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0303B - 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0303B
CN110380303B CN201910667101.7A CN201910667101A CN110380303B CN 110380303 B CN110380303 B CN 110380303B CN 201910667101 A CN201910667101 A CN 201910667101A CN 110380303 B CN110380303 B CN 110380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roller
leading
swing frame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71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0303A (zh
Inventor
郑传荣
徐非骏
何张强
张腊梅
张瑞珏
王贺
李付军
李旺
李红
桑青华
吴后平
程翔宇
周杨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38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3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38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3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6671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03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0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0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0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0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64Devices for uninterrupted current collection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汇流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包括内环,内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导电环,从导电环引出一内导线;还包括同轴设置在内环外侧的外环,所述内环可转动的安装在外环上;所述外环上设置有滚轮刷丝组件,所述滚轮刷丝组件包括压在导电环外环面上且相对于导电环外环面可转动的滚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滚轮轴线上的引出轴,引出轴平行于导电环轴线,引出轴上套设有刷丝,从刷丝引出一外导线。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方案中汇流环相对于常规结构汇流环寿命更长,同时本方案对于零部件的加工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零部件的加工要求要低,结构也更为简单,稳定性较好、运行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汇流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
背景技术
汇流环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航海、医疗以及各种精密仪器领域,是高精密转台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实现两个相对连续转动部件间的电功率或电信号的传输,避免相对转动时导线缠绕扭断。现有滑动式汇流环技术比较成熟,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转台上,但滑动式汇流环的滑动电接触副不可避免的存在摩擦磨损,特别是对于大过孔、大直径汇流环,随着刷丝组与导电环相对转动一圈的滑动距离的增大,使用寿命尤为难以保证。滚动汇流环改善了滑动滑环的缺陷,使用一个或多个滚动挠性体及内外环滚道来代替电刷和导电环滑道,以滚动接触来代替滑动接触,不仅大大提高了汇流环的寿命,摩擦力矩也显著减少。但是,挠性滚动体的加工要求高,疲劳断裂等技术难题尚未完全解决,寿命相对也较低;并且单通道多挠性体的大功率传输装置结构复杂,稳定性差,难以实现真正的工程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汇流环寿命短、加工要求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包括内环,内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导电环,从导电环引出一内导线;
还包括同轴设置在内环外侧的外环,所述内环可转动的安装在外环上;
所述外环上设置有滚轮刷丝组件,所述滚轮刷丝组件包括压在导电环外环面上且相对于导电环外环面可转动的滚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滚轮轴线上的引出轴,引出轴平行于导电环轴线,引出轴上套设有刷丝,从刷丝引出一外导线。
本发明中的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当内环相对于外环转动时,内环带动导电环转动,由于滚轮压在导电环外环面上,导电环转动则能够带动滚轮随之转动,而滚轮则带动引出轴转动,引出轴相对于套设在其表面的刷丝滑动,因而能够实现从内导线至外导线的电连接,由于刷丝失效之前能够滑动的距离是有限的,此滑动距离也即刷丝的寿命,也即整个汇流环的寿命,此寿命以导电环的转数表示的话,即常规结构汇流环的寿命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21
其中A—常规结构汇流环寿命;L—刷丝的有效滑动距离;D—导电环直径;而本方案中,刷丝失效之前,引出轴的转数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22
d’-引出轴直径;对应的滚轮转数也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23
则对应导电环的转数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24
d-滚轮直径;所以本方案中汇流环的寿命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25
所以,本方案相对于常规结构的汇流环,寿命提高至常规汇流环寿命的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26
倍,本方案中汇流环相对于常规结构汇流环寿命更长,同时本方案对于零部件的加工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零部件的加工要求要低,结构也更为简单,稳定性较好、运行可靠。
优化的,所述内环与导电环之间设置有绝缘环。绝缘环能够将导电环与内环绝缘、隔离。
优化的,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设置能够确保内环相对于外环正常运转,且此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运行稳定、可靠。
优化的,所述导电环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滚动槽,滚轮压在滚动槽中沿导电环外圆周面滚动。滚动槽的设置能够使滚轮沿槽运转,运转轨迹较为稳定,运行可靠。
优化的,每根引出轴上套设两根刷丝。两根刷丝确保连接可靠,寿命较长。
优化的,所述滚轮刷丝组件还包括铰接设置在外环上的摆架,铰接轴平行于导电环轴线,引出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摆架上,且摆架与外环之间还设置有能够使滚轮压在导电环外环面上的弹性体。在弹性体的作用下,滚轮压在导电环外环面上,进而能够实现滚轮与导电环之间的电连接。
优化的,所述引出轴与摆架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设置能够确保引出轴相对于摆架正常转动,且此结构较为简单,运行可靠。
优化的,所述弹性体为设置在摆架与外环之间的拉簧或者压簧,拉簧或者压簧能够对摆架施力并将滚轮压在导电环外环面上。拉簧或者压簧结构、原理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且施力可靠。
优化的,所述摆架为L形,所述弹性体采用拉簧;
还包括设置在外环上的铰接柱,铰接柱平行于导电环轴线,摆架铰接设置在铰接柱上,所述引出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摆架的第一端;
还包括设置在外环上的拉簧固定柱,拉簧连接在拉簧固定柱与摆架的第二端之间,拉簧能够拉动摆架摆动,使滚轮压在导电环外环面上。
拉簧能够拉动摆架摆动,使滚轮压在导电环外环面上,进而确保滚轮与导电环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简单、可靠。
优化的,以内环的转动方向为前,所述摆架的铰接轴位于引出轴的后方。将摆架的铰接轴设置在引出轴的后方,可保证内环转动时,摆架能够正常、顺畅的摆动,对应的滚轮也能够正常转动,保证电连接正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的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当内环相对于外环转动时,内环带动导电环转动,由于滚轮压在导电环外环面上,导电环转动则能够带动滚轮随之转动,而滚轮则带动引出轴转动,引出轴相对于套设在其表面的刷丝滑动,因而能够实现从内导线至外导线的电连接,由于刷丝失效之前能够滑动的距离是有限的,此滑动距离也即刷丝的寿命,也即整个汇流环的寿命,此寿命以导电环的转数表示的话,即常规结构汇流环的寿命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41
A—常规结构汇流环寿命;L—刷丝的有效滑动距离;D—导电环直径;而本方案中,刷丝失效之前,引出轴的转数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42
d’-引出轴直径;对应的滚轮转数也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43
则对应导电环的转数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44
d-滚轮直径;所以本方案中汇流环的寿命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45
所以,本方案相对于常规结构的汇流环,寿命提高至常规汇流环寿命的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46
倍,本方案中汇流环相对于常规结构汇流环寿命更长,同时本方案对于零部件的加工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零部件的加工要求要低,结构也更为简单,稳定性较好、运行可靠。
2.绝缘环能够将导电环与内环绝缘、隔离。
3.第一轴承的设置能够确保内环相对于外环正常运转,且此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运行稳定、可靠。
4.滚动槽的设置能够使滚轮沿槽运转,运转轨迹较为稳定,运行可靠。
5.两根刷丝确保连接可靠,寿命较长。
6.在弹性体的作用下,滚轮压在导电环外环面上,进而能够实现滚轮与导电环之间的电连接。
7.第二轴承的设置能够确保引出轴相对于摆架正常转动,且此结构较为简单,运行可靠。
8.拉簧或者压簧结构、原理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且施力可靠。
9.拉簧能够拉动摆架摆动,使滚轮压在导电环外环面上,进而确保滚轮与导电环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简单、可靠。
10.将摆架的铰接轴设置在引出轴的后方,可保证内环转动时,摆架能够正常、顺畅的摆动,对应的滚轮也能够正常转动,保证电连接正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的立体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去掉上盖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环与导电环安装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滚轮刷丝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滚轮刷丝组件部分部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滚轮刷丝组件部分部件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
内环-1、凸缘-11、第一压环-12、第二压环-13、螺母-14;
导电环-2、内导线-21、滚动槽-22;
外环-3;
滚轮刷丝组件-4、滚轮-41、引出轴-42、刷丝-43、外导线-44、摆架-45、弹性体-46、铰接柱-47、拉簧固定柱-48、第二轴承-421;
绝缘环-5;
第一轴承-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综合参考图1-5,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包括内环1、导电环2、外环3、滚轮刷丝组件4、绝缘环5、第一轴承6。
如图4、6所示,所述内环1为圆环形,内环1的外圆周面偏下部位置设置有凸缘11,第一轴承6的内圈从上往下穿在内环1外圆周面上,第一轴承6的内圈下端顶在内环1的凸缘上,如图4所示,从下往上,第一轴承6的上方设置有套设在内环1上的第一压环12,第一压环12上方设置有套设在内环1上的绝缘环5,绝缘环5上套设导电环2,从导电环2引出一内导线21;导电环2上方设置有套设在内环1的第二压环13,第二压环13上方设置有螺母14,内环1上端设置有外螺纹,螺母14拧在内环1上端,进而将第二压环13、导电环2、绝缘环5、第一压环12依次压紧,且第二压环13及螺母14上开设有供内导线21穿过的避让孔。
所述2、4所示,所述导电环2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沿其圆周方向的滚动槽22,所述滚动槽22的截面形状为U形。
如图4所示,还包括同轴设置在内环1外侧的外环3,所述外环3安装在第一轴承6的外圈上,进而实现内环1可转动的安装在外环3上。
综合参考图5、7-9,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环3上均匀设置有两个滚轮刷丝组件4,两个滚轮刷丝组件4在外环3上间隔180°分布,进一步的,根据实际需求,还可设置多个滚轮刷丝组件4,所有滚轮刷丝组件4均匀分布在外环3上,所述滚轮刷丝组件4包括滚轮41、引出轴42、刷丝43、外导线44、摆架45、弹性体46、铰接柱47、拉簧固定柱48。
所述滚轮41压在导电环2外环面上且相对于导电环2外环面可转动,滚轮41压在滚动槽22中沿导电环2外圆周面滚动。
如图7所示,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滚轮41轴线上的引出轴42,引出轴42平行于导电环2轴线,每根引出轴42上套设有两根刷丝43,从刷丝43引出一外导线44。
如图7所示,所述滚轮刷丝组件4还包括铰接设置在外环3上的摆架45,所述摆架45为L形,铰接轴平行于导电环2轴线,引出轴42可转动的安装在摆架45上,如图9所示,所述引出轴42与摆架45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421,且摆架45与外环3之间还设置有能够使滚轮41压在导电环2外环面上的弹性体46。
所述弹性体46为设置在摆架45与外环3之间的拉簧或者压簧,拉簧或者压簧能够对摆架45施力并将滚轮41压在导电环2外环面上。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46采用拉簧;还包括设置在外环3上的铰接柱47,铰接柱47平行于导电环2轴线,摆架45铰接设置在铰接柱47上,所述引出轴42可转动的安装在摆架45的第一端。
如图7所示,还包括设置在外环3上的拉簧固定柱48,拉簧连接在拉簧固定柱48与摆架45的第二端之间,拉簧能够拉动摆架45摆动,使滚轮41压在导电环2外环面上。
如图5所示,以内环1的转动方向为前,所述摆架45的铰接轴位于引出轴42的后方。
工作原理:
本发明中的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当内环1相对于外环3转动时,内环1带动导电环2转动,由于滚轮41压在导电环2外环面上,导电环2转动则能够带动滚轮41随之转动,而滚轮41则带动引出轴42转动,引出轴42相对于套设在其表面的刷丝43滑动,因而能够实现从内导线21至外导线44的电连接,由于刷丝43失效之前能够滑动的距离是有限的,此滑动距离也即刷丝43的寿命,也即整个汇流环的寿命,此寿命以导电环2的转数表示的话,即常规结构汇流环的寿命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81
A—常规结构汇流环寿命;L—刷丝43的有效滑动距离;D—导电环2直径;而本方案中,刷丝43失效之前,引出轴42的转数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82
d’-引出轴42直径;对应的滚轮41转数也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83
则对应导电环2的转数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91
d-滚轮41直径;所以本方案中汇流环的寿命为: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92
所以,本方案相对于常规结构的汇流环,寿命提高至常规汇流环寿命的
Figure BDA0002140479460000093
倍,本方案中汇流环相对于常规结构汇流环寿命更长,同时本方案对于零部件的加工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零部件的加工要求要低,结构也更为简单,稳定性较好、运行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1),内环(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导电环(2),从导电环(2)引出一内导线(21);
还包括同轴设置在内环(1)外侧的外环(3),所述内环(1)可转动的安装在外环(3)上;
所述外环(3)上设置有滚轮刷丝组件(4),所述滚轮刷丝组件(4)包括压在导电环(2)外环面上且相对于导电环(2)外环面可转动的滚轮(41),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滚轮(41)轴线上的引出轴(42),滚轮(41)能够带动引出轴(42)转动,引出轴(42)平行于导电环(2)轴线,引出轴(42)上套设有刷丝(43),引出轴(42)相对于套设在其表面的刷丝(43)能够滑动,从刷丝(43)引出一外导线(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与导电环(2)之间设置有绝缘环(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与外环(3)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环(2)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滚动槽(22),滚轮(41)压在滚动槽(22)中沿导电环(2)外圆周面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每根引出轴(42)上套设两根刷丝(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刷丝组件(4)还包括铰接设置在外环(3)上的摆架(45),铰接轴平行于导电环(2)轴线,引出轴(42)可转动的安装在摆架(45)上,且摆架(45)与外环(3)之间还设置有能够使滚轮(41)压在导电环(2)外环面上的弹性体(4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轴(42)与摆架(45)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4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46)为设置在摆架(45)与外环(3)之间的拉簧或者压簧,拉簧或者压簧能够对摆架(45)施力并将滚轮(41)压在导电环(2)外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架(45)为L形,所述弹性体(46)采用拉簧;
还包括设置在外环(3)上的铰接柱(47),铰接柱(47)平行于导电环(2)轴线,摆架(45)铰接设置在铰接柱(47)上,所述引出轴(42)可转动的安装在摆架(45)的第一端;
还包括设置在外环(3)上的拉簧固定柱(48),拉簧连接在拉簧固定柱(48)与摆架(45)的第二端之间,拉簧能够拉动摆架(45)摆动,使滚轮(41)压在导电环(2)外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其特征在于:以内环(1)的转动方向为前,所述摆架(45)的铰接轴位于引出轴(42)的后方。
CN201910667101.7A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 Active CN1103803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7101.7A CN110380303B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7101.7A CN110380303B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0303A CN110380303A (zh) 2019-10-25
CN110380303B true CN110380303B (zh) 2020-12-01

Family

ID=68255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7101.7A Active CN110380303B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03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1451B (zh) * 2021-12-01 2022-08-23 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力滑环用大尺寸绝缘环和环道组件
CN114725747B (zh) * 2022-05-07 2023-11-21 中船九江精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用高可靠性分体式汇流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1883A (zh) * 1985-04-01 1987-01-17 德·安吉莉工业有限公司 连续线材退火装置供电滚轮组件
ES2296604T3 (es) * 1999-10-13 2008-05-01 Truconex Engineering Sistema de conexion de pivote para un robot.
CN102163785A (zh) * 2010-12-27 2011-08-24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空间应用小型滚动式导电环组件
CN206471656U (zh) * 2016-12-23 2017-09-05 江西省瑞金化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多环圈型大型电力设备用集电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1883A (zh) * 1985-04-01 1987-01-17 德·安吉莉工业有限公司 连续线材退火装置供电滚轮组件
ES2296604T3 (es) * 1999-10-13 2008-05-01 Truconex Engineering Sistema de conexion de pivote para un robot.
CN102163785A (zh) * 2010-12-27 2011-08-24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空间应用小型滚动式导电环组件
CN206471656U (zh) * 2016-12-23 2017-09-05 江西省瑞金化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多环圈型大型电力设备用集电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汇流环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刘文科、赵克俊、郑传荣;《电子科技》;20150615;208-212 *
汇流环结构形式及选型探讨;刘文科、赵克俊、郑传荣;《火控雷达技术》;20150331;107-111 *
滚动汇流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综述;刘文科、郑传荣、赵克俊;《火控雷达技术》;20140630;94-9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0303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0303B (zh) 一种基于滚滑结合的长寿命汇流环
CN206407766U (zh) 一种具有往复机构的电缆卷线盘
CN109638590A (zh) 一种滚动接触式旋转电传输装置
CN110838660A (zh) 一种高速长寿命旋转电连接器
CN109099128A (zh) 一种轴承螺杆传动系统
CN203495486U (zh) 一种汽车焊装夹具的回转结构
CN106771903B (zh) 绝缘检测装置
CN208719148U (zh) 一种精密重载支撑辊轴承
CN106737815A (zh) 一种基于滑轮装置的旋转机构
CN206353021U (zh) 一种单臂双电刷式角度传感器
CN208966966U (zh) 一种轴承螺杆传动系统
CN211456892U (zh) 一种直线电机的固定底座
CN209803198U (zh) 一种复合式测量触头
CN107387542B (zh) 一种转轴型连接装置
CN207098244U (zh) 一种低阻力电机用电刷架
CN205376991U (zh) 一种电机及其传导电流装置
CN110934580A (zh)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工作可靠的心电监护仪
CN106594212B (zh) 一种用于变导程丝杆的双滚子螺旋副装置
CN217066966U (zh) 旋转调心装置以及眩晕症诊疗系统
CN213825582U (zh) 一种电缆铜芯拉拔的涂油装置
CN212011549U (zh) 一种高压大流量液压汇流环
CN220227261U (zh) 一种具有稳定支撑结构的隔离装置
CN204288956U (zh) 预扭压轮装置
CN20881654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轴承
CN2878630Y (zh) 旋转门滑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