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1498A - 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1498A
CN110391498A CN201910644817.5A CN201910644817A CN110391498A CN 110391498 A CN110391498 A CN 110391498A CN 201910644817 A CN201910644817 A CN 201910644817A CN 110391498 A CN110391498 A CN 110391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plying arrangement
level
signal
antenna
array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48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腾飞
汪海港
胡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Blue Tra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Blue Tra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Blue Tra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Blue Tra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48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14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1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14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01Q1/523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between antennas of an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采集第一阵列天线的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阵列天线的第二工作频率f2,将施主天线分别与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第一级放大设备和第二级放大设备调整到同一个空白工作频率f,调节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1、A2,得到第二级放大设备实际输出至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的输出信号P1、P2,检测第一级放大设备接收到施主天线的测量信号P1’、P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在测定阵列天线的隔离度时受到自激现象影响、不能有效提高阵列天线之间隔离度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当前飞机、舰船等大型具备多种通信和导航能力的平台,越来越多的同频天线安装在同一个平台上,平台上有限的布局空间让天线间耦合造成的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天线布局是一种低成本,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天线间隔离度的手段,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初期必不可少。
从耦合通道角度分析,共平台天线有两个耦合途径:天线—天线,天线—平台—天线。虽然“天线—天线”途径的能量耦合随距离增加而减小,但通常情况下平台可布局的位置非常有限,“天线—天线”耦合的抑制效果不佳。因此,天线布局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平台对耦合的贡献,抑制“天线—平台—天线”的耦合能量。
目前来看,天线布局的流程是根据经验或者近似算法初步给出天线的位置,然后通过优化算法,诸如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等,找到某些最佳位置来提高天线隔离度。但是,当天线数量增多,大量天线坐标位置作为优化变量会让这些算法难以收敛,而且如果平台的电尺寸较大,势必会增加计算量,导致整个优化过程呈几何级数增长。由此可见,在实际工程中,用于提高隔离度的共平台上多天线布局是非常困难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在测定阵列天线的隔离度时受到自激现象影响、不能有效提高阵列天线之间隔离度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第一阵列天线的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阵列天线的第二工作频率f2
S2、将施主天线分别与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第一级放大设备和第二级放大设备调整到同一个空白工作频率f;
S3、调节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1、A2,得到第二级放大设备实际输出至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的输出信号P1、P2,检测第一级放大设备接收到施主天线的测量信号P1’、P2’;
S4、计算施主天线与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度L1、L2,并判断空间隔离度L1、L2与预设隔离度L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S5、通过至少四个通道分别接收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接收的信号,若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差值在第一阵列天线和/或第二阵列天线的一个通道上耦合至少一个其他通道的信号,产生与至少一个其他通道耦合的信号。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之间建立通信,使得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级放大设备,所述第二级放大设备接收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均调整到同一个空白工作频率f。
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包括下变频器、滤波器、放大器、上变频器、控制器,所述第二级放大设备包括本振元件、衰减器、控制器,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之间通过射频馈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内部均设有锁相环,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内部的控制器通过所述锁相环控制本级放大设备工作在设定频率。
优选地,所述输出信号P1=第二级放大设备本振信号P-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1,所述输出信号P2=第二级放大设备本振信号P-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2,其中本振信号P为所述第二级放大设备中本振元件发出的本振信号。
优选地,所述施主天线与第一阵列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度L1=输出信号P1-测量信号P1’,所述施主天线与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度L2=输出信号P2-测量信号P2’。
优选地,所述与至少一个其他通道耦合的信号用于在耦合通道中抵消或者削弱耦合通道上的阵列天线从其它阵列天线接收的耦合信号。
优选地,所述S5包括:调节传入一个通道信号的相位,使所述信号的相位发生一个相位改变量在所述通道上耦合其他通道的信号,调节所述通道信号的相位,使所述信号的相位发生一个相位改变量-
优选地,在所述通道上耦合其他通道的信号包括一级直接连接方式、多级直接连接方式、一级耦合段方式、多级耦合段方式、一级耦合段加直接连接方式和多级耦合段加直接连接方式。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自发发射本振信号作为测量参考信号,接收并检测参考信号强度,从而得出准确的隔离度具体数值,在不增加设备成本的情况下,便于及时知晓目前系统的隔离度情况,为工程人员分析判断施工是否合理提供了便利,同时能够有效预防系统自激以及不易察觉的临界自激,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在通道中产生耦合信号抵消或者削弱耦合通道上的阵列天线从其它阵列天线接收的耦合信号,能够有效改善阵列天线端口的隔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第一阵列天线的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阵列天线的第二工作频率f2
S2、将施主天线分别与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第一级放大设备和第二级放大设备调整到同一个空白工作频率f;
S3、调节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1、A2,得到第二级放大设备实际输出至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的输出信号P1、P2,检测第一级放大设备接收到施主天线的测量信号P1’、P2’;
S4、计算施主天线与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度L1、L2,并判断空间隔离度L1、L2与预设隔离度L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S5、通过至少四个通道分别接收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接收的信号,若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差值在第一阵列天线和/或第二阵列天线的一个通道上耦合至少一个其他通道的信号,产生与至少一个其他通道耦合的信号。
在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之间建立通信,使得第一级放大设备的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二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接收控制指令,使得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均调整到同一个空白工作频率f。
第一级放大设备包括下变频器、滤波器、放大器、上变频器、控制器,第二级放大设备包括本振元件、衰减器、控制器,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之间通过射频馈线连接。
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内部均设有锁相环,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内部的控制器通过锁相环控制本级放大设备工作在设定频率。
输出信号P1=第二级放大设备本振信号P-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1,输出信号P2=第二级放大设备本振信号P-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2,其中本振信号P为第二级放大设备中本振元件发出的本振信号。
施主天线与第一阵列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度L1=输出信号P1-测量信号P1’,施主天线与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度L2=输出信号P2-测量信号P2’。
与至少一个其他通道耦合的信号用于在耦合通道中抵消或者削弱耦合通道上的阵列天线从其它阵列天线接收的耦合信号。
S5包括:调节传入一个通道信号的相位,使信号的相位发生一个相位改变量在通道上耦合其他通道的信号,调节通道信号的相位,使信号的相位发生一个相位改变量-
在通道上耦合其他通道的信号包括一级直接连接方式、多级直接连接方式、一级耦合段方式、多级耦合段方式、一级耦合段加直接连接方式和多级耦合段加直接连接方式。
采集第一阵列天线的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阵列天线的第二工作频率f2,将施主天线分别与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第一级放大设备和第二级放大设备调整到同一个空白工作频率f,调节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1、A2,得到第二级放大设备实际输出至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的输出信号P1、P2,检测第一级放大设备接收到施主天线的测量信号P1’、P2’,计算施主天线与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度L1、L2
输出信号P1=第二级放大设备本振信号P-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1,输出信号P2=第二级放大设备本振信号P-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2,其中本振信号P为第二级放大设备中本振元件发出的本振信号。
施主天线与第一阵列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度L1=输出信号P1-测量信号P1’,施主天线与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度L2=输出信号P2-测量信号P2’。
在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之间建立通信,使得第一级放大设备的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二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接收控制指令,使得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均调整到同一个空白工作频率f。
第一级放大设备包括下变频器、滤波器、放大器、上变频器、控制器,第二级放大设备包括本振元件、衰减器、控制器,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之间通过射频馈线连接。
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内部均设有锁相环,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内部的控制器通过锁相环控制本级放大设备工作在设定频率。
判断空间隔离度L1、L2与预设隔离度L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通过至少四个通道分别接收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接收的信号,若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差值在第一阵列天线和/或第二阵列天线的一个通道上耦合至少一个其他通道的信号,产生与至少一个其他通道耦合的信号。
与至少一个其他通道耦合的信号用于在耦合通道中抵消或者削弱耦合通道上的阵列天线从其它阵列天线接收的耦合信号。
调节传入一个通道信号的相位,使信号的相位发生一个相位改变量在通道上耦合其他通道的信号,调节通道信号的相位,使信号的相位发生一个相位改变量
在通道上耦合其他通道的信号包括一级直接连接方式、多级直接连接方式、一级耦合段方式、多级耦合段方式、一级耦合段加直接连接方式和多级耦合段加直接连接方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第一阵列天线的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阵列天线的第二工作频率f2
S2、将施主天线分别与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第一级放大设备和第二级放大设备调整到同一个空白工作频率f;
S3、调节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1、A2,得到第二级放大设备实际输出至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的输出信号P1、P2,检测第一级放大设备接收到施主天线的测量信号P1’、P2’;
S4、计算施主天线与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度L1、L2,并判断空间隔离度L1、L2与预设隔离度L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S5、通过至少四个通道分别接收第一阵列天线、第二阵列天线接收的信号,若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根据差值在第一阵列天线和/或第二阵列天线的一个通道上耦合至少一个其他通道的信号,产生与至少一个其他通道耦合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之间建立通信,使得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级放大设备,所述第二级放大设备接收控制指令,使得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均调整到同一个空白工作频率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包括下变频器、滤波器、放大器、上变频器、控制器,所述第二级放大设备包括本振元件、衰减器、控制器,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之间通过射频馈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内部均设有锁相环,所述第一级放大设备、第二级放大设备内部的控制器通过所述锁相环控制本级放大设备工作在设定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信号P1=第二级放大设备本振信号P-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1,所述输出信号P2=第二级放大设备本振信号P-第二级放大设备中衰减器的衰减值A2,其中本振信号P为所述第二级放大设备中本振元件发出的本振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主天线与第一阵列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度L1=输出信号P1-测量信号P1’,所述施主天线与第二阵列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度L2=输出信号P2-测量信号P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至少一个其他通道耦合的信号用于在耦合通道中抵消或者削弱耦合通道上的阵列天线从其它阵列天线接收的耦合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包括:调节传入一个通道信号的相位,使所述信号的相位发生一个相位改变量在所述通道上耦合其他通道的信号,调节所述通道信号的相位,使所述信号的相位发生一个相位改变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道上耦合其他通道的信号包括一级直接连接方式、多级直接连接方式、一级耦合段方式、多级耦合段方式、一级耦合段加直接连接方式和多级耦合段加直接连接方式。
CN201910644817.5A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 Pending CN1103914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4817.5A CN110391498A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4817.5A CN110391498A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1498A true CN110391498A (zh) 2019-10-29

Family

ID=68285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4817.5A Pending CN110391498A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14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9576A (zh) * 2022-01-24 2022-05-13 中国人民解放军93209部队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精细化收发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5540A1 (en) * 2005-09-30 2007-04-19 Du Jian J Method for developing a transmit coil of a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CN102683854A (zh) * 2012-04-28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天线端口隔离度调节方法
CN103684639A (zh) * 2013-12-24 2014-03-26 佳律通信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便携式天线隔离度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4993253A (zh) * 2015-05-21 2015-10-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有源相控阵天线射频链路系统及其确定收发隔离度的方法
WO2017201534A1 (en) * 2016-05-20 2017-11-23 Jianxun Zhu Circui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n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CN108281786A (zh) * 2017-01-05 2018-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去耦天线架构及其去耦方法
CN109617625A (zh) * 2018-11-23 2019-04-12 赛尔通信服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间隔离度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5540A1 (en) * 2005-09-30 2007-04-19 Du Jian J Method for developing a transmit coil of a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CN102683854A (zh) * 2012-04-28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天线端口隔离度调节方法
CN103684639A (zh) * 2013-12-24 2014-03-26 佳律通信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便携式天线隔离度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4993253A (zh) * 2015-05-21 2015-10-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有源相控阵天线射频链路系统及其确定收发隔离度的方法
WO2017201534A1 (en) * 2016-05-20 2017-11-23 Jianxun Zhu Circui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n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CN108281786A (zh) * 2017-01-05 2018-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去耦天线架构及其去耦方法
CN109617625A (zh) * 2018-11-23 2019-04-12 赛尔通信服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间隔离度测量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9576A (zh) * 2022-01-24 2022-05-13 中国人民解放军93209部队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精细化收发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60844A1 (en) Series-connected couplers for active antenna systems
US8327208B2 (en) Time-division duplex transmit-receive apparatus
CN101753185B (zh) 一种实现多小区多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150105641A (ko) 적응적 무선-주파수 간섭 소거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수신기
EP4257878A1 (en) Steam generator system, steam generator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WO2020118585A1 (zh) 一种信号放大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10391498A (zh) 一种优化基站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
CN102299730B (zh) 一种基于tdd多点协作传输的天线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9347105B (zh) 一种并联系统中虚拟阻抗的设计方法
WO2021129098A1 (zh) 一种基站、多天线收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80262221A1 (en) Local oscillator feedthrough signal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N112531662A (zh) 一种自适应幅值比的有源配电网差动保护方法
US20130201855A1 (en) Microwave antenna align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315866B (zh) 一种基于tdd多点协作传输的天线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5187343B (zh)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中的降低自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45605A (zh) 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有限时间收敛的预测自抗扰控制策略
CN108028469A (zh) 一种阵列天线及阵列天线的波束对准方法
CN103379612B (zh) 室内分布系统利用天馈线供电的方法和系统
CN106656879B (zh) 一种高速高阶变步长自适应均衡方法
EP2045930B1 (en) Decentralized C/I power control for TDD
CN105827296B (zh) 一种基于2bit反馈协作波束成形方法
CN107168047B (zh) 提高重复补偿pid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的方法
CN106102136B (zh) 一种频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下行同步信号的搜索方法
WO2016128061A1 (en) Microwave radio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 polarization misalignment compensation
WO2016024326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アンテ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