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6653B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6653B
CN110446653B CN201880019044.5A CN201880019044A CN110446653B CN 110446653 B CN110446653 B CN 110446653B CN 201880019044 A CN201880019044 A CN 201880019044A CN 110446653 B CN110446653 B CN 1104466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ior member
fender
support
type vehicle
str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90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46653A (zh
Inventor
竹中宽
今井亮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46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6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46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6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2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attached to the cycle as accessories
    • B62J9/23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attached to the cycle as accessories above or alongside th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2Box-shaped seats; Bench-type seats, e.g. dual or twin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5/00Mud-guards fo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具备后部车架(Fr)和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Fr)的中空外装部件(27),所述中空外装部件(27)具备在相互之间设有空间部(49)的第一外装部件(29)和第二外装部件(28),所述第一外装部件(29)具备在所述空间部(49)内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Fr)的安装部(53),所述第二外装部件(28)具备在所述安装部(53)的附近与所述第一外装部件(29)的内表面对置配置的支承突起(39),且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Fr)。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身后部具备后挡泥板等中空外装部件的跨骑型车辆。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3月2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愿2017-061920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机动二轮车等跨骑型车辆中,为了防止来自后轮的泥、尘埃等的溅起而在车身后部安装有后挡泥板。后挡泥板大多将多个树脂部件组装而构成,且在内部为了配置框架、支架、电配线等而设有空间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将后挡泥板分割为前侧后挡泥板和后侧后挡泥板而构成,并且后侧后挡泥板由挡泥板内侧件和将该挡泥板内侧件的外侧覆盖的挡泥板外侧件构成。挡泥板内侧件与挡泥板外侧件在相互对置的状态下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它们之间设有空间部。在空间部中穿过有一体地固定于车架的金属制的支架。支架延伸到挡泥板外侧件的下部位置,且在该下部位置通过螺栓、螺母而紧固固定于挡泥板外侧件。后侧后挡泥板构成安装于车架的中空外装部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3-244883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中,作为中空外装部件的后侧后挡泥板由挡泥板内侧件和挡泥板外侧件构成,因此在车辆行驶时的上推载荷等大的载荷输入时,需要防止挡泥板内侧件、挡泥板外侧件弹性极限以上地挠曲变形。作为其对策,将挡泥板内侧件与挡泥板外侧件的多个部位通过多个螺钉进行相互结合。
然而,这样将挡泥板内侧件与挡泥板外侧件在多个部位进行螺钉紧固的情况下,挡泥板内侧件与挡泥板外侧件的组装作业变得烦杂。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跨骑型车辆中,作为中空外装部件的后侧后挡泥板在空间部的下方的外侧位置通过螺栓、螺母而相对于支架紧固固定。因此,后侧后挡泥板与支架的固定部从外部能够观察到,在车辆的外观设计方面不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不需要烦杂的部件组装作业就能够防止中空外装部件的过度的挠曲变形、且也能够提高车辆的外观设计性的跨骑型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采用了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跨骑型车辆具备后部车架和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的中空外装部件,所述中空外装部件具备相互对置配置且在相互之间设有空间部的第一外装部件和第二外装部件,所述第一外装部件具备在所述空间部内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的安装部,所述第二外装部件具备在所述空间部内的所述安装部的附近与所述第一外装部件的内表面对置配置的支承突起,且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
根据上述(1)的结构,第一外装部件通过安装部而安装于后部车架,并且第二外装部件的支承突起在空间部内的安装部的附近与第一外装部件的内表面对置配置。安装于后部车架的第一外装部件的安装部配置于第一外装部件与第二外装部件之间的空间部内,因此从车辆的外部难以观察到。另外,在因车辆行驶时的来自后轮的上推等而向中空外装部件输入有大的载荷的情况下,第一外装部件的内表面在安装部的附近被第二外装部件的支承突起按压并支承,由此限制在第一外装部件、第二外装部件上产生过大的挠曲变形的情况。
(2)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安装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外装部件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并且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位置,所述第二外装部件的所述支承突起配置于所述安装部的车宽方向两侧位置。
根据上述(2)的结构,第一外装部件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部安装于后部车架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位置,在该状态下,第一外装部件的内表面的安装部的车宽方向两侧位置能够由第二外装部件侧的一对支承突起支承。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在夹着安装部的车宽方向两侧位置稳定地限制第一外装部件和第二外装部件的过度的挠曲变形。另外,第一外装部件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的安装部安装于后部车架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位置,因此组装时的第一外装部件的平衡变得良好,组装作业性提高。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安装部具有嵌合突起,该嵌合突起相对于车辆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倾斜,且顶端部嵌入于后部车架侧的嵌合孔。
根据上述(3)的结构,仅通过将第一外装部件的嵌合突起嵌入于后部车架侧的嵌合孔,就能够容易将第一外装部件固定于后部车架。另外,使第一外装部件整体相对于后部车架倾斜地位移,由此能够将嵌合突起嵌合于嵌合孔。因此,能够基于后部车架与第一外装部件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偏移量、第二外装部件与第一外装部件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偏移量来目视确认嵌合突起与嵌合孔的嵌合状态。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组装作业性变得良好。
(4)在上述(1)~(3)中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突起的顶端的支承面形成为大致沿着与该支承面对置的第一外装部件的被支承面的形状。
根据上述(4)的结构,能够在支承突起的支承面的大致整个区域承挡第一外装部件的抵接载荷。因此,能够减小在支承面与被支承面之间作用的应力,从而提高部件的耐久性。
(5)在上述(1)~(4)中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突起的顶端的支承面与和该支承面对置的第一外装部件的被支承面分离设置,所述支承面与所述被支承面的分离距离设定为所述支承面与所述被支承面在所述第一外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外装部件的弹性极限的范围内抵接的距离。
根据上述(5)的结构,由于支承面与被支承面之间分离,因此在微小的行驶振动输入时,支承面与被支承面不会接触。因此,不会产生由支承面和被支承面引起的抵接声。另一方面,在来自后轮的上推等大的载荷输入时,支承面与被支承面在第一外装部件和第二外装部件的弹性极限的范围内相互抵接,来限制第一外装部件和第二外装部件的过大的挠曲变形。
(6)在上述(1)~(5)中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突起的基端侧比顶端的支承面的附近部形成得宽度宽。
根据上述(6)的结构,由于支承突起的基端侧比支承面的附近部形成得宽度宽,因此在支承面与第一外装部件侧的被支承面抵接时,能够将从被支承面接受的反力通过宽度宽的基端侧向第二外装部件的主体部顺利地传递。因此,与将支承突起的整个区域形成得宽度宽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支承突起小型、轻量化。
(7)在上述(1)~(6)中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突起的基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外装部件的主体部呈圆弧状地扩宽而连接。
根据上述(7)的结构,在支承面与第一外装部件侧的被支承面抵接时,能够将从被支承面接受的反力向第二外装部件的主体部更顺利地传递。
(8)在上述(1)~(7)中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安装部的基端部比顶端部形成得宽度宽。
根据上述(8)的结构,能够将安装部的顶端部从后部车架接受的反力通过安装部的宽度宽的基端部向第一外装部件的主体部顺利地传递。其结果是,与将安装部的整个区域形成得宽度宽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安装部的小型、轻量化。
(9)在上述(1)~(8)中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出的凹部或凸部。
根据上述(9)的结构,通过在安装部上设置的凹部或凸部,使安装部的截面模量增加。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安装部的小型化且同时提高安装部的刚性。
(10)在上述(1)~(9)中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外装部件的所述支承突起在所述第一外装部件的所述安装部的车宽方向两侧位置设有一对,在所述第二外装部件的一对所述支承突起之间设有向与所述安装部相反的一侧凹陷的线束收纳槽。
根据上述(10)的结构,能够通过一对支承突起和安装部包围而保护收纳于线束收纳槽的线束。另外,在线束的配线时,能够将一对支承突起作为线束的引导件来利用。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容易进行线束的配线作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第一外装部件在空间部内通过安装部而安装于后部车架,并且第二外装部件的支承突起在空间部内,在第一外装部件侧的安装部的附近与第一外装部件的内表面对置配置,因此通过简单的作业就能够将中空外装部件安装于车架,并且,能够实现中空外装部件的过度的挠曲变形的防止和车辆的外观设计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后视图。
图3是去除座椅来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后部区域的立体图。
图4是去除挡泥板外侧件来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后部区域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挡泥板内侧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挡泥板外侧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图1的VII部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图2的VIII部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沿着图7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沿着图7的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沿着图8的XI-XI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沿着图8的XII-XI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的朝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就与车辆中的朝向相同。另外,图中的箭头FR指向车辆的前方,箭头UP指向车辆的上方,箭头LH指向车辆的左侧方。
图1是从右侧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图,图2是从后方观察跨骑型车辆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是通过发动机2(内燃机)来驱动后轮Wr的越野类型的机动二轮车。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称为“机动二轮车1”。
机动二轮车1的车架F具备:在前端部配置的头管11;从头管11向后斜下方延伸出的主框架管12;从头管11上的与主框架管12连结的连结部的下方位置向下方延伸出的下行管13;从主框架管12的后部区域向下方弯曲而延伸出的左右一对的中央管14L、14R;以及将左右的各中央管14L、14R的下端部与下行管13的下端部连结的左右一对的下管15L、15R。
车架F还具备:从主框架管12的后部朝向车身后方侧延伸出的左右一对的座椅轨道16L、16R;以及将中央管14L、14R与座椅轨道16L、16R的后部区域连结的左右一对的支撑管17L、17R。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构件中的在纸面前后重叠而隐藏的构件(例如,中央管14L)为了便于图示,带括弧地标注符号。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在纸面前后重叠而隐藏的构件,同样地处理。
未图示的转向杆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头管11。
在转向杆的上下的各端部固定有顶桥9和底桥10。在顶桥9和底桥10上支承有作为悬架构件的左右的前叉22L、22R。前轮Wf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前叉22L、22R的下端部。在顶桥9的上部安装有转向车把4。另外,在底桥10上安装有将前轮Wf的上方覆盖的前挡泥板18。
在主框架管12的上部安装有燃料箱50。在燃料箱50的后部侧的座椅轨道16L、16R上安装有用于供乘客就座的座椅51。另外,在座椅轨道16L、16R和支撑管17L、17R的后部安装有后挡泥板19,该后挡泥板19在座椅51的后部侧将后轮Wr的上方覆盖。
在主框架管12的下方,且在由下行管13、中央管14L、14R及下管15L、15R包围的区域设置有以发动机2及变速器3为主要素的动力单元PU。动力单元PU的发动机2以气缸部2a沿着下行管13的方式向前部上方侧立起。在气缸部2a的车身后方侧连接有进气管8,在气缸部2a的车身前方侧连接有排气管7。
在进气管8上连接有节气门区6,该节气门区6在内部内置有未图示的节气门。
另外,排气管7从气缸部2a的前方向车身的右侧方拉回之后向车身的后部斜上方延伸出。在排气管7的后部连接有消声器5。
在左右的中央管14L、14R的下缘部安装有枢轴35。摆臂34的前端部能够上下摆动地轴支承于枢轴35。后轮Wr能够旋转地轴支承于摆臂34的后端部。后轮Wr的车轴经由驱动链38能够进行动力传递地与动力单元PU的输出轴(未图示)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摆臂34也经由未图示的缓冲单元而支承于车架F。
在车身的左右的侧部设有从下行管13的上部侧方区域覆盖到燃料箱50的侧方和座椅51的靠前部的侧部下方区域的树脂制的前部侧罩24,且设有配置于前部侧罩24的后部而将左右的座椅轨道16L、16R和支撑管17L、17R的侧方覆盖的后部侧罩25。前部侧罩24和后部侧罩25经由未图示的托架、支架等而安装于燃料箱50、车架F的适当部位。
图3是去除座椅51而从后部右斜上方观察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后部的图。
如图3所示,车架F的左右的座椅轨道16L、16R中,后端部的附近彼此通过后部横梁26r相互连结,且大致中间部彼此通过中间横梁26m相互连结。后挡泥板19的一部分支承于后部横梁26r和中间横梁26m。后挡泥板19具备:将后轮Wr的前部上方覆盖的前侧后挡泥板23;以及在前侧后挡泥板23的后部侧将后轮Wr的后部上方覆盖的后侧后挡泥板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左右的座椅轨道16L、16R和连结左右的座椅轨道16L、16R的构件(中间横梁26m、后部横梁26r)一并称为“后部车架Fr”。
后侧后挡泥板27具备:配置于后部车架Fr的下方且卡止于该后部车架Fr的挡泥板内侧件28;配置于挡泥板内侧件28的上方且固定于后部车架Fr的挡泥板外侧件29;以及配置于挡泥板内侧件28的下方且与挡泥板内侧件28一起卡止于后部车架Fr的挡泥板下侧件30。挡泥板内侧件28、挡泥板外侧件29、挡泥板下侧件30都由树脂材料形成。在挡泥板下侧件30的后部面设有未图示的牌照的安装部20(参照图1、图2)和用于向牌照照射光的牌照灯21(参照图1、图2)。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侧后挡泥板27构成中空外装部件。另外,挡泥板内侧件28构成第二外装部件,挡泥板外侧件29构成第一外装部件。
图4是从后部右斜上方观察去除了后侧后挡泥板27的挡泥板外侧件29的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后部的图。另外,图5是从后部右斜上方观察挡泥板内侧件28的图,图6是从前部右斜下方观察挡泥板外侧件29的图。图7是将图1的VII部放大表示的图,图8是将图2的VIII部放大表示的图。图9是表示沿着图7的IX-IX线的截面的图,图10是表示沿着图7的X-X线的截面的图。另外,图11是表示沿着图8的XI-XI线的截面的图,图12是表示沿着图8的XII-XII线的截面的图。
如图4、图5、图9、图10所示,挡泥板内侧件28具有与座椅51大致相同宽度的底壁31b和从底壁31b的左右两侧沿上下方向突出的一对侧壁31s。底壁31b和左右的侧壁31s以大致沿着后轮Wr的外表面形状的方式将下表面侧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另外,侧壁31s中,前部区域的上下宽度形成得比较窄,朝向后部区域以侧视观察下呈三角形形状的方式使上下宽度逐渐增加。左右的侧壁31s在底壁31b的前后方向的中途部终结。左右的侧壁31s的后端部在挡泥板下侧件30与挡泥板外侧件29之间形成开口部32。在开口部32中安装有尾灯的灯单元33。图5中的符号36是在底壁31b的后端部的上表面左右分离设置的灯单元安装用的隆起部。
另外,在挡泥板内侧件28的底壁31b中的左右的隆起部36的前部侧突出设置有比隆起部36、侧壁31s更向上方侧突出的支承突起39。左右的支承突起39以底壁31b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为对称中心而对称地配置。如图11、图12所示,各支承突起39是侧视观察下呈梯形形状的中空的突起,上端部成为大致平坦的支承面39a。各支承突起39在侧视观察下朝向下方呈扇子状地扩宽。
在挡泥板内侧件28的底壁31b上配置有后部车架Fr的后部区域。如图5所示,挡泥板内侧件28的底壁31b的前端部向上方隆起,在其上端部延伸设置有向前方延伸出的接合片40。该接合片40与后部车架Fr的中间横梁26m的上表面重叠,且与挡泥板外侧件29一起如图3所示那样通过螺栓41紧固固定于中间横梁26m。
另外,如图5、图12所示,在挡泥板内侧件28的底壁31b上的左右的支承突起39的各前部侧形成有螺栓插通孔42。在底壁31b上的螺栓插通孔42的形成位置的上表面载置有后部车架Fr的后部横梁26r,后部车架Fr的左右的座椅轨道16L、16R的后端部载置于左右的支承突起39的各宽度方向外侧。后部横梁26r在该状态下,如图12所示,通过插入到底壁31b的螺栓插通孔42中的螺栓43而紧固固定于挡泥板内侧件28的底壁31b及其下方的挡泥板下侧件30。
如图4所示,在后部车架Fr的后部横梁26r上延伸设置有从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朝向后部斜下方延伸出的支承片44。在该支承片44上固定有具有嵌合孔45a的金属制或树脂制的衬套45。衬套45的嵌合孔45a位于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其轴心指向后部斜上方。
另一方面,如图3、图6所示,挡泥板外侧件29具有将挡泥板内侧件28的上方覆盖的顶壁46t、从顶壁46t的侧部向下方延伸出的侧壁46s、从顶壁46t的后部向下方延伸出的后部壁46r。在顶壁46t的上表面侧的前缘部设有收容配置有座椅51的后缘部的凹陷部47,在该凹陷部47内安装有将座椅51的后缘部里面卡止的卡止配件48。
该卡止配件48通过将挡泥板外侧件29和挡泥板内侧件28紧固固定于中间横梁26m的螺栓41而一并紧固固定于中间横梁26m。另外,挡泥板外侧件29的侧壁46s覆盖挡泥板内侧件28的侧壁31s的上缘部的外侧。挡泥板外侧件29在固定于后部车架Fr的状态下,如图9~图12所示,与挡泥板内侧件28之间形成空间部49。
另外,在挡泥板外侧件29的顶壁46t的里面(面向空间部49的内表面)突出设置有具有嵌合突起52的固定块53(安装部)。固定块53具有基端部与顶壁46t连设的一对侧壁53s和后壁53r,在侧壁53s和后壁53r的顶端侧部分一体地设有朝向斜前部下方突出的圆柱状或圆锥台状的嵌合突起52。
固定块53设置于挡泥板外侧件29的宽度方向的中央(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下端的嵌合突起52在空间部49内嵌入于后部车架Fr侧的衬套45的嵌合孔45a。挡泥板外侧件29的后部区域通过固定块53的嵌合突起52嵌入于后部车架Fr侧的嵌合孔45a而被固定于后部车架Fr。固定块53(安装部)的侧壁53s如图6、图11所示,基端部53s-1比顶端部53s-2形成得宽度宽。
如图9、图10所示,在固定块53的后壁53r上形成有沿着铅垂方向呈槽状地延伸出的凹部54。后壁53r通过凹部54来提高截面模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凹部54提高后壁53r的截面模量,但也可以取代凹部54而设置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出的凸部。
在此,挡泥板外侧件29通过固定块53的嵌合突起52在空间部49内嵌入于衬套45的嵌合孔45a,从而后部侧固定于后部车架Fr。并且,挡泥板外侧件29在这样将后部侧固定于后部车架Fr之后,最终将前缘部在凹陷部47内通过螺栓41固定于后部车架Fr的中间横梁26m,并将左右的侧壁46s的前端部通过螺栓60固定于在各座椅轨道16L、16R上设置的未图示的托架。
在挡泥板外侧件29这样固定于后部车架Fr的状态下,挡泥板内侧件28的支承突起39的各顶端的支承面39a如图9~图12所示,相对于挡泥板外侧件29的顶壁46t的里面具有间隙d而面对。将顶壁46t的里面中的与支承突起39的支承面39a对置的面称为被支承面46t-1。被支承面46t-1设置在固定块53的车宽方向两侧。因此,挡泥板内侧件28侧的一对支承突起39配置于固定块53的车宽方向两侧位置。
另外,挡泥板内侧件28的各支承突起39的支承面39a形成为大致沿着对应的被支承面46t-1的形状。具体而言,支承面39a在侧视观察下,如图12所示,形成为与挡泥板外侧件29的下表面平行的直线状,在后视观察下或前视观察下,如图9、图10所示,以沿着挡泥板外侧件29的下表面的圆弧面的方式形成为圆弧状。
另外,各支承突起39的支承面39a与挡泥板外侧件29侧的被支承面46t-1之间的间隙d(分离距离)设定为,在从外部向挡泥板内侧件28、挡泥板外侧件29输入有大的载荷时,支承面39a与被支承面46t-1在挡泥板内侧件28、挡泥板外侧件29的弹性极限的范围内抵接的尺寸(距离)。
挡泥板内侧件28的各支承突起39在侧视观察下,基端部39b侧比顶端的支承面39a的附近部形成得宽度宽。更具体而言,各支承突起39从具有支承面39a的顶端侧朝向基端部39b侧呈扇子状地扩宽而形成,特别是如图12所示,基端部39b相对于挡泥板内侧件28的主体部(例如,底壁31b)呈圆弧状地扩宽而连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支承突起39的基端部39b的前部侧朝向与后部车架Fr的后部横梁26r结合的结合部而呈圆弧状地扩宽。
另外,如图9、图10所示,在挡泥板内侧件28的底壁31b中的一对支承突起39之间形成有向下方呈矩形形状凹陷的线束收纳槽55。线束收纳槽55从夹在底壁31b的一对支承突起39之间的位置到比其靠前方的规定的范围形成。
如图5所示,在挡泥板内侧件28的左右的侧壁31s的后部侧区域设有方向指示灯安装孔56,在该方向指示灯安装孔56中安装有左右的方向指示灯单元57。在线束收纳槽55中例如收纳有与左右的方向指示灯单元57连接的电配线58(线束)。如图5、图10所示,在线束收纳槽55的侧壁形成有插通孔59,通过该插通孔59将电配线58朝向左右的各方向指示灯单元57拉出。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当将挡泥板外侧件29在空间部49内通过固定块53(安装部)而固定于后部车架Fr时,挡泥板内侧件28的支承突起39在空间部49内的固定块53的附近与挡泥板外侧件29的顶壁46t的里面对置配置。因此,在因来自后轮Wr的上推等而向挡泥板外侧件29、挡泥板内侧件28输入有大的载荷时,挡泥板外侧件29的顶壁46t的里面(被支承面46t-1)被挡泥板内侧件28的支承突起39的支承面39a按压并支承,由此限制在挡泥板外侧件29、挡泥板内侧件28上产生过大的挠曲变形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通过不需要将多个螺钉拧入多个部位的简单的作业就能够将后侧后挡泥板27固定于后部车架Fr,并且,在大的载荷输入时,能够防止在挡泥板外侧件29、挡泥板内侧件28上产生过大的挠曲变形的情况。而且,用于将挡泥板外侧件29固定于后部车架Fr的固定块53位于后侧后挡泥板27的空间部49内,因此固定块53从外部观察不到,车辆的外观设计性也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固定块53(安装部)配置于挡泥板外侧件29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位置,并且固定于后部车架Fr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位置,挡泥板内侧件28的一对支承突起39配置于固定块53的车宽方向两侧位置。因此,在挡泥板外侧件29通过固定块53而固定于后部车架Fr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位置的状态下,挡泥板外侧件29的车宽方向的两侧位置能够由挡泥板内侧件28的一对支承突起39支承。
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在左右中的任一侧都能够稳定地限制挡泥板外侧件29和挡泥板内侧件28的过度的挠曲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挡泥板外侧件29通过车宽方向大致中央的固定块53而固定于后部车架Fr,因此在将固定块53固定于后部车架Fr之后,组装作业时的挡泥板外侧件29的平衡变得良好。因此,能够容易进行之后的其他的组装作业。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挡泥板外侧件29侧的固定块53具有嵌合突起52,该嵌合突起52向前部下方侧倾斜地延伸出,并能够嵌入于后部车架Fr侧的嵌合孔45a。因此,仅通过将嵌合突起52向后部车架Fr侧的衬套45的嵌合孔45a插入,就能够将挡泥板外侧件29的后部区域容易地固定于后部车架Fr。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嵌合突起52向前部下方侧倾斜突出,因此在将嵌合突起52向衬套45的嵌合孔45a插入时,能够基于挡泥板外侧件29相对于后部车架Fr的前后方向的偏移量、挡泥板外侧件29相对于挡泥板内侧件28的前后方向的偏移量来目视确认嵌合突起52与嵌合孔45a的嵌合状态。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组装作业性变得良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的情况下,挡泥板内侧件28侧的支承突起39的支承面39a形成为大致沿着挡泥板外侧件29侧的被支承面46t-1的形状,因此能够在支承突起39的支承面39a的大致整个区域承挡挡泥板外侧件29的抵接载荷。因此,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在抵接时作用于支承面39a与被支承面46t-1之间的应力减小,从而防止挡泥板内侧件28、挡泥板外侧件29的劣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在挡泥板内侧件28侧的支承面39a与挡泥板外侧件29侧的被支承面46t-1之间设有间隙d,该间隙d(分离距离)设定为,在从外部向挡泥板内侧件28、挡泥板外侧件29输入有大的载荷时,支承面39a与被支承面46t-1在挡泥板内侧件28、挡泥板外侧件29的弹性极限的范围内抵接的尺寸(距离)。因此,在车辆的通常行驶时,支承面39a与被支承面46t-1维持为非接触状态,仅在大的载荷输入时,支承面39a与被支承面46t-1相互抵接。
因此,在微小的行驶振动输入时,支承面39a与被支承面46t-1不会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咔哒声的产生。另一方面,在来自后轮Wr的上推等大的载荷输入时,在挡泥板内侧件28、挡泥板外侧件29达到弹性极限之前,支承面39a与被支承面46t-1相互抵接,由此能够防止在挡泥板内侧件28、挡泥板外侧件29上产生过大的挠曲变形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挡泥板内侧件28的支承突起39的基端侧比支承面39a的附近部形成得宽度宽,因此在支承面39a与挡泥板外侧件29侧的被支承面46t-1抵接时,能够通过宽度宽的基端部39b将从被支承面46t-1接受的反力向挡泥板内侧件28的底壁31b顺利地传递。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与将支承突起39的整个区域形成得宽度宽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支承突起39的小型、轻量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突起39的基端部39b相对于挡泥板内侧件28的底壁31b呈圆弧状地扩宽而连接,因此能够将从被支承面46t-1接受的反力向挡泥板内侧件28的底壁31b更顺利地传递。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突起39的基端部39b的前部侧朝向与后部车架Fr的后部横梁26r结合的结合部呈圆弧状地扩宽,因此能够顺利地使后部车架Fr侧支承从被支承面46t-1接受的反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挡泥板外侧件29侧的固定块53的基端部53s-1比顶端部53s-2形成得宽度宽,因此能够将通过嵌合突起52从后部车架Fr接受的反力利用固定块53的宽度宽的基端部53s-1向挡泥板外侧件29的顶壁46t顺利地传递。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与将固定块53的整个区域形成得宽度宽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固定块53的小型、轻量化。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在固定块53的后壁53r设置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出的槽状的凹部54,因此固定块53的后壁53r的截面模量增加。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固定块53的小型化且同时提高固定块53的弯曲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在挡泥板内侧件28的一对支承突起39之间设有向下方(与固定块53相反的方向)凹陷的线束收纳槽55,在该线束收纳槽55中配设有电配线58。因此,能够通过刚性高的一对支承突起39和固定块53包围而保护收纳于线束收纳槽55的电配线58。
另外,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在将电配线58向线束收纳槽55内配设的情况下,能够将一对支承突起39作为用于引导电配线58的引导件来利用。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容易进行电配线58的配线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挡泥板外侧件29构成具有安装部(固定块53)的第一外装部件,挡泥板内侧件28构成具有支承突起39的第二外装部件,但也可以反过来,挡泥板内侧件28构成第一外装部件,挡泥板外侧件29构成第二外装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并不局限于机动二轮车(包括带原动机的自行车及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也包括三轮(除了前一轮且后二轮之外,也包括前二轮且后一轮的车辆)或四轮的小型车辆。
符号说明:
1…机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
27…后侧后挡泥板(中空外装部件)
28…挡泥板内侧件(第二外装部件)
29…挡泥板外侧件(第一外装部件)
39…支承突起
39a…支承面
39b…基端部
45a…嵌合孔
46t-1…被支承面
49…空间部
52…嵌合突起
53…固定块(安装部)
53s-1…基端部
53s-2…顶端部
54…凹部
55…线束收纳槽

Claims (9)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
后部车架(Fr);以及
中空外装部件(27),其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Fr),
所述中空外装部件(27)具备相互对置配置且在相互之间设有空间部(49)的第一外装部件(29)和第二外装部件(28),
所述第一外装部件(29)具备在所述空间部(49)内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Fr)的安装部(53),
所述第二外装部件(28)具备在所述空间部(49)内的所述安装部(53)的附近与所述第一外装部件(29)的内表面对置配置的支承突起(39),且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Fr),
所述支承突起(39)的顶端的支承面(39a)与和该支承面(39a)对置的第一外装部件(29)的被支承面(46t-1)分离设置,
所述支承面(39a)与所述被支承面(46t-1)的分离距离设定为所述支承面(39a)与所述被支承面(46t-1)在所述第一外装部件(29)和所述第二外装部件(28)的弹性极限的范围内抵接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安装部(53)配置于所述第一外装部件(29)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并且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Fr)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位置,
所述第二外装部件的所述支承突起(39)配置于所述安装部(53)的车宽方向两侧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安装部(53)具有嵌合突起(52),该嵌合突起(52)相对于车辆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倾斜,且顶端部嵌入于所述后部车架(Fr)侧的嵌合孔(45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支承突起(39)的顶端的支承面(39a)形成为大致沿着与该支承面(39a)对置的第一外装部件(29)的被支承面(46t-1)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支承突起(39)的基端侧比顶端的支承面(39a)的附近部形成得宽度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支承突起(39)的基端部(39b)相对于所述第二外装部件(28)的主体部呈圆弧状地扩宽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安装部(53)的基端部(53s-1)比顶端部(53s-2)形成得宽度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在所述安装部(53)上设有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出的凹部(54)或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第二外装部件(28)的所述支承突起(39)在所述第一外装部件(29)的所述安装部(53)的车宽方向两侧位置设有一对,
在所述第二外装部件(28)的一对所述支承突起(39)之间设有向与所述安装部(53)相反的一侧凹陷的线束收纳槽(55)。
CN201880019044.5A 2017-03-27 2018-01-25 跨骑型车辆 Active CN1104466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1920 2017-03-27
JP2017-061920 2017-03-27
PCT/JP2018/002231 WO2018179746A1 (ja) 2017-03-27 2018-01-25 鞍乗り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6653A CN110446653A (zh) 2019-11-12
CN110446653B true CN110446653B (zh) 2021-01-22

Family

ID=63674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9044.5A Active CN110446653B (zh) 2017-03-27 2018-01-25 跨骑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97128B2 (zh)
CN (1) CN110446653B (zh)
WO (1) WO201817974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54637A (en) * 1930-11-04 1931-08-13 Christopher Carter An improved fender for use on motor road vehicles
GB612680A (en) * 1946-05-30 1948-11-16 Wasdell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mudguards for cycles and the like
JPS59102670A (ja) * 1982-12-03 1984-06-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取付け装置
JPS6175076A (ja) * 1984-09-18 1986-04-1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シ−ト取付構造
JPH0323426Y2 (zh) * 1985-04-08 1991-05-22
JPH0632268A (ja) * 1992-07-13 1994-02-08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補強構造
JPH10176321A (ja) * 1996-12-19 1998-06-30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防舷材
JP2000062671A (ja) * 1998-08-24 2000-02-29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ー取付構造
JP4199601B2 (ja) * 2003-06-09 2008-12-17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固定窓用遮蔽部材及び固定窓及びフェンダパネル取付構造
JP4073849B2 (ja) * 2003-09-09 2008-04-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リヤフェンダ構造
CZ295906B6 (cs) * 2004-08-09 2005-11-16 Peguform Bohemia, K. S. Zařízení pro pohlcení nárazu na horní hranu blatníku
JP2010221778A (ja) * 2009-03-23 2010-10-07 Toyota Motor Corp フェンダー構造
JP6085089B2 (ja) * 2012-01-17 2017-0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5944228B2 (ja) * 2012-05-28 2016-07-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6013767A (ja) * 2014-07-02 2016-01-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N203996450U (zh) * 2014-08-21 2014-12-1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门槛护板和车体
JP6348381B2 (ja) * 2014-09-04 2018-06-2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417179B2 (ja) * 2014-10-10 2018-10-3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179746A1 (ja) 2019-12-12
CN110446653A (zh) 2019-11-12
JP6697128B2 (ja) 2020-05-20
WO2018179746A1 (ja)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283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abs配置構造
JP4097279B2 (ja) 自動二輪車
US7637340B2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EP3366559B1 (en)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JP572835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12963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ーネス保持構造
CN110316296B (zh) 二轮机动车的座椅框架
EP3437968A1 (en) Refl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for saddled vehicles
US20060196713A1 (en) Body frame of motorcycle
US7641238B2 (en) Vehicle wheel fender flap
US11267525B2 (en) Saddle riding vehicle
US10100789B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5460511B2 (ja) 車両用のリヤフェンダ
JP609969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4041143B2 (ja) 車両用フレーム組立体及びその組立体を有する車両
EP2894087B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US7686121B2 (en) All terrain vehicle
CN110446653B (zh) 跨骑型车辆
JP667078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構造
WO2018159014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ーター取付構造
JPWO2018179795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構造
CN111433115B (zh) 跨骑型车辆
EP2711277B1 (en) Frame structure for saddle-riding type automotive vehicle
JP734057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EP4098529A1 (en) Straddled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