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6799B - 弹力接头和具有数个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弹力接头和具有数个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6799B
CN110366799B CN201880014189.6A CN201880014189A CN110366799B CN 110366799 B CN110366799 B CN 110366799B CN 201880014189 A CN201880014189 A CN 201880014189A CN 110366799 B CN110366799 B CN 1103667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spring
contact spring
pressing
pivot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41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6799A (zh
Inventor
米夏埃尔·吕德克
弗兰克·梅利斯
约尔格·霍梅尔
法尔克·朗格尔
托尔斯滕·塔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0366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6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28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 H01R4/48365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with integral releas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91Terminal block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plugs or socket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弹力接头(10),具有壳体部(11)、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枢转杆(20)、通过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插入口(13)而可及的导电连接装置(30)以及接触弹簧(40),借助所述接触弹簧可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L)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30)方向作用的力,其中所述弹力接头的特征在于,可在释放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枢转的所述接触弹簧(40)具有按压支腿(41)以及通过弯曲接点(44)与所述按压支腿连接的夹紧支腿(45),所述枢转杆(20)具有按压部(21)和带动部(22),其中所述按压支腿(41)至少在所述枢转杆(2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布置在所述按压部(21)与所述带动部(22)之间,当所述枢转杆(20)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按压部(21)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41)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40)枢转到所述夹紧位置,以便借助所述夹紧支腿(45)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L)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30)方向作用的力,并且当所述枢转杆(20)枢转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带动部(22)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41)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40)枢转到所述释放位置。

Description

弹力接头和具有数个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力接头和具有数个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例如能够将两个电导体连接起来的弹力接头。
DE 10 2010 048 698 A1描述一种电连接端子,具有绝缘材料壳体以及布置在绝缘材料壳体中的弹簧夹接头,其中弹簧夹接头具有笼式拉伸弹簧,该笼式拉伸弹簧具有贴靠母线段的贴靠支腿、与贴靠支腿相接的后弹簧弯曲部以及操纵支腿,其中操纵支腿在朝母线段方向弯曲的夹紧段上具有窗口空隙,母线段穿过该窗口空隙,且该窗口空隙的下横条形成用于将电导体夹紧在横条与母线段之间的夹紧部位,且其中,舌片从操纵支腿向前向外地朝相反于后弹簧弯曲部的方向伸出,其中弹簧夹接头具有操纵杆,该操纵杆在笼式拉伸弹簧的操纵支腿的夹紧段前面与舌片抵接且可枢转地安装,并且具有被定向成可支承在舌片上的支架。
采用相应结构的连接端子具有复杂的几何结构。尤其是笼式拉伸弹簧,为了确保功能而不得不具有包含数个弯曲部的复杂几何结构以及窗口空隙。此外,导体只有在笼式拉伸弹簧处于释放位置时才能插入连接端子并被笼式拉伸弹簧夹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改善的弹力接头,这种弹力接头结构更简单,且操作起来更方便更灵活。
这个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弹力接头而达成。有利的实施方案记载于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中。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弹力接头而达成,其具有壳体部、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枢转杆、通过所述壳体部的导体插入口而可及的导电连接装置以及接触弹簧,借助所述接触弹簧可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被插入所述壳体部的导体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方向作用的力,其中所述弹力接头的特征在于:可在释放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枢转的所述接触弹簧具有按压支腿以及通过弯曲接点与所述按压支腿连接的夹紧支腿,其中所述枢转杆具有按压部和带动部,其中所述按压支腿至少在所述枢转杆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布置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带动部之间,其中当所述枢转杆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按压部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枢转到所述夹紧位置,以便借助所述夹紧支腿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被插入所述壳体部的导体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方向作用的力,并且当所述枢转杆枢转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带动部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枢转到所述释放位置。
本发明的弹力接头,特别是接触弹簧结构简单。因此,弹力接头的组装更易实现。尽管弹力接头结构简单,却仍能确保枢转杆的位置与接触弹簧的位置之间存在强制耦合。
因此,枢转杆的运动与接触弹簧的枢转强制耦合,其中,特别是必须借助枢转杆来使接触弹簧转移到释放位置。当枢转杆转移到关闭位置时,接触弹簧由于按压支腿被带动而枢转到夹紧位置,并且当枢转杆转移到打开位置时,接触弹簧由于按压支腿被带动而枢转到释放位置。换言之,接触弹簧可以借助枢转杆主动地在释放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枢转。因此,接触弹簧在枢转杆枢转时始终被施力或者说始终被枢转杆带动。
此外,本发明的弹力接头便于操作,因为本发明的弹力接头可单手操作。为了将电导体与弹力接头连接,优选将枢转杆枢转到打开位置,但这不是绝对必要的,下文还将进一步说明。由于枢转杆停留在打开位置上,接下来可以将电导体通过导体插入口插入弹力接头,继而将枢转杆枢转到关闭位置。上述操作可单手进行。
弹力接头主要用于将电导体与其他的电连接装置连接,例如与电接触销或电连接插座连接。在此情况下,壳体部针对每个极各具有一个导体插入口,电导体可以通过导体插入口插入壳体部并分别与连接装置接触。
壳体部和枢转杆均由电绝缘材料构成或者在其与电导体或接触弹簧发生接触的部位上包含电绝缘材料。该电绝缘材料特别是塑料。
接触弹簧特别是可形成为支腿弹簧(Schenkelfeder),优选由弹簧钢构成或者至少在弯曲接点的区域内包含弹簧钢。此外,接触弹簧可绕枢转轴枢转,该枢转轴由壳体部和/或连接装置和/或接触弹簧的几何形状定义。
按压部又可称为第一带动部、第一按压元件或第一按压面。按压部优选形成为枢转杆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带动部又可称为第二带动部、第二按压边缘、复位边缘、复位销或复位凸部。
导电连接装置优选具有汇流条(Strombalken)。
借助枢转杆的按压部或带动部至少间接地对按压支腿施力,这优选借助卡合支腿而实现,该卡合支腿通过卡合接点与按压支腿连接。
按压支腿至少在枢转杆处于闭合位置时布置在按压部与带动部之间。
所述弹力接头优选采用以下设计:所述接触弹簧进一步具有通过卡合接点与所述按压支腿连接的卡合支腿,所述卡合支腿布置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带动部之间,其中所述接触弹簧至少部分地采用弹性设计,并且所述按压支腿与所述卡合支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是可变的,其中当所述接触弹簧朝所述夹紧位置方向枢转时,所述卡合支腿与所述弹力接头的卡合装置发生接触,其中所述卡合支腿与所述按压支腿之间的角度可以在借助所述枢转杆所施加的关闭力作用下变大,其中当所述枢转杆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卡合支腿从后面卡住所述卡合装置,使得所述枢转杆只有在所述卡合接点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才能朝所述打开位置方向枢转,并且当所述接触弹簧朝所述释放位置方向枢转时,所述带动部对所述卡合支腿施力,使得所述卡合支腿与所述按压支腿之间的角度在借助所述枢转杆所施加的打开力作用下变大。
采用相应设计的弹力接头具有以下优点:当枢转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接触弹簧与弹力接头的卡合装置卡合,使得枢转杆只有在超过预设打开力时才能枢转到打开位置。借此确保对与弹力接头连接的电导体进行可靠接触。
当枢转杆枢转到关闭位置时,按压部对卡合支腿施力,进而间接地对按压支腿施力,使得接触弹簧枢转到夹紧位置,以便借助夹紧支腿对通过导体插入口被插入壳体部的导体施加朝连接装置方向作用的力。
当枢转元件枢转到打开位置时,带动部对卡合支腿施力,进而间接地对按压支腿施力,使得接触弹簧枢转到释放位置。
随着卡合支腿与按压支腿之间的角度变大,卡合支腿不再从后面卡住卡合装置,因此,通过使枢转杆枢转到打开位置,可以使接触弹簧几乎无阻力地枢转到释放位置。
卡合接点的预弯曲和弯曲接点的预弯曲优选是同向的。
卡合接点又可称为接触弹簧的第二弯曲接点。按压支腿与夹紧支腿之间的弯曲接点又称第一弯曲接点。
卡合装置又可称为卡合凸部或卡合突起。卡合装置可形成为壳体部的一部分。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力接头采用如下设计:所述导电连接装置具有弹簧篮,所述弹簧篮具有两个侧壁以及布置在所述侧壁之间的母线,其中电导体可以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沿着插入方向定位在所述弹簧篮的侧壁之间,其中当所述接触弹簧枢转到所述夹紧位置时,可以借助所述夹紧支腿对定位在所述侧壁之间的电导体施加朝所述母线方向作用的力,并且所述卡合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卡合突起,所述卡合突起形成在侧壁的背离所述导体插入口的边缘上。
弹簧篮优选与又可称为汇流条的母线电性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弹簧篮与母线一体成型。再进一步优选地,弹簧篮的横截面几何形状呈U形。
当接触弹簧处于夹紧位置时,夹紧支腿对电导体施加朝母线方向作用的力。
所述弹力接头优选采用以下设计:所述接触弹簧具有两个枢转销,所述枢转销从所述弯曲接点的侧面朝相反方向延伸并且定义所述接触弹簧的枢转轴,所述接触弹簧可以围绕所述枢转轴在所述释放位置与所述夹紧位置之间枢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力接头采用如下设计:在所述弹簧篮的两个侧壁中的每一者上,在面向所述导体插入口的边缘上分别形成凹槽,其中所述接触弹簧悬挂在所述弹簧篮中,使得所述枢转销布置在所述侧壁的凹槽中。
通过接触弹簧和弹簧篮的相应设计,可以特别方便地将接触弹簧悬挂在弹力接头中,使得采用相应设计的弹力接头的结构和组装特别简单。
所述弹力接头优选采用如下设计:所述接触弹簧的枢转轴布置在所述导体插入口与所述枢转杆的按压部和/或带动部之间,所述接触弹簧可绕所述枢转轴在所述释放位置与所述夹紧位置之间枢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力接头采用如下设计:所述枢转杆的按压部和带动部布置在所述导体插入口与枢转杆轴之间,所述枢转杆可以围绕所述枢转杆轴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枢转。
通过接触弹簧的枢转轴和枢转杆的枢转轴的相应布置,枢转杆和接触弹簧始终以相反方向枢转。也就是说,如果枢转杆例如顺时针地从打开位置枢转至关闭位置,接触弹簧就是逆时针地从释放位置枢转至夹紧位置。如此一来,采用相应设计的接触插头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
所述弹力接头优选采用如下设计:所述接触弹簧至少部分地采用弹性设计,并且所述按压支腿与所述夹紧支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是可变的,因此当所述接触弹簧处于所述夹紧位置时,导体可以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被插入所述壳体部并且在所述接触弹簧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可被定位在所述夹紧支腿与所述母线之间。
采用相应设计的弹力接头具有以下优点:就算枢转元件处于关闭位置且因此接触弹簧处于夹紧位置,优选为刚性的导体仍能通过导体插入口插入壳体部并与连接装置连接,其中仍能确保用接触弹簧来对导体施加朝连接装置方向作用的力,从而将导体夹紧。因此,采用相应设计的弹力接头的可操作性得到了极大改善,因为枢转元件不一定必须枢转到释放位置来使电导体与弹力接头接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力接头采用如下设计:所述连接装置具有母线,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被插入所述壳体部的导体可与所述母线发生接触,其中当所述接触弹簧处于所述夹紧位置时,所述夹紧支腿与所述母线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朝向所述导体插入口的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
通过弹力接头的相应设计,特别是接触弹簧的相应设计,哪怕枢转元件处于关闭位置,也能更方便地插入导体。此外,通过夹紧支腿相对于插入连接装置中的导体的相应角位,还能确保接触弹簧的夹紧支腿更好地防止导体被意外拔出,因为从壳体部中拔出导体时,接触弹簧的夹紧支腿的边缘埋入导体中。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经改善的圆形插式连接器,这种圆形插式连接器结构简单,且操作起来方便灵活。
这个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圆形插式连接器而达成。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这个目的通过一种圆形插式连接器而达成,其具有数个如上所述的弹力接头,其中所述圆形插式连接器的壳体形成所述弹力接头的各壳体部,且其中所述弹力接头的各导体插入口布置在所述壳体的端侧。
壳体中所容置的枢转杆、连接装置和接触弹簧的数量优选与极数相对应。
所述圆形插式连接器优选采用以下设计:所述各弹力接头相对于彼此地布置成使得:所述弹力接头的各枢转杆彼此错开一定角度地在所述壳体上沿周布置。
采用相应设计的圆形插式连接器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此外,采用相应布置方式的枢转杆更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点、细节和特征可从下文所阐述的实施例中获得。其中,具体地:
图1A至图4A为本发明的弹力接头在枢转杆从打开位置转移至关闭位置的不同阶段中的侧向截面图,其中弹力接头的壳体部未予图示;
图1B至图4B为具有整合式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在枢转杆从打开位置转移至关闭位置的不同阶段中的侧向截面图;
图5A至图8A为本发明的弹力接头在枢转杆从关闭位置转移至打开位置的不同阶段中的侧向截面图,其中弹力接头的壳体部未予图示;
图5B至图8B为具有整合式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在枢转杆从关闭位置转移至打开位置的不同阶段中的侧向截面图;
图9为本发明如图1A至图8A所示的弹力接头无壳体部和枢转杆时的透视图;
图10A为本发明的弹力接头的接触弹簧的侧视图;
图10B为图10A中所示的接触弹簧的透视图;
图11A为图1B至图8B中所示的具有五个整合式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的透视图,其中所有枢转杆均处于打开位置;以及
图11B为图11A中所示的圆形插式连接器,其中所有枢转杆均处于关闭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的是相同部件或相同特征,因此,参考一个附图所进行的部件说明也适用于其他附图,从而避免重复说明。另外,结合一种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单项特征也可单独地应用于其他实施方式。
图1A至图4A示出本发明的弹力接头10在弹力接头10的枢转杆20从打开位置转移至关闭位置的不同阶段中的侧向截面图,其中枢转杆20在图1A中处于打开位置,在图4A中处于关闭位置。图1A至图4A中未示出弹力接头的壳体部11。图1B至图4B以侧向截面图示出本发明的圆形插式连接器1,其中圆形插式连接器1具有数个(在本示例中为五个)弹力接头10。各图中的枢转杆20所处的位置与图1A至图4A中示出的位置相同。
图5A至图8A示出本发明的弹力接头10在弹力接头10的枢转杆20从关闭位置转移至打开位置的不同阶段中的侧向截面图,其中枢转杆20在图5A中处于关闭位置,在图8A中处于打开位置。图5A至图8A中也未示出弹力接头10的壳体部11。图5B至图8B以侧向截面图示出圆形插式连接器1,其中各图中的枢转杆20所处的位置与图5A至图8A中示出的位置相同。
图9以透视图单独示出本发明的弹力接头10,其中壳体部11和枢转杆20均未示出。图10A和图10B示出本发明的弹力接头10的接触弹簧40,其中图10A是接触弹簧40的侧向俯视图,图10B是立体图。图11A和图11B以立体图示出本发明的圆形插式连接器1,其中在根据图11A的视图中,各弹力接头10的各枢转杆20处于打开位置,而图11B示出的是处于关闭位置的枢转杆20。
本发明的弹力接头10具有壳体部11,该壳体部在图示实施例中形成为圆形插式连接器1的壳体11。亦即,图1B至图8B以及图11A和图11B中所示的圆形插式连接器1的壳体11形成五个弹力接头10的各壳体部11。
每个弹力接头10均具有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枢转杆20。图1A和图8A示出处于打开位置的枢转杆20,图4A和图5A示出处于关闭位置的枢转杆20。图2A、图3A、图6A和图7A中所示的枢转杆20处于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的弹力接头10进一步具有通过壳体11的导体插入口13而可及的导电连接装置30。导电连接装置30具有弹簧篮31,该弹簧篮又具有两个侧壁32以及布置在侧壁32之间的母线37。电导体L可以通过导体插入口13沿着图1A中所示的插入方向R定位在弹簧篮31的侧壁32之间。
弹力接头10进一步具有接触弹簧40,借助该接触弹簧可对通过导体插入口13进入壳体11并被插在两个侧壁32之间的导体L施加朝连接装置30方向,具体是朝连接装置30的母线37方向作用的力。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接触弹簧40具有按压支腿41以及通过弯曲接点44与按压支腿连接的夹紧支腿45。接触弹簧40进一步具有通过卡合接点42与按压支腿41连接的卡合支腿43。可以看出,弯曲接点44的弯曲和卡合接点42的弯曲是同向的。如图10A和图10B进一步所示,夹紧支腿45弯曲地形成并且在其末端上具有夹紧边缘46。
接触弹簧40可以在图1A和图8A所示的释放位置与图4A和图5A所示的夹紧位置之间枢转。特别是从图9中可以看出,接触弹簧40具有两个枢转销47,这两个枢转销从弯曲接点44的侧面朝相反方向延伸并且定义接触弹簧40的枢转轴48,接触弹簧40可以围绕该枢转轴在释放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枢转。如图9进一步所示,在弹簧篮31的两个侧壁32上,在面向导体插入口13的边缘34上分别形成凹槽36。其中,接触弹簧40悬挂在弹簧篮31中,使得枢转销47布置在侧壁32的凹槽36中。
特别是如图1A所示,枢转杆20具有按压部21,该按压部在图示实施例中形成为枢转杆20的按压面21。其中,按压面21或按压部21形成为枢转杆20的内表面21。枢转杆20进一步具有带动部22,该带动部在图示实施例中形成为弯曲销22,该弯曲销在形成间隙的情况下与内表面21连接。特别是如图4A所示,当枢转杆20处于关闭位置时,按压支腿41布置在按压部21与带动部22之间,且因此布置在内表面21与带动部22之间的间隙中。从图1A至图8A中可以看出,卡合支腿43布置在按压部21与带动部22之间。
接触弹簧40在图示实施例中采用弹性设计且例如由弹簧钢构成。因此,按压支腿41与夹紧支腿45之间的角度是可变的。此外,按压支腿41与卡合支腿43之间的角度同样是可变的。当枢转杆20枢转到关闭位置时,按压部21通过卡合支腿43对按压支腿41施力,使得接触弹簧40枢转到夹紧位置上,以便借助夹紧支腿45对通过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壳体11的导体L施加朝母线37方向作用的力。反之,当枢转杆20从关闭位置枢转至打开位置时,其中枢转杆20的相应的枢转运动图示于图5A至图8A中,带动部22通过卡合支腿43对按压支腿41施力,使得接触弹簧40枢转到释放位置。
如图所示,特别是如图9所示,弹力接头10具有卡合装置35,该卡合装置在图示实施例中形成为侧壁32的背离导体插入口13的边缘34的两个卡合突起35。
特别是从图3A和图4A中可以看出,当接触弹簧40朝夹紧位置方向枢转时,卡合支腿43与卡合突起35发生接触,其中卡合支腿43与按压支腿41之间的角度在借助枢转杆20所施加的关闭力作用下变大。特别是如图4A和图5A所示,当枢转杆20处于关闭位置时,卡合支腿43从后面卡住卡合突起35,使得枢转杆20只有在卡合接点42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才能朝打开位置方向枢转。特别是如图6A所示,当接触弹簧40朝释放位置方向枢转时,带动部22对卡合支腿43施力,使得卡合支腿43与按压支腿41之间的角度在借助枢转杆20所施加的打开力作用下变大。
因此,本发明的弹力接头10采用以下设计:当枢转杆20从打开位置转移至关闭位置时,至少间接地借助枢转杆20的内表面21对按压支腿41施力。而当枢转杆20从关闭位置枢转至打开位置时,则是由带动部22借助卡合支腿43对按压支腿41施力。其结果是,在枢转杆20的位置或状态与接触弹簧40的位置或状态之间存在强制耦合。
如图1A至图8B所示,接触弹簧40的枢转轴48(接触弹簧40可绕该枢转轴在释放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枢转)布置在导体插入口13与枢转杆20的按压部21和带动部22之间。从这些图中还能看出,枢转杆20的按压部21和带动部22布置在导体插入口13与枢转杆轴23之间,枢转杆20可以围绕该枢转杆轴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通过枢转轴48和枢转杆轴23的相应定位,枢转杆20和接触弹簧40将始终为反向转动。举例而言,如果枢转杆20逆时针地从打开位置枢转至关闭位置,接触弹簧40就是顺时针地从释放位置枢转至夹紧位置。反之,如果夹紧杆20例如顺时针地从关闭位置枢转至打开位置,夹紧弹簧40就是逆时针地从夹紧位置枢转至释放位置。
接触弹簧40的弹性设计使得按压支腿41与夹紧支腿45之间的角度是可变的,因而当接触弹簧40处于夹紧位置时,导体L可以通过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壳体11并且在接触弹簧40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可被定位在夹紧支腿45与母线37之间。特别是如图4A和图5A所示,当接触弹簧40处于夹紧位置时,夹紧支腿45与母线37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朝向导体插入口13的小于90°的夹角。这就可以更方便地将电导体L插入弹力接头10。此外也能防止从弹力接头10中意外地拔出电导体L,因为夹紧边缘46埋入电导体L中,从而防止电导体L在接触弹簧40处于夹紧位置时被拔出。
附图标记说明
1 圆形插式连接器
10 弹力接头/弹力插头
11 弹力接头的壳体部/圆形插式连接器的壳体
12 (壳体的)端侧
13 (壳体的)导体插入口
20 枢转杆
21 (枢转杆的)按压部/按压面
22 (枢转杆的)带动部
23 枢转杆轴
30 连接装置
31 (连接装置的)弹簧篮
32 (弹簧篮的)侧壁
33 (侧壁的背离导体插入口的)(第一)边缘
34 (侧壁的面向导体插入口的)(第二)边缘
35 卡合装置/(连接装置的/弹簧篮的/侧壁的)卡合突起
36 (侧壁的)凹槽
37 (连接装置的/弹簧篮的)母线
38 连接销
40 接触弹簧/夹紧弹簧
41 (接触弹簧的)按压支腿
42 (接触弹簧的)卡合接点
43 (接触弹簧的)卡合支腿
44 (接触弹簧的)弯曲接点
45 (接触弹簧的)夹紧支腿
46 (夹紧支腿的)夹紧边缘
47 (接触弹簧的)枢转销
48 (接触弹簧的)枢转轴
L 电导体
R (电导体在弹力接头中的)插入方向

Claims (11)

1.一种弹力接头(10),具有:
壳体部(11);
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枢转杆(20);
通过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插入口(13)而可及的导电连接装置(30);
接触弹簧(40),借助所述接触弹簧可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L)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30)方向作用的力,
其特征在于:
可在释放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枢转的所述接触弹簧(40)具有按压支腿(41)以及通过弯曲接点(44)与所述按压支腿连接的夹紧支腿(45);
所述枢转杆(20)具有按压部(21)和带动部(22),其中所述按压支腿(41)至少在所述枢转杆(2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布置在所述按压部(21)与所述带动部(22)之间;
当所述枢转杆(20)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按压部(21)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41)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40)枢转到所述夹紧位置,以便借助所述夹紧支腿(45)对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L)施加朝所述连接装置(30)方向作用的力;并且
当所述枢转杆(20)枢转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带动部(22)至少间接地对所述按压支腿(41)施力,使得所述接触弹簧(40)枢转到所述释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接头(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弹簧(40)进一步具有通过卡合接点(42)与所述按压支腿(41)连接的卡合支腿(43),所述卡合支腿布置在所述按压部(21)与所述带动部(22)之间;
所述接触弹簧(40)至少部分地采用弹性设计,并且所述按压支腿(41)与所述卡合支腿(43)之间所形成的夹角是可变的;
当所述接触弹簧(40)朝所述夹紧位置方向枢转时,所述卡合支腿(43)与所述弹力接头(10)的卡合装置(35)发生接触,其中所述卡合支腿(43)与所述按压支腿(41)之间的角度可以在借助所述枢转杆(20)所施加的关闭力作用下变大;
当所述枢转杆(2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卡合支腿(43)从后面卡住所述卡合装置(35),使得所述枢转杆(20)只有在所述卡合接点(42)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才能朝所述打开位置方向枢转;并且
当所述接触弹簧(40)朝所述释放位置方向枢转时,所述带动部(22)对所述卡合支腿(43)施力,使得所述卡合支腿(43)与所述按压支腿(41)之间的角度在借助所述枢转杆(20)所施加的打开力作用下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接头(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连接装置(30)具有弹簧篮(31),所述弹簧篮具有两个侧壁(32)以及布置在所述侧壁(32)之间的母线(37);
电导体(L)可以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沿着插入方向(R)定位在所述弹簧篮的侧壁(32)之间;
当所述接触弹簧(40)枢转到所述夹紧位置时,可以借助所述夹紧支腿(45)对定位在所述侧壁(32)之间的电导体(L)施加朝所述母线(37)方向作用的力;并且
所述卡合装置(35)具有至少一个卡合突起(35),所述卡合突起形成在侧壁(32)的背离所述导体插入口(13)的边缘(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力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簧(40)具有两个枢转销(47),所述枢转销从所述弯曲接点(44)的侧面朝相反方向延伸并且定义所述接触弹簧的枢转轴(48),所述接触弹簧(40)可以围绕所述枢转轴在所述释放位置与所述夹紧位置之间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力接头(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簧篮(31)的两个侧壁(32)中的每一者上,在面向所述导体插入口(13)的边缘(34)上分别形成凹槽(36);并且
所述接触弹簧(40)悬挂在所述弹簧篮(31)中,使得所述枢转销(47)布置在所述侧壁(32)的凹槽(36)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簧(40)的枢转轴(48)布置在所述导体插入口(13)与所述枢转杆(20)的按压部(21)和/或带动部(22)之间,所述接触弹簧(40)可绕所述枢转轴在所述释放位置与所述夹紧位置之间枢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杆(20)的按压部(21)和带动部(22)布置在所述导体插入口(13)与枢转杆轴(23)之间,所述枢转杆(20)可以围绕所述枢转杆轴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枢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力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簧(40)至少部分地采用弹性设计,并且所述按压支腿(41)与所述夹紧支腿(45)之间所形成的夹角是可变的,因此当所述接触弹簧(40)处于所述夹紧位置时,导体可以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所述壳体部(11)并且在所述接触弹簧(40)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可被定位在所述夹紧支腿(45)与所述母线(37)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力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0)具有母线(37),通过所述导体插入口(13)被插入所述壳体部(11)的导体可与所述母线发生接触,其中当所述接触弹簧(40)处于所述夹紧位置时,所述夹紧支腿(45)与所述母线(37)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朝向所述导体插入口(13)的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
10.一种圆形插式连接器(1),具有数个分别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弹力接头(10),其中所述圆形插式连接器(1)的壳体(11)形成所述弹力接头(10)的各壳体部(11),且其中所述弹力接头(10)的各导体插入口(13)布置在所述壳体(11)的端侧(1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圆形插式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弹力接头(10)相对于彼此地布置成使得:所述弹力接头(10)的各枢转杆(20)彼此错开一定角度地在所述壳体(11)上沿周布置。
CN201880014189.6A 2017-02-27 2018-02-20 弹力接头和具有数个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 Active CN1103667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17/5116 2017-02-27
BE20175116A BE1024468B1 (de) 2017-02-27 2017-02-27 Federkraftanschluss und Rundsteckverbinder mit einer Vielzahl von Federkraftanschlüssen
PCT/EP2018/054155 WO2018153862A1 (de) 2017-02-27 2018-02-20 Federkraftanschluss und rundsteckverbinder mit einer vielzahl von federkraftanschlüss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6799A CN110366799A (zh) 2019-10-22
CN110366799B true CN110366799B (zh) 2021-10-22

Family

ID=58401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4189.6A Active CN110366799B (zh) 2017-02-27 2018-02-20 弹力接头和具有数个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8649B2 (zh)
EP (2) EP4329103A3 (zh)
JP (1) JP6995870B2 (zh)
CN (1) CN110366799B (zh)
BE (1) BE1024468B1 (zh)
DE (2) DE202018006858U1 (zh)
WO (1) WO20181538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22303B1 (de) * 2018-02-05 2022-09-07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Anschlussblock
TWI677149B (zh) * 2018-09-13 2019-11-11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之改良結構
DE202018105524U1 (de) 2018-09-26 2020-01-03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CN113058221A (zh) * 2021-03-23 2021-07-02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舞蹈训练用的压腿装置
CN113612039B (zh) * 2021-07-21 2023-06-30 恩尼特克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螺旋弹簧式锁线端子台
DE102022117103A1 (de) 2022-07-08 2024-01-11 Harting Electric Stiftung & Co. Kg Kabelanschlusseinricht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2460A (zh) * 2008-08-27 2011-07-20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电接线端子
CN102204015A (zh) * 2008-08-27 2011-09-28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电连接端子
CN104380531A (zh) * 2012-06-15 2015-02-25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电气接线端子
CN104779450A (zh) * 2014-01-10 2015-07-15 Mcq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板接线夹
DE102014117699A1 (de) * 2014-12-02 2016-06-0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Leiterklemmen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08695B4 (de) * 1995-03-02 2004-03-25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Trafoklemme
EP0780923B1 (de) 1995-12-22 2003-01-22 HAGER ELECTRO GmbH Klemme zum Verbinden eines Leiterendes mit einem Kontakt
DE19823648C1 (de) * 1998-05-27 1999-11-04 Metz Albert Ria Electronic Anschlußklemme
US6146187A (en) * 1998-11-25 2000-11-14 Supplie & Co. Import/Export, Inc. Screwless terminal block
DE102008061268B4 (de) * 2008-12-10 2017-02-23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Kontaktklemme und Verbinder mit Kontaktklemme
DE102010011371B4 (de) 2010-03-12 2011-11-03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EP2577805A1 (de) 2010-06-04 2013-04-10 Multi-Holding AG Kontaktelement für steckeranordnung
DE102010048698B4 (de) 2010-10-19 2014-12-18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Elektrische Verbindungsklemme
FR2992403B1 (fr) 2012-06-22 2014-07-25 Exosun Procede d'installation d'une structure solaire sur une portion de sol
TW201507300A (zh) 2013-08-07 2015-02-16 Switchlab Inc 導線端子座改良結構
DE102013110431A1 (de) 2013-09-20 2015-03-26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Verbindungsvorrichtung
TWI596850B (zh) * 2014-08-20 2017-08-21 Electrical wire terminal block of the improved structure
ITMO20140344A1 (it) * 2014-11-25 2016-05-25 Techno S R L Gruppo per l'interconnessione elettrica di cavi elettrici
DE102014117949B4 (de) 2014-12-05 2023-08-17 Unimet Gmbh Kontaktmodul mit Klemmeinrichtung
CN205092351U (zh) 2015-10-12 2016-03-1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可现场装线的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2460A (zh) * 2008-08-27 2011-07-20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电接线端子
CN102204015A (zh) * 2008-08-27 2011-09-28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电连接端子
CN104380531A (zh) * 2012-06-15 2015-02-25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电气接线端子
CN104779450A (zh) * 2014-01-10 2015-07-15 Mcq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板接线夹
DE102014117699A1 (de) * 2014-12-02 2016-06-0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Leiterklemmen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08554A (ja) 2020-03-19
EP3586404A1 (de) 2020-01-01
EP4329103A3 (de) 2024-05-22
EP3586404C0 (de) 2023-12-13
DE202018006437U1 (de) 2020-05-27
WO2018153862A1 (de) 2018-08-30
EP3586404B1 (de) 2023-12-13
CN110366799A (zh) 2019-10-22
JP6995870B2 (ja) 2022-02-04
DE202018006858U1 (de) 2023-10-30
BE1024468B1 (de) 2018-02-28
US10998649B2 (en) 2021-05-04
US20200059014A1 (en) 2020-02-20
EP4329103A2 (de) 2024-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6799B (zh) 弹力接头和具有数个弹力接头的圆形插式连接器
US8466367B2 (en) Lead-through terminal
CN110546816B (zh) 弹力接头
US10014596B2 (en) Conductor terminal
CN110199439B (zh) 接线端子
CN107210542B (zh) 电触头装置
EP3407428B1 (en) Metal leaf spr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
CN111937246B (zh) 用于将电线的屏蔽导体连接接地区段的连接装置
US20190109395A1 (en) Electrical terminal
CN108075254B (zh) 电连接器
WO2016208368A1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11238558A (ja) 雌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US2020025927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931223B2 (ja) 端子、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2016225289A (ja) 電気コネクタアッセンブリ
EP3540868B1 (en) Locking electrical receptacle
CN107004967B (zh) 导线端子装置
CN110098524B (zh) 电插接连接装置
KR20130067308A (ko) 전방 배치된 접촉 단자를 구비한 전기 플러그 커넥터
CN114207947A (zh) 接线配置、接线端子以及电子设备
CN108075252B (zh) 电连接器
CN116964866A (zh) 用于自锁接触电导体的接触弹簧组件
CN111989825B (zh) 弹力夹紧接头和导体连接端子
US7530857B2 (en) Connector for a battery terminal
US11228142B2 (en) Plug connection for automated coupling of at least two electrical conduc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