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0828A - 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0828A
CN110380828A CN201810332849.7A CN201810332849A CN110380828A CN 110380828 A CN110380828 A CN 110380828A CN 201810332849 A CN201810332849 A CN 201810332849A CN 110380828 A CN110380828 A CN 110380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sidelink
terminal
signaling
reference sig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328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0828B (zh
Inventor
纪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8103328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0828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JP2020556318A priority patent/JP7242701B2/ja
Priority to KR1020207032616A priority patent/KR102538259B1/ko
Priority to EP19784410.3A priority patent/EP3780446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81896 priority patent/WO201919682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0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0828A/zh
Priority to US17/068,727 priority patent/US1151021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0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0828B/zh
Priority to US17/970,492 priority patent/US20230040458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其中,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包括反馈配置信息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从而可以提高Sidelink的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支持旁链路(Sidelink,或译为副链路、侧链路或者边链路等),Sidelink用于终端之间不通过网络设备进行直接传输。然而,目前LTE系统中Sidelink传输是基于广播进行的,接收端并不向发送端反馈任何信息。例如:只发送一份数据,接收端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接收不到的可能性较大,导致系统的传输可靠性较低,如果发送端通过广播多份相同的数量来保证数据发送的可靠性,但降低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与频率效率。可见,目前Sidelink的传输性能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以解决Sidelink的传输性能比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idelink的操作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其中,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包括反馈配置信息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其中,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包括反馈配置信息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idelink的操作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idelink的操作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其中,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包括反馈配置信息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从而可以提高Sidelink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delink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终端。其中,终端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的具体类型。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终端之间可以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例如:数据传输或者信令传输等等。另外,多个终端之间通过Sidelink进行的通信可以是,一对一进行通信,也可以是一对多进行通信,或者多对一进行通信,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当然,上述网络系统还可以包括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可以与各终端进行通信,例如:信令传输或者数据传输等等。当然,在一些场景中,也可以是某些终端与网络侧设备无法进行通信,例如:某些终端在网络覆盖范围之外。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例如:4G基站,或者5G基站,或者以后版本的基站,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者称之为节点B,演进节点B,或者所述领域中其他词汇,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5G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网络侧设备的具体类型。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delink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终端,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其中,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包括反馈配置信息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上述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可以是通过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等方式,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例如:协议预先定义的,或者终端预先配置的,而上述网络侧发送的信令可以是广播信令、高层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edia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也就是说,网络侧可以通过广播、专用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高层信令、MAC CE或DCI配置上述Sidelink配置信息。而上述对端发送的信令可以包括:Sidelink广播信道信令、Sidelink物理层控制信令或者Sidelink高层信令。其中,上述广播信道可以是物理旁链路广播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hannel,PSSCH,PSBCH),旁链路主信息块(Sidelink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SL-MIB),或者旁链路广播控制信道(Sidelink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SBCCH),上述Sidelink物理层控制信令可以是旁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而上述Sidelink高层信令可以是Sidelink的MAC CE,或者RRC信令。
上述反馈配置信息可以是用于对终端在Sidelink上的反馈操作进行配置的信息,从而终端可以根据该反馈配置信息进行反馈,以提高Sidelink上的反馈性能。上述测量配置信息可以是用于以终端在Sidelink上的测量操作进行配置的信息,从而终端可以根据该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以提高Sidelink上的测量性能。
步骤202、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上述测量操作可以是发送测量参考信号,或者对测量参考信号进行测量等,而上述反馈操作,可以是向对端进行反馈,例如:反馈传输结果,或者反馈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测量参考信号可以是用于信道估计或者探测的参考信号,也可以是同步参考信号。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测量参考信号也可以称作测量信号。
而上述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可以是,根据反馈配置信息进行反馈操作,和/或,根据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操作。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终端在Sidelink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从而相比现有技术接收端并不向发送端反馈任何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Sidelink的传输性能。
另外,由于在Sidelink上可以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从实现第一终端与对端建立物理层点对点连接,并支持终端在Sidelink上进行物理层单播传输,以及反馈重传应答或者CSI等信息,进而终端之间还可以进行波束配对,以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与频谱效率,达到提高Sidelink的传输性能的效果。例如:终端之间可以根据上述物理层反馈信息进行波束配对,并采用配对的波束进行数据传输,或者一个终端可以根据另一个终端反馈的反馈信息进行数据重传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LTE的Sidelink或5GNR Sidelink或者802.11p或者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edicated Short RangeCommunications,DSRC)等系统。其中,802.11p又可以称作车载环境中的无线接入(Wireless Access in the Vehicular Environment,WAVE)系统。但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适用于其他通信系统,例如:可以应用6G系统或者其他应用Sidelink的通信系统等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馈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反馈的内容、反馈的类型、反馈的周期和反馈比特的映射方式。
其中,所述反馈的内容可以包括:物理旁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Shared Channel,PSSCH)的接收应答和CSI反馈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反馈的类型可以包括:周期反馈、非周期反馈或者半持久性(Semi-Persistent)反馈;
所述反馈比特的映射方式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为反馈比特分配的最大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数、反馈比特映射的码率偏移(Beta-offset)、同时反馈的最大比特数、丢弃部分反馈比特配置和绑定反馈比特配置。
其中,上述Beta-offset可以是用于指示当反馈比特复用PSSCH传输时,反馈比特与PSSCH的资源映射实际使用的Beta-offset配置,该Beta-offset配置可以指示分配给反馈比特的RE数,通过该Beta-offset指示可以提高终端之间交互性能,进而提高Sidelink的传输性能。
其中,上述丢弃部分反馈比特配置用于指示是否丢弃部分反馈比特,以及指示如何丢弃部分反馈比特,例如:可以在终端需要反馈的比特超过最大比特数,或者为反馈比特分配的最大RE数无法传输所有反馈比特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丢弃部分反馈比特配置进行丢弃,由于是根据丢弃部分反馈比特配置进行丢弃的,从而可以保证反馈性能。例如:可以按照优先级别进行丢弃,或者可以按照类型进行丢弃等。
其中,上述绑定反馈比特配置用于指示是否绑定反馈比特,以及指示如何绑定反馈比特,例如:可以在终端需要反馈的比特超过最大比特数,或者为反馈比特分配的最大RE数无法传输所有反馈比特的情况下,将多个反馈信息绑定在共同的反馈比特上,从而可以实现采用较少的资源反馈较多的反馈信息,以提高Sidelink的反馈性能。例如:最大比特数为2,终端在某些场景需要反馈4个反馈信息,则可以4个反馈信息分别绑定至2个比特上进行反馈,例如:1表示2个反馈信息均为接收成功,0表示2个反馈信息均为接收失败或者部分接收失败。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通过上述反馈配置信息明确终端的反馈行为,从而避免错误的反馈,以提高Sidelink的反馈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测量参考信号配置、测量参考信号发送配置和测量参考信号测量配置;
其中,所述测量参考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测量参考信号的类型、位置、带宽、周期和序列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测量参考信号发送配置用于指示测量参考信号发送的生效或者失效;
所述测量参考信号测量配置用于指示对测量参考信号的测量的启动或者停止,以及指示启动或者停止发送所述测量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
其中,上述测量参考信号的序列可以是,上述测量参考信号的序列生成,或者可以理解为生成上述测量参考信号的序列。
上述测量参考信号发送的生效可以是,允许发送测量参考信号或者指示发送测量参考信号,上述测量参考信号发送的失效可以理解为,禁止发送测量参考信号。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测量配置信息可以确定测量参考信号的相关信息,以及确定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行为、测量行为和反馈行为,以避免错误的测量操作发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和反馈中的至少一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包括:
在启用所述测量机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操作;
在启用所述反馈机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反馈配置信息进行反馈操作。
其中,上述测量机制可以是允许终端进行测量操作,上述反馈机制可以是允许终端进行反馈操作。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灵活地配置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从而可以达到节约终端的功耗,以及传输资源等效果,例如:在一些场景可以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以节约终端的功耗,以及传输资源等效果,因为,有些场景是可以不进行反馈和测量的。
需要说明的是,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也可以称作用测量与反馈机制,也就是说,这两种机制可以是共同启用或者停用,当然,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在某些场景可以启用反馈机制,停用测量机制。
可选的,所述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包括:
根据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
上述根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可以是,网络侧设备通过广播或专用的RRC高层信令,MAC CE或DCI来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上述对端发送的信令,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可以是,发送端通过信令请求接收端,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网络侧发送的信令可以包括:
广播信令、高层信令、MAC CE或者DCI;
所述对端发送的信令可以包括:
Sidelink广播信道信令、Sidelink广播控制信道信令、Sidelink物理层控制信令或者Sidelink高层信令。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灵活地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以提高Sidelink的传输性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上述Sidelink配置信息可以是通过同一信令完成配置的,这样可以节约传输开销,当然,也可以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或者不同的信令来实现Sidelink配置信息的配置,以及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的启用和停用,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如果终端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信令,且终端还可以有预配置内容,则终端可以生效网络侧发送的信令中的配置,也就是说,网络侧发送的信令中的配置覆盖预配置中的内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通过RRC信令向网络侧上报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
通过所述Sidelink广播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
其中,所述能力信息用于表示如下至少一项:
是否支持测量、是否支持反馈、支持测量的类型、支持测量的内容、支持反馈的类型和支持反馈的内容。
其中,上述是否支持测量可以是,是否支持发送测量参考信号,或者是否支持对测量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上述支持测量的类型可以是支持的测量参考信号的类型,上述支持测量的内容可以是支持测量参考信号的内容。
上述通过所述Sidelink广播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可以是,通过Sidelink广播通知周围终端(例如:周围的接收端)该终端的能力信息。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向网络侧或者周围终端发送该终端的能力信息,从而网络侧可以根据该能力信息进行相应的配置,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避免错误的配置,而周围终端可以根据该终端的能力信息在Sidelink进行相应的传输,以提高Sidelink的传输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在Sidelink上进行反馈操作包括:
在Sidelink上通过SCI、SCI调度的PSSCH和MAC CE中的至少一项传输反馈比特和反馈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反馈比特和反馈指示信息可以是在SCI、SCI调度的PSSCH和MAC CE中的任一对象进行传输,或者,可以是反馈比特在SCI、SCI调度的PSSCH和MAC CE中的部分对象传输,而反馈指示信息在另一部分对象中传输,对此不作限定。优选的,上述反馈指示信息在上述SCI中传输,当然,SCI在传输有上述反馈指示信息之外,同时,还可以传输或者不传输反馈比特。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终端在SCI里面携带或者传输反馈比特,以及还可以实现终端在SCI所调度的PSSCH里面携带反馈比特(即反馈比特复用在PSSCH),以及在调度的SCI里面指示是否PSSCH或者SCI中存在反馈比特;以及还可以实现UE在MAC层信令(例如:MACCE)携带反馈比特。从而可以多样化的反馈,以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提高Sidelink的反馈性能。
可选的,所述反馈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反馈的类型或者内容、反馈的接收对象和应答反馈的PSSCH传输进程号;
其中,所述反馈的类型或者内容包括:接收PSSCH的应答和CSI反馈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反馈的接收对象包括:接收端的ID、所述接收端的组ID、网络为所述接收端分配的固定ID、网络为所述接收端分配的临时ID或者所述接收端的截断ID(truncated ID),所述接收端为进行反馈的终端。
其中,接收PSSCH的应答可以是HARQ-ACK或者其他应答,上述CSI反馈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PMI)、CSI-RS资源指示(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RI)、秩指示(RankIndication,RI)、层指示(Layer Indication,LI)和层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ayer1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L1-RSRP)中的至少一项,其中,上述CSI-RS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Condition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其中,上述接收端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终端,因为,在PSSCH传输或者信令传输过程中,上述终端可以作为发送端,也可以作为接收端。当然,上述接收端也可以是其他进行反馈的终端,对此不作限定。上述临时ID可以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ty,RNTI)。
通过上述反馈的接收对象可以提高Sidelink的反馈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Sidelink上向对端发送测量参考信号;
对对端在所述Sidelink上发送的测量参考信号进行测量。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终端向对端发送测量参考信号,从而对端其进行测量,进而可以反馈测量结果。以及还可以实现对对端发送的测量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之后可以通过反馈操作向对端反馈测量结果,从而可以提高Sidelink的测量性能,且反馈的测量结果可以用于传输的自适应,例如:波束配对,进而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与频谱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对端的反馈机制的使用情况下,采用相应传输方式发送PSSCH数据;
其中,若所述使用情况为启用反馈机制,则在所述传输方式中,若接收到所述对端反馈的接收失败,则对接收失败的PSSCH数据进行重传;
若所述使用情况为停用反馈机制,则在所述传输方式中,对所述PSSCH数据进行盲重传,其中,所述盲重传是指传输多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多份相同的传输块为同一份PSSCH数据的传输块,或者所述盲重传是指传输多份不同冗余版本的传输块,所述多份不同冗余版本的传输块为同一份PSSCH数据的传输块。
其中,上述对端的反馈机制的使用情况可以是对端通过Sidelink发送的,或者可以是网络侧配置的,或者可以是预配置的等,对此不作限定。
该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对端的反馈机制的使用情况后,可以采用相应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成功率。例如:对端启用反馈机制,则在所述传输方式中,若接收到所述对端反馈的接收失败,则对接收失败的PSSCH数据进行重传,若接收到对端反馈的接收成功,而每份PSSCH数据只需要传输一次即可,这样可以节约传输资源。若使用情况为停用反馈机制,则可以进行盲传输,即传输一份PSSCH数据的多份传输块,其中,这多份传输块可以相同的传输块,或者可以是多份不同冗余版本的传输块。
下面以多个实例对上述Sidelink的操作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例1:
1.运营商在sidelink预配置参数里关闭了物理层测量以及反馈机制。
2.UE-1在网络覆盖外,按照预配置信息工作,在sidelink上进行基于物理层广播的机制传输。其中,可以按现有机制,同时广播同步信号给接收端UE进行同步并接收数据。
3.UE-1移动到网络覆盖内,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广播的配置信息。该广播配置启用了物理层测量以及反馈机制,并提供了测量配置信息与反馈配置信息,UE-1生效广播的配置信息。
4.UE-1在sidelink上通知周围UE其支持测量与反馈的能力,通知其启用测量与反馈机制,并发送测量参考信号,请求接收端UE发送反馈。其中,该请求可以包括测量参考信号配置以及反馈配置信息等。
5.UE-1通过sidelink同步信号与某发送端UE-2同步,获取其测量与反馈的能力与配置信息。如果该发送端UE-2启用了测量参考信号,则对该信号进行测量。
6.UE-1如果收到UE-2发送的单播PSSCH,则通过sidelink反馈PSSCH接收解调结果(例如,HARQ-ACK)
7.UE-1根据UE-2发送的测量与反馈的配置信息,反馈sidelink测量结果给UE-2。
8.同理,UE-2也通过sidelink反馈HARQ-ACK以及sidelink测量结果给UE-1。
例2:
1.UE-1跟UE-2移动到网络覆盖内,接入网络,上报sidelink能力。UE-1支持发送测量参考信号以及反馈能力,UE-2只支持反馈能力。网络侧通过RRC信令启用并配置UE-1跟UE-2的反馈配置,且启用并配置UE-1的sidelink测量参考信号配置。
2.UE-1根据网络侧配置,在sidelink上发送测量参考信号。
3.UE-2一旦收到UE-1发送的单播PSSCH,则通过sidelink反馈HARQ-ACK。
4.同理,UE-1也通过sidelink向UE-2反馈HARQ-ACK。
例3:
1.UE-1跟UE-2移动到网络覆盖内,接入网络,上报sidelink能力。UE-1支持发送测量参考信号以及反馈能力,UE-2不支持反馈能力。网络侧通过RRC信令启用并配置UE-1的反馈配置,且启用并配置UE-1的sidelink测量参考信号配置。
2.UE-1根据网络侧配置,在sidelink上发送测量参考信号。
3.UE-2通过sidelink广播通知周围接收UE其不启用也不支持sidelink反馈。
4.UE-1通过接收UE-2的广播信息,知道UE-2不启用sidelink反馈。如果UE-1需要往UE-2发送PSSCH,UE-1可以通过广播多份相同的数量(即盲重传)来发送PSSCH。
5.如果UE-2收到UE-1发送的PSSCH,则尝试解调或合并多份收到的PSSCH,但不通过sidelink反馈HARQ-ACK。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其中,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包括反馈配置信息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从而可以提高Sidelink的传输性能。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终端300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其中,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包括反馈配置信息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执行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反馈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反馈的内容、反馈的类型、反馈的周期和反馈比特的映射方式。
可选的,所述反馈的内容包括:PSSCH的接收应答和CSI反馈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反馈的类型包括:周期反馈、非周期反馈或者半持久性反馈;
所述反馈比特的映射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为反馈比特分配的最大资源单元RE数、反馈比特映射的码率偏移Beta offset、同时反馈的最大比特数、丢弃部分反馈比特配置和绑定反馈比特配置。
可选的,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测量参考信号配置、测量参考信号发送配置和测量参考信号测量配置;
其中,所述测量参考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测量参考信号的类型、位置、带宽、周期和序列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测量参考信号发送配置用于指示测量参考信号发送的生效或者失效;
所述测量参考信号测量配置用于指示对测量参考信号的测量的启动或者停止,以及指示启动或者停止发送所述测量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300还包括:
启用模块303,用于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执行模块302包括:
测量单元3021,用于在启用所述测量机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操作;
反馈单元3022,用于在启用所述反馈机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反馈配置信息进行反馈操作。
可选的,所述启用模块303用于根据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301用于通过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网络侧发送的信令包括:
广播信令、高层信令、MAC CE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
所述对端发送的信令包括:
Sidelink广播信道信令、Sidelink广播控制信道信令、Sidelink物理层控制信令或者Sidelink高层信令。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终端300还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第一上报模块304,用于通过RRC信令向网络侧上报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
第二上报模块305,用于通过所述Sidelink广播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
其中,所述能力信息用于表示如下至少一项:
是否支持测量、是否支持反馈、支持测量的类型、支持测量的内容、支持反馈的类型和支持反馈的内容。
可选的,所述在Sidelink上进行反馈操作包括:
在Sidelink上通过SCI、SCI调度的PSSCH和MAC CE中的至少一项传输反馈比特和反馈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反馈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反馈的类型或者内容、反馈的接收对象和应答反馈的PSSCH传输进程号;
其中,所述反馈的类型或者内容包括:接收PSSCH的应答和CSI反馈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反馈的接收对象包括:接收端的ID、所述接收端的组ID、网络为所述接收端分配的固定ID、网络为所述接收端分配的临时ID或者所述接收端的截断ID,所述接收端为进行反馈的终端。
可选的,所述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Sidelink上向对端发送测量参考信号;
对对端在所述Sidelink上发送的测量参考信号进行测量。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终端还包括:
发送模块306,用于根据对端的反馈机制的使用情况下,采用相应传输方式发送PSSCH数据;
其中,若所述使用情况为启用反馈机制,则在所述传输方式中,若接收到所述对端反馈的接收失败,则对接收失败的PSSCH数据进行重传;
若所述使用情况为停用反馈机制,则在所述传输方式中,对所述PSSCH数据进行盲重传,其中,所述盲重传是指传输多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多份相同的传输块为同一份PSSCH数据的传输块,或者所述盲重传是指传输多份不同冗余版本的传输块,所述多份不同冗余版本的传输块为同一份PSSCH数据的传输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能够实现图2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可以提高Sidelink的传输性能。
图7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7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701、网络模块702、音频输出单元703、输入单元704、传感器705、显示单元706、用户输入单元707、接口单元708、存储器709、处理器710、以及电源7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终端为本发明实施例定义的第一终端的情况下,
处理器710,用于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其中,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包括反馈配置信息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射频单元701,用于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反馈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反馈的内容、反馈的类型、反馈的周期和反馈比特的映射方式。
可选的,所述反馈的内容包括:物理旁链路共享信道PSSCH的接收应答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反馈的类型包括:周期反馈、非周期反馈或者半持久性反馈;
所述反馈比特的映射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为反馈比特分配的最大资源单元RE数、反馈比特映射的Beta-offset、同时反馈的最大比特数、丢弃部分反馈比特配置和绑定反馈比特配置。
可选的,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测量参考信号配置、测量参考信号发送配置和测量参考信号测量配置;
其中,所述测量参考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测量参考信号的类型、位置、带宽、周期和序列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测量参考信号发送配置用于指示测量参考信号发送的生效或者失效;
所述测量参考信号测量配置用于指示对测量参考信号的测量的启动或者停止,以及指示启动或者停止发送所述测量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和反馈中的至少一项之前,处理器710还用于:
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
射频单元701执行的所述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包括:
在启用所述测量机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操作;
在启用所述反馈机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反馈配置信息进行反馈操作。
可选的,处理器710执行的所述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包括:
根据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处理器710执行的所述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包括:
通过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网络侧发送的信令包括:
广播信令、高层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 CE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
所述对端发送的信令包括:
Sidelink广播信道信令、Sidelink广播控制信道信令、Sidelink物理层控制信令或者Sidelink高层信令。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之前,射频单元701还用于执行如下至少一项:
通过RRC信令向网络侧上报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
通过所述Sidelink广播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
其中,所述能力信息用于表示如下至少一项:
是否支持测量、是否支持反馈、支持测量的类型、支持测量的内容、支持反馈的类型和支持反馈的内容。
可选的,所述在Sidelink上进行反馈操作包括:
在Sidelink上通过旁链路控制信息SCI、SCI调度的PSSCH和MAC CE中的至少一项传输反馈比特和反馈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反馈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反馈的类型或者内容、反馈的接收对象和应答反馈的PSSCH传输进程号;
其中,所述反馈的类型或者内容包括:接收PSSCH的应答和CSI反馈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反馈的接收对象包括:接收端的ID、所述接收端的组ID、网络为所述接收端分配的固定ID、网络为所述接收端分配的临时ID或者所述接收端的截断ID,所述接收端为进行反馈的终端。
可选的,所述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Sidelink上向对端发送测量参考信号;
对对端在所述Sidelink上发送的测量参考信号进行测量。
可选的,所述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之后,射频单元701还用于:
根据对端的反馈机制的使用情况下,采用相应传输方式发送PSSCH数据;
其中,若所述使用情况为启用反馈机制,则在所述传输方式中,若接收到所述对端反馈的接收失败,则对接收失败的PSSCH数据进行重传;
若所述使用情况为停用反馈机制,则在所述传输方式中,对所述PSSCH数据进行盲重传,其中,所述盲重传是指传输多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多份相同的传输块为同一份PSSCH数据的传输块,或者所述盲重传是指传输多份不同冗余版本的传输块,所述多份不同冗余版本的传输块为同一份PSSCH数据的传输块。
上述终端均可以提高Sidelink的传输性能。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7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7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7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7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通过网络模块7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703可以将射频单元701或网络模块7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7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70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7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7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7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7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7041和麦克风7042,图形处理器7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706上。经图形处理器7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7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701或网络模块702进行发送。麦克风7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7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7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7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7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7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7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7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7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706可包括显示面板7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7061。
用户输入单元7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707包括触控面板7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7072。触控面板7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7071上或在触控面板7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7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710,接收处理器7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7071。除了触控面板7071,用户输入单元7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7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7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7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7061上,当触控面板7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7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7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7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7中,触控面板7071与显示面板7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7071与显示面板7061集成而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70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7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7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7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7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7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7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7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710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7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7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10中。
终端7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7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7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7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710,存储器709,存储在存储器7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10执行时实现上述Sidelink的操作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idelink的操作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28)

1.一种旁链路Sidelink的操作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其中,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包括反馈配置信息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反馈的内容、反馈的类型、反馈的周期和反馈比特的映射方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的内容包括:物理旁链路共享信道PSSCH的接收应答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反馈的类型包括:周期反馈、非周期反馈或者半持久性反馈;
所述反馈比特的映射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为反馈比特分配的最大资源单元RE数、反馈比特映射的码率偏移Beta-offset、同时反馈的最大比特数、丢弃部分反馈比特配置和绑定反馈比特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测量参考信号配置、测量参考信号发送配置和测量参考信号测量配置;
其中,所述测量参考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测量参考信号的类型、位置、带宽、周期和序列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测量参考信号发送配置用于指示测量参考信号发送的生效或者失效;
所述测量参考信号测量配置用于指示对测量参考信号的测量的启动或者停止,以及指示启动或者停止发送所述测量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和反馈中的至少一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包括:
在启用所述测量机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操作;
在启用所述反馈机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反馈配置信息进行反馈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包括:
根据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包括:
通过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发送的信令包括:
广播信令、高层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 CE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
所述对端发送的信令包括:
Sidelink广播信道信令、Sidelink广播控制信道信令、Sidelink物理层控制信令或者Sidelink高层信令。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向网络侧上报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
通过所述Sidelink广播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
其中,所述能力信息用于表示如下至少一项:
是否支持测量、是否支持反馈、支持测量的类型、支持测量的内容、支持反馈的类型和支持反馈的内容。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idelink上进行反馈操作包括:
在Sidelink上通过旁链路控制信息SCI、SCI调度的PSSCH和MAC CE中的至少一项传输反馈比特和反馈指示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反馈的类型或者内容、反馈的接收对象和应答反馈的PSSCH传输进程号;
其中,所述反馈的类型或者内容包括:接收PSSCH的应答和CSI反馈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反馈的接收对象包括:接收端的ID、所述接收端的组ID、网络为所述接收端分配的固定ID、网络为所述接收端分配的临时ID或者所述接收端的截断ID,所述接收端为进行反馈的终端。
12.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Sidelink上向对端发送测量参考信号;
对对端在所述Sidelink上发送的测量参考信号进行测量。
13.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对端的反馈机制的使用情况下,采用相应传输方式发送PSSCH数据;
其中,若所述使用情况为启用反馈机制,则在所述传输方式中,若接收到所述对端反馈的接收失败,则对接收失败的PSSCH数据进行重传;
若所述使用情况为停用反馈机制,则在所述传输方式中,对所述PSSCH数据进行盲重传,其中,所述盲重传是指传输多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多份相同的传输块为同一份PSSCH数据的传输块,或者所述盲重传是指传输多份不同冗余版本的传输块,所述多份不同冗余版本的传输块为同一份PSSCH数据的传输块。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其中,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包括反馈配置信息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Sidelink配置信息,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和反馈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反馈的内容、反馈的类型、反馈的周期和反馈比特的映射方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的内容包括:PSSCH的接收应答和CSI反馈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反馈的类型包括:周期反馈、非周期反馈或者半持久性反馈;
所述反馈比特的映射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为反馈比特分配的最大资源单元RE数、反馈比特映射的码率偏移Betaoffset、同时反馈的最大比特数、丢弃部分反馈比特配置和绑定反馈比特配置。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测量参考信号配置、测量参考信号发送配置和测量参考信号测量配置;
其中,所述测量参考信号配置用于指示测量参考信号的类型、位置、带宽、周期和序列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测量参考信号发送配置用于指示测量参考信号发送的生效或者失效;
所述测量参考信号测量配置用于指示对测量参考信号的测量的启动或者停止,以及指示启动或者停止发送所述测量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启用模块,用于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在启用所述测量机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操作;
反馈单元,用于在启用所述反馈机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反馈配置信息进行反馈操作。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用模块用于根据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启用或者停用测量机制和反馈机制中的至少一项。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预配置、网络侧发送的信令或者对端发送的信令,获取Sidelink配置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发送的信令包括:
广播信令、高层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 CE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
所述对端发送的信令包括:
Sidelink广播信道信令、Sidelink广播控制信道信令、Sidelink物理层控制信令或者Sidelink高层信令。
22.如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第一上报模块,用于通过RRC信令向网络侧上报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
第二上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Sidelink广播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
其中,所述能力信息用于表示如下至少一项:
是否支持测量、是否支持反馈、支持测量的类型、支持测量的内容、支持反馈的类型和支持反馈的内容。
23.如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idelink上进行反馈操作包括:
在Sidelink上通过SCI、SCI调度的PSSCH和MAC CE中的至少一项传输反馈比特和反馈指示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反馈的类型或者内容、反馈的接收对象和应答反馈的PSSCH传输进程号;
其中,所述反馈的类型或者内容包括:接收PSSCH的应答和CSI反馈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反馈的接收对象包括:接收端的ID、所述接收端的组ID、网络为所述接收端分配的固定ID、网络为所述接收端分配的临时ID或者所述接收端的截断ID,所述接收端为进行反馈的终端。
25.如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idelink上进行测量操作,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Sidelink上向对端发送测量参考信号;
对对端在所述Sidelink上发送的测量参考信号进行测量。
26.如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对端的反馈机制的使用情况下,采用相应传输方式发送PSSCH数据;
其中,若所述使用情况为启用反馈机制,则在所述传输方式中,若接收到所述对端反馈的接收失败,则对接收失败的PSSCH数据进行重传;
若所述使用情况为停用反馈机制,则在所述传输方式中,对所述PSSCH数据进行盲重传,其中,所述盲重传是指传输多份相同的传输块,所述多份相同的传输块为同一份PSSCH数据的传输块,或者所述盲重传是指传输多份不同冗余版本的传输块,所述多份不同冗余版本的传输块为同一份PSSCH数据的传输块。
2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Sidelink的操作方法中的步骤。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Sidelink的操作方法的步骤。
CN201810332849.7A 2018-04-13 2018-04-13 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Active CN110380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2849.7A CN110380828B (zh) 2018-04-13 2018-04-13 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KR1020207032616A KR102538259B1 (ko) 2018-04-13 2019-04-09 사이드 링크의 작업 방법 및 단말
EP19784410.3A EP3780446A4 (en) 2018-04-13 2019-04-09 LATERAL LINK OPERATION PROCESS AND TERMINAL
PCT/CN2019/081896 WO2019196829A1 (zh) 2018-04-13 2019-04-09 旁链路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JP2020556318A JP7242701B2 (ja) 2018-04-13 2019-04-09 サイドリンクの動作方法及び端末
US17/068,727 US11510211B2 (en) 2018-04-13 2020-10-12 Sidelink ope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US17/970,492 US20230040458A1 (en) 2018-04-13 2022-10-20 Sidelink ope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2849.7A CN110380828B (zh) 2018-04-13 2018-04-13 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0828A true CN110380828A (zh) 2019-10-25
CN110380828B CN110380828B (zh) 2021-05-07

Family

ID=68162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32849.7A Active CN110380828B (zh) 2018-04-13 2018-04-13 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510211B2 (zh)
EP (1) EP3780446A4 (zh)
JP (1) JP7242701B2 (zh)
KR (1) KR102538259B1 (zh)
CN (1) CN110380828B (zh)
WO (1) WO2019196829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2320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CN111937426A (zh) * 2020-07-13 2020-11-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反馈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1088910A1 (zh) * 2019-11-06 2021-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旁链路csi上报控制方法、旁链路csi上报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1129699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3453196A (zh) * 2020-03-27 2021-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1203392A1 (zh) * 2020-04-09 2021-10-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边链路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WO2021212459A1 (en) * 2020-04-24 2021-10-2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hysical layer enhancements for sl communication
WO2021232355A1 (en) * 2020-05-21 2021-11-25 Apple Inc. Flexible harq mechanism adaptation for sidelink unicast and groupcast
WO2022047743A1 (en) * 2020-09-04 2022-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irectional sidelink transmissions with multi-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trp) user equipments (ues)
CN114422091A (zh) * 2020-10-28 2022-04-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边链路中继系统中的业务维持方法及中继设备、介质
WO2024061076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55184A1 (ko) * 2018-09-14 2020-03-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링크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074874A (ko) * 2019-12-12 2021-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134158A1 (en) * 2019-12-30 2021-07-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in sidelink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5553053A (zh) * 2020-05-13 2022-12-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nr v2x中执行基于dtx的rlf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US11050543B1 (en) * 2020-05-28 2021-06-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beam-specific feedback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N113950030A (zh) * 2020-07-17 2022-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US20220046668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bundling for feedback
US11950261B2 (en) * 2020-08-14 2024-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set-up,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WO2023146303A1 (ko) * 2022-01-28 2023-08-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 단말 간 초기 빔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148833A1 (ja) * 2022-02-01 2023-08-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582A (zh) * 2010-04-08 2011-10-1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加强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03702346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用户设备间信道状态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CN104080170A (zh) * 2013-03-25 2014-10-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2d响应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790886A (zh) * 2014-12-24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5813204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池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5917733A (zh) * 2014-12-17 2016-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基站及d2d通信的方法
CN106465440A (zh) * 2014-05-15 2017-02-22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d2d通信的as‑nas交互方法及其设备
WO2017146780A1 (en) * 2016-02-26 2017-08-31 Intel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ue) and method of sidelink data communication in fif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things networks
CN107431591A (zh) * 2015-01-28 2017-12-0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无授权频带中的lte的上行链路操作
WO2018022784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ng transmissions in mul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07734543A (zh) * 2016-08-10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80070371A1 (en) * 2015-03-19 2018-03-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0498B1 (fr) 2001-10-10 2004-01-23 Bosch Gmbh Robert Maitre-cylindre perfectionne pour systeme de freinage
JP5045813B2 (ja) 2008-09-16 2012-10-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振動装置
CN103546254B (zh) * 2012-07-09 2017-09-1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执行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的方法及其基站与移动装置
CN103731245B (zh) * 2012-10-16 2019-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认/非确认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772073B2 (en) * 2014-07-18 2020-09-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405447B2 (ja) 2014-08-08 2018-10-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支援参照信号送信を有する装置間(d2d)チャネル管理
CN112118078B (zh) 2014-11-14 2024-02-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通信系统以及反馈方法
US10499272B2 (en) * 2015-08-11 2019-12-03 Intel Corporation Measurement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CN106793092B (zh) * 2015-11-19 2022-07-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资源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CN108605253B (zh) * 2016-02-04 2021-06-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涉及侧链路通信的蜂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66691B (zh) 2016-07-28 2021-05-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JP6848305B2 (ja) 2016-09-29 2021-03-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EP3619989A4 (en) * 2017-05-05 2020-11-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ISPLAY
EP3416436B1 (en) * 2017-06-15 2021-02-17 BlackBerry Limited Configur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WO2019145034A1 (en) * 2018-01-25 2019-08-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radio channel estimation at a receiver using multiple antenna arrays
US11357612B2 (en) 2020-07-16 2022-06-14 Medtronic Vascular, Inc. Stent graft with sacrificial port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582A (zh) * 2010-04-08 2011-10-1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加强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03702346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用户设备间信道状态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CN104080170A (zh) * 2013-03-25 2014-10-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2d响应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6465440A (zh) * 2014-05-15 2017-02-22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d2d通信的as‑nas交互方法及其设备
CN105917733A (zh) * 2014-12-17 2016-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基站及d2d通信的方法
CN105790886A (zh) * 2014-12-24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5813204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池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7431591A (zh) * 2015-01-28 2017-12-0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无授权频带中的lte的上行链路操作
US20180070371A1 (en) * 2015-03-19 2018-03-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2017146780A1 (en) * 2016-02-26 2017-08-31 Intel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ue) and method of sidelink data communication in fif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things networks
WO2018022784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ng transmissions in mul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07734543A (zh) * 2016-08-10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2320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链路的信道质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JP2023500131A (ja) * 2019-11-06 2023-01-04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サイドリンクcsi報告制御方法、サイドリンクcsi報告方法及び関連機器
JP7475443B2 (ja) 2019-11-06 2024-04-26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サイドリンクcsi報告制御方法、サイドリンクcsi報告方法及び関連機器
WO2021088910A1 (zh) * 2019-11-06 2021-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旁链路csi上报控制方法、旁链路csi上报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1129699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3453196A (zh) * 2020-03-27 2021-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453196B (zh) * 2020-03-27 2023-05-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1203392A1 (zh) * 2020-04-09 2021-10-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边链路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WO2021212459A1 (en) * 2020-04-24 2021-10-2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hysical layer enhancements for sl communication
WO2021232355A1 (en) * 2020-05-21 2021-11-25 Apple Inc. Flexible harq mechanism adaptation for sidelink unicast and groupcast
WO2022011507A1 (zh) * 2020-07-13 2022-01-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反馈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937426A (zh) * 2020-07-13 2020-11-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反馈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047743A1 (en) * 2020-09-04 2022-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irectional sidelink transmissions with multi-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trp) user equipments (ues)
CN114422091A (zh) * 2020-10-28 2022-04-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边链路中继系统中的业务维持方法及中继设备、介质
WO2024061076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519029A (ja) 2021-08-05
WO2019196829A1 (zh) 2019-10-17
KR20210003153A (ko) 2021-01-11
US20210037534A1 (en) 2021-02-04
KR102538259B1 (ko) 2023-05-30
EP3780446A4 (en) 2021-05-26
US11510211B2 (en) 2022-11-22
US20230040458A1 (en) 2023-02-09
JP7242701B2 (ja) 2023-03-20
CN110380828B (zh) 2021-05-07
EP3780446A1 (en) 2021-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0828A (zh) 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CN110381599B (zh) Sidelink的传输方法和终端
CN110166206B (zh) 一种harq-ack码本的确定方法和终端
CN111314033A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5226117A (zh) 波束指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472488B (zh) Harq-ack的反馈模式确定方法、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11800240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KR20220046635A (ko)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단말
CN113472487A (zh) Harq-ack反馈的触发方法、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12583533B (zh) Harq-ack反馈的获取、发送、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1018130A1 (zh)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225162B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8115A (zh) 传输方法、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615085B (zh) 资源获取方法、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CN111277370B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0769518B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3541892A (zh) 一种csi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ue
JP7307155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CN110475285A (zh) 一种操作方法及终端
CN111246517B (zh) 数据反馈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03420B (zh) Csi传输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4071570A (zh) 一种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2787767A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0380833A (zh) Pucch资源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