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60C - 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860C CN1103860C CN99124338A CN99124338A CN1103860C CN 1103860 C CN1103860 C CN 1103860C CN 99124338 A CN99124338 A CN 99124338A CN 99124338 A CN99124338 A CN 99124338A CN 1103860 C CN1103860 C CN 110386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cooling water
- side cooling
- mentioned
- water pa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f cylinders, e.g. single-cylinder engines
- F02B75/18—Multi-cylinder engines
- F02B75/24—Multi-cylinder engines with cylinders arranged oppositely relative to main shaft and of "flat"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f cylinders, e.g. single-cylinder engines
- F02B75/18—Multi-cylinder engines
- F02B75/24—Multi-cylinder engines with cylinders arranged oppositely relative to main shaft and of "flat" type
- F02B75/243—Multi-cylinder engines with cylinders arranged oppositely relative to main shaft and of "flat" type with only one crankshaft of the "boxer" type, e.g. all connecting rods attached to separate crankshaft bea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02—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1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14—Cylinders with means for directing, gui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 strea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3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38—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the cylinder heads being of overhead valve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3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40—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cylinder heads with means for directing, gui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 strea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1/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fuel-air mixture compression
- F02B1/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fuel-air mixture compression with positive ignition
- F02B1/04—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fuel-air mixture compression with positive ignition with fuel-air mixture admission into cylind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 F02B2075/02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 F02B2075/027—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fou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f cylinders, e.g. single-cylinder engines
- F02B75/18—Multi-cylinder engines
- F02B2075/1804—Number of cylinders
- F02B2075/1808—Number of cylinders two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275/00—Other engines, components or 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02B2275/20—SOHC [Single overhead camshaf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2001/244—Arrangement of valve stems in cylinder heads
- F02F2001/245—Arrangement of valve stems in cylinder heads the valve stems being orientated at an angle with the cylinder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在气缸体设置气缸侧冷却水通路,在气缸盖设置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连通的盖侧冷却水通路,在气缸体252设置分隔壁121,同时在分隔壁121一侧设置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2连通的水入口1222,该分隔壁121平行于上述气缸孔的轴线地延伸并分隔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2,在气缸盖于分隔壁121的另一侧设置使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2与盖侧冷却水通路连通的连通路123、124,同时,夹住燃烧室在与连通路123、124大体相反一侧设置与盖侧冷却水通路连通的水出口。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在气缸体设置气缸侧冷却水通路,在气缸盖设置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连通的盖侧冷却水通路。
在现有技术中,如日本专利公报57-124057号所公开的那样,通过用分隔壁隔开气缸侧冷却水通路,使气缸侧冷却水通路内的冷却水的流动为单向,防止冷却水停滞,从而有效地冷却发动机。
可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气缸体设置水入口和水出口,该水入口和水出口在分隔壁的两侧分别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连通,在气缸侧冷却水通路内,虽然从水入口向水出口侧冷却水基本上沿单向流动,但由于冷却水在沿气缸孔周向隔开间距的多个位置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朝盖侧冷却水通路流动,所以,在气缸侧冷却水通路的靠近盖侧冷却水通路的部分,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不是一定的,局部产生停滞,冷却水的流速降低,导致冷却效率下降。而且,如在靠近水入口的位置设置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到盖侧冷却水通路的连通路,则一部分的冷却水不充分流过气缸侧冷却水通路就流到盖侧冷却水通路,气缸体的冷却效率进一步下降。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些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可使冷却水不停滞、顺利地在气缸侧冷却水通路和盖侧冷却水通路流过,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在具有气缸孔的气缸体中设置围住上述气缸孔的气缸侧冷却水通路,在与气缸体接合的气缸盖设置与上述气缸侧冷却水通路连通的盖侧冷却水通路,该气缸盖在与活塞之间形成燃烧室,该活塞可自由滑动地配合于气缸孔中;其特征在于:在气缸体中设置分隔壁,同时在上述分隔壁一侧设置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连通的水入口,该分隔壁平行于上述气缸孔的轴线地延伸并分隔上述气缸侧冷却水通路,在上述气缸盖中于上述分隔壁的另一侧设置使气缸侧冷却水通路与盖侧冷却水通路连通的连通路,同时,夹住上述燃烧室在与上述连通路大体相反一侧设置与盖侧冷却水通路连通的水出口。
按照这样的构成,在分隔壁的一侧从水入口供给到气缸侧冷却水通路的冷却水大体环绕气缸孔一周地经气缸侧冷却水通路流到分隔壁的另一侧,进而经连通路引导至盖侧冷却水通路的冷却水流过盖侧冷却水通路到达相对燃烧室与连通路大体相反一侧的水出口。即,从水入口到水出口,冷却水不停滞、顺利地流过气缸侧冷却水通路、连通路及盖侧冷却水通路,从而可有效地冷却气缸体和气缸盖。
对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为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
图2为图1的2-2线放大断面图。
图3为图2的3-3线断面图。
图4为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5为图3的5-5线断面图。
图6为图3的6-6线放大断面图。
图7为沿图3中7-7线的气缸体的放大断面图。
图8为图2的8向视图。
图9为沿图3中9-9线的气缸盖的放大断面图。
图10为图9的10-10线断面图。
图11为图2的11-11线放大断面图。
图12为图11的12-12线断面图。
图13为图3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下面,根据示于附图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图1~13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为应用了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图2为图1的2-2线放大断面图,图3为图2的3-3线断面图,图4为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5为图3的5-5线断面图,图6为图3的6-6线放大断面图,图7为沿图3中7-7线的气缸体的放大断面图,图8为图2的8向视图,图9为沿图3中9-9线的气缸盖的放大断面图,图10为图9的10-10线断面图,图11为图2的11-11线放大断面图,图12为图11的12-12线断面图,图13为图3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首先,在图1中,该机动二轮车为低底盘式,搭载着由水平对置式双缸4冲程发动机E和变速器M构成的动力机组P。
车架F具有左右一对主支架11…,该左右一对主支架11…从机动二轮车前进方向的前方朝后方逐渐成为下方位置,在共同设于该一对主支架11…前端的前管12可转向地支承转向柄13,在与该转向柄13一起转动的前叉14悬挂前轮WF。
在上述一对主支架11…的后端连接动力机组P的变速器M的变速箱体15,该变速箱体15构成车架F的一部分。
在变速箱体15连接延伸到机动二轮车后方的左右一对后支架16…的前端。另外,在变速箱体15可上下摆动地连接后叉17的前端,在该后叉17的后端可自由回转地支承后轮WR,分别在后叉17的后部和后支架16…间设缓冲器18…。而且,在上述后叉17内收容用于将变速器M的输出动力传递到后轮WR的驱动轴(图中未示出),该驱动轴通过万向联轴节连接于变速器M的输出构件。
整个车架F由合成树脂制的车身罩20覆盖,在该车身罩20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形成覆盖动力机组P的隧道部20a,在上述隧道部20a的后方侧将驾驶员乘坐的车座21设于车身罩20上,将驾驶员放脚的踏板20b…设在上述隧道部20a的左右。另外,在车座21的下方将燃料箱22搭载于后支架16…并由车身罩20覆盖,在发动机E的上方于主支架11…搭载空气滤清器23,在空气滤清器23和发动机E之间于主支架11…搭载左右一对散热器24…。而且,虽然空气滤清器23和散热器24…也由车身罩20覆盖,但在车身罩20的前端设置用于将行走风引导至空气滤清器23和散热器24…的开口部(图中未示出)。
在图2和图3中,发动机E的发动机本体由第1气缸体251、第2气缸体252、曲轴箱26、第1气缸盖271、及第2气缸盖272构成,该第1气缸体251在朝向机动二轮车行走方向前方的状态下配置于右侧,该第2气缸体252在朝向机动二轮车行走方向前方的状态下配置于左侧,该曲轴箱26共同地与这些气缸体251、252连接,该第1气缸盖271在与曲轴箱26相反侧接合于第1气缸体251,该第2气缸盖272在与曲轴箱26相反侧接合于第2气缸体252。
曲轴箱26由机动二轮车前后方向上前方侧的前部箱半体26a和上述前后方向上后方侧的后部箱半体26b接合形成,在该曲轴箱26可自由回转地支承曲轴28,该曲轴28在机动二轮车前后方向上具有大体水平的轴线。另外,在第1和第2气缸体251、252设置第1和第2气缸孔291、292,这些气缸孔291、292沿绕曲轴28的轴线成180度的方向延伸,并且其轴线大体水平。
在第1气缸孔291可自由滑动地将形成燃烧室301的活塞311配合于与第1气缸盖271之间,在第2气缸孔292可自由滑动地将形成燃烧室302的活塞312配合于与第2气缸盖272之间,两活塞311、312通过连杆321、322共同地连接于上述曲轴28。而且,当第1和第2气缸体251、252连接于曲轴箱26时,在第2气缸孔292轴线的沿曲轴28轴线一方侧,在本实施例中为机动二轮车前后方向的前方侧,将第1气缸孔291的轴线配置于形成偏置量L1的位置。
在第1和第2气缸盖271、272上部,朝各气缸盖271、272上面开口地各设置1个可与燃烧室301、302连通的进气孔331、332,在两气缸盖271、272的下部,朝各气缸盖271、272下面开口地各设置1个可与燃烧室301、302连通的排气孔341、342。
一起参照图4可看出,在第1气缸盖271可进行开闭动作地设置进气门351和排气门361,该进气门351开闭燃烧室301和进气孔331间以向燃烧室301进气,该排气门361开闭上述燃烧室301和排气孔341间以从燃烧室301排气,配置进气门351和排气门361使其具有轴线LI、LO,该轴线LI、LO与曲轴28的轴线垂直并且当在包含第1气缸孔291轴线的平面上投影时(图4)大体以V字状交叉。而且,在上述投影图上,第1气缸孔291的轴线LC和进气门351的动作轴线LI所成角度αI设定得比第1气缸孔291的轴线LC和排气门361的动作轴线LO所成角度αO大(αI>αO)。另外,在上述投影图上,将进气门351和排气门361配置在第1气缸盖271,并使进气门351和排气门361的动作轴线LI、LO的交点PC1位于第1气缸孔291的轴线LC的下方位置。
在第2气缸盖272以与第1气缸盖271中进气门351和排气门361相同的角度和配置状态设置进气门352和排气门362,该进气门352开闭燃烧室302和进气孔332间以向燃烧室302进气,该排气门362开闭上述燃烧室302和排气孔342间以从燃烧室302排气。
在第1和第2气缸盖271、272接合第1和第2缸罩盖371、372,该第1和第2缸罩盖371、372在与这些第1和第2气缸盖271、272之间形成在第1和第2气门窒381、382,在第1气门窒381收容驱动进气门351和排气门361开闭的第1气门传动机构391,在第2气门窒382收容驱动进气门352和排气门362开闭的第2气门传动机构392。
第1气门传动机构391具有第1凸轮轴401、进气侧摇臂41及排气侧摇臂42,该第1凸轮轴401具有与曲轴28的轴线平行的轴线,该进气侧摇臂41将该凸轮轴401的回转运动转变成进气门351的直线式开闭运动,该排气侧摇臂42将上述第1凸轮轴401的回转运动转变成排气门361的直线式开闭运动。
第1凸轮轴401在第1气缸孔291的轴线LC的上方配置于进气门351和排气门361之间,由第1气缸盖271和接合于第1气缸盖271的支架43可自由回转地支承。
在第1凸轮轴401设置与进气门351对应的进气侧凸轮44和与排气门361对应的排气侧凸轮45,支轴46、47具有与第1凸轮轴401平行的轴线并支承于支架43,分别由该支轴46、47可摆动地支承的进气侧摇臂41及排气侧摇臂42的一端滑动接触于进气侧和排气侧凸轮44、45。另外,在进气侧摇臂41及排气侧摇臂42的另一端分别螺旋接合挺杆调整螺钉48、49,在上述挺杆调整螺钉48、49分别接触进气门351和排气门361,该进气门351和排气门361由设于与第1气缸盖271之间的阀簧50、51沿闭阀方向施加弹性力。
收容于第2气缸盖272和第2缸罩盖372之间的气门室382内的第2气门传动机构392具有第2凸轮轴402,与上述第1气门传动机构391同样地构成。
一并参照图5可看出,在曲轴箱26的前部箱半体26a、第1和第2气缸体251、252、及第1和第2气缸盖271、272中,在第1气缸孔291轴线的相对第2气缸孔292轴线的偏置侧,即沿机动二轮车前后方向的前端侧,设置可使两气门室381、382连通曲轴箱26内的凸轮链室52。
在第1气门传动机构391的第1凸轮轴401在凸轮链室52侧的一端部固定从动链轮531,在第2气门传动机构392的第2凸轮轴402在凸轮链室52侧的一端部固定从动链轮532。另外,在凸轮链室52内,于曲轴28固定设置与上述从动链轮531对应的驱动链轮541和与上述从动链轮532对应的驱动链轮542,在驱动链轮541和从动链轮531卷挂环状凸轮链551,该环状凸轮链551将曲轴28的回转动力减速至1/2后传递到第1凸轮轴401,在驱动链轮542和从动链轮532卷挂环状凸轮链552,该环状凸轮链552将曲轴28的回转动力减速至1/2后传递到第2凸轮轴402。
而且,与第1气缸孔291的轴线相对第2气缸孔292的轴线沿曲轴28轴线方向形成偏置量L1地进行偏离配置的情形相对应,虽然驱动链轮541、从动链轮531及凸轮链551相对驱动链轮542、从动链轮532及凸轮链552在曲轴28的轴线方向形成偏置量L2地进行偏离配置,但为了实现沿曲轴28轴线方向的发动机本体的小型化,该偏置量L2设定得比偏置量L1(L2<L1)小。
曲轴28按由图5中箭头58所示回转方向回转,在从驱动链轮541到从动链轮531的凸轮链551的前进部即上方行走部弹性地滑动接触链条张紧装置591,另外,在从从动链轮531到驱动链轮541的凸轮链551的返回部即下方行走部滑动接触链条导板601。
链条张紧装置591的一端部可回转地支承于曲轴箱26,在第1气缸体251的上部安装张紧装置升降器611,该张紧装置升降器611在将链条张紧装置591推压到凸轮链551的方向上施加力,接触在该链条张紧装置591的长度方向中间部。
在从驱动链轮542到从动链轮532的凸轮链552的前进部即下方行走部弹性地滑动接触链条张紧装置592,另外,在从从动链轮532到驱动链轮542的凸轮链552的返回部即上方行走部滑动接触链条导板602。
链条张紧装置592的一端部可回转地支承于曲轴箱26,在第2气缸体252的下部安装张紧装置升降器612,该张紧装置升降器612在将链条张紧装置592推压到凸轮链552的方向上施加力,接触在该链条张紧装置592的长度方向中间部。
在曲轴箱26的前部箱半体26a,于沿机动二轮车前后方向的前端部设置开口部62,在凸轮链室52内与曲轴28同轴相连的发电机63的箱体64连接于前部箱半体26a将上述开口部62封闭。
一起参照图6和图7可看出,在凸轮链室52和第2气缸孔292之间,于第2气缸体252、第2气缸盖272、及曲轴箱26的前部箱半体26a设置通气室65。
在凸轮链室52和第2气缸孔292之间于第2气缸体252的下部设置与第2气缸孔292轴线平行地延伸的贯通孔66,在凸轮链室52和第2气缸孔292之间于第2气缸体252的上部设置与第2气缸孔292轴线平行地延伸的贯通孔67,在该贯通孔67与上述贯通孔66之间设有分隔壁68。
上述通气室65由第1室65a、第2室65b、第3室65c、第4室65d构成,该第1室65a形成于第2气缸体252和曲轴箱26之间,该第2室65b形成上述贯通孔66、67中的一方66内,该第3室65c形成于第2气缸体252和第2气缸盖272之间,第4室65d形成于上述贯通孔66、67中的另一方67内。
在曲轴箱本体26的前部箱半体26a设置使第1室65a连通到曲轴箱26内的连通孔69。而且,在贯通孔67内的靠近曲轴箱26的部分于第2气缸体252一体设置伸出部70,相应于该伸出部70在曲轴箱26设置凸起部71,在该伸出部70和凸起部71之间形成润滑油通路72,在与上述凸起部71下方侧的上述贯通孔66对应的部分于曲轴箱26设置连通孔69。另外,虽然用夹于曲轴箱26和第2气缸体252之间的密封垫片73隔断第1室65a和第4室65d间,但在该密封垫片73设有使第1室65a与第2室65b连通的开口部74。在夹于第2气缸体252和第2气缸盖272之间的密封垫片75,设置使第2和第4室65b、65d共同地与第3室65c连通的开口部76。
因此,第1室65a连通到曲轴箱26内,形成于一方的贯通孔66内的第2室65b与第1室65a连通,第4室65d可连通到与第2室65b相通的第3室65c地形成于另一方贯通孔67内,该第4室65d被与第1室65a隔断,在第2气缸体252的上部设置与第4室65d相通的放出气体出口77。
一并参照图8可看出,在第1和第2气缸盖271、272的进气孔331、332接续进气歧管80。在该进气歧管80中,进气管811的一端连接于第1气缸盖271的进气孔331,进气管812的一端连接于第2气缸盖272的进气孔332,该进气管811的另一端和该进气管812的另一端共同地连到共用管部82,共用管部82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节流阀体接续到空气滤清器23(参照图1)。
下面着以图4为主加以说明。进气管811具有第1直管部83、第2直管部84及弯管部85,该第1直管部83沿直线状的第1中心线CL1延伸并在进气孔331接续下游端,该第2直管部84沿与第1中心线CL1相交的直线状第2中心线CL2延伸,该弯管部85连接于第1直管部83的上游端和第2直管部84的下游端间并形成为圆弧状,第2直管部84的上游端连接设置于共用管部82。另外,向进气孔331侧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861夹持于进气管811的靠近进气孔331的部分和连接于该进气管811的安装构件871之间。
在燃料喷射阀861的中间部设有向外侧方伸出的安装凸缘部88,该燃料喷射阀861的前端部嵌入到嵌入孔89,在该嵌入孔89的外端部形成用于接受上述安装凸缘部88的接受座90,在比连接第1和第2中心线CL1、CL2的交点PC2与弯曲管部85的弯曲中心CC的直线91更靠近进气孔331的部分,将该嵌入孔89和接受座90设于进气管811。
在安装构件871设置一对连接部92、93,配合燃料喷射阀861外端的安装构件871的两连接部92、93由各一对螺栓96、96、97、97连接于进气管811上设置的一对连接座94、95。而且,两连接座94、95在将上述直线91夹于与上述接受座90之间的位置设于进气管811,接受座90和连接座部92、93相互平行地形成。
在安装构件871形成燃料通路981,该燃料通路981沿与第2直管部84的第2中心线CL2成锐角的方向延伸并与燃料喷射阀861的外端相连。
与第2气缸盖272的进气孔332相连的进气管812也与上述进气管811同样地构成。另外,燃料喷射阀862夹持在进气管812与安装于该进气管812的安装构件872之间,以与燃料喷射阀861在进气管811的安装构造基本相同的构造安装于进气管812,在安装构件872上与上述安装构件871的燃料通路981同样地形成与燃料喷射阀862相连的燃料通路982。
两安装构件871、872的燃料通路981、982之间通过沿进气管811、812的第2直管部84…配置的燃料导管99相互连通,在两安装构件871、872的一方872,接续燃料供给管101,该燃料供给管101从燃料泵100(参照图1)引导燃料,该燃料泵100从燃料箱22吸取燃料。另外,在另一方的871附设有用于调整燃料通路981、982和燃料导管99内的燃料压力的调节器102,在该调节器102接续用于将余下的燃料返回到燃料箱22的燃料返回管103。
在第1和第2气缸盖271、272的排气孔341、342连接排气歧管106。该排气歧管106具有排气管1071和排气管1072,该排气管1071的一端接续到第1气缸盖271的排气孔341,该排气管1072的一端接续到第2气缸盖272的排气孔342,两排气管1071、1072的另一端在朝向机动二轮车前进方向前方的状态下于变速箱体15的右侧相互连接并延伸到机动二轮车的后方侧。
在两气缸盖271、272,于机动二轮车前后方向的后部,朝其外端侧逐渐倾斜到气缸体251、252侧地安装前端部凸入到燃烧室301、302的火花塞1081、1082;在两气缸盖271、272,朝机动二轮车前后方向后方侧开放地设置用于安装各火花塞1081、1082的安装孔1091、1092。因此,各火花塞1081、1082用的安装孔1091、1092朝后方侧开放,从而可极力防止机动二轮车行走时带上的水和泥等侵入到安装孔1091、1092内,可不用火花塞盖等,并可不需对气缸盖271、272进行从安装孔1091、1092排水用的加工。
一起参照图9和图10可看出,在第2气缸盖272设有二次空气供给通路110,该二次空气供给通路110用于向流过排气孔342的排气供给二次空气。该二次空气供给通路110由第1通路部111和第2通路部112构成,该第1通路部111在接近排气门362的位置朝排气流动方向下游侧将一端在排气孔342的内面开口并延伸成直线状,该第2通路部112具有从第1通路部111的轴线朝第2气缸体252侧弯曲的直线状轴线并连接到第1通路部111的中间部。而且,第1通路部111从上第2气缸盖272上面朝排气孔342穿孔加工成直线状,该第1通路部111的外端部由塞113封闭。另外,第2通路部112的一端连通到第1通路部111的中间部,第2通路部112的另一端朝第2气缸盖272与第2气缸体252的接合面开口。
在第2气缸盖272附近于第2气缸体252上面安装针簧片阀1152的阀心座114,连接在该针簧片阀1152与二次空气供给通路110的第2通路112之间的连通路116设在第2气缸体252。阀心座114一体地设有连接管部117,该连接管部117连接到图中未示出的控制阀。
在第1气缸盖271也与第2气缸盖272一样,设置通向排气孔341的二次空气供给通路(图中未示出),连接到该二次空气供给通路的针簧片阀1151安装于第1气缸体251的上面。
在第1气缸体251和第1气缸盖271设置第1冷却套1181,在第2气缸体252和第2气缸盖272设置第2冷却套1182。
第2冷却套1182由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2和盖侧冷却水通路1202构成,该缸侧冷却水通路1192围住第2气缸孔292设在第2气缸体252,该盖侧冷却水通路1202与该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2相通地设于第2气缸盖272。
下面主要参照图7加以说明。在第2气缸体252设置与第2气缸孔292的轴线平行地延伸并分隔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2的分隔壁121,在该分隔壁121的一侧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2相通的水入口1222设置在第2气缸体252的下部。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第2气缸盖272设置一对连通路123、124,该一对连通路123、124在上述分隔壁121的另一侧使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2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202相通。另外,在第2气缸盖272的上部夹着燃烧室302于两连通路123、124的大体相反一侧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202相通地设置水出口125。
上述两连通路123、124通过设于第2气缸体252和第2气缸盖272间密封垫片73的开口部(图中未示出)将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2与盖侧冷却水通路1202连通,两连通路123、124在相互接近的位置设于第2气缸盖272并使其中一方124配置在与火花塞1082对应的部分。
第1冷却套1181由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和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构成,该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围住第1气缸孔291设在第1气缸体251,该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与该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相通地设于第1气缸盖271,与上述第2冷却套1182同样地构成,在第1气缸体251的下部设置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相通的水入口1221,在第1气缸盖271的上部设置与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相通的水出口(图中未示出)。
一起参照图11和图12可看出,在曲轴箱26安装单一的水泵128,该水泵128在第1和第2冷却套1181、1182的最下部的下方配置于两冷却套1181、1182间。
该水泵128的泵壳129由泵体130和泵盖131构成,该泵体130可自由回转地支承泵轴132,该泵盖131连接于泵体130并覆盖固定于泵轴132的叶轮133。
泵体130连接于曲轴箱26的前部箱半体26a的外面,该泵体130一体具有的圆筒状支持筒部130a气密地凸入上述前部箱半体26a内。另外,泵盖131连接到该泵体130,在与泵体130之间形成与泵轴132同轴的圆形泵室134。
泵轴132以一端凸入到泵室134,由泵体130的支持筒部130a液密且可自由回转地支承,配置于泵室134内的叶轮133固定到泵轴132的一端。
在泵壳129内形成上部排出通路135和下部排出通路136,该上部排出通路135连通到泵室134的上端部并沿泵室134外缘的切线方向朝斜上方延伸,该下部排出通路136连通上述泵室134的下端部并沿泵室134的外缘切线方向朝斜下方延伸。另外,在泵壳129的泵体130一体地设置第1接续管137和第2接续管138并使这些接续管137、138的内端分别与上部和下部排出通路136、137连通,该第1接续管137在上部排出通路135的延长线上以直线状延伸,该第2接续管138在下部排出通路136的延长线上以直线状延伸。而且,在第1和第2接续管137、138的外端开口部分别形成第1和第2排出 139、140。
下面主要参照图2进行说明。第1接续管137外端的第1排出口139通过第1导管141连接到第1气缸体251和第1气缸盖271的第1冷却套1181的水入口1221,第2接续管138外端的第1排出口140通过第2导管142连接到第2气缸体252和第2气缸盖272的第2冷却套1182的水入口1222。而且,第1导管141的长度设定得比第2导管142的长度短,所设定的第1和第2导管141、142的长度差在第2导管142侧产生与水泵128的第1和第2排出口139、140间的扬程差对应的流动阻力。
在泵盖131设置与泵室134相通的第1和第2吸入口143、144,第1吸入口143连接到图中未示出的恒温器,第2吸入口144连接到散热器24(参照图1)。
发动机E暖机前,在冷却水温度低的状态下,上述恒温器进行工作,将水泵128排出的冷却水从第1和第2冷却水套1181、1182不经过上述散热器24地返回到第1吸入口143,另一方面,当冷却水温度随着暖机结束而变高时,使水泵128排出的冷却水从第1和第2冷却水套1181、1182经过上述散热器24返回到第2吸入口144。
另一方面,在曲轴箱26的后部箱半体26b的变速箱体15侧内面与上述水泵128同轴地设置用于向发动机E各润滑部供给润滑油的次摆线式油泵146。
该油泵146的泵壳147由一体形成于后部箱半体26b的泵体148和连接于该泵体148的泵盖149构成,与上述水泵128的泵轴132同轴的泵轴150由泵壳147可自由回转地支承。而且,在泵壳147内于泵轴150固定小齿轮151,与该小齿轮151啮合的内齿轮152由泵壳147可自由回转地支承,在该油泵146的吸入口153连接过滤器154。
该油泵146的泵轴150的一端与泵轴132的另一端相向,该泵轴132在水泵128中从支持筒部130a凸出,在设于泵轴132另一端的接合凹部155接合设于泵轴150一端的接合板部156。即,两泵轴132、150不能相对回转地连接。
油泵146的泵轴150的另一端从泵壳147凸出地配置在变速箱体15内,在该泵轴150的另一端固定从动链轮157。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曲轴28固定驱动链轮158以在变速箱体15内与上述从动链轮157对应,在驱动链轮158和从动链轮157卷挂环状链159。这样,曲轴28的回转动力传递到油泵146和水泵128。
在图13中,曲轴28贯通到设于曲轴箱26的后部箱半体26b的轴承孔161,凸出到变速箱体15侧,在曲轴28外面和轴承孔161的内面间设置圆筒状轴承162。
在曲轴箱26的后部箱半体26b的外方侧即变速箱体15侧,于曲轴28的靠近后部箱半体16b的部分固定驱动齿轮163,在该驱动齿轮163和驱动链轮158间于曲轴28安装超越离合器164。
驱动齿轮163与设于平衡器轴165(参照图2)的从动齿轮(图中未示出)啮合,该平衡器轴165具有与曲轴28平行的轴线并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于曲轴箱26。
超越离合器164将安装于变速箱体15的起动马达166(参照图3)的动力传递到曲轴28,但隔断从曲轴28到起动马达166侧的动力传递,具有离合器内圈168、环状的离合器外圈169及多个滚柱170、170…,该离合器内圈168在与曲轴28间设置滚柱轴承167并同轴地围绕曲轴28,该离合器外圈169同轴地围绕该离合器内圈168,该多个滚柱170、170…设在离合器内圈168和离合器外圈169之间。
在离合器外圈169,与驱动齿轮163相向地由多个螺栓173…接合输出构件171,该输出构件171以花键接合于曲轴28,将离合器外圈169夹于上述输出构件171之间地在离合器内圈168固定输入构件172。而且,在该输入构件172的外周设置从动齿轮174,与该从动齿轮174啮合的第1中间齿轮175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于变速箱体15,与第1中间齿轮175成一体的第2中间齿轮176与设于起动马达166输出轴的驱动齿轮177(参照图3)啮合。
在上述轴承162,从设于曲轴箱26的后部箱半体26b的供油路178供给润滑油,在轴承162设置延伸于其内外面间的多个透孔179…,供油路178的润滑油没有遗漏地供给到轴承162的外面和后部箱半体26b间及轴承162内面和曲轴28的外面间。另一方面,在曲轴28设有将一端连到上述透孔179…的油路180,该油路180起到将润滑油引导至曲轴28和连杆322的连接部的作用。
在曲轴箱26的后部箱半体26b一体设置伸出部181,该伸出部181从上述轴承孔161的变速箱体15侧的端部伸出到径向内方,在该伸出部181与曲轴28的外面之间形成环状排出口182,该环状排出口182将供给到轴承162的润滑油排出到超越离合器164的输出构件171侧。
另外,在沿输出构件171周向隔开间距的多个位置设置导入孔183…,该导入孔183…将从环状排出口182排出的润滑油导入到超越离合器164内。
虽然在上述环状排出口182和输出构件171间配置驱动齿轮163,但该驱动齿轮163固定到曲轴28,实际上与输出构件171为一体。在驱动齿轮163也设有与上述输出构件171的导入孔183…分别对应的多个导入孔184…。这样,从环状排出口182排出的润滑油可不受到驱动齿轮163干扰地经导入孔183…、184…引导至超越离合器164内。
下面说明该实施例的作用。在水平对置式4冲程双缸发动机E中,第1和第2凸轮轴401、402配置在第1和第2气缸孔291、292的轴线LC的上方,与曲轴28的轴线垂直,并且,当在包含气缸孔291、292的轴线LC的平面上投影时,在该投影面上,气缸孔291、292的轴线LC和进气阀351、352的动作轴线LI所成的角度αI设定设定得大于气缸孔291、292的轴线LC和排气阀361、362的动作轴线LO所成的角度αO。
这样,可极力靠近气缸孔291、292的轴线配置排气阀351、352的外端部。因此,可在排气阀351、352的外端部回避机动二轮车的倾斜角受到的限制,在确保与接地路面的间距的同时极力降低发动机E的搭载位置,从而实现机动二轮车的低重心化,并还可提高机动二轮车的转向性。
而且,与曲轴28的轴线垂直,并且当在包含第1气缸孔轴线291、292的平面上投影时,在上述投影图上,进气阀351、352和排气阀361、362的动作轴线LI、LO的交点PC1配置于第1气缸孔291、292的轴线LC的下方位置。这样,在比排气阀361、362直径大的进气阀351、352侧可容易地确保燃烧室301、302的挤气面积,可使进气侧和排气侧的挤气面积大体均等。
第1和第2气缸体251、252共同接合于曲轴箱26,并使第1气缸体251具有的第1气缸孔291的轴线从第2气缸体252具有的第2气缸孔292的轴线朝沿曲轴28轴线的一方偏置,在沿曲轴28轴线的一方侧于曲轴箱26、各气缸体251、252及各气缸盖271、272设置凸轮链室52。这样,在第2气缸孔292和凸轮链室52间产生较大的空间,有效利用该空间,在曲轴箱26、第2气缸体252及第2气缸盖272设置通气室65。因此,可在避免发动机全体大型化的同时形成较大容量的通气室65,提高通气性能。
而且,通气室65由第1室65a、第2室65b、第3室65c、第4室65d构成,该第1室65a与曲轴箱26连通,该第2室65b与第1室65a连通,该第3室65c与第2室65b连通,该第4室65d与第3室65c连通并与第1室65a隔开,与第4室65d连通的放出气体出口77设于第2气缸体252,通气室65构成为迷宫形式,可在通气室65有效地分离放出气体中的油雾,进一步提高通气性能。
与第1和第2气缸盖271、272的进气孔331、332连通的进气管811、812具有第1直管部83…、第2直管部84…及弯管部85…,该第1直管部83…沿直线状的第1中心线CL1延伸,该第2直管部84…沿与第1中心线CL1相交的直线状第2中心线CL2延伸,该弯管部85…连接于第1直管部83…的上游端和第2直管部84…的下游端间并形成为圆弧状。向各进气孔331、332侧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861、862夹持于这些进气管811、812和连接于这些进气管811、812的安装构件871、872之间。而且,在比连接第1和第2中心线CL1、CL2的交点PC2与弯曲管部85…的弯曲中心CC的直线91…更靠近进气孔331、332的部分,将接受燃料喷射阀861、862的接受座90…设于进气管811、812。因此,可将燃料喷射阀861、862的外端从缸盖271、272的凸出量抑制得较小,从而可使包含燃料喷射装置的发动机全体小型化。
另外,连接安装构件871、872的连接座94、95在将上述直线91…夹于与上述接受座90…之间的位置设于进气管811、812。因此,可将燃料喷射阀861、862的外端配置在离第1中心线CL1较远的位置,同时,将安装构件871、872的连接座94、95设于第2直管部84…侧,可确保配置安装构件871、872的空间较大。
另外,接受座90和连接座94、95相互平行地形成,所以燃料喷射阀861、862在进气管811、812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并可提高其安装可靠性。
而且,在安装构件871、872形成燃料通路981、982,该燃料通路981、982在与第2中心线CL2与锐角的方向延伸并与燃料喷射阀861、862相连,所以,可沿进气管811、812的第2直管部84配置与燃料通路981、982相连的燃料导管99,可容易地确保用于配置燃料导管99的空间,并可易于保护燃料导管99,有利于防止燃料导管99的振动产生蒸发气体。
在第1和第2气缸盖271、272设置用于向流过排气孔341、342的排气供给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供给通路110…,该二次空气供给通路110…由第1通路部111…和第2通路部112…构成,该第1通路部111…朝排气流动方向下游侧将一端在排气孔341、342的内面开口并延伸成直线状,该第2通路部112…具有从第1通路部111…的轴线朝气缸体251、252侧弯曲的直线状轴线并连接到第1通路部111…。
按照这样的二次空气供给通路110…的形状,由在排气孔341、342内的排气的流动可产生从二次空气供给通路110…朝排气孔341、342内吸出二次空气的效果,极力防止排气侵入到二次空气供给通路110…内。而且,第2通路部112以弯曲方向与第1通路部111连通,所以,即使排气侵入到二次空气供给路110…的第1通路部111…,也可极力防止侵入的排气进一步侵入到二次空气供给通路110…的第2通路部112…侧,可将空气供给通路110…的长度设定得较短。
另外,在两气缸体251、252的外面,安装与二次空气供给通路110…相连的针簧片阀1151、1152,所以,可避免配置针簧片阀1151、1152带来的发动机全体的大型化。
在第1气缸体251和第1气缸盖271设置第1冷却套1181,在第2气缸体252和第2气缸盖272设置第2冷却套1182。这些冷却套1181、1182由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和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1202构成,该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围住气缸孔291、292设在气缸体251、252,该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1202与各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相通地设于气缸盖271、272。因此,在气缸体251、252设置与气缸孔291、292的轴线平行地延伸并分隔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的分隔壁121…,在该分隔壁121…的一侧,设置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相通的水入口1221、1222;在气缸盖271、272设置连通路123、124,该连通路123、124在分隔壁121…的另一铡使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与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1202连通。
因此,在分隔壁121…一侧从水入口1221、1222供给到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的冷却水围绕气缸孔291、292一周地经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流到分隔壁121…的另一侧,并进一步经连通路123、124引导到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1202。
另一方面,在气缸盖271、272夹着燃烧室301、302于上述连通路123、124相反侧设置与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1202连通的水出口125…,所以,引导至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1202的冷却水经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1202流到相对燃烧室301、302与连通路123、124大体相反侧的水出口125…。
即,从水入口1221、1222到水出口125…,冷却水不停滞地顺利流过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连通路123…、124…及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1202,有效地冷却气缸体251、252及气缸盖271、272。
而且,前端凸入到燃烧室301、302的火花塞1081、1082安装于气缸盖271、272,并且越靠其外端侧越倾斜到气缸体251、252侧,上述连通路123、124中的一方124配置于大体与火花塞1081、1082对应的位置,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1202的与上述连通路124对应的部分的流动面积只得变小,可提高冷却水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火花塞1081、1082近旁的气缸盖271、272的冷却性能。
在上述第1和第2冷却水套1181、1182的最下部的下方,于两冷却水套1181、1182间配置两冷却水套1181、1182共用的单一的水泵128,该水泵128所具有的第1和第2排出口139、140连接到两冷却水套1181、1182的水入口1221、1222。
而且,在水泵128的泵壳129内,形成可自由回转地收容叶轮133的圆形泵室134、与该泵室134的上端部相连并朝斜上方延伸的上部排出通路135、与上述泵室134的下端部相连并朝斜下方延伸的下部排出通路136,将外端开口部作为第1和第2排出口139、140,在上部和下部排出通路135、136的延长线上分别以直线状延伸的第1和第2接续管137、138将其内端连通到上部和下部排出通路135、136,连设到泵壳129。
因此,从泵室134的上端经上部排出通路135到达第1接续管137外端的第1排出口139的通路倾斜地延伸使第1排出口139成为最高位置,另外,从泵室134的下端经下部排出通路136到达第2接续管138外端的第2排出口140的通路倾斜地延伸使泵室134的下端成为最高位置。即,从第2排出口140经下部排出通路136、泵室134及上部排出通路135到第1排出口139,没有空气积聚,不需排气螺栓等排气专用构造,可容易地从水泵128排出空气。
而且,第1排出口139和第1冷却水套1181间,以及第2排出口140和第2冷却水套1182间分别由第1和第2导管141、142连接,第1导管141的长度设定得比第2导管142的长度短,其长度差在第2导管142侧产生与第1和第2排出口139、140间的扬程差相对应的流动阻力。结果,使水泵128的第1和第2排出口139、140间的扬程差与在第1和第2导管141、142产生的流动阻力平衡,由共用的水泵128均等地向第1和第2冷却水套1181、1182供给冷却水。
在变速箱体15内于曲轴28安装超越离合器164,该超越离合器164具有将动力从起动马达166输入的输入构件172和接合到曲轴28的输出构件171,在曲轴箱26的后部箱半体26b设置由曲轴28贯通的轴承孔161,在该轴承孔161的内面和曲轴28的外面间设置轴承162。
而且,超越离合器164将输出构件171配置于轴承162侧,形成伸出部181,并在与曲轴28的外面之间形成该环状排出口182,该伸出部181一体设置在曲轴箱26的后部箱半体26b并从上述轴承孔161的变速箱体15侧的端部伸出到径向内方。另外,在曲轴箱26的后部箱半体26b设置向轴承162供给润滑油的供油路178。因此,供给到轴承162的润滑油从上述环状排出口182排出到超越离合器164的输出构件171侧。
在输出构件171设置导入孔183…,该导入口183…将从环状排出口182排出口的润滑油导入到超越离合器164内。
因此,供给到轴承162的润滑油从环状排出口182排出到超越离合器164的输出构件171侧,与此相应,从与曲轴28一起回转的输出构件171的导入孔183…将润滑油引导至超越离合器164内。结果,不需在曲轴进行用于将润滑油供给到超越离合器164的穿孔加工,可降低加工工时和成本。而且,来自轴承162的润滑油用于超越离合器164,所以向超越离合器164供油不会对油泵146的排出量产生影响,可实现油泵146的小型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述本发明的条件下可作种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应用于水平对置式的发动机E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可不受形式限制地广泛应用于在气缸体接合气缸盖的发动机,另外,在气缸体设置多个气缸孔的发动机也可应用本发明。
如上述那样按照本发明,从水入口到水出口,冷却水可不停滞、顺利地流过气缸侧冷却水通路、连通路及盖侧冷却水通路,从而可有效地冷却气缸体和气缸盖。
Claims (1)
1、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在具有气缸孔(291、292)的气缸体(251、252)中设置围住上述气缸孔(291、292)的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在与气缸体(251、252)接合的气缸盖(271、272)设置与上述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连通的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1202),该气缸盖(271、272)在与活塞(311、312)之间形成燃烧室(301、302),该活塞(311、312)可自由滑动地配合于气缸孔(291、292)中;其特征在于:在气缸体(251、252)中设置分隔壁(121),同时在上述分隔壁(121)一侧设置与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连通的水入口(1221、1222),该分隔壁(121)平行于上述气缸孔(291、292)的轴线地延伸并分隔上述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在上述气缸盖(271、272)中于上述分隔壁(121)的另一侧设置使气缸侧冷却水通路(1191、1192)与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1202)连通的连通路(123、124),同时,夹住上述燃烧室(301、302)在与上述连通路(123、124)大体相反一侧设置与盖侧冷却水通路(1201、1202)连通的水出口(125)。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33641/1998 | 1998-11-25 | ||
JP33364198A JP4363686B2 (ja) | 1998-11-25 | 1998-11-25 |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4792A CN1254792A (zh) | 2000-05-31 |
CN1103860C true CN1103860C (zh) | 2003-03-26 |
Family
ID=18268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91243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860C (zh) | 1998-11-25 | 1999-11-24 | 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363686B2 (zh) |
CN (1) | CN1103860C (zh) |
DE (1) | DE19956818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79519B1 (en) * | 2001-02-15 | 2001-08-28 | William S. Nagel | Air and water cooled opposed cylinder aircraft engine |
EP1477645A1 (en) * | 2003-05-15 | 2004-11-17 |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 Water-cooling type engine |
AU2014407890B2 (en) | 2014-09-29 | 2018-08-30 | Honda Motor Co.,Ltd. | Water pump unit |
CN105041464B (zh) * | 2015-06-05 | 2017-08-01 | 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气缸水平对置发动机 |
CN105257424B (zh) * | 2015-10-23 | 2019-04-02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用气缸盖 |
CN107725208B (zh) * | 2017-09-22 | 2024-02-27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 |
JP2023074371A (ja) * | 2021-11-17 | 2023-05-29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システム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124057A (en) * | 1981-01-23 | 1982-08-02 | Suzuki Motor Co Ltd | Cylinder block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814685C (de) * | 1948-10-02 | 1951-09-24 | Christian Dr-Ing Schmid | Kuehlmittelfuehrung bei fluessigkeitsgekuehlten Verbrennungsmotoren |
CH289485A (de) * | 1951-02-27 | 1953-03-15 | Sulzer Ag | Einrichtung zum Kühl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
DE3643674A1 (de) * | 1986-12-20 | 1988-06-30 | Porsche Ag | Mehrzylindrige brennkraftmaschine |
-
1998
- 1998-11-25 JP JP33364198A patent/JP436368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
- 1999-11-24 CN CN99124338A patent/CN110386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11-25 DE DE1999156818 patent/DE19956818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124057A (en) * | 1981-01-23 | 1982-08-02 | Suzuki Motor Co Ltd | Cylinder block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4792A (zh) | 2000-05-31 |
JP2000161058A (ja) | 2000-06-13 |
JP4363686B2 (ja) | 2009-11-11 |
DE19956818A1 (de) | 2000-06-08 |
DE19956818B4 (de) | 2006-04-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193C (zh) | 发动机的通气装置 | |
CN1090281C (zh) | 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 |
CN101149014B (zh) | 具有排风管道的内燃机及装载有该内燃机的车辆 | |
CN1254791A (zh) | 发动机的排气用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 |
CN1132996C (zh) | 发动机的阀门驱动装置 | |
CN1991147A (zh) | 具有检测内燃机状态的传感器的空冷式内燃机 | |
CN1098420C (zh) | 车辆用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 | |
CN101080566A (zh) | 车用内燃机 | |
CN1497142A (zh) | 装备有水冷发动机的舷外装马达 | |
CN1103860C (zh) | 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 |
CN1195937C (zh) | 发动机阀体的驱动机构 | |
CN1189647C (zh) | 发动机端盖的结构 | |
CN1278036C (zh) | 机动二轮车用强制风冷式发动机 | |
CN1239821C (zh) | 顶置单凸轮轴发动机 | |
CN1332314A (zh) | 四冲程发动机 | |
CN1253653C (zh) | 发动机的温度检测结构 | |
CN1317488C (zh) | 顶置凸轮型发动机 | |
CN1497141A (zh) | 水冷立式发动机、装备有水冷立式发动机的舷外装马达、以及舷外装马达 | |
CN1253341C (zh) | 挠性长尺寸部件的支承结构 | |
CN1497143A (zh) | 舷外装马达 | |
CN1497140A (zh) | 水冷立式发动机和装备有该水冷立式发动机的舷外装马达 | |
CN1257156A (zh) | 车辆用四冲程发动机 | |
CN1161536C (zh) | 立式发动机 | |
CN1171010C (zh) | 带阀门休止功能的发动机 | |
CN1256374A (zh) | 车辆用v型内燃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