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6864B - 传输时间调整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时间调整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6864B
CN110366864B CN201980000950.5A CN201980000950A CN110366864B CN 110366864 B CN110366864 B CN 110366864B CN 201980000950 A CN201980000950 A CN 201980000950A CN 110366864 B CN110366864 B CN 1103668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onnection
physical layer
feedback channel
layer direct
reference ti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09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6864A (zh
Inventor
赵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66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6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6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using known positions of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本公开中不同接收端可以对应不同的目标定时,从而可以让发送端同时接收到同一组播分组内的不同接收端发送的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提高了直连链路组播通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传输时间调整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传输时间调整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联网)通信包括V2V(Vehicle to Vehicle,车载设备间)通信,V2I(Vehicle to Infrastucture,车载设备和路边设备间)通信和V2P(Vehicle to Phone,车载设备和手持设备间)通信。车联网可以有效提升交通安全,改善交通效率以及丰富人们的出行体验。
在NR(New Radio,新空口)V2x所支持的组播通信中,接收端针对接收到的组播数据进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结果反馈时,可以采用以下任一种反馈方式。
第一种反馈方式,组播分组内的所有接收端只在HARQ结果指示未成功接收所述组播数据时,即HARQ结果为NACK(Negative-Acknowledgment,否定应答)时,通过相同资源发送HARQ结果到发送端。
组播分组内的所有接收端基于参考同步定时来同步通过相同资源发送HARQ结果,例如图1A所示。
考虑到组播分组内的接收端的设备可能分布在一个比较广阔的区域内,例如分布在以发送端为中心的预设距离值范围内(其中,预设距离值的大小取决于V2x通信的通信距离),不同的接收端距离发送端的距离可能相差很大。
由于接收端与发送端之间的距离值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通信时延,不同接收端发送的HARQ结果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也不同,例如图1B所示。
发送端在相同资源内接收到多个接收端发送的HARQ结果,不同的HARQ结果对应的时延可能由于相位旋转而互相抵消,使得发送端无法正确识别出其中是否存在NACK反馈信号。
第二种反馈方式,组播分组内的所有接收端无论HARQ结果如何,即无论HARQ结果为ACK(Acknowledgment,确认应答)还是NACK,均通过不同资源反馈HARQ结果。
如果不同接收端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反馈各自的HARQ结果,则不同HARQ结果到达发送端的时间也会造成发送端接收反馈信号的准确性下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直连链路组播通信中的任一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可选地,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移值:
确定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信号的第一定时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之间的第二时间偏移值;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移值。
可选地,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移值:
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
根据所述距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离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端所在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的直连控制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距离值,包括:
确定自身所在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计算所述距离值。
可选地,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如果根据所述预配置信息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执行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
根据所述下行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如果根据所述下行信息的指示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执行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如果根据所述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执行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如果确定需要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执行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所述方法用于直连链路组播通信中的任一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信号的第一定时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之间的第二时间偏移值;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移值。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
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距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离值。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端所在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的直连控制信息;
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自身所在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
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计算所述距离值。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第一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根据所述预配置信息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下行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第二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根据所述下行信息的指示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控制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第三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根据所述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第四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确定需要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传输时间调整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直连链路组播通信中的任一接收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直连链路组播通信中的任一接收端可以在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其中,目标定时位于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不再从同步参考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而是提前从目标定时就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上述过程中,不同接收端可以对应不同的目标定时,从而可以让发送端同时接收到同一组播分组内的不同接收端发送的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大大减少了同一组播分组内的不同接收端发送的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到达发送端的时间差,提高了直连链路组播通信的可靠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选地,接收端可以根据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信号的第一定时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之间的第二时间偏移值,确定第一时间偏移值。实现简便,可用性高。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选地,接收端还可以根据自身与发送端之间地理位置的距离值,来确定第一时间偏移值,实现简便,可用性高。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通过直连控制信息将发送端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根据自身所在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和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得到自身与发送端之间的距离值,可用性高。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先根据自身的预配置信息来确定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在确定需要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之后,在从目标定时开始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通过上述过程,可以让接收端根据自身的预配置信息来确定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使得直连链路组播的通信过程更加灵活。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还可以根据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的指示来确定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同样使得直连链路组播的通信过程更加灵活。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还可以根据发送端发送的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来确定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同样使得直连链路组播的通信过程更加灵活,可用性更高。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还可以根据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同样使得直连链路组播的通信过程更加灵活,可用性更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至1B是相关技术中接收端反馈HARQ结果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时间调整场景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
图13A至1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
图18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时间调整方法可以让同一组播分组内不同的接收端发送的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经过不同的传输延时后仍然同时到达发送端,提高了直连链路组播通信的可靠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可以用于直连链路组播通信中的任一接收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本公开实施例中,同步参考定时(synchronization reference timing)是接收端用于发送直连信号的参考定时。
可选地,同步参考定时可以是来自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例如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信号的定时。或者参考同步定时可以是基站发送的下行同步信号的定时,下行同步信号可以是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Signal,辅同步信号)等。或者参考同步定时还可以是其他用户设备,例如发送端或其他接收端提供的SLSS(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直连链路同步信号)的同步定时等。参考同步定时也可以来自于用户设备自身的晶振定时。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按照协议规定选择上述其中一个作为自身的同步参考定时。
可选地,第一时间偏移值可以是TC的正整数倍。
其中,TC是NR里信号处理的最小时间单位,如公式1所示:
TC=1/(Δfmax×Nf) 公式1
其中,Δfmax=480×103Hz,Nf=4096。
可选地,接收端使用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反馈是否成功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数据的HARQ结果。
本步骤中,接收端不再按照同步参考定时来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到发送端,而是按照各自的第一时间偏移值对同步参考定时进行定时提前,即按照各自的目标定时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到发送端。
可选地,接收端只在HARQ结果为NACK时进行反馈,从自身对应的目标定时就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到发送端;当HARQ结果为ACK时不进行反馈。不同接收端的NACK反馈使用相同的反馈资源,数据发送端接收所有接收端的混合反馈信号。
例如图2所示,如果存在至少一个接收端没有成功的接收到组播通信,发送端会在同时接收到组播分组内的至少一个接收端发送的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上述实施例中,不同接收端可以按照各自的信号传播延时进行不同的定时提前,即使用不同的目标定时,从而可以让不同接收端发送的反馈信号同时到达发送端,避免了由于不同的信号传播延时造成混合信号中不同信号由于相位旋转而互相抵消的问题,大大减少了同一组播分组内的不同接收端发送的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到达发送端的时间差,组播分组,提高了直连链路组播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端在HARQ结果为ACK时反馈ACK,在HARQ结果为NACK时反馈NACK,不同的接收端使用不同的反馈资源进行反馈。数据发送端分别接收不同接收端发送的反馈。
上述实施例中,不同接收端同样可以按照各自的信号传播延时进行不同的定时提前,即使用不同的目标定时,从而可以让不同接收端发送的反馈信号同时到达发送端。这样当不同接收端使用频域正交复用或者码域正交复用的反馈资源进行传输时,避免了由于不同的信号传播延时造成的正交性的下降,同样可以提高直连链路组播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发送端发送的直连信号得到的第一定时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之间的第二时间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移值。
参照3所示,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流程图,步骤101可以包括:
在步骤101-11中,确定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信号的第一定时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之间的第二时间偏移值。
这里的定时可以是符号定时,slot(时隙)定时,子帧定时或者帧定时等任意一种定时。第二时间偏移值可以小于OFDM符号长度,例如为整数倍的Tc值。
本步骤中,可选地,接收端可以通过检测发送端发送的直连信号的OFDM符号的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所在的时域资源,确定出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直连信号的第一定时。可选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信号可以是组播数据。
进一步地,接收端可以确定所述同步参考定时与所述第一定时之间的第二时间偏移值。
在步骤101-12中,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移值。
可选地,接收端可以在第二时间偏移值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固定的时间偏移值,得到第一时间偏移值,或者接收端还可以确定与第二时间偏移值成正比或其他函数关系的第一时间偏移值。本公开对此不限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根据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信号的第一定时与同步参考定时之间的第二时间偏移值,确定第一时间偏移值。实现简便,可用性高。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根据接收端与发送端之间的地理位置的距离值确定第一时间偏移值。
参照4所示,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流程图,步骤101可以包括:
在步骤101-21中,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地理位置的距离值。
可选地,接收端可以根据发送端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自身所在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出所述距离值。
在步骤101-22中,根据所述距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移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确定第一时间偏移值可以如公式2所示:
第一时间偏移值d=(c1×s/v)+c2 公式2
其中,c1和c2是常数,s是接收端与发送端之间的距离值,v是光速。
上述实施例中,接收端还可以根据自身与发送端之间的距离值,来确定第一时间偏移值,距离值越大,则第一时间偏移值越大,从而可以确保发送端定时近乎同时的接收到距离该发送端不同距离值的接收端发送的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提高了直连链路组播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5所示,图5是根据图4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流程图,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步骤100-1中,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端所在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的直连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发送端可以通过直连控制信息将发送端所在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组播分组中的所有接收端。
相应地,上述步骤101-21可以包括:
在步骤101-211中,确定自身所在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
本步骤中,接收端可以根据预先安装的GPS,确定自身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
在步骤101-212中,根据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计算所述距离值。
本步骤中,接收端预先接收到了发送端发送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则接收端可以根据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第二地理位置信息,直接计算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值。
上述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通过直连控制信息将发送端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根据自身所在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和第一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得到自身与发送端之间的距离值,可用性高。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6所示,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流程图,在执行步骤101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步骤100-2中,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例如,该接收端出厂时已经预先配置在设备硬件中的预配置信息指示需要提前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发接收端可以继续执行上述步骤101,从目标定时就开始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让接收端根据自身的预配置信息来确定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使得直连链路组播的通信过程更加灵活。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7所示,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流程图,在执行步骤101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步骤100-3中,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
可选地,下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基站广播的系统消息,或者基站针对指定接收端,例如组播分组内的所有接收端发送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MAC(Media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访问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等。
在步骤100-4中,根据所述下行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本步骤中,接收端根据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反射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如果基站通过下行信息指示接收端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接收端可以通过步骤101从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上述实施例中,接收端还可以根据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的指示来确定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同样使得直连链路组播的通信过程更加灵活。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8所示,图8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流程图,在执行步骤101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步骤100-5中,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控制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可以由发送端在直连控制信息中指示接收端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上述步骤100-1与步骤100-5可以合并为同一步骤,即发送端可以在发送的直连控制信息中除了包括自身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之外,还可以指示接收端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在步骤100-6中,根据所述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控制信息之后,根据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来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如果发送端通过直连控制信息指示接收端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接收端可以通过步骤101从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上述实施例中,接收端还可以根据发送端发送的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来确定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同样使得直连链路组播的通信过程更加灵活,可用性更高。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9所示,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流程图,在执行步骤101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步骤100-7中,根据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其中,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可以是HARQ结果,或者信道质量信息。
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可以上述第一种反馈方式,例如只在HARQ结果为NACK时进行反馈,或者可以是上述第二种反馈方式,例如无论HARQ结果为NACK还是ACK都进行反馈。
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就是PSFCH(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Channel,物理直连反馈信道)的格式,可选地,可以是基于序列反馈的格式,也可能是基于传输调制符号的格式。
本步骤中,接收端在根据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确定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时,可以在反馈信息的类型为预设类型,例如预设类型HARQ结果且HARQ结果为NACK时,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接收端在根据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确定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时,可以在反馈方式为预设反馈方式时,例如预设反馈方式为上述第一种反馈方式时,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接收端在根据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确定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时,可以在PSFCH为预设格式,例如预设格式为基于序列反馈的格式时,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接收端采用上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之后,可以执行步骤101从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上述实施例中,接收端还可以根据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是否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同样使得直连链路组播的通信过程更加灵活,可用性更高。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公开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公开,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公开所必须的。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应用功能实现装置的实施例。
参照图10,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所述装置用于直连链路组播通信中的任一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210,被配置为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参照图11,图11是根据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所述发送模块210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211,被配置为确定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信号的第一定时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之间的第二时间偏移值;第二确定子模块21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移值。
参照图12,图12是根据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所述发送模块210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213,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地理位置的距离值;
第四确定子模块21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距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离值。
参照图13A,图13A是根据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220,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端所在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的直连控制信息;
参照图13B,图13B是根据图13A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213包括:
确定单元2131,被配置为确定自身所在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
计算单元213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计算所述距离值。
参照图14,图14是根据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230,被配置为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第一控制模块240,被配置为如果根据所述预配置信息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210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参照图15,图15是根据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250,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26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下行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第二控制模块270,被配置为如果根据所述下行信息的指示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210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参照图16,图16是根据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280,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控制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29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第三控制模块310,被配置为如果根据所述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210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参照图17,图17是根据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框图,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32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第四控制模块330,被配置为如果确定需要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用于接收端侧的任一所述的传输时间调整方法。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直连链路组播通信中的任一接收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其中,所述同步参考定时是所述接收端发送直连信号的参考定时。
如图18所示,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1800的一结构示意图。例如,装置1800可以被提供为接收端,例如车载设备、手持设备等。参照图18,装置1800包括处理组件18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8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8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8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8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传输时间调整方法。
装置18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8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8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850被配置为将装置18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858。装置18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832的操作系统,例如Android、IOS、Windows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其中,当所述存储器1832中的指令由所述处理组件1822执行时,使得装置1800能够执行上述传输时间调整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者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传输时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直连链路组播通信中的任一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其中,在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为HARQ结果且HARQ结果为NACK时,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在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第一反馈方式时,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反馈方式为组播分组内的所有接收端在HARQ结果指示未成功接收所述组播数据时,通过相同资源发送HARQ结果到发送端;
在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为基于序列反馈的格式时,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如果确定需要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执行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移值:
确定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信号的第一定时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之间的第二时间偏移值;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移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移值:
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地理位置的距离值;
根据所述地理位置距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离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端所在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的直连控制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距离值,包括:
确定自身所在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计算所述距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如果根据所述预配置信息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执行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
根据所述下行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如果根据所述下行信息的指示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执行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如果根据所述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执行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步骤。
8.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直连链路组播通信中的任一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其中,在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为HARQ结果且HARQ结果为NACK时,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在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第一反馈方式时,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反馈方式为组播分组内的所有接收端在HARQ结果指示未成功接收所述组播数据时,通过相同资源发送HARQ结果到发送端;
在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为基于序列反馈的格式时,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第四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确定需要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信号的第一定时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之间的第二时间偏移值;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移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之间的地理位置距离值;
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距离值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偏离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端所在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的直连控制信息;
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自身所在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
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计算所述距离值。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第一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根据所述预配置信息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下行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第二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根据所述下行信息的指示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直连控制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第三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根据所述直连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时间调整方法。
16.一种传输时间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直连链路组播通信中的任一接收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是否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
其中,在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类型为HARQ结果且HARQ结果为NACK时,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在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承载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方式为第一反馈方式时,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所述第一反馈方式为组播分组内的所有接收端在HARQ结果指示未成功接收所述组播数据时,通过相同资源发送HARQ结果到发送端;
在所述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格式为基于序列反馈的格式时,确定需要提前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
如果确定需要提前发送所述物理层直连反馈信道,则执行所述在同步参考定时之前、且与所述同步参考定时间隔第一时间偏移值的目标定时,开始发送物理层直连通信反馈信道的步骤。
CN201980000950.5A 2019-05-28 2019-05-28 传输时间调整配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3668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88758 WO2020237496A1 (zh) 2019-05-28 2019-05-28 传输时间调整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6864A CN110366864A (zh) 2019-10-22
CN110366864B true CN110366864B (zh) 2021-11-02

Family

ID=6822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0950.5A Active CN110366864B (zh) 2019-05-28 2019-05-28 传输时间调整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0209A1 (zh)
EP (1) EP3979726A4 (zh)
CN (1) CN110366864B (zh)
WO (1) WO20202374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760B (zh) * 2019-06-27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sfch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193930A (zh) * 2020-01-14 2021-07-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US20210297964A1 (en) * 2020-03-23 2021-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feedback reporting
TWI828999B (zh) * 2020-08-07 2024-01-11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側行鏈路資源配置的增強機制
US20220070799A1 (en) * 2020-08-27 2022-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 timing adjustment
CN113701783A (zh) * 2020-10-20 2021-11-26 方彭 基于大数据的蓝牙导航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6234A (zh) * 2009-09-01 2010-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获取方法
CN104094548A (zh) * 2012-02-07 2014-10-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送定时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72821A (zh) * 2012-05-10 2015-01-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定时误差减小方法和装置
CN105612709A (zh) * 2013-08-09 2016-05-2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时分双工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重新配置机制
CN109076402A (zh) * 2016-04-01 2018-12-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型分量载波的定时提前设计
CN109792369A (zh) * 2018-12-29 2019-05-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00101A1 (en) * 2007-06-22 2008-12-31 Alcatel Shanghai Bell Co., Ltd. A method and system of mbms data retransmisson
US8797896B2 (en) * 2010-08-25 2014-08-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backhaul resources
EP3085012B1 (en) * 2013-12-16 2018-08-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eedback based adaptation of multicast transmission offset
KR102156798B1 (ko) * 2014-01-16 2020-09-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타이밍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261051B1 (ko) * 2014-05-14 2021-06-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이브리드 자동 재전송 요청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CN105338464B (zh) * 2014-06-17 2020-10-20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7734468B (zh) * 2016-08-12 202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播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09524B (zh) * 2017-04-28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1166274B2 (en) * 2017-08-24 2021-1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specifi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imeline offset
WO2019093840A1 (ko) * 2017-11-10 2019-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8039939B (zh) * 2018-01-19 2019-12-27 北京邮电大学 物联网组播业务的harq反馈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6234A (zh) * 2009-09-01 2010-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量的获取方法
CN104094548A (zh) * 2012-02-07 2014-10-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送定时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72821A (zh) * 2012-05-10 2015-01-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定时误差减小方法和装置
CN105612709A (zh) * 2013-08-09 2016-05-2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时分双工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重新配置机制
CN109076402A (zh) * 2016-04-01 2018-12-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型分量载波的定时提前设计
CN109792369A (zh) * 2018-12-29 2019-05-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79726A4 (en) 2022-05-25
EP3979726A1 (en) 2022-04-06
CN110366864A (zh) 2019-10-22
US20220240209A1 (en) 2022-07-28
WO2020237496A1 (zh) 2020-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6864B (zh) 传输时间调整配置方法及装置
JP7198910B2 (ja) 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タイミ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7234390B2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7286781B2 (ja) タイミングアドバンス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107155B2 (en) Synchroniz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13163481B (zh) 一种上行传输定时的确定方法、终端及基站
EP3654568B1 (e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ov systems
US11140641B2 (en) 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 out of coverage synchronization
EP3562073A1 (en) Multi-codewor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0127633A1 (zh) 一种确定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6000198A1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与装置
WO2013185674A1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接收机
WO2020064716A1 (en) Timing synchronization of 5g v2x sidelink transmissions
WO2021155596A1 (zh)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106268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40032116A1 (en) Paramet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389774A (zh) 一种系统消息接收发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87809A1 (zh)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US202201315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ing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090914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US2023039717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ndicating a set of resources on a nr sidelink
WO2022205002A1 (zh) 传输定时的调整方法、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7796058A (zh) 时间同步技术
CN115023985A (zh) 地面网络通信和非地面网络通信集成中的时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