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1749B - 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 - Google Patents
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31749B CN110431749B CN201780088597.1A CN201780088597A CN110431749B CN 110431749 B CN110431749 B CN 110431749B CN 201780088597 A CN201780088597 A CN 201780088597A CN 110431749 B CN110431749 B CN 1104317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polar
- polarity
- index
- channe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06—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57—Turbo codes and decoding
- H03M13/296—Particular turbo code structure
- H03M13/2963—Turbo-block codes, i.e. turbo codes based on block codes, e.g. turbo decoding of product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62—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03M13/6368—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using rate compatible puncturing or complementary puncturing
- H03M13/6393—Rate compatible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5—Purpose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
- H03M13/6561—Parallelized implemen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5—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 H03M13/151—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using error loca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polynomials
- H03M13/152—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其支持极性编码技术中针对奇偶校验比特的信道选择。在一些情形中,无线设备的编码器或解码器可基于可靠性度量来将信息比特、冻结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指派给编码器或解码器的诸极性信道。信息比特可以初始地被指派并且基于第一信息比特的信道索引,奇偶校验比特可被指派给具有比第一信息比特的信道索引更高的信道索引的信道。在指派之后,这些比特可被编码或解码。
Description
背景
以下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等。这些系统可以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TE)系统或新无线电(NR)系统)。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包括数个基站或接入网节点,每个基站或接入网节点同时支持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这些通信设备可另外被称为用户装备(UE)。
在一些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方设备(诸如UE或基站)可对输入向量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以获得用于传输的码字。传送方设备可使用纠错码或奇偶校验比特,使得传输差错可由接收方设备检测到或纠正。可使用极性编码技术来执行编码,该极性编码技术可能是计算上复杂且资源密集的,因此导致等待时间问题或对收到码字的不成功解码。
概述
所描述的技术涉及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改进的方法、系统、设备或装置(装备)。一般地,所描述的技术提供极性编码中针对奇偶校验比特的灵活的极性信道选择(例如,极性信道数目、信道索引)。这些技术可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设备使用,并且可涉及基于与极性编码器或解码器的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来将信息比特、冻结比特和/或奇偶校验比特指派给相应极性信道。基于多个信息比特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信道索引,可将奇偶校验比特指派给具有比第一信息比特的信道索引更高的信道索引的极性信道。当被用于极性编码过程时,此类技术可通过使用减少数目的奇偶校验比特来改善解码性能,但仍然维持可接受的块差错率(BLER)。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标识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信道;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的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信道,其中第二信道的索引大于第一信道的索引;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以及传送码字,该码字包括经编码的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该装备可包括:用于标识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装置;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信道的装置;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的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信道的装置,其中第二信道的索引大于第一信道的索引;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的装置;以及用于传送码字的装置,该码字包括经编码的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另一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处理器、与该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这些指令可操作用于使得该处理器:标识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信道;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的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信道,其中第二信道的索引大于第一信道的索引;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以及传送码字,该码字包括经编码的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可操作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标识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信道;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的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信道,其中第二信道的索引大于第一信道的索引;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以及传送码字,该码字包括经编码的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确定第二信道包括:确定具有比第一信道的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该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这些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的该子集中选择第二信道。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第二信道可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第一可靠性度量可大于与该极性信道集的该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第一信道的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可小于或等于具有比第一信道的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的索引来确定该极性信道集中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每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相应信道。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至少部分地基于这些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这些相应信道的每个索引可大于第一信道的索引。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与该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可大于与第二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接收包括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码字;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被指派给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信道;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的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信道,其中第二信道的索引大于第一信道的索引;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该装备可包括:用于接收包括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码字的装置;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信道的装置;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的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信道的装置,其中第二信道的索引大于第一信道的索引;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的装置。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另一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处理器、与该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这些指令可操作用于使得该处理器:接收包括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码字;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被指派给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信道;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的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信道,其中第二信道的索引大于第一信道的索引;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可操作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接收包括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码字;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被指派给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信道;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的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信道,其中第二信道的索引大于第一信道的索引;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确定第二信道包括:确定具有比第一信道的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该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这些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的该子集中选择第二信道。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第二信道可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第一可靠性度量可大于与该极性信道集的该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第一信道的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可小于或等于具有比第一信道的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信道的索引来确定该极性信道集中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每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相应信道。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至少部分地基于这些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这些相应信道的每个索引可大于第一信道的索引。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与该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可大于与第二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
附图简述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无线设备的示例。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示例极性信道。
图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极性信道可靠性标绘的示例。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极性信道可靠性标绘的示例。
图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过程流的示例。
图7到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设备的框图。
图10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包括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无线设备的系统的框图。
图11到1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于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方法。
详细描述
由于无线信道的有损性质,传送方设备(例如,基站或用户装备(UE))采用纠错码,该纠错码使得接收方设备能够检测和纠正传输差错。纠错码向编码比特块引入冗余,并且这一冗余可被用于纠正由有损信道产生的损坏比特。奇偶校验比特可与极性编码技术中的冻结比特一起用于纠错。奇偶校验比特值是基于要编码的信息比特的值来动态地且确定性地设置的。由于其确定性性质,奇偶校验比特可被用于以与具有静态值的冻结比特相同的方式促成极性解码。出于此原因,一些极性编码技术使用奇偶校验比特动态冻结比特。
在一些示例中,可通过包括奇偶校验比特来优化要传送的码字的权重分布,以便促进解码性能。在一些其他情形中,奇偶校验比特的使用可允许较早地削减所选候选路径,这也可以提高解码性能。与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其可被用于CRC辅助式连续消除列表(CA-SCL)解码)不同,奇偶校验比特可以不被认为是开销。例如,在一些情形中,奇偶校验比特可以在解码器中(例如,通过解码器的处理器)被解码,而CRC比特可在对码字的其余部分进行解码之后被解码和/或验证。在一些情形中,奇偶校验比特的数目可在CA-SCL解码的性能中起作用。例如,奇偶校验比特的数目越大,CA-SCL解码性能越稳健。
在一些示例中,可通过确定奇偶校验比特、冻结比特、CRC比特、或信息比特中的一者或将其指派给来自编码器或解码器的极性信道集合的每一极性信道来构造极性码。该指派可基于与这些极性信道相关联的相应可靠性度量。在一些情形中,多步骤过程可涉及:根据极性信道的可靠性对其进行分类,选择最可靠的极性信道以用于信息比特的指派。基于与一个或多个信息比特相关联的信道索引(例如,指派给信息比特的最低信道索引、或与指派给信息比特的最不可靠信道相关联的信道索引),可以指派奇偶校验比特。例如,编码器可选择其索引大于用于第一信息比特的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值“P”个)极性信道。编码器可选择该“P”个极性信道以用于奇偶校验比特。在一些情形中,奇偶校验比特的数目'P'可被选择为常数值(例如,2、4、8、16、29、75、116)。在一些其他情形中,值“P”可被选择为其索引大于用于第一信息比特的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且未被选择作为信息比特的极性信道的数目的一半。附加地或替换地,'P'可被选择为等于或小于其索引大于用于第一信息比特的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且未被选择作为信息比特的极性信道的数目。在一些示例中,未被选择作为奇偶校验比特或信息比特的其余极性信道可被指派为冻结比特。
本公开的各方面最初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上下文中进行描述。接下来参照支持极性码中的奇偶校验比特指派的设备、信道和可靠性标绘来描述本公开的各方面。本公开的各方面通过并且参照与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有关的过程流、装置图、系统图和流程图来进一步解说和描述。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基站105、UE 115和核心网130。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网络、或者新无线电(NR)网络。在一些情形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支持增强型宽带通信、超可靠(即,关键任务)通信、低等待时间通信、以及与低成本和低复杂度设备的通信。UE 115或基站105可支持极性编码,并因此可实现用于在获得用于传输的码字之前对比特进行编码的编码器。码字可在接收方设备(例如,UE 115或基站105)处被接收,并且可使用解码器来解码。用于编码和解码的技术可涉及:将信息比特指派给编码器或解码器的极性信道,然后基于信息比特的指派来将奇偶校验比特指派给编码器或解码器的其他极性信道。例如,编码器可将一个或多个奇偶校验比特指派给具有大于为第一信息比特指派的信道索引的信道索引的极性信道。
基站105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基站天线与UE 115进行无线通信。每个基站105可为相应的地理覆盖区域110提供通信覆盖。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示出的通信链路125可包括从UE115到基站105的上行链路传输、或从基站105到UE 115的下行链路传输。控制信息和数据可根据各种技术在上行链路信道或下行链路上被复用。控制信息和数据可例如使用时分复用(TDM)技术、频分复用(FDM)技术或者混合TDM-FDM技术在下行链路信道上被复用。在一些示例中,在下行链路信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期间传送的控制信息可按级联方式在不同控制区域之间(例如,在共用控制区域与一个或多个因UE而异的控制区域之间)分布。
各UE 115可分散遍及无线通信系统100,并且每个UE 115可以是驻定的或移动的。UE 115也可被称为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某个其他合适的术语。UE 115还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个人电子设备、手持式设备、个人计算机、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物联网(IoT)设备、万物联网(IoE)设备、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电器、汽车等等。
在一些情形中,UE 115还可以能够直接与其他UE(例如,使用对等(P2P)或设备到设备(D2D)协议)通信。利用D2D通信的一群UE 115中的一个或多个UE可在蜂窝小区的地理覆盖区域110内。此类群中的其他UE 115可以在蜂窝小区的地理覆盖区域110之外,或者因其他原因不能够接收来自基站105的传输。在一些情形中,经由D2D通信进行通信的各群UE115可以利用一对多(1:M)系统,其中每个UE 115向该群中的每个其它UE 115进行传送。在一些情形中,基站105促成对用于D2D通信的资源的调度。在其他情形中,D2D通信是独立于基站105来执行的。
一些UE 115(诸如,MTC或IoT设备)可以是低成本或低复杂度设备,并且可提供机器之间的自动化通信,即,机器到机器(M2M)通信。M2M或MTC可以指允许设备彼此通信或者设备与基站通信而无需人类干预的数据通信技术。例如,M2M或MTC可以指来自集成有传感器或计量仪以测量或捕捉信息并将该信息中继到中央服务器或应用程序的设备的通信,该中央服务器或应用程序可以利用该信息或者将该信息呈现给与该程序或应用交互的人类。一些UE 115可被设计成收集信息或实现机器的自动化行为。用于MTC设备的应用的示例包括:智能计量、库存监视、水位监视、装备监视、健康护理监视、野外生存监视、天气和地理事件监视、队列管理和跟踪、远程安全感测、物理接入控制、和基于交易的商业收费。
在一些情形中,MTC设备可以使用半双工(单向)通信以降低的峰值速率来操作。MTC设备还可被配置成在没有参与活跃通信时进入功率节省“深休眠”模式。在一些情形中,MTC或IoT设备可被设计成支持关键任务功能,并且无线通信系统可被配置成为这些功能提供超可靠通信。
各基站105可与核心网130进行通信并且彼此通信。例如,基站105可通过回程链路132(例如,S1等)与核心网130对接。基站105可直接或间接地(例如,通过核心网130)在回程链路134(例如,X2等)上彼此通信。基站105可执行无线电配置和调度以用于与UE 115的通信,或者可在基站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下进行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可以是宏蜂窝小区、小型蜂窝小区、热点等。基站105也可被称为演进型B节点(eNB)105。
基站105可通过S1接口连接到核心网130。核心网可以是演进型分组核心(EPC),该EPC可包括至少一个移动性管理实体(MME)、至少一个服务网关(S-GW)、以及至少一个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MME可以是处理UE 115与EPC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所有用户网际协议(IP)分组可通过S-GW来传递,S-GW自身可连接到P-GW。P-GW可提供IP地址分配以及其他功能。P-GW可连接到网络运营商IP服务。运营商IP服务可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及分组交换(PS)流送服务。
核心网130可提供用户认证、接入授权、跟踪、网际协议(IP)连通性,以及其他接入、路由、或移动性功能。至少一些网络设备(诸如基站105)可包括子组件,诸如可以是接入节点控制器(ANC)的示例的接入网实体。每个接入网实体可通过数个其他接入网传输实体与数个UE 115通信,每个其他接入网传输实体可以是智能无线电头端或传送/接收点(TRP)的示例。在一些配置中,每个接入网实体或基站105的各种功能可跨各种网络设备(例如,无线电头端和接入网控制器)分布或者被合并到单个网络设备(例如,基站105)中。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在超高频(UHF)频率区划中使用从700MHz到2600MHz(2.6GHz)的频带进行操作,但一些网络(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可使用高达4GHz的频率。由于波长在从约1分米到1米长的范围内,因此该区划也可被称为分米频带。UHF波可主要通过视线传播,并且可被建筑物和环境特征阻挡。然而,这些波可充分穿透墙壁以向位于室内的UE 115提供服务。与使用频谱的高频(HF)或甚高频(VHF)部分的较小频率(和较长波)的传输相比,UHF波的传输由较小天线和较短射程(例如,小于100km)来表征。在一些情形中,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利用频谱的极高频(EHF)部分(例如,从30GHz到300GHz)。由于波长在从约1毫米到1厘米长的范围内,因此该区划也可被称为毫米频带。因此,EHF天线可甚至比UHF天线更小且间隔得更紧密。在一些情形中,这可促成在UE 115内使用天线阵列(例如,用于定向波束成形)。然而,EHF传输可能经受比UHF传输甚至更大的大气衰减和更短的射程。
因此,无线通信系统100可支持UE 115与基站105之间的毫米波(mmW)通信。工作在mmW或EHF频带的设备可具有多个天线以允许波束成形。即,基站105可使用多个天线或天线阵列来进行波束成形操作,以用于与UE 115进行定向通信。波束成形(其也可被称为空间滤波或定向传输)是一种可以在发射机(例如,基站105)处使用以在目标接收机(例如,UE115)的方向上整形和/或引导整体天线波束的信号处理技术。这可通过以使得以特定角度传送的信号经历相长干涉而其他信号经历相消干涉的方式组合天线阵列中的振子来达成。
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系统在传送方(例如,基站105)和接收方(例如,UE 115)之间使用传输方案,其中传送方和接收方两者均装备有多个天线。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一些部分可以使用波束成形。例如,基站105可以具有基站105可在其与UE 115的通信中用于波束成形的带有数个行和列的天线端口的天线阵列。信号可在不同方向上被传送多次(例如,每个传输可被不同地波束成形)。mmW接收方(例如,UE 115)可在接收同步信号时尝试多个波束(例如,天线子阵列)。
在一些情形中,基站105或UE 115的天线可位于可支持波束成形或MIMO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内。一个或多个基站天线或天线阵列可共处于天线组装件(诸如天线塔)处。在一些情形中,与基站105相关联的天线或天线阵列可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基站105可使用多个天线或天线阵列来进行波束成形操作,以用于与UE 115进行定向通信。
在一些情形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根据分层协议栈来操作的基于分组的网络。在用户面,承载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通信可以是基于IP的。在一些情形中,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可执行分组分段和重组以在逻辑信道上通信。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可执行优先级处置以及将逻辑信道复用到传输信道中。MAC层还可使用混合ARQ(HARQ)以提供MAC层的重传,从而改善链路效率。在控制面,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层可以提供UE115与网络设备或核心网130之间支持用户面数据的无线电承载的RRC连接的建立、配置和维护。在物理(PHY)层,传输信道可被映射到物理信道。
在NR共享频谱系统中可利用共享射频谱带。例如,NR共享频谱可利用有执照、共享、以及无执照频谱的任何组合等等。eCC码元历时和副载波间隔的灵活性可允许跨多个频谱使用eCC。在一些示例中,NR共享频谱可增加频谱利用和频率效率,特别是通过对资源的动态垂直(例如,跨频率)和水平(例如,跨时间)共享。
在一些情形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利用有执照和无执照射频谱带两者。例如,无线通信系统100可采用LTE有执照辅助式接入(LTE-LAA)或者无执照频带(诸如,5GHz工业、科学和医学(ISM)频带)中的LTE无执照(LTE U)无线电接入技术或NR技术。当在无执照射频谱带中操作时,无线设备(诸如基站105和UE 115)可采用先听后讲(LBT)规程以在传送数据之前确保信道是畅通的。在一些情形中,无执照频带中的操作可以与在有执照频带中操作的CC相协同地基于CA配置。无执照频谱中的操作可包括下行链路传输、上行链路传输或两者。无执照频谱中的双工可基于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或两者的组合。
图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设备200的示例。设备200可以是执行编码或解码过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内的任何设备。例如,设备200可以是如图1中描述的UE 115或基站105。
如所示出的,设备200包括存储器205、编码管理器210和收发机215。总线220可将存储器205连接到编码管理器210,并且总线225可将编码管理器210连接到收发机215。编码管理器210可包括或实现编码器230和解码器235。收发机215可包括或实现发射机240和接收机245。在一些实例中,设备200可具有存储在存储器205中的要传送给另一设备(诸如UE115或基站105)的数据。
为了发起传输过程,设备200可从存储器205检索数据(例如,以输入向量的形式)以进行传输。数据可包括数个信息比特,并且可经由总线220从存储器205被提供给编码管理器210。信息比特的数目可被表示为值“k”,如所示出的。编码器230可对该数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并输出具有长度“N”的码字,该长度“N”可与k不同或相同。未被分配为信息比特的比特(即,N–k个比特)可被指派为冻结比特或奇偶校验比特。奇偶校验比特可被用于奇偶校验极性编码技术,并且冻结比特可以是编码器230和解码器235(即,对发射机240处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的编码器和对在接收机处接收的码字进行解码的解码器235)两者均已知的值(0、1等)的比特。在一些情形中,指定为奇偶校验比特的比特可以不被用于存储信息,或者可以是动态冻结比特,以使得被选择作为奇偶校验比特的比特可以被重新指派为冻结比特。从接收方设备的角度来看,设备200可经由接收机245接收编码数据,并使用解码器235对该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得所传送数据。
编码器230可使用数种编码技术来对用于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这可向经编码输出引入冗余。例如,纠错码可被用于在码块中引入冗余,使得传输差错可被检测到和纠正。示例编码技术包括线性块编码、极性编码、Reed-Muller(RM)编码、极性RM编码等。这一冗余可以增加该数个信息比特将在接收时被成功解码的总概率。在一些示例中,用于由编码器230对数据传输进行编码的方法可涉及生成紧凑极性码、RM码、极性RM码或长度为“N”且维度为“k”的其他Plotkin码。
在一些情形中,奇偶校验比特的位置可基于生成权重“w”来确定。在一些情形中,生成权重“w”可对应于该数个信息比特的权重(例如,“1”的数目或“k”)。可通过包括奇偶校验比特来优化要传送的码字的权重分布,并且可促进解码性能。附加地或替换地,奇偶校验比特的使用可允许较早地削减所选候选路径,这可以提高解码性能。与CRC比特(其可被用于CRC辅助式连续消除列表(CA-SCL)解码)不同,奇偶校验比特可以不被认为是开销。例如,在一些情形中,奇偶校验比特可以由解码器235在解码信息比特或其他比特(例如,冻结比特)期间进行解码,而CRC比特可添加要解码的附加比特。取决于奇偶校验比特的类型(即,其是否已经被重新指派为冻结比特),如果该奇偶校验比特是冻结比特,则可将其与“0”进行比较;否则,可将其与信息比特(例如,1)进行比较。由此,从解码的角度来看,奇偶校验比特可以不被认为是开销,因为其可以在不增加要解码的比特数的情况下实现。另外,在一些情形中,奇偶校验比特的数目可在CA-SCL解码的性能中起作用。例如,奇偶校验比特的数目越大,CA-SCL解码性能越稳健。
在一些情形中,可通过为奇偶校验比特指派编码器230或解码器235的子集极性信道来构造奇偶校验极性码。在一些情形中,来自极性信道子集的极性信道可对应于单个比特,诸如冻结比特、信息比特或奇偶校验比特。在一些情形中,各个极性信道的可靠性度量可以是基于计算的。例如,给定极性信道将被成功解码的概率可被称为可靠性。在一些情形中,指派给奇偶校验比特的极性信道可以比指派给信息比特的一个或多个极性信道更可靠。在一些情形中,生成矩阵的行权重可被用于将极性信道指派给奇偶校验比特,并且可以不存在对可被选择用于奇偶校验比特的极性信道数目的限制。在此类情形中,应用快速并行解码技术的能力可能受到不利影响(例如,由于功率和计算约束)。
根据各个方面,多步骤过程可涉及:根据各自相应的可靠性对极性信道进行分类,为信息比特选择最可靠的极性信道,以及基于与一个或多个信息比特相关联的信道索引来指派奇偶校验比特。编码器230可对该数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并输出具有长度‘N’的码字,该长度‘N’可与k不同或相同。此外,未被选择作为信息比特的比特(即,“N-k”个比特)可被指派为奇偶校验比特和/或冻结比特。在一些情形中,可在编码之后移除或删除该“N”个比特的子集。这一技术可被称为穿孔,且在编码之后移除的该“N”个比特的子集可被称为穿孔比特。在一些情形中,被选择作为信息比特和冻结和/或奇偶校验比特的比特数之和可被表示为值“M”,并且穿孔比特的数目可由“N-M”表示。
在一些情形中,可根据每一极性信道的可靠性对多个极性信道进行分类,并且可以为“N-M”个穿孔比特选择最不可靠的“N-M”个极性信道。排除穿孔比特,可选择“K”个最可靠的极性信道作为信息比特以及相应的CRC比特。由此,剩余的用于冻结和/或奇偶校验比特的比特数是“M-k”。根据一些示例,从剩余的“M-k”个极性信道中,编码器230可选择其索引大于用于第一信息比特的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值“P”个)极性信道。此外,编码器230可选择该“P”个极性信道以用于奇偶校验比特。在一些情形中,奇偶校验比特的数目“P”可被选择为常数值(例如,8)。在一些其他情形中,值“P”可被选择为其索引大于用于第一信息比特的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且未被选择作为信息比特的极性信道的数目的一半。附加地或替换地,“P”可被选择为等于或小于其索引大于用于第一信息比特的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且未被选择作为信息比特的极性信道的数目。如先前所讨论的,虽然“P”的较大值改善了解码性能,但其可能增加解码操作的计算成本和复杂性。
在一些示例中,剩余的极性信道(即,M-k-P)可被指派为冻结比特。在解码期间,可将奇偶校验比特与先前解码的信息比特进行比较。在一些情形中,奇偶校验比特可与先前解码的信息比特相匹配。在一些其他情形中,奇偶校验比特可能与先前解码的信息比特不匹配,从而提示接收方或解码方设备添加惩罚或误差。在一些情形中,为纠正码字而添加的惩罚或误差可部分地基于冻结比特的解码值(即,0或另一值)与冻结比特的理想值(即,0)之间所估计的误差。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极性信道集300-a和300-b的示例。每个极性信道集300-a、300-b包括多个极性信道301。在一些情形中,出于极性编码的目的,每个极性信道301可被指派为穿孔比特305、冻结比特310、信息比特315或奇偶校验比特320。对极性信道301进行编码可由无线通信系统100内的执行编码或解码过程的任何设备或该设备的组件(例如,如在图1和2中描述的UE 115或基站105、或者编码器230或解码器235)来执行。
极性信道301可以按频率被顺序地索引,以使得连贯信道索引对应于频域中的毗邻极性信道。每一信道索引可具有相应的可靠性度量。如先前所描述的,信息比特315可被指派给极性信道集300中最可靠的极性信道301,而冻结比特310、穿孔比特305和/或奇偶校验比特320可被指派给剩余的极性信道301。
如在极性信道集300中解说的,编码器可对长度为“N”(例如,20)的码字中的一组“k”(例如,6)个信息比特315进行编码。在一些情形中,编码器可对“k”个最可靠的信道索引处的信息比特315进行编码以获得用于传输的码字。解码器可解码该码字以获得信息比特315,但可避免对具有比第一信息比特315-a的信道索引更低的信道索引的比特(冻结和/或奇偶校验)进行解码。取而代之,解码器可标识第一信息比特315-a,并且可确定解码路径的开始包括例如5个冻结比特310(例如,该码字可开始于第一信息比特315-a之前的5个连贯0比特)。基于这一确定,解码器可避免执行用于确定头5比特(如极性信道集300-a中解说的,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奇偶校验比特320)的计算。如上所述,奇偶校验比特320可例如通过对应于先前解码的信息比特来被用于纠错。由此,跳过奇偶校验比特320的解码可能不利地影响纠错和解码性能。
根据一些方面,编码器可将奇偶校验比特320移位到比第一信息比特315的信道索引更大的信道索引,以优化解码性能。例如,如在极性信道集300-b中解说的,编码器可在长度为“N”(例如,20)的码字中传送一组“k”(例如,6)个信息比特315,其中具有最低索引的信息比特315被指示为信息比特315-a。在一些情形中,编码器可对“k”个最可靠的信道索引处的信息比特315进行编码。根据一些方面,编码器可选择具有比用于第一信息比特315-b的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信道索引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值“P”个)极性信道。此外,编码器可选择该“P”个极性信道以用于奇偶校验比特320。在一些情形中,奇偶校验比特的数目“P”可被选择为常数值(例如,2)。在一些其他情形中,值“P”可被选择为其索引大于用于第一信息比特315-a的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且未被选择作为信息比特315的极性信道的数目的一半。另外,在一些情形中,“P”可被选择为等于或小于其索引大于用于第一信息比特315-a的极性信道301的信道索引且未被选择作为信息比特315的极性信道301的数目。由此,如极性信道集300-b中示出的,奇偶校验比特320已被指派给具有比与第一信息比特315-a相关联的信道索引更大的信道索引的信道。
图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极性信道可靠性标绘400的示例。极性信道可靠性标绘400示出了针对64比特码字内的每一信道索引的极性信道可靠性(例如,在0到10的尺度上)(其可被称为可靠性度量)。可以考虑其他可靠性值和码字长度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如在极性信道可靠性标绘400中解说的,编码器可在64比特的码字中传送一组8个信息比特405。在此情形中,解码器可在各自与相应信道索引相关联的64个极性信道上接收8个信息比特405、4个奇偶校验比特415和52个冻结比特410。在一些情形中,编码器可对在8个最可靠的信道索引(例如,信道索引32、48、56、60、61、62、63和64)处的8个信息比特405进行编码。解码器可对该码字内的信息比特405进行解码,但可避免对具有比第一信息比特405(例如,信道索引32处的信息比特405)的信道索引更低的信道索引的冻结比特410和奇偶校验比特415进行解码。取而代之,解码器可标识第一信息比特405,并且可确定解码路径的开始必须是31个冻结比特410默认值(例如,该码字可开始于第一信息比特405之前的31个连贯0比特)。基于这一确定,解码器可避免执行用于解码具有比第一信息比特405的信道索引更低的信道索引的(例如,在信道索引21和26处的)这两个奇偶校验比特415的计算。在一些情形中,这可能不利地影响对码字的解码可靠性和性能。替换地,解码器可在信道索引30处开始解码,以确定在信道索引32处的第一信息比特405之前的奇偶校验比特415。由于所执行的用于解码在第一信息比特405之前的奇偶校验比特的额外计算,这一解码过程可导致增加的等待时间。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极性信道可靠性标绘500的示例。极性信道可靠性标绘500示出了针对64比特码字内的每一信道索引的极性信道可靠性(例如,在0到10的尺度上)(其可被称为可靠性度量)。可以考虑其他可靠性值和码字长度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极性信道可靠性标绘500解说了优化解码性能的极性编码技术,因为信息比特505被指派给最可靠的信道并且奇偶校验比特515被指派给具有比第一信息比特505的信道索引更大的信道索引且未被指派为信息比特505的最可靠的极性信道。最后,冻结比特510被指派给其余的极性信道。与图4中解说的极性信道可靠性标绘400相比,具有比第一信息比特505的索引更低的索引的奇偶校验比特已被移位到比第一信息比特505的信道索引更大的信道索引。
如在极性信道可靠性标绘500中解说的,编码器可在64比特的码字中传送一组8个信息比特505。在此情形中,解码器可在各自与相应信道索引相关联的64个极性信道上接收8个信息比特505、4个奇偶校验比特515和52个冻结比特510。在一些情形中,编码器可对在8个最可靠的信道索引(例如,信道索引32、48、56、60、61、62、63和64)处的8个信息比特505、以及在4个比第一信息比特505的信道索引(例如,在此情形中为32)更大的最可靠的信道索引处的奇偶校验进行编码。解码器可解码该码字内的信息比特505,但可避免对具有比第一信息比特505的信道索引更低的信道索引的冻结比特410进行解码。取而代之,解码器可标识第一信息比特505,并且可确定解码路径的开始必须是31个冻结比特510默认值(例如,该码字可开始于第一信息比特505之前的31个连贯0比特)。由此,可以在当前极性编码技术下对具有比32更大的信道索引的所有4个奇偶校验比特515进行解码,从而优化解码性能而不增加等待时间。
图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过程流600的示例。过程流600所解说的过程可由无线通信系统内的执行编码或解码过程的任何设备(未示出)或设备的组件来实现。例如,该设备可以是如图1中描述的UE 115或基站105。在一些情形中,设备的组件可包括例如编码器630或解码器635,其可以是如参照图2所描述的编码器230和解码器235的示例。
在605,编码器630可标识一组“k”个信息比特和“P”个奇偶校验比特以供使用极性编码技术进行编码。
在610,编码器630可确定该编码器的一组“N”个极性信道的各自相应的可靠性度量,其中“N”可大于或等于“k”。在一些情形中,编码器630可至少部分地基于该组极性信道的可靠性度量来从这些极性信道中确定用于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此外,在一些情形中,编码器630可确定与针对第一信息比特所标识的第一极性信道分开的用于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在一些情形中,针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所标识的极性信道可具有比与第一信息比特相关联的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信道索引。在其他情形中,编码器可访问与各种“N”和“k”值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值的表或数据库。
在615,编码器630可迭代遍历该组极性信道中的每个极性信道,并基于极性信道可靠性度量来指派信息比特、奇偶校验比特、或冻结比特中的一者。例如,在一些情形中,编码器可针对“k”个信息比特标识“k”个最可靠的极性信道。此外,在一些情形中,编码器630可针对奇偶校验比特标识不与信息比特相关联且具有比用于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的索引更大的索引的“P”个最可靠的极性信道。在一些情形中,该组奇偶校验比特的数目(“P”)可对应于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在一些其他情形中,“P”可被选择以使得其小于或等于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在用信息比特或奇偶校验比特中的一者对该组信道进行编码之后,编码器可行进至对这些信道中被指派为冻结比特的剩余信道进行编码以获得码字。
在620,编码器630或包括编码器630的无线设备的发射机可将该码字传送给接收方设备。在一些情形中,接收方设备的解码器635可行进至在625对包括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该码字进行解码。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无线设备705的框图700。无线设备705可以是如参照图1所描述的基站105或UE 115的各方面的示例。无线设备705可包括接收机710、编码管理器715和发射机720。无线设备705还可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彼此处于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
接收机710可接收信息,诸如分组、用户数据、或与各种信息信道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例如,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以及与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相关的信息等)。信息可被传递到该设备的其他组件。接收机710可利用单个天线或天线集合。
编码管理器715可以是参照图9描述的编码管理器915的各方面的示例。编码管理器7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可以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现,则编码管理器7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的功能可以由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来执行。
编码管理器7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可物理地位于各个位置处,包括被分布成使得功能的各部分由一个或多个物理设备在不同物理位置处实现。在一些示例中,编码管理器7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可以是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分开且相异的组件。在其他示例中,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编码管理器715和/或其各种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硬件组件(包括但不限于I/O组件、收发机、网络服务器、另一计算设备、本公开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或其组合)组合。
编码管理器715可以:标识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基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其中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基于第一极性信道和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以及传送码字,该码字包括经编码的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编码管理器715还可以:接收包括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码字;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被指派给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基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其中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以及基于第一极性信道和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发射机720可传送由该设备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发射机720可与接收机710共处于收发机模块中。发射机720可利用单个天线或天线集合。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无线设备805的框图800。无线设备805可以是如参照图1和7所描述的无线设备705、或基站105、或UE 115的各方面的示例。无线设备805可包括接收机810、编码管理器815和发射机820。无线设备805还可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彼此处于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
接收机810可接收信息,诸如分组、用户数据、或与各种信息信道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例如,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以及与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相关的信息等)。信息可被传递到该设备的其他组件。接收机810可利用单个天线或天线集合。
编码管理器815可以是参照图9描述的编码管理器915的各方面的示例。
编码管理器815还可包括比特标识器825、信息比特组件830、奇偶校验比特组件835、编码组件840、码字发射机845、码字组件850和解码组件855。
比特标识器825可标识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
信息比特组件830可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以及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被指派给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
奇偶校验比特组件835可基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其中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在一些情形中,与该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大于与第二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在一些情形中,第二极性信道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第一可靠性度量大于与该极性信道集的该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在一些情形中,该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在一些情形中,该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在一些情形中,与该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大于与第二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在一些情形中,确定第二极性信道包括:确定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该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基于这些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的该子集中选择第二极性信道。在一些情形中,确定第二极性信道包括:确定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该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基于这些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的该子集中选择第二极性信道。在一些情形中,第二极性信道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第一可靠性度量大于与该极性信道集的该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在一些情形中,该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在一些情形中,该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
编码组件840可基于第一极性信道和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以及基于这些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
码字发射机845可传送码字,该码字包括经编码的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码字组件850可接收包括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码字。
解码组件855可基于第一极性信道和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以及基于这些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发射机820可传送由该设备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发射机820可与接收机810共处于收发机模块中。发射机820可利用单个天线或天线集合。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编码管理器915的框图900。编码管理器915可以是参照图7、8和9描述的编码管理器715、编码管理器815、或编码管理器915的各方面的示例。编码管理器915可包括比特标识器920、信息比特组件925、奇偶校验比特组件930、编码组件935、码字发射机940、码字组件945、解码组件950和信道组件955。这些模块中的每一者可彼此直接或间接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
比特标识器920可标识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信息比特组件925可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以及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被指派给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
奇偶校验比特组件930可基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其中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在一些情形中,与该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大于与第二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在一些情形中,第二极性信道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第一可靠性度量大于与该极性信道集的该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在一些情形中,该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在一些情形中,该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在一些情形中,与该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大于与第二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在一些情形中,确定第二极性信道包括:确定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该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基于这些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的该子集中选择第二极性信道。在一些情形中,确定第二极性信道包括:确定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该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基于这些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的该子集中选择第二极性信道。在一些情形中,第二极性信道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第一可靠性度量大于与该极性信道集的该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在一些情形中,该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在一些情形中,该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具有比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
编码组件935可基于第一极性信道和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以及基于这些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码字发射机940可传送码字,该码字包括经编码的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码字组件945可接收包括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码字。解码组件950可基于第一极性信道和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以及基于这些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信道组件955可基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确定该极性信道集中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每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相应信道。在一些情形中,这些相应信道的每个索引大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在一些情形中,这些相应信道的每个索引大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包括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设备1005的系统1000的示图。设备1005可以是如以上例如参照图1、7和8描述的无线设备705、无线设备805、基站105或UE 115的示例或包括其组件。设备1005可包括用于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组件,其包括用于传送和接收通信的组件,包括编码管理器1015、处理器1020、存储器1025、软件1030、收发机1035、天线1040、以及I/O控制器1045。这些组件可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例如,总线1010)处于电子通信。
处理器1020可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通用处理器、DSP、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ASIC、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组件、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在一些情形中,处理器1020可被配置成使用存储器控制器来操作存储器阵列。在其他情形中,存储器控制器可被集成到处理器1020中。处理器1020可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器中所储存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功能或任务)。
存储器1025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1025可存储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1030,这些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在一些情形中,存储器1025可尤其包含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该BIOS可控制基本硬件和/或软件操作,诸如与外围组件或设备的交互。
软件1030可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的代码,包括用于支持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代码。软件1030可被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系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中。在一些情形中,软件1030可以是不能由处理器直接执行的,而是可以(例如,在被编译和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各功能。
收发机1035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有线或无线链路进行双向通信,如上所述。例如,收发机1035可表示无线收发机并且可与另一无线收发机进行双向通信。收发机1035还可包括调制解调器以调制分组并将经调制的分组提供给天线以供传输、以及解调从天线接收到的分组。
在一些情形中,无线设备可包括单个天线1040。然而,在一些情形中,该设备可具有不止一个天线1040,这些天线可以能够并发地传送或接收多个无线传输。
I/O控制器1045可管理设备1005的输入和输出信号。I/O控制器1045还可管理未被集成到设备1005中的外围设备。在一些情形中,I/O控制器1045可代表至外部外围设备的物理连接或端口。在一些情形中,I/O控制器1045可以利用操作系统,诸如 或另一已知操作系统。在其他情形中,I/O控制器1045可表示调制解调器、键盘、鼠标、触摸屏或类似设备或者与其交互。在一些情形中,I/O控制器1045可被实现为处理器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形中,用户可经由I/O控制器1045或者经由I/O控制器1045所控制的硬件组件来与设备1005交互。
图11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于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方法1100的流程图。方法11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基站105或UE 11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100的操作可由如参照图7到10所描述的编码管理器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或UE 115可执行用于控制设备的功能元件以执行以下描述的各功能的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基站105或UE 115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诸方面。
在框1105,基站105或UE 115可标识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框110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1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10所描述的比特标识器来执行。
在框1110,基站105或UE 115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框111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1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10所描述的信息比特组件来执行。
在框1115,基站105或UE 115可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其中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框111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1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10所描述的奇偶校验比特组件来执行。
在框1120,基站105或UE 115可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极性信道和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框112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12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10所描述的编码组件来执行。
在框1125,基站105或UE 115可传送码字,该码字包括经编码的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框112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12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以由如参考图7至10所描述的码字发射机来执行。
图12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于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的方法1200的流程图。方法12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基站105或UE 11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200的操作可由如参照图7到10所描述的编码管理器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或UE 115可执行用于控制设备的功能元件以执行以下描述的各功能的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基站105或UE 115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以下描述的功能的诸方面。
在框1205,基站105或UE 115可接收包括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码字。框120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2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10描述的码字组件来执行。
在框1210,基站105或UE 115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被指派给该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框121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2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10所描述的信息比特组件来执行。
在框1215,基站105或UE 115可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该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该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其中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框121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2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10所描述的奇偶校验比特组件来执行。
在框1220,基站105或UE 115可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极性信道和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框122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框122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10所描述的解码组件来执行。
应注意,上述方法描述了可能的实现,并且各操作和步骤可被重新安排或以其他方式被修改且其他实现也是可能的。此外,来自两种或更多种方法的诸方面可被组合。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以及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码分多址(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等无线电技术。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IS-2000版本常可被称为CDMA2000 1X、1X等。IS-856(TIA-856)常被称为CDMA2000 1xEV-DO、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
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MB)、演进型UTRA(E-UTRA)、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部分。LTE和LTE-A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NR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尽管LTE或NR系统的各方面可被描述以用于示例目的,并且在以上大部分描述中使用了LTE或NR术语,但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也可应用于LTE或NR应用以外的应用。
在LTE/LTE-A网络(包括本文中所描述的此类网络)中,术语演进型B节点(eNB)可一般用于描述基站。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异构LTE/LTE-A或NR网络,其中不同类型的eNB提供对各种地理区划的覆盖。例如,每个eNB、下一代B节点(gNB)或基站可提供对宏蜂窝小区、小型蜂窝小区、或其他类型的蜂窝小区的通信覆盖。取决于上下文,术语“蜂窝小区”可被用于描述基站、与基站相关联的载波或分量载波、或者载波或基站的覆盖区域(例如,扇区等)。
基站可包括或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接入点、无线电收发机、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g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或某个其他合适的术语。基站的地理覆盖区域可被划分成仅构成该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的扇区。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数个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例如,宏或小型蜂窝小区基站)。本文中所描述的UE可以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基站和网络装备(包括宏eNB、小型蜂窝小区eNB、gNB、中继基站等)通信。可能存在不同技术的交叠地理覆盖区域。
宏蜂窝小区一般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数千米的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与网络供应商具有服务订阅的UE接入。与宏蜂窝小区相比,小型蜂窝小区是可以在与宏蜂窝小区相同或不同的(例如,有执照、无执照等)频带中操作的低功率基站。根据各个示例,小型蜂窝小区可包括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以及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例如可覆盖较小地理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具有与网络供应商的服务订阅的UE接入。毫微微蜂窝小区也可覆盖较小地理区域(例如,住宅)且可提供有约束地由与该毫微微蜂窝小区有关联的UE(例如,封闭订户群(CSG)中的UE、该住宅中的用户的UE、等等)的接入。用于宏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宏eNB。用于小型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小型蜂窝小区eNB、微微eNB、毫微微eNB、或家用eNB。eNB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等)蜂窝小区(例如,分量载波)。
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支持同步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各基站可具有类似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在时间上可以大致对齐。对于异步操作,各基站可具有不同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在时间上可以不对齐。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同步或异步操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下行链路传输还可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而上行链路传输还可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本文中所描述的每条通信链路(包括例如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其中每个载波可以是由多个副载波构成的信号(例如,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
本文结合附图阐述的说明描述了示例配置而不代表可被实现或者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示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示例性”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而并不意指“优于”或“胜过其他示例”。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所描述的技术的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这些技术。在一些实例中,众所周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形式示出以避免模糊所描述的示例的概念。
在附图中,类似组件或特征可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相同类型的各个组件可通过在附图标记后跟随短划线以及在类似组件之间进行区分的第二标记来加以区分。如果在说明书中仅使用第一附图标记,则该描述可应用于具有相同的第一附图标记的类似组件中的任何一个组件而不论第二附图标记如何。
本文中所描述的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各样的不同技艺和技术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贯穿上面说明始终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结合本文中的公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框以及模块可以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本文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其他示例和实现落在本公开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例如,由于软件的本质,上述功能可使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硬件、固件、硬连线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实现功能的特征也可物理地位于各种位置,包括被分布以使得功能的各部分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实现。另外,如本文(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在项目列举(例如,以附有诸如“中的至少一个”或“中的一个或多个”之类的措辞的项目列举)中使用的“或”指示包含性列举,以使得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列举意指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同样,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基于”不应被解读为引述封闭条件集。例如,被描述为“基于条件A”的示例性步骤可基于条件A和条件B两者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换言之,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基于”应当以与短语“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同的方式来解读。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非瞬态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压缩盘(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手段且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非瞬态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的,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以上介质的组合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本文中的描述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变形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被限定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64)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标识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
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所述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其中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和所述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和所述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以及
传送码字,所述码字包括经编码的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二极性信道包括:
确定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所述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选择所述第二极性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极性信道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所述第一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来确定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每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相应信道;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应信道的每个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
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码字;
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被指派给所述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其中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和所述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和所述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二极性信道包括:
确定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所述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选择所述第二极性信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极性信道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所述第一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来确定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每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相应信道;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应信道的每个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
1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
用于标识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装置;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所述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的装置;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和所述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和所述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的装置;以及
用于传送码字的装置,所述码字包括经编码的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的装置包括:
用于确定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所述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选择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的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极性信道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所述第一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来确定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每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相应信道的装置;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的装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应信道的每个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
2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
用于接收包括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码字的装置;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被指派给所述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的装置;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和所述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和所述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的装置包括:
用于确定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所述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选择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的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极性信道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所述第一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来确定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每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相应信道的装置;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的装置。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应信道的每个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
32.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
33.一种在系统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以及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操作用于使得所述装置:
标识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
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所述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其中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和所述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和所述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以及
传送码字,所述码字包括经编码的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能进一步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
确定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所述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选择所述第二极性信道。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极性信道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所述第一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能进一步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来确定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每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相应信道;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应信道的每个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
40.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
41.一种在系统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以及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操作用于使得所述装置:
接收包括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码字;
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被指派给所述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其中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和所述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和所述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能进一步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
确定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所述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选择所述第二极性信道。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极性信道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所述第一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
46.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能进一步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来确定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每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相应信道;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应信道的每个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
48.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
49.一种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包括能由处理器执行以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标识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
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所述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其中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和所述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和所述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以及
传送码字,所述码字包括经编码的第一信息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能进一步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
确定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所述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选择所述第二极性信道。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极性信道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所述第一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
5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
53.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
54.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能进一步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来确定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每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相应信道;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编码。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应信道的每个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
56.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
57.一种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包括能由处理器执行以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接收包括信息比特集和奇偶校验比特集的码字;
至少部分地基于极性信道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被指派给所述信息比特集中的第一信息比特的第一极性信道;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确定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极性信道,其中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的信道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和所述第二极性信道来对至少所述第一信息比特和所述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能进一步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
确定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所述极性信道集的子集的相应可靠性度量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可靠性度量来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选择所述第二极性信道。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极性信道与第一可靠性度量相关联,所述第一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极性信道集的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其他信道相关联的第二可靠性度量。
60.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对应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的一半。
61.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具有比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更大的相应信道索引的信道的数目。
62.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能进一步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来确定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用于所述奇偶校验比特集中的每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相应信道;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应信道来对每一奇偶校验比特进行解码。
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应信道的每个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极性信道的所述信道索引。
64.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极性信道集中的第三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大于与所述第二极性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度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74913.7A CN116073953A (zh) | 2017-03-23 | 2017-03-23 | 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7/077868 WO2018170834A1 (en) | 2017-03-23 | 2017-03-23 | Parity bit channel assignment for polar coding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74913.7A Division CN116073953A (zh) | 2017-03-23 | 2017-03-23 | 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31749A CN110431749A (zh) | 2019-11-08 |
CN110431749B true CN110431749B (zh) | 2023-02-03 |
Family
ID=6358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88597.1A Active CN110431749B (zh) | 2017-03-23 | 2017-03-23 | 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 |
CN202310074913.7A Pending CN116073953A (zh) | 2017-03-23 | 2017-03-23 | 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74913.7A Pending CN116073953A (zh) | 2017-03-23 | 2017-03-23 | 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070237B2 (zh) |
EP (2) | EP4075673A1 (zh) |
JP (1) | JP6991234B2 (zh) |
KR (2) | KR102700211B1 (zh) |
CN (2) | CN110431749B (zh) |
BR (1) | BR112019019282A2 (zh) |
CA (1) | CA3052486A1 (zh) |
TW (1) | TWI740021B (zh) |
WO (1) | WO201817083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76190A (zh) * | 2013-11-11 | 2021-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Polar码编码方法、装置 |
WO2018126496A1 (en) * | 2017-01-09 | 2018-07-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it allocation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
CN114598424A (zh) * | 2017-02-15 | 2022-06-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599891B (zh) * | 2017-03-17 | 2020-05-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编码方法、编码装置和通信装置 |
US11070237B2 (en) | 2017-03-23 | 2021-07-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rity bit channel assignment for polar coding |
CN110663205B (zh) | 2017-06-16 | 2021-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装置 |
CN109150199B (zh) * | 2017-06-17 | 2024-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9327226B (zh) * | 2017-08-04 | 2023-10-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极化码的编译码方法、装置及设备 |
WO2019073403A1 (en) * | 2017-10-10 | 2019-04-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ALCULATION OF SINGLE PARITY CONTROL BIT FOR POLAR CODES |
WO2019139412A1 (ko) * | 2018-01-12 | 2019-07-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정보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541319B1 (ko) * | 2018-03-29 | 2023-06-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극 부호를 이용한 부호화 및 복호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11050519B2 (en) * | 2018-09-14 | 2021-06-29 | Idac Holdings, Inc. | Methods, apparatus, systems and procedure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HARQs) using polar codes |
WO2020150333A1 (en) | 2019-01-15 | 2020-07-23 | Talebi Fard Peyman | Control plane based configuration for 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 |
TWI731441B (zh) * | 2019-10-18 | 2021-06-21 | 國立清華大學 | 用於列表型連續消去的解碼器及其解碼方法 |
US11411779B2 (en) | 2020-03-31 | 2022-08-09 | XCOM Labs, Inc. |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estimation |
US11206045B1 (en) * | 2020-07-23 | 2021-12-21 | Xilinx, Inc. | Efficient determination of parity bit location for polar codes |
KR20230091910A (ko) | 2020-10-19 | 2023-06-23 | 엑스콤 랩스 인코퍼레이티드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참조 신호 |
WO2022093988A1 (en) | 2020-10-30 | 2022-05-05 | XCOM Labs, Inc. | Clustering and/or rate selection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4596A (zh) * | 2008-04-30 | 2011-06-01 |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天线配置信令 |
CN105811998A (zh) * | 2016-03-04 | 2016-07-27 | 深圳大学 | 一种基于密度演进的极化码构造方法及极化码编译码系统 |
CN105933010A (zh) * | 2016-04-15 | 2016-09-07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分段校验辅助的低复杂度极化码译码scl算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295791C (en) | 1997-07-30 | 2006-06-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daptive channel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
KR100918763B1 (ko) | 2003-11-14 | 2009-09-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병렬 연접 저밀도 패리티 검사 부호를 사용하는 채널 부호화/복호 장치 및 방법 |
PL2381582T3 (pl) | 2007-12-06 | 2013-09-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kodowania kanałowego w systemie telekomunikacyjnym z wykorzystaniem kodów kontroli parzystości o niskiej gęstości |
CN103220001B (zh) * | 2012-01-20 | 2016-09-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与循环冗余校验级联的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装置 |
CN103684477B (zh) * | 2012-09-24 | 2017-0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极性码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 |
KR102015121B1 (ko) | 2012-10-17 | 2019-08-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불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를 제어하도록 구성되는 컨트롤러 및 컨트롤러의 동작 방법 |
US20150333775A1 (en) | 2014-05-15 | 2015-11-19 | Broadcom Corporation | Frozen-Bit Selection for a Polar Code Decoder |
CA2972286C (en) | 2014-05-30 | 2020-01-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ng punctured polar code |
US10193578B2 (en) | 2014-07-10 | 2019-01-29 | The Royal Institu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 Mcgill University | Flexible polar encoders and decoders |
US9742440B2 (en) * | 2015-03-25 | 2017-08-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ARQ rate-compatible polar codes for wireless channels |
US20170026976A1 (en) * | 2015-07-20 | 2017-0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lexible coding schemes |
KR102422275B1 (ko) * | 2015-07-30 | 2022-07-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부호화 및 복호화 방법과 장치 |
US10461779B2 (en) | 2015-08-12 | 2019-10-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te-compatible polar codes |
EP3381128B1 (en) | 2015-11-24 | 2020-01-01 | Coherent Logix, Incorporated | Memory management and path sorting in a polar code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 decoder |
US10581462B2 (en) | 2015-12-01 | 2020-03-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ignature-enabled polar encoder and decoder |
KR102474598B1 (ko) | 2015-12-22 | 2022-12-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호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EP3364542A4 (en) | 2015-12-23 | 2019-04-03 |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ERROR CORRECTION ENCODING METHOD BASED ON CASCADE POLAR CODES AND REPETITION CODES OR MULTIBIT PARITY CHECK CODES |
CN105680883B (zh) * | 2015-12-23 | 2017-11-1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极化码和多比特奇偶校验码级联的纠错编码方法 |
US10819472B2 (en) | 2015-12-24 | 2020-10-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RQ by using polar code having random length |
US20170353267A1 (en) | 2016-06-01 | 2017-12-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Generalized polar code construction |
US9917675B2 (en) | 2016-06-01 | 2018-03-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polar code constructions by strategic placement of CRC bits |
JP6770593B2 (ja) | 2016-06-19 | 2020-10-14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送信器 |
TWI823210B (zh) | 2016-08-10 | 2023-11-21 | 美商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 編碼控制資訊的方法及裝置 |
CN107819545B (zh) * | 2016-09-12 | 2020-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极化码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
US10644829B2 (en) | 2016-09-15 | 2020-05-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data using a polar code |
US10756853B2 (en) | 2016-10-21 | 2020-08-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R-HARQ) re-transmission |
WO2018108247A1 (en) | 2016-12-13 | 2018-06-2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Polar codes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US10554223B2 (en) | 2016-12-23 | 2020-02-0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olar code construction |
US10383106B2 (en) | 2017-01-04 | 2019-08-13 | Coherent Logix, Incorporated | Scrambling sequence design for embedding UE ID into frozen bits for DCI blind detection |
CN108288969B (zh) | 2017-01-07 | 202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编码及译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347301B (zh) | 2017-01-25 | 2020-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8365914B (zh) | 2017-01-26 | 2023-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Polar码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
CN110249563B (zh) | 2017-02-03 | 2022-12-20 | Idac控股公司 | 用于极化译码的两级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CN112910471A (zh) * | 2017-02-03 | 2021-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429600B (zh) | 2017-02-13 | 2021-08-06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
US11070237B2 (en) | 2017-03-23 | 2021-07-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rity bit channel assignment for polar coding |
EP3639423A1 (en) * | 2017-06-14 | 2020-04-22 | IDAC Holdings, Inc. | Two-stage scrambling for polar coded pdcch transmission |
-
2017
- 2017-03-23 US US16/487,242 patent/US11070237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3-23 BR BR112019019282A patent/BR112019019282A2/pt unknown
- 2017-03-23 JP JP2019549563A patent/JP6991234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3-23 EP EP22176728.8A patent/EP4075673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03-23 WO PCT/CN2017/077868 patent/WO2018170834A1/en unknown
- 2017-03-23 KR KR1020237004918A patent/KR10270021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3-23 EP EP17901737.1A patent/EP3602793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7-03-23 CN CN201780088597.1A patent/CN110431749B/zh active Active
- 2017-03-23 KR KR1020197030886A patent/KR10250252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3-23 CA CA3052486A patent/CA3052486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03-23 CN CN202310074913.7A patent/CN116073953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2-21 US US15/851,303 patent/US10224966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3-23 TW TW107110002A patent/TWI740021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4596A (zh) * | 2008-04-30 | 2011-06-01 |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天线配置信令 |
CN105811998A (zh) * | 2016-03-04 | 2016-07-27 | 深圳大学 | 一种基于密度演进的极化码构造方法及极化码编译码系统 |
CN105933010A (zh) * | 2016-04-15 | 2016-09-07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分段校验辅助的低复杂度极化码译码scl算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Parity-Check-Concatenated Polar Codes;TAO Wamg;《IEEE》;20160908;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502529B1 (ko) | 2023-02-21 |
US11070237B2 (en) | 2021-07-20 |
US20180278272A1 (en) | 2018-09-27 |
EP3602793A1 (en) | 2020-02-05 |
WO2018170834A1 (en) | 2018-09-27 |
US10224966B2 (en) | 2019-03-05 |
EP4075673A1 (en) | 2022-10-19 |
JP2020515143A (ja) | 2020-05-21 |
KR102700211B1 (ko) | 2024-08-28 |
US20200007160A1 (en) | 2020-01-02 |
JP6991234B2 (ja) | 2022-01-12 |
CN110431749A (zh) | 2019-11-08 |
BR112019019282A2 (pt) | 2020-04-14 |
EP3602793A4 (en) | 2020-11-11 |
TW201841483A (zh) | 2018-11-16 |
KR20190127888A (ko) | 2019-11-13 |
KR20230027317A (ko) | 2023-02-27 |
CA3052486A1 (en) | 2018-09-27 |
CN116073953A (zh) | 2023-05-05 |
TWI740021B (zh) | 2021-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31749B (zh) | 针对极性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信道指派 | |
CN110582941B (zh) | 具有提早终止的极性列表解码 | |
US12052031B2 (en) | Polar codes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
CN110622427B (zh) | 连续消除列表解码的提前终止 | |
CN110741576B (zh) | 用于具有多种格式的极性码构造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11791936B2 (en) | Equivalent puncture sets for polar coded re-transmissions | |
CN112262535B (zh) | 针对增量冗余的极性码构造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8161762A1 (en) | Polar coding design for performance and latency | |
CN111713025B (zh) | 用于极化码的可自解码的冗余版本 | |
CN110419181B (zh) | 基于互信息的极性码构造的方法、装置、装备和介质 | |
WO2018166256A1 (en) | Mutual information based polar code construction | |
WO2018214101A1 (en) | False alarm rate suppression for polar codes | |
WO2018191908A1 (en) | Dynamic frozen bits and error detection for polar cod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