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6910U -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06910U CN220506910U CN202322224236.0U CN202322224236U CN220506910U CN 220506910 U CN220506910 U CN 220506910U CN 202322224236 U CN202322224236 U CN 202322224236U CN 220506910 U CN220506910 U CN 2205069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indoor heat
- interface
- indoor
- out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781 super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303 re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器。其中,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多个室内换热器组、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压缩机包括第一吸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室外换热器包括独立的第一室外换热支管和第二室外换热支管。每一室内换热器组包括独立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一四通阀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二四通阀包括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第一四通阀的换向导通用于切换第一排气口排出的气体的流向,第二四通阀的换向导通用于切换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的流向。本申请能够实现对每个房间的环境的独立调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家里的多个房间安装空调器,以调节室内环境。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包括一台室外机和多台室内机,多台室内机可安装于多个房间。通过一台室外机与多台室内机相连接,使多台室内机进行制冷或制热,以满足用户调节室内环境的使用需求。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功能单一,多台室内机只有全部制冷或全部制热的运行模式,不能实现更多的运行模式。比如,不能实现多个室内机中的一部分进行制冷,另一部分进行制热。
而用户对空调器的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比如,用户想要对不同房间的环境进行独立调节时,即,对不同室内机的运行模式进行独立调节时,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器,能够实现对每个房间的环境的独立调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无法满足用户对不同房间的环境进行独立调节的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包括第一吸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包括独立的第一室外换热支管和第二室外换热支管;多个室内换热器组,每一室内换热器组包括独立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一四通阀,第一四通阀包括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的第一接口、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连通的第二接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的第三接口以及与多个第一室内换热器均连通的第四接口,且多个第一室内换热器均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相连通,以形成从第一排气口至第一吸气口的多个第一支路;第二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包括与第二排气口连通的第五接口、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连通的第六接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的第七接口以及与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均连通的第八接口,且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均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相连通,以形成从第二排气口至第二吸气口的多个第二支路;其中,第一四通阀的换向导通用于切换第一排气口排出的气体的流向,第二四通阀的换向导通用于切换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的流向。
可选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室内节流装置,与多个第一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室内节流装置位于第一室内换热器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相连通的管路上;多个第二室内节流装置,与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室内节流装置设置于第二室内换热器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相连通的管路上。
可选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室外节流装置,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对应设置,位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相连通的管路上;第二室外节流装置,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对应设置,位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与第二室内换热器相连通的管路上。
可选地,压缩机包括双吸双排压缩机。
可选地,室外换热器包括:翅片管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包括相互独立的两个换热流路,其中一个换热流路作为第一室外换热支管,另一个换热流路作为第二室外换热支管。
可选地,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一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支管;第二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二室外换热支管。
可选地,在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导通且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导通,以及第五接口与第六接口导通且第七接口与第八接口导通的情况下,多个室内换热器组均为制冷模式。
可选地,在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导通且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导通,以及第五接口与第八接口导通且第六接口与第七接口导通的情况下,多个室内换热器组均为制热模式。
可选地,在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导通且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导通,以及第五接口与第六接口导通且第七接口与第八接口导通的情况下,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仅第一室内换热器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时,该室内换热器组为制热模式;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仅第二室内换热器所在的第二支路导通时,该室内换热器组为制冷模式;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第一室内换热器所在的第一支路和第二室内换热器所在的第二支路均导通时,该室内换热器组为再热除湿模式或不停机除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多个室内机;如前所述的空调系统,其中,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设置于室外机,室内换热器组设置于室内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和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通过独立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实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制冷或制热的独立控制。通过在第一排气口至第一吸气口之间形成多个第一支路,使压缩机第一排气口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分别通过多个第一支路流向第一吸气口,通过每个第一支路是否导通,以实现每个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独立控制。通过在第二排气口至第二吸气口之间形成多个第二支路,使压缩机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分别通过多个第二支路流向第二吸气口,通过每个第二支路是否导通,以实现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独立控制。通过第一四通阀的换向导通切换第一排气口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的流向,以实现第一室内换热器进行制冷或制热。通过第二四通阀的换向导通切换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的流向,以实现第二室内换热器进行制冷或制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空调系统。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每个室内机的运行模式进行独立调节,以实现对每个房间的环境的独立调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室内换热器组均运行制冷模式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室内换热器组均运行制热模式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冷模式、另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热模式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室内换热器组均运行再热除湿模式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室内换热器组均运行不停机除霜模式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冷模式、另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再热除湿模式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热模式、另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再热除湿模式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空调系统;11: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2: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3: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4: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5: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6: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7:第一室内换热器;18:第二室内换热器;
20:压缩机;21:第一吸气口;22:第一排气口;23:第二吸气口;24:第二排气口;
30:室外换热器;31: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2:第二室外换热支管;
40:第一四通阀;41:第一接口;42:第二接口;43:第三接口;44:第四接口;
50:第二四通阀;51:第五接口;52:第六接口;53:第七接口;54:第八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10,空调系统10包括压缩机20、室外换热器30、多个室内换热器组、第一四通阀40和第二四通阀50。压缩机20包括第一吸气口21、第一排气口22、第二吸气口23和第二排气口24。室外换热器30包括独立的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和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每一室内换热器组均包括独立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第一四通阀40包括与第一排气口22连通的第一接口41、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连通的第二接口42、与第一吸气口21连通的第三接口43以及与多个第一室内换热器17均连通的第四接口44,且多个第一室内换热器17均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相连通,以形成从第一排气口22至第一吸气口21的多个第一支路。第二四通阀50包括与第二排气口24连通的第五接口51、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连通的第六接口52、与第二吸气口23连通的第七接口53以及与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18均连通的第八接口54,且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18均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相连通,以形成从第二排气口24至第二吸气口23的多个第二支路。其中,第一四通阀40的换向导通用于切换第一排气口22排出的气体的流向。第二四通阀50的换向导通用于切换第二排气口24排出的气体的流向。
本实施例中,通过独立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实现第一室内换热器1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制冷或制热的独立控制,以实现室内换热器组运行不同的工作模式,且控制简单。比如,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同时制热时,该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热模式;第一室内换热器1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同时制冷时,该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冷模式;第一室内换热器1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中一个制冷、另一个制热时,该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再热除湿模式或不停机除霜模式。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排气口22至第一吸气口21之间形成多个第一支路,使压缩机20第一排气口22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分别通过多个第一支路流向第一吸气口21,通过每个第一支路是否导通,以实现每个第一室内换热器17的独立控制。通过在第二排气口24至第二吸气口23之间形成多个第二支路,使压缩机20第二排气口24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分别通过多个第二支路流向第二吸气口23,通过每个第二支路是否导通,以实现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18的独立控制。通过第一四通阀40的换向导通切换第一排气口22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的流向,以实现第一室内换热器17进行制冷或制热。通过第二四通阀50的换向导通切换第二排气口24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的流向,以实现第二室内换热器18进行制冷或制热。
结合图1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多个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和多个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多个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与多个第一室内换热器17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位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7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相连通的管路上。多个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与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18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设置于第二室内换热器18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相连通的管路上。
可选地,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和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均为电子膨胀阀。
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室内换热器17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相连通的管路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每个第二室内换热器18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相连通的管路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通过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的开闭,控制该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所在的第一支路是否导通。通过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的开闭,控制该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所在的第二支路是否导通。
比如,某个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打开,该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与该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相连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进行制冷或制热工作。其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7进行制冷工作时,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的作用是节流降压。第一室内换热器17进行制热工作时,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的作用是调节过冷度。再比如,某个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关闭,该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所在的第一支路不导通,与该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相连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不工作。
结合图1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和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对应设置,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位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7相连通的管路上。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对应设置,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位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8相连通的管路上。
可选地,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和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均为电子膨胀阀。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四通阀40的第一接口41与第二接口42导通的情况下,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的作用是调节过冷度。在第一四通阀40的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的情况下,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的作用是节流降压。在第二四通阀50的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的情况下,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的作用是调节过冷度。在第二四通阀50的第五接口51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的作用是节流降压。
结合图1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20包括双吸双排压缩机。
本实施例中,通过双吸双排压缩机20能够减小室外机的体积。通过双吸双排压缩机20形成独立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以实现对第一室内换热器1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的独立控制。
结合图1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30包括翅片管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包括相互独立的两个换热流路,其中一个换热流路作为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另一个换热流路作为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翅片管换热器的相互独立的两个换热流路分别作为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和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以实现对第一室内换热器1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的独立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30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30和第二室外换热器30。第一室外换热器30包括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第二室外换热器30包括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
本实施例中,通过独立的第一室外换热器30和第二室外换热器30实现对第一室内换热器1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的独立控制。
结合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接口41与第二接口42导通且第三接口43与第四接口44导通,以及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且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多个室内换热器组均为制冷模式。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四通阀40的第一接口41与第二接口42导通、第三接口43与第四接口44导通的情况下,多个第一支路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均运行制冷模式。具体地,压缩机20的第一排气口22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四通阀40进入室外换热器30的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制冷剂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流出后,通过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调节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出口的制冷剂的过冷度。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后分流,且分别流向多个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对于每个第一支路,制冷剂通过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7,制冷剂在第一室内换热器17中蒸发吸热后流出。分别从多个第一室内换热器17流出的制冷剂进行合流,合流后流经第一四通阀4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一吸气口21。
在第二四通阀50的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多个第二支路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8均运行制冷模式。具体地,压缩机20的第二排气口24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二四通阀50进入室外换热器30的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制冷剂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流出后,通过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调节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出口的制冷剂的过冷度。制冷剂流经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后分流,且分别流向多个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对于每个第二支路,制冷剂通过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8,制冷剂在第二室内换热器18中蒸发吸热后流出。分别从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18流出的制冷剂进行合流,合流后流经第二四通阀5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二吸气口23。
示例性的,室内换热器组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将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分别设置于两个房间。通过每个室内换热器组内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均运行制冷模式,进而使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均运行制冷模式,以实现两个房间同时制冷,满足用户要求所有房间同时制冷的使用需求。
结合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且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以及第五接口51与第八接口54导通且第六接口52与第七接口53导通的情况下,多个室内换热器组均为制热模式。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四通阀40的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的情况下,多个第一支路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均运行制热模式。具体地,压缩机20的第一排气口22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四通阀40后分流,且分别进入每个第一支路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内进行冷凝放热。对于每个第一支路,制冷剂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7流出后通过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调节过冷度,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后,多个第一支路合流,合流后的制冷剂经过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中吸热蒸发后,流经第一四通阀4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一吸气口21。
在第二四通阀50的第五接口51与第八接口54导通、第六接口52与第七接口53导通的情况下,多个第二支路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8均运行制热模式。具体地,压缩机20的第二排气口24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二四通阀50后分流,分别进入每个第二支路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8内进行冷凝放热。对于每个第二支路,制冷剂从第二室内换热器18流出后通过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调节过冷度,制冷剂流经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后,多个第二支路合流,合流后的制冷剂经过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制冷剂在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中吸热蒸发后,流经第二四通阀5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一吸气口21。
示例性的,室内换热器组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将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分别设置于两个房间。通过每个室内换热器组内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均运行制热模式,以使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均运行制热模式,以实现两个房间同时制热,满足用户要求所有房间同时制热的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且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以及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且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仅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时,该室内换热器组为制热模式。
本实施例中,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仅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即,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关闭。此时,对于一个室内换热器组,压缩机20的第一排气口22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四通阀40后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7内进行冷凝放热,制冷剂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7流出后通过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调节过冷度,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后,通过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进行节流降压,再进入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中吸热蒸发后,流经第一四通阀4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一吸气口21,实现该第一室内换热器17运行制热模式,进而实现该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热模式。
可选地,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8对应的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关闭,以实现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关闭,进而实现仅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且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以及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且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仅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导通时,该室内换热器组为制冷模式。
本实施例中,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仅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导通,即,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关闭。此时,对于一个室内换热器组,压缩机20的第二排气口24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二四通阀50进入室外换热器30的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制冷剂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流出后,通过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调节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出口的制冷剂的过冷度。制冷剂流经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后流向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制冷剂通过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8,制冷剂在第二室内换热器18中蒸发吸热后流出,再流经第二四通阀5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二吸气口23,实现该第二室内换热器18运行制冷模式,进而实现该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冷模式。
可选地,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7对应的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关闭,以实现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关闭,进而实现仅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导通。
结合图4所示,可选地,在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且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以及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且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多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仅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另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仅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导通,以实现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热模式、另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冷模式。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且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以及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且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仅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以及仅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导通时的空调系统10的运行过程如前所述,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室内换热器组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在第一四通阀40的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且第二四通阀50的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中仅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即,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中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8对应的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关闭,以实现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运行制热模式。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中仅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导通,即,与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中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对应的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关闭,以实现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运行制冷模式。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压缩机20的第一排气口22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四通阀40后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制冷剂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7流出后通过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调节过冷度,再经过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中吸热蒸发后,流经第一四通阀4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一吸气口21。同时,压缩机20的第二排气口24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二四通阀50进入室外换热器30的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制冷剂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流出后,流经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调节过冷度,再流经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8,制冷剂在第二室内换热器18中蒸发吸热后流出,并流经第二四通阀5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二吸气口23。实际应用时,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分别设置于两个房间。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运行制热模式,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运行制冷模式,实现一个房间制热、另一个房间制冷,满足用户要求一部分房间制热、另一个部分房间制冷的使用需求。
结合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且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以及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且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均导通时,该室内换热器组为再热除湿模式。
本实施例中,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使第一室内换热器17运行制热模式,同时,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均导通,使第二室内换热器18运行制冷模式。在使用时,高温高湿的室内空气吹过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8以降温除湿,吹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7以升温再热,实现该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再热除湿模式。
具体而言,结合图5所示,在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且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压缩机20的第一排气口22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四通阀40后分流,分别进入每个第一支路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对于每个第一支路,制冷剂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7流出后通过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调节过冷度,多个第一支路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后合流。合流后的制冷剂经过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中吸热蒸发后,流经第一四通阀4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一吸气口21。同时,压缩机20的第二排气口24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二四通阀50进入室外换热器30的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制冷剂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流出后,通过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调节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出口的制冷剂的过冷度。制冷剂流经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后分流,分别流向多个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对于每个第二支路,制冷剂通过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8,制冷剂在第二室内换热器18中蒸发吸热后流出。分别从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18流出的制冷剂合流后,流经第二四通阀5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二吸气口23。实现多个室内换热器组均运行再热除湿模式。
示例性的,室内换热器组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空调系统10在非冬季使用时,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均运行再热除湿模式。
示例性的,以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运行再热除湿模式为例,高温高湿的室内空气首先吹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8进行降温除湿,再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7进行升温,以实现再热除湿功能。或者,高温高湿的室内空气同时吹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8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7,经第二室内换热器18降温除湿以及第一室内换热器17升温后,空气的湿度下降,温度提高,以实现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运行再热除湿功能,满足用户对室内空气进行再热除湿的使用需求。实际应用时,通过调节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的开度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17的制冷剂流量和冷凝压力,以控制再热量。通过调节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的开度以控制第二室内换热器18的制冷剂流量和冷凝压力以控制除湿量。这样,就能够实现再热量和除湿量的独立控制,进而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升温除湿、恒温除湿和降温除湿,以满足用户对升温除湿、恒温除湿和降温除湿的使用需求。
结合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且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以及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且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均导通时,该室内换热器组为不停机除霜模式,具体地,对该室内换热器组的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处不停机除霜。
本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组的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处不停机除霜模式与再热除湿模式的系统流程相同,不再赘述。如果在冬季运行,则室内换热器组运行不停机除霜模式。如果在非冬季运行,则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再热除湿模式。
本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组的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处不停机除霜时,通过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制热,同时,第二室内换热器18制冷,实现除霜的同时室内温度不会降低,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调节第一四通阀40和第二四通阀50,通过第一四通阀40换向导通以及第二四通阀50的换向导通,使同一室内换热器组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制冷、且第二室内换热器18制热,以实现室内换热器组的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处不停机除霜。
实际应用时,对室外换热器30的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处和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处进行交替除霜,进而实现不停机除霜。比如,在室内换热器组运行不停机除霜模式时,先通过同一室内换热器组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制热、第二室内换热器18制冷,实现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处的除霜。再通过第一四通阀40的换向导通以及第二四通阀50的换向导通,使同一室内换热器组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制冷、第二室内换热器18制热,实现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处的除霜。
结合图7所示,可选地,在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且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以及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且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部分第一支路导通,多个第二支路全部导通。
本实施例中,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如果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第一支路不导通,则该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冷模式。如果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第一支路导通,且,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第二支路导通,则该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再热除湿模式。多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冷模式,另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再热除湿模式,以实现部分房间制冷,部分房间再热除湿。
示例性的,室内换热器组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分别安装于两个房间。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中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不导通,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导通,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运行制冷模式。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中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且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导通,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运行再热除湿模式。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运行制冷模式,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运行再热除湿模式,满足用户要求一个房间制冷、另一个房间再热除湿的使用需求。具体地,结合图7所示,在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且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压缩机20的第一排气口22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四通阀40后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制冷剂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7流出后通过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调节过冷度,再经过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中吸热蒸发后,流经第一四通阀4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一吸气口21,实现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运行制热模式。同时,压缩机20的第二排气口24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二四通阀50进入室外换热器30的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制冷剂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流出后,通过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调节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出口的制冷剂的过冷度。制冷剂流经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后分流,分别流向两个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对于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制冷剂通过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8,制冷剂在第二室内换热器18中蒸发吸热后流出。分别从两个第二室内换热器18流出的制冷剂合流后,流经第二四通阀5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二吸气口23,实现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8均运行制冷模式。因此,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8运行制冷模式以使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运行制冷模式。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运行制热模式,同时第二室内换热器18运行制冷模式,以使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运行再热除湿模式。
结合图8所示,可选地,在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且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以及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且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部分第二支路导通,多个第一支路全部导通。
本实施例中,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如果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不导通,则该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热模式。如果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且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导通,则该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再热除湿模式。多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制热模式,另一部分室内换热器组运行再热除湿模式,以实现部分房间制热,部分房间再热除湿。
示例性的,室内换热器组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分别安装于两个房间。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中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不导通,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运行制热模式。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中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且第二室内换热器18所在的第二支路导通,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运行再热除湿模式。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运行制热模式,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运行再热除湿模式,满足用户要求一个房间制热、另一个房间再热除湿的使用需求。具体地,结合图8所示,在第一接口41与第四接口44导通、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且第五接口51与第六接口52导通、第七接口53与第八接口54导通的情况下,压缩机20的第二排气口24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二四通阀50进入室外换热器30的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制冷剂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32流出后,流经第二室外节流装置14调节过冷度,再流经第二室内节流装置12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8,制冷剂在第二室内换热器18中蒸发吸热后流出,并流经第二四通阀5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二吸气口23,实现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8运行制冷模式。同时,压缩机20的第一排气口22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四通阀40后分流,分别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对于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制冷剂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7流出后通过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调节过冷度,两个第一支路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内节流装置11后合流。合流后的制冷剂经过第一室外节流装置13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支管31中吸热蒸发后,流经第一四通阀40回到压缩机20的第一吸气口21,实现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均运行制热模式。因此,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均运行制热模式以使第一室内换热器组15运行制热模式。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7运行制热模式,同时第二室内换热器18运行制冷模式,以使第二室内换热器组16运行再热除湿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多个室内机和如前任一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其中,压缩机20和室外换热器30设置于室外机,室内换热器组设置于室内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如前任一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每个室内机的运行模式进行独立调节,以实现对每个房间的环境的独立调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空调系统10,因此,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空调系统10的全部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实际应用时,空调器能够实现如下效果:所有房间同时制冷;所有房间同时制热;部分房间制冷,部分房间制热;所有房间再热除湿;部分房间制冷,部分房间再热除湿;部分房间制热,部分房间再热除湿;以及不停机除霜。提高了空调器运行模式的多样性。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包括第一吸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
室外换热器,包括独立的第一室外换热支管和第二室外换热支管;
多个室内换热器组,每一室内换热器组包括独立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
第一四通阀,包括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的第一接口、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连通的第二接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的第三接口以及与多个第一室内换热器均连通的第四接口,且多个第一室内换热器均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相连通,以形成从第一排气口至第一吸气口的多个第一支路;
第二四通阀,包括与第二排气口连通的第五接口、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连通的第六接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的第七接口以及与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均连通的第八接口,且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均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相连通,以形成从第二排气口至第二吸气口的多个第二支路;
其中,第一四通阀的换向导通用于切换第一排气口排出的气体的流向,第二四通阀的换向导通用于切换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的流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第一室内节流装置,与多个第一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室内节流装置位于第一室内换热器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相连通的管路上;
多个第二室内节流装置,与多个第二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室内节流装置设置于第二室内换热器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相连通的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室外节流装置,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对应设置,位于第一室外换热支管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相连通的管路上;
第二室外节流装置,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对应设置,位于第二室外换热支管与第二室内换热器相连通的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压缩机包括双吸双排压缩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外换热器包括:
翅片管换热器,包括相互独立的两个换热流路,其中一个换热流路作为第一室外换热支管,另一个换热流路作为第二室外换热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外换热器包括:
第一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支管;
第二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二室外换热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导通且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导通,以及第五接口与第六接口导通且第七接口与第八接口导通的情况下,多个室内换热器组均为制冷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导通且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导通,以及第五接口与第八接口导通且第六接口与第七接口导通的情况下,多个室内换热器组均为制热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导通且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导通,以及第五接口与第六接口导通且第七接口与第八接口导通的情况下,
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仅第一室内换热器所在的第一支路导通时,该室内换热器组为制热模式;
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仅第二室内换热器所在的第二支路导通时,该室内换热器组为制冷模式;
在同一个室内换热器组中,第一室内换热器所在的第一支路和第二室内换热器所在的第二支路均导通时,该室内换热器组为再热除湿模式或不停机除霜模式。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机;
多个室内机;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中,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设置于室外机,室内换热器组设置于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24236.0U CN220506910U (zh) | 2023-08-18 | 2023-08-18 |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24236.0U CN220506910U (zh) | 2023-08-18 | 2023-08-18 |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06910U true CN220506910U (zh) | 2024-02-20 |
Family
ID=89880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24236.0U Active CN220506910U (zh) | 2023-08-18 | 2023-08-18 |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06910U (zh) |
-
2023
- 2023-08-18 CN CN202322224236.0U patent/CN2205069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73917B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EP1437557B1 (en) |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with defrosting device | |
KR100442392B1 (ko) | 한 쌍의 실외열교환기를 구비한 냉난방 겸용 공기조화기 | |
KR100437802B1 (ko) |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공기조화기 | |
CN103062851A (zh) | 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 |
CN111765567B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154522B (zh) | 一种多联空调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 | |
WO2022110761A1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3841111U (zh) | 空调器 | |
JP2015117894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CN112377998A (zh) | 一种具有多再热方式的全工况热泵热回收型新风机 | |
CN210832603U (zh) | 空调器 | |
JPH01247967A (ja) | 多室型冷暖房装置 | |
CN112710100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631286A (zh) | 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20506910U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 |
CN112539453B (zh) | 一种多联机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US11892214B2 (en) | Outdoor unit and heat pump system | |
CN210892244U (zh) | 换热系统 | |
KR100820820B1 (ko) | 공기조화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210832602U (zh) | 空调器 | |
CN110207417B (zh) | 空调系统 | |
CN210892242U (zh) | 换热系统 | |
CN109237645B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082297A (zh) | 热泵机组组件及控制方法和热泵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