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4762A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14762A CN110414762A CN201910140630.1A CN201910140630A CN110414762A CN 110414762 A CN110414762 A CN 110414762A CN 201910140630 A CN201910140630 A CN 201910140630A CN 110414762 A CN110414762 A CN 1104147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user
- electricity
- node
- energy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0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86 operation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构;通过获取所述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节点能源价格建立用户气‑电替代负荷模型,并分别建立用户用能的估值函数、基于演化博弈的用户用能消费福利最大化模型来构建基于演化博弈的需求响应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考虑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设备的耦合特性,有助于分析风电接入对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影响,减少污染排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购售电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电 -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需求响应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为应对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以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以及可 再生能源系统等多种能源网络耦合互联形成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成为应对方 案之一。天然气作为重要的一次能源,其网络与电力网络有相似的能量流形式, 与电力网络联系也最为紧密,使得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成为区域综合 能源系统的基础和过渡。在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能效提升方面, 已有研究基于系统最优潮流,并计及风电的不确定性,研究了能源系统的经济 调度和优化运行问题。针对天然气、电力系统运行时间尺度不一致的问题,考 虑暂态天然气系统变量存在的时段耦合特性,建立天然气网络暂态模型,研究 了多时间尺度动态优化运行策略。
针对电转气存储量大、放电时间长的特点,考虑电转气对风电消纳的影响, 研究了电转气提升风电调度能力的优化调度策略。大多数的优化运行研究是针 对系统侧的功能设备出力进行优化,忽略了能源分配转换对系统侧输出调节的 贡献。在需求侧管理方面,已有研究提出了多能源网络和多能源市场下的综合 需求响应资源协调运行机制和响应的效益评估方法,但大多数的需求响应分析 局限在错峰用电、负荷时序转移上,并未充分挖掘多能互补的区域综合能源系 统中负荷之间的可替代性,在用户用能行为、规律以及用能模式方面的研究还 不多。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 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 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 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 统需求响应建模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需 求响应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 构,通过所述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构分别建立电网模型、气 网模型和调度模型来构建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通过获取所 述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节点能源价格建立用户气-电替代负荷模型, 并分别建立用户用能的估值函数、基于演化博弈的用户用能消费福利最大化模 型来构建基于演化博弈的需求响应模型。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 中:建立所述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构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电 转气与燃气轮机设备构建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枢纽,实现电力网络 与天然气网络间的双向能量流动,使电–气网络的耦合更加紧密,构成所述区 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 中:分别建立的所述电网模型、气网模型和调度模型,其中所述电网模型考虑 节点功率平衡、机组出力约束、爬坡约束以及支路潮流约束;所述气网模型考 虑管道流量约束、气源点约束、流量平衡约束、压缩机约束以及节点压力约束; 所述调度模型考虑系统对电和天然气的调度成本,且所述调度成本还包括火电 机组发电成本、天然气气源供气成本、燃气轮机运行成本和电转气运行成本。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 中:所述获取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节点能源价格还包括分别获取节点 电价和节点气价。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 中:所述获取节点电价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气互联网络节点电力平衡约束:
每当节点电力负荷增加1,目标函数值F即系统运行成本会对应改变,产生一个与电力网络节点对应的边际值,用 该值来表示节点电价记为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 中:所述获取节点气价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气互联网络节点天然气平衡约 束:每当节点天然气负荷增加1,目标函数 值同样会对应改变,产生一个与天然气网络节点对应的边际值,用该值来表示 节点天然气价格记为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 中:建立所述用户气-电替代负荷模型还包括以下步骤,对于用户i,在t时刻, 经用能替代项目调节后的电负荷表示为:天然气负荷表示为 其中:为t时刻用户用气替代电的负荷;为t时刻用 户用电替代气的负荷;为参与用能替代项目前的用户电力负荷值;为参 与用能替代项目前的用户天然气负荷值;ρe/g为气-电替代系数。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 中:建立所述用户用能的估值函数还包括以下步骤,微观经济学中常用用户需 求曲线来描述价格和需求间的关系,且有需求随价格上升而下降的规律,该规 律可以表示为:q=a·pε,中:q为用户用能消耗量;a为常数;p为用户用能的 价格;ε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将用户的估值函数表示为用户市场消费剩余量, 则用户用电的估值函数为:其中,表示用户i在时间间隔t 的电力刚性负荷;εe表示用户用电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户用气的估值函数为: 其中,表示用户i在时间间隔t的天然气刚性负荷;εg表示 用户用气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 中:建立所述基于演化博弈的用户用能消费福利最大化模型还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i在t时刻对电力和天然气用能激励的响应收益分别表示为: 其中,和分别表示用户i在t时刻响应电力激励和天然气 激励的收益;和分别表示用户i在t时刻响应激励的电量和天然气量;和分别表示t时刻所有用户聚合的响应激励的电量和天然气量,以及分别表示响应电力激励和天然气激励的价格,则用户用能消费福利最大化表达 为:
其中,λe和λg分 别为大于0的权重系数,且满足λe+λg=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考虑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 设备的耦合特性,有助于分析风电接入对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影响, 减少污染排放,考虑基于演化博弈的用户需求响应,有助于分析用户经基于演 化博弈的需求响应项目后的用能行为趋势及其对系统节点能源价格的影响,提 高用户用能福利,为区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方案、运行策略等提供建 议,有助于本方案的推广与实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 系统需求响应建模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建立的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结 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改进的IEEE24节点电力系统和比利 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通过电转气和燃气轮机耦合构造的测试算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初始电负荷与初始气负荷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节点上的初始电价和气价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基于演化博弈的需求响应项目,求解 得出节点2和节点19下用户经需求响应项目演化博弈的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最终的用户负荷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 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 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 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 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 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 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 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 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 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 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的“上、下、内和外”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或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 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同样可以是机械 连接、电连接或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 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 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的示意,示意出的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电-气 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需求响应建模方法的整体流程图,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以 下几个步骤组成:
步骤1、建立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构,通过区域电-气互联 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构分别建立电网模型、气网模型和调度模型来构建区域 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
步骤2、通过获取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节点能源价格建立用户气- 电替代负荷模型,并分别建立用户用能的估值函数、基于演化博弈的用户用能 消费福利最大化模型来构建基于演化博弈的需求响应模型;
步骤3、用户经基于演化博弈的需求响应项目后的用能行为分析。
进一步的,步骤1更加具体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1.1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构
通过电转气与燃气轮机设备构建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枢纽,实 现电力网络与天然气网络间的双向能量流动,电转气设备将电网中富于的风电 转化为天然气进入气网进行运输、储存,燃气轮机设备又通过消耗天然气对电 网进行供电,使电–气网络的耦合更加紧密,构成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 网络,本实施例中建立的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的示意。
1.2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网模型
电力系统建模主要包括节点功率平衡、机组出力约束、爬坡约束以及支路 潮流约束。①节点功率平衡,其中, 为t时刻节点i上火电机组的有功出力;为t时刻节点i上风电机组的有功 出力;为t时刻节点i上燃气轮机的有功出力;为t时刻节点i上的有功负 荷;Pij,t为t时刻线路ij上的有功功率;为t时刻节点i上火电机组的无功出力; 为t时刻节点i上的无功负荷;Qij,t为t时刻线路ij上的无功功率。②机组出 力约束,其中,分别为节点i上火电机组出力的上下限。 ③爬坡约束,其中,RUi、RDi为节点i上火电机组 的爬坡和降坡幅度。④支路潮流约束, 其中,Vi,t为t时刻节点i上的电压幅值;分别为节点i上电压幅值的上下限; θij为t时刻节点i、j的电压相角差;分别为t时刻节点ij电压相角差的 上下限;Gij为节点ij之间的电导;Bij为节点ij之间的电纳;分别为节 点ij之间线路有功功率传输的上下限。
1.3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气网模型
气网模型主要包括管道流量约束、气源点约束、流量平衡约束、压缩机约 束以及节点压力约束。①管道流量约束,天然气管道流量方程与管道两端压力 及管道诸多物理特性有关,并无通用的形式,特定情形下的气体流量通常用非 线性方程描述。对于理想绝热输气管道,考虑天然气双向流动,其流量方程可 表示为:式中,表示t时刻流过管道ij的 平均流量,其中分别为t时刻管道ij的首段天然气注入流量和末端天然 气输出流量;Cij为管道ij效率、温度、长度、内径、压缩因子等有关的常数;pi,t、pj,t分别为t时刻首末节点i、j的压力值。②气源点约束,其中,分别为气源点n的天然气供应流量上下限。③流量平衡约束, 其中,为t时刻节点i上的气源供气流量; 为t时刻节点i上的电转气供气流量;为t时刻节点i上燃气轮机消耗的 天然气流量;为t时刻节点i上的天然气负荷;为t时刻节点i上CCHP 消耗的天然气流量。④压缩机约束,采用简化的压缩机模型为:pl,t≤βcompi,t,式 中,pl,t为压缩机的压缩系数。⑤节点压力约束,其中,分别为节点i压力值的上、下限。
1.4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
对电-气互联系统做简化处理,暂不考虑天然气节点中的储气罐功能,系统 调度目标为电-气互联系统的综合运行成本最小化,其中主要包括火电机组成本, 天然气气源供气成本,燃气轮机运行成本以及电转气运行成本。目标函数可表 示如下:
其中,F为系统综合运行成本;T为时间断面数;ΩG为火电机组集合;ΩN为 气源点集合;ΩG2P为燃气轮机集合;Ωp2G为电转气集合;为t时刻火电机 组g的发电成本函数,表示为:
式中,ag、bg、cg为火电机组g耗量特性曲线参数, 为t时刻火电机组g的有功出力。
为t时刻气源点n的供气成本函数,表示为:其中,为t时刻气源点n的天然气价格,为t时刻气源点n的天然气供应流量。
为t时刻燃气轮机k的发电成本函数,表示为:其 中,为t时刻燃气轮机k除去燃气费用的运行成本,为t时刻燃气轮机k 的有功出力。
为t时刻电转气l的发电成本函数,表示为:其中,为t时刻电转气l的发电成本系数,为t时刻电转气l转化的有功功率。
进一步的,步骤2中更加具体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2.1获取节点能源价格
根据电-气互联网络节点能量平衡约束确定节点能源价格,如下所示:
可见上式中的右侧分别为节点电力负荷和节点天然气负荷,每当节点电力 负荷增加1,目标函数值F(系统运行成本)会对应改变,产生一个与电力网 络节点对应的边际值,用该值来表示节点电价,记为
同样的,每当节点天然气负荷增加1,目标函数值同样会对应改变,产 生一个与天然气网络节点对应的边际值,用该值来表示节点天然气价格,记为
2.2建立气-电替代负荷模型
区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协同特性拓展了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形式, 在能源系统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用户的生活水平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空调、 热水器、电磁炉等家用电器,常常是用户生活习惯的体现以及提升生活质量的 关键,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能源供应方式来满足同样的需求,如相对高温的电 热水切换到燃气烧水等,根据用能替代的方式不同,本专利将可替代的需求负 荷表示为气-电替代负荷。
对于用户i,在t时刻,经用能替代项目调节后的电负荷表示为: 天然气负荷表示为其中:为t时刻用户 用气替代电的负荷;为t时刻用户用电替代气的负荷;为参与用能替代项 目前的用户电力负荷值;为参与用能替代项目前的用户天然气负荷值;ρe/g为 气-电替代系数。还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用户i与上述节点i并不冲突,二者属 于运算公式的代字母,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此处公式并不局限于字母i, 仅用于公式的运算,还可以用其他的字母进行代替,因此其不属于附图标记, 此处也并不存在同一标号标记不同的特征的问题。
2.3建立用户用能的估值函数
针对具有需求响应能力的用户,利用用户价格需求曲线构建用户能源消费 的估值函数。微观经济学中常用用户需求曲线来描述价格和需求间的关系,且 有需求随价格上升而下降的规律,该规律可以表示为:q=a·pε,中:q为用户用 能消耗量;a为常数;p为用户用能的价格;ε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将用户的 估值函数表示为用户市场消费剩余量,则用户用电的估值函数为:其中,表示用户i在时间间隔t的电力刚性负荷;εe表示用户用电需求-价格弹 性系数。用户用气的估值函数为:其中,表示用户i在时间间 隔t的天然气刚性负荷;εg表示用户用气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2.4建立基于演化博弈的用户用能消费福利最大化模型
用户i在t时刻对电力和天然气用能激励的响应收益分别表示为:其中,和分别表示用户i在t时刻响应电 力激励和天然气激励的收益;和分别表示用户i在t时刻响应激励的电量 和天然气量;和分别表示t时刻所有用户聚合的响应激励的电量和天然 气量,以及分别表示响应电力激励和天然气激励的价格,则用户用能消费 福利最大化表达为:
其中,λe和λg分别为大于0的权重系数,且满足λe+λg=1。
步骤3:用户经基于演化博弈的需求响应项目后的用能行为分析
本实施例中基于改进的IEEE24节点电力系统和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 通过电转气和燃气轮机耦合构造了如图3所示的测试算例。分别选取电力网络 节点2与天然气网络节点Anderlues的互联节点以及电力网络节点19与天然气网 络节点Peronnes的互联节点做用户需求响应分析。每个节点具有5个用户群体, 并且两个节点的用户都具有图4所示的初始电负荷与初始气负荷曲线。由图4 可知,每个用户的电负荷都具有一定的峰谷差,但峰谷时段并不一致,交叉较 多。气负荷曲线则相对平缓。
节点上的初始电价和气价,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节点2和节点19的 电价和气价在日时间尺度上都存在着峰谷差,节点2在11~14、17~20时段的价 格相对较高,1~10、21~24时段的价格相对较低,节点19在10~13时段的价格 相对较高,22~24、1~5时段的价格则相对较低。对比两个节点的气电价格,节 点2的能源价格总体来看要比节点19要高,分析可知,节点19上接有风电机组, 风电对电力负荷以及P2G装置的供给使得气和电的价格得以降低。
根据基于演化博弈的需求响应项目,求解得出节点2和节点19下用户经需 求响应项目演化博弈的过程如图6所示,图6中,纵坐标为演化博弈的收敛残 差,横坐标表示博弈次数,一次为1天,节点2和节点19分别经过18次和11 次的博弈之后,达到了“演化稳定策略”的局面,导致2个节点演化博弈次数 不同的原因主要是2个节点的初始能源价格不同,即使2个节点用户的初始负 荷一致,但能源价格的高低决定了用户对自身用能效用的评价存在差异,用户 在用能决策上所花费的次数也就有所不同。最终的用户负荷曲线如图7所示。
结合图5、图6以及图7可知,各节点5个用户的最终日负荷分布呈现类似 的形状,这是因为各个用户群体通过学习对方的用能策略,一次次的模拟进化 最终达到消费者福利最大的均衡局面,也就是演化博弈中的演化稳定策略,因 此最终的负荷分布呈现均衡的趋势,负荷曲线趋近于类似的形状,有利于管理 用户群体的用能行为。
节点2和节点19经需求响应项目前后的对比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2个节点的初始负荷相同,但由于节点电价差异以及用户自身特性不同,所 以初始用户效用不同,但经过需求响应之后,2个节点的效用都得到了提升。对 比分析用户用电和用气情况可知,在响应之后,节点2用户的用气偏好比节点19 高,分析可知,节点2的燃气机组可直接消耗天然气来为节点供能,相比用电 更加经济,而节点19接入了一台风电机组,对于节点19的用户来说,用电更具 经济性。在污染排放物治理费用方面,经过响应后的治理费用有所降低,这主 要是由于用户负荷的改变驱动了电转气、燃气轮机对风电的消纳,实现节能减 排的效果。
本发明在建立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节 点能量平衡方程分析了节点能源价格;基于节点能源价格,以用户市场消费剩 余来量化节点区域用户能源消费的估值,考虑多能用户气、电负荷的可替代性, 建立了基于演化博弈的需求响应模型来推演用户响应行为的变化趋势。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考虑电-气互联综合能源 系统电转气设备和燃气轮机设备的耦合特性,有助于分析风电接入对区域电- 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影响,减少污染排放,考虑基于演化博弈的用户需求响 应,有助于分析用户经基于演化博弈的需求响应项目后的用能行为趋势及其对 系统节点能源价格的影响,提高用户用能福利,为区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 规划方案、运行策略等提供建议,有助于本方案的推广与实施。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 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构,通过所述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构分别建立电网模型、气网模型和调度模型来构建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
通过获取所述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节点能源价格建立用户气-电替代负荷模型,并分别建立用户用能的估值函数、基于演化博弈的用户用能消费福利最大化模型来构建基于演化博弈的需求响应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结构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电转气与燃气轮机设备构建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枢纽,实现电力网络与天然气网络间的双向能量流动,使电–气网络的耦合更加紧密,构成所述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建立的所述电网模型、气网模型和调度模型,其中,
所述电网模型考虑节点功率平衡、机组出力约束、爬坡约束以及支路潮流约束;所述气网模型考虑管道流量约束、气源点约束、流量平衡约束、压缩机约束以及节点压力约束;所述调度模型考虑系统对电和天然气的调度成本,且所述调度成本还包括火电机组发电成本、天然气气源供气成本、燃气轮机运行成本和电转气运行成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区域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节点能源价格还包括分别获取节点电价和节点气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节点电价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电-气互联网络节点电力平衡约束:
每当节点电力负荷增加1,目标函数值F即系统运行成本会对应改变,产生一个与电力网络节点对应的边际值,用该值来表示节点电价记为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节点气价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电-气互联网络节点天然气平衡约束:
每当节点天然气负荷增加1,目标函数值同样会对应改变,产生一个与天然气网络节点对应的边际值,用该值来表示节点天然气价格记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用户气-电替代负荷模型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用户i,在t时刻,经用能替代项目调节后的电负荷表示为:天然气负荷表示为
其中:为t时刻用户用气替代电的负荷;为t时刻用户用电替代气的负荷;为参与用能替代项目前的用户电力负荷值;为参与用能替代项目前的用户天然气负荷值;ρe/g为气-电替代系数。
8.如权利要求1~2、4~5或7任一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用户用能的估值函数还包括以下步骤,
微观经济学中常用用户需求曲线来描述价格和需求间的关系,且有需求随价格上升而下降的规律,该规律可以表示为:q=a·pε,中:q为用户用能消耗量;a为常数;p为用户用能的价格;ε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将用户的估值函数表示为用户市场消费剩余量,则用户用电的估值函数为:其中,表示用户i在时间间隔t的电力刚性负荷;εe表示用户用电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户用气的估值函数为:其中,表示用户i在时间间隔t的天然气刚性负荷;εg表示用户用气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基于演化博弈的用户用能消费福利最大化模型还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i在t时刻对电力和天然气用能激励的响应收益分别表示为:
其中,和分别表示用户i在t时刻响应电力激励和天然气激励的收益;和分别表示用户i在t时刻响应激励的电量和天然气量;和分别表示t时刻所有用户聚合的响应激励的电量和天然气量,以及分别表示响应电力激励和天然气激励的价格,则用户用能消费福利最大化表达为:
其中,λe和λg分别为大于0的权重系数,且满足λe+λg=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40630.1A CN110414762B (zh) | 2019-02-26 | 2019-02-26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40630.1A CN110414762B (zh) | 2019-02-26 | 2019-02-26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14762A true CN110414762A (zh) | 2019-11-05 |
CN110414762B CN110414762B (zh) | 2023-06-20 |
Family
ID=68357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40630.1A Active CN110414762B (zh) | 2019-02-26 | 2019-02-26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14762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29504A (zh) * | 2019-11-08 | 2020-02-21 | 山东大学 | 弃风参与电网调频的电转气-储气-燃气轮机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
CN111445107A (zh) * | 2020-03-02 | 2020-07-24 | 山东大学 | 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 |
CN111489031A (zh) * | 2020-04-09 | 2020-08-04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源荷演化博弈的综合能源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系统及方法 |
CN111769603A (zh) * | 2020-07-13 | 2020-10-13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基于电-气耦合系统安全裕度的机组优化调度方法 |
CN112084705A (zh) * | 2020-08-25 | 2020-12-15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并网协调规划方法及系统 |
CN113077173A (zh) * | 2021-04-19 | 2021-07-06 | 南京华盾电力信息安全测评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综合能源系统节点能价策略的综合需求响应方法 |
CN114219221A (zh) * | 2021-11-19 | 2022-03-22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经济协调与调度方法 |
CN114529089A (zh) * | 2022-02-21 | 2022-05-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微网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 |
CN117172815A (zh) * | 2023-07-18 | 2023-12-05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多水电气能源子系统主动配电网混合博弈方法及系统 |
CN117498348A (zh) * | 2023-11-16 | 2024-02-02 | 新源聚合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调度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8157A (zh) * | 2016-07-19 | 2016-12-07 | 河海大学 | 基于电转气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削峰填谷方法 |
CN106550373A (zh) * | 2016-09-30 | 2017-03-29 | 天津大学 | 基于演化博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精确度模型 |
-
2019
- 2019-02-26 CN CN201910140630.1A patent/CN1104147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8157A (zh) * | 2016-07-19 | 2016-12-07 | 河海大学 | 基于电转气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削峰填谷方法 |
CN106550373A (zh) * | 2016-09-30 | 2017-03-29 | 天津大学 | 基于演化博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精确度模型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曹海旺等: "政府激励下秸秆发电供应链的演化博弈模型与分析", 《运筹与管理》 *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29504A (zh) * | 2019-11-08 | 2020-02-21 | 山东大学 | 弃风参与电网调频的电转气-储气-燃气轮机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
CN111445107A (zh) * | 2020-03-02 | 2020-07-24 | 山东大学 | 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 |
CN111445107B (zh) * | 2020-03-02 | 2023-06-13 | 山东大学 | 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 |
CN111489031A (zh) * | 2020-04-09 | 2020-08-04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源荷演化博弈的综合能源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系统及方法 |
CN111489031B (zh) * | 2020-04-09 | 2022-06-03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源荷演化博弈的综合能源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系统及方法 |
CN111769603A (zh) * | 2020-07-13 | 2020-10-13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基于电-气耦合系统安全裕度的机组优化调度方法 |
CN111769603B (zh) * | 2020-07-13 | 2022-04-08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基于电-气耦合系统安全裕度的机组优化调度方法 |
CN112084705B (zh) * | 2020-08-25 | 2024-05-24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并网协调规划方法及系统 |
CN112084705A (zh) * | 2020-08-25 | 2020-12-15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并网协调规划方法及系统 |
CN113077173A (zh) * | 2021-04-19 | 2021-07-06 | 南京华盾电力信息安全测评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综合能源系统节点能价策略的综合需求响应方法 |
CN113077173B (zh) * | 2021-04-19 | 2023-01-24 | 南京华盾电力信息安全测评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综合能源系统节点能价策略的综合需求响应方法 |
CN114219221A (zh) * | 2021-11-19 | 2022-03-22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经济协调与调度方法 |
CN114529089A (zh) * | 2022-02-21 | 2022-05-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微网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 |
CN114529089B (zh) * | 2022-02-21 | 2024-09-17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微网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 |
CN117172815A (zh) * | 2023-07-18 | 2023-12-05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多水电气能源子系统主动配电网混合博弈方法及系统 |
CN117498348A (zh) * | 2023-11-16 | 2024-02-02 | 新源聚合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调度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14762B (zh) | 2023-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14762A (zh)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 | |
Pan et al. | Optimal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multi-energy system with load aggregator considering nodal energy prices | |
CN111738502B (zh) | 促进富余风电消纳的多能互补系统需求响应运行优化方法 | |
CN106208157B (zh) | 基于电转气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削峰填谷方法 | |
CN110378058B (zh) | 一种综合考虑可靠性与经济性的电热耦合微网最优响应模型的建立方法 | |
CN113452020A (zh) | 一种考虑柔性氢需求的电氢能源系统调度方法 | |
CN110620397B (zh) | 一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调峰平衡评估方法 | |
CN109767080B (zh) | 一种社区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侧响应评估方法 | |
CN107959307A (zh) | 一种计及配电网运行风险成本的dg优化配置方法 | |
Yu et al. | Optimal operation of the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system equipped with power‐to‐heat devi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ind energy utilization | |
CN114154900A (zh) | 供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 |
Qian et al. | Benefits of energy storage in power systems with high level of intermittent generation | |
CN115146868A (zh) | 电热气耦合的农村微能源系统协同规划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5701609A (zh) |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的调峰电源布局方法 | |
CN118017573A (zh) | 一种考虑灵活性供需平衡的源网荷储资源规划方法 | |
CN114243736A (zh) | 电网优化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CN113869742A (zh) | 基于行动家和评论家网络的综合供需侧的电力调度系统 | |
CN117353399A (zh) | 一种考虑不确定性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灵活性评估方法 | |
CN116979512A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系统调峰方法及系统 | |
Zhuang et al. | Micro-grid energy storage location and sizing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demand response | |
CN116961008A (zh) | 计及电力弹簧与负荷需求响应的微电网容量双层优化方法 | |
CN116742664A (zh) | 一种短期电池储能和季节性储氢协同规划方法及系统 | |
CN113762643B (zh) |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 |
CN114240203A (zh) | 一种包含热泵的配电网与分布式风电协同规划方法和装置 | |
Li et al. | Research 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of industrial microgrid considering demand response technology and user satisfac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