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6217A - 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6217A
CN110376217A CN201910671099.0A CN201910671099A CN110376217A CN 110376217 A CN110376217 A CN 110376217A CN 201910671099 A CN201910671099 A CN 201910671099A CN 110376217 A CN110376217 A CN 110376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coding pattern
module
fake
timeli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10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6217B (zh
Inventor
张战文
张一帆
盛秀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 Thousand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 Thousand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 Thousand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 Thousand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710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6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6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6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6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6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01N21/956Inspecting patterns on the surface of objects
    • G01N21/95607Inspecting patterns on the surface of objects using a comparative metho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01N2021/9513Liquid crystal pa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01N21/956Inspecting patterns on the surface of objects
    • G01N21/95607Inspecting patterns on the surface of objects using a comparative method
    • G01N2021/95615Inspecting patterns on the surface of objects using a comparative method with stored comparision sign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的被检测子系统以及安装于检测设备上的主动检测子系统;主动检测子系统包括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检测指令发送模块、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模块、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被检测子系统包括待机电源管理模块、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和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优点为:通过通知电子设备生成并显示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并经由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检测和光学图像机器视觉外观缺陷检测流程,可以有效检测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的外观和显示屏模组的损伤情况,从而可以有效判别遮挡作假等传统光学视觉检测AOI所无法判别的情形。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例如移动通信终端(手机)、PDA、移动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一般都有显示屏。显示屏一般有EPD电子墨水屏(EinkPaperDisplay)、LCD液晶显示、OLED有机发光显示、PDP等离子体显示、量子发光显示、MicroLED微LED显示等方式。显示屏结构一般由以下的全部或部分组成:盖板玻璃、触摸感应传感器层、前面板、背板、背光模组等,属于高价值、脆弱、易损坏部件,容易被进水受潮、尖物刻划跌落、挤压、扭曲、压弯时所损伤。
显示屏损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显示屏模组(即显示屏内屏)损伤,但是盖板玻璃(即显示屏外屏)完好,这类损伤的原因是显示屏模组整体失效、显示屏模组局部失效、显示屏驱动电路接触不良等故障,这类损伤的现象是显示屏黑屏无显示、亮屏不显示、局部不显示、显示信息紊乱、条纹状显示缺陷等;第二类是盖板玻璃损伤,但是显示屏模组完好,可以正常显示信息,此类损伤是由于外力压迫、跌落等造成盖板玻璃碎裂,表现形式为盖板玻璃放射状或者条状破裂,对显示内容有一定影响;第三类是显示屏模组和盖板玻璃同时损坏,是以上两种情形的组合。
随着租赁和共享经济的兴起,传统粗放式的租赁和共享模式,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检测被租出的设备故障和损坏程度,也无法形成有效震慑力,防止用户故意损毁租赁设备和设施。即便是微小的电子设备屏幕缺陷,如果无法在用户退还设备时及时发现,将影响下一个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租赁纠纷。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损伤后,无法继续租赁或销售,需要进行换屏维修,这将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使租赁业务无法延续。
即便是在共享柜和租赁柜内添加了传统的基于光学图像检测的机器视觉图像系统(AOI),用户还可以通过在电子设备表面粘贴彩色照片或黑色纸张方式,欺骗机器视觉图像检测。尤其对于第一类显示屏模组内部故障损伤,但是盖板玻璃完好的故障,传统的基于光学图像检测的机器视觉图像系统,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方法,也无法有效判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的被检测子系统以及安装于检测设备上的主动检测子系统;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当用户返还所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时,触发启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流程;即: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向所述检测设备的主动检测子系统发送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
步骤S102,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后,基于预存储的已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是否在所述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中,如果在,则表明所述电子设备为可返还的电子设备,执行步骤S103;如果不在,则发出不接收退还的提示信息,并结束流程;
步骤S103,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打开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装置,暂时接收用户返还的电子设备;
步骤S104,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首先向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使所述电子设备黑屏的指令;然后,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启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
步骤S105,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与预存储的此电子设备的标准无缺陷正面黑屏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的瑕疵程度;如果属于低等级的外观瑕疵程度,不影响后续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则执行步骤S106;如果属于高等级的外观瑕疵程度,影响后续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则将所述电子设备退回到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发出不接收退还的提示信息,并结束流程;
步骤S106,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触发启动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的通知消息,并记录时间戳T1;
步骤S107,所述被检测子系统接收到所述启动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的通知消息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和分辨率,生成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并输出到显示屏进行全屏显示;其中,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携带有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
步骤S108,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启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第一正面亮屏图像;
步骤S109,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能否识别出编码图案,如果完全不能,则表明电子设备显示屏被异物遮挡或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出现严重故障,则生成第一检测报告;再执行步骤S116;
如果能,则进一步对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显示的编码图案进行分析,得到其所携带的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并判断其所携带的时间戳T2偏离步骤S106记录的时间戳T1的范围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如果在,并且,其所携带的所述附属信息与所述被检测子系统预记录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附属信息一致,则执行步骤S110;否则,表明电子设备显示屏被人为粘贴伪造的编码图案,则将所述电子设备退回到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发出不接收退还的提示信息,并结束流程;
步骤S110,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基于与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同样的编码图案生成算法,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分辨率、所述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生成并保存标准无缺陷的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
步骤S111,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向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生成反相编码图案的通知消息;
步骤S112,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发送生成反相编码图案的通知消息后,显示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其中,所述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是指:将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黑色像素反相显示为白色像素,将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白色像素反相显示为黑色像素;
步骤S113,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启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第二正面亮屏图像;
步骤S114,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综合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携带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的第二正面亮屏图像以及步骤S104得到的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进行比对,从而识别出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并生成电子设备显示模组损伤情况的第二检测报告;再执行步骤S115;
步骤S115,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启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反面图像;
然后,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对所述电子设备反面图像进行分析,与预存储的此电子设备的标准无缺陷反面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所述电子设备的反面瑕疵程度;再根据步骤S105得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的瑕疵程度,生成所述电子设备外观瑕疵情况的第三检测报告,再执行步骤S116;
步骤S116,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报告,生成赔偿扣款方案,并显示所述第一检测报告和赔偿扣款方案;如果接收到同意的确认消息,则最终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并执行对应的赔偿扣款动作;如果接收到拒绝的确认消息,则将所述电子设备退回到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综合所述第二检测报告和所述第三检测报告,生成赔偿扣款方案,并显示所述第二检测报告、所述第三检测报告和赔偿扣款方案;如果接收到同意的确认消息,则最终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并执行对应的赔偿扣款动作;如果接收到拒绝的确认消息,则将所述电子设备退回到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
步骤S117,结束流程。
优选的,步骤S101中,触发启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流程的具体方式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扫描所述检测设备上的启动检测编码图案,进而实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的连接触发;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采用非接触点对点连接技术实现连接触发;
所述电子设备的RFID模块扫描所述检测设备上的射频标签RFID或射频标签读写器RFIDReader,进而实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的连接触发;
所述电子设备的NFC模块扫描所述检测设备上的NFC读写器,进而实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的连接触发。
优选的,步骤S104中,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通过以下方式,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指令: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通过蓝牙、RFID或NFC点对点交互通道,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指令;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通过检测指令发送模块,基于WIFI、物联网或蜂窝网络,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指令。
优选的,步骤S101中,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包括:电子设备身份标识、用户身份标识、提供电子设备租赁或共享的检测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
优选的,步骤S114具体为: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首先对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进行识别,识别到所述电子设备外屏损伤像素点;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与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进行比对,从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中消除所述电子设备外屏损伤像素点,得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进行对比,在所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中,定位到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的像素点颜色不一致的位置,作为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第一初步故障区域;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与所述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进行对比,在所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中,定位到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的像素点颜色一致的位置,作为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第二初步故障区域;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叠加所述第一初步故障区域和所述第二初步故障区域,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总故障区域;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根据所述总故障区域的面积大小,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系统,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的被检测子系统以及安装于检测设备上的主动检测子系统;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包括:
电子设备可返还范围检测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的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时,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所述电子设备可返还范围检测模块基于预存储的已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是否在所述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中,如果在,则表明所述电子设备为可返还的电子设备;
检测设备的入口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返还的电子设备;或者,当已暂时接收的电子设备退回;
第一检测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使所述电子设备黑屏的指令;
第一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黑屏后,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
电子设备外屏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与预存储的此电子设备的标准无缺陷正面黑屏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的瑕疵程度;
第二检测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外屏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属于低等级的外观瑕疵程度,不影响后续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时,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生成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通知消息;并记录时间戳T1;
第二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被检测子系统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和分辨率,生成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并输出到显示屏进行全屏显示时,其中,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携带有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所述第二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第一正面亮屏图像;
第一编码图案判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能否识别出编码图案;
第一检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编码图案判别模块完全不能识别出编码图案时,表明电子设备显示屏被异物遮挡或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出现严重故障,并生成第一检测报告;
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编码图案判别模块能够识别出编码图案时,进一步对所述编码图案的防伪时效性进行识别,即:对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显示的编码图案进行分析,得到其所携带的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并判断其所携带的时间戳T2偏离步骤S106记录的时间戳T1的范围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如果在,并且,其所携带的所述附属信息与所述被检测子系统预记录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附属信息一致,则通过防伪时效性识别;
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模块通过防伪时效性识别后,基于与被检测子系统同样的编码图案生成算法,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分辨率、所述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生成并保存标准无缺陷的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
第三检测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生成反相编码图案的通知消息;
第三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被检测子系统生成反相编码图案后,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第二正面亮屏图像;
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综合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综合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携带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的第二正面亮屏图像以及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进行比对,从而识别出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
第二检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综合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生成电子设备显示模组损伤情况的第二检测报告;
电子设备反面图像获取模块,用于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反面图像;
电子设备反面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反面图像进行分析,与预存储的此电子设备的标准无缺陷反面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所述电子设备的反面瑕疵程度;
电子设备外观瑕疵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外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的瑕疵程度,与所述电子设备反面图像分析模块分析到的电子设备的反面瑕疵程度进行结合,得到电子设备外观瑕疵情况;
第三检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电子设备外观瑕疵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生成所述电子设备外观瑕疵情况的第三检测报告;
报告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报告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报告接受模块;或者,将所述第二检测报告和所述第三检测报告综合成的检测报告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报告接受模块;
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包括:
待机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检测过程中,向电子设备持续供电,确保检测时的电源供应;
检测触发模块,用于向所述检测设备的主动检测子系统发送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从而触发启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流程;
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检测子系统的启动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的通知消息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和分辨率,生成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并输出到显示屏进行全屏显示;其中,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携带有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
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检测子系统的生成反相编码图案的通知消息后,显示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其中,所述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是指:将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黑色像素反相显示为白色像素,将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白色像素反相显示为黑色像素;
检测报告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的检测报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租赁柜、共享柜、体验式自动售货机内部加装交互式主动损伤检测系统,通过通知电子设备生成并显示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并经由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检测和光学图像机器视觉外观缺陷检测流程,可以有效检测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的外观和显示屏模组的损伤情况,从而可以有效判别遮挡作假等传统光学视觉检测AOI所无法判别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通过在租赁柜、共享柜、体验式自动售货机内部加装交互式主动损伤检测系统,通过通知电子设备生成并显示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并经由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检测和光学图像机器视觉外观缺陷检测流程,可以有效检测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的外观和显示屏模组的损伤情况,可以有效判别遮挡作假等传统光学视觉检测AOI所无法判别的情形。
本发明适用于无人值守的租赁、共享、体验式自动售货机等场合,可以有效震慑并防止用户破坏被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减少运营损失,使共享模式具备可持续经营性,具备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的被检测子系统以及安装于检测设备上的主动检测子系统;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可以位于租赁柜、共享柜、自动售货机、自动柜员机、检测设备、云端等处。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当用户返还所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时,触发启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流程;即: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向所述检测设备的主动检测子系统发送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设备身份标识、用户身份标识、提供电子设备租赁或共享的检测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
需要强调的是,触发前,电子设备的待机电源管理模块确保检测时的电源供应足够显示屏进行显示,如果电子设备的电池完全亏电,则用户可以先在检测设备上进行充电,然后再启动S101流程。
步骤S101中,触发启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流程的具体方式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扫描所述检测设备上的启动检测编码图案,进而实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的连接触发;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采用非接触点对点连接技术(wireless USB)实现连接触发;
所述电子设备的RFID模块扫描所述检测设备上的射频标签RFID或射频标签读写器RFIDReader,进而实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的连接触发;
所述电子设备的NFC模块扫描所述检测设备上的NFC读写器,进而实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的连接触发。
或者,通过蓝牙、WIFI、物联网或蜂窝网络发送启动检测消息。
或者用户手动操作电子设备,使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进入检测状态,并将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用户信息等发送给检测设备的主动检测子系统。
步骤S102,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后,基于预存储的已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是否在所述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中,如果在,则表明所述电子设备为可返还的电子设备,执行步骤S103;如果不在,则发出不接收退还的提示信息,并结束流程;
通过本步骤,可以防止用户把非本检测设备出租或共享的电子设备退还到本检测设备中。这种闭环检测将不接收完全损坏、无法开机激活检测流程的电子设备。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通过另外的客户服务和投诉通道反馈问题进行处理。
步骤S103,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打开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装置,暂时接收用户返还的电子设备;
步骤S104,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首先向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使所述电子设备黑屏的指令;然后,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启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
步骤S104中,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通过以下方式,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指令: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通过蓝牙、RFID或NFC点对点交互通道,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指令;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通过检测指令发送模块,基于WIFI、物联网或蜂窝网络,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指令。
步骤S105,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与预存储的此电子设备的标准无缺陷正面黑屏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的瑕疵程度;如果属于低等级的外观瑕疵程度,不影响后续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则执行步骤S106;如果属于高等级的外观瑕疵程度,影响后续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则将所述电子设备退回到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发出不接收退还的提示信息,并结束流程;
步骤S106,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触发启动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的通知消息,并记录时间戳T1;
步骤S107,所述被检测子系统接收到所述启动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的通知消息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和分辨率,生成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并输出到显示屏进行全屏显示;其中,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携带有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
附属信息包括如下可选信息:电子设备身份标识(MEID、UID)、用户身份标识、地理位置信息、其他可以具备唯一性的系统和用户信息等,然后通过加密算法形成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比如包含以上信息的二维码图案,时效性编码图案应覆盖整个显示屏显示区域。
步骤S108,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启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第一正面亮屏图像;
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获取电子设备图像的方法,优选采用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ContactImage Sensor),以减少获取显示屏图像时动态闪烁条纹,避免干扰有效的时效性编码图案的识别。
步骤S109,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能否识别出编码图案,如果完全不能,则表明电子设备显示屏被异物遮挡或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出现严重故障,例如,电子设备显示屏被用户使用黑布完全遮挡,或者,电子设备显示模组显示严重的干扰条纹,已完全损坏无法显示;则生成第一检测报告;再执行步骤S116;
如果能,表明此时显示的编码图案不影响正常识读,但不排除存在以下情形:由于显示屏显示模组故障,使显示的编码图案有一定比例的缺损,或者,由于显示屏盖板玻璃损伤,使显示的编码图案有一定比例的缺损。
此时,检测编码图案的有效性,即:进一步对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显示的编码图案进行分析,得到其所携带的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并判断其所携带的时间戳T2偏离步骤S106记录的时间戳T1的范围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如果在,并且,其所携带的所述附属信息与所述被检测子系统预记录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附属信息一致,则执行步骤S110;否则,表明电子设备显示屏被人为粘贴伪造的编码图案,例如,将一张具有编码图案的纸粘贴于电子设备显示屏的表面,则将所述电子设备退回到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发出不接收退还的提示信息,并结束流程;
本发明中,检测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同时获取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中的时间标签等信息,可以有效防止用户通过粘贴二维码照片、纸张等方式遮挡显示屏缺陷,骗过普通的无时效性图案编码检测的机器视觉系统,造成财产损失。
步骤S110,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基于与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同样的编码图案生成算法,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分辨率、所述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生成并保存标准无缺陷的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
步骤S111,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向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生成反相编码图案的通知消息;
步骤S112,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发送生成反相编码图案的通知消息后,显示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其中,所述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是指:将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黑色像素反相显示为白色像素,将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白色像素反相显示为黑色像素;
步骤S113,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启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第二正面亮屏图像;
步骤S114,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综合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携带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的第二正面亮屏图像以及步骤S104得到的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进行比对,从而识别出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并生成电子设备显示模组损伤情况的第二检测报告;再执行步骤S115;
步骤S114具体为: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首先对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进行识别,识别到所述电子设备外屏损伤像素点;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与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进行比对,从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中消除所述电子设备外屏损伤像素点,得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即:将电子设备外屏损伤像素点作为噪音,对第一正面亮屏图像进行噪音过滤,从而得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进行对比,在所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中,定位到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的像素点颜色不一致的位置,作为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第一初步故障区域;
具体的,如果电子设备的外屏和显示模组均正常,则在理想情况下,第一正面亮屏图像和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的像素点颜色分布应该完全一致。正是由于存在外屏和显示模组显示异常的情况,才会导致第一正面亮屏图像和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的像素点颜色分布出现偏差,因此,偏差位置初步确定为第一初步故障区域;之所以此处仅能够将偏差区域作为初步故障区域,而非最终确定的故障区域,原因为:存在一种情况,假如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在A1位置显示黑色像素点;而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中A1位置虽然也显示黑色像素点,但该黑色像素点不仅为编码图案的黑色像素点,同时也为显示模组故障而显示的黑色像素点。即:对于第一正面亮屏图像,由于显示模组故障而显示的像素点颜色,与正相编码图案正常显示的像素点颜色重合。此种显示屏模组的故障,无法被上述方式有效识别。因此,进行后面的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对比的步骤。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与所述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进行对比,在所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中,定位到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的像素点颜色一致的位置,作为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第二初步故障区域;
经过将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与所述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进行对比,可以有效解决前面的问题。例如,假如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在A1位置显示黑色像素点;而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中A1位置也显示黑色像素点,但同时显示屏模组由于故障在A1位置也显示黑色像素点;而对于携带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的第二正面亮屏图像,其虽然可以对编码图案进行反相,但由于显示屏模组故障而导致的像素点颜色无法反相,所以,其在A1位置仍然显示黑色像素点,与第一正面亮屏图像显示的像素点颜色相同,由此可以将该位置识别出来,作为显示屏模组故障而导致的第二初步故障区域。
因此,本发明采用的上述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全面的识别到由于显示屏模组故障而导致的故障区域,从而提高显示屏模组故障程度的识别准确性。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叠加所述第一初步故障区域和所述第二初步故障区域,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总故障区域;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根据所述总故障区域的面积大小,可得到显示屏故障区域的百分比,从而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损伤程度。
步骤S115,进入人工智能外观瑕疵缺陷检测流程: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启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反面图像,即:电子设备背面壳体的图像;当时,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获取电子设备除正面以外的其他五面图像。此处,之所以不再获取电子设备正面图像,是因为在前面的步骤S105中,已对电子设备正面图像进行过分析,所以不再重复进行。
然后,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对所述电子设备反面图像进行分析,与预存储的此电子设备的标准无缺陷反面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所述电子设备的反面瑕疵程度;再根据步骤S105得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的瑕疵程度,生成所述电子设备外观瑕疵情况的第三检测报告,再执行步骤S116;
第三检测报告描述有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外观瑕疵,以及外观瑕疵的类别和严重程度的信息。
步骤S116,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报告,生成赔偿扣款方案,并显示所述第一检测报告和赔偿扣款方案;如果接收到同意的确认消息,则最终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并执行对应的赔偿扣款动作;如果接收到拒绝的确认消息,则将所述电子设备退回到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综合所述第二检测报告和所述第三检测报告,生成赔偿扣款方案,并显示所述第二检测报告、所述第三检测报告和赔偿扣款方案;如果接收到同意的确认消息,则最终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并执行对应的赔偿扣款动作;如果接收到拒绝的确认消息,则将所述电子设备退回到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
实际应用中,生成的每种检测报告也可以同时发送给服务器或者输出给对应的用户应用程序。
具体的,根据电子设备损伤程度进行索赔。如果电子设备的外壳、盖板玻璃或外观出现不影响使用的轻微划伤划痕,则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或者忽略不计,不执行扣款方案。否则,根据电子设备外壳、盖板玻璃或显示模组的损伤程充,按照协议进行损坏赔偿金的扣除。
步骤S117,结束流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系统,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的被检测子系统以及安装于检测设备上的主动检测子系统;
(一)主动检测子系统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包括:
电子设备可返还范围检测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的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时,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所述电子设备可返还范围检测模块基于预存储的已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是否在所述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中,如果在,则表明所述电子设备为可返还的电子设备;
检测设备的入口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返还的电子设备;或者,当已暂时接收的电子设备退回;
第一检测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使所述电子设备黑屏的指令;
第一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黑屏后,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
电子设备外屏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与预存储的此电子设备的标准无缺陷正面黑屏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的瑕疵程度;
第二检测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外屏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属于低等级的外观瑕疵程度,不影响后续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时,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生成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通知消息;并记录时间戳T1;
第二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被检测子系统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和分辨率,生成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并输出到显示屏进行全屏显示时,其中,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携带有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所述第二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第一正面亮屏图像;
第一编码图案判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能否识别出编码图案;
第一检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编码图案判别模块完全不能识别出编码图案时,表明电子设备显示屏被异物遮挡或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出现严重故障,并生成第一检测报告;
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编码图案判别模块能够识别出编码图案时,进一步对所述编码图案的防伪时效性进行识别,即:对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显示的编码图案进行分析,得到其所携带的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并判断其所携带的时间戳T2偏离步骤S106记录的时间戳T1的范围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如果在,并且,其所携带的所述附属信息与所述被检测子系统预记录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附属信息一致,则通过防伪时效性识别;
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模块通过防伪时效性识别后,基于与被检测子系统同样的编码图案生成算法,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分辨率、所述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生成并保存标准无缺陷的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
第三检测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生成反相编码图案的通知消息;
第三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被检测子系统生成反相编码图案后,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第二正面亮屏图像;
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综合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综合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携带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的第二正面亮屏图像以及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进行比对,从而识别出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
第二检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综合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生成电子设备显示模组损伤情况的第二检测报告;
电子设备反面图像获取模块,用于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反面图像;
电子设备反面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反面图像进行分析,与预存储的此电子设备的标准无缺陷反面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所述电子设备的反面瑕疵程度;
电子设备外观瑕疵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外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的瑕疵程度,与所述电子设备反面图像分析模块分析到的电子设备的反面瑕疵程度进行结合,得到电子设备外观瑕疵情况;
第三检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电子设备外观瑕疵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生成所述电子设备外观瑕疵情况的第三检测报告;
报告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报告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报告接受模块;或者,将所述第二检测报告和所述第三检测报告综合成的检测报告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报告接受模块;
(二)被检测子系统
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包括:
待机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检测过程中,向电子设备持续供电,确保检测时的电源供应;
检测触发模块,用于向所述检测设备的主动检测子系统发送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从而触发启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流程;
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检测子系统的启动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的通知消息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和分辨率,生成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并输出到显示屏进行全屏显示;其中,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携带有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
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检测子系统的生成反相编码图案的通知消息后,显示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其中,所述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是指:将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黑色像素反相显示为白色像素,将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白色像素反相显示为黑色像素;
检测报告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的检测报告。
采用本发明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的机器视觉判别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用户采用打印屏幕照片遮挡屏幕损伤等欺骗手段,可以可靠有效地检测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内部显示故障和盖板玻璃损伤情况,解决传统光学视觉检测AOI所无法判别的情形,从而有效震慑人为损坏租赁设备的行为,减少和避免人为故意损坏和意外损坏带来的财产损失。本发明适用于无人值守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租赁、共享、体验式自动售货机等场合,具备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的被检测子系统以及安装于检测设备上的主动检测子系统;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当用户返还所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时,触发启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流程;即: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向所述检测设备的主动检测子系统发送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
步骤S102,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后,基于预存储的已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是否在所述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中,如果在,则表明所述电子设备为可返还的电子设备,执行步骤S103;如果不在,则发出不接收退还的提示信息,并结束流程;
步骤S103,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打开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装置,暂时接收用户返还的电子设备;
步骤S104,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首先向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使所述电子设备黑屏的指令;然后,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启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
步骤S105,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与预存储的此电子设备的标准无缺陷正面黑屏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的瑕疵程度;如果属于低等级的外观瑕疵程度,不影响后续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则执行步骤S106;如果属于高等级的外观瑕疵程度,影响后续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则将所述电子设备退回到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发出不接收退还的提示信息,并结束流程;
步骤S106,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触发启动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的通知消息,并记录时间戳T1;
步骤S107,所述被检测子系统接收到所述启动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的通知消息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和分辨率,生成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并输出到显示屏进行全屏显示;其中,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携带有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
步骤S108,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启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第一正面亮屏图像;
步骤S109,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能否识别出编码图案,如果完全不能,则表明电子设备显示屏被异物遮挡或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出现严重故障,则生成第一检测报告;再执行步骤S116;
如果能,则进一步对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显示的编码图案进行分析,得到其所携带的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并判断其所携带的时间戳T2偏离步骤S106记录的时间戳T1的范围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如果在,并且,其所携带的所述附属信息与所述被检测子系统预记录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附属信息一致,则执行步骤S110;否则,表明电子设备显示屏被人为粘贴伪造的编码图案,则将所述电子设备退回到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发出不接收退还的提示信息,并结束流程;
步骤S110,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基于与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同样的编码图案生成算法,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分辨率、所述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生成并保存标准无缺陷的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
步骤S111,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向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生成反相编码图案的通知消息;
步骤S112,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发送生成反相编码图案的通知消息后,显示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其中,所述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是指:将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黑色像素反相显示为白色像素,将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白色像素反相显示为黑色像素;
步骤S113,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启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第二正面亮屏图像;
步骤S114,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综合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携带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的第二正面亮屏图像以及步骤S104得到的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进行比对,从而识别出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并生成电子设备显示模组损伤情况的第二检测报告;再执行步骤S115;
步骤S115,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启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反面图像;
然后,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对所述电子设备反面图像进行分析,与预存储的此电子设备的标准无缺陷反面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所述电子设备的反面瑕疵程度;再根据步骤S105得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的瑕疵程度,生成所述电子设备外观瑕疵情况的第三检测报告,再执行步骤S116;
步骤S116,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报告,生成赔偿扣款方案,并显示所述第一检测报告和赔偿扣款方案;如果接收到同意的确认消息,则最终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并执行对应的赔偿扣款动作;如果接收到拒绝的确认消息,则将所述电子设备退回到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综合所述第二检测报告和所述第三检测报告,生成赔偿扣款方案,并显示所述第二检测报告、所述第三检测报告和赔偿扣款方案;如果接收到同意的确认消息,则最终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并执行对应的赔偿扣款动作;如果接收到拒绝的确认消息,则将所述电子设备退回到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
步骤S117,结束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触发启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流程的具体方式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扫描所述检测设备上的启动检测编码图案,进而实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的连接触发;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采用非接触点对点连接技术实现连接触发;
所述电子设备的RFID模块扫描所述检测设备上的射频标签RFID或射频标签读写器RFIDReader,进而实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的连接触发;
所述电子设备的NFC模块扫描所述检测设备上的NFC读写器,进而实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的连接触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4中,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通过以下方式,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指令: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通过蓝牙、RFID或NFC点对点交互通道,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指令;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通过检测指令发送模块,基于WIFI、物联网或蜂窝网络,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包括:电子设备身份标识、用户身份标识、提供电子设备租赁或共享的检测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4具体为: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首先对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进行识别,识别到所述电子设备外屏损伤像素点;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与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进行比对,从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中消除所述电子设备外屏损伤像素点,得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进行对比,在所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中,定位到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的像素点颜色不一致的位置,作为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第一初步故障区域;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将所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与所述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进行对比,在所述初步处理后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中,定位到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的像素点颜色一致的位置,作为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第二初步故障区域;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叠加所述第一初步故障区域和所述第二初步故障区域,得到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总故障区域;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根据所述总故障区域的面积大小,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
6.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的被检测子系统以及安装于检测设备上的主动检测子系统;
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包括:
电子设备可返还范围检测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的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时,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所述电子设备可返还范围检测模块基于预存储的已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是否在所述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中,如果在,则表明所述电子设备为可返还的电子设备;
检测设备的入口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返还的电子设备;或者,当已暂时接收的电子设备退回;
第一检测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使所述电子设备黑屏的指令;
第一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黑屏后,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
电子设备外屏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与预存储的此电子设备的标准无缺陷正面黑屏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的瑕疵程度;
第二检测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外屏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属于低等级的外观瑕疵程度,不影响后续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时,向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生成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通知消息;并记录时间戳T1;
第二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被检测子系统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和分辨率,生成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并输出到显示屏进行全屏显示时,其中,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携带有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所述第二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第一正面亮屏图像;
第一编码图案判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正面亮屏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能否识别出编码图案;
第一检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编码图案判别模块完全不能识别出编码图案时,表明电子设备显示屏被异物遮挡或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出现严重故障,并生成第一检测报告;
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编码图案判别模块能够识别出编码图案时,进一步对所述编码图案的防伪时效性进行识别,即:对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显示的编码图案进行分析,得到其所携带的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并判断其所携带的时间戳T2偏离步骤S106记录的时间戳T1的范围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如果在,并且,其所携带的所述附属信息与所述被检测子系统预记录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附属信息一致,则通过防伪时效性识别;
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模块通过防伪时效性识别后,基于与被检测子系统同样的编码图案生成算法,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分辨率、所述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生成并保存标准无缺陷的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
第三检测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生成反相编码图案的通知消息;
第三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被检测子系统生成反相编码图案后,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第二正面亮屏图像;
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综合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正面亮屏图像,综合与所述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2、携带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的第二正面亮屏图像以及所述电子设备正面黑屏图像进行比对,从而识别出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
第二检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损伤情况综合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生成电子设备显示模组损伤情况的第二检测报告;
电子设备反面图像获取模块,用于以接触式图像扫描方式,获取电子设备反面图像;
电子设备反面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反面图像进行分析,与预存储的此电子设备的标准无缺陷反面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所述电子设备的反面瑕疵程度;
电子设备外观瑕疵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外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外盖板玻璃的瑕疵程度,与所述电子设备反面图像分析模块分析到的电子设备的反面瑕疵程度进行结合,得到电子设备外观瑕疵情况;
第三检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电子设备外观瑕疵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生成所述电子设备外观瑕疵情况的第三检测报告;
报告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报告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报告接受模块;或者,将所述第二检测报告和所述第三检测报告综合成的检测报告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报告接受模块;
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包括:
待机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检测过程中,向电子设备持续供电,确保检测时的电源供应;
检测触发模块,用于向所述检测设备的主动检测子系统发送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从而触发启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流程;
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检测子系统的启动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流程的通知消息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长宽比例和分辨率,生成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并输出到显示屏进行全屏显示;其中,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携带有时间戳T2以及附属信息;
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检测子系统的生成反相编码图案的通知消息后,显示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其中,所述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3是指:将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黑色像素反相显示为白色像素,将所述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G1的白色像素反相显示为黑色像素;
检测报告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被检测子系统发送的检测报告。
CN201910671099.0A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376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1099.0A CN110376217B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1099.0A CN110376217B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6217A true CN110376217A (zh) 2019-10-25
CN110376217B CN110376217B (zh) 2021-12-21

Family

ID=68255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1099.0A Active CN110376217B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621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3557A (zh) * 2019-11-26 2020-02-28 武汉帆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液晶模组炸弹检查系统及检查方法
CN110889712A (zh) * 2019-12-06 2020-03-17 郑力维 区块链的二维或图形三维编码与nfc追溯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13592859A (zh) * 2021-09-26 2021-11-02 中导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用于显示面板缺陷的分类方法
CN114495773A (zh) * 2020-11-11 2022-05-13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显示装置功能的方法及测试设备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4694A (zh) * 2011-03-24 2011-09-14 北京市速连科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视频图像和/或数码照片监测室外显示屏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254046A1 (en) * 2008-10-02 2012-10-04 ecoAT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ycling Mobile Phones
CN105976252A (zh) * 2016-05-06 2016-09-28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碎屏险查验方法与系统
CN105989415A (zh) * 2015-03-17 2016-10-05 埃科亚特姆公司 用激光检查移动设备和其它消费电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US20170256051A1 (en) * 2016-03-07 2017-09-07 Hyla, Inc. Screen damage detection for devices
CN107146337A (zh) * 2017-06-27 2017-09-08 北京伊电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宝租赁设备、租赁系统及租赁方法
US20170270650A1 (en) * 2016-03-17 2017-09-21 Conduent Business Services, Llc Image analysis system for property damage assessment and verification
WO2017214453A1 (en) * 2016-06-08 2017-12-14 ecoAT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screen covers on electronic devices
CN107705296A (zh) * 2017-09-18 2018-02-16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测试系统、显示屏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08288212A (zh) * 2018-01-04 2018-07-17 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归还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管理系统
CN108319841A (zh) * 2017-01-18 2018-07-24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租赁设备及其解锁方法和系统
US20180246044A1 (en) * 2015-10-26 2018-08-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defect de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display screen
WO2018156869A1 (en) * 2017-02-26 2018-08-30 Yougetitback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mobile device fault conditions
CN108872247A (zh) * 2018-06-15 2018-11-23 南京吉目希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及rfid的产品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54046A1 (en) * 2008-10-02 2012-10-04 ecoAT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ycling Mobile Phones
CN102184694A (zh) * 2011-03-24 2011-09-14 北京市速连科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视频图像和/或数码照片监测室外显示屏的系统和方法
CN105989415A (zh) * 2015-03-17 2016-10-05 埃科亚特姆公司 用激光检查移动设备和其它消费电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US20180246044A1 (en) * 2015-10-26 2018-08-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defect de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display screen
US20170256051A1 (en) * 2016-03-07 2017-09-07 Hyla, Inc. Screen damage detection for devices
US20170270650A1 (en) * 2016-03-17 2017-09-21 Conduent Business Services, Llc Image analysis system for property damage assessment and verification
CN105976252A (zh) * 2016-05-06 2016-09-28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碎屏险查验方法与系统
WO2017214453A1 (en) * 2016-06-08 2017-12-14 ecoAT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screen covers on electronic devices
CN108319841A (zh) * 2017-01-18 2018-07-24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租赁设备及其解锁方法和系统
WO2018156869A1 (en) * 2017-02-26 2018-08-30 Yougetitback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mobile device fault conditions
CN107146337A (zh) * 2017-06-27 2017-09-08 北京伊电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宝租赁设备、租赁系统及租赁方法
CN107705296A (zh) * 2017-09-18 2018-02-16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测试系统、显示屏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08288212A (zh) * 2018-01-04 2018-07-17 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归还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管理系统
CN108872247A (zh) * 2018-06-15 2018-11-23 南京吉目希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及rfid的产品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3557A (zh) * 2019-11-26 2020-02-28 武汉帆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液晶模组炸弹检查系统及检查方法
CN110853557B (zh) * 2019-11-26 2022-09-02 武汉帆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液晶模组炸弹检查系统及检查方法
CN110889712A (zh) * 2019-12-06 2020-03-17 郑力维 区块链的二维或图形三维编码与nfc追溯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14495773A (zh) * 2020-11-11 2022-05-13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显示装置功能的方法及测试设备
CN113592859A (zh) * 2021-09-26 2021-11-02 中导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用于显示面板缺陷的分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6217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6217A (zh) 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815675B (zh) 一种智能酒柜系统的实现方法
US20190122082A1 (en) Intelligent content displays
CN104067600B (zh) 用于回收电子设备的方法与装置
CN102339487B (zh) 一种票务自动检验系统及方法
CN102915592B (zh) 银行票据检测鉴别的装置和方法
CN102880876B (zh) 一种印章校验方法
US2022026218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evaluation of pre-owne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provision of related services
CN106596588A (zh) 电路板自动检测系统
CN102930251B (zh) 两维收藏品数据收录与甄别的装置和方法
CN109410628A (zh) 路内泊位的状态检测方法、系统及其数据处理装置
CN205405551U (zh) 使用电子标签的信息推送系统
CN110148246A (zh) 一种智能锁控制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0781474B (zh) 一种自动化卡片认领装置及方法
CN206292812U (zh) 一种人脸识别设备
CN203943326U (zh) 一种智能酒柜系统
CN110610566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访客管理与防非法入侵系统及方法
CN105868799A (zh) 使用电子标签的信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9492445A (zh) 一种基于序贯信息码图像识别的防伪防窜货方法
CN113096291A (zh) 一种区域人员管控方法、系统、机器可读介质及设备
CN108513661A (zh) 身份鉴权方法、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689085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检票系统
CN110390515A (zh) 一种基于rfid与刷脸支付的即拿即走的方法和系统
CN206003163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检票系统
CN103042822B (zh) 印刷品双识码动态数字管控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