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8116U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38116U CN215638116U CN202121860490.4U CN202121860490U CN215638116U CN 215638116 U CN215638116 U CN 215638116U CN 202121860490 U CN202121860490 U CN 202121860490U CN 215638116 U CN215638116 U CN 2156381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electromagnetic valve
- throttling element
- valve
- in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室内机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依次串联后与第二换热器并联;第一节流元件与第二换热器的公共端与第三电磁阀的一端连接;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换热器的公共端与第二电磁阀的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室外机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与第二换热器的公共端、第二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的公共端。恒温除湿时,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串联,第一节流元件位于其之间;连接简单,成本低;制冷或制热时,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并联,避免冷空气复加热或热空气复制冷,提高能力及能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除了传统的制冷或制热需求之外,在环境温度较低但相对湿度较高的应用场景下(如在南方的“梅雨季节”和“回南天”天气),用户会希望空调能够实现除湿的情况下保持室内温度不降低。
常规的空调除湿技术是使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转,同时室内机风机维持在较低档位。此时室内机为蒸发器,通过对室内空气进行降温使其达到露点后析出冷凝水,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因此在除湿的同时必然伴随温度的下降。因此,很多厂家开发了能够实现不降温除湿(或称为再热除湿、恒温除湿)的空调,其中一种方案为室内侧的换热器分为两块,并将一块布置在迎风侧,一块布置在背风侧,但两块换热器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即制冷制热时冷媒均先经过一块换热器再经过另一块换热器,这样会存在制热时能力下降的问题,使空调器制热的能效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恒温除湿空调器制热时能力下降、能效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简化冷媒系统连接,提高空调能力及系统能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外机;
所述室内机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通过冷媒管依次串联形成第一冷媒支路;所述第一冷媒支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冷媒管并联;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室外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公共端、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公共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二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
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一端、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公共端;
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公共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四通阀,其分别与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公共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分别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公共端连接;
所述第二截止阀位于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三电磁阀之间,分别与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公共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室内风机,其对应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且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重叠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内风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控制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室内控制器连接,检测室内的温度及湿度生成温度信号及湿度信号传输给所述室内控制器;
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室内风机分别与所述室内控制器连接;所述室内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信号及所述湿度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室内风机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为带小孔或沟槽的电磁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包括第四电磁阀、毛细管,其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型的一种空调器在恒温除湿时,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一节流元件节流,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串联;冷媒在经过第二换热器后经第一节流元件节流,第二换热器冷凝放热,第一换热器蒸发吸热;当室内空气经第一换热器降温冷凝除湿;经第一换热器除湿后的空气经第二换热器加热升温,使降温的空气在升温吹出,实现恒温除湿功能,冷媒系统连接简单,节省成本。空调器在制冷或制热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一节流元件不节流,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并联,从而避免了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串联制热时,室内风经过第一换热器后温度可能高于第二换热器中的冷媒温度,导致制热能力和能效下降的问题。同时,制冷时相比串联流路,可以降低低压侧的压损,从而提高能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实施例的制冷模式冷媒流动图;
图3为图1中的实施例的制热模式冷媒流动图;
图4为图1中的实施例的恒温除湿模式冷媒流动图。
附图标记:
1、室内机;2、室外机;11、第一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13、第一电磁阀;14、第二电磁阀;15、第三电磁阀;16、第一节流元件;17、室内风机;21、第三换热器;22、四通阀;23、第二节流元件;24、压缩机;25、第一截止阀;26、第二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1、室外机2。室内机1包括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第一节流元件16、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第三电磁阀15。
第一电磁阀13、第一换热器11、第一节流元件16依次通过冷媒管路串联形成第一冷媒支路。
第一冷媒支路与第二换热器12并联。第二电磁阀14的一端连接第一电磁阀13与第一换热器11的公共端。第三电磁阀15的一端连接第一节流元件16与第二换热器12的公共端。第二电磁阀14的另一端与第三电磁阀15的另一端连接。
室外机2分别连接第二电磁阀14与第三电磁阀15的公共端、第一电磁阀13与第二换热器12的公共端。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当第一电磁阀13和第三电磁阀15关闭、第二电磁阀14打开时,冷媒依次经第二换热器12、第一节流元件16、第一换热器11、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流回室外机2。高温冷媒经室外机2放热后进入第二换热器12进行二次放热;然后由第一节流元件16节流进入第一换热器11蒸发吸热,使经过其的室内空气冷凝至露点除湿;经过除湿的室内空气经第二换热器12进行加热回到室内,使室内机1除湿后吹出暖风,实现恒温除湿。
空调器当第一电磁阀13和第三电磁阀15打开、第二电磁阀14关闭、第一节流元件16不节流时,第一换热器11与第二换热器12并联;冷媒由室外同时进入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后经第一换热器11与第二换热器12同时蒸发吸热或冷凝放热后回到室外机2,实现制热或者制冷功能,使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内的冷媒同时进行冷凝或者蒸发作用,从而避免了第一换热器11与第二换热器12串联制热时,室内风经过第一换热器11后温度可能高于第二换热器12中的冷媒温度,导致制热能力和能效下降的问题。同时,制冷时相比串联流路,可以降低低压侧的压损,从而提高能效。
另外,本实用新型只通过三个电磁阀实现恒温除湿及高效制热及制冷功能,冷媒连接简单高效,降低设计及组装难度,同时降低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室外机2包括压缩机24、第二节流元件23、第三换热器21、四通阀22。
四通阀22分别与压缩机24的吸气口、排气口、第三换热器21的一端、第二电磁阀14与第三电磁阀15的公共端连接。
第二节流元件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换热器21的另一端、第一电磁阀13与第二换热器12的公共端连接。
当制冷时,第三换热器21与压缩机24的排气口连通,使高温冷媒首选经第三换热器21冷凝;再经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蒸发制冷。
当制热时,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与压缩机24的排气口连接,使高温冷媒首先经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冷凝放热给室内制热;再经第三换热器21蒸发吸热。
当恒温除湿时,第三换热器21与压缩机24的排气口连通,使高温冷媒首先经第三换热器21冷凝放热;再经第二换热器12冷凝放热;然后由第一节流元件16节流后经第一换热器11蒸发吸热制冷,实现经第一换热器11冷凝除湿,经第二换热器12加热回到室内,实现除湿时吹出暖风的恒温除湿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节流元件23为电子膨胀阀。实现制冷、制热及恒温除湿模式时不同节流能力的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室外机2还包括第一截止阀25、第二截止阀26;第一截止阀25设置于第二节流元件23与第二换热器12之间,分别与第二节流元件23、第二换热器12与第一电磁阀13的公共端连接。
第二截止阀26位于四通阀22与第三电磁阀15之间,分别与四通阀22、第二电磁阀14与第三电磁阀15的公共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节流元件16为带小孔或沟槽的电磁阀。实现第一节流元件16关闭时实现节流功能,打开时为全通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节流元件16为电子膨胀阀。可实现自动控制调节开度,实现节流及全通。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节流元件16包括第四电磁阀、毛细管,其并联连接后与第一换热器11、第一电磁阀13串联。
本实施例第四电磁阀关闭时,毛细管实现节流;第四电磁阀打开时,第一节流元件16不具有节流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还包括室内风机17;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重叠对应排列设置;室内风机17对应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设置,且第一换热器11位于室内风机17与第二换热器12之间。
本实施例实现恒温除湿模式时,第一换热器11与第二换热器12串联,第一节流元件16处于节流状态;第二换热器12在第三换热器21冷凝放热后继续冷凝放热;第一换热器11蒸发制冷;则室内风机17吹出的风先通过制冷的第一换热器11冷凝除湿,再通过放热的第二换热器12加热,实现恒温除湿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还包括室内控制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分别与室内控制器连接,检测室内的温度及湿度生成温度信号及湿度信号传输给室内控制器。
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第三电磁阀15、第一节流元件16、室内风机17分别与室内控制器连接;室内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温度信号及湿度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第三电磁阀15、第一节流元件16、室内风机17动作。
室外机2还包括室外控制器,其与室内控制器通信连接,与压缩机24、四通阀22、第二节流元件23连接;根据室内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24、四通阀22、第二节流元件23动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 一种空调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其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通过冷媒管依次串联形成第一冷媒支路;所述第一冷媒支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冷媒管并联;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
室外机,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公共端、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公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二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
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一端、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公共端;
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公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四通阀,其分别与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公共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分别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公共端连接;
所述第二截止阀位于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三电磁阀之间,分别与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公共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室内风机,其对应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且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重叠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内风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控制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室内控制器连接,检测室内的温度及湿度生成温度信号及湿度信号传输给所述室内控制器;
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室内风机分别与所述室内控制器连接;所述室内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信号及所述湿度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室内风机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为带小孔或沟槽的电磁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包括第四电磁阀、毛细管,其并联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60490.4U CN215638116U (zh) | 2021-08-10 | 2021-08-10 | 一种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60490.4U CN215638116U (zh) | 2021-08-10 | 2021-08-10 | 一种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38116U true CN215638116U (zh) | 2022-01-25 |
Family
ID=79896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860490.4U Active CN215638116U (zh) | 2021-08-10 | 2021-08-10 | 一种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38116U (zh) |
-
2021
- 2021-08-10 CN CN202121860490.4U patent/CN2156381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25764B (zh) | 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1998565B (zh) |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062851A (zh) | 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 |
CN108679747B (zh) | 一种新风除湿空调系统 | |
CN105352042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0832604U (zh) | 空调器 | |
CN111765567A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306833A (zh) |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 | |
JPWO2012085965A1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14608075A (zh) | 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986200B (zh) | 一种新风除湿系统及空调器 | |
CN216203824U (zh) | 空调器 | |
CN215638116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2362480U (zh) |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 | |
CN214009332U (zh) | 一种热泵系统 | |
CN210772861U (zh) |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 | |
CN113685917A (zh) | 一种空调系统 | |
CN108548236A (zh) | 一种一体化节能型空调机 | |
CN210004512U (zh) | 恒温除湿空调器 | |
CN110207417B (zh) | 空调系统 | |
CN113932506A (zh) | 空调 | |
CN112797660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20506910U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 |
CN218480677U (zh) | 一种具有除湿再热功能的空调内机系统 | |
CN220852568U (zh) | 换热系统和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