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6256A -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6256A
CN110406256A CN201910769710.3A CN201910769710A CN110406256A CN 110406256 A CN110406256 A CN 110406256A CN 201910769710 A CN201910769710 A CN 201910769710A CN 110406256 A CN110406256 A CN 110406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ness
coding
axis
along
scrib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97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6256B (zh
Inventor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7697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62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6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6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6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62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7/00Marking-out or setting-out work
    • B25H7/04Devices, e.g. scribers, for mar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41J3/445Printers integrated in other types of apparatus, e.g. printers integrated in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它包括机台、装设于机台的两端以将线束沿X轴方向作牵引传送的线盘送料机构和线盘收料机构、互为对称地装设于机台上以对线束的两侧表面分别作喷码划线处理的第一喷码划线机构和第二喷码划线机构及沿Y轴方向装设于机台上以将沿X轴方向进行牵引传送的线束在第一喷码划线机构与第二喷码划线机构之间调整为沿Y轴方向作牵引传送的线束对中取引机构。本发明可对线束作双面喷码划线处理,不但为降低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本、提高线束喷码划线作业的效率创造了条件,而且利用两个互为对称分布的喷码划线机构同时对线束进行作业处理,也有利于增强线束被喷码划线区域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保证成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背景技术
FFC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又称FFC排线或镀锡扁平铜线)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通过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新型数据线缆,因其所具有的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易解决电磁屏蔽(EMI)等优点而被广泛作为信号传输线缆或板板连接线缆来使用。
众所周知,喷码划线工序是FFC柔性扁平电缆在后续生产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序。此工序主要是在FFC线束表面喷印标识码或在FFC线束的端部表面位置划出一条有色判断线,以记录FFC线束的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同时在FFC后期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有色判断线来判定线束是否准确地插入到连接插槽或插口的预定位置。目前,受现有喷码划线机器设备的结构及功能的限制,业内在对FFC线束进行喷码划线作业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在利用一台喷码划线机对FFC线束作喷码划线作业时,只能一次性地完成FFC线束的单面喷码划线作业,如果在一个工艺流程中同时对FFC线束的双面进行喷码划线,往往需要配置两套喷码划线机;或者在完成一侧表面的喷码划线后,再由人工重新调整装配FFC线束以对另一面进行喷码划线;由此,不但会极大地增加加工企业的设备购置及维护成本,而且会严重影响加工生产效率。2、喷码划线的作业方向一般是固定的,无法适应FFC线束的宽度变化、喷码划线的区域位置变化、多样或个性化的喷码划线需求变化等,且FFC线束在牵引传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位置偏移等问题,从而不但会降低喷码划线机的适用性,也会对线束的成品质量造成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它包括机台、沿X轴方向装设于机台的两端以用于将线束沿X轴方向作牵引传送的线盘送料机构和线盘收料机构、沿X轴方向互为对称地装设于机台上并相对于机台沿Z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以对线束的两侧表面分别作喷码划线处理的第一喷码划线机构和第二喷码划线机构以及沿Y轴方向装设于机台上并位于第一喷码划线机构与第二喷码划线机构之间以用于将沿X轴方向进行牵引传送的线束在第一喷码划线机构与第二喷码划线机构之间调整为沿Y轴方向作牵引传送的线束对中取引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码划线机构包括一沿Z轴方向座设于机台上并位于线束的其中一表面侧的导向滑座、一滑动地嵌装于导向滑座上以对线束的表面作喷码划线处理的喷码划线总成以及一本体装设于导向滑座的一端且动力输出端与喷码划线总成相连以带动喷码划线总成相对于导向滑座沿Z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总成;所述第二喷码划线机构与第一喷码划线机构结构相同并位于线束的另一表面侧。
优选地,所述喷码划线总成包括滑动地嵌装于导向滑座上的支撑翼板、沿Y轴方向由下至上顺序地封装于支撑翼板内且相互间呈啮合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齿轮和动力传动齿轮、本体沿X轴方向装设于支撑翼板上且动力输出端与动力输出齿轮相连的旋转驱动器以及沿X轴方向同轴地穿设于动力传动齿轮上以对线束表面作喷码划线处理的喷码划线机头;所述旋转驱动器通过动力输出齿轮带动动力传动齿轮和喷码划线机头绕X轴作往复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支撑翼板上且位于喷码划线机头的周侧装设有两个互呈夹角分布的限位缓冲器,所述动力传动齿轮的径向端面上或喷码划线机头的周面上还装设有一随喷码划线机头同步转动的限位止位器。
优选地,所述导向滑座内设置有沿Z轴方向分布的导向滑轨,所述喷码划线总成上开设有用于供导向滑轨对位嵌合的导向滑槽,所述直线驱动总成包括装设于导向滑座的一端的动力马达以及装设于动力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上并与喷码划线总成作螺纹传动连接的传动丝杆;且所述导向滑座上还装设有若干个沿Z轴方向呈直线间隔分布的位置检测接收器,所述喷码划线总成的底端部装设有一位置检测发射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码划线机构和第二喷码机构均包括一CCD检测组件,所述CCD检测组件包括一沿X轴方向装设于机台上或喷码划线总成上以对线束的表面作图像拾取的CCD摄像头以及一装设于机台或喷码划线总成上以对线束的表面进行光照射的补光光源。
优选地,所述线束对中取引机构包括一沿Y轴方向贯穿地装设于机台上并位于第一喷码划线机构与第二喷码划线机构之间的悬吊支撑架、装设于悬吊支撑架的顶端以将由线盘送料机构输出的线束从沿X轴方向传送调整为沿Y轴方向传送的线束顶部转向装置、装设于悬吊支撑架的底端以将沿Y轴方向传送的线束调整为沿X轴方向进行传送并输送至线盘收料机构内的线束底部转向装置以及同时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和线束底部转向装置相连并驱动两者同步转动的同步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线束顶部转向装置和线束底部转向装置均包括一沿Z轴方向装设于悬吊支撑架上并绕Z轴作旋转运动的传动辊、一与传动辊呈并排分布的压延辊以及一架设悬吊支撑架上以带动压延辊靠近或远离传动辊的导辊驱动气缸,所述导辊驱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装设有一导辊龙门架,所述压延辊转动地装设于导辊龙门架上;所述线束顶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和压延辊相互间沿Y轴方向呈上下并排分布,所述线束底部转向装置的压延辊和传动辊相互间沿X轴方向呈左右并排分布,且所述线束顶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与线束底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处于同一Y轴平面内;
所述同步驱动装置包括一本体装设于悬吊支撑架上且动力输出端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或线束底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作同轴连接的同步驱动马达以及一将线束顶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和线束底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连为一体的同步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线束顶部转向装置还包括一布置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与压延辊的进料端侧的线束导料装置,所述线束导料装置包括沿Z轴方向架设于悬吊支撑架上且相互间沿X轴方向呈顺序并排分布的第一导向轴、第一螺纹调节杆、第二螺纹调节杆和第二导向轴、套装于第一导向轴上并与第一螺纹调节杆作螺纹插套连接的第一L型翼板以及套装于第二导向轴上并与第二螺纹调节杆作螺纹插套连接的第二L型翼板,所述第一螺纹调节杆和第二螺纹调节杆的端部均装设有一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通过一装设于悬吊支撑架上的中转齿轮作啮合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L型翼板和第二L型翼板为互补结构且共同组成一类“U”形结构体;且所述第一L型翼板的纵向臂板的顶端形成有用于供第二L型翼板的横向臂板的端部对位贯穿分布的第一调节口,所述第二L型翼板的纵向臂板的顶端形成有用于供第一L型翼板的横向臂板的端部对位贯穿分布的第二调节口;且所述第一L型翼板的横向臂面和第二L型翼板的横向臂面之间形成有X轴方向分布的线束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悬吊支撑架上且位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与线束底部转向装置之间的区域形成有线束传送框口,所述线束传送框口内且位于第一喷码划线机构和第二喷码划线机构的上方装设有一线束行程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线束行程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一沿Z轴方向装设于线束传送框口内且具有一线束通道口的桁架护板,所述线束通道口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的出料口和线束底部转向装置的进料口处于同一Y轴平面内,且所述桁架护板上嵌装有线束位置传感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利用线盘送料机构和线盘收料机构为线束的牵引传送提供动力,使线束能够沿X轴方向以平直绷紧的状态进行出料和收料,利用设置的线束对中取引机构可改变线束的牵引路径和方向以线束能够平直紧绷地经过两个喷码划线机构之间的间隙,从而通过对两个喷码划线机构的控制,在喷码划线机构相对于机台沿Z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对线束的两侧表面同时进行喷码划线处理;从而不但为降低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本、提高线束喷码划线作业的效率创造了条件,而且利用两个互为对称分布的喷码划线机构同时对线束进行作业处理,也有利于增强线束被喷码划线区域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保证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束牵引走向布置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体部分的结构构造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体部分的结构构造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束对中取引机构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一);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束对中取引机构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二);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束导料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喷码划线机构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喷码划线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CCD摄像头的一种装配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盘送料机构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中:
a、机台;b、线盘送料机构;c、线盘收料机构;d、第一喷码划线机构;e、第二喷码划线机构;f、线束对中取引机构;g、线束;h、程控中心;
100、导向滑座;101、导向滑轨;102、位置检测接收器;110、喷码划线总成;111、支撑翼板;112、动力输出齿轮;113、动力传动齿轮;114、旋转驱动器;115、喷码划线机头;116、限位缓冲器;117、限位止位器;118、导向滑槽;119、位置检测发射器;120、直线驱动总成;121、动力马达;122、传动丝杆;130、CCD摄像头;140、补光光源;200、悬吊支撑架;210、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20、线束底部转向装置;230、同步驱动装置;231、同步驱动马达;232、同步传送带;240、线束导料装置;241、第一导向轴;242、第一螺纹调节杆;243、第二螺纹调节杆;244、第二导向轴;245、第一L型翼板;246、第二L型翼板;247、传动齿轮;248、中转齿轮;249、第一调节口;250、第二调节口;251、传动辊;252、压延辊;253、导辊驱动气缸;254、导辊龙门架;255、线束限位槽;256、线束通道口;257、桁架护板;258、线束位置传感器;300、悬吊臂;301、线盘驱动马达;302、第一导料辊;303、第二导料辊;304、线束绕盘;305、张紧牵引导辊;306、导向柱;307、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2所示(为便于对整个机器设备的组成构件的分布及动作原理进行表述,在图1中建立了X、Y、Z轴三维坐标系,其中,X轴可指代左右方向、Y轴可指代上下方向、Z轴可指代前后方向),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它包括:
机台a,主要作为整个机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安装载体来使用,当然可以根据需要在机台a上设置用于对下述各个机构进行集中及协调控制的程控中心h;
线盘送料机构b,其装设于机台b的进料端侧并绕Z轴作自旋转运动,主要是以转动的方式将存储的待加工线束g或传递而来的待加工的线束g(线束g可以理解为是FFC柔性扁平电缆,当然依据整个设备的功能状况及应用场景,也可指需要进行喷码划线的其他线缆线束)进行输出或传送以备对线束g作后续的喷码划线处理
线盘收料机构c,其装设于机台b的出料端侧并绕Z轴作自旋转运动,主要以转动的方式对经过喷码划线处理的线束g进行收集存储;同时,相对于机台a,线盘收料机构c与线盘送料机构b是沿X轴方向设置于机台a上以保证线束g能够沿X轴方向进行送料和收料;
第一喷码划线机构d和第二喷码划线机构e,两者沿X轴方向互为对称地装设于机台a上并可相对于机台a沿Z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以在线束g经过两者之间时同时对线束的两侧表面分别作喷码划线处理;
线束对中取引机构f,其沿Y轴方向装设于机台a上并位于第一喷码划线机构d与第二喷码划线机构e之间,主要用于调整线束g被牵引传送的方向和路径以便线束g能够从第一喷码划线机构d和第二喷码划线机构e之间穿过,从而完成表面的喷码划线处理,即:将沿X轴方向被牵引出料的线束g在经过第一喷码划线机构d与第二喷码划线机构e之间时调整为沿Y轴方向进行牵引传送。
由此,利用线盘送料机构b和线盘收料机构c为线束g的牵引传送提供动力,使线束g能够沿X轴方向(即:相当于左右向的水平方向)以平直绷紧的状态进行出料和收料,利用设置的线束对中取引机构f可改变线束g的牵引路径和方向以线束g能够平直紧绷地经过两个喷码划线机构之间的间隙,从而通过对两个喷码划线机构的控制,在喷码划线机构相对于机台a沿Z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对线束g的两侧表面同时进行喷码划线处理;基于上述结构及功能原理,在实际喷码划线处理工序中,仅需一台机器设备即可完成对线束g的双面喷码划线处理作业,从而不但为降低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本以及厂房生产空间创造了条件,有效地提高了线束喷码划线作业的效率,而且利用两个互为对称分布的喷码划线机构同时对线束g进行作业处理,也有利于增强线束g被喷码划线区域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提高线束的成品质量创造了条件。
为最大限度地简化整个机器的结构,同时为机器的结构设计、生产装配以及后期维护创造条件,本实施例的第一喷码划线机构d和第二喷码划线机构e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并且两者以沿Y轴分布的线束g呈左右对称分布;其中,以第一喷码划线机构d的结构作如下说明,即:第一喷码划线机构d包括一沿Z轴方向座设于机台a上并位于线束g的其中一表面侧的导向滑座100、一滑动地嵌装于导向滑座100上以对线束g的表面作喷码划线处理的喷码划线总成110以及一本体装设于导向滑座100的一端且动力输出端与喷码划线总成110相连以带动喷码划线总成110相对于导向滑座100沿Z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总成120;从而利用直线驱动总成120所产生的动力来驱动喷码划线总成110在导向滑座100上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以便在线束g被牵引传送的过程中对其表面进行喷码划线处理,并且利用喷码划线总成110的直线往复运动效应可使其能够适应对不同宽度的线束g或不同宽度的处理区域的要求;另外,两个喷码划线机构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也有利于喷码划线机构作为标准件来使用,便于对机器进行组装和维护。
在此基础上,为满足喷码划线的样式、区域大小等个性化需求,扩展机器的适用范围,本实施例的喷码划线总成110包括滑动地嵌装于导向滑座100上的支撑翼板111(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空腔壳体结构或者由若干板状结构体拼装而成的壳体结构)、沿Y轴方向由下至上顺序地封装于支撑翼板111内且相互间呈啮合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齿轮112和动力传动齿轮113、本体沿X轴方向装设于支撑翼板111上且动力输出端与动力输出齿轮112相连的旋转驱动器114以及沿X轴方向同轴地穿设于动力传动齿轮113上以对线束g表面作喷码划线处理的喷码划线机头115;其中,旋转驱动器114通过动力输出齿轮112带动动力传动齿轮113和喷码划线机头115绕X轴作往复旋转运动。由此,通过对喷码划线总成110的结构优化,在保证喷码划线机头115能够相对于机台沿Z轴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亦可同时利用旋转驱动器114及相关部件实现其沿X轴进行往复旋转运动的效应,从而为扩大对线束g的喷码划线的面积、满足喷码划线的多样性及个性化需求以及提高喷码划线的反应速度创造了条件;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旋转驱动器114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能够输出旋转动力的马达或者旋转气缸,而为保证喷码划线机头115的动作反应速度,本实施例优选旋转气缸。
为能够实现对喷码划线机头115转动角度的有效掌控,使其能够根据喷码划线作业需求或者满足线束g的宽度需求;在支撑翼板111上且位于喷码划线机头115的周侧装设有两个互呈夹角分布的限位缓冲器116(其可由限位开关等部件组成),在动力传动齿轮113的径向端面上或喷码划线机头115的周面上还装设有一随喷码划线机头115同步转动的限位止位器117。由此,可通过对两个限位缓冲器116布设位置的选择设置(如以喷码划线机构115的中心点为基准,互呈90°角分布),当喷码划线机头115旋转至限定位置时即会与此位置的限位缓冲器116相抵触,而依据此限位缓冲器116所产生的信号则可作为旋转驱动器114调整转动方向的信号来源,从而可将喷码划线机头115的旋转范围限定在预定角度范围内,保证喷码划线作业区域的准确性。
为保证喷码划线总成110在Z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准直性,同时实现对喷码划线总成110具体位置的精准检测以便直线驱动总成120能够快速地进行动力的正反向调整,本实施例的导向滑座100内设置有沿Z轴方向分布的导向滑轨101,相应地在喷码划线总成110(具体为支撑翼板111的底部)上开设有用于供导向滑轨101对位嵌合的导向滑槽118;而直线驱动总成120则包括装设于导向滑座100的一端的动力马达121以及装设于动力马达121的动力输出轴上并与喷码划线总成110(具体为支撑翼板111)作螺纹传动连接的传动丝杆122;同时,在导向滑座100上还装设有若干个沿Z轴方向呈直线间隔分布的位置检测接收器102(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光电传感器或红外对管等,且至少为两个),相应地,在喷码划线总成110的底端部则装设有一用于与位置检测接收器102相配合的位置检测发射器119。由此,利用传动丝杆122与喷码划线总成110之间螺纹连接关系可产生丝杆传动所特有的精确、稳定的效应,而利用导向滑轨101与导向滑槽118的配合则可为喷码划线总成110的直线运动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利用位置检测接收器102与位置检测发射器119之间配合则可为动力马达121的正反转转换动作提供信号支持,从而实现喷码划线总成110的直线往复运动。
在前述基础上,为能够通过对线束g的位置的图像拾取使线盘送料机构b和线盘收料机构c对线束g进行精确的输送,提高喷码划线作业的效率及质量,本实施例的第一喷码划线机构d和第二喷码机构e均包括一CCD检测组件,CCD检测组件包括一沿X轴方向装设于机台a上或喷码划线总成110上以对线束g的表面作图像拾取的CCD摄像头130以及一装设于机台a或喷码划线总成110上以对线束g的表面进行光照射的补光光源140。由此,通过补光光源140对线束g表面的光照射,可为CCD摄像头130拾取线束g的表面图像提供良好的光线条件,而依据CCD摄像头130所拾取的图像信息则可作为判断或识别线束g的位置(如端部位置或喷码划线区域位置)的信号来源。
为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个机器的结构,尤其是保证线束g能够平直地沿Y轴方向经过两个喷码划线机构之间,从而为双面喷码划线处理创造条件,本实施例的线束对中取引机构f包括一沿Y轴方向贯穿地装设于机台a上并位于第一喷码划线机构d与第二喷码划线机构e之间的悬吊支撑架200、装设于悬吊支撑架200的顶端以将由线盘送料机构b输出的线束g从沿X轴方向传送调整为沿Y轴方向传送的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10、装设于悬吊支撑架200的底端以将沿Y轴方向传送的线束g调整为沿X轴方向进行传送并输送至线盘收料机构c内的线束底部转向装置220以及同时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10和线束底部转向装置220相连并驱动两者同步转动的同步驱动装置230。由此,利用悬吊支撑架200作为整个线束对中取引机构f组成部件安装载体,利用转向装置实现将对线束g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被牵引传送的方向的改变;同时,利用同步驱动装置230对两个转向装置的同步驱动效果,既可以保证线束g在喷码划线区域处于平直紧绷状态,又可以在线束g的牵引传送方向施加同向的牵引作用力,以降低对线盘送料、放料机构的动力大小的要求。
在前述基础上,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10和线束底部转向装置220均包括一沿Z轴方向装设于悬吊支撑架200上并绕Z轴作旋转运动的传动辊251、一与传动辊251呈并排分布的压延辊252以及一架设悬吊支撑架200上以带动压延辊252靠近或远离传动辊251的导辊驱动气缸253,在导辊驱动气缸253的动力输出端装设有一导辊龙门架254,压延辊252转动地装设于导辊龙门架254上;其中,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10的传动辊251和压延辊252相互间沿Y轴方向呈上下并排分布,线束底部转向装置220的压延辊252和传动辊251相互间沿X轴方向呈左右并排分布,并且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10的传动辊251与线束底部转向装置220的传动辊251处于同一Y轴平面内;同步驱动装置230包括一本体装设于悬吊支撑架200上且动力输出端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10的传动辊251或线束底部转向装置220的传动辊251作同轴连接的同步驱动马达231以及一将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10的传动辊251和线束底部转向装置220的传动辊251连为一体的同步传送带232。由此,可利用传动辊251和对应的压延辊252形成对辊的结构形式,从而向线束g施加足够的摩擦牵引力并最终使线束g能够顺畅地进行出料和收料;同时,利用导辊驱动气缸253对压延辊252的位置调节控制可则实现对传动辊251与对应的压延辊252之间的间距控制,从而使整个线束对中取引机构f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线束并对依据实际情况对线束g施加不同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为保证经由线盘送料机构b被引出的线束能够被顺畅地引入线束对中取引机构f内,同时能够适时调整线束g的走向以及通过适配不同宽度的线束g来避免线束g在牵引传送的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本实施例的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10还包括一布置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10的传动辊251与压延辊252的进料端侧的线束导料装置240,线束导料装置240包括沿Z轴方向架设于悬吊支撑架200上且相互间沿X轴方向呈顺序并排分布的第一导向轴241、第一螺纹调节杆242、第二螺纹调节杆243和第二导向轴244、套装于第一导向轴241上并与第一螺纹调节杆242作螺纹插套连接的第一L型翼板245以及套装于第二导向轴244上并与第二螺纹调节杆243作螺纹插套连接的第二L型翼板246,在第一螺纹调节杆242和第二螺纹调节杆243的端部均装设有一传动齿轮247,两个传动齿轮247通过一装设于悬吊支撑架200上的中转齿轮248作啮合传动连接;其中,第一L型翼板245和第二L型翼板246为互补结构且共同组成一Y轴截断面类“U”形结构体;且第一L型翼板245的纵向臂板的顶端形成有用于供第二L型翼板246的横向臂板的端部对位贯穿分布的第一调节口249,相应地,在第二L型翼板246的纵向臂板的顶端则形成有用于供第一L型翼板245的横向臂板的端部对位贯穿分布的第二调节口250;并且在第一L型翼板245的横向臂面和第二L型翼板246的横向臂面之间形成有X轴方向分布的线束限位槽255。
由此,利用第一L型翼板245和第二L型翼板246的互补结构关系以及在相应调节口的配合下,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可根据线束g的宽度通过对其中一个传动齿轮247的旋转控制使第一L型翼板245和第二L型翼板246能够以错位的形式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对线束限位槽255的宽度的调节控制,保证线束g由线盘送料机构b被引出后进入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10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偏移,从而为线束g的后续牵引及喷码划线处理创造条件。
为进一步保证线束g能够精准地经过两个喷码划线机构之间的间隙,同时,为喷码划线机构是否执行喷码划线作业提供信号来源,在悬吊支撑架200上且位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10与线束底部转向装置220之间的区域形成有线束传送框口(图中未标注),在线束传送框口内且位于第一喷码划线机构d和第二喷码划线机构e的上方装设有一线束行程位置检测装置,线束行程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一沿Z轴方向装设于线束传送框口内且具有一线束通道口256的桁架护板257,线束通道口256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210的出料口和线束底部转向装置220的进料口处于同一Y轴平面内,并且在桁架护板257上嵌装有用于对线束g的端部或喷码划线区域进行检测的线束位置传感器258。由此,利用线束通道口256与转向装置的出料口及进料口之间的对位关系可进一步确保线束g能够平直地经过两个喷码划线机构之间的间隙,同时利用线束位置传感器258则可预先检测线束g的端部或待喷码划线区域的位置,从而为喷码划线机构的动作提供预判断信号。
另外,本实施例的线盘送料机构b和线盘收料机构c可参考如下结构进行具体的设置,以期最大限度地简化整个机器的结构并保证线束g被牵引传送的效果,具体为:线盘收料机构c与线盘送料机构b采用相互间呈左右对称结构的结构形式(即两者结构相同,但相对于机台a是呈对称分布的);其中,以线盘送料机构b的实施结构作具体说明如下:其包括装设于机台a的进料端侧的悬吊臂300、沿线束g的传送方向(即:左右方向)顺序地装设于悬吊臂300上的线盘驱动马达301、第一导料辊302和第二导料辊303以及装设于线盘驱动马达301的动力输出轴上的线束绕盘304,在悬吊臂300的下方且位于第一导料辊302与第二导料辊303之间设置有一张紧牵引导辊305,第一导料辊302、张紧牵引导辊305和第二导料辊303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间呈左右向并排分布;在机台a的台面下方设置有导向柱306和一导辊位置驱动器(图中未示出,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液压气缸等直线驱动装置),在导向柱306上套设有一导向块307,张紧牵引导辊305装设于导向块307上;由此,利用线盘收料机构c与线盘送料机构b各自的线盘驱动马达15所提供的旋转作用力,可保证各自的线束绕盘304同向旋转运动,从而为线束g的送料、收料及牵引传送提供动力,并在两个机构各自的第一导料辊302、张紧牵引导辊305和第二导料辊303的配合下,保证线束g具有足够的牵引缓冲长度。而在机器实际使用时,通过对导辊位置驱动器的控制使其驱动导向块307沿导向柱306进行位置移动,从而实现对张紧牵引导辊305的高度位置的调节,以延长或缩短线束g被牵引的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台、沿X轴方向装设于机台的两端以用于将线束沿X轴方向作牵引传送的线盘送料机构和线盘收料机构、沿X轴方向互为对称地装设于机台上并相对于机台沿Z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以对线束的两侧表面分别作喷码划线处理的第一喷码划线机构和第二喷码划线机构以及沿Y轴方向装设于机台上并位于第一喷码划线机构与第二喷码划线机构之间以用于将沿X轴方向进行牵引传送的线束在第一喷码划线机构与第二喷码划线机构之间调整为沿Y轴方向作牵引传送的线束对中取引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码划线机构包括一沿Z轴方向座设于机台上并位于线束的其中一表面侧的导向滑座、一滑动地嵌装于导向滑座上以对线束的表面作喷码划线处理的喷码划线总成以及一本体装设于导向滑座的一端且动力输出端与喷码划线总成相连以带动喷码划线总成相对于导向滑座沿Z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总成;所述第二喷码划线机构与第一喷码划线机构结构相同并位于线束的另一表面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码划线总成包括滑动地嵌装于导向滑座上的支撑翼板、沿Y轴方向由下至上顺序地封装于支撑翼板内且相互间呈啮合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齿轮和动力传动齿轮、本体沿X轴方向装设于支撑翼板上且动力输出端与动力输出齿轮相连的旋转驱动器以及沿X轴方向同轴地穿设于动力传动齿轮上以对线束表面作喷码划线处理的喷码划线机头;所述旋转驱动器通过动力输出齿轮带动动力传动齿轮和喷码划线机头绕X轴作往复旋转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翼板上且位于喷码划线机头的周侧装设有两个互呈夹角分布的限位缓冲器,所述动力传动齿轮的径向端面上或喷码划线机头的周面上还装设有一随喷码划线机头同步转动的限位止位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座内设置有沿Z轴方向分布的导向滑轨,所述喷码划线总成上开设有用于供导向滑轨对位嵌合的导向滑槽,所述直线驱动总成包括装设于导向滑座的一端的动力马达以及装设于动力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上并与喷码划线总成作螺纹传动连接的传动丝杆;且所述导向滑座上还装设有若干个沿Z轴方向呈直线间隔分布的位置检测接收器,所述喷码划线总成的底端部装设有一位置检测发射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码划线机构和第二喷码机构均包括一CCD检测组件,所述CCD检测组件包括一沿X轴方向装设于机台上或喷码划线总成上以对线束的表面作图像拾取的CCD摄像头以及一装设于机台或喷码划线总成上以对线束的表面进行光照射的补光光源。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对中取引机构包括一沿Y轴方向贯穿地装设于机台上并位于第一喷码划线机构与第二喷码划线机构之间的悬吊支撑架、装设于悬吊支撑架的顶端以将由线盘送料机构输出的线束从沿X轴方向传送调整为沿Y轴方向传送的线束顶部转向装置、装设于悬吊支撑架的底端以将沿Y轴方向传送的线束调整为沿X轴方向进行传送并输送至线盘收料机构内的线束底部转向装置以及同时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和线束底部转向装置相连并驱动两者同步转动的同步驱动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顶部转向装置和线束底部转向装置均包括一沿Z轴方向装设于悬吊支撑架上并绕Z轴作旋转运动的传动辊、一与传动辊呈并排分布的压延辊以及一架设悬吊支撑架上以带动压延辊靠近或远离传动辊的导辊驱动气缸,所述导辊驱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装设有一导辊龙门架,所述压延辊转动地装设于导辊龙门架上;所述线束顶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和压延辊相互间沿Y轴方向呈上下并排分布,所述线束底部转向装置的压延辊和传动辊相互间沿X轴方向呈左右并排分布,且所述线束顶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与线束底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处于同一Y轴平面内;
所述同步驱动装置包括一本体装设于悬吊支撑架上且动力输出端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或线束底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作同轴连接的同步驱动马达以及一将线束顶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和线束底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连为一体的同步传送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顶部转向装置还包括一布置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的传动辊与压延辊的进料端侧的线束导料装置,所述线束导料装置包括沿Z轴方向架设于悬吊支撑架上且相互间沿X轴方向呈顺序并排分布的第一导向轴、第一螺纹调节杆、第二螺纹调节杆和第二导向轴、套装于第一导向轴上并与第一螺纹调节杆作螺纹插套连接的第一L型翼板以及套装于第二导向轴上并与第二螺纹调节杆作螺纹插套连接的第二L型翼板,所述第一螺纹调节杆和第二螺纹调节杆的端部均装设有一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通过一装设于悬吊支撑架上的中转齿轮作啮合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L型翼板和第二L型翼板为互补结构且共同组成一类“U”形结构体;且所述第一L型翼板的纵向臂板的顶端形成有用于供第二L型翼板的横向臂板的端部对位贯穿分布的第一调节口,所述第二L型翼板的纵向臂板的顶端形成有用于供第一L型翼板的横向臂板的端部对位贯穿分布的第二调节口;且所述第一L型翼板的横向臂面和第二L型翼板的横向臂面之间形成有X轴方向分布的线束限位槽。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支撑架上且位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与线束底部转向装置之间的区域形成有线束传送框口,所述线束传送框口内且位于第一喷码划线机构和第二喷码划线机构的上方装设有一线束行程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线束行程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一沿Z轴方向装设于线束传送框口内且具有一线束通道口的桁架护板,所述线束通道口与线束顶部转向装置的出料口和线束底部转向装置的进料口处于同一Y轴平面内,且所述桁架护板上嵌装有线束位置传感器。
CN201910769710.3A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Active CN110406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9710.3A CN110406256B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9710.3A CN110406256B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6256A true CN110406256A (zh) 2019-11-05
CN110406256B CN110406256B (zh) 2024-04-16

Family

ID=68368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9710.3A Active CN110406256B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62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4163A (zh) * 2020-05-22 2020-09-18 郑剑波 一种条形码印刷设备及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10180A (ja) * 2008-10-31 2010-05-13 Nisca Corp ハーネス配線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並びにフィニッシャ装置
CN106182748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党正 一种全自动切粘一体机
CN205764749U (zh) * 2016-05-25 2016-12-07 深圳市鑫金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入轴机
CN108146071A (zh) * 2017-12-22 2018-06-12 佛山市正道中印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双面附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177495A (zh) * 2018-10-19 2019-01-11 昆山卓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码机
CN211000497U (zh) * 2019-08-20 2020-07-14 王军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10180A (ja) * 2008-10-31 2010-05-13 Nisca Corp ハーネス配線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並びにフィニッシャ装置
CN205764749U (zh) * 2016-05-25 2016-12-07 深圳市鑫金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入轴机
CN106182748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党正 一种全自动切粘一体机
CN108146071A (zh) * 2017-12-22 2018-06-12 佛山市正道中印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双面附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177495A (zh) * 2018-10-19 2019-01-11 昆山卓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码机
CN211000497U (zh) * 2019-08-20 2020-07-14 王军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4163A (zh) * 2020-05-22 2020-09-18 郑剑波 一种条形码印刷设备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6256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76184Y (zh) 稳压块自动锁螺丝装配机
CN107363542A (zh) 一种led球泡灯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05692040A (zh) 一种火花塞自动送装台
CN201012349Y (zh) 点胶运动控制装置
CN209109493U (zh) 自动点胶机
CN104609252B (zh) 一种极化线栅自动化缠绕装置及方法
CN105618332B (zh) 双点胶机构及其点胶方法
CN102674001A (zh) 芯片分选机全自动180°双摆臂、双焊头取料系统
CN110406256A (zh)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CN107009623A (zh) 一种3d打印机
CN201597785U (zh) 紧凑型全自动ic料管编带机的热压封装装置
CN109465156A (zh) 一种五轴点胶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6604908U (zh) 弯管机弯模结构
CN201614501U (zh) 一种织物探边自动控制装置
CN110515358A (zh) 基于一体化控制器的自动化产线并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040504A (zh) 取放料装置
CN206401277U (zh) 一种高集成度Nano‑SIM卡的制作封装设备
CN206857790U (zh) 纸板封面机构
CN103043423B (zh) 一种led分光机的分料装置
CN211000497U (zh) 一种双面喷码划线机
CN108202525B (zh) 组合式间歇轮转印刷包装机械的自动套准装置
CN203875445U (zh) 3轴异形条双头锡丝自动焊接机
CN208245520U (zh) 一种用于基于计算机的弯管装置
CN205708990U (zh) 网版印刷机的自动送料设备
CN204771014U (zh) 一种在线焊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