀24被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与室内热交换器42之间。膨胀阀24具有使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与室内热交换器42之间流动的制冷剂膨胀而进行减压的功能。膨胀阀24构成为能够变更膨胀阀开度,通过缩小膨胀阀开度,从而通过膨胀阀2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增加,通过增大膨胀阀开度,从而通过膨胀阀2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减小。这样的膨胀阀24在制热运转时使从室内热交换器42朝向室外热交换器23流动的制冷剂膨胀而减压,在制冷运转时使从室外热交换器23朝向室内热交换器42流动的制冷剂膨胀而减压。
此外,在室外单元2设置有室外风扇27,所述室外风扇27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外单元2的内部,在将室外空气向室外热交换器23提供后,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室外单元2的外部排出。利用该室外风扇27,能够促进将室外空气作为冷却源或加热源而使制冷剂冷却或蒸发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功能。室外风扇27由能够变更转速的室外风扇马达27a驱动。
室内热交换器42例如由图4所示那样的多个上风侧翅片91、与多个上风侧翅片91交叉的多个上风侧扁平管92、多个下风侧翅片93和与多个下风侧翅片93交叉的多个下风侧扁平管94构成。并且,使流经室内热交换器42的上风侧扁平管92和下风侧扁平管94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一个上风侧扁平管92形成有多个制冷剂流路92a,在一个下风侧扁平管94形成有多个制冷剂流路94a。另外,关于室内热交换器42的结构,随后详细地进行说明。
此外,在室内单元4设置有室内风扇41,所述室内风扇41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室内单元4的内部,在将室内空气提供到室内热交换器42后,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室内单元4的外部排出。利用该室内风扇41可促进将室内空气作为冷却源或加热源而使制冷剂冷却或蒸发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功能。室内风扇41由能够变更转速的室内风扇马达41a驱动。
(2)基本动作
(2-1)制冷运转
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回路10的四路切换阀22成为图1的实线所示的状态。此外,液体侧截止阀25和气体侧截止阀26成为打开状态,膨胀阀24以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方式被调节开度。
在这样的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中若压缩机21被驱动,则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吸入管21b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并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而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排出管21a)被排出。从压缩机21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路切换阀22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进入到室外热交换器23中。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借助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该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被送到膨胀阀24,在膨胀阀24处被减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该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液体侧截止阀25、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和液体侧连接管72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2中。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中,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借助与从室内风扇41吹出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蒸发而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42出来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气体侧连接管71、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气体侧截止阀26、四路切换阀22的第四阀口和四路切换阀22的第三阀口而再次被送到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吸入管21b)。
(2-2)制热运转
接着,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回路10中的四路切换阀22成为图1的虚线所示的状态。此外,液体侧截止阀25和气体侧截止阀26成为打开状态,膨胀阀24以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方式被调节开度。
在这样的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中若压缩机21被驱动,则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吸入管21b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并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而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排出管21a)被排出。从压缩机21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路切换阀22的第一阀口、第四阀口和气体侧截止阀26、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及气体侧连接管71而进入到室内热交换器42中。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中借助与从室内风扇41吹出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该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液体侧连接管72、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和液体侧截止阀25被送到膨胀阀24,在膨胀阀24处被减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膨胀阀24出来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进入到室外热交换器23中。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借助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23出来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路切换阀22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而再次被送到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吸入管21b)。
(3)详细结构
(3-1)室内单元4
图2中示出了室内单元4的外观,图3中示出了室内单元4的截面。该室内单元4具有将各种构成设备收纳在内部的外壳31。外壳31由外壳主体31a和被配置在外壳主体31a的下侧的装饰面板32构成。例如,如图3所示,外壳主体31a被插入到形成于空调室的天花板U的开口中而配置。并且,装饰面板32被配置成嵌入到天花板U的开口中。外壳主体31a具有:顶板33,俯视观察时,所述顶板呈长边与短边交替地连续而形成的大致八边形的形状;和侧板34,其从顶板33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
装饰面板32是俯视观察呈大致四边形的形状的板状体,具有被固定于外壳主体31a的下端部的面板主体32a。在面板主体32a,在其大致中央形成有:吸入口35,其将空调对象的室内的空气吸入;和吹出口36,其形成为俯视时包围吸入口35的周围,将空气吹出到空调对象的室内。吸入口35是大致四边形状的开口。在吸入口35设置有吸入格栅37和用于将从吸入口35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除去的过滤器38。吹出口36是大致四边环状的开口。在吹出口36,以与面板主体32a的四边形的各边对应的方式设置有水平挡板39a、39b、39c、39d,所述挡板对向空调对象的室内吹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调节。
在外壳主体31a的内部主要配置有室内风扇41和室内热交换器42,所述室内风扇41将空调对象的室内的空气通过装饰面板32的吸入口35吸入到外壳主体31a内而通过装饰面板32的吹出口36从外壳主体31a内吹出。
室内风扇41具有:室内风扇马达41a,其被设置在外壳主体31a的顶板33的中央;和叶轮41b,其与室内风扇马达41a连结而被驱动旋转。叶轮41b是具有涡轮叶片的叶轮,其能够从下方将空气吸入到叶轮41b的内部并朝向俯视观察时的叶轮41b的外周侧吹出。
此外,在室内热交换器42的下侧配置有排水盘40,所述排水盘40用于接收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中空气中的水分冷凝而产生的排水。排水盘40被安装于外壳主体31a的下部。在排水盘40形成有吹出孔40a、吸入孔40b和排水接收槽40c。吹出孔40a形成为与装饰面板32的吹出口36连通。吸入孔40b形成为与装饰面板32的吸入口35连通。排水接收槽40c形成在室内热交换器42的下侧。此外,在排水盘40的吸入孔40b配置有喇叭口41c,所述喇叭口用于将从吸入口35吸入的空气向室内风扇的叶轮41b引导。
(3-2)室内热交换器42
(3-2-1)室内热交换器42的结构
室内热交换器42是具备上风侧热交换部5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并被装入到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热交换器。上风侧热交换部51在室内热交换器42的内部被配置在箭头Ar1所示的送风方向的上风侧。换言之,上风侧热交换部51位于比下风侧热交换部61靠上风侧的位置。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上风侧扁平管92在与送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更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多个上风侧扁平管92在铅垂方向上排列。下风侧热交换部61在室内热交换器42的内部被配置在送风方向的下风侧。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下风侧扁平管94在与送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更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多个下风侧扁平管94在铅垂方向上排列。
室内热交换器42以俯视时包围室内风扇41的周围的方式弯曲地配置。图5和图6中示出了俯视观察时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形状的概要。图5和图6的箭头Ar1示出了气流的方向。在图5中,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流按箭头Ar2、Ar3所示,在图6中,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流按箭头Ar4、Ar5所示。在图3至图5所示的室内热交换器42中,由于靠近室内风扇41的一侧是上风,因此,从靠近室内风扇41的一侧顺次地配置有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上风侧热交换部51具有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和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包括:多个上风侧翅片91,它们被配置在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与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之间;和多个上风侧扁平管92,它们被安装成与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和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连接并与多个上风侧翅片91交叉。此外,下风侧热交换部61具有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下风侧热交换区域63和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下风侧热交换区域63包括:多个下风侧翅片93,它们被配置在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与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之间;和多个下风侧扁平管94,它们被安装成与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和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连接并与多个下风侧翅片93交叉。液体侧连接管72与分流器73连接。
如图5所示,在制冷运转时,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从气体侧连接管71到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的气体出口管55为上风侧制冷剂出口,从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到分流器73的液体入口管56为上风侧制冷剂入口。因此,制冷剂从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朝向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在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中向箭头Ar2的方向行进。此外,从气体侧连接管71到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的气体出口管65为下风侧制冷剂出口,从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到分流器73的液体入口管66为下风侧制冷剂入口。因此,制冷剂从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朝向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在下风侧热交换区域63中向箭头Ar3的方向行进。
如图6所示,在制热运转时,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从气体侧连接管71到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的气体入口管57为上风侧制冷剂入口,从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到分流器73的液体出口管58为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因此,制冷剂从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朝向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在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中向箭头Ar4的方向行进。此外,从气体侧连接管71到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的气体入口管67为下风侧制冷剂入口,从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到分流器73的液体出口管68为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因此,制冷剂从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朝向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在下风侧热交换区域63中向箭头Ar5的方向行进。
由于图5和图6的室内热交换器42呈环状包围室内风扇41,因而制冷剂流与送风方向的关系不易了解,因此,在图7和图8中示出了将室内热交换器42拉伸成使制冷剂流为笔直的情况下的概念性的室内热交换器42。在图7中,箭头Ar6示出了上风侧的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箭头Ar7示出了下风侧的制冷剂流动的方向。另外,在图7和图8中在两处记载了在图5和图6中为一个的分流器73,这是将在图5和图6中兼用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分流器73概念性地分成两个来记载。
如图5和图7所示,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被设置在多个上风侧扁平管92的一端侧的上风侧制冷剂入口处于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侧,被设置在多个上风侧扁平管92的另一端侧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于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侧。此外,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被设置在多个下风侧扁平管94的一端侧的下风侧制冷剂入口处于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侧,被设置在多个下风侧扁平管94的另一端侧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于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侧。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上风侧制冷剂入口是液体入口管56,上风侧制冷剂出口是气体出口管55,下风侧制冷剂入口是液体入口管66,下风侧制冷剂出口是气体出口管65。
此外,如图6和图8所示,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被设置在多个上风侧扁平管92的一端侧的上风侧制冷剂入口处于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侧,被设置在多个上风侧扁平管92的另一端侧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于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侧。此外,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被设置在多个下风侧扁平管94的一端侧的下风侧制冷剂入口处于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侧,被设置在多个下风侧扁平管94的另一端侧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于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侧。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上风侧制冷剂入口是气体入口管57,上风侧制冷剂出口是液体出口管58,下风侧制冷剂入口是气体入口管67,下风侧制冷剂出口是液体出口管68。
(3-2-2)室内热交换器42的制冷剂的流动
上风侧热交换部5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构成为,制冷剂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在上风侧扁平管92和下风侧扁平管94中流动。并且,构成为,通过了上风侧扁平管92的一端附近的空气通过下风侧扁平管94的另一端的附近,通过了上风侧扁平管92的另一端附近的空气通过下风侧扁平管94的一端附近。
如图7所示,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中的用点的影线所示的流入区域53a是上风侧扁平管92的一端附近的区域,下风侧热交换区域63中的用斜线的影线所示的流出区域63b是下风侧扁平管94的另一端附近的区域。即,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通过了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流入区域53a的空气通过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流出区域63b。此外,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中的用斜线的影线所示的流出区域53b是上风侧扁平管92的另一端附近的区域,下风侧热交换区域63中的用点的影线所示的流入区域63a是下风侧扁平管94的一端附近的区域。即,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通过了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流出区域53b的空气通过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流入区域63a。
在图9中示出了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位置与制冷剂的温度的关系。在图9中,实线对应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制冷剂,虚线对应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制冷剂。此外,在图9中,关于实线所示的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制冷剂,图表的右侧对应于上风侧制冷剂入口,图表的左侧对应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此外,在图9中,关于虚线所示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制冷剂,图表的左侧对应于下风侧制冷剂入口,图表的右侧对应于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另外,关于下面说明的图10、图11、图13,也同样地记载。此外,在图9和图11中,通过单点划线示出了入口空气的温度以用于参考。在图9、图10、图11、图13中,横轴表示有效长度方向,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中制冷剂流路折返的情况下和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制冷剂流路折返的情况下,可概念性地除去折返而考虑为是笔直的来记载于图表中。
如图9所示,由于制冷剂的温度比较高的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流出区域53b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流出区域63b分离地配置,因此,可抑制通过的空气的温度根据室内热交换器42的场所而不同这样的热交换后的空气的温度不均。
如图8所示,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中的用斜线的影线所示的流入区域53c是上风侧扁平管92的一端附近的区域,下风侧热交换区域63中的用点的影线所示的流出区域63d是下风侧扁平管94的另一端附近的区域。即,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通过了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流入区域53c的空气通过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流出区域63d。此外,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中的用点的影线所示的流出区域53d是上风侧扁平管92的另一端附近的区域,下风侧热交换区域63中的用斜线的影线所示的流入区域63c是下风侧扁平管94的一端附近的区域。即,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通过了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流出区域53d的空气通过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流入区域63c。
在图10中示出了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位置与制冷剂的温度的关系。如图10所示,由于制冷剂的温度比较低的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流出区域53d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流出区域63d分离地配置,因此,可抑制通过的空气的温度根据室内热交换器42的场所而不同这样的热交换后的空气的温度不均。
(3-2-3)作为蒸发器的情况下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结构
在图11中示出了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1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2为相同程度(TSH1≈TSH2)的情况下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位置与制冷剂的温度的关系。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构成为,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2小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1(TSH2<TSH1)。其结果是,比较图9和图11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42中,跟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1与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2为相同程度的情况相比,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过热域的长度LSH1不怎么变化,但由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过热域的长度LSH2缩小,因此,热交换效率提高。
(3-2-4)作为蒸发器的情况下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调节
采用图12对用于这样地使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2小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1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与以往同样地具备被安装于液体侧连接管72的液体管温度传感器43和被安装于气体侧连接管71的气体管温度传感器44和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5。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5是测量蒸发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其被安装于能够检测蒸发温度的地方、例如安装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是例如下风侧扁平管94或折返部分的集管。此外,室内热交换器42在液体入口管56具备流量调整阀81,并在气体出口管65具备温度传感器82,以便进行上述那样的调节。流量调整阀81可采用例如电动阀。
在制冷运转时,例如,通过控制装置100(参照图15)控制膨胀阀24,使得室内热交换器42的整体的过热度TSHA成为预先确定的特定的值。例如,通过气体管温度传感器44的检测温度Tg减去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5检测出的蒸发温度Te,从而求出过热度TSHA
进而,利用流量调整阀81调节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二阻力,使得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2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1。这里,由于流经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制冷剂少于流经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制冷剂,因此,利用气体管温度传感器44的检测温度Tg代替了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1。当然,也可以构成为:将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气体出口管55,利用气体出口管55的温度传感器检测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1。由于通过温度传感器82检测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2,因此,控制装置100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使得温度传感器82的检测温度小于气体管温度传感器44的检测温度。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00对流量调整阀81进行调节,使得温度传感器82的检测温度和气体管温度传感器44的检测温度为3℃以上。此外,此时,控制装置100对流量调整阀81进行调节,使得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2为2℃以下。例如,使整体的过热度TSHA和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1为5℃,并将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2控制为1℃等。另外,由于将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2调节为2℃以下即可,因此,也可以例如将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TSH2调节为0℃。
(3-2-5)作为冷凝器的情况下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结构
在图13中示出了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1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2为相同程度(TSC1≈TSC2)的情况下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位置与制冷剂的温度的关系。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构成为,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2小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1(TSC2<TSC1)。其结果是,比较图10和图13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42中,跟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1与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2为相同程度的情况相比,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过冷却域的长度LSC1不怎么变化,但由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过冷却域的长度LSC2缩小,因此,热交换效率提高。
(3-2-6)作为冷凝器的情况下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调节
采用图14对用于这样地使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2小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1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与以往同样地具备液体管温度传感器43、气体管温度传感器44和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5。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5是测量冷凝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其被安装于能够检测冷凝温度的地方、例如安装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是例如下风侧扁平管94或折返部分的集管。此外,室内热交换器42在液体出口管58具备流量调整阀81,并在液体出口管58、68具备温度传感器83、84,以便进行上述那样的调节。
在制热运转时,例如,通过控制装置100(参照图15)控制膨胀阀24,使得室内热交换器42的整体的过冷却度TSCA成为预先确定的特定的值。例如,通过液体管温度传感器43的检测温度Tl减去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5检测出的冷凝温度Tc,从而求出过冷却度TSCA
进而,利用流量调整阀81调节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二阻力,使得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2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1。利用被安装于液体出口管58、68的温度传感器83、84检测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1和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2。由于利用温度传感器83、84检测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1和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2,因此,控制装置100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使得温度传感器84的检测温度小于温度传感器83的检测温度。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00对流量调整阀81进行调节,使得温度传感器83、84的检测温度的温度差为3℃以上。此外,此时,控制装置100对流量调整阀81进行调节,使得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2为2℃以下。例如,使整体的过冷却度TSCA和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1为5℃,并将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2控制为1℃等。另外,由于将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2调节为2℃以下即可,因此,也可以例如将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过冷却度TSC2调节为0℃。
(4)变形例
(4-1)变形例1A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利用流量调整阀81调整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即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即第二阻力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这样:预先调节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之差,使得上风侧热交换部5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产生第一阈值以上的过热度之差或者第二阈值以上的过冷却度之差。
例如,也可以这样:采用毛细管代替流量调整阀81,通过例如实机的实验或者模拟预先进行研究,将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设定为,在制冷剂回路10稳定地动作的状态下,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比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小第一阈值以上,或者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比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小第二阈值以上。另外,毛细管既可以仅被设施在上风侧热交换部,也可以被设置在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这双方。
或者,也可以这样:采用上风侧扁平管92的制冷剂流路92a和下风侧扁平管94的制冷剂流路94a的流路阻力代替流量调整阀81,通过例如实机的实验或者模拟预先进行研究,将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设定为,在制冷剂回路10稳定地动作的状态下,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比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小第一阈值以上,或者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比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小第二阈值以上。
使用图16,关于采用毛细管构成室内热交换器42的情况,对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结构的其它示例进行说明。图16所示的室内热交换器42具备膨胀阀24、液体侧连接管72、液体入口管56、66、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下风侧热交换部61、气体出口管55、65、气体侧连接管71、毛细管113、114、液体管温度传感器43、气体管温度传感器44、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5和温度传感器82。
在图16所示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情况下,液体入口管56被设置在多个上风侧扁平管92(参照图7)的一端侧,成为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气体出口管55)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的上风侧制冷剂入口,液体入口管66被设置于多个下风侧扁平管94(参照图7)的一端侧,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成为从下风侧制冷剂出口(气体出口管65)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的下风侧制冷剂入口。此外,液体侧连接管72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成为向上风侧制冷剂入口(液体入口管56)流入的制冷剂与向下风侧制冷剂入口(液体入口管66)流入的制冷剂分流前一同流动的第三连接管。
并且,毛细管113是被连接在第三连接管(液体侧连接管72)与上风侧制冷剂入口(液体入口管56)之间的第三毛细管,毛细管114是被连接于第三连接管与下风侧制冷剂入口(液体入口管66)之间的第四毛细管。另外,这里,对采用两根毛细管113、11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可利用任一根毛细管适当地调整制冷剂所受的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的情况下,也可以省去毛细管113、114中的一方。
即,室内热交换器42也可以构成为:具备被连接于第三连接管(液体侧连接管72)与上风侧制冷剂入口(液体入口管56)之间的第三毛细管(毛细管113)和/或被连接于第三连接管与下风侧制冷剂入口(液体入口管66)之间的第四毛细管(毛细管114),利用第三毛细管和/或第四毛细管调节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二阻力,使得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
使用图17,关于采用毛细管构成室内热交换器42的情况,对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7所示的室内热交换器42具备气体侧连接管71、气体入口管57、67、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下风侧热交换部61、液体出口管58、68、毛细管115、116、液体侧连接管72、膨胀阀24、液体管温度传感器43、气体管温度传感器44、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5和温度传感器83、84。
在图17所示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情况下,液体侧连接管72成为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供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即液体出口管58流出的制冷剂与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即液体出口管68流出的制冷剂汇合而流动的第二连接管。此外,毛细管115是被连接于第二连接管(液体侧连接管72)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液体出口管58)之间的第五毛细管,毛细管116是被连接于第二连接管与下风侧制冷剂出口(液体出口管68)之间的第六毛细管。另外,这里,对采用两根毛细管115、11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可利用任一根毛细管适当地调整制冷剂所受的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的情况下,也可以省去毛细管115、116中的一方。
即,室内热交换器42也可以构成为:具备被连接于第二连接管(液体侧连接管72)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液体出口管58)之间的第五毛细管(毛细管115)和/或被连接于第二连接管与下风侧制冷剂出口(液体出口管68)之间的第六毛细管(毛细管116),利用第五毛细管和/或第六毛细管调节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二阻力,使得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
另外,在变形例1A中,对在第三连接管(液体侧连接管72)与上风侧制冷剂入口(液体入口管56)之间以及第三连接管与下风侧制冷剂入口(液体入口管66)之间、或者在第二连接管(液体侧连接管72)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液体出口管58)之间以及第二连接管与下风侧制冷剂出口(液体出口管68)之间设置毛细管作为流量调整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气体侧连接管71与气体出口管55和/或气体出口管65之间配置流量调整部件。或者,也可以在气体侧连接管71与气体入口管57和/或气体入口管67之间配置流量调整部件。作为流量调整部件,有例如流量调整阀、毛细管、孔板等。
(4-2)变形例1B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用于调节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二阻力的流量调整阀81仅设置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既可以将流量调整阀设置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与下风侧热交换部61这双方,此外,也可以将流量调整阀仅设置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
(4-3)变形例1C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5设置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5也可以设置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关于这一点,在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4-4)变形例1D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设置温度传感器82~84用于判断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是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是否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用于这些判断的温度差的检测不限于这样的方式。
(4-5)变形例1E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一个室内单元4被连接于一个室外单元2的冷冻装置1进行了说明,但可以将本发明的技术也应用于多个室内单元4被连接于一个室外单元2的冷冻装置或多个室内单元4被连接于多个室外单元2的冷冻装置。关于这一点,在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4-6)变形例1F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具备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的热交换器而列举被内置于天花板设置型空调装置即室内单元4中的室内热交换器4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具备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的热交换器不限于内置于天花板设置型空调装置中的室内热交换器42。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壁挂型空调装置的室内热交换器或落地型空调装置的室内热交换器具备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的情况。此外,能够将本发明的技术也应用于室外单元的室外热交换器具备上风侧热交换部和下风侧热交换部的情况。关于这一点,在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4-7)变形例1G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流动的制冷剂朝向相反方向流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流动的制冷剂朝向相同方向流动。
(4-8)变形例1H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一台室外单元2被连接于一台室内单元4的成对型冷冻装置1,列举被用于成对型冷冻装置1的室内单元4的室内热交换器4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42也可应用于多台室内单元被连接于一台室外单元的多联型冷冻装置的室内单元。
(5)特征
(5-1)
在上述的冷冻装置1的室内热交换器42中,利用流量调整阀81调节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即第一阻力与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即第二阻力之差,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气体出口管65(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示例)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TSH2小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气体出口管55(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示例)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TSH1。若进一步说明,第一阻力是经由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气体侧连接管71与液体侧连接管72之间的流路阻力,第二阻力是经由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气体侧连接管71与液体侧连接管72之间的流路阻力。其结果是,能够充分地缩小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供过热状态的制冷剂流经的过热域的长度LSH2,并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或者,在上述的室内热交换器42中,利用流量调整阀81调节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之差,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液体出口管68(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示例)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TSC2小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液体出口管58(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示例)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TSC1。其结果是,能够充分地缩小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供过冷却状态的制冷剂流经的过冷却域的长度LSH2,并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5-2)
通过了上风侧扁平管92的一端附近即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流入区域53a、53c的空气通过下风侧扁平管94的另一端附近即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流出区域63b、63d,通过了上风侧扁平管92的另一端附近即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流出区域53b、53d的空气通过下风侧扁平管94的一端附近即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流入区域63a、63c。其结果是,通过上风侧热交换部5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调和空气的温度不均得以缓和。此外,若制冷剂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朝向相反方向流动,则热交换效率容易降低,但通过缩小过热域的长度LSH2或过冷却域的长度LSC2,可显著地抑制热交换效率的降低。
(5-3)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气体管温度传感器44和温度传感器82是用于检测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之差的温度差检测器。利用第一流量调整阀即流量调整阀81调节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之差,使得气体管温度传感器44和温度传感器82检测出的温度差在过热度中为第一阈值以上、例如3℃以上。此外,在室内热交换器42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83、84是用于检测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之差的温度差检测器。利用流量调整阀81调节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之差,使得温度传感器83、84检测出的温度差在过冷却度中为第二阈值以上、例如3℃以上。其结果是,即使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中流动的制冷剂和/或空气的状态发生变化也能够使流量调整阀81变化而确保过热度中的第一阈值或过冷却度中的第二阈值,即使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制冷剂和/或空气的状态发生变化,也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5-4)
如在上述变形例A中说明的那样,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由于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之差被预先调节成在过热度中为第一阈值以上、或者在过冷却度中为第二阈值以上,因此,能够简单地确保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使用范围内过热度中的第一阈值或过冷却度中的第二阈值,能够通过低成本实现热交换效率的提高。
(5-5)
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具体的设定那样,在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过冷却度之差被设定为3℃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热交换效率高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上风侧热交换部51确保过热度或过冷却度,能够实现稳定的热交换和充分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
(5-6)
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具体的设定那样,在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被调节成2℃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地扩大下风侧热交换部61的过热域或过冷却域,能够充分地实现热交换效率的提高。
(5-7)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42中,若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被设定成,在制冷剂回路10稳定地动作的状态下,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始终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始终小于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则能够充分地缩小在制冷剂回路10的整个的稳定的动作范围中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供过热状态的制冷剂流经的过热域或者供过冷却状态的制冷剂流经的过冷却域。另外,制冷剂回路10“稳定地动作的状态”是指制冷剂回路10的启动时等过渡的状态以外的状态、并且是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保持固定的状况而运转的状态。例如,制冷剂回路10稳定地动作的状态是指,在制冷剂回路10的动作范围内,压缩机21的运转频率固定、室外风扇27和室内风扇41的转速固定且膨胀阀24的膨胀阀开度固定的情况下动作的状态。例如,压缩机21的运转频率固定是指如下的概念:不仅包括持续相同运转频率的情况,还包括例如即使有正负数%的变动也在控制上实质上视为固定的范围内变动的情况,其它设备的固定的概念也同样。
(5-8)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42也可以具备作为第一连接管的气体侧连接管71,所述第一连接管使得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从上风侧热交换部51流出的制冷剂与从下风侧热交换部61流出的制冷剂汇合起来流动。通过这样构成,从而在室内热交换器42被搬运时等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的关系不易变化,容易处理室内热交换器42。
(5-9)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42也可以具备作为第二连接管的液体侧连接管72,所述第二连接管使得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从上风侧热交换部51流出的制冷剂与从下风侧热交换部61流出的制冷剂汇合起来流动。通过这样构成,从而在室内热交换器42被搬运时等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的关系不易变化,容易处理室内热交换器42。
(5-10)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42也可以具备作为第二流量调整阀的膨胀阀24和/或作为第三流量调整阀的膨胀阀24,所述第二流量调整阀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对向上风侧热交换部5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在分流前进行调整,所述第三流量调整阀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对从上风侧热交换部5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在汇合后进行调整。通过这样构成,与后安装第二流量调整阀和/或第三流量调整阀的情况相比,在将室内热交换器42装入到制冷剂回路10中时,第二流量调整阀和/或第三流量调整阀的调整容易,容易将室内热交换器42装入到制冷剂回路10中。
<第二实施方式>
(6)整体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也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同样地构成,由于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与第一实施方式较大地不同的是室内热交换器的结构,因此,以室内热交换器的构成和动作的说明为重点来进行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
(7)详细结构
(7-1)室内热交换器42A
图18是概略地示出室内热交换器42A的构成方式的示意图。图18所示的室内热交换器42A也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1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地弯折,但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在图18中记载为将弯曲的部分延伸而使制冷剂笔直地流动。室内热交换器42A具有: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其被配置在上风侧;下风侧热交换部61A,其被配置在下风侧;连接配管170,其将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A连接起来;膨胀阀24;液体侧连接管72;分流器73;毛细管CP1、CP2;气体侧连接管71;液体管温度传感器43;气体管温度传感器44;和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5。相对于图18所示的室内热交换器42A,在箭头Ar1的方向上形成有空气流。
(7-1-1)上风侧热交换部51A
图19是概略地示出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构成方式的示意图。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具有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折返配管158、第一气体侧联络配管GP1、第一液体侧联络配管LP1和第二液体侧联络配管LP2。另外,在与通过被设置于室内单元4的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室内空气流相关的风速分布中,下层侧的风速比上层侧小。具体而言,关于通过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的比单点划线L1(参照图19)靠下方的部分的室内空气流,与通过比单点划线L1靠上方的部分的室内空气流相比,风速小。
(7-1-1-1)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
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是作为使制冷剂向各上风侧扁平管92分流的分流集管、使从各上风侧扁平管92流出的制冷剂汇合的汇合集管、或者用于将从各上风侧扁平管92流出的制冷剂向其它上风侧扁平管92折返的折返集管等发挥作用的总集合管。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在设置状态下长边方向与铅垂方向(上下方向)一致。
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构成为筒状,在内部形成有空间(下面,称为“上风第一集管空间Sa1”)。上风第一集管空间Sa1在制冷运转时位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制冷剂流的最下游侧,在制热运转时位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制冷剂流的最上游侧。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与各上风侧扁平管92的端部连接,使这些上风侧扁平管92与上风第一集管空间Sa1连通。
在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内配置有多个(这里是两个)隔板521,上风第一集管空间Sa1被隔板521分隔成在层方向(这里与铅垂方向一致)上形成有多个(这里是三个)空间(具体而言是上风第一空间A1、上风第二空间A2和上风第三空间A3)。换言之,在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内,上风第一空间A1、上风第二空间A2和上风第三空间A3自上而下顺次地形成。因此,上风第一空间A1被配置在上风第一集管空间Sa1中的最上层,上风第二空间A2被配置在上风第一集管空间Sa1中的中层(上风第一空间A1与上风第三空间A3之间),上风第三空间A3被配置在上风第一集管空间Sa1中的最下层。
在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形成有第一气体侧出入口GH1。第一气体侧出入口GH1与上风第一空间A1连通。在第一气体侧出入口GH1连接有第一气体侧联络配管GP1。
在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形成有第一液体侧出入口LH1和第二液体侧出入口LH2。第一液体侧出入口LH1与上风第二空间A2连通。在第一液体侧出入口LH1,经由第一液体侧联络配管LP1连接有毛细管CP1。第二液体侧出入口LH2与上风第三空间A3连通。在第二液体侧出入口LH2,经由第二液体侧联络配管LP2连接有毛细管CP2。
(7-1-1-2)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
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是作为使制冷剂向各上风侧扁平管92分流的分流集管、使从各上风侧扁平管92流出的制冷剂汇合的汇合集管、或者用于将从各上风侧扁平管92流出的制冷剂向其它上风侧扁平管92折返的折返集管等发挥作用的总集合管。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在设置状态下长边方向与铅垂方向(上下方向)一致。
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构成为筒状,在内部形成有空间(下面,称为“上风第二集管空间Sa2”)。上风第二集管空间Sa2在制冷运转时位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制冷剂流的最上游侧,在制热运转时位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制冷剂流的最下游侧。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与各上风侧扁平管92的端部连接,使这些上风侧扁平管92与上风第二集管空间Sa2连通。
在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内配置有多个(这里是两个)隔板541,上风第二集管空间Sa2被隔板541分隔成在层方向(这里与铅垂方向一致)上形成有多个(这里是三个)空间(具体而言是上风第四空间A4、上风第五空间A5和上风第六空间A6)。换言之,在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内,上风第四空间A4、上风第五空间A5和上风第六空间A6自上而下顺次地形成。因此,上风第四空间A4被配置在上风第二集管空间Sa2中的最上层,上风第五空间A5被配置在上风第二集管空间Sa2中的中层(上风第四空间A4与上风第六空间A6之间),上风第六空间A6被配置在上风第二集管空间Sa2中的最下层。
上风第四空间A4经由上风侧扁平管92而与上风第一空间A1连通。上风第五空间A5经由上风侧扁平管92而与上风第二空间A2连通。上风第五空间A5经由折返配管158而与上风第四空间A4连通。上风第六空间A6经由上风侧扁平管92而与上风第三空间A3连通。在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形成有用于连接折返配管158的一端的第一连接孔H1。第一连接孔H1与上风第四空间A4连通。此外,在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形成有用于连接折返配管158的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孔H2。第二连接孔H2与上风第五空间A5连通。并且,在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形成有用于与连接配管170的一端连接的第三连接孔H3。第三连接孔H3与上风第六空间A6连通。在第三连接孔H3以使得上风第六空间A6与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后述)连通的方式连接有连接配管170的一端。
(7-1-1-3)折返配管158
折返配管158是用于形成使通过上风侧扁平管92而流入到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中的任一上风第二集管空间Sa2(这里是上风第四空间A4或上风第五空间A5)中的制冷剂折返而向其它上风第二集管空间Sa2(这里是上风第五空间A5或上风第四空间A4)中流入的折返流路JP的配管。在本实施方式中,折返配管158以一端与上风第四空间A4连通的方式与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连接,并以另一端与上风第五空间A5连通的方式与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连接。即,折返流路JP使上风第四空间A4与上风第五空间A5连通。
(7-1-2)下风侧热交换部61A
图20是概略地示出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构成方式的示意图。下风侧热交换部61A具有下风侧热交换区域63、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和第二气体侧联络配管GP2。另外,在与通过被设置于室内单元4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室内空气流相关的风速分布中,下层侧的风速比上层侧小。具体而言,关于通过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的比单点划线L1(参照图21)靠下方的部分的室内空气流,与通过比单点划线L1靠上方的部分的室内空气流相比,风速小。
(7-1-2-1)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
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是作为使制冷剂向各下风侧扁平管94分流的分流集管、或者使从各下风侧扁平管94流出的制冷剂汇合的汇合集管等发挥作用的总集合管。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在设置状态下长边方向与铅垂方向(上下方向)一致。
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构成为筒状,在内部形成有空间(下面,称为“下风第一集管空间Sb1”)。下风第一集管空间Sb1在制冷运转时位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制冷剂流的最下游侧,在制热运转时位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制冷剂流的最上游侧。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与下风侧扁平管94的端部连接,使这些下风侧扁平管94与下风第一集管空间Sb1连通。
在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形成有第二气体侧出入口GH2。第二气体侧出入口GH2与下风第一集管空间Sb1连通。在第二气体侧出入口GH2连接有第二气体侧联络配管GP2。
(7-1-2-2)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
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是作为使制冷剂向各下风侧扁平管94分流的分流集管、或者使从各下风侧扁平管94流出的制冷剂汇合的汇合集管等发挥作用的总集合管。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在设置状态下长边方向与铅垂方向(上下方向)一致。
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构成为筒状,在内部形成有空间(下面,称为“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在制冷运转时位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制冷剂流的最上游侧,在制热运转时位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制冷剂流的最下游侧。
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与各下风侧扁平管94的端部连接,使这些下风侧扁平管94与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连通。此外,在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形成有用于与连接配管170的另一端连接的第四连接孔H4。第四连接孔H4与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连通。在第四连接孔H4以使得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与上风第六空间A6连通的方式连接有连接配管170的另一端。
(7-1-3)连接配管170
连接配管170是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之间形成连接流路RP的制冷剂配管。连接流路RP是使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与上风第六空间A6连通的制冷剂的流路。通过利用连接配管170形成连接流路RP,从而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从上风第六空间A6朝向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流动,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从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朝向上风第六空间A6流动。
(7-1-4)毛细管CP1、CP2
毛细管CP1、CP2对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即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即第二阻力进行调整。利用这些毛细管CP1、CP2将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之差预先调节为,使得上风侧热交换部5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产生第一阈值以上的过热度之差或者第二阈值以上的过冷却度之差。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可省去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被安装于室内热交换器42的温度传感器82~84(参照图12和图14)等。
(7-2)室内热交换器42A中的制冷剂的路径
图21是概略地示出形成于室内热交换器42A的制冷剂的路径的示意图。另外,这里的“路径”是室内热交换器42A中包括的各要素连通而形成的制冷剂的流路。在室内热交换器42A形成有多个路径。具体而言,在室内热交换器42A中,形成有第一路径P1、第二路径P2、第三路径P3和第四路径P4。
(7-2-1)第一路径P1
第一路径P1形成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路径P1形成在比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单点划线L1(图18、19和图21等)靠上方的位置。第一路径P1是第一气体侧出入口GH1与上风第一空间A1连通、上风第一空间A1经由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而与上风第四空间A4连通、上风第四空间A4与第一连接孔H1连通而形成的制冷剂的流路。换言之,第一路径P1是包括第一气体侧出入口GH1、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内的上风第一空间A1、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内的上风第四空间A4和第一连接孔H1的制冷剂的流路。另外,如图19和图21所示,单点划线L1位于从上数第12根上风侧扁平管92与第13根上风侧扁平管92之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路径P1包括从上数12根上风侧扁平管92。
(7-2-2)第二路径P2
第二路径P2形成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路径P2形成在比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单点划线L1靠下方且比单点划线L2(图18、19和图21等)靠上方的位置。第二路径P2是第二连接孔H2与上风第五空间A5连通、上风第五空间A5经由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而与上风第二空间A2连通、上风第二空间A2与第一液体侧出入口LH1连通而形成的制冷剂的流路。即,第二路径P2是包括第二连接孔H2、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内的上风第五空间A5、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内的上风第二空间A2和第一液体侧出入口LH1的制冷剂的流路。另外,第二路径P2经由折返流路JP(折返配管158)而与第一路径P1连通。
此外,如图19和图21所示,单点划线L2位于从上数第16根上风侧扁平管92与第17根上风侧扁平管92之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路径P2包括从上数第13根到第16根上风侧扁平管92(换言之,四根上风侧扁平管92)。
(7-2-3)第三路径P3
第三路径P3形成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路径P3形成在比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单点划线L2靠下方的位置。第三路径P3是第三连接孔H3与上风第六空间A6连通、上风第六空间A6经由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而与上风第三空间A3连通、上风第三空间A3与第二液体侧出入口LH2连通而形成的制冷剂的流路。即,第三路径P3是包括第三连接孔H3、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内的上风第六空间A6、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内的上风第三空间A3和第二液体侧出入口LH2的制冷剂的流路。第三路径P3经由连接流路RP(连接配管170)而与第四路径P4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路径P3包括从上数第17根到第19根上风侧扁平管92(换言之,从下数三根上风侧扁平管92)。
(7-2-4)第四路径P4
第四路径P4形成于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第四路径P4是第二气体侧出入口GH2与下风第一集管空间Sb1连通、下风第一集管空间Sb1经由下风侧扁平管94中的传热管流路而与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连通、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与第四连接孔H4连通而形成的制冷剂的流路。即,第四路径P4是包括第二气体侧出入口GH2、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内的下风第一集管空间Sb1、下风侧扁平管94中的传热管流路、下风侧第二总集合管64内的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和第四连接孔H4的制冷剂的流路。第四路径P4经由连接流路RP(连接配管170)而与第三路径P3连通。
(7-3)室内热交换器42A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7-3-1)制冷运转时
图22是概略地示出制冷运转时的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图23是概略地示出制冷运转时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另外,在图22和图23中虚线箭头Ar8、Ar9示出了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在制冷运转时,在毛细管CP1中流过的制冷剂经由第一液体侧联络配管LP1和第一液体侧出入口LH1向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第二路径P2流入。流入到第二路径P2中的制冷剂一边与室内空气流热交换而被加热,一边通过第二路径P2,并经由折返流路JP(折返配管158)向第一径路P1流入。流入到第一路径P1中的制冷剂一边与室内空气流热交换而被加热,一边通过第一路径P1,并经由第一气体侧出入口GH1向第一气体侧联络配管GP1流出。这样,在制冷运转时,第一液体侧联络配管LP1作为上风侧制冷剂入口发挥作用,第一气体侧联络配管GP1作为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发挥作用。
此外,在制冷运转时,在毛细管CP2中流过的制冷剂经由第二液体侧联络配管LP2和第二液体侧出入口LH2向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第三路径P3流入。流入到第三路径P3中的制冷剂一边与室内空气流热交换而被加热,一边通过第三路径P3,并经由连接流路RP(连接配管170)向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第四路径P4流入。流入到第四路径P4中的制冷剂一边与室内空气流热交换而被加热,一边通过第四路径P4,并经由第二气体侧出入口GH2向第二气体侧联络配管GP2流出。这样,在制冷运转时,第二液体侧联络配管LP2作为下风侧制冷剂入口发挥作用,第二气体侧联络配管GP2作为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发挥作用。
这样,在制冷运转时,在室内热交换器42A中,产生向第二路径P2流入并经第一路径P1流出的制冷剂流(即由第一路径P1和第二路径P2形成的制冷剂流)和向第三路径P3流入并经第四路径P4流出的制冷剂流(即由第三路径P3和第四路径P4形成的制冷剂流)。
在由第一路径P1和第二路径P2形成的制冷剂流中,制冷剂顺次地流经第一液体侧出入口LH1、上风第二空间A2、第二路径P2内的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上风第五空间A5、折返流路JP(折返配管158)、上风第四空间A4、第一路径P1内的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上风第一空间A1、第一气体侧出入口GH1。
在由第三路径P3和第四路径P4形成的制冷剂流中,制冷剂顺次地流经第二液体侧出入口LH2、上风第三空间A3、第三路径P3内的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上风第六空间A6、连接流路RP(连接配管170)、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第四路径P4内的下风侧扁平管94中的传热管流路、下风第一集管空间Sb1、第二气体侧出入口GH2。
在制冷运转时,在室内热交换器42A中,在第一路径P1内的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特别是在靠近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的传热管流路内)中形成有供过热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区域(过热域SH1)。此外,在第四路径P4内的下风侧扁平管94中的传热管流路(特别是在靠近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的传热管流路内)中形成有供过热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区域(过热域SH2)。
(7-3-2)制热运转时
图24是概略地示出制热运转时的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图25是概略地示出制热运转时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另外,在图24和图25中虚线箭头Ar10、Ar11示出了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在制热运转时,在第一气体侧联络配管GP1中流过的过热状态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气体侧出入口GH1向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第一路径P1流入。流入到第一路径P1中的制冷剂一边与室内空气流热交换而被冷却,一边通过第一路径P1,并经由折返流路JP(折返配管158)向第二径路P2流入。流入到第二路径P2中的制冷剂一边与室内空气流热交换而成为过冷却状态一边通过第二路径P2,并经由第一液体侧出入口LH1和第一液体侧联络配管LP1向毛细管CP1流出。这样,在制热运转时,第一气体侧联络配管GP1作为上风侧制冷剂入口发挥作用,第一液体侧联络配管LP1作为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发挥作用。
此外,在制热运转时,在第二气体侧联络配管GP2中流过的过热状态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气体侧出入口GH2向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第四路径P4流入。流入到第四路径P4中的制冷剂一边与室内空气流热交换而被冷却一边通过第四路径P4,并经由连接流路RP(连接配管170)向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第三路径P3流入。流入到第三路径P3中的制冷剂一边与室内空气流热交换而成为过冷却状态一边通过第三路径P3,并经由第二液体侧出入口LH2和第二液体侧联络配管LP2向毛细管CP2流出。这样,在制热运转时,第二气体侧联络配管GP2作为下风侧制冷剂入口发挥作用,第二液体侧联络配管LP2作为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发挥作用。
这样,在制热运转时,在室内热交换器42A中,产生向第一路径P1流入并经第二路径P2流出的制冷剂流(即由第一路径P1和第二路径P2形成的制冷剂流)和向第四路径P4流入并经第三路径P3流出的制冷剂流(即由第三路径P3和第四路径P4形成的制冷剂流)。
在由第一路径P1和第二路径P2形成的制冷剂流中,制冷剂顺次地流经第一气体侧出入口GH1、上风第一空间A1、第一路径P1内的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上风第四空间A4、折返流路JP(折返配管158)、上风第五空间A5、第二路径P2内的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上风第二空间A2、第一液体侧出入口LH1。
在由第三路径P3和第四路径P4形成的制冷剂流中,制冷剂顺次地流经第二气体侧出入口GH2、下风第一集管空间Sb1、第四路径P4内的下风侧扁平管94中的传热管流路、下风第二集管空间Sb2、连接流路RP(连接配管170)、上风第六空间A6、第三路径P3内的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上风第三空间A3、第二液体侧出入口LH2。
此外,在制热运转时,在室内热交换器42A中,在第一路径P1内的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特别是在靠近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的传热管流路内)中形成有供过热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区域(过热域SH3)。此外,在第四路径P4内的下风侧扁平管94中的传热管流路(特别是在靠近下风侧第一总集合管62的传热管流路内)中形成有供过热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区域(过热域SH4)。另外,如图24和图25所示,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过热域SH3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过热域SH4中的流动的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相向(即相向流)。
此外,在制热运转时,在室内热交换器42A中,在第二路径P2内的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特别是在靠近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的传热管流路内)中形成有供过冷却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区域(过冷却域SC1)。此外,在第三路径P3内的上风侧扁平管92中的传热管流路(特别是在靠近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的传热管流路内)中形成有供过冷却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区域(过冷却域SC2)。如图24和图25所示,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过冷却域SC1和SC2与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过热域SH4在空气流动方向上完全或者大部分不重叠。
另外,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和下风侧热交换区域63中、在制热运转时不属于过冷却域的区域是主热交换区域。与过冷却域比较,主热交换区域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流的热交换量大。在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和下风侧热交换区域63中,主热交换区域的传热面积比过冷却域大。
(8)变形例
(8-1)变形例2A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利用毛细管CP1、CP2调节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即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即第二阻力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的调节不限于毛细管CP1、CP2,流路阻力的调节也可以采用毛细管以外的部件。例如,也可以代替毛细管而采用如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流量调整阀81那样的流量调整阀在冷冻装置1运转过程中进行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的调节。
(8-2)变形例2B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的调节不限于采用两个毛细管CP1、CP2的情况,也可以是采用任一个毛细管的情况,此外,安装毛细管的部位也不限于第一液体侧出入口LH1和第二液体侧出入口LH2。例如,也可以如变形例1A说明的那样。
(8-3)变形例2C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省去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温度传感器82~8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设置温度传感器82~84中的任一个、两个或者全部,以便监视动作。
(8-4)变形例2D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流动的制冷剂和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流动的制冷剂朝向相反方向流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如图26所示地构成为,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流动的制冷剂和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流动的制冷剂向相同方向流动。
(8-5)变形例2E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下部设置供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的制冷剂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的被过冷却的制冷剂流动的两个路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如图27所示地构成为,在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的上部53U中进行通过第一气体侧联络配管GP1的制冷剂的热交换,在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的下部53L进行通过第二气体侧联络配管GP2的制冷剂的热交换。即,也可以省去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在上风侧第二总集合管54或者上风侧第一总集合管52中使制冷剂流折返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那样的结构。另外,在图27中,标注与图18相同标号的部分是与图18所示的部分相同的部分。在变形例2E中,构成为,在上风侧热交换区域53的上部53U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下风侧热交换区域63中流动的制冷剂彼此相向,但也可以构成为,这些制冷剂流朝向彼此相同的方向。
(8-6)变形例2F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室内热交换器42A具备膨胀阀24、气体侧连接管71、液体侧连接管72、分流器73、毛细管CP1、CP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这些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不是制冷剂回路10中的部件而是作为除了室内热交换器42A以外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部件来设置。关于这一点,对于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42的冷冻装置1也同样。
(8-7)变形例2G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室内热交换器42A借助四路切换阀22切换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的冷冻装置1进行了说明。列举膨胀阀24为例进行说明,膨胀阀24是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对向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A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在分流前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阀,并且是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对从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A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在汇合后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阀。即,膨胀阀24兼具前者的流量调整阀和后者的流量调整阀的功能。但是,室内热交换器42A也可以应用于不具有四路切换阀22那样的变更制冷剂流的方向的装置的情况。例如,在室内热交换器42A仅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膨胀阀24可以构成为仅作为对向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A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在分流前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阀发挥作用。此外,在室内热交换器42A仅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膨胀阀24可以构成为仅作为对从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和下风侧热交换部61A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在汇合后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阀发挥作用。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42也可以与室内热交换器42A同样地用于不借助四路切换阀22切换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的结构的冷冻装置。即,当然,室内热交换器42也可以应用于仅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或者仅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情况。
(9)特征
(9-1)
上述的冷冻装置1的室内热交换器42A利用毛细管CP1、CP2调节相对于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即第一阻力与相对于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即第二阻力之差,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第二气体侧联络配管GP2(下风侧制冷剂出口的示例)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TSH2小于上风侧热交换部51的第一气体侧联络配管GP1(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示例)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TSH1。若进一步说明,则第一阻力是经由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气体侧连接管71与液体侧连接管72之间的流路阻力,第二阻力是经由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气体侧连接管71与液体侧连接管72之间的流路阻力。其结果是,能够充分地缩小在下风侧热交换部61A中供过热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过热域的长度LSH2,并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9-2)
室内热交换器42A的上风侧热交换部51A具有作为第一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第一液体侧出入口LH1,该第一液体侧出入口LH1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被设置于多个上风侧扁平管92的一端侧,供从作为上风侧制冷剂入口的第一气体侧联络配管GP1流入的制冷剂流出。此外,上风侧热交换部51A还具有作为第二上风侧制冷剂出口的第二液体侧出入口LH2,该第二液体侧出入口LH2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被设置于多个上风侧扁平管92的一端侧,供从作为下风侧制冷剂入口的第二气体侧联络配管GP2流入的制冷剂流出。
由于这样地构成,因此,在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能够将流经下风侧热交换部61A的制冷剂在上风侧热交换部51A中过冷却,并能够增加在室内热交换器42A中进行过冷却的制冷剂量。此外,在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可抑制通过了上风侧热交换部51A的过热域的空气通过过冷却域,确保流经过冷却域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从而能够适当地确保过冷却度,并能够实现室内热交换器42A的性能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可理解为,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方式及详细结构的多样的变更。
标号说明
1 冷冻装置
10 制冷剂回路
21 压缩机
24 膨胀阀(第二流量调整阀、第三流量调整阀的示例)
42、42A 室内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示例)
43 液体管温度传感器
44 气体管温度传感器
45 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
81 流量调整阀(第一流量调整阀的示例)
82~84 温度传感器
51、51A 上风侧热交换部
61、61A 下风侧热交换部
92 上风侧扁平管
94 下风侧扁平管
113~116 毛细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38192号公报

Claims (12)

1.一种热交换器(42、42A),其被装入到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中作为蒸发器和/或冷凝器发挥作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具备:
上风侧热交换部(51、51A),其被配置在送风方向的上风侧,具备在与送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多个并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上风侧扁平管(92)、以及被设置在多个所述上风侧扁平管的另一端侧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和
下风侧热交换部(61、61A),其被配置在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的下风侧,具备在与送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多个并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下风侧扁平管(94)、以及被设置在多个所述下风侧扁平管的另一端侧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
所述热交换器构成为,调节相对于在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二阻力,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所述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小于所述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所述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小于所述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
所述第一阻力与所述第二阻力之差被预先调节成,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和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产生第一阈值以上的过热度之差、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产生第二阈值以上的过冷却度之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和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构成为,制冷剂在所述上风侧扁平管和所述下风侧扁平管中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通过所述上风侧扁平管的所述一端附近的空气通过所述下风侧扁平管的所述另一端附近,通过所述上风侧扁平管的所述另一端附近的空气通过所述下风侧扁平管的所述一端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还具备:
温度差检测器(44、82、83、84),该温度差检测器构成为,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检测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与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之差,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检测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与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之差;和
第一流量调整阀(81),该第一流量调整阀构成为,调节所述第一阻力与所述第二阻力之差,使得所述温度差检测器检测出的温度差在过热度中为所述第一阈值以上、或者在过冷却度中为所述第二阈值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阈值是3℃以上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的所述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被调节成2℃以下、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的所述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被调节成2℃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一阻力和所述第二阻力被设定成,在所述制冷剂回路稳定地动作的状态下,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所述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始终小于所述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所述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始终小于所述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还具有:
第一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其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被设置在多个所述上风侧扁平管的所述一端侧,供从上风侧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流出;和
第二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其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被设置在多个所述上风侧扁平管的所述一端侧,供从下风侧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还具备第一连接管(71),所述第一连接管使得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从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与从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汇合起来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还具备第二连接管(72),所述第二连接管使得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从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与从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汇合起来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还具备第二流量调整阀(24)和/或第三流量调整阀(24),所述第二流量调整阀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对向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和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在分流前进行调整,所述第三流量调整阀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对从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和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在汇合后进行调整。
11.一种冷冻装置,所述冷冻装置具备:
压缩机(21),其被装入到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中;和
热交换器(42、42A),其被配置在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或排出侧,进行使被吸入到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或者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冷凝的热交换,
所述热交换器具备:
上风侧热交换部(51、51A),其被配置在送风方向的上风侧,具备在与送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多个的上风侧扁平管(92)、被设置在多个所述上风侧扁平管的一端侧的上风侧制冷剂入口和被设置在另一端侧的上风侧制冷剂出口;以及
下风侧热交换部(61、61A),其被配置在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的下风侧,具备在与送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多个的下风侧扁平管(94)、被设置在多个所述下风侧扁平管的一端侧的下风侧制冷剂入口和被设置在另一端侧的下风侧制冷剂出口,
所述冷冻装置构成为,调节相对于在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一阻力和相对于在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第二阻力,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所述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小于所述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所述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小于所述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
所述第一阻力与所述第二阻力之差被预先调节成,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和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产生第一阈值以上的过热度之差、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产生第二阈值以上的过冷却度之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阻力和所述第二阻力被设定成,在所述压缩机稳定地按固定的运转频率运转的状态下,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所述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始终小于所述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或者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所述下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始终小于所述上风侧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
CN201880021132.9A 2017-03-27 2018-03-05 热交换器和冷冻装置 Active CN1104623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1235 2017-03-27
JP2017061232 2017-03-27
JP2017-061232 2017-03-27
JP2017-061235 2017-03-27
JP2017-061203 2017-03-27
JP2017061203 2017-03-27
PCT/JP2018/008286 WO2018180240A1 (ja) 2017-03-27 2018-03-05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2309A CN110462309A (zh) 2019-11-15
CN110462309B true CN110462309B (zh) 2022-03-01

Family

ID=63675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1132.9A Active CN110462309B (zh) 2017-03-27 2018-03-05 热交换器和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2107B2 (zh)
EP (1) EP3604974A4 (zh)
JP (1) JP6741146B2 (zh)
CN (1) CN110462309B (zh)
AU (1) AU2018246166B2 (zh)
WO (1) WO20181802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21546B2 (ja) * 2017-07-21 2020-07-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EP3690331A4 (en) * 2017-09-29 2020-11-18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S2959400T3 (es) * 2017-12-13 2024-0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Unidad de intercambio de calor y dispositivo de acondicionamiento de aire que tiene la misma montada en él
KR20200078936A (ko) * 2018-12-24 2020-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 교환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9116A (en) * 1989-08-23 1996-06-25 Showa Aluminum Corporation Duplex heat exchanger
JPH08244446A (ja) * 1995-03-10 1996-09-24 Nippondenso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冷凍サイクル
JP3695916B2 (ja) 1997-11-06 2005-09-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カセット形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ケーシング
JP3367467B2 (ja) 1999-05-17 2003-01-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フィン付き熱交換器
JP3866905B2 (ja) 2000-05-30 2007-01-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3731113B2 (ja) * 2001-10-26 2006-01-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00748519B1 (ko) * 2005-02-26 2007-08-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차냉매 펌프구동형 공기조화기
JP2006284134A (ja) * 2005-04-04 2006-10-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交換器
JP2006329511A (ja) 2005-05-25 2006-12-07 Denso Corp 熱交換器
JP4120680B2 (ja) * 2006-01-16 2008-07-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01568200B1 (ko) 2006-11-22 2015-11-11 존슨 컨트롤스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다른 튜브 간격을 갖는 멀티채널 열 교환기
JP4628380B2 (ja) 2007-02-14 2011-02-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EP2444751B1 (en) * 2009-06-19 2019-01-30 Daikin Industries, Ltd. Ceiling-mounted air conditioning unit
JP5786225B2 (ja) * 2011-03-14 2015-09-30 株式会社テージーケー 膨張弁
EP2796810A4 (en) * 2011-12-19 2016-03-16 Toyota Motor Co Ltd COOLING DEVICE
CN103256757B (zh) 2013-03-28 2015-07-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空气调节装置
JPWO2014207785A1 (ja) 2013-06-28 2017-02-2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熱交換器構造体、及び、熱交換器用のフィン
CN203744624U (zh) * 2014-02-20 2014-07-30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实验用空调系统及其毛细管组件
JP2016038192A (ja) * 2014-08-11 2016-03-22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パラレルフロー型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6253814B2 (ja) 2015-01-30 2017-1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388670B2 (ja) 2015-01-30 2018-09-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641721B2 (ja) 2015-04-27 2020-02-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KR20160131577A (ko) 2015-05-08 2016-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열교환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2309A (zh) 2019-11-15
US20210123638A1 (en) 2021-04-29
EP3604974A1 (en) 2020-02-05
EP3604974A4 (en) 2020-04-22
WO2018180240A1 (ja) 2018-10-04
AU2018246166B2 (en) 2020-12-24
JP6741146B2 (ja) 2020-08-19
JPWO2018180240A1 (ja) 2020-01-16
US11262107B2 (en) 2022-03-01
AU2018246166A1 (en)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2309B (zh) 热交换器和冷冻装置
JP668540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7014101B (zh) 空调
JP664415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EP2759785B1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US9752803B2 (en) Heat pump system with a flow directing system
WO2013160957A1 (ja) 熱交換器、室内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0476026B (zh) 热交换器单元
JP2008196811A (ja) 空気調和装置
EP3483523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JP4349430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9210619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EP3748268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nt device having heat exchanger
KR20080024937A (ko) 공기조화장치
JP6041995B2 (ja) 空気調和機
KR200474579Y1 (ko) 공기조화기
EP3825628B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WO202101452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1448423B (zh) 空气调节机
CN104246387A (zh) 空调机
WO2019155571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19913230U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638116U (zh) 一种空调器
JP7080395B2 (ja)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240167742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